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基础
中医诊断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中医诊断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脉象、舌象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和判断,从而确定疾病的性质、部位、病因和病机,为治疗提供依据。
那么,中医诊断学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呢?中医诊断学的理论基础首先在于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
例如,季节的变化、地域的差异、情志的波动等都可能影响人体的健康。
因此,在诊断疾病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局部的症状,而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身体状况、生活习惯、情志状态等。
阴阳五行学说也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分为阴阳两个方面,阴阳之间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在人体中,阴阳平衡是健康的标志,阴阳失调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通过对患者症状、体征的阴阳属性进行判断,可以了解疾病的性质和发展趋势。
例如,发热、口渴、面红、脉数等多属于阳证;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脉迟等多属于阴证。
五行学说则将自然界的事物和人体的脏腑、组织等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在诊断疾病时,可以运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分析脏腑之间的关系,判断疾病的传变和预后。
藏象学说为中医诊断提供了脏腑生理病理的理论依据。
藏象学说认为,人体的脏腑虽然深藏于体内,但通过经络与体表、五官九窍等相互联系,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会在体表相应部位有所反映。
例如,心主血脉、主神明,心的功能失常可能会出现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肝主疏泄、主藏血,肝的病变可能表现为情志抑郁、胁肋胀痛、月经不调等。
通过对这些外在表现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推断出脏腑的病变情况。
经络学说在中医诊断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内连脏腑,外络肢节。
当人体发生疾病时,经络气血的运行会出现异常,在相应的经络穴位上可能会出现压痛、结节、条索状物等反应。
中医诊断学基础练习题+答案
中医诊断学基础练习题+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关于期前收缩的听诊,描述错误的是A、在规则心律的基础上,突然提前出现一次心跳,其后有一较长代偿间歇B、提前出现的心跳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或难以听到C、期前收缩可以联律的形式出现,每次正常心脏搏动之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称为二联律D、按其起源部位可分为房性期前收缩、交界性期前收缩和室性期前收缩三种E、其诊断无需心电图检查,听诊即可确诊正确答案:E2.关于年龄与疾病的关系,哪项是错误的A、佝偻病、麻疹多见于幼儿与儿童B、动脉硬化、冠心病多见于老年人C、白喉多见于幼儿与儿童D、结核病多见于老年人E、风湿热多见于少年与青年正确答案:D3.可出现第一心音增强的是A、二尖瓣狭窄B、贫血C、甲亢D、高热E、以上都对正确答案:E4.关于心尖搏动位置改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左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B、胸腔积液心尖搏动向健侧移位C、右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移位D、肺不张心尖搏动向健侧移位E、大量腹水心尖搏动位置上移正确答案:D5.视诊见患者右上腹腹直肌旁切口瘢痕,最可能的手术是A、脾脏手术B、胃大部切除术C、胆囊手术D、阑尾炎手术E、无法确定正确答案:C6.某患者心尖区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心率86次/分。
何项体征与本病不相符合A、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B、颈静脉充盈并肝肿大C、二尖瓣面容D、开瓣音E、肺动脉瓣第二心音分裂正确答案:A7.有关网织红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A、绝对计数(24~84)×109/LB、为未成熟的红细胞C、缺铁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D、胞浆中含核糖核酸E、降低提示骨髓造血受抑制正确答案:C8.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率少于心率的心律失常,见于A、心室颤动B、心律不齐C、期前收缩D、逸搏性心律失常E、心房颤动正确答案:E9.便秘与腹泻交替最常见于A、肠结核B、肠易激综合征C、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D、血吸虫病E、慢性痢疾正确答案:A10.关于体温测量方法的叙述,哪项正确A、口测法将消毒过的体温计置于舌下,紧闭口唇B、腋测法腋窝汗液不必擦干,因汗液对体温无影响C、肛测法将体温计头涂以润滑剂,徐徐插入肛门,深达体温计长度的1/3 为止,放置5 分钟后读数D、肛测法测体温,病人取俯卧位E、腋测法将腋窝汗液擦干,把体温计放在腋窝深处,用上臂将体温计夹紧,放置5 分钟后读数正确答案:A11.间歇性跛行常见的病因是A、巴比妥中毒B、高血压病C、先天性心脏病D、先天性肌营养不良E、佝偻病正确答案:B12.胸膜摩擦音最易听诊的部位是A、前胸B、肺底C、肩胛间区D、胸廓下前侧壁E、肺尖正确答案:D13.肺上界叩诊,是从哪块肌肉的前缘中央部开始叩诊A、胸大肌B、斜方肌C、肋间肌D、胸锁乳头肌E、背阔肌正确答案:B14.男性或小儿呼吸运动多为A、胸式呼吸B、腹式呼吸C、三凹征D、呼吸过速E、KussmA.ul呼吸正确答案:B15.男性,32岁,2天前饮酒后出现右上腹疼痛,向右肩放射。
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
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超有意思的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
你知道吗,中医诊断就像是一个侦探在寻找身体的秘密线索!比如说,看你的脸色,哇,如果脸色苍白,那是不是就像天空突然失去了阳光一样让人担心呢?这可能就提示身体有些不太对劲啦。
再来说说脉象,那可神奇了!中医大夫通过摸你的脉,就好像能感受到
身体里气血的流动情况。
就好比一条河流,脉象平稳有力,就像是河水奔腾不息;要是脉象虚弱无力,那可不妙,就像河水快干涸了似的。
“哎呀,我的脉怎么这样啦?”
还有舌诊呢!舌头就像是身体状况的一面镜子。
舌苔厚腻,是不是就像
镜子上蒙了一层雾气?这可能反映出身体里有湿气哦。
“嘿,原来舌头能告诉我们这么多信息呀!”
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可不是干巴巴的理论,它是非常实用的!想象一下,要是我们自己能懂一些,不就能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家人了吗?好比我们知道了哪种脸色可能代表身体有问题,就能早点注意和调理。
“这多好呀,能给自己和家人提前预警呢!”
咱可不是在这瞎吹,中医诊断可是经过了千百年的实践验证的。
它就像
一个智慧的宝库,里面藏着无数让我们惊叹的秘密。
我们要好好去探索,去发现这些神奇之处。
“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真的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钻研,它能让我们的健康之路更加顺畅呀!”
所以说,朋友们,别小瞧了这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它可是我们健康的
好帮手呢!大家一定要多多重视呀!。
中医诊断学基本知识
病,是指在病因的影响下,人体内正气邪气发生争斗,从而使阴阳失调,并表现出一个逐渐发展的病理变化过程.同一个病在不同的阶段,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证和若干不同的症状,所以,清代徐灵胎说:病之总者谓之病,而一病总有数证.
