浅谈单元机组的负荷自动控制

合集下载

单元机组的基本控制方式

单元机组的基本控制方式

单元机组的基本控制方式
单元机组的基本控制方式包括:
1. 自动控制方式:单元机组可以通过一定的控制系统实现全自动控制,自动启动、停止、调节负载等,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2. 手动控制方式:当自动控制出现故障时,可采用手动控制方式,手动启动、停止、调节负载等。

3. 远程控制方式:单元机组可以接受远程控制,远程模拟操作实现启动、停止、调节负载等控制功能。

4. 并网控制方式:单元机组可以通过与电网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并网运行,实现与其他发电机组协同运行或隔离运行。

5. 过载保护控制方式:单元机组可以设置过载保护控制方式,当运行负载过大时可以自动切断电源,从而保护设备安全。

单元机组负荷控制方式特点

单元机组负荷控制方式特点

单元机组负荷控制方式特点单元机组各种负荷控制方式工作特点热力发电厂机组负荷控制方式一般以下有5种,即锅炉跟随控制方式、汽机跟随控制方式、及以锅炉跟随为根底的协调控制方式、以汽机跟随为根底的协调控制方式、综合型协调控制方式。

一锅炉跟随〔BF〕的控制方式:单元机组锅炉跟随方式示意图1、工作特点:当负荷变化时,汽机主控首先发出调门开度指令以调节负荷;随后压力发生变化,锅炉主控再发出燃料量指令来调节汽压。

2、具体动作过程:当负荷指令P0改变时,汽轮机主控制器先发出汽机控制指令MT,再通过汽轮机子控制系统发出调门开度指令uT,从而改变汽轮机的进汽量,使机组输出电功率PE迅速与P0趋于一致。

调门开度改变后汽压pT随即变化,这时,锅炉主控制器根据汽压偏差发出控制指令MB,再通过锅炉子控制系统改变锅炉的燃烧率指令uB,使汽压pT恢复到给定值p0。

最后稳态时,PE=P0,pT= p0。

3、优点:此控制方式,利用锅炉的蓄热能力,通过直接开关调门改变蒸汽流量,从而改变负荷,所以负荷响应快,对电网稳定有利。

4、缺点:假设负荷变换快,调门动作大,将会造成汽压波动大;另外是当煤量波动引起汽压波动时,为了保持输出电功率而要动作调门,将近一步加大汽压的波动。

5、适应场合:当单元机组中锅炉设备运行正常,机组的输出电功率因汽轮机局部设备工作异常而受到限制时,可采用锅炉跟随方式。

由汽轮机根据带负荷能力控制机组负荷,由锅炉保持汽压。

二汽轮机跟随(TF)的负荷控制方式:单元机组汽轮机跟随方式示意图1、工作特点:当负荷变化时,锅炉主控先发出燃料量指令调节负荷;随后汽压发生变化,汽机主控再发出调门开度指令以调节汽压。

2、具体动作过程:当负荷指令P0改变时,锅炉主控制器先发出锅炉控制指令MB ,锅炉子控制系统计算后发出改变锅炉的燃烧率指令uB。

待汽压pT改变后,汽机主控制器发出汽机控制指令MT,再通过汽轮机子控制系统发出调门开度指令uT,从而改变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流入量,使机组输出电功率PE改变,并与负荷指令P0趋于一致。

机炉协调控制

机炉协调控制
出现过调,有助于变负荷过程的稳定。 由此可见,这种取消主压力调节器的DEB系统不仅系统结构
有所简化,而且利用汽包压力微分起到使控制过程更加平稳的作 用。汽机能量需求信号直接作为锅炉指令,与热量反馈信号构成 燃料控制信号,可以更为直接、快速地实现机、炉之间的动静态 能量平衡。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
DEB协调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N
机炉控制对象
F(t) 为比例为分环节,有利于改善锅炉对功率的响应特性。 F(x) 为死区的环节,有利于提高协调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
以炉跟机为基础的双向补偿协调控制系统(三)
压力 定值 + -
Ps
机组 指令
ULD
+ -
F(t) PI
总燃料量TFF
+ ++BD
PI B
K(s)
+
PI TD +
PD 锅炉控制器
P0
+ _
汽机控制器
锅炉
P0-PT PT
_+ μT
μB (b)
汽机
+ _
N0
NE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
压力
定值
-
+
Ps
机组 指令 +
ULD -
F(t) PI
总燃料量TFF 或热量
+ ++ BD
B PI
F(x)
+
TD
+
T
PI
+
fs +
F(x)
-
f
GPB
PT
机前 压力
GPT
GNB
GNT
机组 功率

