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艺术作品论(王宏建《艺术概论》课件)_图文
艺术概论王宏建艺术本质论自整超全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马克思对艺术本质的分析:一种社会现象、历史现象,特殊的的社会意识形态、特殊的生产形态,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的能动的审美的反映的产物。
分为三个层面,社会本质,认识本质,审美本质。
社会
的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政治在上层建筑中处于关键地位,它与经济基础关系极为密切;艺术远离经济基础,不能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只能通过政治中介才能联系经济基础)(3)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
(1)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其在艺术作品中的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2)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3)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是建立新的经济基础,破坏旧的经济基础。
精心整理 (1)艺术与宗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宗教利用艺术相推动发展,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渗透的关系。
(2)宗教对艺术影响根本上来说是对艺术的否定,主要在于宗教利用艺术为自己服务,它的教义必然对艺术严
加约束,把艺术当成吹捧和巩固自己的手段,宗教限制了艺术发展的自由和独立性(2)宗教对艺术否定中又包含对自身的否定,当艺术重新获得独立性,反过来利用宗教实现自己本质。
(3)宗教对艺术的影响很大,但最终决定宗教和艺术发展的只(1)哲学影响艺术。
(2)艺术反映哲学,并且对世界观的形成。
王宏建艺术概论3
艺术创作论●创作主体—艺术家一.社会生活对艺术家的影响1.家庭环境,社会制度渗透下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2.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的熏陶和影响3.世界潮流和时代精神的影响二.艺术家的主体性(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所起的决定作品命运的作用)1.艺术家是艺术生产过程的主宰者1.艺术家在创作的全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主动性和创造精神2.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包含着丰富的变量因素2.艺术生产和艺术作品的不可替代性1.艺术创作主体心理定势所包含的各个层次的文化知识、艺术专业知识、艺术创作经验和创作才能各不相同2.艺术家所凭借的社会生活素材也是丰富多彩所选用的艺术语言的组合也是千变万化三.艺术家的修养是指在取得一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提出进一步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理论修养和艺术创作技巧,以达到一定高度和水平,并熟练自如地创造出有一定艺术意蕴和神韵的艺术作品艺术家的五个修养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2.深厚的文化素养(社会知识文化;姐妹文化;专业文化。
)3.丰富的生活积累4.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发现的目光和独到的感受力;丰富的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力;独特的记忆力。
)5.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第二节.艺术创作活动是指艺术家运用已经掌握的艺术创作本领,将生活中得来的素材,围绕一定的主题倾向,进行艺术思维,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艺术意象,随即运用艺术语言和各种表现方法,把它物化为供人鉴赏的艺术形象。
艺术创作过程:是对现实的审美认识与对审美认识的表现过程,是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艺术构思和意象物化的过程1.生活体验艺术家在观察或接触生活后,被生活所感动,从而产生饱含感情的深刻的感受和难忘的记忆与思考,分为自发体验和自觉体验素材的积累途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2艺术构思艺术家将不系统的零散的生活素材,通过艺术思维构想成独特而又理想的艺术意象活动,其实质,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分胚胎的孕育阶段和意象的成熟阶段艺术意象的典型化具有鲜明的独特、丰富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深刻普遍的代表性和概括性。
第章艺术本质论(王宏建《艺术概论》课件)_图文
2、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 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 成以积极的影响。
艺术与社会生活
(一)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二)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 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
的全面的反映。
观赏 中国皮影戏一:皮影寻踪
(三)高度真实的艺术形象与艺术典型
第三节 艺术的审美本质
一.艺术与美的关系 二.艺术的审美本质 三.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
审美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
一.艺术与美的关系
(一)艺术反映现实美 (二)艺术创造艺术美
艺术不仅可以反映现实美,而且可以创造艺术美,可 以通过主体的意识作用把现实中原本不美的或丑的事物 转化为艺术美。
(一)艺术是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界的一种认识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生活、对世界的一种
认识。 (二)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1、艺术与宗教的区别 宗教的“掌握世界的方式”或反映社会生活的途径,主要
是通过“佛”、“菩萨”、“上帝”、“真主”等虚幻的观 念,颠倒实际的。 艺术的方式是真实地认识世界和反映社会生活,真实性是艺术的 生命。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有一定的真实性。
(三)艺术是艺术家审美观念的表现形态 艺术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审美认识的表现形式。艺
术反映现实生活,反映现实中的自然美和社会美,但它并 不就是客观的现实生活,不就是现实中的美;而是通过艺 术家的审美意识,反映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美,并且 用物质手段将他的审美观念传达出来,表现出来。 艺术在本质上说,就是艺术家审美意识或审美观念的一种 表现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指: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以 及哲学、宗教、艺术、各种不同的情感、幻想等等。
王宏建艺术概论1
艺术概论王宏建(一)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定义:“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此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
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
●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它们的共性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他们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并都最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而且它们之间也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们和经济基础的距离上有所不同,分出不同的地位。
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方式与程度也使不同的。
艺术通过政治道德法律等“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
艺术与“中间环节”的关系:直接和密切。
