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PPT课件

合集下载

曹刿论战古诗文PPT课件

曹刿论战古诗文PPT课件
曹刿 论战
八年级语文课件PPT
目录




背景知识 认字识词 课文赏析 拓展学习
背景知识
齐与鲁是春秋时期的邻国,都在今山东省,齐在 东北部,鲁在西南部。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借口鲁国 曾帮助公子纠争夺齐国君位,再次兴兵攻鲁,两军战 于长勺。这就是文章所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
创作 背景
作者简介
本篇课文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讲 述了关于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 评论。
《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 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朝以后 才多称《左传》。
认字识词
古今异义
① (诉讼)案件; ① 第二次;
② 监狱、牢狱。
② 再见,道别。
① 倒下; ② 奢靡,奢侈。
古文翻译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四境之(名作动)
文章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是鲁国抵抗齐国进攻的一次战役。虽然 是一个不大的战役,但却说明了战略防御的原则,是后发制人,以小敌 大、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 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却同时是说的战略防御的原则。
文章的语言,无论是叙述还是人物对话,都极为简洁精炼,表 意说理,通达晓畅。行文中散句、排比、偶句错落有致,增强了叙 事写人的生动效果。
曹刿指挥鲁军战胜齐军的经过
接着是对这次战役经过的具体记叙,重点写了“击鼓” 和“逐师”两件事。 “公将鼓之”、“公将驰之”,说明 了鲁庄公急躁冒进;曹刿的两个“未可”、两个“可矣”, 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沉着思断,善于捕捉于反攻和追击 的时机。
曹刿指挥鲁军战胜齐军的经过
写两军交战的实况。这一部分作者笔墨 不多,但是鲁军如何进攻、追击,齐军如何 败绩、溃逃的情形历历在目。

第20课《曹刿论战》课件(共36张PPT).ppt

第20课《曹刿论战》课件(共36张PPT).ppt

h.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我看他们车轮碾过的痕迹散乱, 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他 们。
全文翻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 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他的同乡 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 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 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 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的东西, 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必以情( 介词,根据 ) 故克之(连词,因此、所以)

公问其故( 名词,缘故、原因 )
民弗从也( 动词,听从 )

战则请从( 动词,跟随 )
小信未孚( 名词,信用 )

必以信( 名词,实情 )
③词类活用。 神弗福也( 名词用作动词,赐福、保佑 ) 公将鼓之( 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 )
重点句子。
e.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
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 理。
f.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译文:说完就向下看,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 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轼远望齐军的队形。
g.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
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 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未可
可矣 遂逐齐师 谋略过人
军事才能
明确: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 “侵犯”。
曹刿的身份怎样?从哪里看出来的?
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 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 吧,“位卑未敢忘忧国”。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 什么?

第20课《曹刿论战》课件(共41张)

第20课《曹刿论战》课件(共41张)
(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古义:第二次,第二 今义:指重复,多次
词义分析
公与之乘 小大之狱 (1) 登轼而望之 公将鼓之 故克之
代曹刿 的 齐军撤退时的情形 表示陈述语气 他们,指齐军
词义分析
其乡人曰
下视其辙
(2)
公问其故
望其旗靡
代曹刿 代齐军 取胜 代齐军
整体感知
【课堂讨论】 1.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2.曹刿是如何评价鲁国的战前准备的? 3.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 时机的? 4.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的解释分 几层意思?
齐人三鼓——反击

视探望——遂逐

(3)论战胜原因:
彼竭我盈——敌疲我打
辙乱旗靡——敌退我追
合作探究
2.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试结合课文简要分析。
(1)政治上取信于民;
(2)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
时机。
合作探究
3.课文中哪两个字最能概括曹刿这一人物的特点?文中着重
刻画了他什么性格特点?结合文章举例说明。
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 别人 下对上的回答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
遍及、普遍
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虚夸,夸大
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
实情
(这只是)小信用,
未能让神灵信服
赐福,保佑
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疏通文意
鲁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 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 “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 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 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根据实 情处理。”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 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曹刿论战》ppt课件

