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视域中工业旅游发展研究
工业旅游研究报告
工业旅游研究报告1. 引言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遗产为背景,向公众开放的一种旅游形式。
近年来,工业旅游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成为旅游业的新亮点。
本报告旨在研究工业旅游的背景、发展现状以及对旅游业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 工业旅游的背景工业旅游起源于欧洲,最早的工业旅游景点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英国。
随着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工业遗产的保护意识的觉醒,工业旅游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工业旅游有着独特的魅力。
通过参观工业遗产,游客可以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感受工业时代的风貌,增长知识,提升审美情趣。
与传统的自然景区相比,工业旅游更加接地气,富有现实感和亲和力。
3. 工业旅游的发展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许多成功的工业旅游景点。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工业旅游景点:3.1 铁路博物馆(英国)铁路博物馆位于英国曼彻斯特,是世界上最大的铁路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展示了英国铁路建设的历史和发展,参观者可以体验蒸汽机车的驾驶和维修。
3.2 纺织博物馆(中国)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的纺织博物馆是中国首家以纺织为主题的博物馆。
博物馆陈列了丝绸、棉纺、毛纺等各种纺织工艺,游客可以了解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历程。
3.3 钢铁博物馆(美国)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钢铁博物馆介绍了美国钢铁工业的历史和技术。
博物馆内部陈设了各类钢铁设备和工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这些成功的工业旅游景点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4. 工业旅游对旅游业的影响工业旅游对旅游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4.1 丰富旅游产品工业旅游丰富了旅游产品的种类和内容。
传统的旅游项目主要以自然景区、历史遗迹为主,而工业旅游为旅游业增加了新的方向和可能性。
4.2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工业旅游的兴起,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工业旅游景点需要维护和管理,吸引了大量游客消费,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4.3 促进文化传承工业旅游可以帮助保存和传承工业遗产。
工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和推进对策
工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和推进对策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工业旅游逐渐成为了重要的旅游形式之一。
工业旅游不仅可以展示企业的生产环境和生产工艺,更可以深入了解
到行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趋势。
以下是工业旅游的现状和推进对策:
1. 现状
目前,工业旅游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一些大型企业开
始逐渐开放工厂门户,允许游客前来参观。
而且很多的工业企业也把
工厂环境变得更加安全舒适,提高游客的参观体验。
但是,在旅游人
口规模和旅游消费水平上,工业旅游还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2. 推进对策
政府需要加强对于工业旅游的政策支持,鼓励更多的企业加入到
工业旅游中来。
企业需要主动拥抱工业旅游,为游客提供更加安全、
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
同时,要重视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开发,提高
产品的质量和特色。
此外,旅游企业还需要加强与其他业态的合作,
如与餐饮、住宿、景点等配套企业。
最后,工业旅游也需要注重宣传
工作,营造更加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氛围,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总之,工业旅游的发展前景广阔,需要政府、企业和各方面的力
量共同推动。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
全域旅游调研报告全域旅游调研报告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域旅游概念逐渐被提出并逐步落实到地方旅游发展规划中。
因此,我们进行了一次针对全域旅游的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全域旅游发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为下一步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一、全域旅游定义和发展概况全域旅游是指以地方文化、自然、历史等卡源为基础,以旅游产业为支撑,综合利用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实现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当前,全域旅游发展呈现以下特点:1. 全域旅游发展区域范围逐渐扩大。
传统旅游区是为了满足区域内旅游需求而开发的旅游资源,而全域旅游则将整个地区包括乡村等资源整合起来开发。
2. 全域旅游发展注重文化、历史、自然资源的整合。
以往旅游资源利用多为单一产品,而全域旅游则将更多元的资源综合利用起来。
特别注重保护本地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
3. 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更加注重旅游休闲体验,强化游客的参与感,提高游客满意度。
4. 全域旅游发展注重与地方经济的紧密联系。
实现全域旅游的发展需要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全域旅游的长期发展。
二、全域旅游发展现状1. 全域旅游发展优势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全域旅游发展有如下优势:1) 地域概念更广,有更好的资源整合余地,同时提升区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 以新型旅游消费为宗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之余,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3) 实现了旅游产业与本地经济及文化相结合,搭建平台各行业的合作与发展;4) 鼓励旅游资源优化整合,尽可能挖掘潜在资源,推动全域旅游成为对外交流的舞台。