艺术与政治的关系:(1)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于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2)另一方面,政治与艺术虽然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它们又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3)艺术与政治相反,它远离经济基础,不能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只有通过政治的中介才能联系于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也通过政治作用于艺术。
超越政治的艺术家是不可能存在的,超越政治的艺术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艺术与道德的关系:(1)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2)另一方面,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3)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是建立新的经济基础,破坏旧的经济基础。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1)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上说是对艺术的否定。
艺术概论 王宏建精编版
艺术概论王宏建第一章艺术本质论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此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
因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任何创造艺术品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没有社会,就没有现实的人,也就没有艺术,所以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一)艺术石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它们的共性1)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宗教、艺术等观点或观念,以及这些观点或观念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2)上层建筑包括两个部分:1、政治、法律等制度及相应的机构、措施。
2、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指: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以及哲学、宗教、艺术、各种不同的情感、幻想等等。
3)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1、他们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都决定于经济基础;2、它们反过来有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即反作用于经济基础,3、而且它们之间也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他们的共性。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同其他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发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上,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的主要内容和形态。
(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文学宗教、哲学等等在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中,是“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的意识形态。
而政治、法律及道德属于艺术等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
它们和经济基础的距离上有所不同,它们并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分出不同的地位。
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方式与程度也使不同的。
艺术通过政治、道德、法律等“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
艺术概论笔记 王宏建(25页超全打印版)
艺术概论王宏建第一章艺术本质论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此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一)艺术石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因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任何创造艺术品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没有社会,就没有现实的人,也就没有艺术,所以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艺术的发生和发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的主要内容和形态,艺术是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而发展的。
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它们的共性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他们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并都最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而且它们之间也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他们的共性。
(三)。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们和经济基础的距离上有所不同,分出不同的地位.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方式与程度也使不同的。
艺术通过政治道德法律等“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
艺术与“中间环节"的关系:直接和密切.(四)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
1.艺术与政治的关系:(1)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于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2)另一方面,政治与艺术虽然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它们又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3)艺术与政治相反,它远离经济基础,不能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只有通过政治的中介才能联系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也通过政治作用于艺术。
超越政治的艺术家是不可能存在的,超越政治的艺术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艺术概论艺术作品论
《艺术概论》艺术作品论第一节、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一、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认识。
(-)艺术作品的内容,对艺术作品内容的理解;艺术作品内容的构成因素,题材和主题。
名词解释:艺术作品:是指艺术生产的成果或作品,艺术家作用一定得物质材料媒介和艺术语言,通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将艺术家头脑中形成的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形态化,创造出来的审美鉴赏对象。
题材:广义的题材指的是艺术作品中所表现、描绘的生活、情感的范围或性质,也称取材范围。
侠义的题材指的是构成已被规定了的作品内容的基本的材料,即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活形态和情感形态。
题材决定论:〃题材决定论"认为题材之间存在着差异,其意义有大小之分,艺术作品的价值正是由题材意义的大小来决定的。
素材:艺术素材蕴藏于广阔的社会生活之中,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姿态万千的自然风物都可能成为艺术的素材,但只有因艺术家兴趣所致而进入创作视野,并能引起创作冲动的感性的生活材料,或原创的艺术材料,才可称为素材,是题材的基础,艺术的创作的重要环节。
主题:在艺术鉴赏中,从作品中提炼出凝聚而成的情、理的〃精髓〃。
它是艺术作品的精神力量之所在。
包括产生的基本条件和作用两方面。
作品作品内容的构成因素包括哪些?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概括为外在的物质形式和内在的精神内容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是相互渗透、融会合一的。
艺术作品的内容是它的形式的含义,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动的生活和情感内涵。
