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判读-入门篇

合集下载

脑电图判读入门篇ppt课件

脑电图判读入门篇ppt课件

编辑版ppt
12
编辑版ppt
基 本 节 律 慢 化 与 不 规 则 化
13
编辑版ppt
46 9
慢 额波 叶的 肿出 瘤现 切( 除男 术, 后 个岁 月,

14
编辑版ppt

乙 型 脑 炎 急 性 期
区 间 歇 性 节 律 性
δ

15
编辑版ppt
广 泛 强性 制连 性续 肌性 营基 养本 不节 良律 慢 化
脑电图判读
step by step
入门篇
编辑版ppt
1
Step 9 异常脑电图的阅读方法
异常脑电图分为两种:
1 波形异常:A应该正常出现的脑电图的波幅降 低、缺如或波幅增高。 B出现正常者看不到 的异常波。出现慢波、罕见高波幅快波。出现 棘波、尖波或含有它们的复合波。
2 出现方式异常:A非爆发性出现:持续性或散在 性地出现慢波等基本节律的异常。B爆发性出 现:棘波、尖波、棘慢复合波、尖慢复合波、 高波幅慢波等,突出于背景脑电活动,单独、 孤立性或几个连续形成爆发波出现。
编辑版ppt
11
慢波、α 波的慢化
临床意义:基本节律的慢波化,一般认为多表示有一定 程度的脑功能减退,脑功能障碍波及全脑,或者使全 脑的功能受到影响的神经核或神经通路有损伤时,慢 波出现于全脑或左右对称性出现。见于原发性全身型 癫痫、脑深部的肿瘤、脑动脉硬化症、各种原因产生 的意识障碍等。 位于大脑皮质浅层的脑肿瘤、脑软化、头部外伤等, 假如脑电功能障碍是局限性的,基本节律的慢波化也 是局灶性地出现。 α 波慢化的同时,多伴有α 波的波幅变化的减少与单 调化,大多数伴有α 波的弥漫性出现,多见于慢性起 病的广泛性的脑功能减退状态。

脑电图判读-入门篇共58页文档

脑电图判读-入门篇共58页文档

Hale Waihona Puke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脑电图判读-入门篇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脑电图基础知识及判读课件

脑电图基础知识及判读课件

脑电图的发展趋势
脑电图的新技术
脑电图成像技术:通过脑电图成像技 术,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脑电波的变化, 提高诊断准确性。
脑电图分析技术:通过脑电图分析技 术,可以更准确地分析脑电波的变化, 提高诊断准确性。
脑电图监测技术:通过脑电图监测技 术,可以实时监测脑电波的变化,提 高诊断准确性。
脑电图治疗技术:通过脑电图治疗技 术,可以治疗脑电波异常,提高治疗 效果。
演讲人
脑电图基础知 识及判读课件
2023-12-12
目录
01. 脑电图基础知识 02. 脑电图的判读 03. 脑电图的临床应用 04. 脑电图的发展趋势
脑电图基础知识
脑电图的原理
脑电图是通过记录大脑皮层神经元的电活动来反映大脑 功能的一种技术
脑电图记录的是脑电波的变化,包括α波、β波、θ波和δ 波等

脑电图异常:脑功 能障碍的表现,表 现为不规则、快速、
高幅的波形
脑电图的判读技巧
01
观察波形:观 察脑电图的波 形,了解其特 征和变化规律
02
03
04
识别异常波形: 识别脑电图中 的异常波形, 如癫痫波、睡 眠波等
结合临床症状: 结合患者的临 床症状,如头 痛、头晕、失 眠等,进行综 合分析
参考其他检查 结果:参考其 他检查结果, 如CT、MRI等, 进行综合分析
脑电图的原理是利用电极将大脑皮层神经元的电活动转化 为电信号,然后通过放大器放大,最后在显示器上显示
脑电图的应用包括癫痫、脑肿瘤、脑外伤、脑卒中等疾 病的诊断和治疗
脑电图的分类
常规脑电图:记录 1 大脑的电活动,用 于诊断癫痫等疾病
动态脑电图:长时 2 间记录大脑的电活 动,用于监测癫痫 发作等