2. 全域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此同时,全域旅游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1) 旅游组织管理缺乏标准化,导致游客安全和权益等问题引起关注;2) 大多数全域旅游项目规划设计较为滞后,创新性不强,从而无法激发游客的兴趣;3) 全域旅游发展的安全隐患极大。
由于实施方案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建设周期长,重大旅游安全隐患也如同随时锁上门。
全域旅游背景下邢台市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全域旅游背景下邢台市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一、邢台市文旅融合的现状分析邢台市作为河北省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资源。
古代的邢台是九州重要的中心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邢台市还是一个具有现代气息的现代化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等设施齐备。
邢台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条件。
在当下,邢台市的旅游业发展呈现出一些特点。
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接待游客数量逐年增加,旅游收入也在不断增加。
文化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越来越丰富多样,不仅有传统的历史文化旅游产品,还有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新兴产品。
全域旅游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邢台市各地区的旅游资源整合和互补性发展日益明显。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增加,文旅融合成为了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
但与此邢台市文旅融合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文旅融合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文化设施和旅游设施相互配套性不足。
文旅融合的产业发展还不够成熟,相关企业和机构合作不够紧密,文旅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不够精细。
文旅融合的体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部门和单位之间协作配合不足,政策措施还需要更加有力。
邢台市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依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如何推动邢台市文旅融合的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邢台市可以加强文旅融合的产业发展。
文旅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邢台市可以加强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合作,推动文旅产品的开发和营销。
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文旅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邢台市可以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提升文旅融合的发展环境。
政府可以出台更加有力的鼓励政策,比如给予文旅企业更多的税收减免和资金支持,为文旅产品推广和营销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加强对文旅产业的监管和引导,规范行业秩序,保护文旅资源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纯正性。
邢台市可以加强文旅融合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推广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邢台市的文旅资源和文化特色,增加市民和游客对邢台市文旅融合发展的认同和支持度。
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
8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年9月下半月刊
边各种旅游产品。在新疆风景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为了满足 游客的不同需求,应该借助当地独特的地理景观及风俗文化,考 虑其自身的旅游定位,适当增加旅游项目,通过提供各种项目活 动丰富旅游内容,如增加拍照体验、沙滩排球、阳光浴、垂钓竞 赛、文物展示、健身娱乐、民俗庆典、体验田间劳动及出游野炊 等拓展类型项目。在适当增加旅游内容的同时,打造具有新疆独 特地域特点的品牌旅游项目,提高品牌竞争力,并通过新媒体、 宣传片等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二)打造山海康养旅游新业态 背山靠海形成的山、海资源是秦皇岛市具有的得天独厚的 自然资源优势,在这一自然资源优势背景下结合建设康养旅游项 目,将成为吸引全国游客的新型旅游业态。秦皇岛市的旅游产业 一直着重开发海域资源,产品功能以观光游览为主,不可避免的 产生了旅游产品形式单一的问题,造成互动型和深度体验型旅游 产品开发不足。以山海康养为主题来打造秦皇岛市全域旅游产 业,既能提升秦皇岛市整体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又能实现秦皇 岛市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秦皇岛市以山海康养为新的旅游品牌 形象,能让秦皇岛的旅游形象更具特点,更加突出。秦皇岛可以 通过山海康养来区别于周边滨海城市旅游产业,从而避免旅游产 业的同质化问题。为促进康养产业的发展秦皇岛市可以建设重点 旅游产业项目库,将具有康养特色的项目纳入从而进行重点支 持,比如国际康养旅游中心、森林康养小镇、葡萄小镇等。秦皇 岛市还可以深入开展“旅游+”战略,丰富购物游、研学游、海 洋游、工业游、运动游等旅游项目。 (三)开发秦皇岛市工业旅游 工业旅游是是旅游产业在工业制造业中的拓展,是人们对旅 游资源定义的全新理解,是旅游新概念和旅游新产品形势的创新 结合体。在发达国家工业旅游的历史悠久,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利 用其强大的品牌效益来吸引对工业制造流程好奇的游客,已品牌 吸引游客又通过工业游的开发促进了自身产品家喻户晓。近年来 我国有越来越多的现代化企业开始注重工业旅游,如上海宝钢、 青岛海尔、佛山海天、广东美的相继向游人开放,都获得了政府 的高度重视。参观工业企业的旅游项目,消费者既能增长见识, 又能体验生产过程中的乐趣。对企业而言,让消费者了解生产过 程,能使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产生信赖感,所产生的效果远胜于宣 传广告的效果。 企业应提高对工业旅游的重视度,大力开展工业旅游项目, 把工业旅游视为企业重要的文化建设活动和宣传公关活动。秦皇 岛玻璃制造业历史悠久,2010年12月建设了我国第一家国有玻璃
2024年工业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工业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工业旅游是指通过游览工厂、参观制造业企业等方式,以了解及感受工业生产过程与工业文化的一种旅游形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旅游市场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以1500字的篇幅,分析工业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