1艺术作品的内容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是艺术家与人生、社会进行精神交往的中介。
2、艺术作品内容是艺术家在意识中创造出来的,所以是一种精神性的内涵。
3、艺术作品作用于人的精神,我们常说的艺术作品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打动人的情感,就来自作品的内容中的情感与思想,即我国古代理论中的情与理。
4、艺术作品的内容不是抽象的概括说明,而是题材、主题、情节、细节等因素化合融会的具体、生动、完整的展现。
艺术概论王宏建
艺术概论王宏建第一章艺术本质论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此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
因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任何创造艺术品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没有社会,就没有现实的人,也就没有艺术,所以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一)艺术石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二) .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它们的共性1)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宗教、艺术等观点或观念,以及这些观点或观念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2)上层建筑包括两个部分:1、政治、法律等制度及相应的机构、措施。
2、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指: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以及哲学、宗教、艺术、各种不同的情感、幻想等等。
3)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 1 、他们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都决定于经济基础;2、它们反过来有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即反作用于经济基础,3、而且它们之间也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他们的共性。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同其他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发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上,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的主要内容和形态。
(三)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文学宗教、哲学等等在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中,是“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的意识形态。
而政治、法律及道德属于艺术等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
它们和经济基础的距离上有所不同,它们并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分出不同的地位。
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方式与程度也使不同的。
艺术通过政治、道德、法律等“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
艺术概论笔记王宏建(25页超全打印版)
艺术概论笔记王宏建(25页超全打印版)第一章艺术本质论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此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
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一]艺术石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因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任何创造艺术品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没有社会,就没有现实的人,也就没有艺术,所以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艺术的发生和发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的主要内容和形态,艺术是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而发展的。
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
[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它们的共性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他们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并都最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而且它们之间也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他们的共性。
[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们和经济基础的距离上有所不同,分出不同的地位。
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方式与程度也使不同的。
艺术通过政治道德法律等“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
艺术与“中间环节”的关系:直接和密切。
[四]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
1.艺术与政治的关系:[1]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于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2]另一方面,政治与艺术虽然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它们又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3]艺术与政治相反,它远离经济基础,不能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只有通过政治的中介才能联系于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也通过政治作用于艺术。
超越政治的艺术家是不可能存在的,超越政治的艺术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第03章艺术发展论(王宏建《艺术概论》课件)
(二)艺术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原因 第一 是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连续性所决定的 第二 是由艺术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第三 是由艺术表现生活的任务决定的
(三)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 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坚持继承遗产的批判原则,反对“肯定一切”(表现为复古主
义)与“否定一切”(表现为虚无主义)。 (四)艺术继承的条件和类型 艺术继承的条件决定了艺术遗产继承的类型。类型有两种:
信自己创造的对象的真实存在。
2.宗教促进艺术的发展: 宗教与艺术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尽管上帝、圣母、 天使的形象是虚幻的,但它是对社会生活的抽象。 艺术与宗教都蕴含了情感与幻象的成分。 艺术与宗教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的反映。 艺术与宗教都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抚慰,产生愉悦与希望。
3.宗教推动艺术的发展: 宗教促使艺术突破教义的局限从而得到发展。
(二)“准艺术”的发生 发生在狩猎经济做基础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四万年至三
万年以前。发生的标志是人体装饰、雕刻和岩画的出现。
(三)“准艺术”的繁荣 特点之一就是它的过度性与
发展性。大约在七千年――五千年 之间,社会由狩猎经济向原始农耕 经济转变,生活方式由游牧渐趋稳定。需要储存和加工粮食的各种器 皿,于是,一种新的器皿――陶器应运而生。陶器的纹样装饰丰富多 彩,约有四类:一类是植物纹样。二类是几何纹样。三类是动物纹样。 四类是人面形纹饰。
建筑艺术 黑格尔说,艺术史的起点是建筑。从建筑到建筑艺术的飞跃 是美与情感在建筑物上的凝固。建筑,是人类征服自然的重大胜利,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会引起人们精神上的巨大喜悦。于是, 在实用的基础上美化它,使建筑迈入了艺术的殿堂。人类最古老的 艺术种类就是这样在劳动的基础上产生了 .
