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湖北省黄冈中学、黄石二中、鄂州高中高三历史11月联考试题新人教版合集
2023-2024学年湖北鄂州人教版高考专题历史高考复习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湖北鄂州人教版高考专题历史高考复习1.选择题第1题.西周的继承制度有排他性和严格的等级性,继承了祭祀权就获得了相应的政治身份和财产。
到了战国、秦汉时期,政治渐渐摆脱血缘关系的羁绊,继承制度的排他性和等级性受到削弱,获得祭祀权不能理所当然地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
这表明()A: 封建小农经济的逐渐确立B: 嫡长子继承制受到严重挑战C: 宗法制、分封制逐渐瓦解D: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渐确立【答案】C【解答】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到了战国、秦汉时期,政治渐渐摆脱血缘关系的羁绊可知,战国、秦汉时期血缘关系对政治的影响力下降,这表明宗法制和分封制逐渐瓦解,故C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封建小农经济确立的信息,故A项排除;材料未强调嫡长子继承制,故B项排除;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确立是在汉武帝时期,这与材料中的现象无关,故D项排除。
故选C。
春秋时期,曹刿出身微贱,却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自荐于鲁国国君为将,打败了大国齐国;晏婴本是夷人,辅佐齐国三代国君,位至齐相。
这类历史现象()A: 推动了尚贤举能思潮发展B: 反映出齐鲁引领社会转型C: 标志着布衣将相局面形成D: 表明了新旧贵族势不两立【答案】A【解答】根据材料曹刿出身微贱,……打败了大国齐国晏婴本是夷人,辅佐齐国三代国君,位至齐相可知春秋时期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推动了尚贤举能思潮发展,故A项正确;引领社会转型材料无法体现,故B项错误;布衣将相局面形成是在西汉时期,材料仅是个例,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新旧贵族的对立,故D项错误。
故选A。
第3题.有学者评论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代表人物殆(几乎)仅知有政治,而不知有文化。
仅知有国家,而不知有人生。
仅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众。
该学派代表人物应是()A: 孔子B: 墨子C: 韩非子D: 老子【答案】C【解答】根据殆(几乎)仅知有政治,而不知有文化。
仅知有国家,而不知有人生。
仅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众可知此人主张加强君主专制,是法家思想,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湖北省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无答案
2024年秋季普通高中11月份高三年级阶段性联考历史本试卷共6页,19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以上信息,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大约处于五帝早期的西水坡墓地,“龙”是一种图腾,是常见之物。
但到了五帝时代的中后期,只有六座大墓的主人(至少是部落联盟的领导)才能在墓中绘上龙的图案。
这一变化表明( )A. 原始社会普遍存在图腾崇拜B. 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C. 部落成员间出现地位的差异D. 龙成为奴隶主贵族的专有图腾2. 西汉桓宽在《盐铁论》中记载了汉昭帝时召开的盐铁会议实况,以桑弘羊为首的外朝官员主张保持盐铁专卖,以霍光为首的内朝官员主张废除盐铁专卖,双方进行了激烈且富于文采的辩论,还详尽阐述了汉朝某些政治理念。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汉朝开始用廷议方式解决政治问题B. 该记载具有一定的文学和史料价值C. 西汉政府重视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D. 汉武帝受昭帝的影响推行盐铁专卖3. 匈奴人刘渊建立前赵,自称“汉氏之甥”;鲜卑人建立前燕、后燕、南燕、西燕,自认“其先有熊氏之苗裔”;羌人姚苌建立大秦政权,认为自己是大禹子孙,“禹封舜少子于西戎,世为羌酋”。
这些做法旨在( )A. 增强华夏民族认同B. 推进封建化的进程C. 构建政权的合法性D. 促进民族间的交流4. 唐朝心胸宽阔,不仅没有重点关注夷夏之防,还能够容纳和融合其他文明优秀元素,并改造自身文明,成就了辉煌盛世。
湖北省黄冈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阶段性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5.C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将乡贤和名宦分祠而祀,以使其教化的指向性更为清晰,着重强调受祀“乡贤”的籍贯与身份,这些人是本地士民学习的榜样,故体现了分而化之的教化指向。
6.B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在最后签约时把以法文文本为准的条款勾掉反映出清政府意图抵制西方强权。
18.(1)新现象:休闲娱乐活动形式丰富多样;(若具体回答“出现众多俱乐部、对文学的热爱继续上涨、报刊媒体开始兴起”则一点1分,总分不超过2分)民众参与度高,参与者身份呈现平民化趋向;。(一点2分,共4分)
时代背景:工业革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收入的增加;社会阶级结构变动,中产阶层群体日益壮大;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一点2分,任答3点即可,共5分)
10.A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全国私营企业中建立劳资协商会议制度,结合1950年这一时间点可知,这一时期党和政府积极推进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改造是1953-1956年,材料反映党和政府采用的是行政手段,排除C、D两项。
11.B根据材料可知,古希腊的埃菲比培训和教育有利于培养公民的全面发展,这为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条件。
15.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世界处于两极格局之下,苏联与拉美地区的国际贸易有所发展,可见国际贸易的发展受到两极格局的影响。
16.(1)御史台走向独立,专职监察;扩大御史的职权即可,共4分)
(2)概况:国家重视监察立法活动;立法数量多,涉及面广;立法活动具有一定的延续性;注重对官员考核与监察。(一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共4分)
历史意义:有利于提升监察效能,改善吏治,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丰富了中华法系的内容;为后世的监察立法提供一定的借鉴。(一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共6分)
2022届湖北省新高考9N联盟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新高考9 N联盟2022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陕县),黄帝之后于祝(今山东禹城),帝尧之后于蓟(今北京),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
