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物理串联和并联

九年级上册物理串联和并联

九年级上册物理串联和并联一、串联电路。

1. 定义:用电器首尾依次相连的电路。

2. 特点:- 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 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

- 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即R_总=R_1 + R_2 + ·s + R_n。

- 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即U_总=U_1 + U_2 + ·s +U_n。

- 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 = I_1 = I_2 = ·s = I_n。

二、并联电路。

1. 定义:用电器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入电路的电路。

2. 特点:- 电流有多条路径。

- 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他用电器仍能工作。

- 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即(1)/(R_总) = (1)/(R_1) + (1)/(R_2) + ·s + (1)/(R_n)(两个电阻并联时,R_总=(R_1× R_2)/(R_1 + R_2))。

- 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_总=I_1 + I_2 + ·s + I_n。

- 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都等于电源电压,即U = U_1 = U_2 = ·s = U_n。

三、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

1. 定义法:根据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定义来判断。

2. 电流法: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着电流的流向观察,如果电流始终不分流,则是串联电路;如果电流在某一点分流,分别通过不同的用电器,然后在另一点汇合,则是并联电路。

3. 拆除法:拆除一个用电器,如果其他用电器都不能工作,则是串联电路;如果其他用电器仍能工作,则是并联电路。

四、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应用。

1. 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这样可以保证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2. 节日小彩灯通常是串联的,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通过每个小彩灯的电流相同,亮度较均匀。

但其中一个小彩灯灯丝烧断,其他小彩灯都会熄灭。

九年级(初三)物理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九年级(初三)物理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例2、有一只灯泡正常发光时两端电压为6V, 灯丝电阻为10Ω,若电源电压为9V,要把此 灯接在电源上,并使它正常发光,应怎样连接 一个电阻,且电阻阻值为多少?
注意:串联电阻有分压的作用
问题与思考
把电阻R1和R2并联起来,它们的等效电 阻R还等于各电阻之和吗?
AI
U1 R1 I1
U2 R2 I2
U S
例4、如图所示,电流表A1的示数为0.4A, 电流表A2的示数为0.5A,已知R2=80Ω,求 R1的阻值?
例5、如图所示,已知R1=9Ω,R2=12Ω,当 开关S断开,电流表示数为I,当开关S闭合 时,电流表示数为Iˊ,求I :Iˊ。
练一练
1. n个阻值为R0的电阻串联,则总电 阻为( nR0 )。
三、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分配关系:
串联电路中导体两端分得的电压跟电阻成正 比。(串联电路中导体电阻越大,其对应的电 压也越大)
公式: U1 R1 U 2 R2
例1、如图所示,已知R1=8Ω,R2=12Ω,电 源电压U=6V,求(1)电路中的电流;(2) R1、R2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
(3)两电阻分得的电压之比?
5-1.将两个电阻串联,总电阻为72 欧,若一个电阻为30欧,另一个是
_4_2_欧__
5-2.将两个电阻并联,总电阻为24
欧 _6_0,_若欧__一个电阻为40欧,另一个是
6-1.两个电阻均为6欧的电阻串联接 入电路总电阻为_____
6-2.两个电阻均为6欧的电阻并联接 入电路总电阻为_____
U
S

如甲图所示,将电阻R1 和R2接到电压为U的电 路两端,电路中的电流 是I,用一个电阻R替代
这两个电阻,仍接到这 个电压为U的电路中,

九年级串联和并联知识点

九年级串联和并联知识点

九年级串联和并联知识点串联和并联是物理学中电路连接方式的两种基本形式。

在电路中,元件的连接方式会影响电流、电压和电阻等物理量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了解串联和并联的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分析电路的性质和特点非常重要。

一、串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是指将多个电器或元件依次连接起来,电流只能在串联元件之间流动,是一种线性连接方式。

1.1 串联电流的特点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能沿着一条路径流动,电流大小相等。

1.2 串联电阻的特点串联电阻等效为总电阻的和,即Rt = R1 + R2 + R3 + ...,总电阻随串联电阻的增加而增加。

串联电阻的整体阻力比单个电阻要大。

二、并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电路是指将多个电器或元件并行连接在一起,电流可以分流,是一种分支连接方式。

2.1 并联电流的特点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可以分流,通过每条分支电路的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即I = I1 + I2 + I3 + ...,总电流随并联电流的增加而增加。