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四诊 是指用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来检查病人的身体,并收集相关资料,从而确定病情的一种方法。在具体的诊断中,望、闻、问、切四诊各有特色,只有相互结合,才能诊断出真实的病情病因。
(1)望诊:是指通过视觉观察病人的全省和局部的神、色、形、态、五官、舌象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的形、色、质量等的具体情况,从而了解病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并判断是否患病以及所患疾病具体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与五脏六腑之间关系密切相关,所以,只要仔细观察人体的外表,看可以推断出内部的病变。具体地说,望诊又可分望神、望形态、望皮肤、望头颈、望五官、望舌象、望脉络、望排泄物、望分泌物等
(2)闻诊:是指通过听觉观察病人语言、呼吸、咳嗽、喷嚏等声音变化和嗅闻病人身上发出的气味以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的气味,来了解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并判断是否患病以及所患疾病具体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问诊又可分为听声音和闻气味两个方面。
(3)问诊:是指通过询问病人及其家属、朋友,来了解其平日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发病原因,发病过程,具体症状以及以往的病史等,并判断其是否患病以及所患疾病具体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
表证的病程较长,发病时会同时出现发热\恶寒症状,且内部脏腑无明显的证候,通常会出现头痛\身痛\鼻塞\喷嚏等症状,多为浮脉,而舌象表现较少.
马维骐中医诊断学讲义
马维骐中医诊断学讲义
马维骐中医诊断学讲义主要介绍了中医诊断学的基础知识、临床应用、各种病证的诊断以及辨证论治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具体的介绍:
一、中医诊断学的基础知识
1.中医诊断学的定义和内容;
2.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3.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二、临床应用
1.中医诊断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2.中医诊断学在预防、保健、康复等领域的应用。
三、病证的诊断
1.气机失调证型的诊断;
2.气滞血瘀证型的诊断;
3.阳虚证型的诊断;
4.阴虚证型的诊断;
5.湿热证型的诊断;
6.风寒证型的诊断;
7.寒湿证型的诊断;
8.气虚证型的诊断;
9.血虚证型的诊断。
四、辨证论治
1.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针对不同病证的具体辨证论治方法;
3.中医常用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以上就是马维骐中医诊断学讲义的主要内容,这些知识对于理解中医诊断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有很大的帮助。
中医诊断学知识点重点章节总结
中医诊断学知识点重点章节总结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基础学科,是中医临床实践的核心和基础。
它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脉搏和问诊等方法,了解病人的症状、体征和病因,从而确定病人的病证。
以下是中医诊断学的重点章节总结。
一、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辨证论治、病因病机、病因分类等。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的核心内容,它强调从整体上观察病人的病情,辩证分型,并根据辨证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病因病机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内容,它研究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病因与病机之间的关系。
病因分类是中医诊断学的基础,它将疾病按病因不同分为外感病、内伤病、中毒病、杂病等。
二、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方法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
望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目色等来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
闻诊是通过听病人的语音、呼吸声、咳嗽声等来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
问诊是通过与病人交谈来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
切诊是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来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
这些方法相互补充,综合运用可以得到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三、中医诊断学的常见病症中医诊断学的常见病症包括感冒、咳嗽、发热、腹痛、头痛等。
感冒是由外邪侵袭而引起的疾病,其症状包括发热、流鼻涕、咳嗽等。
咳嗽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其症状包括咳嗽、咳痰等。
发热是由于机体受到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体温升高,其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
腹痛是腹部出现疼痛的症状,其病因多种多样,中医诊断学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体征和病因,可以确定病人的病证,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四、中医诊断学的疾病辨析中医诊断学的疾病辨析包括内科疾病辨析、外科疾病辨析、妇科疾病辨析等。
内科疾病辨析主要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脉搏和问诊等方法,辨析病人的病证,从而确定病因和病机。
外科疾病辨析主要是通过观察病人的外伤部位、疼痛程度、红肿情况等方法,辨析病人的病证,从而确定病因和病机。
妇科疾病辨析主要是通过观察病人的月经情况、白带情况、腹痛情况等方法,辨析病人的病证,从而确定病因和病机。
中医诊断学基础表格总结
气血津液辨证
类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气虚
气滞
气 气逆
行 失
气陷
常 气闭
气脱
含
义
表现特点
元气不足,功能失调,脏腑 机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 病理变化
少 气 懒 言 、神 疲 乏 力 ,脉 弱 无 力( 推 动 、气 化 减 弱 ) 自 汗( 固 摄 失 司 )易 感( 防 御减退)
气运行不畅而郁滞
闷、胀、痛
气升发太过下降不及
舌体强直不能转动
热邪亢盛,血分有热
热入心包,痰浊内阻,高热伤津, 中风征兆
舌体软弱不能伸缩
气血虚极、阴亏已极
舌体不自主地颤动
舌伸于口外,不即回缩 或反复舐口唇四周
气血两虚,阳气虚弱,热极生风, 虚风内动
心脾有热,疫毒攻心,动风先兆, 或小儿智力发育不全
伸舌时舌体偏向一侧
中风或中风先兆。