《曹刿论战》ppt课件
曹刿论战
《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 氏传》或《左氏春秋》, 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 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 一部史书,也是中国第一 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 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 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公子纠 和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 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 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
也。”
动词,赐福, 保佑。
诉讼案件。 明察,弄清楚。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
诚心,实情。这里指对各种诉讼 案件处理得合情合理。
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这是)尽心为民一类的事。 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战则请从。”
鲁国地名。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乘坐战车。
击鼓进军。鼓, 动词,击鼓。
课堂小结
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 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 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 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 简练,情节详略得当,是《左传》名篇。
板书设计
曹刿论战
第一段: 曹刿问战 第二段: 曹刿参战 第三段: 曹刿论战
人物形象 对比
取信 于民
随堂练习
根据第一段课文说说庄公和曹刿分别是 什么样的人。
鲁庄公: 目光短浅、勇于纳谏 曹刿:热爱国家、深谋远虑、重视人民的力量
朗读第二段,战争中重点写什么事件? 表现手法是什么?
(1)“公将鼓之……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
——出击时机的把握
(2)“公将驰之……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遂逐齐师。”——追击时机的把握

《曹刿论战》_PPT完美PPT优秀课件

《曹刿论战》_PPT完美PPT优秀课件

字词检查
4.公与之乘 名词作动词,乘战车,坐战车。
5.下视其辙 名词作动词,下车。
6.齐师败绩 名词用作动词,大败。
字词检查
六、特殊句式
1.夫战,勇气也 2.忠之属也 3.可以一战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判断句 判断句 省略句 省略句
字词检查
5.何以战
倒装句,宾语前置。
6.战于长勺
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
指曹刿
击鼓进军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
大败
驱车追赶
车轮碾出的痕迹
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未可。”下视其辙,登字词检查
一、注音
1. 曹刿(guì ) 2.又何间(jiàn )焉
3.肉食者鄙( bǐ ) 4.弗(f ú )敢加也 5.小惠未遍(biàn)
6.小信未孚( fú ) 7.公与之乘(chéng)
8.战于长勺( sháo) 9.下视其辙( zhé) 10.登轼(shì )而望 11.彼竭( jié )我盈(yíng ) 12.望其旗靡( mǐ) 13.夫(fú )战 14.牺牲玉帛 (bó)
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齐桓公胁 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 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
鲁庄公十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 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史称 长勺之战。
背景链接
鲁国
齐国(齐襄公)


小白 (齐桓公)
何以战 以 必以情
必以分人
(代词,指这件事) (助词,的) (代词,指齐军)
(凭借) (按照) (把)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课件(共41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课件(共41张ppt)

积累一词多义
1.故:公问其故 故逐之
2.从:民弗从也 战则请从
3.之:肉食者谋 之
小大之狱 公与之乘
积累一词多义
4.以:何以战 必以情 必以分人
5.请:曹刿请见 战则请从
6.信:小信未孚 必以信
7.安:衣食所安
积累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 2.一鼓作气
• 1、曹刿请战的原因是什么? • 明确: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代词,指应 战这件事。
其 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同乡的人。
吃肉的人。 指当政的人。
参与。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鄙陋,目光 短浅。
拜见。
译文
他的同乡说:“都是当政的人谋划的事 情,(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 “那些当政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 虑。”(曹刿)就进宫拜见(庄公)。
2、鲁庄公认为战前能作那几方面的准备呢?曹刿是 如何评价的?
明确: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小惠未遍,民 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 能够一战。
深入阅读,合作探究
3、为什么说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能够一战 的主要条件?
初中语文 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
曹刿论战
文体简介《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 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 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情况的 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 史官左丘明所写。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 (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前468年)。《左传》是重要的历史 文献,对后世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也 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积累古今异义

语文文言文 曹刿论战 课件(共27张PPT)

语文文言文  曹刿论战  课件(共27张PPT)

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
”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
),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
第7篇
曹刿论战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祭祀用的祭品,我从来不敢夸大,一定按照实情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
(禀告)。”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 信。”对曰:“小信未孚,神
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 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
二、重点实词 1.齐师伐我
2.肉食者谋之 3.肉食者鄙 4.衣食所安 5.弗敢专也 6.对曰 7.小惠未遍
师: 军队 伐: 进攻,征伐 谋: 谋划,出主意 鄙: 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安: 指安身 专: 独自享有 对: 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遍: 遍及,普遍
第7篇
曹刿论战
8.民弗从也 9.牺牲玉帛
可矣。”遂逐齐师。
国军队,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
军。
第7篇
曹刿论战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询问曹刿那样做的原因。曹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刿回答道:“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鼓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 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会衰退,第三次( 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 击鼓,士气)就穷尽了。敌方的士气已经穷尽,而我 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 军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齐国是)大国, 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 难以推测(齐军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看到他 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们车轮碾出的痕迹混乱,远望他们的军旗也倒下了,
10.小信未孚 11.神弗福也 12.小大之狱 13.虽不能察 14.必以情 15.忠之属也 16.公将鼓之
弗: 牺牲: 玉帛: 孚: 福: 狱: 察: 情: 忠: 鼓:

《曹刿论战》ppt完美版

《曹刿论战》ppt完美版

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 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 累,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5年齐国发 生内乱,国君被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 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 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 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 起兵攻鲁。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 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从此两国结 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 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参与
注释
军队攻打 鲁庄公 高官厚鄙陋,见 禄者 识短浅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 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 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 谋。”乃入见。 译文: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 打我国。鲁庄公准备应战。曹刿请求接 见。他的同乡说:“应是得高官厚禄的 人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 刿说:“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 谋远虑。”于是入(宫)拜见(庄公)。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 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请让我 凭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 我即使不能明察详审,一定依据实 情处理。”(曹刿)说:“这是尽 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这个条 件打一仗。打仗时,请允许我跟 从。”
击鼓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 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 矣。” 庄公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作 战。庄公打算击鼓进军。曹刿说:“不 行。”齐国军队敲了三次鼓。曹刿说: “可以了。”
背景
解题:曹刿是什么人物? 他“论”的是什么“战”?
• 也叫曹沫,春秋时代鲁国大夫。 • 他“论”的是齐鲁长勺之战— —春秋时代以弱胜强的三大战 役之一。齐鲁长勺之战(前684
年) 晋楚城濮之战(前634年) 秦晋崤之战 (前633年)

曹刿论战PPT课件

曹刿论战PPT课件
2、巩固文言知识
下边每组句中红色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牺牲玉帛 (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
作出牺牲 ( 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2、小大之狱 ( 案件
)
越狱逃跑 ( 监禁罪犯的地方 )
3、虽不能察,必以情 ( 实情 ) 以情动人 (感情 )
4、忠之属也 (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忠于人民 (忠诚 )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这里指目光短浅

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 )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为人所信服。 )
6.遂逐齐师。
( 追赶,这 )
下列每组红色字的含义是否一样?
1.威齐武师之伐师我(√ )
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四、讨论最能激发自己的思维 1、我眼中的 曹刿
2、我眼中的 鲁庄公
总结曹刿的形象特征:
曹刿: 一位爱国的下层谋士, 政治上深谋远虑, 军事上有卓越的指挥才能,
紧扣住“远谋”。
五赞鲁庄公
《曹刿论战》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曹 刿,这位公元前684年长勺战争舞台上的主 角,他的毛遂自荐的精神、取信于民的战 略思想、把握战机的卓越才能、历来为世 人所称道。
曹 刿 论《 战左
传 》
是我国第 一部编年 体史书
《左传》是春秋时期根据鲁国的 历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传说是鲁 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
《左传》,《公羊传》,《谷梁 传》合称“春秋三传”。
您的目标
1、背诵全文,积累文言知识。 2、理解故事内容。 3、能创造性地评价曹刿和鲁庄
公。
一、检查学习效果
1、读、背课文
下列句中红色字与原来的常用义不一样,请 解释。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优秀课件)

曹刿论战(优秀课件)

CHAPTER曹刿,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著称。

他所处的时代,正值春秋战国之交,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在这样的背景下,曹刿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指挥能力,为鲁国的安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曹刿生平及时代背景《曹刿论战》创作背景《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是一篇记述古代战争的文章。

文章以曹刿为主线,通过他与鲁庄公的对话,展现了曹刿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

该文以简洁明快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全过程,表现了曹刿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文章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入的分析,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复杂,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该文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引用和传颂,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曹刿论战》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典范。

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CHAPTER文章开篇即交代了战争的背景和原因,为后文的论述打下基础。

接着通过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阐述了取胜之道,展现了曹刿的远见卓识。

文章以长勺之战的经过和结果作为结尾,验证了曹刿的战略眼光。

文章结构梳理及大意概述0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通过生动的比喻,揭示了战争中士气的变化规律,展现了曹刿对战争心理的深刻洞察。

0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此句揭示了当权者的短视和无知,反衬出曹刿的深谋远虑。

0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体现了曹刿注重细节、严谨求实的性格特点,也暗示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重要性。

关键语句解读与赏析写作风格特点分析文章语言简练,意蕴丰富,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来塑造人物形象。

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通过战争实例来阐述战略思想,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论述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CHAPTER曹刿在战前通过详细侦查和分析,充分了解敌人的实力和弱点,为制定有效的战略打下基础。