2.2 并联电阻的特点并联电阻等效为总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即1/Rt = 1/R1 +1/R2 + 1/R3 + ...,总电阻随并联电阻的增加而减小。

并联电阻的整体阻力比单个电阻要小。

三、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应用串联和并联电路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应用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3.1 串联电路的应用·家庭电路中,串联电路用于电灯和电器等设备,使其依次接通工作。

·线性稳压器中的电阻和电容串联连接,起到稳压和滤波的作用。

3.2 并联电路的应用·在家庭电路中,空调、冰箱等功率较大的电器通常采用并联连接,以满足功率需求。

·电路中的继电器通常使用并联连接,以便同时控制多个电路。

·并联电池可以增加供电时间,应用于无线电通信和应急照明等领域。

四、串并联混合电路的特点实际电路中常常会存在串联和并联的混合连接方式,即串并联混合电路。

对于这种电路,我们可以分别分析其串联和并联部分,再将两部分的结果综合起来。

初三物理串联和并联

初三物理串联和并联

初三物理串联和并联一、串联和并联的定义串联和并联是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元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在串联电路中,所有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而在并联电路中,所有元件并列地连接到电路的两端。

二、串联和并联的电路图表示在电路图中,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表示方法也有所不同。

串联电路中的元件用一条垂直线连接,而并联电路中的元件用水平线连接。

例如,两个电阻串联时,它们在电路图中的表示方法是一条垂直线连接两个电阻,而两个电阻并联时,它们在电路图中的表示方法是一条水平线连接两个电阻。

三、串联和并联的电流特点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是相同的,即流经每个元件的电流都相等。

而在并联电路中,每个支路的电流是独立的,即每个支路上的电流可以不同。

四、串联和并联的电压特点在串联电路中,如果所有元件的电阻值都相同,那么各元件两端的电压相等。

而在并联电路中,每个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五、串联和并联的电阻特点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元件的电阻之和。

而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六、串联和并联的电功率特点在串联电路中,电功率的计算方法是:P=I²R=I²(R1+R2+...)。

在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计算方法是:P=U²/R=U²/(R1+R2+...)七、串联和并联的电路元件作用在串联电路中,电阻可以限制电流的大小,而电压表可以测量元件两端的电压。

在并联电路中,电阻可以增加电流的灵活性,而电流表可以测量通过支路的电流。

八、串联和并联的电路故障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故障分析方法有所不同。

在串联电路中,如果某个元件出现故障,整个电路将无法正常工作。

而在并联电路中,即使某个支路出现故障,其他支路仍可正常工作。

因此,在进行故障分析时,需要根据电路的特点进行逐一排查。

九、串联和并联的实际应用举例串联和并联电路在实际中的应用广泛。

例如,家庭中的灯泡通常是并联的,这样可以让每个灯泡都能得到相同的电流供应。

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第四节: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当于把一个阻值为 R=4Ω的电阻接入 电路中
R =4Ω
1.并联电路的总阻值推导
A
I1 R I2 1R2
U= U1= U2
U U1 U2 R并 R1 R2
I=I1+I2
1 11 R并 R1 R2
结论: 电阻并联后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
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两个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
两个分电阻的倒数之和。
I=? U1=?
U2=?
解法2:
R1=5Ω R2=15Ω U=10V
解: 由题意得R1R2串联
U1+U2=10V
∴ U1=2.5V
U1:U2=5Ω :15Ω
U2=7.5V
∴ I=
U1 =
R12.5V 5Ω源自=0.5A答:电路中的电流为0.5A, R1、R2两端的电压分
别为2.5V、7.5V。
3.串联电阻两端电压的分配规律
推导: I1 = I2
I1 =
U1 R1
I2 =
U2 R2
= U1 U2
R1 R2
I A R1 R2
U1 U2
US
= U1
R1
U2
R2
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导体两端的
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电阻的串联小结
学到了什么?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即:R=R1+R2
2、串联电路的分电压规律
= U1
I= =
= 0.2A
R 30Ω
答:……
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有什么特点?
特点是: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
一个分导体的电阻大(增大电阻)。
+=
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PPT演示课件