舌体卷缩不能伸长,严 重者舌不抵齿 苔色白 白粉堆积(积粉苔) 苔色黄 舌淡胖苔黄而滑润
日 晡 潮 热 :热 势 较 高 ,日 晡 热 甚 +腹 痛 拒 阳 明 腑 实 证 按,便秘燥结
阴虚潮热:午后或入夜低热+五心烦热, 阴虚证 骨蒸潮热,盗汗颧红
湿 温 潮 热 :身 热 不 扬 ,午 后 热 甚 +头 身 困 湿 温 病 重,胸脘痞闷,苔腻
轻 度发热 ,热势 较低( 37-38℃ )
津液上承,津液未伤 津液损失或津液不能上承 湿浊、痰饮、食积
食积或痰浊
胃之气阴两伤
真苔:舌苔紧贴舌面, 刮之不净,为有根之苔 假苔:舌苔似浮涂于舌 面,刮之即净,为无根 之苔。
胃气尚存 胃气匮乏
问诊
寒热类型 临床表现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诊断学基础大纲
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诊断学基础大纲一、诊断学基础概述A. 诊断学的定义和意义B. 诊断学在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中的重要性C. 诊断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二、中医诊断学基础A. 中医诊断的特点和原则1. 四诊合参的基本理论2. 中医辨证的方法和技巧B. 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概念1. 症状、症候、证候的含义和区别2. 中医病因学的基本理论C. 中医诊断学的常用方法1. 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2. 医案分析和病案记录的要点三、西医诊断学基础A. 西医诊断的特点和原则1. 从病因、病理、生理等方面进行诊断2. 西医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在诊断中的作用B. 西医诊断学中的重要概念1. 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的含义和作用2. 西医病因学的基本理论C. 西医诊断学的常用方法1. 详细病史的采集和分析2. 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技巧和要点四、中西医诊断学的比较与结合A. 中西医诊断学的差异和相同之处1. 中西医诊断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不同2. 中西医诊断学在疾病诊断中的互补作用B. 中西医结合诊断的实践和应用1. 中西医结合诊断的意义和优势2. 中西医结合诊断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五、诊断学基础的考试重点A. 中西医考试对诊断学基础的要求和考核方式B. 诊断学基础的核心知识点和常见考题解析C. 如何备考和提高诊断学基础的能力六、总结与展望A. 诊断学基础对中西医执业医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B. 今后诊断学基础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领域C. 综合中西医诊断学的理论和实践,提高临床诊断水平的建议结语:根据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诊断学基础是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从中医诊断学基础、西医诊断学基础以及中西医诊断学的比较与结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希望通过对诊断学基础的学习和理解,考生能够提高自身的诊断能力,在日后的临床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同时,也希望中西医结合诊断学的发展能够更加深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医诊断学基础题库(附答案)
中医诊断学基础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病理条件下,心尖搏动增强原因为A、肋间隙宽B、胸壁薄(消瘦、儿童)C、左心室肥大D、剧烈运动E、情绪激动时正确答案:C2.二尖瓣关闭不全时的杂音,描述正确的是A、收缩期向颈部传导B、舒张期向颈部传导C、收缩期向左腋下传导D、舒张期无传导E、舒张期向心尖传导正确答案:C3.正常人左胸下部胃泡区叩诊呈A、过清音B、实音C、鼓音D、浊音E、清音正确答案:C4.当毛细血管血液的还原血红蛋白含量达到哪一种水平时,可出现发绀A、>50g/LB、>40g/LC、>30g/LD、>60g/LE、>70g/L正确答案:A5.男性,69岁,高血压病史15余年,近1月来心悸、气促,活动后明显受限。
最可能发现的体征是A、心界如梨形B、叩诊心界向左右两侧扩大C、心尖搏动向左移位,略向上D、心尖搏动向左向下移位E、剑突下搏动正确答案:D6.腹腔内肿块不易推动,边界不清,有明显压痛。
见于A、梗阻性肿块B、恶性肿瘤性肿块C、炎症状肿块D、良性肿瘤性肿块E、囊肿性肿块正确答案:C7.右心室肥大的常见原因,不包括A、房间隔缺损B、二尖瓣狭窄C、肺动脉瓣狭窄D、肺心病E、主动脉缩窄正确答案:E8.靴形心脏的产生是由于A、心包积液B、右心室增大C、左心室增大D、右心房增大E、左心房增大正确答案:C9.脾脏触诊方法正确的是A、患者取右侧卧位时,右下肢屈曲,左下肢伸直B、患者仰卧位屈膝,医生右手掌与左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C、患者取左侧卧位时,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D、取仰卧位,医生右手掌与肋弓大致成平行E、呼气时向肋部方向迎触脾正确答案:B10.下列引起胸痛的原因,其中不是胸壁疾病的是A、肋间神经炎B、带状疱疹C、非化脓性肋软骨炎D、胸膜肿瘤E、肋骨骨折正确答案:D11.以下支气管疾病伴有咯血,最常见的是A、支气管扩张B、支气管内异物C、支气管炎D、支气管哮喘E、支气管内膜结核正确答案:A12.关于肝脏叩诊的描述,错误的是A、沿肺区向下叩诊,清音变浊则为肝上界B、肝脏叩诊可沿右锁骨中线、右腋中线、右肩胛线进行C、肝浊音界不受周围脏器影响D、矮胖体型者肝脏上下界可升高一个肋间E、瘦长体型者肝脏上下界可降低一个肋间正确答案:C13.关于语调与语态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语调与语态的失常多为习惯问题,诊断意义不大,只作参考B、语调是指言语过程中的音调C、音调受神经和发音器官的影响D、语态异常是指语言节奏紊乱E、语态异常表现为语言不畅、快慢不均、音节不清正确答案:A14.心脏杂音的听诊内容,不包括A、在心动周期中的时期B、与体温的关系C、杂音的传导方向D、性质E、最响的部位正确答案:B15.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患者突然停止咯血,张口目瞪,两手乱抓。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是通过对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疾病的性质及其发生的病机。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四诊合参四诊合参是中医诊断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四诊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目色等外部表现,来了解患者的病情。
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咳嗽声、呼吸声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问诊是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等,从而确定疾病的原因和特点。
切诊是通过对患者的脉象进行触诊,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病机。
2. 望诊望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目色等外部表现,来了解患者的病情。