脑电图判读1教学大全讲解

脑电图判读1教学大全讲解

著 的 左 右 差 (
20%

见)
同,
样左
的侧
左波
右幅
差低
。,
第四十二页,共四十六页。
枕基
慢 波 ,
本 节 律
α 78
频波
率为
相 当

高高赫
轻 度 异 常 脑 电 图
, 基 本 节 律 有 轻 度 的 慢
, 顶 部 也 看 到 同 样 的
兹 , 考 虑 到 年 龄 因 素
(yīn sù)
波慢
化波
。稍
快波与α波同样,在正常者其波幅和频率在左右 半球的对称部位大体对称,因而假如快波仅在一 侧缺如,波幅有显著的左右差时,对病变的局灶 定位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
第三十六页,共四十六页。
快波
药物(yàowù)产生的快波——女,54岁,地西泮15毫克,每日3次口服
第三十七页,共四十六页。
8 由睁眼产生(chǎnshēng)的α波抑制
第十三页,共四十六页。
Step 8 正常成人 觉醒时 (chéng rén) 脑电图的阅读方法
成人正常脑电图的特征: 1 脑电图由α波和快波构成,仅有极少量的θ波散在
出现,不出现明显的θ波和δ波。
2 α波和快波表现为后述那样的正常分布。 3 左右对称部位波幅差不超过20%.
4 左右对称部位脑电图波的频率,波的时限(周期 (zhōuqī))差不超过10%.
所 见
易 出


现 于 额 、
微 伏 的




第四十四页,共四十六页。

α8
幅 左
波 是
右 差 , 右 侧
中 央 、 额 部 也

脑电图基础知识及判读参考课件

脑电图基础知识及判读参考课件
高波幅75~150 ? ,极高波幅 >150 ? 。
? 小儿:低波幅 <50 μV ? ,中波幅50~150 ? ,高波幅150~300 ? ,极高波幅 > ? 。
脑电图判读的基本内容
波形
1 单型波 正弦样波,棘波,尖波,三相波,λ波
2 复合波 复形波 复合波: 棘(尖)慢波综合,多棘慢波综合, K-综合波,手套型波,梳型节律
? α波泛化:α波不仅在枕部,而且在额、中央、顶、颞部等全 导联部位都持续出现。
? 多见于头部外伤及其后遗症、脑肿瘤、去皮质综合征等,机 制不明,可能与脑干或丘脑节律起搏点功能异常有关,也可 能与额叶功能紊乱有关。
α波泛化
成人异常脑电图的判定
? 基本节律为8c/s 以下或14c/s 以上的快节律 ? 基本节律的平均波幅特别高或特别平坦并有低波幅的慢波混
入 ? 基本节律对于各种生理刺激一侧或两侧性缺乏反应 ? 基本节律波幅明显不对称,>50% 。或两侧波幅相差10% ? 超过正常量的慢波活动,特别是局灶性出现时 ? 觉醒和睡眠描记中有肯定的棘波/尖波/棘慢或尖慢波综合 ? 高波幅的慢波、快波爆发出现。过度换气中出现两次以上的
爆发性活动 ? 睡眠时出现的顶部尖波、睡眠纺锤、K综合波明显不对称
对异常脑电图的描述
对异常脑电图的描述
参考电极:一般使用耳垂、鼻尖和乳突部
等相对零电位点的电极作为。
地电极:一般放置在前额正中或颅顶,另一端 接入仪器头盒的接地( ground或G)端口。
EEG临床意义
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技术及临床意义
CT,MRI DSA MRA,MRV CTA SPECT PET EEG MEG EPs EMG
伏 ? 在睁闭眼、精神活动及感受到刺激时,α波应有正常的反应 ? 睡眠时脑波应左右对称。无异常电活动 ? 无发作波:不论在觉醒和睡眠,均不应有棘波、棘慢综合波