”此举的积极意义在于A.弘扬儒家的仁政思想B.树立德政的贤明形象C.防范西北犬戎的进犯D.中央集权统治的确立2.公元前536年郑国在执政子产主持下“铸刑书”,向全社会公布,此举遭到晋国贤臣叔向的坚决反对,其理由是平民知道法律后就会弃礼从法,不再畏惧贵族,不合先王礼制。
而二十年多年后晋国也向社会公布了成文法。
由此可推知,各国颁布法律A.是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结果B.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C.消除了郑、晋国的社会矛盾D.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形成3.秦汉时期,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史称“上计”。
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上计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这反映出秦汉时期A.考核和监察制度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控B.官员的选拔方式和流程已经比较成熟C.监察制度杜绝了官吏的贪腐及渎职行为D.察举制度加强了被选拔官员的责任感4.下表为304—439年我国北方出现的15个割据政权,加上西南的成汉,史称“十六国”。
这反映了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A.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B.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C.鲜卑族综合实力最为强大D.各民族对华夏文明的认同5.唐代学者张怀瓘在其《书议》中评价某一字体:“……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
”该字体是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6.如表为唐宋时期主要省份的公共工程项目数量统计表。
据表中信息分析,工程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注:此表根据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整理。
)A.经济格局变迁的影响B.国家政局的变动C.基本经济政策的调整D.程朱理学的推动7.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
2024年新高考高三历史11月段考卷
单元目标检测卷十一工业革命与世界殖民体系(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面是18世纪初世界部分城市劳动力价格与能源价格的比值示意图。
例如:英国城市纽卡斯尔工人工资较高,煤炭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因此比值较高。
据此可以做出的合理推断是()A.工业革命提高英国工人工资水平B.较低比值显示生产成本低廉C.清朝前期中国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可知劳动力价格与能源价格的比值较高,说明工人工资较高,能源丰富,价格低廉, ,故D项正确;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不符合时间信息,排除A项;较低比值说明工人工资较低,能源价格高,不能说明生产成本低廉,排除B项;题干材料不能体现经济发展水平,排除C项。
2.从1872年开始,法国政府创立了一批徒工学校。
1879年,成立了技术教育委员会。
1880年,制定了《徒工手工学校和初等学校补习学校法》,把徒工学校纳入学校教育系统。
下列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A.人文主义对人的关注B.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C.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1872年”“1879年”“1880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故选C项;徒工学校主要针对工人,不能体现对人的关注,排除A 项;题干材料中的现象是法国政府主导的,排除B项;题干材料主要体现对工人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不是国民的素质,排除D项。
3.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劳动力短缺。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外国劳工已达120万之多,他们遍布德国工农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德国因此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劳动力输入国。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德国()A.工业化推进的速度较快B.殖民扩张导致劳动力不足C.战争使得人口大量减少,德国工业迅速发展,工业化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德国吸收大量海外劳A项;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排除;《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排除D项。
2021-2022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11月份)(附详解)
2021-2022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11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内部贵族之间的冲突加剧,贵族集团基于各种原因选择离开母国前往异国的“出奔”现象频发,而“出奔”的结果无外乎定居他国、被杀、成功复国等三种情况。
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A.贵族政治开始瓦解B.宗法礼仪彻底崩解C.既有秩序面临挑战D.人才流动现象频繁2.“虎溪三笑”原为晋代佛门传说,传高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懦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故事本为虚构,却在唐宋时期受到推崇,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这说明唐宋时期()A.文学创作出现了全面繁荣局面B.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受到冲击C.儒、道、佛一家出现融合趋势D.以形写神的绘画风格开始形成3.两宋时期,官僚富豪之家服役的“人力”和“女使”,与主人形成雇佣关系,仅在契约有效期内与主人维持主仆名分。
他们享有独立的人格权和去留的决定权,法律禁止强雇人或强质人为奴婢,严禁主家以私刑惩治奴婢。
这表明当时()A.新的生产关系形成B.豪强大族势力衰落C.法律维护奴婢权益D.人身依附关系减弱4.元代,河南江北、湖广两行省的首府设在本行省偏北,距元大都较近交通线上的汴梁路和武昌路。
江西、江浙两行省首府的设置也类似。
上述行省首府的设置意在()A.加强中央集权统治B.实现中书省的直辖C.促进民族交流交融D.扩大元帝国的疆域5.1857年底,英法联军占领广州,清廷未派援军收复,反而将大批军队集结于南京周围。
1858年5月,英法舰队列阵于大沽口外,相对峙的清军约1万人,援军不过6000人。
大量军队驻扎于江南、江北大营。
清军的军事部署说明()A.对英作战指挥方针失误B.保留了落后的外交观念C.阶级属性决定战争策略D.与英存在较大军事差距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近代史综合,考生可结合材料“1857年底,英法联军占领广州,清廷未派援军收复,反而将大批军队集结于南京周围。