1. 工业旅游市场的背景工业旅游市场的兴起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工业生产过程和工业文化的兴趣逐渐增加。
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工业的好奇心,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展示自身形象和实力的平台。
2. 工业旅游市场的规模和发展趋势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工业旅游市场在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的工业旅游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数十亿美元。
而在我国,工业旅游市场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
工业旅游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国内游客,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前来参观。
工业旅游市场的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工业园区的建设为工业旅游提供了合适的场所。
其次,工业企业也逐渐意识到工业旅游的潜力,并主动开展相关活动以吸引游客。
此外,政府对于工业旅游市场的关注和扶持也对其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工业旅游市场的特点和亮点工业旅游市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亮点:3.1 独特性工业旅游市场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游客可以近距离接触到工业生产过程以及彰显工业文化的景点。
通过参观工业企业,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到产品的制作过程、技术流程等,增加了对工业的认识和了解。
3.2 互动性与传统旅游相比,工业旅游强调互动和体验。
游客可以亲身参与到工业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实践和体验来增加对工业的了解。
例如,游客可以亲手操作设备,观摩生产线,甚至参与到某些生产环节中。
3.3 教育性工业旅游不仅可以提供娱乐和消遣,更重要的是具有较强的教育性。
通过参观工业企业,游客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增长见识,提高自身素质。
4. 工业旅游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工业旅游市场的发展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2024年工业旅游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工业旅游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工业旅游是指以工厂、企业为景点,向游客提供参观、学习、体验等服务的旅游模式。
随着工业发展和文化旅游兴起,工业旅游市场也逐渐得到了发展。
本文将对工业旅游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2. 工业旅游市场规模根据相关数据,目前我国工业旅游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据统计,2019年全年工业旅游总人数达到 X 亿人次,同比增长 X%。
尤其是在农村工业旅游方面,由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农村工业旅游市场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
3. 工业旅游市场发展趋势3.1 科技与文化结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文化旅游的兴起,工业旅游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许多企业开始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工业旅游体验。
同时,注重将企业的历史文化和品牌故事融入旅游产品中,使游客在参观中能更好地了解企业的价值和发展历程。
3.2 多样化的旅游产品随着游客对工业旅游的需求不断增长,工业旅游市场也在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除了传统的参观工厂和生产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开展互动体验项目,如亲手制作工艺品、参与科技实验等。
这样的多样化产品可以吸引不同类型的游客,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
3.3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业旅游不仅仅是为了商业目的,还可以起到保护和传承工业文化遗产的作用。
一些历史悠久的企业能够通过工业旅游来宣传和保护自身的文化遗产。
这不仅有助于保护企业的历史积淀,也能够为企业带来额外的旅游收入。
4. 工业旅游市场面临的挑战4.1 安全风险问题由于工业旅游通常需要游客进入生产现场,这给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企业需要加强安全意识,优化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4.2 旅游设施不完善一些企业在开展工业旅游时,面临旅游设施不完善的问题。
例如,停车场不够大,导游服务不足等。
这些问题需要企业加大投入,提升旅游设施的品质,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4.3 品牌建设与运营能力工业旅游企业在发展中也需要注重品牌建设和运营能力的提升。
工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和推进对策
工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和推进对策内容摘要:工业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产业中的新生事物,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阐述了工业旅游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工业旅游的客源市场,总结了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若干对策,并在此基础上具体探讨了天津滨海新区的工业旅游项目。
关键词:工业旅游旅游资源推进对策滨海新区随着近几年生活水平与消费层次的提高,人们的旅游消费正日益向多元化、多层次方向发展,集休闲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工业旅游成为热点。
由此,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专项旅游方式,以其内容的新颖性、项目的易行性日益赢得了众多企业和旅游开发商的青睐。
例如,北京首钢、上海宝钢、浙江秦山核电站、青岛海尔、吉林中国一汽等知名企业纷纷加盟旅游行业,浙江温岭还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工业旅游促进会。
从全国来看,虽然工业旅游项目经营成功的企业不少,但是也有一些企业的工业旅游项目只能勉强维持下去。
由此看来,要使工业旅游从一开始就得到规范健康的发展,不走或少走弯路,首先就要对工业旅游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
工业旅游的内涵工业旅游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它以工业企业的厂区、生产线、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产品等为主要吸引物,活动范围一般限于工业企业之内。
