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赏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古诗词寓意顺口溜
高考诗歌鉴赏歌诀(吐血推荐)
![高考诗歌鉴赏歌诀(吐血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fb2a15c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b.png)
高考诗歌鉴赏歌诀(吐血推荐)陈琳语文工作室写诗目的很简单,传情言志抒胸怀。
思想内容年年考,情感悲喜先确定。
人生得意须尽欢,良辰美景赏心事。
功成名就人得意,一日看尽长安花。
好友相逢喜意外,鸟语花香春光美。
奇山异水风光好,山水田园农家乐。
梅兰竹菊人人爱,古寺钟声环境幽。
羁旅漂泊多孤苦,归家无望戍边久。
长亭送别情难舍,闺中独守月色寒。
客居他乡思故乡,异乡景致引悲愁。
功名难就前路渺,报国无门少知音。
眼看民生多疾苦,憎恶朝廷时局忧。
山河沦落泪长流,壮志难酬空白首。
昔胜今衰发怅惘,盛衰无常感叹多。
(二)诗歌常见意象歌诀陈琳语文工作室读懂诗歌看意象,一年四季景不同。
诗家清景在新春,满目生机多活力。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春江水暖鸭先知,暖日晴风初破冻草色遥看近却无,虫声新透绿窗纱。
绿柳才黄半未匀,一枝红杏出墙头。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是一年春好处,桃花流水鳜鱼肥。
惜春之情最常见,寂寞华年悄然逝。
暮春时节雨纷纷,南园桃李花落尽无限残红著地飞,杨花漫天作雪飞。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随流水。
阳关折柳唱离歌,芳草随君到天涯。
夏日清幽有诗意,田园生活了悠悠。
连雨不知春逝去,一晴方觉夏日深。
小荷才露尖尖角,满架蔷薇一院香。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菜肥麦熟养蚕忙,长夏江村事事幽。
金风玉露秋色美,霜叶红于二月花。
满园花菊郁金黄,,我言秋日胜春朝。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多情自古伤离别,那堪冷落清秋节。
雁啼红叶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萧萧梧叶送寒声,巴山夜雨涨秋池。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山远天高烟水寒,塞下秋来风景异。
羌管悠悠霜满地,砧杵敲残深巷月。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分类及鉴赏口诀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分类及鉴赏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3b89cf1a2f60ddccdb38a017.png)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分类及鉴赏口诀【思想情感分类1】1、咏史怀古诗:(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
(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
(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2、边塞征战诗:(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
(2)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
(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
(4)表现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
(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
(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
3、山水田园诗:(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4、思乡怀远诗:(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
5、赠友送别诗:(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
(2)借以一吐胸中块垒或表明心志。
(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
6、思妇闺情诗:(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怨恨。
(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
(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7、托物言志诗:(1)感慨兴衰。
(2)寄托哀思。
(3)托古讽今。
8、谈禅说理诗:表达某种禅趣或哲理。
9、羁旅行役诗:(1)表达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
(2)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表达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
10、伤春惜别诗:(1)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2)表达对某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11、游仙悼亡诗:(1)表达对亲人离去的哀怨和思念。
(2)借助仙境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或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
12、即事感怀诗:就某件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慨。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答题套路及解题歌诀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答题套路及解题歌诀](https://img.taocdn.com/s3/m/6caf4634fd0a79563c1e72f9.png)
