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的概念和理论.pptx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级需要
该理论的基本论点:
(1)需要是激发动机的原始驱动力。
(2)人的需要是有层次性的,由低层 次需要向高层次需要发展。
(3)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在同一 时间里,人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
(4)低层次需要从外部得到满足,高 层次需要从内部得到满足。
(5)高层次需要难以满足,但激励作 用更大。
高层次需内容比低层次需 要广泛,而且实现的难度更 大,满足的可能越小。
高级需要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 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并认为它们由低到高 呈阶梯状排列。
自我实现需要:成就、理想、抱负等。
尊重需要:地位、尊重、赏识、尊严、自尊
权力等。
社交需要:友谊、归属、爱等。
安全需要:劳动安全、环境安全、职业安全、经济安全、
社会安全、心理安全等等
生理安全:衣、食、住、行、婚配、生育、阳光、空气等
3个关键因素-- 努力、 组织目标 需要
(七).需要、动机、行为与激励的 关系 --激励过程的基本模式:
激励的过程描述
未满足的需求 引起 动机 支配 行为 寻求 目标
激励过程模式一
未满足的 需要(人 自身内在 的需要或 外部刺激 所引起的 需要
心理 紧张 和生 理紧 张即 动机
寻找
目
解除
紧张
的行
具有明确的行动目标,对事业的成功有强烈的要 求,愿意接受挑战,为自己树立一定难度的目标,
他们善于发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争取事业 的成功。
(三)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
主要论点:
➢ 影响人们积极性的因素有保健因素和 激励因素。
➢ 保健因素是指与工作环境等外在条件 有关因素激励因素是指与工作本身的特点和 工作内容有关的因素
马斯洛认为:难度越大,吸 引力越强,激励力量也就越大, 果真如此吗?
“需要层次论”的运用:
需要的层次
追求目标
管理制度与措施
1.生理的 薪水、健康的工作环境、 身体保健(医疗设备)、工作时
需要 各种福利。
间(时间)、住宅设施、福利设施。
2.安全的 职业的保障、意外事故 职业保证、退休金制度、健康保
需要 的防止。
第五章 激励的概念、模式 与激励理论
一.需要、动机、行为与激励:
(一)需要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 需要是指有机体由于缺乏某种生 理或心理的因素而产生的与周围环境的 某种不平衡状态。
■需要的基本特征:
➢ 需要的多样性 ➢ 需要的自身满足性和社会性。 ➢ 需要的发展性 ➢ 需要的模仿性 ➢ 需要的关联性、反复性和斗争性
行为是指有机体在环境影响下所引起 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反应。换言之, 行为就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 的一切动作的统称。
行为模式:
刺激物 (诱因)
人
生理变量 环境变量 心理变量
行为
挫折 冲突 忧虑
目标
反馈
这一行为模式作了四个重要的假设:
1.行为是有原因的,
2.行为是朝向一定目标的,
3.行为在朝向目标的过程中会被挫折、冲突、忧虑打断,
为
标
满紧 足张 需消 要除
挫 折更 心紧 理张
新 的 需 要
积极 行为Fra Baidu bibliotek
消极 行为
激励过程模式之二(教材P104)
1.需求未满 足:不平衡的 内部情况
2.寻找和选 择满足需要的 对策(方法)
3.导向目 标的行为与 绩效
6.重新考核 与评价需要
5.奖励与惩 罚
4.绩效评 价
7.满足
激励过程模式之三(教材P105)
二.激励理论及其运用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1943年提出) •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20世纪50年代提
出) •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1959年提出) • 佛隆的“期望理论”(1964年提出) •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1963年提出) • 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1968年提出) •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 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的作用不同。
该理论的应用:
1.要能正确区分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2.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应在保健因素具 备的条件下,重视激励因素所代表的内在 因素的力量。
(四)期望理论:
基本模式:
动机水平 = 期望值 × 效价
三个基本关系:
➢努力-绩效关系: ➢绩效-奖励关系: ➢奖励-个人目标关系:
(二).动机的定义与作用:
★ 动机是为了满足需要而引起 和维持个体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 某一目标的愿望或意念。是推动人 的行为的动力。
★ 动机的作用:
始动机能 指向机能 强化机能
(三)需要与动机的关系:
人的动机是由人的需要所引起的, 动机的主要来源有两个原因:内部原 因和外部原因。
(四)行为的定义与模式:
管理者应该回答的三个问题:
如果我付出了最大努力,是否 会在绩效评估中体现出来?
如果我获得了好的绩效评估, 是否会得到组织奖励?
如果我得到奖励,我是否认为 它们对我具有吸引力?
(四)公平理论:
认为职工生产积极性和工作态 度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 而且受其所得的相对报酬的影响。
自己的所得 : 他人的所得 (横向比较)
险制度、意外保险制度。
3.社交的 友谊(良好的人际关系) 协谈制度、团体活动制度、互助
需要 团体的接纳与组织的一致。 金制度、教育训练制度。
4.尊重的 地位、名分、权力、责任 人事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表彰
需要 与他人薪水相比之高低。 制度、奖金制度、选拔制度。
5.自我实 能发展个人特长的组织环 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研究
的需要 境、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发展制度。
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论”
该理论主要研究在人的生理需要基本得到 满足的情况下,还会产生权力的需要、友谊 的需要和成就的需要。
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的特征:
有很强的事业心,注重实际,敢冒一定的风险,
他们把个人成就看得比金钱还要重要,从工作中 获得的乐趣和鼓励超过物质上奖励;
4.行为是有动机的。
(五)动机与行为的关系:(例)
埋头苦干
多赚钱 寻求友谊 寻求成就感 取得领导好评 为组织多做贡献
(六).什么是激励?
激励是个人特征吗?
MOTIVATION
动机 ?
激励?
激励是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我们把激励定义以能够满足个体
的某些需要为条件促使个体产生高水 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的过程。
自己的付出
他人的付出
自己现在的所得 : 自己过去的所得(纵向比较)
自己现在的付出 自己过去的付出
不公平导致的心理或行为上的反应:
➢自我安慰,从心理上用认识机制降低 不公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