脑电图判读1教学大全讲解

脑电图判读1教学大全讲解
作用:① 爆发性异常波出现或增强。 ② 非爆发性慢波(广泛性或局灶
性)出现或增强。
2 过度换气诱发试验(2)非 爆发性 慢波的出现或增强
进行过度换气2~3分钟,在正常者,大多数的 小儿,一部分的成人,表现为脑电图的慢波化 与波幅的增高。这种由于过度换气所产生的慢 波化与波幅的增高被称作建立(build up). 过度换气慢波的出现,于各种典型的癫痫和脑 里有器质性疾病时一般都显著。成人过度换气 3分钟以内,波幅高的慢波显著出现的场合可 大致考虑为异常。小儿特别是10岁以下的小 儿,即使正常者因对于过度换气的敏感,通常 会出现显著的慢波化,此时脑电图结果的判定 要考虑年龄的因素。
1 年龄:EEG在新生儿几乎近于平坦,幼小儿慢 波多,相当于α波顶频率也慢,随着年龄增长接 近成人,α波顶频率增加接近10赫兹。
2 意识状态:与从觉醒到睡眠由于各种意识水平 相对应,EEG表示与觉醒不同特征的图像,因 此反过来能够由脑电图像,推定睡眠的阶段。
3 睁、闭眼:EEG受到身体内外的感觉刺激的影 响,特别是被检者睁眼、闭眼,表示不同的 EEG像。
α波泛化——广泛性α波
第I型在参考电极导联与双极导联上都显示α波泛化;第II型在双极 导联中表现有部位差点正常脑电图型;第III型在双极导联上除去枕 部外几乎都变为平坦的脑电图型
广泛性α波
男,47岁——参考电极导联
广泛性α波
男,47岁——双极导联
6 枕慢波
一般正常成人的枕部脑电图上几乎看不 到慢波,但从学龄期到青春期在枕部脑 电图上慢波的出现频度相当高。这种慢 波时限为250~300毫秒(3~4赫兹), 多位单发性,出现在一侧或两侧的枕部。 两侧性出现时大多数为非对称性,一般 多为右侧占优势。
α波的频率、分布

脑电图异常判读

脑电图异常判读

脑电图异常判读——入门篇一、异常脑电图的基本特征1.基本节律的频率、波幅、波形、分布、对称性、稳定性和反应性异常。

2.各频带(α、β、θ、δ波)的波幅、波幅间的相互关系及分布异常。

3.生理反应消失或出现异常反应。

4.慢活动(θ、δ波)增多。

5.出现病理波。

即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不应该出现的波。

(1)棘波、尖波、棘—慢综合波、尖-慢综合波、多棘-慢综合波:最常见于癫痫,但亦可见于肿瘤、外伤、炎症及变性疾病等。

(2)三相波:最常见于代谢性脑病,如肝、肾功能衰竭及各种原因的缺氧。

(3)扁平波:或称等电位波,常见于大脑严重损害或各种原因引起的深昏迷患者。

(4)手套波型:可见于大脑深部肿瘤、血管病变、帕金森综合征及精神病等。

6.出现方式的异常:①爆发性出现:任何波形的爆发均为异常。

②周期性发放。

二、成人异常脑电图分类1.界线性脑电图(边缘状态) ①不同导联α波频率差超过2Hz。

②大脑半球两侧α波幅差超过30%(枕区除外)。

③额区有数量较多20-50μV β波。

④额区低幅θ波数量稍多,但不超出25%,θ波波幅稍高于α波。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癫痫专科提供2.轻度异常脑电图①α波频率差超过24.5Hz。