2011年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答题套路及解题歌诀阅读:152次我要评论(0) 收藏 2010-12-22 13:49:48一.高考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时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2. 反映别离和战乱的痛苦3. 同情人民地疾苦4. 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1. 建功立业的渴望2. 保家卫国的决心3. 报国无门的悲伤4. 山河沦丧的痛苦5.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6.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7.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1. 羁旅思乡之情2. 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3. 边塞思乡之情4. 闺中怀人之情● 长亭送别1. 依依不舍的留念2. 情深意长的勉励3. 坦陈(吐露)心志的告白● 生活杂感1.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2. 昔盛今衰的感慨3. 借古讽今的情怀4. 青春易逝的感伤5. 仕途失意的苦闷6. 告慰平生的喜悦二.五种种答题模式:(一) 分析意境型:1. 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怎样的画面?诗人通过什么景物表达自己的感情?2. 答题步骤:①描写初始中展现的途径和画面(翻译——忠于原文)。
②用4个字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以下4组)孤寂冷清;萧瑟凄凉;雄浑壮阔;恬静优美+明净炫丽。
③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时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①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的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滩上静睡不动。
②这是一幅明净炫丽的图景。
③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二) 分析技巧型:1. 提问方式:怎样的表现手法?怎样的艺术手法?怎样的技巧(手法)?怎样抒发感情的?2. 答题步骤:①明确告诉其手法。
高考语文解题技巧之古诗鉴赏方法歌
![高考语文解题技巧之古诗鉴赏方法歌](https://img.taocdn.com/s3/m/baf7449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7a.png)
高考语文解题技巧之古诗鉴赏方法歌揣摩意象析语言,先入后出整体观。
评价术语记心中,定向表述扣题干。
从题目理解话题,从注释破解信息。
从作者理解背景,从字面读出语意。
从首联发现特点,从尾联参透主旨。
从意象把握情感,从意境洞察心迹。
从题干得到启示,从诗作找到依据。
思想内容歌一忧国忧民肩道义,蔑视权贵不阿谀。
怀才不遇心悒郁,壮志未酬语愤激。
人事变迁物依旧,借古刺今伤时世。
寄情山水抒胸臆,归隐田园独善己。
思想内容歌二折柳惜别长亭晚①,望云思友月怀恋②。
雨打芭蕉芳草萋,离情别绪江水满③。
杜鹃声里雁念乡④,菊梅高洁松耐寒。
羌笛胡笳戍人泪⑤,春意撩拨有闺怨⑥。
①长亭是陆地送别之所。
②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常用手法。
③芭蕉、芳草常和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苦之音。
水,往往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
⑤羌笛胡笳是古代西部乐器,所发凄切之音,常令征夫戍人怆然泪下,思乡望乡。
⑥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不归,不免引起思妇的怨情恨绪。
表现手法歌诗中多奥妙,表现手法高。
写景有动静,虚实结合好。
状物要言志,象征不可少。
直接抒胸臆,词语来指示。
景语皆情语,间接表心迹。
诗歌贵含蓄,情藏意象里。
正衬景情一①,烘托有主次。
铺陈与渲染,重彩用浓笔。
乐景写哀情,反衬和比照。
先言其他物,比兴来帮助。
假借语和事,用典不能忘。
褒贬卖关子,欲抑要先扬。
听视嗅味触,字字要落实①景和情一致,属于正衬手法的使用。
高考语文古诗词寓意解析
![高考语文古诗词寓意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d39c6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0.png)
高考语文古诗词寓意解析古诗词寓意解析口诀: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1、“松梅竹菊”寓高洁: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
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
”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004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
2、借“月”托“雁”寄乡思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所出的诗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
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
3、“杜鹃”“鹧鸪”啼凄凄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
2004年全国卷Ⅱ诗词鉴赏题考察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题目问道: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此问的解答就应从杜鹃的叫声入手,词中也提到了“声声只道不如归”,表达的是作者漂泊之外的思归之情。
诗歌鉴赏顺口溜知识讲解
![诗歌鉴赏顺口溜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ca06c8784254b35effd3401.png)
诗歌鉴赏顺口溜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诗歌鉴赏 一、 意象顺口溜