穴居
王宏健《艺术概论》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答: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P23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P30、31、32P33、34 P34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3. 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P38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首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一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 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艺术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答: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概论 王宏建欧阳文创编
艺术概论王宏建第一章艺术本质论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此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
因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任何创造艺术品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没有社会,就没有现实的人,也就没有艺术,所以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一)艺术石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它们的共性1)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宗教、艺术等观点或观念,以及这些观点或观念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2)上层建筑包括两个部分:1、政治、法律等制度及相应的机构、措施。
2、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指: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以及哲学、宗教、艺术、各种不同的情感、幻想等等。
3)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1、他们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都决定于经济基础;2、它们反过来有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即反作用于经济基础,3、而且它们之间也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他们的共性。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同其他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发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上,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的主要内容和形态。
(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文学宗教、哲学等等在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中,是“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的意识形态。
而政治、法律及道德属于艺术等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
它们和经济基础的距离上有所不同,它们并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分出不同的地位。
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方式与程度也使不同的。
艺术通过政治、道德、法律等“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
艺术概论笔记王宏建(25页超全打印版)
艺术概论王宏建第一章艺术本质论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此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
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一)艺术石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因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任何创造艺术品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没有社会,就没有现实的人,也就没有艺术,所以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艺术的发生和发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的主要内容和形态,艺术是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而发展的。
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
(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它们的共性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他们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并都最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而且它们之间也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他们的共性。
(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们和经济基础的距离上有所不同,分出不同的地位。
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方式与程度也使不同的。
艺术通过政治道德法律等“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
艺术与“中间环节”的关系:直接和密切。
(四)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
1.艺术与政治的关系:(1)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于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2)另一方面,政治与艺术虽然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它们又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3)艺术与政治相反,它远离经济基础,不能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只有通过政治的中介才能联系于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也通过政治作用于艺术。
超越政治的艺术家是不可能存在的,超越政治的艺术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艺术概论笔记王宏建页超全打印版