黄冈中学高中高三11月练历史试卷 (1)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
“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
整体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由此可以得出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B.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C.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2.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农民纷纷放弃农业而去经商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C.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D.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3.据《葡萄牙帝国在亚洲:1500—1700》记载,威尼斯人从亚历山大港(位于地中海东部,埃及的重要港口)输出的胡椒等香料平均年贸易量1496年为1 200吨,1506年则锐减至300多吨。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葡萄牙人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商路B.欧洲货币贬值导致了严重商业危机C.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中心D.中国茶叶取代了胡椒等香料的地位4.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
这反映了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B.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C.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D.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5.1932年“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两项光彩夺目的桂冠,落在了荣氏兄弟的头上。
湖北省黄冈中学、黄石二中、鄂州高中2014届高三历史11月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黄冈高中、某某二中、某某高中2014届高三三校联考历史试题命题学校:某某高中考试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卡中)1、“五服”本意指“五等丧服”,后演变主要指家族亲属关系,从高祖一辈算起,到第五代后就算出“五服”了。
演变后的“五服”主要反映了:A、亲属关系的贵贱B、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C、血缘的亲疏D、分封制对家族观念的影响2、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 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
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A、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B、形成地方绝对效忠服从中央的制度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3、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下表为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表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A、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B、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变化无常4、唐代X九龄有条用人原则就是“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中央)”这为唐朝官僚制度注入了活力。
其选官原则本质上说明A、唐以后不再以门第选官B、重视以考试选拔官员C、重视中央官员的选拨D、科举制存在缺陷5、.某某五年(1135年),屯田郎中樊宾说:荆湖、江南与两浙有大批良田无人可耕,地有遗利,而中原南渡之人,人有余力。
如果“使流寓失业之人,田荒闲不耕之田,则地无遗利,人无遗力,可以资中兴。
”材料不能说明A、政局动荡导致流民增多B、樊宾建议政府鼓励垦荒发展生产C、合理安置流民有利于维护南宋统治D、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此时完成6、《明经世文编选录》载:“番中本无盐硝、火药、亦无铳炮器具,后因中国之人接济往来,私相教习,违犯严禁,将带出境,以济番人之用……若今明开通税之门,略同互市之法,火铳、火药公然交易,得番人无用之物,济番人有用之器,是持其柄而授之兵也。
2023届高三十一校第二次联考 历史答案
2023届高三湖北十一校第二次联考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答案】B【解析】据材料“文中‘宅兹中国’……与《尚书》等文献记载可互证”可知,何尊记载了“中国”,其作为出土文物是研究“中国”名称起源的第一手资料,B项正确;据材料“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可知,何尊记载的是周武王决定建都,并不一定已经定都,排除A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青铜器物的铸造工艺这与铭文歌颂先王的功德无关,排除C项;《尚书》成书于春秋时期,而何尊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晚于《尚书》,排除D项。
故选B项。
2.【答案】A【解析】材料数据表明,两汉政府对西北地区的官员人事安排实行地域回避,以免官员徇私舞弊,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项正确;刺史是代表中央来监察地方的,材料无法体现对地方的有效统治,排除B项;材料强调中央对地方的官员管理,没有体现农耕文明,凉州位于西北地区,方位不对,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民族交融,排除D项。
故选A项。
3.【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随着吐蕃饮茶之风流行,其对于茶具的要求也日益迫切,D项正确;唐朝和吐蕃关系始终融洽,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茶马互市,一般情况下由唐朝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双向经济交流,排除B项;材料中无法体现佛教徒坐禅饮茶有解渴驱乏困的功效,排除C项。
故选D 项。
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宋室南渡以后,君臣将靖康之难的罪责归于王安石变法,宋金合议后,造成了宋金政治上的不平等,形成了南北对峙的格局,士人希望政府有所作为,C项正确;材料信息表达的是南宋两个不同时段科举考察内容的变化,无法体现宋代科举制度不断完善,排除A项;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官场腐败导致信仰变化,排除D项。
故选C项。
