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一框《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练习题(两套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章《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章《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2023秋)。本节课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认识除号、被除数、除数和商等基本元素。
2.学习表内除法的基本运算,掌握2~9的除法口诀。
1.培养学生数感和符号意识,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认识并运用除号、被除数、除数和商等数学符号。
2.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表内除法的学习,掌握2~9的除法口诀,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将除法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平均分配物品等。
5.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章《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人教新课标(2023秋)。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是一种数学运算,用来计算一个数被另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它是解决分配、测量等问题的有力工具。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我们有18个橘子,想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几个橘子?通过这个案例,展示除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环节较为顺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互相协作。这说明,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加大实践环节的比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深化对除法的认识。
康保县中心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2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平均分1教案新人教版
2 表内除法(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 ~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2.理解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指导】1.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的实践活动。
除法概念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
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
为此,教学时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
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理解“平均分”。
2.设置情境或通过直观让学生初步理解乘、除法的关系。
教学用乘法口诀求商,关键是让学生了解乘、除法的关系。
教学时,要设置情境或通过直观使学生初步理解乘除法的关系。
然后着重引导学生探索怎样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时,把“怎样求出商”的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机会,适时引导,让学生探索发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合理组织学习,使学生达到“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目标。
计算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元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除了借助直观手段,让学生从乘除法的关系中理解求商的思路外,还应当合理组织练习。
4.重视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
应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或用学生身边的实例),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景,使学生获得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的机会。
对于提出的需要用新知识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方法。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10课时1.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4课时【知识结构】1.除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平均分(1)【教学内容】本教材第8~9页例1、例2及“做一做”。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表内除法《除法的初步认识》 (1)ppt课件
2019/5/23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1
thank you!
? 平均放进4
个盘子中, 每盘放几 个?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有3个。
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
12 ÷ 4 = 3
除号 读作: 12除以4等于3。
÷÷ ÷ ÷ ÷÷ ÷÷
8÷2=4
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 6 )块。
18÷3=□6
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 9)块。
18÷ □2 =□9
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 3 )块。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下册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02表内除法(一)-01除法的初步认识-课件09
学习目标
1、复述故事,深入理解文章内 容,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2、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 析人物形象。 3、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 理。
自学指导(一)
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复述 清楚。
编写意图: (1)让学生说一说糖和橘是子怎
么分的,糖每份几块,橘子每 份是同样多吗,引导学生说出 应该每份分得同样多。 (2)看一看主题图中其他
两种食品是怎样分的。 由上,引出“平均分”。
做一做(P13)
内容: 呈现10个面包实物图, 把它们平均分成5份。
编写意图: 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 含义。
例5
内容: 通过熊猫每4个一盘地分 20个竹笋,分了5盘。 编写意图: 使学生看到分的结果仍 然是每份同样多,也是 平均分,仍然可以用除 法算式表示,由此介绍
除 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本课时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编写意图:引导学生用 “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做一做 P15
内容:用平均分帮助小熊解 决分筷子的问题。
编写意图: 让学生明确每位分几根。 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分法。 加法:1位2根,2位4 根,……6位12根。 减法:1位分2根,还剩10 根;再给1位分2根,剩8 根……。 乘法:1位2根,6位几根。