艺术概论王宏建第一章艺术本质论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此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一艺术石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因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任何创造艺术品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没有社会,就没有现实的人,也就没有艺术,所以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艺术的发生和发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的主要内容和形态,艺术是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而发展的;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它们的共性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他们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并都最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而且它们之间也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他们的共性;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们和经济基础的距离上有所不同,分出不同的地位;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方式与程度也使不同的;艺术通过政治道德法律等“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艺术与“中间环节”的关系:直接和密切;四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1.艺术与政治的关系:1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于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2另一方面,政治与艺术虽然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它们又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3艺术与政治相反,它远离经济基础,不能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只有通过政治的中介才能联系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也通过政治作用于艺术;超越政治的艺术家是不可能存在的,超越政治的艺术也是不可能存在的;2.艺术与道德的关系:1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2另一方面,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3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是建立新的经济基础,破坏旧的经济基础; 五艺术与宗教的关系:1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上说是对艺术的否定;主要在于宗教利用艺术为自己服务,它的教义必然对艺术严加约束,把艺术当成吹捧和巩固自己的手段,从而限制了艺术发展的自由和独立性; 2宗教对艺术的影响很大;最终决定宗教和艺术发展的只能是经济基础,宗教和艺术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艺术与宗教的区别:1宗教只需要空虚的幻想,不要求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2艺术要求真实的认识世界和反映社会生活;3宗教形象不同于艺术形象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1哲学影响艺术;2艺术反映哲学,并且对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艺术与哲学的区别:1哲学是抽象的概念思维活动来反映客观世界;2艺术是具体的,鲜明的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质的;3哲学主要是做用于的人们的理智,以理服人 ;4艺术不但作用于人们的理智,还作用于情感,以情感影响人;5哲学是理性的最高形式,艺术是感性的最高形式;6哲学用最一般的范畴和逻辑反映社会生活,艺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科学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与艺术在本质上有许多一致之处.同时在其发展进程中也有一定的区别,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传播手段,并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和美学观念的变化;艺术也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二、艺术与社会生活艺术与社会生活:一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二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精神生活总结:作为一种更高的,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的意识形态的艺术,它不仅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且是通过“中间环节”的意识形态反映经济基础,并且,艺术同其他得更高的特殊意识形态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反映;三、艺术与社会生产艺术与社会生产:一艺术是一种生产形态;艺术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而且又是一种生产形态;二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精神生产形态,精神生产形态决定艺术作为“艺术生产”本质;作为精神生产形态的艺术生产.无论是从人的需要与生产的目的性来看,还是从产品的消费来看,或者从生产的过程和结果来看,都与一般物质生产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的概念有着两个层次的涵义:一是艺术活动的生产实践性质;二是艺术活动是作为与“物质生产”相对应而存在的“精神生产”的一种“特殊的方式”;第二层涵义是“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有着一般物质生产的普遍性,又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不同于一般物质生产的特殊性;特殊性:1“艺术生产”是和人的意识直接相联系的,而与物质的关系是间接的,它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要;2“艺术生产”的特殊性是其审美属性,他创造的主要是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 三艺术作为“艺术生产”的实质和意义:1艺术是一种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世界与创造自身的生产实践活动,具有一般生产活动的普遍性;艺术作为“艺术生产”,把人类一般生产活动的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它不仅造成自然物的一种形态的改变,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改造自然物形态的过程中实现自己意识到的认识目的和审美目的;它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目的;它所表现的,是主题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他对生活的审美认识,以及他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所以,艺术作为“艺术生产”,它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2艺术把人的主观活动与客观世界高度统一起来,将主体对客体世界的审美认识和审美体验物化或对象化到作品中,尤为人类提供精神消费的产品,通过影响人的精神最终影响客观世界;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条件下,艺术作为“艺术生产”,应该做人真正的精神生产实现其本质,以满足人民的精神需要为根本目的;第二节.艺术的认识本质一.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一.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依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艺术这种精神现象是对客观现实世界或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或认识形式,因为任何精神现象都只能在客观的物质现象的基础上产生出来,只能以客观世界为基础,从现实的社会生活出发,在获得了对生活的独特的审美认识后才能进行创作和表现;二.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艺术与宗教“掌握”世界方式的区别相同:都是更高、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都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不同:宗教是空虚的幻想,不要求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艺术则真实的认识世界和反映社会生活宗教形象只是宗教观念的外化,是普遍观念的符号,艺术形象是艺术家的个性和他的思想情感的表达,艺术与哲学“掌握”世界方式的区别相同1 都是更高、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2都要求真实地“掌握”世界,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不同在“掌握”世界的方式上艺术是运用形象进行的创造性想象活动,认识的重点是事物的特征、个性和美,是在个别之中显示一般、在特殊之中表现普遍,哲学是以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抽象真理的方式“掌握”世界和社会的普遍性必然性;哲学主要作用于人们的理智,艺术则作用于人们的理智的同时,还强烈地作用于人们的情感,给人以审美享受;二.