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芦大清河解说词 配音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芦盐瑰宝
导语:
在河北省乐(lao四声)亭县的西南渤海沿岸,有一座有着七百多年历史的古老盐场,它就是中国长芦盐区的重点盐场之一--大清河盐场。在中国三大盐区之一的长芦盐区,大清河盐场具有怎样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作为曾经的御用贡品,大清河海盐凭借怎样的高端品质,获得了“芦盐瑰宝”的美誉?借助大清河盐场的优势资源,唐山三友盐化有限公司怎样一步步发展成为集原盐、食盐、海水化工、特色旅游、现代水产养殖、现代物流为一体的国有大型现代化企业?《揽胜神州》《长芦·大清河》之《芦盐瑰宝》正在播出。
正文:
眼前这片广阔的滩涂盐田,就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大清河盐场,在早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宁静而神秘。大清河盐场的前身叫石碑场,公元1287年,石碑场场署正式建立,成为元代长芦地区二十二盐场之一,在七百余年的漫长岁月中,大清河盐场作为中国长芦盐区的重点盐场,铸就了一部光辉的历史传奇。
长芦盐区位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据《沧州志》记载,原古漳河支流在沧州境内,因岸边多生芦苇,称为“长芦”。早在西汉时期便设置盐官,掌管盐务。明代初期,设立了河间长芦都转运盐使司,自此以后,河北省盐区都沿用长芦称谓,大清河盐场的前身石碑场,因场署最初设在河北省乐亭县马头营镇石碑村而得名。
在河北省档案馆中,珍藏着三万三千多卷长芦盐务档案,它记录了从乾隆时期到民国年间,长芦盐业的生产、运输、销售、税收、缉私等各方面的情况。2003年,这批档案被列入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翻阅长芦盐务档案,可以发现大量关于石碑场的历史资料。在大清河盐场的档案馆中,也保存着一套完整而又珍贵的民国初期版《盐法通志》,其中也有关于石碑场较为详细的记载。通过研究这些重要的史料可以发现,大清河盐场在长芦盐区中占据着显著的历史地位,自元代石碑场场署正式建立起,大清河盐场便对长芦盐区的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社会等各个层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力。
2016年秋天,大清河盐场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挖到了一块残破的石碑,上面清晰刻有“海畴玉献”四个大字,这块石碑可以说是大清河盐场历史地位的重要见证。在清代,盐业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各大盐区的贡品,在清代的进贡单上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据传说,乾隆十年盛夏时节,乾隆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消夏避暑,某清晨,乾隆皇帝外出时偶见一僧早斋,虽然只有一菜一汤,僧人却吃得津津有味,乾隆好奇之下尝了几口,味道极为鲜美,不禁连连称奇,询问何故?那僧人答道:只因一个字-“盐”,盐质不同,则味道不同。数年前,僧人曾借宿于石碑场吉祥寺,自此只食芦盐。乾隆听闻之后,不仅沿滦河微服私访了石碑场,更下旨让这里出产的芦盐成为了皇家贡品。
由于品质上乘,明清两代,长芦盐一直是北京贡盐的唯一来源。早在明永乐年间,长芦盐区每年就向北京输送海盐十三万四千余斤,到了清代顺治年间,已经增加至七十四万斤以上。大清河盐场生产的海盐,以色白、粒大、质洁、味纯的绝佳品质,成为长芦贡盐的重要来源,也因此而获得了“芦盐瑰宝”的美誉。
大清河盐场有着广阔平坦的沿海滩涂,东西最长17公里,南北最宽10公里,全场占地面积达97平方公里,十分有利于开辟盐田。这片区域海水清澈,含盐量高,在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下,日照充足,三至六月份干旱多风,蒸发量大,有着生产海盐的绝佳自然条件,自古以来,这里的盐民便善于利用湿度、温度、风速等有利气象要素,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晒制海盐经验,因而大清河盐场的海盐产量,一直在长芦盐区中占据着重要份额。
原河北省乐亭县副县长呼景山
司马迁写的《史记》上有这么一段话,渤碣之间,有鱼盐之利,渤碣就是从渤海到碣石山,有鱼盐之利,大约是在清代宣统年间,大清河盐场生产盐就有几千吨,以后随着盐业的发展,到解放时期能生产到上万吨,到1969年、1970年这个时候,大清河盐场产盐最多时产过五十万吨。