第7章单元机组负荷自动控制系统new

第7章单元机组负荷自动控制系统new

第七章单元机组负荷自动控制系统§7-1 引言母管制:汽机与锅炉之间无一一对应关系,汽机和锅炉的负荷控制系统是各自独立的。

汽机的调节系统按负荷要求改变调节阀的开度;锅炉的汽压控制系统按汽压改变燃料量。

单元制:一台汽机配一台锅炉,对锅炉和汽机进行统一控制,共同适应电网的负荷要求。

负荷控制系统与燃烧控制系统的关系:以炉跟机为例说明:负荷控制系统:主要是设计功率调节器或汽压调节器,或各种可能的组成方案。

而汽压调节器的输出L则作为燃烧系统的负荷要求信号。

燃烧系统是协调系统的一个下级系统:在燃烧系统中,当L变化时,B、V、V S能共同协调地变化,也就是L能改变锅炉的燃烧率μB。

协调控制系统投入的基础:是各子系统必须投入自动。

负荷系统的基本任务:当负荷指令改变时,如何协调动作μB和μT,使发电机组的实发功率快速适应负荷的需要,同时保证机组的稳定性。

单元机组负荷控制系统有三种: 1. 炉跟机的负荷调节方式 2. 机跟炉的负荷调节方式 3. 机—炉协调控制方式前两种运行方式是基本的运行方式,协调控制方式就是在这两种基本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

§ 7-2 单元机组负荷自动控制系统 一、 单元机组的动态数学模型被控对象包括锅炉和汽轮机本身的系统:ETμTμ两个输入量:μB :锅炉负荷指令,在燃烧子系统投入自动的情况下,燃烧率与之成正比,即μB 为锅炉的燃烧率。

μT :对汽机的负荷要求指令,一般情况下,汽机调节阀(液压调节系统)的开度与之成正比,一般情况下,是指汽机调节阀的开度变化。

两个输出量:N E :单元机组的输出电功率; P T :机前蒸汽压力,或称节流压力。

W PB (s)、W NB (s)——当汽机调门开度不变时,燃烧率指令μB 变化引起机前压力P T 和输出功率N E 改变的传递函数。

W PT (s)、W NT (s)——当锅炉燃烧率指令不变时,汽机调门开度μT 变化引起机前压力P T 和输出功率N E 改变的传递函数。

一种新的火电单元机组负荷控制策略

一种新的火电单元机组负荷控制策略
维普资讯
第 3 卷 第 2期 3 2 0 年 3月 02








Vo . 3 No. 13 2
M a . 2 02 r 0
J OURNAL OF TAI YUAN UNI VERS TY ECHNOL I OF T OGY
围 内 , 证机 组 的安全运 行 , 保 机 炉 基 础 协 调 控 制 系 统 原 理 图 如 图 1 示 所
负荷 的速度快 , 用于带 变动 负荷 的调频机 组 。 适 在负 荷变 化 的起 始阶 段 , 炉要 依靠 释放 蓄 热 量来 满 足 锅
当系统 出现一 个功 率偏差 信号 ( 一N 时 , N。 ) 该
文 章 编 号 :0 79 3 ( 0 2 0 一 1 7 0 1 9 —4 2 2 0 ) 2O 3— 3

种新的火电单元机组负荷控制策略
马红卫, 谢 刚 , 克 明 谢
( 原 理 工 大学 信 息 工 程 学 院 ) 太

要 : 分 析 现 有 ’ 电 单 元 机 组 负荷 控 制 策 略 的 基 础 上 , 出一 种 新 的 协 调 控 制 方 案 , 是 在 上 提 它
单元机 组从 多变量 系统 角度 可 以看 作是 一个 不 对称 的双人 双 出结 构 。这 种不 对 称性 主要 体现在 锅 炉 是相 对 慢速 的 响应 过 程 , 汽轮机 是 相 对快 速 的过
负荷适 应能 力差 , 仅适 用于带 基本负 荷 的单元 机组 。
由于炉 跟 机和机 跟 炉方 式 各 有 优缺 点 , 者 均 两 不 能完满地完 成单元 机 组负荷 控 制任 务 。于是 出现
薹盒 项 目 : 西 省 自然 科 学基 金 资 助 砸 目(0 0 0 4 : 山 2 0 1 3) 山西 省 留 学 回国 ^ 员 基 金 项 日 资助 (0 0 7 20Z) 作 者 倩 舟 : 红 卫 、 .9 4年 7月 生 学硕 士 . 究 方 向 复 杂 工 业 过程 控 制 . 原 理 工 大 学 3 0 4 马 男 17 工 研 太 0 0 Z