5.【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商人为了获得社会的承认,得到文化素质的提升,十分渴望与士人接触,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教养,主要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达,自己经济实力的增强,B项正确;古代政府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所上升,这是经济发展后带来的影响和表现,排除A项;这一时段的经济繁荣促使人们生活稳定,心态也随之转变,在不断追求物质生活享受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这是明清时期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之后的必然发展趋势;商人审美观念发生变化和社会风尚重视精神享乐不能成为主要原因,排除C项和D项。
高三历史11月月考(期中)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期中)试题本试卷共3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第I卷选择题(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商西周时,营建王城先置宗庙、立社坛,宫城中东西并列有宗庙与宫殿,国之大事均在宗庙和社坛中进行。
东周时,诸侯国营建都城则将宫殿置于宫城中央,宗庙迁出宫城。
这一变化反映出()A.国家由分裂到统一 B.各诸侯国尊奉王室C.集权体制逐步确立 D.礼乐制度更为成熟2.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在官僚政治下,“尽管政治权力已经不能世袭了,但身份地位却往往可以成为一种‘世泽’而传诸儿孙。
”于是有地方上的豪绅和望族。
材料意在说明()A. 官僚政治不利于阶层流动B. 官僚政治存在贵族政治的变形物C. 官僚政治威胁中央集权D. 世卿世禄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3.汉武帝以后,汉宗室参与国家政权建设的机会很少,只是在一些礼仪性的场合才出来装点门面。
而南朝时期,各王朝皆以宗室子弟为都督,领州刺史,镇守地方,战略形胜之地更极少假于他人,皆用宗王。
南朝对待宗室态度迥异于汉代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倒退B.儒家理想化政治诉求的影响C.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激烈D.佛道思想盛行冲击传统观念4.开皇三年,隋文帝下令州县官吏“大索貌阅”,即根据户籍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个人体貌。
隋炀帝大业五年,又一次“貌阅”。
湖北省黄冈高中、黄石二中、鄂州高中高三数学三校11月联考试题 文 新人教A版
数学试题(文科)第Ⅰ卷(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复数32(z i i =-+为虚数单位)是关于x 的方程220(,x px q p q ++=为实数)的一个根,则p q +的值为( ) A .22B .36C .38D .422.已知α∈(2π,π),sin α=53,则tan (4πα-)等于( )A . -7B . - 71C . 7D .713.已知()21sin ,42f x x x π⎛⎫=++ ⎪⎝⎭()f x '为()f x 的导函数,则()f x '的图像是( )4.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4681012120a a a a a ++++=,则10122a a -的值为( ) A .20B .22C .24D .285.某四棱锥的底面为正方形,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四棱锥的体积等于( ) A .1B .2C .3D .4211俯视图正视图13【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设及图知,此几何体为一个四棱锥,其底面为一个对角线长为2的正方形,故其底面积为141122⨯⨯⨯=,由三视图知其中一个侧棱为棱锥的高,其相对的侧棱与高及底面正方形的对角线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由于此侧棱长为13,对角线长为2,故棱锥的高为()221323-=此棱锥的体积为12323⨯⨯=故选B.考点:由三视图求体积.6.已知等比数列{}na中,公比1q>,且168a a+=,3412a a=,则116aa= ()A.2 B. 3或6 C.6 D.37.已知函数()sin()(0,)2f x xπωϕωϕ=+><的部分图像如图,则20131()6nnfπ==∑()A.12B.1- C.1 D.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函数()sin()(0,)2f x xπωϕωϕ=+><的部分图象的周期性可得:1125441264Tππππω==-=,所以2ω=,再由五点法作图可得262ππϕ⨯+=,∴6πϕ=φ,∴()sin(2)6f x xπ=+,且函数的周期为π,∴234361111()()()()()()1106666662222f f f f f f ππππππ+++++=+---+=,∵201363353=⨯+,故2013111()11622n n f π==+-=∑,故选C . 考点:由()sin()f x x ωϕ=+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8.在ABC ∆中,()︒︒=72cos ,18cos AB ,()︒︒=27cos 2,63cos 2BC ,则ABC ∆面积为( ) A .42B .22 C .23 D .29.定义域是一切实数的函数()y f x =,其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且存在常数()R λλ∈使得()()0f x f x λλ++=对任意实数x 都成立,则称()f x 是一个“λ的相关函数”.有下列关于“λ的相关函数”的结论:①()0f x =是常数函数中唯一一个“λ的相关函数”;②2()f x x =是一个“λ的相关函数”;③ “12的相关函数”至少有一个零点.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B .2C .3D .010.设函数()x f x e x a =+-a R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曲线sin y x =上存在00(,)x y 使得00(())f f y y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1,1]e e -+ (B)1[-11]e -, (C)[1,1]e + (D) [1,]e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曲线sin y x =上存在点00(,)x y 使得00(())f f y y =,则[]01,1y ∈-,考查四个选项,B ,D 两个选项中参数值都可取0,C ,A 两个选项中参数都可取1e +,A ,B ,C ,D 四个选项参数都可取1,由此可先验证参数为0与1e +时是否符合题意,即可得出正确选项,第Ⅱ卷(共10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35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1.已知向量a ,b 的夹角为︒120,且1=a ,2=b ,则向量a b +在向量a 方向上的投影是 ________.12.设关于x 的不等式2|4|4x x m x -+≤+的解集为A ,且0,2A A ∈∉,则实数m 的 取值范围是 . 【答案】)2,4[-- 【解析】试题分析:0,2A A ∈∉,|00|4m ∴-+≤ ①,且|48|6m -+> ②,由①得44m -≤≤,由②得10m >,或2m <-,①和②的解集取交集得42m -≤<-,故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4,2)--,故答案为[4,2)--.