波幅不对称,两侧波幅差超过30%,枕区超过50%。

②生理反应不明显或不对称。

③α波频率减慢至8Hz,波幅达100μV以上且调节不佳。

④β波增多,波幅达50-100μV。

⑤额区或颞区中幅θ波达20%,低幅δ波达10%。

⑥过度换气诱发出70μV以上θ波或25μV以上δ波。

3.中度异常脑电图①α波频率减慢为7-8Hz,枕区原有α波消失或一侧减少消失。

②额、颞区有阵发性波幅较高的α活动。

③中波幅θ活动数量达50%。

④出现少量棘波、尖波、棘或尖-慢综合波等。

⑤过度换气诱发出高幅δ波。

4.重度异常脑电图①高波幅θ或δ波为主要节律,α波消失或仅存少量8Hz α波散在。

②自发或诱发长程或反复出现高幅棘波、尖波、棘或尖-慢综合波等。

脑电图判读-入门篇

脑电图判读-入门篇

爆发性脑电图:棘波、棘慢复合波、爆发性节律 波等。
发作间歇期的爆发性异常脑电图:原则上,部分 发作存在各自的癫痫源病灶,该病灶的脑局部 出现棘波、尖波、棘慢复合波等爆发性异常脑 电图。全身发作出现两侧同步性、左右对称性 的爆发性异常波。部分发作发展至继发性的全 身发作时,出现局限性爆发性异常脑电图和一 些非对称的两侧性的爆发性异常波。
炎,此后留下左半身麻痹,并发生全身 强直-阵挛发作。现在服用抗癫痫药,可 以控制不发作。智能中等程度,神情呆 滞。 3)EEG所见(发作间期):
表现右偏身不全瘫痪,部分运动发作, 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的病例
1)男,15岁。 2)出生时无异常。1岁左右发烧后出现癫
痫持续状态,留下右上肢的不全麻痹。 从9岁左右开始出现眼球向右斜,右上肢 痉挛开始演变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服 药治疗效果不佳,右上肢抽搐及意识丧 失每天均发生。轻度精神发育迟滞。
脑电图判读
step by step
入门篇
Step 10 老年人脑电图的阅读方法
老年人的脑电图特征: 1)α波的频率减少(α波慢化 ); 2)慢波出现频率高; 3)棘波出现少,特别是正相棘波罕见; 4)广泛性异常比局限性异常多; 5)爆发异常波的出现少。
Step 11 炎症性脑疾病的脑电图阅读方法
3)EEG所见(发作间期):
复杂部分发作的发作时脑电图
1)女,25岁,复杂部分性发作。 2)患者10岁时表现GTCS,以后每年发
作2~3次。从23岁开始伴短时间的意识 丧失与自动症发作每周2次。上述的发作 中,先兆出现恶心。服药后仅表现为发 作性意识丧失。 3)EEG所见(发作期):
具有典型失神发作的病例所见3赫兹棘慢复合波—原发性两侧同步
1 男,2岁10个月

脑电图入门与判读

脑电图入门与判读

脑电图---尖波
尖波出现形式
脑电图---尖慢复合波
尖慢复合波出现方式
尖慢复合波出现方式
阵发性节律波
阵发性节律波出现方式
阵发性节律形式
高波幅纺锤波
爆发--抑制
继发性同步
脑电图---棘波
4或6Hz正相棘波
小棘小尖波
棘慢复合波
6Hz棘慢复合波
6Hz棘慢复合波
局限性棘慢复合波阵发性出现
广泛性棘慢复合波阵发性出现
广泛性棘慢复合波形式
多棘慢复合波
多棘慢复合波出现形式
多棘慢复合波出现形式
脑电图分析要素
脑电图以“波”来表示,因此首先要理解波的三要素:频 率、波幅、波形。频率最重要,根据频率可以推测脑的活 动程度。根据频率不同,可分为a波、慢波、快波等频带。 其次是学习癫痫等脑电图的特征波形。代表的波形有棘
波( spike)、尖波( ( sharpwave)、棘慢复合波( spikeand-wave complex)等。这些阵发波与背景有显著不同
的特征。
鉴别阵发波对于初学者是最苦恼的一件事。
脑电波频率分类
脑电波频率
频率测量方法
混合波测量
脑电图波幅
相位关系
棘波尖波极性和相位
脑电图的分布与定位
异常脑电图出现方式
异常脑电图出现方式
异常脑电图周期性形式
异常脑电图的周期性
脑电图同步与非同步对称与非对称
原发性同步

脑电图判读教学大全讲解

脑电图判读教学大全讲解

脑电图判读教学大全讲解脑电图判读stepbystep入门篇Step脑电图的诱发试验安静时记录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轻度脑电图的状况变为出现异常波或使异常程度增加所采用的操作技术称为脑电图的诱发试验(methodsofactivation)睁闭眼诱发试验过度换气诱发试验闪光刺激诱发试验睡眠诱发试验睁闭眼试验方法:在脑电图记录中指示被检者睁眼经过秒钟左右让其闭眼。