负荷控制方式

负荷控制方式

负荷控制方式机炉主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根据机组运行的条件及要求,选择合适的负荷控制方式,接受负荷指令处理部分发出的实际负荷指令N0,以及机组的实发电功率NE、和主蒸汽压力PT及其给定值P0信号,通过一定的运算回路,计算出锅炉和汽机的主控制指令MB和MT,以实现相应的负荷控制方式,从而完成负荷控制任务。

请参阅图10-1。

机炉主控制器由两部分组成。

(1)锅炉主控制器:计算锅炉主控制指令MB的运算回路。

(2)汽轮机主控制器:计算汽轮机主控制指令MT的运算回路。

一、负荷控制方式负荷控制方式可分为两类:机炉分别控制方式和机炉协调控制方式。

1.机炉分别控制方式所谓分别控制,指的是一个被调量只有一个调节量来控制,机炉分别控制方式分两种,即锅炉跟随的负荷控制方式(简称锅炉跟随方式或炉跟机方式)和汽轮机跟随的负荷控制方式(简称汽轮机跟随方式或机跟炉方式),这是两种基本的控制方式。

下面分别介绍其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1)锅炉跟随(BOILER FOLLOW,简写为BF)方式锅炉跟随方式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由汽轮机调节机组的输出电功率、锅炉调节汽压。

图10-6为锅炉跟随方式示意图, 根据图10-6可画出其方框图10-7。

图10-6 锅炉跟随方式示意图图10-7 锅炉跟随方式方框图N0—机组负荷要求指令,由负荷指令处理部分产生。

调节对象—指的是包括机、炉调节系统在内的广义调节对象。

当负荷指令(功率给定值)N0改变时,汽轮机主控制器先发出改变调门开度的指令MT,从而改变汽轮机的进汽量,使机组输出电功率NE迅速与N0趋于一致。

调门开度改变后汽压PT随即变化,这时,锅炉主控制器根据汽压偏差发出控制指令MB,改变锅炉的燃烧率(及相应的给水流量),使PT恢复到给定值P0,最后稳态时,NE=N0,PT=P0。

当燃烧率扰动(内扰)时,汽压变化而产生偏差,蒸汽流量也变化。

汽轮机侧为了保持输出电功率而要动作调门,其结果将进一步加剧汽压的变化,使偏差增大,造成较大的汽压波动。

自动发电控制AGC介绍

自动发电控制AGC介绍

许可控制区间:AGC计算出的PLC功率增量(PLC的功率设定值与其当前实发功率之差)可能有正有负,当ACE处于这一区间时,AGC只允许功率增量与ACE异号(即使│ACE│减小)的PLC改变其所控制的机组出力,其它PLC的出力维持其原值不变。
紧急控制区间:当ACE处于紧急控制区间时,AGC忽略掉考虑经济性的机组出力分配原则,直接按紧急情况下的机组带出力原则调节出力,使 ACE值能迅速减小。
当电钟误差超过限值时,AGC发出报警信息,通知调度员。
系统频率
电钟误差
联络线的量测
当AGC检测到一条或多条联络线的有功功率量测无效或丢失的时间间隔大于给定值时,AGC则暂停,并报警通知调度员。 当联络线净交换功率偏差超过限值时,AGC则发出报警信息。
(9)系统重要参数的监视与处理
(10)PLC的控制及PLC期望出力的计算
AGC工作原理
AGC是闭环控制系统
AGC的控制方式决定着ACE的计算公式,AGC有如下三种基本控制方式:
定频率控制方式 (CFC) 在此方式下,AGC以维持系统频率在一给定值为目标控制机组出力,ACE中只包含由频率偏离给定值产生的ACE分量。
定联络线净交换功率控制 (CNIC) 在此方式下,AGC的控制目标是维持本系统与相邻系统的联络线净交换功率在计划值,ACE中只有净交换功率的偏移量。
(7)、计算AGC的总调节功率
区域AGC的调节功率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ACE的比例分量,另一部分是ACE的积分分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PR 系统总调节功率 PI 系统稳态调节功率 PP 系统暂态调节功率 GI 积分增益系数 GP 比例增益系数
AGC根据滤波后的ACE值划分控制区间,不同区间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一般控制区间分为四个,如下图所示:

浅谈单元机组AGC系统

浅谈单元机组AGC系统

浅谈单元机组AGC系统【摘要】文章简要阐述了AGC的工作原理和几种典型的控制系统,介绍了大唐安阳发电厂投运AGC的运行状况,以及在2007年9月参与省际联调时,进行的控制系统参数优化情况,最后对投运AGC提出了几点参考建议。

【关键词】AGC;协调控制;调节品质;前馈电力系统的频率是表征发电和负荷有功功率平衡的重要指标,为了及时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电网要求发电机组具有较快的负荷响应速度,同时电力系统频率偏离额定值将影响发电设备和用户设备的效率及正常运行,严重时甚至会破坏电力系统的稳定。