1、托物言志类:抒发感慨
菊花梅花表坚强 松柏竹子潇洒傲, 黍离黍离惜今衰, 冰雪忠贞品格高。
稀稀草木衬荒凉。
寒蝉自比真清高 诗中芳草喻离恨 锦瑟夫妻感情好 兄弟朋友情谊真 西楼寓意有很多 闺房孤独寂寞地 登高望月好去处 聚会饮酒不可缺 凭栏写法有很多 凭阑倚栏都是它 抑郁激昂情绪多
2、愁苦类:表达忧愁,渲染气氛
梧桐芭蕉显悲凉 流水常言人生苦 命运无常感伤多 猿猴长啸悲伤满 杜鹃鹧鸪声凄凉 寄人哀思化惆怅 斜阳失落苍茫郁
3、送别类:依依不舍,别后思念
杨柳飘飘情难舍 远望长亭何时回 举酒畅饮送祝福 排解愁绪离别情 南浦南方水路送 送别之地勿要忘 劳歌指代送别歌 劝君更尽一杯酒 下一句中有阳关
阳关便是西域地
离别送行常看到
4、思乡类;对家乡亲人朋友的牵挂
月亮多思李白知, 鸿雁候鸟回故巢 双鲤尺素书信情 蟋蟀声鸣似织机 深秋怀人很惆怅 捣衣砧板伤妇心 浮云漂泊游子思
5、爱情类:恋爱思乡之情 王菲红豆唱相思 勿忘原句是王维 莲怜音同抒情怀 长恨歌中比翼鸟 还有一个连理枝 勿忘两物显恩爱 红叶以诗传情物
6、边塞战争类: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
班超投笔能从戎 万里长城指将领 大破楼兰建功业 柳营柳营指军营 治军有方周亚夫 请缨杀敌来报国 羌笛胡笳一乐器 边塞诗中不可少 吴钩关山又是啥 思乡念人要建功
7、闲适意象: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清闲淡雅的生活
东篱五柳和三径 再有一个是采薇 都是隐者的象征。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分类及鉴赏口诀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分类及鉴赏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33a8afbcdaef5ef7ba0d3c8e.png)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分类及鉴赏口诀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一、思想情感分类11、咏史怀古诗:(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
(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
(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2、边塞征战诗:(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
(2)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
(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
(4)表现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
(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
(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
3、山水田园诗:(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4、思乡怀远诗:(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
5、赠友送别诗:(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
(2)借以一吐胸中块垒或表明心志。
(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
6、思妇闺情诗:(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怨恨。
(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
(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7、托物言志诗:(1)感慨兴衰。
(2)寄托哀思。
(3)托古讽今。
8、谈禅说理诗:表达某种禅趣或哲理。
9、羁旅行役诗:(1)表达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
(2)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表达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
10、伤春惜别诗:(1)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2)表达对某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11、游仙悼亡诗:(1)表达对亲人离去的哀怨和思念。
(2)借助仙境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或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答题套路及解题歌诀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答题套路及解题歌诀](https://img.taocdn.com/s3/m/6bf3454ea0116c175f0e48e8.png)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答题套路及解题歌诀一.高考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2.反映别离和战乱的痛苦3.同情人民地疾苦4.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2.保家卫国的决心3.报国无门的悲伤4.山河沦丧的痛苦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思乡怀人.羁旅思乡之情2.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3.边塞思乡之情4.闺中怀人之情●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念2.情深意长的勉励3.坦陈心志的告白●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2.昔盛今衰的感慨3.借古讽今的情怀4.青春易逝的感伤5.仕途失意的苦闷6.告慰平生的喜悦二.五种种答题模式: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怎样的画面?诗人通过什么景物表达自己的感情?2.答题步骤:①描写初始中展现的途径和画面。
