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杜甫的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诗“沉郁顿挫”之再探
杨童环宇
文学与新闻学院语文教育 10260434
【摘要】:“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没错,这句诗描写的就是我国唐代与李白齐名的伟大诗圣——杜甫。说起杜甫的诗,没有人不知道他诗中的写实手法,以及杜诗的“史诗”性质。“沉郁顿挫”更是杜甫早年对自己创作风格的一种描述。他说,“臣之述作,虽不足以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杨雄,枚皋之流,庶可岐及也。”那么,是什么造就了杜甫沉郁顿挫的写实风格?他的生平造就了他的思想,思想体现风格,风格展示了他的成就和艺术特点。
【关键词】:杜甫沉郁顿挫生平思想体现影响
“沉郁顿挫”,本意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藉,语势有停顿转折。沉郁,指诗歌内容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多对诗词文章的内在的思想和情感而言。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出语谋篇的曲折、变化的多端。多是对诗词文章的语言和篇章结构而言。“沉郁顿挫”在文学史上一般指杜甫的风格特征。他诗歌的风格多种多样,最具有特征性的,也是杜甫自己提出并为历来评论家所公认的,是“沉郁顿挫”。所谓“沉郁”主要表现为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屈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1】
杜甫是唐代社会转折时期继往开来的伟大诗人,他前半生是在盛唐度过的,深受盛唐文化的熏陶,在他身上可以看见盛唐士人开阔的胸襟;放荡不羁的精神。可安史之乱来临,他的后半生历经战乱、四处漂泊,对战乱中百姓颠沛流离,受苦受难的生活有着实际的深刻的体验。正是历经了这种战乱沧桑,他的诗风趋于沉郁顿挫,写实风格突出。所以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对于我们来说都不陌生,之前对其生平,思想,作品及艺术风格都有一定的了解。以前对我来说,对杜甫的了解是片面的。知道杜甫的诗中体现最多反
映民生疾苦,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以及忧国忧民的爱民思想。原因就是因为他历经安史之乱。之后,经过对他生平的进一步了解,他诗歌的再次细细评读,才发掘一点深意。那么到底他有哪些成就他风格的社会经历,其风格在杜诗中有哪些体现以及其风格对后世的影响都没有探究过。所以我现在就来探探其中的深意。
一、杜甫的生平思想
我们很早学习杜甫的诗就背过这样一段话,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因为他曾在长安南县的少陵居住过,所以世称杜少陵;又因他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又称杜工部。这是杜甫最基本的资料。杜甫他是出生于一个世家,家里世代“奉儒守官”,父辈世代为官,母亲也是豪门闺秀。这样一个家庭注定杜甫一出生就有享受的特权。他可以不纳租税,不服兵役,就使得杜甫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随心所欲。杜甫喜欢作诗,十三四岁以前,杜甫基本上是在读书和漫游中度过的。谁不年少而轻狂?将近十年的漫游,杜甫南下吴越,又北游齐赵,逍遥不羁又满怀一个少年的雄心壮志与抱负。充满着青春激昂的格调,好似他诗《房兵曹胡马诗》中所著,“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这是他游山玩水,畅阔天地的胸襟开放的豪情的体现。再如我们熟知的《望岳》中最脍炙人口的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纵山小”更是为我们展现了年少杜甫的心志,豪放的霸气,更有入仕为国效力的心情的雏影。因为要想“一览纵山小”就先的爬上那座高峰。雄伟的气魄丝毫不下与李白。后与李白相识后曾一同寻仙访道,共同在梁、宋一代有狂放的豪侠之游。这时的杜甫充满着对人生未来美好的规划与理想。社会繁荣昌盛,一切欣欣向荣,人生更是没有苦难与磨砺。更不知繁华奢靡背后掩藏的危机。所以,这时的安宁、繁荣、美好与后来杜甫经历的残酷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巨大的落差冲击着杜甫的视觉与入仕后悄然变化的心理认知,为其主要创作风格的形成悄悄埋下了伏笔。
杜甫少年时的志存高远在奸相李林甫的操作下成了一个虚幻的肥皂泡。天宝六载,三十四岁的杜甫应了唐玄宗的应试之诏,信心满满的希望做官为民,实现年少时的理想。但李林甫使这次的考试成为了一场骗局,对自视甚高,又没有社会阅历的杜甫是认生中的第一次沉重的打击。他困守长安,以求入仕的机会,丰
富的学识希望得到很好的运用。但是在杜甫刚刚到达长安不久,又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了杜甫面前,他的父亲去世了,生活一下就变得困苦起来,以至“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在困居长安的十年中,他不得不去跑官,奔走权贵之间,作诗投赠,乞求引见,但是没什么效果,甚至多次直接向唐玄宗献赋,希望文采受到重视以谋求一官半职,直到天宝十四载,才获得一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卑微管职,而且已到安史之乱爆发前夕了。穷困潦倒的生活让他体会到下层人民养家糊口的不易,真真是“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2】
“安史之乱”后,叛军很快就攻破潼关,杜甫随逃难的人群准备投奔唐肃宗,可半路被叛军抓获,在长安过了八个月的俘虏生活,国仇家恨使得他的头发都变白了。至德二载三月,他写下了著名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通过城中春色依旧,但物是人非,山河破碎的描写以及对家人思念的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国破家碎的现实的忧心,以及对亲人迫切的思念。更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千千万万在战争中与家人分离的人们心里急切的担忧。这一年四月,杜甫逃出了长安,冒着生命危险到达凤翔,被肃宗任命为左拾遗,可是也许杜甫就不是做官的命,不久就因为上疏申救房琯而触犯了肃宗。这年九月,在收服长安后杜甫于第二年坐贬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因在路上目睹百姓国破家亡的惨剧,又逢关中大旱,饥荒严重,是他放弃了在华州的职务,前往泰州,从此远离了长安。著名的“三吏”、“三别”也是之一时期写下的。到了泰州后,生活无着落,杜甫开始了他人生中最艰苦的漂泊的日子。投靠朋友,在一个朋友那住一段时间又离开,成都著名的杜甫草堂就是他在严武等人的接济下盖的一个草屋。夏天炎热无比,冬天又寒冷凄凉。但就是在这样艰苦无比的情况下,杜甫也是心系人民,希望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可以证明杜甫的这种思想,“自经战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一时期期间他又任了一个官职,但还是不到半年就就辞去了职务,不知是因为对社会现实的绝望还是因为年少的抱负不可能再得以实现。
杜甫的一生可以说基本都是在漂泊艰苦与痛苦中度过的。大历三年杜甫一身病痛都还为国家战事不利而流泪。他到潭州寻找友人,找到是友人又已去,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