但由于燃煤发电机组固有的特点,其负荷响应速度是不尽人意的,它远远跟不上用电负荷变化。

AGC(自动发电控制)是维持电力系统发电和负荷的实时(分钟级)平衡,保证电力系统频率指标和安全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

1.AGC工作原理1.1 AGC涉及的设备范围AGC涉及到以下设备:中调侧指令、电气侧RTU、锅炉和汽机DCS系统。

系统信号传递示意图:图1 AGC信号构成中调负荷指令:由中调送至电厂CCS,4~20mA模拟量,对应150MW~300MW;中调允许投AGC状态信号:由省调送至电厂,干接点开关量;电厂回应省调AGC的状态信号:由电厂送至省调,干接点开关量;CCS投入AGC 状态信号:由电厂CCS送至中调,干接点开关量。

1.2单机组AGC控制模式单机组AGC控制模式有两种:遥控+遥调模式、单一遥调模式。

1.2.1遥控+遥调模式机组在这种方式下运行,由省调对AGC方式下运行的机组实行远方自动控制,省调端通过遥控方式实现对机组AGC投入和退出运行模式的远方自动控制,通过遥调方式实现对机组有功功率的自动控制。

1.2.2单一遥调模式机组在这种方式下运行,AGC控制方式在当地,AGC的投、退由现场运行调度人员和省调值班人员通过调度通信完成,并由现场运行人员在DCS系统上完成AGC的投退。

省调仅仅下传一个4~20mA的AGC功率指令给当地的远动装置RTU,通过远动装置RTU的遥调功能来实现对机组的AGC自动控制。

浅谈单元机组的负荷自动控制

浅谈单元机组的负荷自动控制


要: 在本文 中, 通过 对现代 大型火 力发 电机 组的 负荷控 制特 点的分析 。 全 面介绍和 分析全 面的将 制动控制 系统在单元机 负荷 的应 用做 个 介 绍和 分析 。 本文在 大 型单 元机 组 负荷控 制方 面, 注重 强调 了 像 特点 , 任 务 以及对 象动态特性 , 基 本的单 元机 组控 制方式 , 组成 单元 机 组协 调控 制 系统的 方 面, 和 它所 具有 的功能 以及控 制方案 。 关键 词 : 单元机组 负 荷 自动控 制 中图 分 类 号 : T K 3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2 -3 7 9 1 ( 2 0 1 3 ) 1 1 ( c ) 一 o 1 l 卜o 5
Wi t h t he d e v e l o pme nt o f t he na t i on al
t her e f o r e, t he uni t s i nvo l ve d i n t he pe a k l oa d c apa c i t y r e qui r e me nt s o f c ur r e nt , f r e que nc y mo dul at i o n. Thi s p ap er f oc us e s on t he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f l a r ge, un i t l o a d c o nt r o l t a s k a nd t he d yna mi c c ha r a c t e r -
i n t r o d uc t i o n a n d a n a l y s i s o f a u t o ma t i c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a p p l i e d t o t h e un i t l o a d. Thi s p a p e r f o c u s e s o n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l a r g e u n i t

ccs讲义

ccs讲义

机炉协调控制随着我国火电厂中300MW及以上的大容量机组日益增多,大机组参加电网调频调峰已不可避免,对机组的自动化要求也就随着提高.考虑到单元机组负荷自动控制的特点,为保证高质量的电力供应,大机组必须采用协调控制协调控制系统(CCS)是整个单元机组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CCS与FSSS、DEH 等的联系如图2-11—1所示。

所谓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概括地说,就是锅炉和汽机相互配合接受外部负荷指令,共同适应电网对负荷的需求,并能保证机组本身安全运行的控制系统.协调控制系统是一总称,它包括主控制系统,锅炉的燃料控制系统、风量控制系统、给水控制系统和汽温控制系统,汽机方面另有数字功频电液控制(DEH)。

在正常运行时,锅炉和汽机控制系统接受来自主控制系统的负荷指令。

主控制系统是协调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发电系统第一节 单元机组的机护协调控制一、单元机组负荷自动控制的特点1、单元机组是一个互相关联的复杂被控对象,其方框图如图2—11-2(a )所示。

从燃烧被控对象动态特性的分析可知,燃料量M-机前压力P T 通道的传送函数为s PM e TSS W τ-=1)( 或s PM e TS K S W τ-+=1)(图2-11-2单元机组被控对象方框图(a )原理方框图;(b )等效变换方框图式(2-11-1)为汽机负荷保持不变时的传送函数,式(2-11-2)是汽机负荷变化时的传递函数.调节阀门开度μT ——机前压力P T 通道的传递函数为)1()(21TS k k S W P ++-=μ (2-11-3) 或 )1()('1TSk S W P +-=μ (2-11-4) 式(2-11-3)是汽机负荷随汽压变化(汽机负荷最后保持稳定)时的传递函数,式(2-11-4)是汽机负荷与调节阀门开度同时变化时的传递函数。