②用4个字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孤寂冷清;萧瑟凄凉;雄浑壮阔;恬静优美+明净炫丽。
③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
3.答题示例:绝句二首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时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①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的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滩上静睡不动。
②这是一幅明净炫丽的图景。
③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怎样的表现手法?怎样的艺术手法?怎样的技巧?怎样抒发感情的?2.答题步骤:①明确告诉其手法。
②结合诗句证明为什么。
③运用这种手法有效地表达出因---而产生的---情感。
3.答题示例:早行陈与义露侵骆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时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①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古诗文寓意顺口溜
![古诗文寓意顺口溜](https://img.taocdn.com/s3/m/2088495ae518964bcf847c84.png)
陆游《秋思》“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纵然是天大的事也一醉罢休,但真能“醉亦 休”吗?诗人不过是正意反说,表面放达, 实则抒发报国无门、难以释怀的愁苦。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运用反语,揭露和讽刺了封建统治者的文过饰非、 讳疾忌医,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的失望之情。
《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2007年湖北卷诗词鉴赏题《过华清宫》也用到了树 木的意象:“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昔对比,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变化之感。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 眠” 霜天、残月是冷色,江枫、渔火是暖色,这是色 彩的对照;霜天透明的明亮与渔火鲜艳的明亮是 光质的对照。通过对照写出作者的孤寂飘零之感。
7、“乌鸦”“燕子”系兴衰
乌鸦这种鸟经常在坟头等地出现,常被视为不祥 之兆,诗人常用“乌鸦”这一意象渲染出衰败的 氛围。燕子则因其有眷恋旧巢的特点,成为古典 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历史兴衰感慨的寄托。 出现“乌鸦”这一意象的高考题目不少
2006年湖北卷《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 寒鸦飞尽水悠悠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 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②春社、 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 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沉的 之感。(2分) 答:燕子 兴亡
的意象,表达了深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4 分)
高考语文古诗词寓意顺口溜:“乌鸦”“燕子”系兴衰
![高考语文古诗词寓意顺口溜:“乌鸦”“燕子”系兴衰](https://img.taocdn.com/s3/m/8634cc2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5.png)
高考语文古诗词寓意顺口溜:“乌鸦”“燕子”系兴衰导语在高考语文中,古诗词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
精通古诗词的人,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还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古代文学作品,更容易欣赏诗词之美。
今天,我将以“乌鸦”“燕子”两个古诗词为例,为大家分享一下古诗词中的寓意,并带来一篇寓教于乐的文章。
一、“乌鸦”《乌鸦》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作,这首诗共四句,描写了一只一切都无法忘却过去的乌鸦,寓意深刻。
1.1 诗句解析以下是《乌鸦》的诗句:乌鸦一叫穿云破人亦愁心如剪刀身世千重须记取莫教枯骨有馀号第一句“乌鸦一叫穿云破”描写了乌鸦声音的响亮,让人不禁想到乌鸦是多么强大。
第二句“人亦愁心如剪刀”则是说,人的心情并不比乌鸦轻松,更像是被剪刀割破的那样痛苦。
第三句“身世千重须记取”强调了人经历的种种磨难和艰辛,都应该铭记在心中。
最后一句“莫教枯骨有馀号”,则告诫人,即使老去,也不要让自己的余生充满悲叹。
1.2 诗歌寓意《乌鸦》的寓意很深刻,乌鸦代表着时间的飞逝,许多人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中经常会感到无比压力,时光不等人,我们必须要把握好自己的时间。
身世千重,须记取,在人生旅途中,我们会遭遇各种不同的磨难和挫折,但这些人生阅历应该被铭记于心,成为自己追求成功的动力。
二、“燕子”《燕子》是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一首诗,全诗只有两句,却描绘了燕子的飞行场景和一生的奋斗历程。
2.1 诗句解析以下是《燕子》的诗句:燕子来时新社,梅花发迎门。
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燕子飞行的场景和人们欢欣鼓舞的心情。
燕子来时,表示春天的到来,新社象征着新生和新希望,梅花则是杏花之后,春天最后的花卉,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情感表达的重要象征,由此也可以看出人们迎接春天的欢快心情。
2.2 诗歌寓意《燕子》寓意深刻,它是一首歌颂燕子的诗歌。
燕子是灵巧的飞翔者,它们在迁徙过程中要经历无数的困难和风险。