中医认为,人的面色可以反映出人体的气血状况和脏腑功能的变化。
舌质和舌苔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人体的阴阳盛衰、脏腑功能的异常等。
目色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人体的气血状况和脏腑功能的变化。
3. 闻诊闻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咳嗽声、呼吸声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中医认为,声音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人体的气血状况和脏腑功能的变化。
咳嗽声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人体呼吸系统的病变。
呼吸声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人体呼吸系统的病变。
4. 问诊问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等,从而确定疾病的原因和特点。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调等有关。
通过问诊,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5. 切诊切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患者的脉象进行触诊,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病机。
中医认为,脉搏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人体的气血状况和脏腑功能的变化。
通过切诊,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四诊合参、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中医医生可以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确定疾病的性质及其发生的病机,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精讲讲义:中医诊断学基础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精讲讲义:中医诊疗学基础第一节中医诊疗学概括一、主要内容:中医诊疗学的主要内容,包含四诊、八纲、辨证、疾病诊疗、症状鉴识和病案撰写。
本书不设病案撰写的内容。
二、基来源则 ( 一) 审内察外,整体一致 ( 二) 四诊合参 ( 三) 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第二节四诊一、望诊望诊分类表现意义望神得两目灵巧,光亮有神;面色荣润,正常人,正气未神:表情自然;伤,脏腑功能未有体态自如,反应敏捷,动作自如;衰,病轻预后好神、语言清楚,意识清楚,面色滋润精充气足神旺失表现:精神委靡,面色无华,两正气已伤,脏腑功神:目昏暗,呼吸气能衰落(虚无微或喘促,语言错杂,形体羸瘦,神、动作困难,反响愚钝,甚则神识精损不清气亏神衰假告急病人出现精神临时好转的临床意义:阴阳格神:设想,临终前先兆(回光返照,拒,阴不敛阳,虚残灯复明)阳外越,阴阳马上神志:久病大病本已失神,但突离决,属病危然神识清醒,眼光转亮而浮光外露,语言不休,想见亲人;语言:语言声卑微断续,突然语声清明起来;面色:昏暗无华,而突然两颧泛红如妆;食欲:突然食欲加强。
神乱癫病:痰浊蒙蔽心神:表情冷淡,寡言少语,闷闷不乐,继则精神发呆,哭笑无常者狂病:痰火扰心:浮躁不宁,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呼号怒骂,打人毁物,不避亲疏。
痫病:痰迷心窍,肝风内动:突然摔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四肢抽动。
望色青色:主寒证、痛苦、血瘀、惊风赤色主热证黄色主虚证、湿证白色主虚寒证、失血证。
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证。
望形望形盛气虚:凡形体肥胖,肤白无华,精神不振者,多体、体为阳气不足之证;头面强、形瘦肌削,面色苍黄,胸廓狭小,皮肤干焦,则又。
弱、常有于阴血不足之证;肥、若瘦削已至大肉脱失的程度,每见于精气衰竭的患瘦者。
如“鸡胸”、“龟背”等畸形,则多属先天赋赋不足,常常是肺气耗散,脾胃衰弱,肾精损失的病变望姿“阳主动,阴主静”,喜动者属阳证,喜静者属阴态异病人卧位,身轻自能转侧,面常向外,多为阳、热、常实证;身重难于转侧,面常向里,精神委靡者,多为阴、寒、虚证。
中医诊断学基础题库(含答案)
中医诊断学基础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膝反射的反射中枢为A、腰髓1~2节B、颈髓6-7节C、骶髓1-2节D、腰髓2-4节E、颈髓5~6节正确答案:D2.耳后、乳突区淋巴结收集哪个部位的淋巴液A、头皮B、口底C、鼻咽部D、气管及肺E、甲状腺正确答案:A3.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第二心音分裂是A、逆分裂B、反常分裂C、固定分裂D、生理性分裂E、通常分裂正确答案:E4.皮肤黏膜淤点是指出血直径在A、<2mmB、>5mmC、3~5mmD、2~3mmE、小血肿正确答案:A5.大量恶臭痰常见于A、肺结核B、肺炎球菌性肺炎C、肺脓肿D、葡萄球菌性肺炎E、肺癌正确答案:C6.发热患者,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此热型称为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回归热E、波状热正确答案:A7.气管右移,右侧语音震颤消失,呼吸音消失,多考虑A、大叶性肺炎B、右侧肺不张C、左侧胸腔积液D、肺气肿E、左侧气胸正确答案:B8.女,65岁,近3年来常于餐后平躺时出现胸骨后烧灼样疼痛,口服奥美拉唑有效,最可能是A、十二指肠溃疡B、胃溃疡C、胸膜炎D、心绞痛E、反流性食管炎正确答案:E9.关于心尖搏动位置改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右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移位B、肺不张心尖搏动向健侧移位C、胸腔积液心尖搏动向健侧移位D、大量腹水心尖搏动位置上移E、左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正确答案:B10.查体前腹壁凹陷几乎贴近脊柱,肋弓、髂嵴和耻骨联合明显显露,见于A、急性肾炎肾炎B、肠梗阻C、恶性肿瘤D、右心衰竭E、胃肠穿孔正确答案:C11.肝明显肿大,表面光滑,边缘圆钝,质韧,有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见于A、脂肪肝B、急性肝炎C、肝癌D、肝瘀血E、肝硬化正确答案:D12.提示急性病容的表现是A、面潮红,兴奋,表情痛苦B、面晦暗,紫红,口唇紫绀C、面憔悴,目光暗淡D、面兴奋,惊愕,目光闪烁E、面晦暗,憔悴,目光暗淡正确答案:A13.关于腹外疝,不正确的是A、脐疝多见于婴幼儿B、男性腹股沟斜疝可下降至阴囊C、手术愈合不良处可有切口疝D、两侧腹直肌闭合不良者可有白线疝E、股疝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多见于男性正确答案:E14.某患者气促,诊断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
中医诊断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二尖瓣狭窄时,不会出现的体征是A、心尖搏动向左下移动B、心尖区舒张期杂音C、第一心音增强D、心尖区舒张期震颤E、梨形心正确答案:A2、关于腹部膨隆正确的是A、下腹部膨隆排尿后都可以消失B、膨隆有搏动者可能为动脉后面的肿块C、局部膨隆是长型者多为囊肿D、于卧位出现而站立时消失的局部膨隆为腹外疝E、局部膨隆随呼吸移动者多为膈下脏器或其肿块正确答案:E3、中老年患者,慢性上腹痛,无明显规律性,伴消瘦、呕血,应警惕A、胃癌B、肝硬化C、胆囊炎D、消化性溃疡E、慢性胃炎正确答案:A4、浅感觉检查时发现病人触觉正常,两点辨别觉障碍时,则考虑为A、皮质病变B、后索病损C、额叶病变D、丘脑水平以上病变E、脊髓丘脑侧束损害正确答案:C5、关于腹部四区分法,错误的是A、通过脐划一条水平线B、通过脐划一条垂直线C、右下腹主要包括阑尾、部分升结肠、小肠等器官。