图2一11-2(a )中的W T (S )为蒸汽量D 一实发功率N E 通道的传递函数。

单元机组的调节控制

单元机组的调节控制
给水量控制是通过燃料量与给水量的比率信号对锅炉主指令进行修正,从而控制给水量的。负 荷变化时,由于给水系的延迟,暂由锅炉蓄热量的变化和汽轮机功率变化而产生的主蒸汽压力偏差 来对锅炉主指令信号进行修正。由于燃料量对主蒸汽温度影响较大,因此燃料量偏差对给水量也应 修正,以使主蒸汽温度稳定,只是这一修正是在燃料量降低超过一定幅度时才开始改变给水量。
空气量控制信号是在燃烧控制系统要求的燃料量信号基础上,叠加烟气含氧量的修正而形成的 。
再热汽温控制系统首先利用燃烧器摆角、烟气挡板或烟气再循环进行烟侧调节,如仍超温,则 利用喷水减温来控制。
单元机组的运行控制方式
概述
电网要求机组调频时,处于协调控制运行方式的机组需要在接受电网中心调度所发来的负荷指 令、机组值班员手动给定的负荷指令和电网频率偏差信号三种负荷指令时,根据实际运行状态切换 为锅炉跟随、汽轮机跟随及煤油手动等方式。
单元机组的运行控制方式
单元机组的运行控制方式
控制运行方式
2、汽轮机跟随、输出功率可调的控制方式 这种运行方式的负荷指令运算回路与协调控制方式基本相同,其特点是控制系统不接受频差信
号和中调指令,只接受值班员的手动指令。运算后的负荷指令仅送往锅炉主控器,保证机组实发功 率等于功率指令规定值。汽轮机主控器则成了压力控制系统。这种运行方式的负荷跟踪性较差,反 应速度较慢,适用于带基本负荷的机组。
单元机组的调节控制
课程介绍
单元机组的控制调节是指单元机组各种系统和设备通过控制系统进行 安全经济运行,并且快速适应外界负荷的需求。
本课程主要介绍单元机组的负荷调节、机炉主控制器、单元机组的综 合协调控制系统、单元机组的运行控制方式。
目录
一、单元机组的负荷调节 二、机炉主控制器 三、单元机组的综合协调控制系统 四、单元机组的运行控制方式

浅谈单元机组的负荷自动控制

浅谈单元机组的负荷自动控制

1 单 元机组 负荷控 制 的特 点及 功能
1 单 元 机 组 负 荷控 制 的特 点 . 1
目前 , 火力发电厂大容量机组均按单元制方式运行 , 在 机组 负荷 改变 时 , 供利 用 的锅 炉 蓄热 较小 , 汽压 变 可 主 化较 大 。因此 , 机组 负 荷控制 主要 有 以下 几个 特点 : 单元 ①单元 机 组是 指 由发 电机 、汽 轮机 和锅 炉 构成 的一 个 整体 ,共 同适 应 电网 的负 荷要 求 ,保 持机 组 的稳 定运 行 ,所 以不 能将 汽轮机 和 锅 炉 的负荷 控 制任 务分 割 开讨 论。 总之 , 机组 是一 个相互 关 联 的复杂 的多 输入 多输 单元 出的控制对 象 , 将机 炉 视为一 个整 体来 考 虑 。 必须 ②锅 炉 和 汽轮 机 在 适应 电 网负 荷 变 化 上 存在 差 异 。 从动 态特性 上 看 , 炉具 有较 大 的惯 性 , 燃烧 率 的 改变 锅 从 到机 前压 力 的变 化有较 大 的 时间 常数 和迟 延 时 间 。相对 而言 , 汽轮机 的惯 性要 小得 多 , 从调 节 阀 门开度 的改变 到 机 组 实发功 率 的变 化时 间 常数很 小 。所 以单 元 机组 在 适 应 电网 的增 负 荷要 求 时 ,初 始 阶段 所需 要 的蒸 汽 量 主要 由锅 炉释放 蓄 热量来 产 生 ,这样 势 必引 起机 前 压力 有 较 大变 化。随 着单 元机 组 容量 的增 大 ,锅 炉蓄 热 量相 对 减 小 ,单元机组的负荷适应能力与保持机前压力稳定之间 的矛盾更 加 突出 。 ③ 电网供 电质量 对单 元机 组 参加 调频 的能 力要 求 日 益提高。 随着电网容量的扩大, 单元机组发电负荷 比例越 来越高 , 因此即使是承担基本负荷的机组 , 也要求具有参 加 电网一 次调频 的能 力 。 于以火 电机 组 为主 的 电力 网 , 对 大容量单元机组必要时也应该参加 电网的二次调频 , 以 维持 电网频率 的稳定 。 ④电网 自动化水平 的提高对单元机组负荷控制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保证供电质量 ,提高 电网 自动化水