作用:①在正常人由于睁眼而产生α波衰减(α波抑制)在α波衰减不充分或波衰减的程度有左右差的场合推断有两侧性或一侧性的异常。

睁闭眼试验作用:②由于睁眼背景脑电活动的α衰减隐藏在背景脑电活动里不明显的异常波(慢波、棘波等)往往变得明显。

爆发异常波中皮质的局灶性棘波等即使睁眼也也难以抑制广泛性爆发波因睁眼容易抑制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睁闭眼试验③在睁闭眼中癫痫性的爆发异常波往往被诱发特别在睁闭眼之后容易诱发广泛性棘慢波、高波幅慢波等。

光敏性癫痫因睁闭眼容易诱发异常波。

④鉴别觉醒脑电图和私睡的睡眠I期的波形。

睁闭眼试验过度换气诱发试验()爆发性异常波的出现方法:让被检者轻闭眼以~次分舵速率进行分钟过度换气。

作用:①爆发性异常波出现或增强。

②非爆发性慢波(广泛性或局灶性)出现或增强。

过度换气诱发试验()非爆发性慢波的出现或增强进行过度换气~分钟在正常者大多数的小儿一部分的成人表现为脑电图的慢波化与波幅的增高。

这种由于过度换气所产生的慢波化与波幅的增高被称作建立(buildup)过度换气慢波的出现于各种典型的癫痫和脑里有器质性疾病时一般都显著。

成人过度换气分钟以内波幅高的慢波显著出现的场合可大致考虑为异常。

小儿特别是岁以下的小儿即使正常者因对于过度换气的敏感通常会出现显著的慢波化此时脑电图结果的判定要考虑年龄的因素。

非爆发性慢波的出现或增强闪光刺激诱发试验强光例如:闪光刺激器的闪光在被检者的眼前闪烁正常者几乎不发生爆发性异常波。

但在癫痫患者中脑电图的爆发异常波可被诱发出有时还会进一步引起临床发作。

脑电图判读-入门篇

脑电图判读-入门篇
:棘波、棘慢复合波、爆发性节律 波等。
发作间歇期的爆发性异常脑电图:原则上,部分 发作存在各自的癫痫源病灶,该病灶的脑局部 出现棘波、尖波、棘慢复合波等爆发性异常脑 电图。全身发作出现两侧同步性、左右对称性 的爆发性异常波。部分发作发展至继发性的全 身发作时,出现局限性爆发性异常脑电图和一 些非对称的两侧性的爆发性异常波。
基本节律的慢化与不规则化
1)男,23岁。 2)全身强直-阵挛发作,1年数次。 3)EEG所见:
1 脑电图的基本要素 2 复杂脑电图的阅读方法 3 脑电图的记录方法 4 伪差的识别方法 5 脑电图的诱发试验 6 成人正常觉醒时脑电图的阅读方法 7 异常脑电图的阅读方法
?? ?
? EEG ……… 伪差的识别方法 脑电图的记录方法
脑电图判读
step by step
入门篇
Step 10 老年人脑电图的阅读方法
老年人的脑电图特征: 1)α波的频率减少(α波慢化 ); 2)慢波出现频率高; 3)棘波出现少,特别是正相棘波罕见; 4)广泛性异常比局限性异常多; 5)爆发异常波的出现少。
Step 11 炎症性脑疾病的脑电图阅读方法
1)男,10岁。 2)出生后发育一般。小学学习成绩中等,
因2周前,与早晨7时左右睡眠中第一次 发生全身强直-阵挛发作而就诊。 3)EEG所见(发作间期):
复杂部分发作的病例所见前颞部的局 限性棘波
1)男,21岁,癫痫。 2)有遗传因素。1岁患痢疾,当时全身性抽搐
发展频发。从11岁左右,张口流涎发出“啊, 啊——”声,1分钟左右意识丧失,每日发作 2~3次至每周发作1次,14~18岁时服用抗 癫痫药发作被控制。从18岁起出现手拿着筷 子吃饭样的动作,复杂部分发作每月1~2次, 自19岁起出现全身强直-阵挛发作。IQ73. 3)EEG所见(发作间期):