D、分为右上腹、右下腹、左上腹、左下腹E、右上腹主要包括肝、胆、十二指肠、胰、脾等器官。
正确答案:E6、关于期前收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出现二联律B、正常人心律基本规则C、期前收缩均为病理性D、听诊不能判断期前收缩的来源E、期前收缩又称为早搏正确答案:C7、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可出现A、在心尖区触及舒张期震颤B、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触及连续性震颤C、在心尖区触及收缩期震颤D、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E、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正确答案:A8、咳大量脓臭痰伴胸痛及咯血,最常见于A、支气管炎B、肺脓肿C、肺梗死D、大叶性肺炎E、肺癌正确答案:B9、缺氧的典型症状是A、发热B、皮肤呈樱桃红C、呼吸困难D、意识障碍E、发绀正确答案:E10、关于腋测法测体温,哪项正确A、高热患者,腋下测量体温只需5分钟B、冬季老年危重患者,为避免受凉,体温计可放在腋下隔一层内衣进行测量C、正常值为35~37℃D、腋测法为体腔外测量,欠可靠E、腋测法测体温优点是安全、简便、不易产生交叉感染正确答案:E11、男性,25岁,近半年来常发生阵发性气喘,持续十几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中医诊断之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
是一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和防治等的学科。
它传承着中国古代先辈们治疗疾病的经验和理论。
中医的主导思想是整体观念,以脏腑经络为生理、病理基础,辨证论治是诊疗依据。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探求病因、病位、病性,通过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拔罐、食疗等治疗疾病。
中医诊断的研究内容,包括对病人进行检查,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采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确定病证的临床表现特点与病情变化的规律,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
今天,我们来介绍中医诊断中的诊疗基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诊法、诊病、辨证和病案四大部分。
一、诊法,是对病人进行检查,收集与病人健康有关资料的方法。
四诊包括望、闻、问、切四种诊法。
根据中医学理论,人体是个有机整体。
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内部病变能够反映于外。
这就是说,外部的疾病表现可以反映内在疾病的本质。
所以,中医在诊断疾病时,往往通过病人的自我感觉和医生观察到的病人的一些外在表现来推断病人内部的病理变化。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以表知里……以诊则不失矣”,认为外在变化可以反映体内病变。
《灵枢·外揣篇》则提得更为明确:“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脏波荡。
若是则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应形。
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认为体表的变化会正确地反映出内在的病变。
这种“以表知里”的诊法理论,至今仍在临床上发挥巨大作用。
二、诊病,亦称辨病,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得出病名诊断。
疾病的病名,是对该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出的概括与抽象。
对疾病作出病名诊断,是临床内、外、妇、儿等各科应学习的主要内容。
三、辨证,辨证是中医学的精华,为了弄清辨证的含义,首先要掌握症、证、病、辨证等概念。
四、病案,又称病历,古称诊籍,是临床有关诊疗等情况的书面记录。
病案是临床医疗、科研、教学的重要资料。
病案书写是临床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它要求将患者的详细病情、病史、诊断和治疗等情况,都如实地记录下来。
中医诊断学基础考试题+答案
中医诊断学基础考试题+答案1、三角烧瓶形心脏,见于A、心肌病B、心肌炎C、肺心病D、主动脉瘤E、心包积液答案:E2、患者男性,46岁,突发腹痛伴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腹痛剧烈,呕吐物有粪臭味。
查体示:脐周可见肠型,全腹压痛明显。
恶心、呕吐的病因是A、幽门梗阻B、胃食管返流病C、消化性溃疡D、小肠梗阻E、溃疡性结肠炎答案:D3、大叶性肺炎时可表现的病容A、苦笑面容B、满月面容C、慢性病容D、急性病容E、贫血面容答案:D4、腹部反跳痛发生的病理机制是A、空腔脏器扩张B、内脏肿大与肿瘤C、腹膜后淋巴结肿大D、腹腔脏器炎症累及壁层腹膜E、腹腔脏器炎症累及脏层腹膜答案:D5、男性,27岁,腹泻半天,呕吐3次。
腹泻为淘米水样,半天已10余次,无腹痛,感口渴、乏力,粪便检查:WB.C.2~5个/HP,余(-)。
该腹泻的主要发生机制是A、渗出性腹泻B、渗透性腹泻C、分泌性腹泻D、吸收不良性腹泻E、肠动力增强性腹泻答案:C6、下面关于水肿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肿是指血管外的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B、肾源性水肿发生速度多缓慢C、肾源性水肿,开始水肿部位从足部开始,下垂部位明显D、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是水肿形成机制E、心源性水肿一般为左心衰竭引起的答案:A7、下列哪项提示为厌氧菌感染A、痰液粘稠、牵拉成丝样者B、黄绿色或翠绿色痰者C、大量粉红色泡沫痰D、脓痰伴恶臭气味者E、浆液泡沫样痰,量大者答案:D8、右心室肥大时,心尖搏动的位置为A、向上移位B、向右下移位C、向左下移位D、向左移位E、向右移位答案:D9、局限性右下腹肌紧张,见于A、急性胰腺炎B、急性胆囊炎C、右下腹肠穿孔早期D、盆腔脏器炎症E、以上都不是答案:C10、引起发热最常见的病因是A、感染B、抗原-抗体反应C、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D、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E、皮肤散热减少答案:A11、语音震颤检查的顺序,错误的是A、从前胸到后背B、从上至下C、从内至外D、从左至右E、双手交换答案:D12、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最常见于A、动脉导管未闭B、室间隔缺损C、二尖瓣狭窄D、主动脉瓣狭窄E、肺动脉瓣狭窄答案:C13、当毛细血管血液的还原血红蛋白含量达到哪一种水平时,可出现发绀A、>70g/LB、>60g/LC、>50g/LD、>40g/LE、>30g/L答案:C14、男性,20岁,突发右侧胸痛、胸闷和呼吸困难,查体时最可能出现的体征是A、右肺局限性哮鸣音B、右肺闻及异常支气管呼吸音C、右侧湿啰音D、右侧哮鸣音E、右侧听觉语音减弱或消失答案:E15、周围血中网织红细胞增多,最常见于A、未治疗的缺铁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淋巴瘤D、急性白血病E、再生障碍性贫血答案:B16、哪项不属于交感神经的功能A、心率加快B、支气管扩张C、胃肠道蠕动减慢D、皮肤血管收缩E、瞳孔缩小答案:E17、右锁骨上淋巴结收集何处的淋巴液A、食管和胃B、鼻咽部C、下肢和会阴部D、乳腺和胸壁E、气管、肺和胸膜答案:E18、胸膜摩擦感阳性,是哪种疾病的特征A、干性胸膜炎B、大量渗出性胸膜炎C、胸膜增厚D、气管E、化脓性胸膜炎答案:A19、干性咳嗽常见于下列哪些疾病A、胸膜炎B、肺炎C、肺结核D、支气管扩张E、二尖瓣狭窄答案:A20、斑疹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一般不突出皮面,见于哪种疾病A、药物疹B、麻疹C、猩红热D、伤寒E、丹毒答案:E21、不属于胸腔积液体征的是A、呼吸音减弱或消失B、叩诊为实音C、肺下界活动度减弱D、呼吸音增强E、患侧饱满答案:D22、固定分裂最常见的原因是A、二尖瓣狭窄B、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室间隔缺损D、房间隔缺损E、二尖瓣关闭不全答案:D23、Kronig峡变宽,常见于A、上肺结核B、胸腔积液C、上肺肺炎D、肺气肿E、胸膜增厚答案:D24、收集口底、颊黏膜、牙龈等处淋巴液的是A、颏下淋巴结B、颌下淋巴结C、颈深淋巴结上群D、颈深淋巴结下群E、枕骨下区淋巴结答案:B25、腹腔内肿块不易推动,边界不清,有明显压痛。