单元机组运行中负荷控制方式选择

单元机组运行中负荷控制方式选择
加 电网调频。但对锅炉稳定燃烧有利 , 运行 中对于
调节机组输出电功率 , 当负荷改变时 , 由锅炉侧发 组运行工况 的稳 定。这就兼顾 了机炉 的特点 , 先 使功

燃烧工况不稳定时采用此种负荷控制有利于机组安 全运行 。 目前 , 大容量发 电机组一般 都设有负荷协调控 制系统 , 而且由于用电结构发生变化 , 电网 日 负荷曲 线的高峰与低谷之差增 大 , 有些地 区的峰谷差 已达
锅炉主控制器根据汽压偏差发 出指令 , 改变锅炉燃
烧率使主汽压恢复到 给定值 , 这种 负荷控制方式对
带高峰负荷及电网调频有利 , 有较好 的初期负荷适 应性 , 但若负荷变化过剧 , 则容易造成机组蓄热量过
分利用而导致主汽压较大 的波动 , 至超 出允许范 甚
围, 对锅炉燃烧扰动过大 , 对机组运行 的安全性和稳 定性不利。这种方式主要是利用锅炉蓄热能力讯述
通过燃烧率的改变及时抵偿蓄能的变化 ; 另一方面, 限制汽轮机调门的进一步变化 , 以防过度利用蓄能, 从而使汽压 P 的动态变化减小。最终 , T 由汽轮机侧
保证输出电功率 N 与 N 一致; 0 由锅炉侧保证汽压 P 恢复到给定值 P。由于机、 T 0 炉在共 同保持汽压过
加快 ; 但是汽压偏差也因此加大 , 实质上是 以加大汽 压动态偏差作为代价 来换取功率响应速度 的提高。 同样 , 协调控制的结果是兼顾 了输 出电功率 和汽压
控制器对锅炉和汽机分别发出调节负荷的指令 , 并 行地改变锅炉的燃料 , 送风和给水量 , 同时根据汽压 P 偏离给定值得情况 , 当地限制汽机进行 阀的开 , 适 度变化或适 当地加强锅炉的作用 。这样就可 以利用 锅炉的蓄热 。使单元机组较快地适应负荷要求的变 化, 同时 , 汽压 P 的变化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保证机

完整word版,单元机组负荷控制方式特点

完整word版,单元机组负荷控制方式特点

单元机组各种负荷控制方式工作特点热力发电厂机组负荷控制方式一般以下有5种,即锅炉跟随控制方式、汽机跟随控制方式、及以锅炉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以汽机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综合型协调控制方式。

一锅炉跟随(BF)的控制方式:单元机组锅炉跟随方式示意图1、工作特点:当负荷变化时,汽机主控首先发出调门开度指令以调节负荷;随后压力发生变化,锅炉主控再发出燃料量指令来调节汽压。

2、具体动作过程:当负荷指令P0改变时,汽轮机主控制器先发出汽机控制指令MT,再通过汽轮机子控制系统发出调门开度指令uT,从而改变汽轮机的进汽量,使机组输出电功率PE迅速与P0趋于一致。

调门开度改变后汽压pT随即变化,这时,锅炉主控制器根据汽压偏差发出控制指令MB,再通过锅炉子控制系统改变锅炉的燃烧率指令uB,使汽压pT恢复到给定值p0。

最后稳态时,PE=P0,pT= p0。

3、优点:此控制方式,利用锅炉的蓄热能力,通过直接开关调门改变蒸汽流量,从而改变负荷,所以负荷响应快,对电网稳定有利。

4、缺点:若负荷变换快,调门动作大,将会造成汽压波动大;另外是当煤量波动引起汽压波动时,为了保持输出电功率而要动作调门,将近一步加大汽压的波动。

5、适应场合:当单元机组中锅炉设备运行正常,机组的输出电功率因汽轮机部分设备工作异常而受到限制时,可采用锅炉跟随方式。

由汽轮机根据带负荷能力控制机组负荷,由锅炉保持汽压。

二汽轮机跟随(TF)的负荷控制方式:单元机组汽轮机跟随方式示意图1、工作特点:当负荷变化时,锅炉主控先发出燃料量指令调节负荷;随后汽压发生变化,汽机主控再发出调门开度指令以调节汽压。