但是,无论燕子多么困难,都会不断地前行,总是飞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古诗意象口诀
![古诗意象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1b5a5ddf89eb172ded63b78c.png)
古诗意象典故口诀——备考必读古典诗歌中常有一些形象,比较集中地包含了某种(些)思想感情,这些形象即意象。
还有一些常用典故,含义丰富,言简意赅。
熟练掌握这些意象和典故,不仅有助于鉴赏诗词,而且有助于仿句、写作及散文阅读。
兹将中学教材中出现的意象典故纳归在一起,以顺口溜形式列出,诗词格律音韵颇多龃龉,仅为方便同学们记忆,不能做诗词格式参照,正所谓“顺辙诌”者。
一、诗歌常见意象歌诀秋万物凋零英雄悲,美人迟暮“离人泪”。
满目苍凉游子意,思乡怀人思妇心。
离愁悲怆思老杜,沙场点兵辛弃疾。
天高云淡心胸广,开阔壮观刘禹锡。
雨安静详和发生机,“甘霖”“甘露”望喜雨漂沦孤独路断绝,幻灭雨苦风凄凄。
流水怀古思念意绵绵,时光易逝人生短。
爱恨悠远情无尽,流水落花非人间。
落日游子思妇和壮士,思乡怀古看落日。
凄凉失落“夕阳好”,苍茫“斜阳”隐沉郁。
浑然“长河落日圆”,“征帆去棹残阳里”。
时序流转发幽情,气象辽阔苍莽意。
兰清雅幽香姿态优,淡泊隐逸真君子志同道合“兰交”喻,“兰途”“兰质”多美好。
竹常建“曲径通幽处”,苏轼“不可居无竹”。
“中通外直”度量弘,“宁折不弯”豪气足。
“节贞”“凌高”总向上,“心空”“性直”节“本固”。
月亮思亲思乡愁别离,游子思妇时光逝。
李白“举头望明月”,杜甫《月夜忆舍弟》。
“青山明月梦中看”,阴晴圆缺话悲欢,王建“秋思落谁家”,九龄“天涯共此时”。
“人生代代无穷已”,“共看明月皆如此”。
菊花淡雅清高傲秋霜,淡薄名利写高洁。
不畏权贵说坚强,仁人志士守晚节。
陶潜“采菊东篱下”,不求闻达贞君子。
元稹“花中偏爱菊”,忆翁“枝头抱香死”。
梅花陈亮“一朵忽先变”,抗挫敢为天下先。
荆公“遥知不是雪”,纯净洁白递幽香。
放翁“只有香如故”,王冕“清气满乾坤”冰清玉洁梅胜雪,清高孤傲用意深。
松柏孤直坚贞又高洁,傲霜斗雪耐酷寒。
刘桢“松柏有本性”,“松柏后凋”《子罕》言。
莲表达爱情“莲”似“怜”,南朝乐府《西洲曲》。
清高自爱真君子,《爱莲》莫过周敦颐。
诗歌口诀
![诗歌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95909fd3240c844769eaeef3.png)
高考古诗鉴赏歌诀(一)古诗鉴赏不畏难,考纲要求烂心间。
表达技巧和形象,思想内容加语言。
素质修养固根本,神游于古想联翩。
诵读咏叹兴会至,语言突破发先端。
平仄对仗适格律,押韵也使语序缠。
语言风格有特质,术语种类要记全。
质朴清新别绮丽,简练隽永意味先。
诗中意象无限广,主客相融滋味长。
离愁别绪托折柳,望月怀远尽思乡。
竹菊梅兰君子范,春草无涯友情芳。
燕飞世迁夫妻苦,杜鹃啼血寄凄凉。
蝉鸣高洁虫悲误,鱼传尺素鸿雁忙。
凡此种种难尽举,骚人寓意话衷肠。
分门别类条理化,意境初解识诗章。
抒情方式要记清,直抒胸臆显爱憎。
更兼触景生情意,融情入景风雨惊。
托物言志诗魂寄,尽吐块垒见真情。
侧陪正面静衬动,乐景哀情反相成。
烘云托月手法老,虚实结合更鲜明。
双关互文兼对仗,铺陈排比并比兴。
跨过表达技巧隘,评价顺水有乘风。
思想内容怎评价?胸存类型不驳杂。
写景寄旨表不群,咏物抒怀写高雅。
羁旅行役寻常见,思亲怀乡拟不差。
故道长亭别情重,多言不忍少旷达。
怀才不遇思明主,舒啸山水访道家。
咏史写人堪自比,借古讽今漫叹嗟。
边塞风火燃诗意,或欲建功或挞伐。
对号入座须谨慎,莫让定式缚自家。
古诗浩淼如烟海,读品思评四步法。
如今识尽个中味,居高临下六分抓。
(二)一看题目明含义。
二看作者悟情志。
三看背景知来历。
四看意象析主旨。
五看典故解用意。
分析风格与手法。
时代、流派要牢记。
诗经表现是现实。
楚辞浪漫多比喻。
汉代乐府很灵活。
北魏风骨颇大气。
两晋山水寄情意。
陶潜首推属第一。
南朝爱情缠绵意。
北朝边塞铿锵诗。
唐代鼎盛两高峰。
李诗浪漫杜现实。
白诗兼备李杜风。
无题含蓄刘禹锡。
初唐清新有四杰。
晚唐哀婉数李煜。
词生唐代兴于宋。
豪放、婉约两分枝。
苏词、辛词多豪放。
高歌“大江东去”。
低吟“廉颇老矣”。
婉约首推李清照。
国恨家愁蕴笔底。
元代诗型有变异。
曲中可寻诗痕迹。
明清诗作讽现实。
锋芒毕露抒胸臆。
古诗源远一脉承。
多吟、多背、多深思。
(三)内容自古诗歌常写景,景情相生第一种。
边塞生活多磨难,惜别伤怀遥思念。
诗歌鉴赏顺口溜
![诗歌鉴赏顺口溜](https://img.taocdn.com/s3/m/a5f495f60242a8956bece4ec.png)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一、意象顺口溜1、托物言志类:抒发感慨菊花梅花表坚强松柏竹子潇洒傲,黍离黍离惜今衰,冰雪忠贞品格高。
稀稀草木衬荒凉。
寒蝉自比真清高诗中芳草喻离恨锦瑟夫妻感情好兄弟朋友情谊真西楼寓意有很多闺房孤独寂寞地登高望月好去处聚会饮酒不可缺凭栏写法有很多凭阑倚栏都是它抑郁激昂情绪多2、愁苦类:表达忧愁,渲染气氛梧桐芭蕉显悲凉流水常言人生苦命运无常感伤多猿猴长啸悲伤满杜鹃鹧鸪声凄凉寄人哀思化惆怅斜阳失落苍茫郁3、送别类:依依不舍,别后思念杨柳飘飘情难舍远望长亭何时回举酒畅饮送祝福排解愁绪离别情南浦南方水路送送别之地勿要忘劳歌指代送别歌劝君更尽一杯酒下一句中有阳关阳关便是西域地离别送行常看到4、思乡类;对家乡亲人朋友的牵挂月亮多思李白知,鸿雁候鸟回故巢双鲤尺素书信情蟋蟀声鸣似织机深秋怀人很惆怅捣衣砧板伤妇心浮云漂泊游子思5、爱情类:恋爱思乡之情王菲红豆唱相思勿忘原句是王维莲怜音同抒情怀长恨歌中比翼鸟还有一个连理枝勿忘两物显恩爱红叶以诗传情物6、边塞战争类: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班超投笔能从戎万里长城指将领大破楼兰建功业柳营柳营指军营治军有方周亚夫请缨杀敌来报国羌笛胡笳一乐器边塞诗中不可少吴钩关山又是啥思乡念人要建功7、闲适意象: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清闲淡雅的生活东篱五柳和三径再有一个是采薇都是隐者的象征。
高考语文:古诗词寓意顺口溜
![高考语文:古诗词寓意顺口溜](https://img.taocdn.com/s3/m/cb28abec6bd97f192379e91c.png)
高考语文:古诗词寓意顺口溜诗词鉴赏题在高考语文卷中所占的分值愈来愈大。
考试纲领对诗词鉴赏这部分所提出的要求是“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并剖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看法态度。