考点: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3.已知函数321()33f x x ax x =++在(0, 1)上不是单调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_____.14.已知实数,a b 满足:102102210a b a b a b -+≥⎧⎪--<⎨⎪+-≥⎩,()21z a b =--,则z 的取值范围是_ .15.若正数,x y 满足230x y +-=,则2x yxy+的最小值为 .16.如图所示,O 点在△ABC 内部,D 、E 分别是AC ,BC 边的中点,且有OC OB OA 32++=0,则△AEC 的面积与△AOC 的面积的比为17.已知函数xx f 2)(=且)()()(x h x g x f +=,其中)(x g 为奇函数, )(x h 为偶函数,若不等式2()(2)0a g x h x ⋅+≥对任意]2,1[∈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因此,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217[+∞-,故答案为),1217[+∞-. 考点:函数奇偶性的性质,指数函数.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共6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本题满分12分)已知,,a b c 分别是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2cos cos b c Ca A-=. (Ⅰ)求角A 的大小;(Ⅱ)求函数3sin sin()6y B C π=+-的值域.(II )22(0,)333A B C B πππ=∴+=∈且…………………………8分3sin sin()3sin()3cos 2sin()626y B C B B B B B πππ=+-=+-=+=+……10分251(0,),(,),sin()(,1]366662B B B πππππ∈+∈∴+∈所以所求函数值域为(1,2] ………………12分 考点:解三角形,三角恒等变化,三角函数的值域.19.(本题满分12分)已知ABC ∆中,2==BC AC ,120=∠ACB ,D 为AB 的中点,F E ,分别在线段BC AC ,上的动点,且AB EF //,EF 交CD 于G ,把ADC ∆沿CD 折起,如下图所示,(Ⅰ)求证: //1F E 平面BD A 1;(Ⅱ)当二面角B CD A --1为直二面角时,是否存在点F ,使得直线F A 1与平面BCD 所成的角为60,若存在求CF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doc
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2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下图为出土于湖北的一套东周时期的“9鼎8簋”,按照当时的礼乐制度状况,这套文物最有可能出自A.周天子墓葬 B.诸侯国君墓葬 C.士大夫墓葬 D.士的墓葬2.战国时期,孟子渴望实现“河内凶(水旱等灾害)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要想真正实现这一愿望,就必须A.实行仁政 B.制天命而用之 C.实现统一 D.兴修水利3.《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这话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5.东汉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务本》一文中认为:“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
”此认识的形成是基于①小农经济的脆弱性②巩固专制王权需要③维护农民切身利益④实现儒家仁政的社会理想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
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庶,人物殷阜”。
这段文字反映了A.隋朝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B.南朝时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C.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 D.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7.《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
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
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
2023-2024学年湖北鄂州人教版高考专题历史高考复习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湖北鄂州人教版高考专题历史高考复习1.选择题第1题.西周至春秋时期,自天子至士,他们虽有等级之分,但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却是同一性质的,也就是说,从天子到士,都贯穿着反映政治关系的君统和反映宗法关系的宗统。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宗法制以分封制的分封关系为基础B: 宗统和君统的相互关系拓展到平民C: 宗法制维持了亲族间的忠诚D: 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答案】D【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层层的分封,形成森严的等级,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同时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故D项正确。
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A项错误。
宗统和君统只是贵族间相互关系的两个方面,没有拓展到平民,B项错误。
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故选D。
第2题.《韩非子》记载:周平王八年(前763年)郑武公欲伐胡(处今漯河郾城区、舞阳县),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
因问于群臣:‘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
’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
郑人袭胡,取之。
这反映出()A: 郑武公深得兵法之妙B: 法家思想颇有影响力C: 原礼乐秩序走向崩溃D: 君主专制已出现危机【答案】C【解答】由题干及所学可知随着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各个诸侯国的实力得到很大的发展,进而出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故C项符合题意。
AB项本身正确但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此时还没有形成君主专制,故排除D项。
故选C。
第3题.战国时期的某思想家认为: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请推断这一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 孔子B: 庄子C: 韩非D: 墨子【答案】C【解答】材料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大意指的是奖赏莫过于厚重并守诺兑现,让百姓看到实惠愿意追求它;惩罚莫过于严厉并说到做到,让百姓畏惧它;法律一经建立就要保持其一贯性,让人民知法懂法。