中医诊断学基础考试模拟题+答案
中医诊断学基础考试模拟题+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率少于心率的心律失常,见于A、心律不齐B、心房颤动C、期前收缩D、逸搏性心律失常E、心室颤动正确答案:B2、正常人胸部叩诊不出现的叩诊音是A、实音B、清音C、鼓音D、过清音E、浊音正确答案:D3、哪种情况不会出现腹部皮肤色素沉着A、紫癜B、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C、妇女妊娠期D、多发性神经纤维瘤E、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正确答案:A4、最常出现呼吸音增强的是A、贫血B、胸膜炎C、急性弥漫性腹膜炎D、重症肌无力E、膈肌瘫痪正确答案:A5、肺气肿时,叩诊心界应为A、心浊音界缩小B、心浊音界右移C、心浊音界不变D、心浊音界扩大E、心浊音界左移正确答案:A6、急性肺水肿的特点是A、黄色脓痰B、铁锈色痰C、果酱样痰D、草绿色痰E、粉红色泡沫痰正确答案:E7、间歇性跛行常见的病因是A、佝偻病B、先天性肌营养不良C、高血压病D、先天性心脏病E、巴比妥中毒正确答案:C8、淋巴细胞增多,可见于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B、心肌梗死C、异位妊娠所致出血D、流行性腮腺炎E、急性化脓性感染正确答案:D9、室间隔缺损可触及A、胸骨左缘第3、4肋间收缩期震颤B、胸骨左缘第3、4肋间舒张期震颤C、胸骨左缘第2肋间收缩期震颤D、胸骨右缘第3肋间收缩期震颤E、胸骨右缘第4肋间舒张期震颤正确答案:A10、VirC.how淋巴结指的是A、腋窝淋巴结B、左锁骨上淋巴结C、颈深淋巴结上群D、右锁骨上淋巴结E、颈深淋巴结下群正确答案:B11、下列哪种药物长期服用可使皮肤黏膜发黄A、磺胺B、黄连素C、黄体酮D、利福平E、米帕林正确答案:E12、二尖瓣关闭不全时的杂音,描述正确的是A、舒张期向颈部传导B、舒张期无传导C、收缩期向左腋下传导D、舒张期向心尖传导E、收缩期向颈部传导正确答案:C13、关于颈静脉的检查,错误的是A、颈静脉怒张亦可见于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B、正常人立位或坐位时颈外静脉常不显露C、若取30~45度的半卧位时,颈静脉充盈度超过正常水平,称为颈静脉怒张D、正常人平卧时稍见充盈,充盈的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下2/3以内E、颈静脉怒张亦可见于左心衰竭正确答案:E14、胸廓扩张度检查时,两手掌贴于背部的什么部位A、约第12肋骨水平B、约第9肋骨水平C、肩胛下区,约第10肋骨水平D、约第8肋骨水平E、约第7肋骨水平正确答案:C15、门脉高压时,腹壁曲张静脉为A、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上至下,脐以下血流由上至下B、以脐为中心向四周伸展C、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上至下,脐以下血流由下至上D、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脐以下血流由上至下E、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脐以下血流由下至上正确答案:B16、发热的临床过程,关于高热期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A、无明显畏寒、寒战B、产热与散热过程相对平衡C、皮肤发红D、呼吸深快E、皮肤血管收缩正确答案:E17、哪项不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发热A、原发性低热B、感染后低热C、慢性心力衰竭D、夏季低热E、生理性低热正确答案:C18、患大叶性肺炎时,胸部叩诊音为A、清音B、实音C、过清音D、鼓音E、浊音正确答案:E19、肺动脉瓣听诊区位于A、胸骨左缘第四肋间B、胸骨右缘第三肋间C、胸骨左缘第二肋间D、心尖部E、胸骨右缘第二肋间正确答案:C20、下列哪种疾病所致发热为致热源性发热A、中暑B、急性心肌梗死C、风湿热D、甲状腺功能亢进E、细菌性肺炎正确答案:E21、判断营养状态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观察A、皮肤弹性B、指甲有无光泽C、肌肉的发育D、毛发的多少E、皮下脂肪充实程度正确答案:E22、关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左心室肥大、扩张B、二尖瓣区舒张期杂音C、P2可亢进和分裂D、晚期双室肥大、扩张E、S1常减弱正确答案:B23、肝肿大,表面光滑,质软或稍韧,无压痛。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全部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全部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中医诊断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中医诊断学对于中医临床实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医师判断疾病的根本依据,也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基础。
本文将对中医诊断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包括中医诊断学的起源与发展、诊断方法与技术、诊断依据与标准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一、中医诊断学的起源与发展中医诊断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黄帝内经”和《难经》等经典著作。
在这些经典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医诊断的基本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诊断学逐渐得到完善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在宋、元、明、清等历代中医名家的努力下,中医诊断学逐渐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现代,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医学研究的发展,中医诊断学又得到了新的突破和发展。
二、诊断方法与技术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四诊法、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等方法。
其中,四诊法是中医诊断学中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它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质和身体形态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闻诊是通过倾听患者的声音、咳嗽声、腹鸣声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疾病发生的时间和病史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除了四诊法之外,中医诊断学还包括其他一些诊断方法和技术,如舌诊、腹诊、脉诊等。