这是旅游行业的一个新领域,是对旅游资源深层次的开发。
目前工业旅游在我国主要是在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名牌企业中开展,旅游内容集中于:参观企业标志性建筑、企业特有的人文景观以及厂区美化绿化建设;了解企业生产制造过程, 增长知识,拓宽旅游者视野;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感受企业文化;认识该企业或该行业的发展历史,纵观企业或行业发展全貌。
由此可见,工业旅游作为伴随工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发展,是城市品牌的衍生物,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工业旅游资源作为城市的稀缺资源,具有依附性、知识性、多效益型和重游率低等特点。
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我国工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完整的旅游概念尚未形成旅游是一个大概念,包括吃、住、行、游、购、娱。
2023年工业旅游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工业旅游行业市场调研报告工业旅游是旅游业的一个分支领域,主要是指将工业遗产、工业技术、工业文化等工业领域的相关内容作为旅游项目的内容,让游客感受到工业经济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该领域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本文基于对工业旅游行业市场的调研,对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竞争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1.国内市场根据2019年发布的《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显示,2018年,国内工业旅游人次达4.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9.1%。
同时,工业旅游收入达到1050亿元,同比增长36.8%。
预计到2025年,国内工业旅游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以上。
2.国际市场据国际旅游组织2019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工业旅游市场规模达到9200亿美元,但该领域还处于蓝海状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发展趋势1.文化挖掘大量的工业遗产成为了市场资源,更好地发掘工业遗产保持文化传承性质,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价值,成为工业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
2.特色推广不同省市的工业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可以将旅游资源、创新科技、文化遗产和产业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提高市场吸引力。
3.区域整合通过区域合作和整合,可以促进各地优质的旅游资源整合使用,优化行程规划,提升旅游品质,共同推动工业旅游的发展。
三、市场竞争1.品牌示范工业旅游与知名品牌的合作有利于工业旅游的用户体验、行业口碑和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2.旅游产品开发为了有更多更精彩更具创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方案,必须加强旅游业和工业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从不断推出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方案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3.文化交流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工业旅游特色之一,而且每个地区的文化内涵难以举例。
为此,加强文化交流成为了当前工业旅游竞争新趋势。
四、结论总体上,随着工业旅游的不断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趋势稳步增长,竞争越来越激烈,行业有望迎来更健康、稳定的发展。
为切实提高工业旅游产业品牌影响力,强化集群竞争优势,扩大市场规模和认知度能力,需要各地旅游主管部门在产业政策、品牌推进、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发挥各自网络,继续探索创新。
工业旅游发展研究
工业旅游发展研究东西部经济研究院工业旅游是工业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兴业态,既是工业产业结构向高端发展、价值链向两端延伸的结果,又是旅游消费市场向多元化、多层次、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必然。
工业旅游不同于传统旅游,它以科技含量和企业文化为卖点,企业通过游客的参观游览,来获得更多的社会影响力和企业知名度,可谓“名利双收”。
一、工业旅游的概念(一)工业旅游的起源工业旅游起源于法国,最早的发展形式是工业遗产旅游,即在废弃的工业旧址上,通过保护和再利用原有的工业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等,改造成一种能够吸引现代人们了解工业文化和文明,同时具有独特的观光、休闲和旅游功能的新形式。
(二)工业旅游的发展继工业遗产旅游的成功,1980年以来,欧美等国的工厂旅游(Factory Tourism)也普遍开展起来。
工厂旅游为游客提供了到车间观看工业生产的机会,旅游业、工厂、游客这三个因素对工业旅游的开发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从旅游业的角度来看,旅游业由“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重要转折和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工厂旅游的发展;从工厂的角度来看,工厂建设旅游设施让游客参观的目的在于与顾客建立关系,加强消费者对公司品牌的认知;从游客的角度来看,参观工厂是因为生活方式的转变,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新的消费趋向的产生。
(三)工业旅游的定义由于国内外研究的视角不同,有关工业旅游的定义尚未统一。
我国最早提出的关于工业旅游的定义是从旅游需求角度出发的,而国外学者大多是从旅游供给角度出发。
总体来说,工业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新形式,是指以工业生产过程、工厂风貌、工人工作生活场景、企业文化等与工业相关的因素为旅游吸引物,用这一游览过程使旅游者得到相关的指导、知识和体验,并为工业主体带来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效应。
二、国外工业旅游的发展(一)发展概况工业旅游包括工业遗产旅游和工厂观光旅游。
国外工业旅游的发展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但其真正大规模发展则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遗产旅游开始的。
全域旅游视野下肥东县域旅游发展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6,22(16)全域旅游视野下肥东县域旅游发展研究罗谦心(中共肥东县委党校,安徽肥东231600)摘要:该文就肥东县发展全域旅游的必然性和肥东县的现实基础进行了阐述。