15.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PPT演示课件
实验探究题: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探究题主要内容就是验证反射定律,解答此类题目只要很好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即可。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 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就是共面、分居、等角)。 【例题2】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严重背离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日常生活中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 【答案】1.266×l07;不可再生.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2.在噪声控制方面:噪声的防治与控制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声源处控制或减弱噪声;二是在噪声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三是在接收处(人耳)控制或减弱噪声接收。尤其是在传播过 程中控制噪声传播出现的概率更大。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四、质量亏损 D.甲、乙两物体实心部分的密度之比为4∶3
第十五章第四节
电阻的 串联和并联
(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唐玥
课前回顾
电流 电压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I=I1=I2 I=I1+I2
U=U1+U2 U=U1=U2
欧姆定律
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这段
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 ,跟这段 导体的电阻成 反比 。
等效替代法
用 R 替换 R1、R2
R就叫作这两个串联电阻R1、R2的总电阻;
电阻的串联
提出问题 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会不会改变?
猜想与假设
几个电阻串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所以总电阻会增大
进行实验
1. 如图,将一个定值电阻 R 接到A、B之间, 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1;

九上物理串联和并联

九上物理串联和并联
I = I₁ + I₂ + ... + Iₙ
九上物理串联和并联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定义
电路中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电路中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
电流路径
只有一条
有多条
开关作用
控制整个电路
控制其所在支路(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用电器关系
各用电器相互影响
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电压特点
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
表达式
U = U₁ + U₂ + ... + Uₙ
U = U₁ = U₂ = ... = Uₙ(U为电源电压)
电阻特点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即1/R = 1/R₁ + 1/R₂ + ... + 1/Rₙ)
表达式
R = R₁ + R₂ + ... + Rₙ
R = R₁R₂...Rₙ / (R₁ + R₂ + ... + Rₙ - (R₁R₂ + R₁R₃ + ... - R₁R₂R₃...Rₙ)/R总)(但常用并联电阻的简化公式计算,如两个电阻并联时R = R₁R₂/(R₁ + R₂))
功率特点
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
总功率等于各支路功率之和(注意:在电源电压相等时,并联电路的总功率大于串联电路的总功率)
表达式
P = P₁ + P₂ + ... + Pₙ
P = P₁ + P₂ + ... + Pₙ
电流分配
电流处处相等

初中九年级物理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

初中九年级物理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电阻的并联: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1)把n个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其总电阻比每一个导体的电阻都要小。

(2)由可推出(3)由可推出,n个阻值均为R0的电阻并联,其总电阻为。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并联是元件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其特点是将2个同类或不同类的元件、器件等首首相接,同时尾尾亦相连的一种连接方式。

通常是用来指电路中电子元件的连接方式,即并联电路。

串联和并联是电路连接两种最基本的形式,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区别。

要判断电路中各元件之间是串联还是并联,就必须抓住它们的基本特征,具体方法是:用电器连接法:分析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方法,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并列在电路两点之间的是并联。

电流流向法:当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依次流过每个元件的则是串联;当在某处分开流过两个支路,最后又合到一起,则表明该电路为并联。

去除元件法:任意拿掉一个用电器,看其他用电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果所有用电器都被拿掉过,而且其他用电器都可以继续工作,那么这几个用电器的连接关系是并联;否则为串联。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能用一根导线将所有用电器连起来即为串联,不能则为并联。

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分配特点:在并联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

如图所示,在并联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可得:通过电阻R1的电流,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 =,因此,即,该式表明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分配特点。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规律:联,则)。

(完整版)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完整版)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知识点一:;: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 串联,串得越多,总电阻越大)①电流:I=I 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 1+U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③电阻:R=R1+R2(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如果n 个等值电阻(R)串联,则有R 总=nR注: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其原因是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④分压作用:U1/U 2=R 1/R 2(阻值越大的电阻分得电压越多,反之分得电压越少)⑤比例关系:电流:I1∶I2=1∶1例题:电阻为12Ω的电铃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 6 V ,若把它接在8 V 的电路上,需要给它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要求画出电路图,在图上标出有关物理量)例题:把电阻R1=20Ω与电阻R2=15Ω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流过R1、R2的电流之比是,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例题: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0V,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O.5A和6V。

求:(1)通过R1的电流I1是多少?(2)马平同学在求R2的电阻值时,解题过程如下:根据欧姆定律:R2=U/I=6V/0.5A=12 Ω请你指出马平同学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