湖北咸宁鄂南.鄂州高级中学2019高三上11月联考-历史
湖北咸宁鄂南 . 鄂州高级中学2019高三上 11 月联考 - 历史历史试卷考试时间: 2018 年 11 月 9 日上午 10:00—11:30 试卷总分值: 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 小题,每题 2 分,共 48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意的。
〕1、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构造,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家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这说明西周政治A、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利集中B、周天子是受封诸侯的天下独主C、拥有血缘政治与国家政权相联合特色D、西周对地方推行垂直治理方式2、“今立行省于外,保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无诸侯之权,堪称于审力之形矣。
”资料说明元朝设置行省A、切割官员权利,管制地方重臣B、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地区C、削弱地方盘据,减少财政开销D、管辖边境地区,保护国家一致3、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
况天下危困倦人这样,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材,庶可救其不逮。
”资料说明范仲淹重申A、科举制应以辞赋取进士B、科举制考经邦济国之术C、改革以进展经济为核心D、科举制致使“天下乏才”4、康熙帝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争辩。
经考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正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委任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
这一事件说明,康熙帝A、对待外来文化兼收并蓄B、改变了闭关锁国政策C、认可西方文化超越中国D、对外来事物态度谨慎5、下列图是2002 年发明的一件西周中期的青铜器“遂公盨”,上铸有以下铭文:“天数禹尃〔敷〕土,隓〔堕〕山浚川,乃厘方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享,民成父亲母亲,生我王作臣。
厥贵唯德,民好明德,忧在天下,用厥邵好,益求懿德,豳公曰:民唯克用兹德,无悔!”对该青铜器的发明,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遂公盨及铭文拓片A、证了然大禹存在的可能性B、有助于研究中国“德治”思想C、丰富了甲骨文的研究资料D、有助于了青铜器的生产水平6、《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章》第27 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关卡〕,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
2024届高三湖北十一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十一校联考历史试题1.有学者在考古发现的基础上,将新石器时代文化划分为各有特色的六个区,五个文化区围绕着中原文化区,像一个巨大的花朵。
材料旨在说明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1.A. 相对独立B. 多元一体C. 满天星斗D.中原中心2.《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
”又记载冒顿单于:“行猎鸟兽,有不射鸣镝所射者,辄斩之。
”《汉书》记载:呼韩邪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
《后汉书》记载十六国时期,“南单于既内附,兼祠汉帝”。
材料说明A. 匈奴政权日益封建化B. 匈奴贵族生活奢靡C. 边疆地区逐渐被开发D. 游牧民族南下频繁3.冼夫人是南北朝至隋朝时期岭南杰出俚人大首领。
她贤明统率本部落民众,引导他们多做好事、善事,后归附隋朝被加封谯国夫人。
她的生平载于《二十五史》的《隋书》《北史》和《资治通鉴》等正史。
冼夫人文化在粤、桂、琼地区极具感召力。
冼夫人故事的流传体现了A. 社会危机下人们对英雄的期待B. 主流价值影响生活观念C. 文人借女性英雄题材抒发抱负D. 民族认同意识逐渐加强4. 北宋中下层女性较多地参与经济生活,从商领域广泛。
这从一些店铺的名称即可得知,如曹婆婆肉饼、丑婆婆药铺、王小姑酒店等等……《东京梦华录》从年首正月记述到年尾除夕的岁时节日里,妇女们也纵情玩乐。
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宋代A. 商业突破时空限制B. 传统封建等级观念削弱C. 商品经济蓬勃发展D. 新兴市民文化丰富多彩5. 明嘉靖年间《祁门县洪氏祖产规约》分别对“盗砍坟林小柴”的违约者和“捕获之人”作出“罚银五分”“责十五板”的处罚和给予后者砍伐者工具的奖励规定。
清嘉庆年间祁门环砂村订立了“养山合墨文约”,在获得批允后,将所立文约以官府“告示”的形式连同官府的批示“永禁文约”一并刊刻于碑石之上。
材料说明明清时期A. 儒家思想渗透基层教化B. 礼法结合向基层渗透C. 乡约在逐渐与法律合流D. 乡约能维护君主专制6.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广东地方官商最感觉《南京条约》给他们私人利益的打击”“《南京条约》以后,他们的意外财源都禁绝了,难怪他们要恨外国人。
2024届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高三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2024届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本试卷共8页。
全卷满分 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作春秋,“其文则史,其事则齐桓、晋文”,将“怪力乱神”斥诸于外。
自认为继《春秋》的《史记》称“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以“五帝”为首,放弃三皇传说。
及至三国秦宓乃至北宋欧阳修,对《史记》所载五帝帝系,亦有驳辩。
据此可知,国史传统A.渗透史料实证意识B.传承中华文化C.抛弃三皇五帝传说D.有利华夏认同2.汉朝初年,官僚大多出自郎官与吏。
郎官主要来自荫任(如吏二千石以上视事满三岁,得任子一人为郎)、赀选(家资满五百万,得为常侍郎)。
吏的来源虽无客观标准,但家贫者亦难以被“推择为吏”。
及至武帝,设立岁举孝廉为常行科目,“汉之得人,于兹为盛”。
这说明,武帝选官制度改革A.推动豪强地主发展B.加强社会阶层流动C.促进大一统的巩固D.强化对地方的监察3.中国毛驴因体小却善负重成为国人的生产工具与审美对象,唐朝之前对其少有负面评价。
波斯所产大驴在中亚及西方文化中常以“高声狂叫”而戏剧性地吓倒敌人,是倔强与愚蠢的象征。
中唐以后,柳宗元塑造的“庞然大物”、使“虎大骇”的“黔之驴”逐渐成为国人眼中主要的驴形象。
这反映出唐朝时期A.丝路交流促进文化交融B.佛教传入改变物种形象C.生产发展减少畜力依赖D.文学创作决定审美取向4.表1为辽、西夏、金货币铸造与使用状况,这集中反映了辽、宋、西夏、金表1 辽、西夏、金货币铸造与使用情况A.民族交融方式的多样性B.经济形态的同质性C.“岁币”关系的紧密性D.国家状态的统一性5.明代中后期,江南湖州养蚕业形成“看空头蚕”现象,即养蚕农户并不种植桑树,而是在市镇的专业桑行里购买桑叶。
2025届高三湖北省十一校第一次联考历史答案(2)
题号12345678答案D B A C D A D B题号9101112131415答案B C D C A B C一、选择题1.【答案】D【详解】材料强调分封制在人口再编组、族群衍裂形成地缘性政治单位方面的意义,这些有利于推动国家由血缘组织结构向地缘组织结构转变,故选D。