并针对问题,依据肥东旅游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全域旅游;肥东县;现实基础;发展路径中图分类号TU98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6)16-0130-032009年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对我国旅游业而言是一项里程碑式的重要文件,它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迎来了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期。
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出境旅游1.2亿人次。
中国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
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测算:中国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10.1%,超过教育、银行、汽车产业。
安徽省也认识到旅游业的光明发展前景,将“重点抓好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工作,壮大旅游产业规模”编入“十三五”规划(草案)中。
肥东县在2016年中国共产党肥东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提出打造“全域旅游”,意在将旅游产业培育成肥东县绿色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惠及全县人民的幸福导向性产业。
肥东县居皖中腹地,东望南京,南滨巢湖,西融合肥,北襟蚌埠,既有“吴楚要冲、包公故里”的盛名,又有“襟江近海、七省通衢”之美誉[2]。
肥东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长三角西向延伸的“必经地”,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纵深腹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区域。
肥东县有店埠镇、撮镇镇、石塘镇、长临河镇、桥头集镇、包公镇、梁园镇、元疃镇、白龙镇、八斗镇、古城镇、众兴乡、牌坊乡、张集乡、杨店乡、向导乡、马湖乡、陈集镇共18个乡镇;总面积2181.6km2,人口105.3万,辖331个村(居、社区)。
2023年工业旅游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工业旅游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工业旅游行业是指以工业景点作为旅游资源,以工业生产过程、工艺技术、工业历史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形式。
随着中国工业发展的不断壮大,工业旅游行业也逐渐兴起。
以下是对工业旅游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的1500字研究报告。
一、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工业旅游行业是一个新兴的旅游市场,其市场规模还相对较小。
目前,工业旅游的受众主要集中在工业从业人员和对工业历史文化感兴趣的人群中。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约14亿人次,其中工业旅游的占比大约为5%左右,市场规模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工业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丰富: 中国工业发展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各类工厂、车间、生产线、工业博物馆等。
随着工业的不断升级,这些工业旅游资源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2. 政策支持: 国家对工业旅游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
2014年发布的《工业旅游发展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发展工业旅游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支持工业旅游的发展。
3. 人民收入提高: 随着人民收入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颖特殊的旅游形式,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们对旅游的需求。
4. 旅游观念的转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旅游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
传统的观光旅游形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工业旅游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能够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旅游体验。
5. 技术的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工业旅游也逐渐与互联网、无人机、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相结合,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二、市场竞争格局和特点目前,工业旅游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还相对分散,市场主体主要包括工业企业、旅行社、工业旅游开发公司等。
但相对来说,市场竞争还不是很激烈,主要原因如下:1. 缺乏知名品牌: 目前,工业旅游行业还缺乏知名品牌,大部分只是以地方特色为主,缺乏统一的品牌形象。
发展全域旅游调研报告
发展全域旅游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全域旅游作为新一代旅游发展模式,旨在通过整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资源,为游客提供全面的旅游体验。
全域旅游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还可以增进人民的文化交流,扩大国内外宣传。
为了更好地推动全域旅游的建设,开展本次调研。
本文主要分析全域旅游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文献梳理等多种方法,以多方位、多角度的方式了解全域旅游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问卷设计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游客的满意度,旅游产品的覆盖率以及目的地的品牌知名度等。
实地考察主要内容为去目的地旅游,通过实地考察可以了解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的健康程度,以及景区的管理和服务能力等。
文献梳理方面,我们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情况,以及其他的经验和教训等,为本次调研提供参考价值。
三、调研结果1. 全域旅游发展现状总体情况来看,全域旅游的建设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
虽然一些著名景区采取了全域旅游的模式,但是在规模、产品、服务等各个方面都还有待完善。
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经济没有完全发达的地区,全域旅游的建设还存在很多困难。