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4.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5.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的多样化。 6.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最新部编版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2 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教师招聘精品获奖说课稿
前言: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2 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最新精品获奖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同行,大家好!我叫×××,来自××。
下面我就所教学科二年级数学下册的《除法》,说一说自己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二单元18页《除法》。
2、教材分析:除法的认识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之上的。
为此,教材中把对除法的初步认识设计在平均分的后面。
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而我所说课的除法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并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材中特别注重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创设一个生动的情景,有利于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
教材能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来编写内容,先比较抽象地了解除法的含义,再到具体地写除号、除法算式以及读除法算式等等。
3、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材的编排特点,我从素质教育的三方面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方面制定了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初步会读写除法算式,能规范地书写除号。
(2)能力方面:通过创设情景学习,培养学生认真听、细心观察的能力,在动手分小棒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
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在编排时从分东西引入,通过分东西使学生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
教材13页的例4通过讲故事帮助故事中的小熊猫分竹笋,引出平均分的题目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并学习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用除法来解决“平均分”的问题,在“做一做”和练习三中多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2、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3个目标:(1)根据帮熊猫分竹笋的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分、动口说的过程中体会除法的意义。
(2)认识除号,能正确地读、写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3、教学重难点及关键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初学关于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会感到有些困难。
为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知道关于平均分的题目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教学难点是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知道如何列除法算式。
这也是教学的关键之所在。
二、说教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较久的学习热情,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1、启发引导法:教师步步启发,层层设问,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知识,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
2、尝试法:通过尝试,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知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案设计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平均分(1)▶教学内容教科书P8例1,完成教科书P8“做一做”,P11“练习二”第1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中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通过操作与交流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感知平均分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语言表述平均分。
▶教学准备课件、小圆片若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体会平均分在生活中的用途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P7主题图。
师:同学们,春天到了,学校组织春游活动。
同学们准备了一些东西。
大家一起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呢?【学情预设】预设1:糖果、纯净水、饼干、橘子、酸奶、香蕉、牛肉干……预设2:24颗糖果、1箱纯净水、12块饼干、18个橘子、1箱酸奶、1箱香蕉、一箱牛肉干。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仅毫无遗漏地发现了所有的物品,而且还学会了带着数据去表达,真棒!老师看到了好多好吃的,真兴奋呀!但是请大家再来观察桌面上的东西,它们摆放的方式有什么特点呢?【学情预设】饼干每堆摆放的数量都是一样的。
师:是的,那大家来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呢?【学情预设】他们应该是想把这些东西都分给大家,要每个人分得一样多才好。
师:我也赞同你的观点!看来咱们班以后出去玩不用担心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帮助他们把糖果分一分吧![板书课题:平均分(1)]【设计意图】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培养学生寻找数学信息的能力。
同时在仔细观察中,学生会发现许多物品堆放在一起,但桌面上有些物品的堆放却是有规律的。
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认识到,分东西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每份分得一样多是经常使用的,从而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
二、动手实践,建立平均分的概念1.自主尝试不同分法,感知平均分的特殊之处。
二年级数学下册2表内除法一第1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重点课件新人教版
思路分析:因为每份苹果个数×份数=苹果 总数,苹果总数可以正好平均分成3份或5份, 3×5=15,15在10~20,所以妈妈买了15个 苹果。
规范解答 3×5=15 10<15<20 答:妈妈买了15个苹果。
12个苹果,可以平均分给几个同学,每人分得几个苹 果?(至少分给2个同学)
拓展指导:运用尝试法解决平均分问题:可 以拿实物分一分,或在图中圈一圈,看平均 分给几个同学正好分完,然后用列表的形式 清晰表示出答案。
规范解答
同学数 每人分得 苹果个数
2 3 4 6 12 6432 1
1.在读除法算式时,要读成“除以”,不能读成 “除” 6÷2=3读作:6除2等于3。( √ ) 改正( × ) 点拨 读作:6除以2等于3。 小试牛刀 15÷5=3读作: ( 15除以5等于3
思路分析: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 4个,计算总数就是求3个4是多少。
规范解答 3×4=12, =12。
运用平均分和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此类题关键掌握两点:一是平均分,二是平均分 成的份数。
例
妈妈买了一些苹果,个数在10~20,如果把它们平 均分成3份或平均分成5份,都能正好分完,妈妈买 了多少个苹果?