夏朝就已经是早期国家了,排除A;B项符合史实但不符合材料主旨;结束血缘部落关系比较绝对,排除C。
2.【答案】B【详解】董仲舒在教化的方式手段方面与贾谊相比较,更加强调“圣人”即天子在教化中的作用,这折射出汉武帝时君主权力加强的政治现实,故选B。
A项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干;题干强调二者有关教化方式的差异,没有突出国家对百姓的控制加强和儒学的新发展,排除C、D。
3.【答案】A【详解】材料主旨是唐朝时中外间的双向交流互动,大量外国使节和商人在中国定居,国人也走出国门,体现了开放包容的特点,故选A。
材料中看不出外交的范围且美洲尚未被发现,排除B;材料中不能得出官方主导政治性强,排除C;材料本身没有反映交通状况,排除D。
4.【答案】C【详解】材料描述的是宋代农民可以“释其耒耜”游历四方,商人也可以寄寓他乡,士人在赶考途中可以贩盐做买卖,说明民众可以自由择业或流动,“取士不问家世”有利于纵向的阶层流动,这些说明宋代社会环境宽松流动性强,故选C。
A项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干;材料是对现象的描述,没有体现“经济繁荣”这个原因,排除B;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不符合宋代史实,排除D。
5.【答案】D【详解】唐甄的思想包含四个方面的信息:肯定人的欲望和生存发展权、建立新的君臣关系、批判贫富悬殊、夫妻敬和,这些是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商品经济繁荣在思想领域的投射,故选D。
材料只提到建立新的君臣关系,并未说明其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促进了明清社会转型不符合史实,排除B;与顾炎武等人一样,唐甄的思想本质上属于封建儒家思想的范畴,排除C。
6.【答案】A【详解】根据图表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前只有广州一口通商,战后开放五口通商,改变了传统的外贸格局,①正确,五个通商口岸必然会对广州的外贸地位形成冲击,两个图表也说明了这个结论,②正确,故选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冈高中、黄石二中、鄂州高中2014届高三三校联考历史试题命题学校:鄂州高中考试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卡中)1、“五服”本意指“五等丧服”,后演变主要指家族亲属关系,从高祖一辈算起,到第五代后就算出“五服”了。
演变后的“五服”主要反映了:A、亲属关系的贵贱B、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C、血缘的亲疏D、分封制对家族观念的影响2、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 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
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A、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B、形成地方绝对效忠服从中央的制度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3、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下表为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表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A、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B、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变化无常4、唐代张九龄有条用人原则就是“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中央)”这为唐朝官僚制度注入了活力。
其选官原则本质上说明A、唐以后不再以门第选官B、重视以考试选拔官员C、重视中央官员的选拨D、科举制存在缺陷5、.绍兴五年(1135年),屯田郎中樊宾说:荆湖、江南与两浙有大批良田无人可耕,地有遗利,而中原南渡之人,人有余力。
如果“使流寓失业之人,田荒闲不耕之田,则地无遗利,人无遗力,可以资中兴。
”材料不能说明A、政局动荡导致流民增多B、樊宾建议政府鼓励垦荒发展生产C、合理安置流民有利于维护南宋统治D、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此时完成6、《明经世文编选录》载:“番中本无盐硝、火药、亦无铳炮器具,后因中国之人接济往来,私相教习,违犯严禁,将带出境,以济番人之用……若今明开通税之门,略同互市之法,火铳、火药公然交易,得番人无用之物,济番人有用之器,是持其柄而授之兵也。
”材料反映的思想是A、主张扩大火铳、火药的交易B、反对实行海禁C、主张实行海禁D、主张积极开展对外贸易7、清代学者陶煦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
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导致此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推行B、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和发展C、封建土地私有制居于主导地位D、闭关锁国政策的长期推行8、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人曾经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的最初形式是A、占为殖民地B、设立租界C、建立伪政府D、划分势力范围9、太平天国在《待百姓条例》中规定:“店铺买卖本例,皆天王之本利,不许百姓使用,总归天王。
”其由天国设立的买卖机构经营。
1854年春夏间允许居民申请开店“赴圣库领本,货利悉有限制,”后恐市中人多聚众生事,令“各店俱歇”.在废除南京城内商业同时,在城垣外设立由天国官员管理的买卖街,将城与市在空间上严格区分开。
太平天国城市商业政策变化表明A 、城与市分离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小农经济的设想不符合资本主义经济时代C、农民阶级革命斗争没有科学理论指导D、太平天国革命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10、“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七十更割辽东地……”这是革命家章炳麟先生讽刺慈禧太后的脍炙人口的名联,上阕三个“幸”字,下阕三个“割”字,其中“幸古长安”和“割台湾”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中法战争与《天津条约》B、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C、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D、八国联军侵华与《马关条约》11、某学者认为:辛亥革命还只是在微弱的共和思想光环下的王朝更替。
关键不在于辛亥革命采取的理论体系,而是应该重新估价中国社会生活的实际发展速度。
根据现在的研究,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的前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的识字率都高于中国。
该观点强调的是:A、三民主义思想存在缺陷B、辛亥革命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高C、革命实际没有推动社会重大进步D、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封建制度12、《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