深入了解敌情灵活运用兵法善于把握时机曹刿不拘泥于常规兵法,根据战场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战略,如采用迂回包抄、声东击西等战术。

《曹刿论战》ppt完美版PPT课件

《曹刿论战》ppt完美版PPT课件
说出下列词的古今异义说出下列词的古今异义可以可以牺牲牺牲参与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为正义事业舍生引申为丢弃某种利益自然界的多种植物中含有杀灭害虫的成分如烟草含有烟碱鱼藤含有鱼藤酮菊科植物除虫菊的花含有除虫菊素这些植物经提取加工后即可制成植物杀虫剂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
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
小知识:春秋三 传:
公羊传
春秋 三传
谷梁传
左传
作者公羊高 作者谷梁赤 作者左丘明
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左传》
第2页/共63页
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 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 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 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6)小信未孚( fú )
(7) 公与之乘( chéng )
(8) 战于长勺( sháo ) (9) 下视其辙( zhé )
(10)登轼(shì )而望
(11)彼竭(jié )我盈(yíng

(12)望其旗靡( mǐ (13)夫( fú)战
(14)牺牲玉帛 ( bó )
第8页/共63页
刿 guì
间 jiàn 帛 bó 孚 fú 遂 suì
目光短浅,但勇于纳谏 热爱国家、深谋远虑、重视人民的 力量
第37页/共63页
讨论:第二段
本段中可以看出曹刿是怎样的人?
临阵从容,胸有成竹,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讨论:第三段 1、曹刿认为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2、用文中语句回答:进攻时的最佳 战机什么时候? “辙乱”“旗靡” 是怎么发现的? “彼竭我盈”之时 下视其辙,登轼
第28页/共63页

曹刿论战优秀课件经典.ppt

曹刿论战优秀课件经典.ppt
彼竭我盈: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 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彼:他,对方;竭:尽;盈: 充满。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 们的士气正旺盛。
辙乱旗靡:
辙:车辙;靡:倒下。车辙
错乱,旗子倒下。形容军队
溃败逃窜。
.精品课件.
33
文章内容理解
一、本文线索
事件发展: 战前——战中——战后
曹刿活动 : 请见——参战——论战
注释
人 光短浅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
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
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
谋。”乃入见。
译文: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
国(鲁国)。鲁庄公准备应战。曹刿请求进见。 他的同乡说:“做官掌权的人谋划这件事,你 又何必参与呢?”曹刿回答说:“做官掌权的 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宫) 拜见(庄公)。
种做法。
代词,他们的,即齐军。
.精品课件.
25
5.句式
⑴判断句
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
⑵省略句
再而衰。第二次(击鼓进军)(士气) 衰弱了。
⑶倒装句
何以战? 凭借什么作战?
.精品课件.
26
省略句式理解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可以之(这个条件)一战。
.精品课件.
9
祭祀用的
使人
赐福
猪、牛、羊 丝织品 信服 虚夸, 保佑
诚实
谎报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
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
也。”
庄公说:“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
品,(我)不敢虚报夸大,一定将实情报告给神灵。”