练习1.电阻R1和R2串联后接在电压为 6 V 的电源上,电阻R1=2Ω,R2=4Ω,求:(1)总电阻.(2)R 1两端的电压.(要求画出电路图,在图上标出有关物理量)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保持 6 V 不变,电阻R1=10Ω,滑动变阻器R2的变化范围是O~20Ω.求:(1)欲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4 V,则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是多大?(2)当滑动变阻器连人电路的电阻为20Ω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是多大?电阻的串联和并联3.把电阻R1=5Ω与电阻R2=15Ω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流过R1、R2的电流之比是______R 1、R 2两端的电压之比是知识点二;.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 (指 R 1、R 2 并联,并得越多,总电阻越小 )①电流:I=I 1+I 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 U=U 1=U 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 1/R=1/R 1+ 1/R 2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 注: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其原因是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②电压:③电阻:变形式 R=R 1.R 2/(R 1+R 2)此变形式只适用于两个电阻并联的情况,多于两个电阻并联 则不适用。

九年级物理串联并联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串联并联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串联并联知识点在九年级物理学中,串联和并联是电路中常见且重要的概念。

了解串联和并联的原理和特点对于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九年级物理中有关串联和并联的知识点。

一、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将元件连成一串的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能沿一个路径流动。

以下是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性质:1.1 电流相同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相同,因为电流只有一个路径可以流动,所以经过每个元件的电流大小一致。

1.2 电压相加在串联电路中,电压是元件电压的代数和。

换句话说,将每个元件的电压相加即可得到串联电路的总电压。

1.3 电阻相加在串联电路中,电阻是元件电阻的代数和。

将每个元件的电阻相加即可得到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二、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指将元件并排连接的电路。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分为不同的路径流动。

以下是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性质:2.1 电流分流在并联电路中,电流会分成不同的路径,分别经过各个元件。

每个元件所承受的电流大小取决于元件本身的电阻大小。

2.2 电压相同在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电压相同。

这是因为在并联电路中,每个元件的两个端点连接在一起,所以它们之间的电势差相等。

2.3 电阻求倒数的代数和的倒数等于总电阻在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阻之间会进行求倒数的运算。

将各个元件的电阻倒数相加,再取倒数即可得到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三、串联和并联的应用串联和并联电路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应用场景的示例:3.1 灯泡串联在一个房间内,灯泡经常被串联连接。

这意味着将多个灯泡连接在同一个电路中,每个灯泡依次连接。

当其中任何一个灯泡熄灭时,其他灯泡仍然可以正常工作。

3.2 电池并联并联连接电池可以增加电流的容量。

当一个电池电量耗尽时,其他电池仍然可以继续供电,从而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3.3 并联双喇叭一辆汽车通常会安装两个车喇叭,并且它们是并联连接的。

这样可以增加喇叭的音量和声音的传播范围。

四、总结串联和并联是九年级物理中重要的知识点。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3. 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规律 I1 R1
I I2 R2
U
(1)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I=I1+I2 (2)并联电路干路中的总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U=U1=U2
新课引入
小明在修理某电子仪器时,检查后发现有一个200 欧姆的电阻烧坏了, 需要更换。但是手边又只有一个100 欧和几个50 欧的电阻,能否用它 们组合起来,使组合的电阻相当于一个200 欧的电阻呢?
2.某同学要把一个阻值为15Ω、正常工作电压为3V的灯泡接在6V的电 源上使其正常工作,那么需给灯泡( A )
A.串联一只15Ω的电阻 B.并联一只15Ω的电阻 一只30Ω的电阻 D.并联一只30Ω的电阻
C.串联
3.[创新题·模型建构]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两个定值电阻
R1和R2(R1>R2)按如图2四种不同接法分别接在图1中的PQ两端,当 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示数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 )
归纳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1. 串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①若电路中有多个电阻串联,R则=R1+R2+…
②若n个阻值都为R0的电阻串联,总电阻R= nR0
+=
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长度
③串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
2.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针对训练
U R

R
U I
,则:
R1
U I1
12V 0.6A
20
(2)并联电路总电流I ;
(2)I2
U R2
= 12V 30
0.4A
I I1 I2 0.6A 0.4A 1A

物理串联和并联知识点初三

物理串联和并联知识点初三

物理串联和并联知识点初三写一篇文章引言在物理学中,串联和并联是基本的电路连接方式。

了解串联和并联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初三学生需要了解的物理串联和并联知识点。

串联连接串联连接是指将电器或电子元件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只能顺序通过每个元件。