”考题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yle="word-wrap:break-word;font-family:Tahoma " microsoft="" yahei="" simsun="" font-size:14px="" />yle="word-wrap:break-word;font-family:Tahoma " microsoft=""yahei="" simsun="" font-size:14px="" />yle="word-wrap:break-word;font-family:Tahoma " microsoft=""yahei="" simsun="" font-size:14px="" />yle="word-wrap:break-word;font-family:Tahoma " microsoft=""yahei="" simsun="" font-size:14px="" /> 古诗词的形象包含人的形象以及物的形象。
那么,意象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诗人在客观之物上加上主观之意,便创建出必定的意象。
在古诗词的创作和发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观感情被渐渐固化下来,用以表现特定的场景和寓意。
【推荐下载】高三语文重点知识点:高三语文古诗词寓意顺口溜
![【推荐下载】高三语文重点知识点:高三语文古诗词寓意顺口溜](https://img.taocdn.com/s3/m/72792c2f16fc700abb68fc74.png)
[键入文字]
高三语文重点知识点:高三语文古诗词寓意顺口溜
高三语文重点知识点:高三语文古诗词寓意顺口溜
古诗词的形象包括人的形象以及物的形象。
那么,意象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诗人在客观之物上加上主观之意,便创造出一定的意象。
在古诗词的创作和发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观感情被逐渐固化下来,用以表现特定的场景和寓意。
在高考中,有一些意象是反复出现的。
笔者在此用一首小诗把高考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进行总结,以助考生记忆,从而更好地解答诗词鉴赏题:
松梅竹菊寓高洁,
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
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
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
1。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古诗词顺口溜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古诗词顺口溜](https://img.taocdn.com/s3/m/8fbc6edd915f804d2a16c176.png)
高考语文古诗词寓意顺口溜1、松梅竹菊寓高洁: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
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
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004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
2、借月托雁寄乡思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所出的诗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
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
3、杜鹃鹧鸪啼凄凄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
2004年全国卷Ⅱ诗词鉴赏题考察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题目问道: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此问的解答就应从杜鹃的叫声入手,词中也提到了声声只道不如归,表达的是作者漂泊之外的思归之情。
古诗词中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
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4、梧桐叶落透悲意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
诗词鉴赏顺口溜
![诗词鉴赏顺口溜](https://img.taocdn.com/s3/m/3dc6fc86680203d8ce2f2435.png)
诗词鉴赏顺口溜
诗词鉴赏不要急,先看作者和标题。
初读原作知大意,若有注释别忘记。
问意思,问内容,大致翻译记心中。
有一点,不能忘,所抒情感要写上。
,问意境,抓意象,找准名词记心上。
先答意境再分析,不引原作不答题。
最后点明所含情,三步三点才完整。
问怎样,问如何,先想修辞不会错。
若无修辞别着急,表现手法细分析。
比喻拟人诸修辞,分析之后带感情。
问画面,问情景,答案相同看内容。
炼字准确为诗眼,要寻动词巧相连。
若要自己作赏析,抓住修辞是第一。
若无修辞不要慌,表现手法不能忘。
远近结合或虚实,视觉听觉各不同。
以哀景,抒哀情,以乐景,抒乐情。
乐景哀情看语境,反衬手法要记清。
咏物诗,啥手法,托物言志要记明。
别诗大多写秋景,江口长亭离别情。
客居异乡心伤悲,独舟孤鸿影相随。
咏史慨叹事变迁,怀古伤今情无限。
古诗词内常见寓意顺口溜以及解释
![古诗词内常见寓意顺口溜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32a7ee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a.png)
古诗词内常见寓意顺口溜以及解释顺口溜在语音形式上的最大特色是“押韵”。
由于民谣非一般的口头说话,因而同诗歌、曲艺和唱词等一样,或多或少要讲究一点韵辙,这样人们听起来就悦耳和谐,念起来才顺口易记。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顺口溜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古诗词内常见寓意顺口溜以及解释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1、松梅竹菊寓高洁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
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
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004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