2、具体动作过程:当负荷指令P0改变时,锅炉主控制器先发出锅炉控制指令MB ,锅炉子控制系统计算后发出改变锅炉的燃烧率指令uB。

待汽压pT改变后,汽机主控制器发出汽机控制指令MT,再通过汽轮机子控制系统发出调门开度指令uT,从而改变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流入量,使机组输出电功率PE改变,并与负荷指令P0趋于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单元机组的负荷自动控制摘要:在本文中,通过对现代大型火力发电机组的负荷控制特点的分析,全面介绍和分析全面的将制动控制系统在单元机负荷的应用做一个介绍和分析。

本文在大型单元机组负荷控制方面,注重强调了像特点、任务以及对象动态特性,基本的单元机组控制方式,组成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方面,和它所具有的功能以及控制方案。

关键词:单元机组负荷自动控制General Introduction to Load Autocontrol of the Unit AircrewAbstract:in this paper,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odern large-scale thermal power unit load control characteristics,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applied to the unit load.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large unit load control taskand object dynamic characteristics,basic mode of unit load control,composition,function and control method of unit 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Key Words:Unit;Load;Automatic control高参数、大容量机组所占电网比例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趋势呈现正比例增长,电网日负荷曲线随着用电结构的改变出现一些地区的高峰和低谷的峰谷差上升至50%甚至更多,并呈现继续上升的趋势,所以该现象也对单元机组的电网调峰、调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且还继续增加,因此,机组参与调峰能力要求电流,频率调制。

本文重点研究的特点,大型单元机组负荷控制任务和对象的动态特性,对单元机组负荷控制,构成的基本模式,功能和控制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方法。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high parameter, large capacity generators in the power grid in the proportion of more and morebig, the power structure changes, difference of the peaks and valleys ofdaily load curve of power system increases, the peak valley difference insome areas has reached more than 50%, but also continued to increase,therefore, the requirements of unit has the ability to participate in peak regulation, frequency modulation.But also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refore,the units involved in the peak load capacity requirements of current, frequency modul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unit load control task and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bject, to the unit load control,the basic model,method of 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 in function and control unit.1 单元机组负荷控制的特点及功能(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 of unit load control unit)目前,火力发电厂大容量机组均按单元制方式运行,在机组负荷改变时,可供利用的锅炉蓄热较小,主汽压变化较大。

因此,单元机组负荷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发电机、汽轮机以及锅炉一起构成整个单元机组,该机组的各部件要同时复合电网负荷要求来达到稳定机组运行的目的,因此不做汽轮机和锅炉负荷控制的单独讨论。

由此可以看出,单元机组虽然控制对象复杂,多输入多输出,但是各部分相互联系,是一个整体。

锅炉对电网负荷的适应能力不同于汽轮。

锅炉惯性大,燃烧了改变之后要经理较长延迟时间和大时间常数才会改变机前压力。

汽轮机的惯性却很小,阀门开度被调节之后机组很快发生实发功率的改变。

因此在单元机组适应初级极端的电网负荷要求时,锅炉会释放蓄热量以达到必须的蒸汽量,进而产生大幅度机前压力的变化。

锅炉的蓄热量会跟着单元机组容量的增加而下降,这样就会加剧负荷适应能力和稳定前机压力的矛盾。

单元机组在电网供电质量中的调频能力受到越来越高的要求。

单元机组的发电负荷比例伴随电网容量正比例增长,因此要求其在基本负荷的基础上,还要承担电网一次调频。

在电网稳定性的要求下,两个调频大容量机组在电网火电组的基础上也要在必要的时候进行电网的二次调频。

短语机组负荷控制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进程中有了进一步的要求。

在供电质量以及电网自动化水平的要求下,使用计算机自动调度系统进行网调,直接负荷控制系统最火电机组发出电网负荷分配指令,这种方式对单元机组负荷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为了符合以上几点,负荷控制的过程中,单元机组要做好汽机、锅炉两侧控制动作的协调,来达到能量供给和需求合理平衡的目的,也就是要同时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单元机组和单元用户之间以及单元机组的锅炉和汽轮之间各自的能量供求关系的平衡;二是要做到响应负载压力的能力和保证机组稳定。

因此,单元机组负荷控制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按照电网负荷的变化,以及电网中该机组的地位和经济效益进行大幅度有计划的电网调峰和调频调峰。

为达到快速满足电网要求的目的,根据该机组负荷控制系统对机组负荷设定的频差校正进行瞬间有效的矫正。

当机组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内外扰动,均由稳定机组运行控制系统随时监测并消除,做到锅炉和汽机的能量平衡的维持,保证锅炉内部燃料、送风、引风、给水……各子控制回路的能量平衡与质量平衡。