第2单元 表内除法(一) 第1节 除法的初步认识
1.数学意义的深度理解。 (1)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如:图②
和图③是平均分。
(2)除法:平均分的过程,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如: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列除法算式
读作:12除以3等于4。
2.平均分与除法分类对比
2.想要每份同样多,必须强调平均分) 把6块糖分给2个同学,每人一定分到3块糖。( √ ) 改正( × ) 小试牛刀 判断:把12枝花插在3个花瓶里,每 个花瓶一定插4枝花。( × )
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PPT课件
4 把8个风铃穿在2个丝带上,平均每根丝带上穿( 4)个。 8÷2=4
1. 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 叫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商 。 2.知道总数、平均分成的份数,求每份的数量,用除法计 算。知道总数、每份的数量,求平均分成了几份,也用除 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3 读一读。 8÷4=2 18÷3=6 15÷5=3 16÷8=2
读作: 8除以4等于2 读作: 18除以3等于6 读作: 15除以5等于3 读作: 16除以8等于2
3 读一读。 12÷3=4 45÷9=5 36÷6=6 7÷7=1
读作: 12除以3等于4 读作: 45除以9等于5 读作: 36除以6等于6 读作: 7除以7等于1
4 读一读。 45÷9=5 35÷5=7 8÷8=1 42÷7=6
读作: 45除以9等于5 读作: 35除以5等于7 读作: 8除以8等于1 读作: 42除以7等于6
5 圈一圈,填一填。
16里面有( 8)个2。
16÷2= 8
5 圈一圈,填一填。
18里面有( 3)个6。
18÷6 = 3
5 圈一圈,填一填。
4 如果把左面鱼缸中的金鱼平均分到右面的3个小鱼缸中,每个鱼缸中要 放几条小金鱼?
9÷3= 3(条)
1.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除法表示,中间的÷叫除号。 2.读除法算式时,应写成几除以几等于几的形式。
1 (1)一共有(15)个苹果,每( 5)个一份,平均分成了( 3)份。 (2)一共有(24)个竹篮,平均分成了( 4)份 ,每份( 6)个。
分法二: 15÷3=5 轮 份每 船 数份 总的 数轮 船 数
6 请学生根据图片猜一猜小精灵想怎样分橘子?
8÷2=4(个) √ 8÷4=2(盘)
除法的初步认识(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
用15个方木块,每个长方体用3个
木块,可以摆( 5 )个长方体。
做一做
把10个面包平均分成5份,每份 有(2 )个面包?
分?
把8个 ,每份要分得同样多,该 怎样平均分呢?
我们可以一个一个的分。
把8个 ,每份要分得同样多,还 可以怎样平均分呢?
还可以2个2个的分!
把8个 ,每份要分得同样多,还 能怎样平均分呢?
还能4个4个的分!
我是小法官:判断,哪组是平均分?
x x
√
(√ ) ( x) ( x)
(√ )
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除法的初步认识
新课程平均分
新思想
新贺理兰念县南梁台子铁西小学 王化琴
不公平
不公平
公平
每只小兔分2个萝卜,分得的个数同样多。
你想怎么 分呢?分 分看!
每瓶分4朵, 分得的朵数同 样多。
每份分得同 样多,叫做平 均分。
每瓶分4朵, 分得的朵数同 样多。
每份分得同 样多,叫做平 均分。
每瓶分4朵, 分得的朵数同 样多。
每份分得同 样多,叫做平 均分。
每瓶分4朵, 分得的朵数 同样多。
每份分得同 样多,叫做平 均分。
每瓶分2朵,分得的朵数同样多。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每瓶分1朵,分得的朵数同样多 在3个盘里,怎么
福建省2024二年级数学下册2表内除法一2除法第1课时认识除法课件新人教版
点拨:问题是每份有几个就是求每份数,要用总数÷ 份 数=每份数。
到几朵?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③ )。
① 3×6=18
② 18÷6=3
③ 18÷3=6
④ 18-3=15
点拨:根据题意,把18 朵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求每
个小朋友能分到几朵,就是把18 平均分成3 份,求每
份有几朵花,用除法计算。
提 升 点 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
3.(易错题)把12个苹果平均分,每份有几个?看图 写出相应的算式。
第2单元 表内除法(一) 2. 除法
第1课时 认识除法
知 识 点 掌握用除法求每份数的方法,会读除法算式
1.(新情境)企鹅和其他许多鸟类一样,都用搭窝繁 殖后代。南极企鹅的窝是小石子搭建的,但是南 极地表小石子也有限,冰雪更多,所以企鹅“盖 房子”也不容易。
(1)有10颗小石子,小企鹅分5次衔走,每次衔的一样 多,每次衔( 2 )颗。 10÷5= 2 (颗) 读作:( 10除以5等于2 )。
点拨:根据题意,把10颗小石子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 几颗,用除法计算。
(2)每只企鹅分到的鱼一样多,每只企鹅可以分到 ( 3 )条鱼。 9 ÷ 3 = 3 (条) 读作:( 9除以3等于3 )。
点拨:观察题图,把9 条鱼平均分给3 只企鹅,求每只 企鹅分到鱼的条数,用除法计算。
பைடு நூலகம்.把18朵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
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
除法的初步认识1.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除法的概念,知道除法的意义和符号表示。
2.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如平均分物品。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体验除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2.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除法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除法的概念和符号表示。
2.简单的除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关系。