2、借月托雁寄乡思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所出的诗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
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
3、杜鹃鹧鸪啼凄凄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
2004年全国卷Ⅱ诗词鉴赏题考察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古诗词寓意顺口溜赏析诗歌中的思想感情考点解读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分析诗歌的意境等。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主要包括:1.理解诗歌语句的意思,根据诗歌的主要内容,分析其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总结诗歌的主旨;2.分析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3.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积极意义或局限性。
技巧点拨答题思路一、抓住情感语言,掌握情感基调1.抓住两种“情语”:(1)直接找出显性“情语”;(2)细心寻找隐性“情语”2.知道“情语”出现的位置:像直接“情语”,多出现在标题、开头、结尾处,在特殊情况下中间及小序中也会出现。
像隐性“情语”一般藏在写景叙事绘人的文字中和诗的中间位置,有时也会出现在注释中。
必须盯紧这些关键“部位”。
3.关注“情语”表达的特殊性:正常情况下,诗人用什么情语,就表达出什么情感,但有时会用隐晦、曲折、反语的方式表达,如用了“喜”字,就不一定真的表达“喜悦”之情,可能是反语。
因此,不必将“情语”直接拿来就用,还要结合原文语境作准确的理解。
当然,这种“口是心非”的表达方式较为少见。
二、抓住具体抒情方式,领悟含蓄、隐晦的情感古诗抒情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对于考试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间接抒情,因为它表达的情感含蓄、隐晦,给情感的把握带来不小的难度。
在解题过程中须区分具体的间接方式,对症下药。
1.借景抒情:抓景语悟情语借景抒情是古诗最常用的抒情方式,从景物描写中挖掘出思想情感是每一个考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主要途径是通过细读,看看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特征是什么,色调是什么(指冷色调与暖色调),它们又与情感有着怎样的正关联或负关联。
2.托物言志:抓物语悟情志借物抒情也是古诗常见的抒情方式。
应抓住描写物象的语言,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彩、味道)和内在品性以及环境特点,并能深入其里,联系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找准物与志的契合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情感一般是双层的,一关乎物之情,二关乎物后志。
3.用典抒情:抓典语悟情感用典是古诗的普遍现象,每一个典故都有作者独特的考虑,因此,要思考典中情,首先要靠自己的积累及诗后注释,判断诗句是否用典以及用了什么典故,再结合内容看看是如何使用典故的(正用或反用),从而挖掘其深层情感。
抓住典故中的主人公与作者的联系是理解的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情感往往也是双层的,一关乎典故情感,二关乎作者情感。
三、抓住时空转换,领悟变化的情感诗人的情感在诗中有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富于变化的,如何把握这变化的情感呢?其中一个重要路径就是抓住诗中时间、空间的变化。
从时间上讲,诗人的情感有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变化,如回忆过去,感到很美好;驻足现在,觉得伤感;展望将来(想象),充满期待。
读诗要善于分出不同的时间段,找出不同的情感。
像离别诗,一般分成离别时和离别后两个时间段写,离别时自然要痛苦,离别后自然是思念之苦、重逢之盼。
从空间上讲,空间不同,情感自然也就不同。
如在家中,家人聚在一起,很温暖;在外乡的路上,颇有羁旅之苦。
空间不同,实际上是不同景物对象的转换,读时如能抓住不同空间里的不同描写对象,自然就能捕捉到因空间变化而产生的情感变化。
四、抓住结构层次,领悟丰富的情感言少而情丰,是古诗表达的一个重要特点。
诗人尽可能利用最经济、最凝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情感。
这一点,正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作为考生,自然要咀嚼这精练的语言。
还要注意的是,这情感的丰富性也与诗的结构层次密切相关。
结构层次越多,表达的情感就越丰富;做题时善于切分结构层次,就有可能获得更丰富的情感要点。
如果是一句诗,可能有一个层次一个情感要点;如果是两句(一联),往往是两个层次两个情感要点;如果是上片或下片,有几个句子,自然就有几个层次几个情感要点。
阅读与答题时,必须要有这种层次的切分意识,有“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整体意识,方能读出、答出丰富的情感来。
答题模板1.情感概括题答题模式: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情感基调。
“情感基调”多用表示情感的一至两个双音节词表示,如惆怅、孤独、欣慰、愤懑、激愤、悲愤、闲适、恬淡等。
“原因(或情境)”是指出于什么原因(或情境)而产生的这种情感,如陆游《书愤》表达的是一种悲愤之情,这种情感是由报国无门而产生的。
2.情感分析题情感分析题有两种答题模式:(1)具体+概括:先对具体诗句进行分析,然后指出抒发的情感内涵。
(2)概括+具体:先指出抒发的情感内涵,然后对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这里的分析一定要结合语言,说出情感的依据和来由。
3.情感评价探究题这类题属开放性试题,答题步骤为:第一步,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和原因。
经典例题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案】15.“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解析】15.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意、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