2. 旅游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国内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一些新兴的旅游区域不断崛起,给原有的旅游目的地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同时,一些国际旅游目的地也不断拓展中国市场,加剧了市场的竞争。
3. 旅游产品不够丰富多样化在全域旅游的建设过程中,旅游产品的丰富性和多样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目前很多旅游产品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旅游业态,而全域旅游的原则要求产品要有形、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更加注重对当地的文化、社会、经济资源的整合和开发。
4. 营销手段不够精准全域旅游的营销工作还需要不断加强。
由于对市场的了解不够深入,对人群特征的掌握也不太准确,营销手段的效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规划研究
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规划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全域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
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旅游业发展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如何规划和发展旅游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对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规划进行研究和探讨,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全域旅游的背景全域旅游是指将旅游资源全方位地整合和利用,实现旅游业从单一景点到整体区域的全面发展。
它是一种基于区域全域旅游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的新型旅游模式,其核心就是全域旅游资源开发和整合。
在全域旅游的理念下,不再是单一景点或者景区在发展,而是整个地域一体化的旅游资源在共同发展。
这种理念的提出,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机遇。
全域旅游的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旅游市场的需要。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再满足于单一景点的游览,而是希望在一个地域内能够体验更多样化的旅游资源和服务。
全域旅游成为了旅游市场的需要。
2. 政府政策的倡导。
为了提高当地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各级政府也开始倡导全域旅游的发展。
通过整合当地的旅游资源,提高旅游的综合服务水平,能够更好地吸引游客,增加旅游收入。
3.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多元化的旅游需求,传统的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全域旅游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
1. 旅游资源的整合。
在过去,旅游资源之间往往是独立开发和经营的,难以形成集群效应。
而在全域旅游的理念下,各种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得以整合和协同开发,形成了更加完整的旅游产品。
2. 旅游服务的提升。
全域旅游要求将服务范围从单一的景点拓展至整个地域,这就要求不仅要提高景点本身的服务水平,还要在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3. 旅游产品的多样化。
由于整合了更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域旅游带来了更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不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景点,而是能够体验更多元的旅游项目和活动。
2024年工业旅游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工业旅游市场环境分析一、引言工业旅游作为一种结合工业生产和旅游观光的新兴模式,不仅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还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本文将对工业旅游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市场需求、竞争态势以及政府政策等方面。
二、市场需求分析1.工业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受众广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观光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工业旅游作为休闲娱乐方式。
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对于体验不一样的旅行方式更感兴趣,因此对工业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
2.工业旅游与文化教育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吸引力。
不同于传统旅游景点,工业旅游可以让游客近距离观察工业生产过程,了解技术知识,增加对于工业发展的认识。
这种结合了旅游观光和知识学习的特点,使得工业旅游受到了一部分文化追求者的追捧。
3.工业旅游市场的多样性带来了更大的需求空间。
不同地区的工业特色各异,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选择。
例如,某地区以钢铁厂为代表的重工业旅游、某地区以电子工厂为代表的高科技工业旅游等,满足了不同游客对于旅游体验的需求。
三、竞争态势分析1.工业旅游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工业旅游市场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景区开始涉足这一领域。
各个地区纷纷推出了自己独特的工业旅游项目,竞争愈发激烈。
这就要求企业在产品、服务、宣传等方面不断提升,以吸引更多游客。
2.工业旅游市场存在品牌效应。
一些知名的企业品牌已经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工业旅游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
这使得其他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在市场中确立自身品牌形象变得尤为重要。
3.新兴企业蓬勃发展。
除了传统的大企业之外,越来越多的小型企业开始进入工业旅游市场。
他们以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为卖点,有着较高的成长潜力。
这一现象使得市场竞争更加多元化,也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
四、政府政策分析1.政府加大对工业旅游的支持力度。
为了促进工业旅游市场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财政支持、税收减免、市场推广等。
《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探析文献综述4100字》