舌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和舌质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腹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腹部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脉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这些诊断方法和技术都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为中医师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依据。
三、诊断依据与标准中医诊断学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患者的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
主观症状是指患者自身感受到的疾病症状,如头痛、发热、咳嗽等。
客观体征是指医生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等手段获取到的患者的病理改变,如面色苍白、舌苔厚腻、脉象弦数等。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全部
神志清楚,语 言清晰 精彩 平稳 面色荣润,肌 肉不消。 动作自如,反 应灵敏。
精神不振,懒 言 乏神 少气 面色少华,倦 怠乏力,肌肉 松软。 动作迟缓。
精少华神萎靡, 语言错乱,或 突然神识清醒,言语不休, 神昏谵语,或 想见亲人。 卒然昏仆。 晦暗 气微或喘促 面色无华,形 体羸瘦。 动作艰难,反 应迟钝,或烦 躁不安,四肢 抽搐,或循衣 摸床,撮空理 线,或两手握 固,牙关紧急。 突然食欲增进。 面色无华,两颧泛红如妆。 突然目光转亮,浮光外露
(一)整体审察 1.疾病中存在整体影响:即局部与全身的互相影响,精神、 气机与形体的互相影响,脏腑与气血阴阳等的互相影响,机体与周 围环境的互相影响等。 2.中医诊断中整体审察的要求:全面了解局部与全身的病情 表现,了解病史、体质、环境等情况;对病情进行全面分析,综合 判断,认识病变的因果关系、演变发展趋势等。
望神的内容和意义
神 得 神 有 神) 少 神 (神气不足) 病 理 正气充足,精神充盛,机体功能正 常。 正气不足,精神轻度损伤,机体功 能较弱。 (1)因精亏神衰而失神者,提示正 气大伤,精气亏虚,机体功能严重 衰减。 (2)因邪肾神乱而致失神者,提示: ①邪盛,热扰神明,邪陷心包; ②肝风挟痰蒙闭清窍,闭阻经络。 皆属机体功能严重障碍,气血津液 失调。 是危重病人出现的精神暂时“好转” 的虚假表现。其局部症状的“好转” 与整体病情的恶化不相副符合。 提示: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 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 将离决。 其特点是反复发作而缓解期不出现 的神志失常。其神志失常表现只能 作为诊病依据而不具有“失神”的 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健康表现,或虽病而正气未伤,精气未伤, 病轻。 轻病或恢复期病人或见于体质虚弱者。
Δ(二)诊法合参 1.“诊法合参”的含义:四诊并重,方法参用,病情资料的 综合收集。 2.四诊应并用或并重的道理:四诊是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诊察 病情,方法各异,不 能互相取代,各诊收集的资料均对诊断有益。 3.在临床上是四诊参合运用,而不一定按固定的诊法顺序进
中医诊断学基础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中医诊断学基础测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某患者65岁,咳嗽、咳痰18年,气促4年,下肢水肿半月,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肺、肺心病、心功能Ⅲ级。
应采取何种体位A、被动体位B、自动体位C、强迫仰卧位D、端坐呼吸E、强迫侧卧位正确答案:D2.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常见于A、房颤B、房扑C、期前收缩D、窦性心律不齐E、心肌炎正确答案:A3.关于腹部膨隆正确的是A、下腹部膨隆排尿后都可以消失B、局部膨隆是长型者多为囊肿C、局部膨隆随呼吸移动者多为膈下脏器或其肿块D、膨隆有搏动者可能为动脉后面的肿块E、于卧位出现而站立时消失的局部膨隆为腹外疝正确答案:C4.叩诊肝脏发现肝浊音界消失,见于A、急性胃炎B、急性阑尾炎C、溃疡病穿孔D、急性胆囊炎E、急性胰腺炎正确答案:C5.脾脏中度肿大指A、脾缘不超过肋下2C.mB、脾缘超过肋下2C.m至脐水平线以上C、脾缘超过肋下3C.m至脐水平线上D、脾缘超过脐水平线E、脾缘超过前正中线正确答案:B6.判断脂肪充实程度最方便、最适宜的部位是A、手背或上臂背侧下1/3B、上腹部C、前臂的曲侧或上臂背侧下1/3D、前臂的曲侧或手背E、手背或上臂内侧正确答案:C7.腹围正确的测量方法为A、患者排尿后平卧,用软尺经两侧肋弓下缘绕腹一周,测得的周长为腹围B、患者排尿后平卧,用软尺经两髂前上棘绕腹一周,测得的周长为腹围C、患者排尿后平卧,用软尺经脐绕腹一周,测得的周长为腹围D、患者排尿后平卧,用软尺绕腹一周,测得的周长为腹围E、患者排尿后平卧,用软尺经上腹部绕腹一周,测得的周长为腹围正确答案:C8.关于腹腔积液,说法不正确的是A、腹部明显膨隆B、仰卧时腹部两侧叩诊呈鼓音C、尺压试验时,硬尺无搏动D、腹部叩诊呈浊音E、脐上移正确答案:D9.肝震颤见于哪种疾病A、肝硬化B、肝癌C、脂肪肝D、急性肝炎E、肝包虫病正确答案:E10.咳嗽伴声音嘶哑见于A、肺结核B、声带麻痹C、肿瘤压迫喉返神经D、肺癌E、气管异物正确答案:C11.不属于气胸体征的是A、肋间隙变窄B、气管心脏移向健侧C、呼吸速度减弱或消失D、叩诊清音E、患侧饱满正确答案:D12.黄疸伴呕吐、上腹痛、发热,常见于A、急性胃炎B、消化性溃疡C、急性胆囊炎D、急性肠炎E、急性胰腺炎正确答案:C1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可见哪种呼吸A、胸式呼吸B、腹式呼吸C、三凹征D、呼吸过速E、KussmA.ul呼吸正确答案:E14.男性,25岁,反复发作气促、胸闷、呼吸困难,发作时查体叩诊为过清音,两肺布满干啰音。
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
1脱证:应固气,独参汤主之。
气能生血( 《中基》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2黄疸三黄:巩膜(白眼仁)、皮肤、小便中年以上人的脂肪沉着与黄疸的鉴别:脂肪沉淀在局部,而黄疸的黄则分布均匀3胖人多痰,瘦人多火4药方:大枣半斤,枸杞2斤,川红花50g ,冰糖半斤,酒10斤(纯高粱白酒60° -- 62 °)药 用价值:治未病,促进血液循环,防高血压、脑瘀血。
四闭:气血阴阳 7五脱:寒热痰淤气8风(行痹)寒(痛痹)湿(着痹)三气(风寒湿)热痹9治脱发、发折、头发干燥、干枯、头皮屑的药方:生大黄40g ,紫草50g ,侧柏叶30g ,首乌40g ,炮甲珠20g ,黑芝麻油2斤将上诉药物混合,于黑芝麻油中3个月用法:以植物洗发水净头,涂上泡制好的黑芝麻油,揉搓5—10分钟,再洗净10小儿风水:小儿受风寒面部水肿风水宣肺(肺有宣发肃降的功能),此法称之为提壶揭盖11面瘫:风邪中络,导致面神经麻痹,时间窗在一周之内,以针灸治疗,效果甚好 13红眼病:红眼病即充血性结膜炎,由病毒所引起,慎用抗生素治疗方法:将菊花,金银花放入水中,加热至有水蒸气,用水蒸气熏眼睛,熏时要使眼睛做上下左右的旋转运 动每天2 — 3次此法还可用于眼袋,黑眼圈,眼睛干涩的治疗。
14针眼(中)麦粒肿(西):常见于少年,青年,眼睑下拉内面有黄白点,化脓所致(内)由 于毛囊化脓性炎症,按之发硬,患者疼痛,肿胀,不及时治疗可形成疤痕(外)五味消毒饮主之 注意:头面部、危险三角区出现青春痘,针眼,切勿挤压,由于头面部 静脉无静脉瓣,细菌可直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脑内。