2.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通过故事或实际情境引入除法概念,如分苹果、分糖果等。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怎样平均分配物品吗?”引导学生思考平均分与除法的关系。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讲解除法的定义和符号表示,如“8除以4”表示为“8 ÷ 4”。
2.演示简单的除法计算过程,如“把8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得到几个?”3.引导学生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关系,强调除法的实际意义。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准备一些物品(如小球、积木等),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平均分配。
2.每组记录分配过程,并尝试用除法表达分配结果。
3.小组内交流分配经验和除法计算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反馈(5分钟)1.让学生分享实践活动的经验和除法计算的结果。
2.教师点评,强调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与家人一起完成一些简单的除法计算题,如“把12个饼干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得到几个?”2.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除法现象,如分水果、分糖果等,并尝试用除法表达。
课堂总结本节课通过故事引入、新课讲解、实践活动和总结反馈等环节,让学生初步认识了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平均分配和记录分配过程,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除法的实际意义。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1-除法的初步认识(读法写法及含义)优课件
…
除号
可以用除法表示。
读作:12除以4等于3。
二、除法意义的学习
(二)除号的由来
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J. H. Rahn)在他的 《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 “÷”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示平 均分的意思。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 3)个。 除法算式:12÷4=3 除号 读作:12除以4等于3。
过 了 自 己 的 智 力 ,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15÷5= 3
三、练习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
(二)辨析练习
分一分,填一填。 (1)把10根 平均分成2份,每份10根 平均分成5份,每份( 2)根。 10÷ = 5 2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15页练习三,第1~3题。
这一 样个 的人 人所 才受 有的 学教 问育 。超
12÷2=6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 4)个。
12÷3=4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6个盘里,每盘放( 2)个。
12÷6=2
14÷7=2
读作:14除以7等于2
18÷6=3
读作:18除以6等于3
42÷7=6
读作:42除以7等于6
三、练习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
(一)基本练习
2. 把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里,每个盘里放( 3)条。
上课了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同学们好!我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 里,请你帮我分一分。
请你试着分一分,并思考问题: (1)可以怎样分竹笋? (2)到底每盘应放几个?
“平均”是什么意思?
二、除法意义的学习
(一)认识除号,读除法算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一框《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同步练习题
学校班级姓名
1.先分一分,再填一填。
(1)
把10个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个
(2)
把()个平均放在()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个。
(3)把12枝花平均插到6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枝。
2.先圈一圈,再填一填。
5次圈完,平均每次圈()个。
3.用○代替橘子画一画,填一填。
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个。
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个。
还可以平均分成()份,每份有()个。
4.小兔子大丰收,4只兔子分到的同样多、也同样多。
每只兔子分到()棵,()个。
参考答案
1.(1)5 (2)9 3 3 (3)2
2.3
3.8
4
8 2
4.3 6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一框《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同步练习题
学校班级姓名
1.先圈一圈,再填一填。
(1)
15根,每3根一份,能分成()份。
(2)
15根,每5根一份,能分成()份。
(3)有25个,每5个拼成一个,可以拼成()个。
2.大熊猫吃竹子。
18根竹子,每2根分给一只大熊猫,可以分给()只大熊猫。
每6根分给一只大熊猫,可以分给()只大熊猫。
每()根分给一只大熊猫,可以分给2只大熊猫。
每()根分给一只大熊猫,可以分给6只大熊猫。
3.大象运木头
(1)有10根木头,大象每次运2根,()次可以运完。
(2)有14根木头,大象每次运()根,()次可以运完。
4.猫妈妈抓了12条,分给小猫们吃,每只小猫分几条?可以分给几只小猫?
每只小猫分几条
分给几只小猫
参考答案
1.(1)5 (2)3 (3)5
2.9 3 9 3
3.(1)5 (2)2 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