艺术用形象反映世界一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形象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的基本特征二.艺术形象的特性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从创造过程来看,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是具体的、可感知的,而不是抽象的、凭感官无法直接把握的,同时又需要理性认识中积极的形象思维活动创造出一个艺术形象;从欣赏的角度来看,艺术形象不仅作用于观众的感官,引起感官上的快适,还作用于观众的理智,引起人们的思考,从而得到理性的满足;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和反映,同时又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认识和评价,表现着艺术家的主观的情感、思想和审美理想;艺术典型:是同社会生活的本质、事物和人物的普遍性共性密切相关的,同是还必须具备生动的个性和特殊性三.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一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再现的真实二艺术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性---表现的真实三高度真实的艺术形象与艺术典型第三节艺术的审美本质一.艺术与美的关系一.艺术反映现实美现实美:现实中美的事物的美,可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自然美:自然界中存在的美,自然事物的美社会美:人类社会关系中的美,社会事物的美二.艺术创造艺术美艺术不仅可以反映现实的美,而且可以创造艺术美,还可以通过主体的意识作用把现实中原本不美的或丑的事物转化为艺术美,它是人为的,是人的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审美创造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就是典型的代表;三艺术是审美对象二.艺术的审美本质一.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美学上的关系条件:1.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2.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审美需要二.美的本质与美感的本质1美的本质美的事物是符合美的规律的本质现象的真实的美正是规律的表现所以美的本质是本质现象的真实表现2.美感的本质美感从根本上说,是客观事物的美作用于人而引起人的一种意识活动和情感活动,这种意识和情感活动只有在人对客观事物的美的审美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发生,审美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观念,是美感产生的根源 ;是人在客观事物的美的审美认识的基础上发生的美的感受与美的感动的统一,感官的快适与理性的满足的统一;三艺术是艺术家审美观念的表现形态三.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一.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二.艺术的情感特征艺术门类论第一节艺术的分类一..艺术门类的多样性原始状态的造型艺术和歌舞---洞穴壁画和雕塑---文学和音乐---戏剧---摄影术---电影---电视……二..艺术门类的划分经常使用的几种1.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空间,时间,时空2.以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为标准,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视听艺术,想象艺术,3.以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为标准,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第二节.主要艺术门类3.主要艺术门类--美术美术的特征和类型4.主要艺术门类—音乐音乐的特征和类型5.主要艺术门类—舞蹈舞蹈的特征和类型6.主要艺术门类—戏剧戏剧的特征和类型7.主要艺术门类---摄影摄影的特征和类型8.主要艺术门类---电影和电视电影和电视的特征和类型9.主要艺术门类---文学文学的特征和类型10.主要艺术门类---建筑与园林建筑与园林的特征和类型11.各门艺术之间的关系吸收和借鉴,配合,结合第三节各门艺术之间的关系一.各种艺术的相互联系1..吸收与借鉴2.配合3.结合二.艺术在分化和综合中发展艺术发展论第一节. 艺术的发生.艺术发生学是研究艺术发生的原因及其过程的理论一历史上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1.游戏说十八世纪德国思想家席勒和十九世纪英同哲学家斯宾塞提出,认为艺术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以外观为目的的游戏冲动;游戏与艺术的相同点1 都只有在满足了衣食住行的功利需要之后才有可以用过剩的精力从事这些活动2 它们都是超功利的,不能满足实际物质需要,都能让人产生愉悦的情感3 游戏中强烈的感情和欢快的节奏和艺术有关联游戏与艺术的不同点1 游戏的目的是发泄过剩的精力或是某种活动的练习,艺术却不同2 游戏是短暂的,而艺术的生命力是长久的3 游戏是个人的自娱,艺术是情感的交流,必须有观众;所以游戏没有科学地、全面地揭示艺术发生的根源;2.巫术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提出,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而原始巫术根植于原始人万物有灵的世界观,有顺势巫术,模拟巫术,接触巫术;3.劳动说原始社会音乐和舞蹈的特征是节奏,而音乐和舞蹈的节奏又来源于劳动的节奏,特别是集体劳动中产生的节奏二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生产劳动实践艺术的发生动力不是单一的,劳动、情感、巫术、幻想等原始社会的一切,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了一个系统,组成一个合力;但不是每个动力因素都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其中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决定其他因素的产生和发展,成为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1 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前提:人2 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思想和感情的产生,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一个必要条件3 生产劳动推动着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二个必要条件4 生产劳动实践是原始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从建筑,造型,装潢,舞蹈,音乐,诗歌的产生可以分析出来三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1 艺术发生的上限---人所创造的第一件工具工具和艺术都是人创造的,艺术发生的前提和条件都是在人们使用工具改造自然的基础上产生的,工具促进了形式美感的产生2 “准艺术”的发生“准艺术”发生的标志是人体装饰,雕刻和岩画的出现3 “准艺术”的繁荣社会由狩猎经济向原始农耕经济转变,为了储存和加工粮食就产生了新的器皿—陶器应运而生,陶器的的出现对于史前艺术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4 “准艺术”的衰落与艺术的发生真正的艺术产生的标志是实用价值下降、渗入等级观念、作为富人饰物或宗教祭器象征的玉器和青铜器艺术的繁荣和狞厉恐怖的艺术风格的产生第二节.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历史上对艺术发展规律的研究:一艺术发展的模式论:1 “草创——繁荣——衰亡”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1..需树立以一个评判标准2.