《曹刿论战》PPT优秀课件完美版

《曹刿论战》PPT优秀课件完美版
才能取得胜利。
历史评价
曹刿被后人誉为“春秋第一智 将”,他的军事思想和政治主张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刿论战》创作背景及意义
创作背景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一篇著名文章,记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前对战争形势的精辟分 析和克敌制胜的谋略。
文章内容
文章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阐述了战争的性质、目的和克敌制胜的策略,展现了曹刿的 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
意义与影响
《曹刿论战》不仅是一篇优秀的历史散文,更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学的重要篇章之一。它对于 研究春秋时期的军事思想、政治主张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文章所蕴含的智慧 和谋略也对后世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本解读与赏析
02
原文朗读及注释解释
原文朗读
提供标准的原文朗读,帮助学生熟 悉古文语感和语调。
类似战争策略案例分享
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战役
01
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分析其中的策略和智慧。
现代商业竞争中的策略运用
02
将古代战争策略与现代商业竞争相结合,探讨策略在现代商业
中的应用。
其他领域中的策略应用
03
如体育比赛、政治斗争等领域中的策略运用案例分享。
思考题引导及课堂互动环节
01
思考题一
曹刿为什么能够成功帮助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他运用了哪些策略和智
下一讲的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师对下一讲的展望与期待
THANKS.
精彩语句欣赏
挑选出文中的精彩语句,引导学生欣赏古文的韵味和美感。
语句解读
对挑选出的精彩语句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其表达技巧、思想内 涵和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战争策略与智慧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凭小恩小惠。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②凭神灵保佑。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③凭取信于民。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曹刿对庄公作战条件的“两个否定”和“一个肯定”, 说明了什么?
说明:曹刿在战前的政治准备上具有远见卓识,他 认识到了人民的信任与支精选持课件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18。
3.“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表现了他什么精
神?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鲁国并无作战准备,仓促迎战。曹
刿身份卑微, 危急时刻,挺身而出,表现他强烈的爱国热情。
精选课件
16
探究交流
4.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体现了曹刿什么性格?
作用:全文的中心句,贯穿全文,反衬曹刿的远谋。 性格:显示曹刿的自信,表现对统治者的蔑视。
精选课件
5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
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实,个别独立地排列
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
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
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
写史实。 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
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
第一段:写战前准备。 第二段:写战争过程。
第三段:战后总结。
精选课件
9
(第1段)
战前准备
精选课件
10
第一段:战前准备
军队
攻打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
请求拜见
当权者 谋划 参与
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目光短浅
深谋远虑
精选课件
11
第一段:战前准备译文
第一段:战前准备译文
(曹刿)问鲁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 仗?”鲁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 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 (曹刿)答:“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 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 用的猪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 目,一定要对神说实话。”(曹刿)答: “小小的信用,不能得到神灵信任,神是不 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 案件,即使不能全部明察,但一定根据实情 处理。”曹刿说:“尽力(为人民)做好本 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精选点课件 )去打一仗。作战 15
《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
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
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精选课件
6
学习目标
1、了解《左传》,解释重点字词,理解文义。
2. 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品魅力。
3.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学习古人
克敌制胜的智慧。
探究交流
7. 曹刿认为“何以战”的条件是什么?
“忠之属也” (取信于民)
8.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9.、“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战则请从”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表现曹刿主动请战的热忱;自然过渡到下文 战争过程中实战经验的描述。
精选课件
5.庄公的仓促迎战、乡人的阻止,说明了什么?
目光短浅。乡人劝阻,反衬出曹刿对国事关心和他对 当时形势深刻的洞察力,尤其对鲁庄公的政治能力和鲁国 战前的政治准备感到忧虑,这表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同 时,这一小插叙,也使故事一开始就横生波澜。
精选课件
17

6.鲁庄公认为作战前需作哪些方面的准备呢?曹刿是任何 评价的?(用原文句子回答)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 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 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 “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 为何要参与进去呢?”曹刿说: “做大官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 谋远虑。”于是就入朝拜见庄公。
精选课件
12
第一段:战前准备
凭借
问:“ 何以战?”公曰:“ 衣食

独占
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
精选课件
7
读一读写一写
❖曹刿请见 guìjiàn ❖忠之属也 shǔ
❖肉食者谋之 shí ❖公与之乘 chéng
❖又何间焉 jiàn ❖肉食者鄙 bǐ ❖弗敢专也 fú
❖齐师败绩 jì ❖下视其辙 zhé ❖ 夫战,勇气也。fú
❖小惠未徧 biàn ❖望其旗靡 mǐ
❖小信未孚 fú
精选课件
8
结构层次
探究交流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吃肉的大官们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9
探究交流
11.为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 “可以一战”的重要条件?
鲁庄公借小惠赢得近臣的拥护, 借小信赢得神灵的保护,这两点都被 曹刿否定.在曹刿的启发下,庄公终于 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战
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突出表现了曹
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精选课件
20
12.翻译下列句子
探究交流
1. 给第一段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段写了鲁国战前的准备。
第①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第②层写曹 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的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 从第一段来看,战争发生的时间、作战双方、战争 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十年春,齐师伐我”;齐国恃强凌弱,侵略鲁
国,这是非正义战争。
徧:通“遍”,遍及
听从,服从
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
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虚夸
精选课件
信实
13
第一段:战前准备
信用 为人所信服
赐福、保佑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
大 案件
即使
根据
实情
之狱,虽不能察, 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必以可情以凭。借” 对曰:
“忠之属也,类可以精选一课件 战 。 战则请 14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1课
曹刿论战
《左传》
WangYSH语文工作室出品
精选课件
1
春秋时期诸侯列国政区图
精选课件
3
齐鲁长勺之战作战示意图
精选课件
4
《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 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 化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 官左丘明根据孔子写的鲁国历史 《春秋》所编。所以后人又称 《左传》为《左氏春秋》。《左 传》保存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具 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 善于剪裁,叙事清晰,描写人物 生动,又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 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