脑电图基础知识及判读

脑电图基础知识及判读
• 多见于头部外伤及其后遗症、脑肿瘤、去皮质综合征 等,机制不明,可能与脑干或丘脑节律起搏点功能异 常有关,也可能与额叶功能紊乱有关。
α波泛 化
成人异常脑电图的判定
• 基本节律为8c/s以下或14c/s以上的快节律 • 基本节律的平均波幅特别高或特别平坦并有低波幅
的慢波混入 • 基本节律对于各种生理刺激一侧或两侧性缺乏反应 • 基本节律波幅明显不对称,>50%。或两侧波幅相
• 过度换气反应:正常反应为随着深呼吸的进行,脑波波率逐渐变慢,波幅逐渐增高,出现双 侧性频率在1.5-4Hz左右的δ活动节律性慢波
➢ 闪光刺激诱发试验
将闪光灯置于被检者眼前20~30cm处,给予不同 频率的间断闪光刺激,观察脑波有无变化。一般由低 频逐渐转换至高频。对光敏性癫痫具有重要价值。
节律性的间断散光刺激直接兴奋枕叶初级视觉皮质。当刺激频率接近枕区本身的频 率时,视觉皮质的神经元可在刺激的作用下同步兴奋,导致节律性同化现象。
T3
C3
Cz
C4 % T4
A1
A2
20%
T5 P3 Pz
P4 T6
O1 Oz O2
枕外粗隆点
Fp1/Fp2=左/右额极(frontal pole) F3/F4=左/右额(frontal) C3/C4=左/右中央(central) P3/P4=左/右顶(parietal) O1/O2=左/右枕(occipital) F7/F8=左/右前颞(anterior temporal) T3/T4=左/右中颞(mid-temporal) T5/T6=左/右后颞(posterior temporal) Fpz=额极中线(frontal pole midline point) Fz=额中线(frontal midline point) Cz=中央中线(central midline point)

最新脑电图基础知识及判读

最新脑电图基础知识及判读
光驱动:顶、枕部的脑电频率出现与闪
光节律一致的变化或与此成比例的变化。
➢ 睡眠诱发试验
自然睡眠 药物诱导睡眠
一般癫痫患者中,棘波或棘慢波等爆 发异常波大多数在清醒时不清楚,进入睡 眠期即开始明显出现。
常见伪差的识别
心电伪差
多见于肥胖患者。若改为双极导 联记录,此伪差往往消失。
心电伪差(1)
心电伪差(2)
➢ 棘慢波:在棘波之后跟随一个300ms
左右的慢波。
➢ 多棘慢波:棘慢波中的棘波成分为
多棘波。
➢ 尖慢波:慢波接着尖波后形成的复合
波。
尖波、棘波的极性
波峰向上——负相 波峰向下——正相
异常波波形
左侧中央部尖波
左枕、颞后尖波
棘波(左额、中央、前中颞)
棘慢波(双额为著)
无关(参考)电极活化
使用电极导联描记EEG,当颞叶内侧出现 高幅异常波时,影响其附近的耳电极,可在 耳电极记录到高幅异常波。在无异常波部位 (如顶、枕部等)记录到正相尖(棘)波。
提示颞叶尖波,可通过蝶骨电极明确。
无关电极活化(1)
蝶骨电极(1)
无关电极活化(2)
蝶骨电极(2)
背景中慢波增多
慢波背景
单、双极导联比较
肌电伪差
多见于额极、前颞部,轻轻张口 或放松后消失;以及急救过程中心 脏按压、各项仪器设备产生的伪差 。
肌电伪差(1)
肌电伪差(2)
咀嚼所致伪差(1)
咀嚼所致伪差(2)
电极质量不佳及与头皮接触不 良所致的伪差
电极完全或将要离断 头皮部脱脂不完全,致电极的电 阻增高
电极与头皮接触不良所致的伪差
脑电图基础知识及判读
脑电图基础知识
脑电图导联的种类