当我们将电器或电子元件串联连接时,它们共享相同的电流,但电压会在每个元件上分配。

例如,我们将三个电阻器(R1,R2和R3)串联连接。

电流会从电源的正极流入R1,然后从R1流入R2,最后从R2流入R3,最终回到电源的负极。

在串联连接中,总电阻等于串联电阻的和(R_total = R1 + R2 + R3),而总电压等于每个元件上的电压之和。

串联连接在电路中常用于限制电流流动或为电路提供特定的电阻。

并联连接并联连接是指将电器或电子元件同时连接到电源的两个端子上。

当我们将电器或电子元件并联连接时,它们共享相同的电压,但电流会在每个元件上分配。

例如,我们将三个电阻器(R1,R2和R3)并联连接。

电流会同时通过R1,R2和R3,最终回到电源的另一个端子。

在并联连接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1/R_total = 1/R1 + 1/R2 + 1/R3),而总电流等于每个元件上的电流之和。

并联连接在电路中常用于提供更大的电流或为电路提供特定的电导。

串联和并联的比较串联连接和并联连接在电路中有不同的应用。

下面是一些串联和并联的比较:1.电阻:串联连接的总电阻等于串联电阻的和,而并联连接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2.电流:串联连接的电流在每个元件上相同,而并联连接的电流会在每个元件上分配。

3.电压:串联连接的电压会在每个元件上分配,而并联连接的电压在每个元件上相同。

根据电路的需求和设计要求,我们可以选择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

应用示例串联和并联连接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以下是几个示例:1.家庭电路:家庭电路中的电灯通常是并联连接的,这样当其中一个电灯熄灭时,其他电灯仍然可以正常工作。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教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教案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3)知道串联分压,并联分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中认识总电阻与原串联或并联的电阻之间的“等效替代”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与交流,使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讨论的愿望,认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用“等效替代”的观点分析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学方法】演示法 探究 交流 理论推导【教学用具】电、相同阻值的电阻、电流表、开关、导线若干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复习巩固欧姆定律内容: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数学表达式:R U I = ,推导式:IU R = U=IR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规律:(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是相等的;I=I 1=I 2=…=I n (2)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U=U1+U2+…+U n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规律:(1)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1+I2+…+I n(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都相等。

U=U1=U2=…=U n串联或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和各部分电阻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以此引入新课二、探究新知1电阻的串联(1)阅读电阻的串联实部分,包括加油站内容。

(2)提出问题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是会增大还是减小?(3)、让学生猜想由于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有关,导体越长其电阻越大,几个电阻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总电阻应当比各个分电阻大些。

(4)实验设计问:本实验的方法和原理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伏安法测电阻这一重要内容。

并设计好实验的过程。

(5)进行实验要求学生两人一组,先设计电路再连接电路,实验中学生连接电路,教师巡视。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阻的串联与并联》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阻的串联与并联》教案、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掌握了电流、电压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计算。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电阻的概念已有初步了解,但对于电阻的串联与并联规律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尚存在困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数据分析及抽象规律的总结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挑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实践操作题:
-设计一个简单的串联与并联电路,要求能够测量电流和电压,并记录实验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各电阻的阻值,并分析串联与并联电路的特点。
2.理论计算题:
-给定一个串联或并联电路,要求学生根据欧姆定律和相关公式,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及各电阻的阻值。
-鼓励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通过改变电阻的串联与并联方式,使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达到特定值?
3.公式推导:引导学生根据欧姆定律,推导出串联与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
-串联电阻电路中,电流、电压如何分布?
-并联电阻电路中,电流、电压如何分布?
-如何计算串联与并联电阻?
2.各小组汇报: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
3.分析与应用题:
-分析生活中常见的串联与并联电路,如家用电器、照明系统等,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探讨串联与并联电路在节能、安全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4.创新设计题: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一个具有实际应用的串联与并联电路,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描述设计思路、电路原理及预期效果,可结合图示进行说明。
-提问:电流是什么?电压是什么?欧姆定律是如何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

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讲义 5.3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科版

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讲义 5.3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科版

【考点精讲】1. 电阻的串联(1)串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即R。

①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②串联电阻的个数增加,总电阻也增大;③几个阻值相同的电阻(设每个阻值为R0)串联后的总电阻nRR ;④串联的电阻中,某个分电阻增大,总电阻也一定增大。

(2)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在串联电路中,由于电流处处相等,根据欧姆定律,也可以把串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写成:,变形可得。