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
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是A、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坚B、近代民族工业布局不合理C、官僚资本外国资本对民族资本的压榨D、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13、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上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
”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A、国共双方停止摩擦,消除隔阂,共同抗日B、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共同建立新中国14、2011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耐斯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这里的“中国没有……陷入……争斗的局面”和“一党体制”是指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15、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时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是第二世界。
咱们是第三世界。
”这一战略思想在当时的突出意义在于A、非洲开始了第一次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B、有利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团结C、有利于团结第三世界反对大国霸权D、标志中国开始打破外交僵局16、“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和聪明才智合而为一;那些得此失彼、不能兼有的庸庸碌碌之徒,必须排除出去,否则的话……对国家甚至我想对全人类都将祸害无穷,永无宁日。
”柏拉图这一观点的实质:A、反对雅典抽签选举B、用人要做到人尽其才C、要求哲学家管理政治D、反对雅典直接民主制度17、西赛罗在其《论共和国》中阐述:“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
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
”这种法治观表现在《十二铜表法》中,最确切的认识是:A、私法之外自由民平等B、野蛮的习惯法消除C、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D、废除了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18、白芝浩不是一位规范主义者,而是一个独特的功能主义者,他将英国政制分成两个部分,即“尊严的部分”(the dignified part)和“效率部分”(the efficient part)“它的本质因其拥有现代式的简单性所带来的力量而显得孔武有力;它的外观因其拥有一个更堂皇的时代所显示的哥特式的庄严性而显得富丽堂皇”。
由此可见。
“尊严的部分”和“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A、君主制和共和制B、君主制和议会制C、立宪制和内阁制D、立宪制和议会制19、1896年,俾斯麦在总结德国的成功经验时说:“反对朝廷是不行的。
如果最高层(指皇帝)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
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为力。
任何臣子都很难反抗统治者的意愿。
”这段话可以从侧面印证当时的德国①保留了君主政体②皇帝掌握国家大权③宰相只对皇帝负责④统治者实现统一的愿望强烈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20、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构就是议会。
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A、英国“光荣革命”开创了议会制B、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国会负责C、法国总统任命内阁需经众议院同意 D、德意志帝国议会掌握完整的立法权21、有些历史学家主张把“十月革命和革命的十月当成一门与国家、社会发展,与人类命运相连的重要人文科学”来看待和研究。
这表明十月革命A、验证了马克思暴力夺权的正确性B、改变了俄国和人类历史发展进程C、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进程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世界统治22、《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既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材料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主要历史使命是A、推翻资产阶级统治B、夺取资本家的全部资本C、发展社会生产力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23、“北欧平衡”是指冷战时期的北欧地区以执行武装中立的瑞典为中轴,分别存在受苏联影响和支配的芬兰(保持主权独立且不与西方结盟),及加入北约的挪威、丹麦和冰岛(三国承诺不会对苏联安全构成威胁)。
北欧平衡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
对“北欧平衡”理解正确的是A、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B、是美苏冷战政策的恶果C、是苏联国力衰弱的表现D、客观上推动了冷战升级24、20世纪60年代,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攻击不结盟是“一种不道德的近视的概念”,苏联也预言这个运动“像走钢丝一样长不了”。
这些现象说明了不结盟运动A、形成了与美苏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B、改变了超级大国对世界事务的控制C、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D、缺乏明确而坚定的基本原则和宗旨第Ⅱ卷请在相应题号答题区内答题,否则不得分二、材料问答题(共52分,其中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25.(25分).材料一:这本书诞生之后两个世纪里在西方广为流传。
他对汗八里(北京)和行在(杭州)城的描述,让欧洲人觉得那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式”的梦幻之城。
他描写的“大汗的大陆”和同时代在英国、法国、德国流行的《曼德维尔游记》也“犹如梦境”。
……他们盛赞这个国度的广大富有,中国的城市如何繁荣,大汗如何威严庄重。
……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遭遇“跪礼”之辱,出访无功而返。
西方人对中国人的看法开始改变了。
同一年,孔多塞在其《人类精神进步的历史画卷之概述》中认为,中华民族是停滞、平庸、屈辱、充满偏见的民族。
”在乔治·安森的《环球旅行记》中,中国人欺诈、贫困、堕落、愚昧无知又冥顽不化——《西方误读中国1000年》,《先锋国家历史》2009年第七期材料二: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
“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
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