脑电图判读1

脑电图判读1
波的出现,于各种典型的癫痫和脑里有器质性疾病时 一般都显著。成人过度换气3分钟以内,波幅高的 慢波显著出现的场合可大致(dàzhì)考虑为异常。小儿 特别是10岁以下的小儿,即使正常者因对于过度 换气的敏感,通常会出现显著的慢波化,此时脑电 图结果的判定要考虑年龄的因素。
第七页,共四十五页。
非爆发性慢波的出现(chūxiàn)或增强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五页。
男,32岁,觉醒(juéxǐng)时
α波的出现(chūxiàn)率——中等度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五页。
男,36岁,觉醒(juéxǐng)时
α波的出现(chūxiàn)率——少量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五页。
男,46岁,觉醒(juéxǐng)时
α波泛化——广泛性α波
α波的分布正常的部位差减少,α波不仅在枕部,而且在额、中
央、顶、颞部等头皮上的全导联都持续出现的情况,叫α波泛 化或者广泛性α波。主要在参考(cānkǎo)电极导联观察到。分为3 型:
I型:双极导联看到广泛性α波——病理性 II型:双极导联上有部位差的正常波形——正常 III型:双极导联几乎全导程成为平坦波——病理性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五页。
α波泛化——广泛性α波
6 枕波慢
男,19岁,正常(zhèngcháng),觉醒时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五页。
6 枕慢波
女,28岁,癫痫患者(huànzhě),觉醒时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五页。
枕慢波
——正常 ? (zhèngcháng) 异常?
1 枕慢波常常出现于青少年,有报告在19~20岁 的正常对照组有10%出现这种慢波。对于各种患 者的统计表明,有报告6~25岁的患者17%看到 这种慢波。因而可以说脑发育过程中不完全成熟 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棘慢复合波
脑电图的基本要素(2)
7 多棘慢复合波(multiple spike-andslow-wave complex) 棘慢复合波中棘波成分为多棘波者称作 多棘慢复合波,形式多样。
多棘慢复合波
脑电图的基本要素(2)
8 尖慢复合波(sharp slow wave complex):尖波有单相性、双向性或 三相性,时限多在80-120ms,在尖波 后的慢波时限大约500-1000ms.尖慢 复合波既有单个出现,也有2个以上连续 出现。
脑波的分类
脑波的分类
脑波的分类
脑波的分类
脑波的分类
脑波的分类
脑波的分类
脑波的分类
脑波的分类
脑波的分类
脑电图的基本要素(2)
2 α波、慢波、快波以外的脑波 特征:1 波幅高,周期短;2 波的上升与下降 速度快,特别是上升快;3 不形成持续的脑电 活动,作为一过性现象出现。这样尖锐的波形 里有棘波(spike)和尖波(sharp wave)。 棘波时限为1/50s-1/14s(20-70ms)的尖的 波形。 尖波时限为1/14-1/5s(70-200ms),具有波 幅高而尖锐的波形,与周围的脑电图有区别。
频率的测量
频率的测量
频率的测量
混杂频率的测量
脑电图的基本要素(1)
• 4 脑波的波幅 • 脑波的波幅(amplitude),系指从一个 波的波顶引一条垂直于基线的直线,此 线与波之起点和终点连线相交,其交叉 点至波顶的距离为该波的波幅。
脑波的波幅
脑电图的基本要素(1)
• 波幅一般用微伏(μV)为单位。通常50μV的 电压相当于5mm的高度记录脑电图。高度 1mm表示10μV的电压,因此用脑电图测量 尺或者用普通的毫米尺测量波幅,如果把它乘 以10就能够换算为μV的数值了。 • 脑波的波幅,在规则的连续的波中也有相当的 变化。记录某个脑波的波幅,测量几个波的波 幅以其大概的平均值表示即可。