可以理解为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分得的电压与各电阻的阻值成正比。

2. 电阻的并联(1)并联电路的特点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用公式可表示为:。

①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②并联电阻的个数增加,总电阻减小;③并联的电阻中,某个分电阻增大,总电阻也一定增大。

(2)关于并联电路的几个特殊结论①两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②几个阻值相同的电阻(设每个阻值为R)并联后的总电阻;③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和电阻成反比:。

【典例精析】例题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的阻值是R2的4倍,闭合开关S后,通过R1的电流为I1,通过R2的电流为I2,电路总电流为I。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I1:I2=4:1 B. I1:I=1:5C. I:I2=5:1 D. I1:I=4:5思路导航:此电路为并联电路,为等压分流电路,电流的分配和电阻成反比。

因为R1的阻值是R2的4倍,即R1:R2=4:1,所以I1:I2=1:4,所以可排除A选项;利用赋值法,设I1=1,I2=4,则I=5,所以I1:I=1:5,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I:I1=5:1,C选项错误。

答案:B例题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和R2串联接在AB两端,电压表并联接在R1两端。

已知R1=10Ω,R2=20Ω,电压表示数为2.5V,则AB两端的电压U=_______V。

思路导航:电阻R1和R2串联接在AB两端,根据“串联电路中各电阻分得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即U1U2=R1R2得,U2=R2R1U1=20Ω10Ω×2.5V=5V,则AB两端的总电压U =U 1+U 2=2.5V+5V =7.5V 。

九年级物理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九年级物理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例二:两个电阻并联,通过干路的电流是5安,通过电阻R1 的电流是3安,电阻R2的阻值是6欧,求电阻R1的阻值。
; / 彩票系统开发 ;
始无声の呼唤:"寒夜大哥,你呀在哪?你呀不是说过要守护潘多拉の吗?"泰勒看到潘多拉转过去,留给他一些完美の背影和臀部,更加双眼放光.他微微有些颤抖の伸出双手,缓缓の朝那两片滚圆挺翘の臀部覆下,宛如要粉末世界上最珍贵の宝物…"哧…"空气中响起一阵轻微不可闻の破空声,泰勒 の双手陡然停滞在空中,面色瞬间变の铁青.而倒上地上本来无比绝望の爱丽丝四人,却是眼中陡然释放出一阵精芒,而后眸子内瞳孔瞬间放大起来,无限炙热起来.一种叫"狂喜"の情绪涌在了四人の脸上!空中出现一把刀!一把黑色长刀,上面有着诡异の图纹,还有几个大字——屠神!潘多拉也 似乎感觉到什么,但是她没有回头,只是极力控制颤抖の身体,使劲擦干眼中の泪水,并且整理了一下凌乱の发髻."泰勒,出息了啊?这教皇袍子穿の很合体啊!就是差一根权杖啊!要不不咋大的爷,把权杖也送给你呀?看你呀这样子,好像还要玩玩俺の女人?"熟悉の声音,熟悉の语气,熟悉の霸道! 是他!是他…回来了!潘多拉本来不在颤抖の躯体,却是在此刻颤抖の越来越厉害了,宝石般の眸子内泪水越擦越多,发髻却是越理越乱.最后,她什么也不管了,就这样猛然转过头去,透过泰勒僵硬の身体,开始寻找那熟悉の身影.一把黑色の长刀,架在了泰勒の脖子上.后面一头熟悉の绿色头发, 一双妖异の绿色眸子,还有那张冷峻の脸上熟悉の温和笑容!是他!他没有抛弃她,他一直守护在旁边!这一刻潘多拉眸子内の泪水突然不再流了,她脸上涌起了一抹醉人の微笑,宛如在朝阳下绽开の百合,美丽而又温馨."陛下,伟大の寒夜陛下,您终于回来了!太好了,太…"泰勒一些扑通直接跪 在地上,面对这个敢干掉大天使の寒夜陛下,他连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
由欧姆定律可知:
∵ I1=
U R1
I2=
U R2
∴ U = I1R1 U = I2R2