只适合主要艺术种类;2 “否定之否定”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1.绝对观念,过于主观2.按此理论最后艺术灭亡3 “两极之间的变化”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二艺术发展的动力论:人的本性是艺术发展的终极原因唯心主义,错的人的本性在一定限度内是变动的,它像人的生命一样,经历童年、青年、壮年、老年这几个阶段,这也就决定了艺术经历了童年草创期、青壮年高峰期、老年衰落期这几个阶段;二、艺术发展的他律性:一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艺术发展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这条规律包含着以下内容:1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任何艺术的发生,都以经济的一定发展为前提,经济创造了艺术发生的条件,经济创造了艺术发生的原因,经济甚至决定了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一切艺术,哪怕是充满神奇幻想的神话,都是一定社会经济的产物;一切艺术,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不管是写实的还是抽象的,不管是再现的还是表现的,不管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还是反映自然的,归根到底,都是由经济决定的;2经济决定艺术的性质;由于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同,在生产关系中地位不同,有人占据着统治阶级的地位,有人出于被统治阶级的地位;因而必然有表现统治阶级思想感情的艺术,也有表现被统治阶级思想感情的艺术;经济决定了艺术的不同的性质;3经济决定艺术的发展;艺术是发展的,推动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经济的发展;4经济与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性;经济高涨必将导致艺术繁荣,是无疑的,不可避免的,但是,艺术繁荣与经济高涨,并不是如影随形、亦步亦趋的绝对平衡的关系,而是复杂的、包含差别的关系,这就是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还表现在:首先,对历史发展不同时代做纵向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其次,对同一时代不同地区、国家做横向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再次,对艺术内部不同艺术种类做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以上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艺术与经济发展的原理;二政治对艺术的发展具有直接的,重大的,深刻的影响;经济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经济不是艺术发展的唯一动力;影响艺术发展的还有政治、宗教、哲学、道德等等;政治在艺术发展中的左右有两种错误: 1认为“政治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政治决定艺术”;首先,从理论分析上说,把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归结为政治,也就是归结为思想关系,从而否定“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经济”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误入历史唯心主义;其次,从实践检验来看,政治不能决定艺术; 2认为“政治不是艺术发展的任何动力,政治与艺术无关”;错误是:不管艺术家本人的主管意愿如何,“为艺术而艺术”只能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整个上层建筑的核心,政治要求艺术为自己服务,用物质的、精神的力量去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 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是直接的,因为在上层建筑内部政治与艺术的联系是直接的,艺术像晴雨表一样灵敏地对政治做出反映;政治对艺术的影响又是重大的,因为政治集中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它拥有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物质力量;因此,政治既可以成为强大的动力促进艺术的繁荣,也可以成为巨大的阻力导致艺术的衰败;三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1宗教阻碍艺术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宗教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之所以否定艺术,因为宗教与艺术确实存在根本对立的方面:1宗教是对社会生活的扭曲的反映;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的反映;2宗教要求对彼岸世界的心灵感悟;艺术要求对现实世界和世俗感情的形象表现;3宗教的对象是神;艺术的对象是全面的社会生活;4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艺术是生活的教科书,净化人的心灵;5宗教相信自己创造的神的存在;艺术不相信自己创造的对象的真实存在;2宗教促进艺术的发展;这是宗教影响艺术的另一个方面,因为宗教与艺术确实有很多共同点1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的反映; 2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反映;3都蕴含了感情与幻想的成分;4都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抚慰,产生愉悦与希望; 宗教推动艺术的发展表现在: 1宗教为艺术破除教义的束缚从而得到发展; 2为艺术提供题材; 3是艺术生产的组织者;四道德给艺术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道德在艺术发展中的作用,有两种反对两种错误:1认为道德与艺术是绝对对立的,道德与艺术无关;这种观点认为,道德的评价标准是善与恶,艺术的评价标准是美与丑,这是毫不相干的两件事;2道德与艺术完全同一的,一切艺术都是道德教育的手段;以上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道德与艺术既不是绝对对立的,也不是完全同一的;他们既有本质区别,又相互影响;道德是艺术发展的动力或阻力;当艺术作品表现进步的道德准则的高尚的理想情操时,往往产生持久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促进艺术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丑恶的道德准则对艺术的发展起另外一种作用;五哲学对艺术发展的影响:艺术与哲学有着本质的不同:第一,它们在精神世界中的地位不同:艺术是感性的最高形式;哲学是理性的最好形式;第二,反映社会生活的方式不同:艺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哲学用最一般的范畴和逻辑体系反映社会生活;第三,反作用于社会生活的方式不同:艺术以情感人,通过情感的感染英系那个人的行动进而影响社会生活;哲学以理服人,通过方法论影响社会生活;哲学如何影响艺术的发展:1哲学通过美学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2哲学通过创作方法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哲学思想决定艺术创作的方法;从根本上说,艺术的创作方法来自艺术思想,艺术创作方法就是艺术思想在创作中的体现;艺术从根本上说,又来自哲学思想,艺术思想就是哲学思想在艺术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运用于艺术领域就会产生艺术是社会生活反映的艺术思想,这种艺术思想运用于艺术领域就会产生“艺术不是也不可能是再现性的,艺术是情感的表现”的艺术思想,这种艺术思想必然产生西方形形色色的艺术创作方法;创作方法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艺术作品;3哲学思想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选择与改变;4哲学思想的矛盾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矛盾;三、艺术发展的自律性:艺术发展的自律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从艺术的纵向发展来看,艺术发展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这就是艺术发展的继承与革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对立统一、互相包容、 互相转化的关系.