14Hz 或6Hz 正相棘波
脑电图的基本要素(2)
• 6 棘慢复合波(spike-and-slow-wave complex) 在棘波之后跟随一个200-500ms(多为 300ms)的慢波,这个复合波就称为棘慢复 合波。 棘慢复合波的频率从棘波开始到慢波结束作为 一个周期测量。有棘波比慢波波幅高,也有两 波大体相同,或棘波小等情况,或棘波出现在 慢波的下降部。
棘波、尖波的极性
向上的棘波、尖波分别称为负相棘波、 负相尖波。
棘波、尖波的极性
记录到向下的波峰分别称为正相棘波、 正相尖波。
棘波、尖波的极性
棘波、尖波也有以正-负、负-正等连续 的组合出现。这些称为双相性棘波或尖 波。以正-负-正,负-正-负出现时称为三 相棘波或尖波。
棘波、尖波的极性
棘波、尖波的极性
脑电图判读
step by step
入门篇
Step 1 脑电图的基本要素(1)
1 频率(frequency)指同一周期的脑波在1 秒内重复的次数。测量频率时,为了观察波是 怎样反复连续出现的,设想了一条基线。基线 是指波上下摆动中点联结的一条直线。若是正 弦波,可正确的出现一条对称线,而脑电图上 就不能像正弦波那样引出这样一条直线,所以 它是一条假象的线。从相邻的两个波谷或波峰 引出两条平行线与直线垂直,其交点之间的时 间间隔就是这个波的周期(period)或者时限 (duration)。频率的单位:赫兹 (Hertz,Hz)。
脑波的频率
脑电图的基本要素(1)
• 2 脑波的频率 • 实际的脑电图波不一定是正弦波,通常 随着时间的变化,频率和波形也时时发 生变化。因此实际判读脑波的频率时, 应区别基本波与其重叠波等,一般从大 的主要的波开始测量。
脑电图的基本要素(1)
• 3 各种混杂频率的测量 • 混有尖锐的波的脑波频率,把尖锐的波 和慢波合在一起看作一个波(复合波)。
尖慢复合波
练习—脑波的名称、频率、波幅
练习—脑波的名称、频率、波幅
由时限1/16s(约60ms),150 μV左右的棘波与时限200ms. 175 μV左右的慢波构成的约3.5Hz的棘慢复合波。
练习—脑波的名称、频率、波幅
练习—脑波的名称、频率、波幅
由时限1/11ms,180 μV的尖波和由时限400ms, 250 μV的慢波构成的约2Hz的尖慢复合波。
脑电图的基本要素(2)
• 5 14Hz 或6Hz 正相棘波 • 正相棘波的代表中有14Hz 的正相棘波、 6Hz 的正相棘波,各自以多个连续爆发 出现的情况常见。14Hz 和6Hz 的正相 棘波同时出现时称为14Hz 或6Hz 正相 棘波,国际脑电图生理学会联盟术语汇 编称14Hz 或6Hz 正相波爆发。
慢波 0.5-3Hz(不足4Hz)→δ波(delta wave) (slow wave) 4-7Hz(不足8Hz) →θ波(theta wave) α波 8-13Hz(不足14Hz) (alpha wave) 快波 14-17Hz(不足18Hz)→中间快波 (fast wave) 18-34Hz(不足35Hz)→β波(beta wave) 35Hz以上 →γ波(gamma wave)
脑电图的基本要素(2)
9 脑电活动的出现方式——爆发性出现与 非爆发性出现。 节律(rhythm):是指由频率大体一 致、重复出现的波构成的脑电图。波幅的测量Fra bibliotek波幅的测量
频率及波幅的测量
频率及波幅的测量
脑电图的基本要素(2)
• 1 脑波的分类 • 频率在8-13Hz之间的脑波称作α波,为 构成脑电图的最基本要素。以此作为基 础,比α波频率慢的波称之为慢波,比α 波快递波称之为快波。慢波及快波进一 步按其频率分类:
Step 2 脑电图的基本要素(2)
其它脑波
脑电图的基本要素(2)
3 多发性棘波 棘波不仅单个出现,有时还会连续出现 2个以上的棘波,这种情况就成为多棘波 (mutiple spike,polyspike)。
多发性棘波
脑电图的基本要素(2)
4 棘波、尖波的极性(负相与正相) 多数棘波和尖波在参考电极导联的脑电 图记录中通常波峰向上。参考电极导联 表示向上的波峰是负相,向下的波峰是 正相的电位变化,把这称为脑波的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