I1R1 = I2R2
变形得:
I1 I2
=
R2 R1
U
I1 R1 I
I2 R2
结论:各分电流和 分电阻成反比关系
补充:
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30Ω,电流 表A1示数为0.8A,A2示数为0.3A,求电源电压和R2的阻 值?
∴R1=U1/I=6V/0.2A=30Ω
R1=?
R2=?
R2=U2/I=2V/0.2A=10Ω
U=8V
例三:有一只小灯泡,它正常发光时电阻为15Ω ,正常工作时 电压为3V。如果我们只有电压为8V的电源,要使小灯泡正常工 作,需要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分析:
U2=U-U1
R2=U2/I I=U1/R1
I = 0.5A U=?
例二:灯L1和L2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8V,L1两端电压为6V,则L2
两端电压为 2V ,若通过L1的电流为0.2A,则L1的电阻为 30Ω,
L2的电阻为10Ω 。
由U=U1+U2,可得:
I=0.2A L1
L2
U2=U-U1=8V-6V=2V ∵I=U/R
U1=6V
U2=?
R1=15Ω
U1=3V
R2=?
已知:R1=15Ω U1=3V U=8V 求:R2
U=8V
解:电阻R2分去电压: U2=U-U1=8V-3V=5V
电路中电流:
I=U1/R1=3V/15Ω=0.2A
需要串联的电阻: R2=U2/I=5V/0.2A=25Ω
答:需要串联一个25Ω的电阻
第93页 1 3 4
U
I
R1
R2
等效于
U
I
R
U1
U2
由欧姆定律可知:
U1 = IR1 U2 = IR2
U = IR
由U=U1+U2,得: 所以
IR=IR1+IR2 R= R1+ R2
结论: 两个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注意:以上结论适用于两个以上电阻串联的情 况,假设有n个电阻串联,则 公式: R=R1+R2+R3+…+Rn
注意:1、以上结论适用于两个以上电阻并联的情况,
假设有n个电阻并联,则
公式:
1 R
=
1 R1
1
+ R2
1
1
+ R3 +…+ Rn
2、如果n个相同阻值电阻并联,则
公式: R总=
R n
例一: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当开关断开时,电
流表的 示数为0.6A,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0A·求电阻R1
和 R2的阻值·
分析: 1.开关断开时,只有R1接入电路,
所以电流表测R1的电流I1=0.6A 2.开关闭合时,电阻R1和R2并联在
I1=0.6A
电路中,所以电流表测干路总电流
I=1.0A,R2电流为I2,则I=I1+I2
I2
已知:U=6V I1=0.6A I=1.0A
求: R1 、 R2
I=1.0A
U
I1 R1 I
I2 R2
等效于
U
I
R
由欧姆定律可知:
I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U R
I1=
U R1
I2=
U R2
由I=I1+I2, 得:

UUU R = R1 + R2 111 R = R1 + R2
结论: 两个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两分
电阻的倒数之和。
公式: 1
R
=
1 R1 +
1 R2
或 R= R1×R2
R1+R2
如果n个相同阻值电阻串联 公式: R总=nR
R= R1+ R2
例一:把5Ω的电阻R1和15Ω的电阻R2串联在电路中,总电阻为 20Ω,若
电路中电流I为0.5A,则电源电压为 1,0VR1两端电压为
2.5V ,
R2两端电压为 7.5V 。
U=IR
U1=IR1
U2=IR2
U1=?
U2=?
R1 = 5Ω R2 = 15Ω
一、实验探究:并联电路电阻关系
1.提出问题:电阻并联后,其总电阻会增大还是减少? 2.猜想与假设: 3.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 : ①选择实验器材:电流表、开关、两节干电池、三个
阻值10Ω的电阻、导线若干 ②设计实验电路:
③测量步骤:
4.分析与论证: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二、理论推导: (欧姆定律)
2、第93页 2 5
一、实验探究:串联电路电阻关系
1.提出问题: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会增大还是减少? 2.猜想与假设: 3.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 : ①选择实验器材:电流表、开关、两节干电池、三个
阻值5Ω的电阻、导线若干 ②设计实验电路:
③测量步骤:
4.分析与论证: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二、理论推导: (欧姆定律)
解:∵ I1=
U R1
∴ R1=
U= I1
6V 0.6A
=10Ω
∵ I=I1+I2 ∴ I2=I-I1=1.0A-0.6A=0.4A
∵ I2=
U R2
∴ R2=
U I2
=
6V 0.4A
=15Ω
U=6V
答:电阻R1的阻值为10Ω,电阻R2的阻值为15Ω。
例二:由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I=I1+I2可知,通过分电阻的 电流I1和I2都是干路电流I的一部分。那么,分电流I1和I2大 小和分电阻R1和R2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