机前压力稳定是机组运行稳定,也就是机炉间能量保持平衡的标志。

负荷控制系统和别的控制系统之间通讯接口足够完善,闭环控制任务可以完成,能够一直和别的控制系统交换信息。

这些系统有数据采集系统(DAS)、汽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锅炉燃烧器管理系统(BMS)、顺序控制系统(SCS)、汽机旁路控制系统(BPS)和网局调度系统等。

2 单元机组负荷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unit load control object)2.1 锅炉燃烧率阶跃扰动下的动态特性锅炉燃烧率阶跃扰动时,如果保持汽轮机调节汽门开度不变或保持汽轮机的进汽量不变,所得到的主蒸汽压力和输出电功率的响应曲线是完全不同的,这两种情况下的响应曲线示于图3 (a)和图3(b)。

833.jpg┃当汽轮机调门开度保持不变,燃烧率(及相应的给水流量)增加,锅炉蒸发受热面的吸热量增加,汽压经一定迟延后逐渐升高。

由于汽轮机调节汽门开度保持不变,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流量随之增加,从而自发地限制了汽压的升高。

随着的增加,输出电功率也跟着增加。

最终,当蒸汽流量与燃烧率达到新的平衡时,汽压就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数值上,实发功率也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数值上。

故蒸汽流量、汽压、机组实发功率均为有自平衡能力特性,可以用高阶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来近似描述,也可以用具有纯迟延的惯性环节传递函数来近似描述,只是由于存在中间再热器,的惯性(或纯迟延)要比大。

当汽轮机进汽量保持不变,燃烧率增加经一定的迟延后汽压将逐渐升高,由于用汽量不变(靠不断调整汽轮机调节汽阀开度来实现),机组实发功率不变。

但因蒸汽流量始终小于燃烧供热量,能量供求一直不能平衡,所以,机前压力最终以一定速度增加,表现为无自平衡能力的特性。

的响应特性可以用具有纯迟延的积分环节传递函数来近似描述。

2.2 汽轮机调节阀开度扰动下的动态特性┃D:\a潘小敏\插图\12-1\2当锅炉燃烧率(及相应的给水流量)保持不变,而发生阶跃扰动时,主蒸汽压力和实发功率的响应曲线如图4所示。

汽轮机调节阀开度阶跃增加时,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流量立刻成比例增加,同时汽压也随之立刻阶跃下降(阶跃下降的幅值大小与蒸汽流量的阶跃增加量成正比,也与锅炉的蓄热量大小有关)。

因燃烧率不变,则蒸发量也不变。

只是靠汽压下降而释放一部分蓄热,使蒸汽流量暂时增加,故机组实发功率随蒸汽流量的增加也暂时增加。

最终,蒸汽流量仍恢复到与燃烧率相应的扰动前的数值,主汽压力也逐渐趋于一个较低的稳定数值,实发功率也随蒸汽流量恢复到扰动前的数值。

可见,阶跃扰动下,的动态特性可用比例加一阶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来近似描述,而则可用具有惯性的实际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来近似描述。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汽轮机调节阀门开度变化时,两个被控量和的响应都很快;而当锅炉燃烧率变化时,和的响应均很慢,这就是单元机组负荷控制对象动态特性的特点,即汽机、锅炉对象动态特性存在较大差异。

3 单元机组负荷控制系统的运行p为机前压力给定值;为机组实发功率;为机前实测汽压。

汽轮机控制器先发出改变调节阀门开度的指令,改变汽轮机的进汽量,实发功率随之变化,迅速与外界功率指令趋于一致。

汽轮机调节阀开度的改变,使机前压力(和汽包压力)随之变化。

这时锅炉控制器根据汽压偏差发出控制信号,改变燃烧率(即燃料量、送风量和引风量相应改变)和给水量……,以便尽快恢复汽压为给定值。

静态时,,。

但由于锅炉对负荷变化的响应速度比汽轮机慢,使机前汽压和汽包压力都有较大程度的变化。

然而,汽压降低所释放出的能量(即蒸汽流量的增加),会迅速满足外界负荷增大的需求,相反汽压升高使蒸汽流量减少,又会迅速减小机组实发功率与外界负荷降低的要求相适应。

因此,锅炉跟随运行方式的优点是对电网的负荷适应性好,能充分利用锅炉蓄能;其缺点为运行稳定性差,不仅当负荷变化时,因锅炉动态响应慢,使汽压波动大,而且在燃烧率扰动(如增加)时,为保持功率,汽机控制器调节其调节阀开度(关小),更使压力波动加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