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
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
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
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
许道宁,北宋画家。
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北宋中期(约公元970年-1052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多写林木、野水、秋江、雪景、寒林、渔浦等,并点缀行旅、野渡、捕鱼等人物,行笔简快,峰峦峭拔,林木劲硬。
有《秋江渔艇图》、《关山密雪图》、《秋山萧寺图》传世。
二、【2019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10.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5分)【答案】10.独抒己见,不随大流;但求尽力,不计结果;贵在实干,无意显名。
【解析】10.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涉及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
题目要求结合诗歌后六句分析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诗中“人皆”与“我独”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傲然不屈于俗见的鲜明态度;“岂计”“惟应”体现出作者对精卫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的肯定,侧面表现了作者孜孜以求毫不妥协的人生追求;尾联作者以“精卫”与刺客相类比,再次表达了对积极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的褒扬与欣赏。
三、【2019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9分)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唐]杜甫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
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
②孔父即孔子。
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3)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4分)【答案】(3)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生不逢时的苦闷,飘零他乡的哀痛,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解析】(3)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主旨的鉴赏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联系题目、注释、背景等全面解读,要仔细寻找能表露作者情感的词语,或者分析诗歌中的形象等,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
由“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描写通泉山水的壮丽美好,表达了诗人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伤时愧孔父”诗人借孔子叹凤、泣麟的典故,表达自己“伤时”之痛,即生不逢时的苦闷;“我生苦飘零”则表达了飘零他乡的哀痛;“所历有嗟叹”直抒身世之慨,“去国同王粲”是借王粲在国家动乱之时无奈依附刘表的典故,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四、【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15.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解析】15.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评价。
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
本题中需注意“寒风变春柳”、“烟濛濛”两个关键词,展现了柳条的朦胧多姿。
这个意象的深层含义就是希望,所以可知作者在困境中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五、【2018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寄和州刘使君①张籍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注:①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
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11.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答案】11.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对刘禹锡目前境况的同情之感;对自己能感知对方心意的知音之许。
【解析】11.题干问“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是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
作答时要结合全诗理解,关注诗词中抒情议论的句子,或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并结合诗词的写作背景考虑等,尾联“到此诗情应更远”,这是直接表达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
“醉中高咏有谁听”,“有谁听”是对刘禹锡目前怀才不遇境况的同情,并暗示自己对对方的理解。
实战演练一、【2018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9分)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