观赏影片—金字塔
1、是一个欣赏对象,是精神产品。 2、受到传统文化和当时社会各种思想观念和风格的影响。
观赏影片—魔术揭秘
第三节 艺术作品的艺术美
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美。由艺术家的审美意识 而产生,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为美的目的而创造的 作品的美。
一、艺术美的根源 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反映、深化和升华,是人的合目的性与合
规律性的审美创造。 现实生活是艺术作品艺术美的源泉。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社会
生活和自然界的审美体验及审美认识的物化形态。
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文化艺术领域出现了大量新的现象和新 的事物,如: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画廊、画商、书商、音 乐经纪人、演员经纪人、影视戏剧制作商等等。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总目标下,将 其文化产品推向全球。
(二)艺术作品本质上是精神产品 艺术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和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
1、在作品中能看出艺术家深厚的传统功力。 2、富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作品。
(二)艺术作品的品位 品位是从作品中再细分出差异、层次和等级的范畴。评判一 件艺术作品的品位高低,主要是看该作品中有益于提高人们 精神素质的文化含量和美学含量的高低。
三、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已从计划经济转型为社
第二节 艺术作品的相关属性
一、艺术作品的意蕴、意境与风格 (一)艺术作品的意蕴
意蕴指艺术作品的内在含义、意义或意味。 艺术作品的意蕴分四个层次:各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 约、相互渗透。 1、寓于各门类艺术的物质材料之中。 2、包含在作品的形式结构之中 3、作品中的物象、事件、情节等的指称含义和表现意义。 4、文化意义
(二)艺术作品内容的构成因素 1、题材 概念有两种含义:
(1)艺术作品中所表现、描绘的生活、情感的范围或性 质,也称取材范围。
(2)构成已被规定了的作品内容的基本的材料。 素材与题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素材是题材的原材料,题材是从 素材中提炼加工而成的。
2、主题 作品的主题往往被称为作品的灵魂。是统帅,主题 是构成艺术作品的主导因素。
作品的主题是透过题材所暗示出来的思想内涵,是作者的主 观思想与题材本身的客观意义的“契合”中发出的具有某种社 会意义的思想。
主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 (1)作品的题材 (2)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艺术作品的形式 (一)结构 作品中各个局部之间、题材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关 联与组织的样式。 (二)艺术语言 在艺术作品中起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艺术风格具有多样化与同一性的特征。往往相互联系、相 互渗透,呈现出十分错综复杂的现象。刘勰曾把艺术作品的风 格划分为: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 靡等八种。
二、艺术作品的格调与品位 (一)艺术作品的格调 格调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 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总汇体现。 艺术作品的格调有高下雅俗之分。 格调高的作品:
征。在审美创造中,艺术把人的主观活动与客观世界高度统一起 来;它一方面将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认识物化或对 象化到艺术作品中,另一方面又为人类提供了精神消费的产品即 艺术作品,通过影响人的精神最终影响客观世界。
(三)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 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是劳动产品,也是交换物。 作为商品的艺术作品是一种特殊商品:
第章艺术作品论(王宏建《艺术概论》课件)_ 图文.pptx
第五章 艺术作品论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艺术作品是艺术创作活动的成果,艺术家精神生、融会合一的因素:外在的物质形式方面和 内在的精神内容方面。 一、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认识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相互包容的辩证关系。 二、艺术作品的内容 (一)对艺术作品内容的理解:艺术作品由题材、主题、 情节、细节、结构、艺术语言、体裁等因素化合融会的具 体、生动、完整的展现。要领会作品的含义,产生联想、 想象、体会,作品的内容是艺术家和艺术欣赏者共同创造 完成的。
(二)艺术作品的意境 意境是情与景的融合,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与客观
景物的融合。 意境是艺术作品呈现出来的景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
化的艺术境界,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偏重于 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
(三)艺术作品的风格 风格是由艺术作品的独特内容与形式 相统一,并由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的个性特征与时代、民族 等社会历史条件相统一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