15治疗流鼻血:法一:用冷水拍后颈窝法二:用湿毛巾夹于腋下,与流鼻血的鼻子同侧17 口唇糜烂,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多属胃热,清胃散主之上火(中)牙龈炎、牙周炎(西)牙龈肿痛,牙疼,牙龈出血(牙宣)如是实火, 一般为青壮年,清胃散主之;虚火,一般为老年人,玉女煎主之18鹅口疮是由白色链球菌引起,属于真菌感染;常年使用抗生素会使菌群失调,引起真菌感染,可导致腹泻口干瘰疬:颈部淋巴结肿大全身七处淋巴结分布:腘窝、(腋窝)、(锁骨上窝)、(腹股沟)、耳后、枕后、颌下加()的出现肿大属于危险症状21风寒所致项强,项背强几几-----《伤寒论》桂枝加葛根汤住之22癥:腹腔内痞块,一般以隐见腹内,按之形证可验,坚硬不移,并有定处者为癥瘕:聚散无常,推之游移不定,痛无定处者为瘕积: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是为脏病聚:聚属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有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23腰部拘急:1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2腰肌劳损:按之腰大肌发硬并伴有疼痛3肾结石: 见于腰部胀,并不是很痛4输尿管结石:绝大多数来源于肾脏,由于尿盐晶体较易随尿液排入膀胱,故原发性输尿管结石极少见,包括肾结石或体外震波后结石碎块降落所致,剧痛(此之谓:肾绞痛),可致休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问疼痛
2.不同部位疼痛的临床意义
(1)头痛
3.望形
望形体 望姿态
4.望头面
望头形与头发 望目色主病
望耳鼻 望唇、齿龈、咽喉
5.望体表
斑
白
痈
疹
(
疽
疒
疔
咅
疖
)
6.望舌
6.望舌
望舌质
望舌形
望舌态
(1)强硬:热入心包 痰浊内阻 中风先兆
(2)痿软:气血两虚 阴液枯竭 (3)颤动:气血亏虚 肝风内动 (4)吐弄:心脾有热 动风先兆 (5)歪斜:肝风内动 痰瘀阻络 (6)短缩:寒凝经脉 热灼筋痿
2.嗅气味
口气臭秽,多属胃热,或消化不良,亦见于龋齿 、口腔不洁等;口气酸馊,多是胃有宿食;口气腐臭, 多是牙疳或有内痈。
各种排泄物与分泌物,包括二便、痰液、脓液、带 下等,有恶臭者多属实热证,略带腥味者多属虚寒证。 如大便臭秽为热;有腥味的属寒。小便臊臭,多为湿热 。矢气奇臭,多为消化不良,宿食停滞。咳吐浊痰脓血 ,腥臭异常的,多为热毒炽盛,瘀结成脓的肺痈。
神
荣润,肌肉不削,动作自如,反应灵敏。
复。
失 无神,精亏神衰 神志昏迷,或言语失伦,或循衣摸床,撮空理线; 正气大伤,
神
目暗睛迷,瞳神呆滞;面色晦暗,表情淡漠呆板; 精气亏虚,
反应迟钝,呼吸气微,大肉已脱。
严重衰减,
属病重
假 重危病人精神暂 神 时“好转”的虚假
表现,临终前预 兆。
久病重病之人,本已失神,但突然精神转佳,目光 转亮,言语不休,想见亲人;病至语声低微断续, 忽而清亮起来;或原来面色晦暗,突然颧赤如妆; 或原来毫无食欲,忽然食欲增强。
三、问诊
(1)寒热 (2)汗 (3)疼痛 (4)饮食口味
(5)二便 (6)咳嗽 (7)耳目 (8)经带
(一)问 寒 热
1.概念 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感觉。
• 2.寒热的产生机理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 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3.寒热的临床表现 (1)恶寒发热 (2)但寒不热
(3)但热不寒
但热不寒
1.望神
•2006 A. 望神的重要内容是 A.视面部表情 B.望形态动静 C.看眼神的变化 D.观言语气息 E.察精神意识状态
2.望色
2005 A.脾气虚病人常见的面色是 A.青黄 B.萎黄 C.青紫 D.晦暗 E.枯槁
2.望色
2005 A.脾气虚病人常见的面色是 A.青黄 B.萎黄 C.青紫 D.晦暗 E.枯槁
辨证
病案撰写
基本原则
1.审内察外,整体统一
2.四诊合参 3.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一望 诊
第二节 四诊
神 色形
头面
体表
舌 排出物
一.望诊
得神 失神
1.望神
神志 表情 呼吸 肌肉 反应 头发
面色 目光 语言 行动 食欲
假神 神乱
得 有神,精充气足 神志清楚,两目精彩,呼吸平稳,语言清晰,面色 健康;易康
概念:只发热,不觉冷,或反恶热。临床意义: 见于里热证。
病机:阳盛或阴虚。
但热不寒
(二)、问 汗
1.概念及机理
“阳加于阴谓之汗”
2.汗的临床表现
自 日间汗出,活动尤甚 汗
盗 睡时汗出,醒则汗止 汗
绝 津液大泄,大汗不止 汗
兼见畏寒神 疲乏力
兼见潮热、 颧红等症
属阳虚
属阴虚
重病、 危证
躁扰烦渴,汗出如油,脉细数 疾——亡阴证 身冷肢厥,冷汗淋漓,脉微欲 绝——亡阳证
望舌苔
望苔色:白、黄、灰、黑四种。察苔色可以推断疾病性质。 望苔质:察舌苔厚薄、润燥、腻腐、剥脱、有根无根等变化。 舌象特征
腻苔——苔质颗粒细腻致密,融合成片,紧贴于舌面,揩之不去,刮之难去 ;
腐苔——苔质颗粒疏松,粗大而厚,如豆腐渣堆铺舌面,揩之可去,刮之易 脱。 临床意义
腻苔——多因湿浊内蕴,阳气被遏所致。多见于湿浊、痰饮、食积证; 腐苔——多因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邪气上升。多见于痰浊、食积。
战 在病势沉重之时,先见 汗 全身战栗抖动,而后汗
出
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汗出热退,脉静身凉——邪去正 复;汗出热不退,脉来急疾—— 邪盛正衰
头 仅头/颈部出汗较多; 汗 “但头汗出”
半 半侧身体有汗,或为左 另一侧经常 身 侧、或为右侧、或为下 无汗 汗 半身 出
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上 蒸
有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 经脉,或营卫不调,或 气血不和所致
2.望色
2007 A.脾气虚衰、湿邪内阻的常见面色是 A.黄而无华 B.面色淡黄 C.黄而虚浮 D.黄而鲜明 E.黄而晦暗
2.望色
2007 A.脾气虚衰、湿邪内阻的常见面色是 A.黄而无华 B.面色淡黄 C.黄而虚浮 D.黄而鲜明 E.黄而晦暗
2.望色
青色 主寒证、惊风证、瘀血证、痛证 黑色 主肾虚、水饮证、瘀血证、痛证 黄色 主虚证、湿证
第二章 中医诊断学基础
第二章 中医诊断学基础
中 概述 医 诊 四诊 断 辨证 学
第二章 中医诊断学基础
中 概述 医 诊 四诊 望 闻 问 切 断 辨证 学
第二章 中医诊断学基础
中 概述
医 诊 四诊 望 闻 问 切
断 辨证 学
八纲 脏腑 气血津液
主要 内容
第一节 概述
四诊疾病诊断八纲源自症状鉴别(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语声
1.听声音
强弱
错乱
呼吸
气微 气粗
哮 喘
少气 叹息
咳嗽
呃逆嗳气
1.听声音
呃逆,俗称"打呃"。呃声高亢而短,响亦有力,多属实热; 呃声低沉而长,气弱无力,多属虚寒。若久病胃气衰败,出 现呃逆,声低无力,则属危证。
嗳气,又称噫气,俗名打嗝,多见于饱食后,可由宿食不化 、肝胃不和、胃虚气逆等原因引起。食后嗳出酸腐气味,多 为宿食停积,或消化不良;无酸腐气味的,则为肝胃不和或 胃虚气逆所致。
2007 A.食积痰浊的常见舌苔是 A.黄苔 B.黑苔 C.滑苔 D.腐腻苔 E.花剥苔
2007 A.食积痰浊的常见舌苔是 A.黄苔 B.黑苔 C.滑苔 D.腐腻苔 E.花剥苔
舌诊的临床意义
正气的盛衰 病位的深浅
病邪的性质 病势的进退
7.望排出物 1.痰涎 2.呕吐物 3.大便 4.小便
二、闻诊
“回光返照” 或“残灯复明”
神 精神错乱、神志 焦虑恐惧、狂躁不安、淡漠痴呆、卒然昏倒等。以 多见于癫、
乱 异常。
痴呆为例,多见两眼发直,内眥距宽,眼裂开大, 狂、痴、痫
呈倒八字型。面色粉白(因反射强光而有失真), 脏躁等病 。
1.望神
•2006 A. 望神的重要内容是 A.视面部表情 B.望形态动静 C.看眼神的变化 D.观言语气息 E.察精神意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