时至今日,长芦盐区已是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其产量占到了全国海盐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大清河盐场作为长芦盐区四大海盐场之一,成为中国长芦盐业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1287年石碑场场署建立至1925年裁废,大清河盐场经历了长达638年的石碑场时代。新中国成立后,长芦大清河盐场隶属于轻工业部,为新中国轻工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跨入新世纪,大清河盐场又焕发出新的生机。2005年,在大清河盐场的基础上,唐山三友盐化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通过产业链整合,成为唐山三友集团下属的子公司。
新公司组建以来,唐山三友盐化有限公司积极实施“以地生金、转型发展”战略,不仅成为长芦盐区四大海盐生产企业之一和中国制盐业百强企业,近几年来,紧紧抓住京津冀一体化的大好时机,积极推动转型发展,在夯实制盐及海水化工业务的基础上,实现了多领域突破,初步形成了四个产业板块和三个业务单元,如今唐山三友盐化有限公司已成为人才、科技、创业的聚集地,为当地经济发展不断注入着新的生机与活力。
片花:
经过长期发展,唐山三友盐化有限公司由过去单一的原盐生产,发展到以洗精盐、食用盐、融雪盐等多品种盐为主、多种海水化工产品生产并进的格局。三友盐化主产品“双鲸牌”工业盐,为何能够畅销国内外市场?在规模化产业发展中,三友盐化实现了生产工艺上的哪些突破?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条件下,三友盐化创建了哪些优质精盐自主品牌?稍后请继续收看《揽胜神州》《长芦·大清河》《芦盐瑰宝》。
解说:
眼前的雕塑被称为是盐母海神,其形象来源于长芦盐区古老的盐姥传说。在长芦盐区,盐姥是
长芦盐区独有的盐业神。在远古的传说中,海盐是女娲补天时遗留的五彩石。据《盐法通志》记载:五代时期南北分据,幽燕之境盐绝者岁余。在盐姥的帮助下,人们在芦台南十里发现了大量盐田,学会了煮海为盐的制盐技术,因此,盐民作《瑞盐歌》歌颂此事,并在芦台场建成了盐姥庙进行供奉,从此,长芦盐区的盐姥崇拜被一代代传承下来。
我国有着数千年的海盐生产历史,从前,长芦盐区盐民采用的是煮海为盐的生产工艺。据《乐亭县志》记载,清代末期,石碑场海盐生产工艺逐渐更改为滩晒法,即利用广阔的滩涂面积,建成滩池,注入海水,经过自然日晒蒸发结晶成盐。
长久以来,原盐生产一直是大清河盐场的主导产业,在整体生产经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三友盐化拥有3万多公亩结晶面积,原盐产能达到了55万吨。
在原盐生产工艺流程上,三友盐化坚持传统工艺与技术创新并重,全力保障原盐品质,在继承传统工艺精华的基础上,在纳潮、制卤、结晶、收盐等各个环节的工艺操作中,实行严格的标准化作业,与此同时,三友盐化十分注重原盐生产的创新升级,探索死茬盐结晶工艺,实施浮卷化改造,并形成了“制保排”、“新深长(chang二声)”等核心技术,在同行业中确立了自己的优势地位,为企业未来的规模化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原盐质量始终保持国家优一级品标准,“双鲸牌”工业盐商标获河北省著名商标称号,公司洗盐产品一度远销日本、韩国、朝鲜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并获得了良好的国际赞誉。
除了生产工艺的改进,三友盐化也一直循着科技变革的脚步在寻求传统生产方式的突破,在机械化、自动化的引领下,积极推进机械换人的进程。近年来,直吸式收盐机、收洗盐一体化机、输回卤远程自动控制系统等自主研发设备先后投入使用,生产成本不断降低,生产效率持续提升,对此,全国劳动模范马海龙有着十分深刻的体会。
唐山三友盐化全国劳动模范马海龙
上班以来,我就一直在原盐生产一线,亲身经历了原盐生产机械化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我的劳动强度一天天下降,工作效率却一天天增加,作为一个老员工,从心里感到非常高兴,05年我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这是企业的培养,是领导的信任,成绩意味着责任,在这块盐田上,我一干就是三十年,我深深热爱这片热土,也会将这片热情、热爱永远延续下去。
与马海龙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三友盐化的退休职工屈尔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屈尔良就是大清河盐场的一名员工了,那时的大清河盐场,不仅生活条件差,而且绝大多数晒盐工序都是需要大量人力才能完成,海盐产量很大程度上要受天气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因而虽然人数众多,生产效率却很低。
唐山三友盐化有限公司退休职工屈尔良
过去,盐场是靠天吃饭,所谓靠天吃饭,今年天气好了,雨少了,就产量多点,要雨水多了,产量就少点。一说来雨了,职工们就把卤水赶紧往这个卤井里抽,这卤井不是个深井,是一个大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