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文献综述目录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1)1 全域旅游研究 (1)2乡村旅游研究 (2)3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2)参考文献 (3)1 全域旅游研究周家俊、石培华、李金早、宋健和王昆欣对全域旅游的概念、特征、发展全域旅游的根本目的以及优势等做了系统的研究。
周家俊等以甘孜州为例,从全域旅游的概念、理论基础和发展条件等方面分析,对全域旅游的内涵进行研究,并提出践行全域旅游的发展建议及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意义[3]。
石培华从理论技术层面和具体推进落实层面对全域旅游发展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全域旅游体现五个“新”。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要具备五“全”覆盖的特征。
全域旅游五个“不”[4]。
李金早对发展全域旅游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做出总结:发展全域旅游是旅游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是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的有效载体;有利于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5]。
宋健认为长治发展“全域旅游”的基础是生态环境创造根本优势;旅游资源品种丰富、组合度好、优化度佳;文化积淀构造品牌基础[6]。
王昆欣认为全域旅游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推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转型升级、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并预测全域旅游将有效推进旅游发展与改革、将有力治理和改善旅游环境、将有助于促进和增进民生福祉[7]。
孙文清、徐彤、Yingling Sun和Huiyan Li研究分析了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总体规划、发展路径以及与乡村旅游的关系。
孙文清等总结出五种全域旅游发展建设模式的类型:龙头景区带动型、城市全域辐射型、全域景区发展型、特色资源驱动型以及产业深度融合型[8]。
徐彤等在立足全域旅游本质特征、与传统旅游规划的异同比较基础上,提出了“1+4+N”的综合系统型全域旅游规划模式,并详细分析了全域旅游总体规划、配套成果和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9]。
Yingling Sun分析了全域旅游与乡村旅游的关系,总结出全域旅游是指积极整合各行业、各部门共同管理,全市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一切要素,为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体验的旅游产品,从而充分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
全域旅游视角下常德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年3月下半月刊全域旅游视角下常德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冯秀萍全域旅游要求全域优化旅游资源、全域配套旅游服务、全域推进旅游管理、全域实现产业联动,对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了全新要求。
常德市旅游资源丰富,但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还存在开发不足、带动不强、设施滞后和机制不畅等突出问题,需要以融合发展、机制创新、设施完善、服务优化为突破口,持续推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
引言全域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主线,从全域旅游的视角全面认识、系统分析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至关重要。
常德市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和全域旅游所要求的全域优化旅游资源、全域配套旅游服务、全域推进旅游管理、全域实现产业联动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今后要着力推动业态多元化、管理现代化、交通便捷化和配套系统化,全面提升旅游资源开发水平,扩大旅游产业辐射力和影响力。
一、全域旅游的内涵及特征全域旅游,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核心,通过对旅游资源、相关产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各类资源展开有机整合,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游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鲜明特征。
一是全域优化旅游资源。
不同于传统旅游,全域旅游要求从单一的点扩大到整个景区,统筹配置景区景点、酒店交通、休闲娱乐、公共服务等资源,创造“处处都是风景,处处都可游玩”的局面,最终突破单一景点门票经济,大幅增加其他经营性收入。
二是全域配套旅游服务。
以游客为中心全面提升游客满意度,按照全域景区化的建设和服务标准,推进景区内外旅游配套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一体化,整体优化环境、优美景观、优化旅游服务,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三是全域推进旅游管理。
围绕旅游管理、服务、监管,全面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一方面,从部门管理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另一方面,健全与物价、交通、国土、公安等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创新旅游综合执法模式,形成旅游市场监管合力。
论推进工业旅游产业发展的理念、路径与措施
03
推进工业旅游产业发展的 理念
坚持创新驱动
创新发展模式
在工业旅游产业发展中,要不 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推动产
业升级和转型。
创新产品和服务
要针对市场需求,不断推陈出新, 提高工业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和吸引 力。
创新技术和应用
要积极引入新技术、新应用,提高 工业旅游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
强化市场导向
02
工业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工业旅游产业概述
工业旅游产业定义
工业旅游是以工业场所、工业遗产、工业文化等为主要旅游 资源,通过融合观光、休闲、教育等元素,为游客提供独特 体验的旅游活动。
工业旅游产业特点
工业旅游产业具有资源独特、文化内涵丰富、地域特色明显 等特点,同时工业旅游也具有较高的教育意义和环保意识。
加强绿色管理和评估
要建立绿色管理和评估体系,对工业旅游产业进行全面、科学的管理 和评估。
04
推进工业旅游产业发展的 路径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融合
调整产业结构
加大对工业旅游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优化 产业结构,推动工业旅游产业向高端化、智 能化方向发展。
推动产业融合
加强工业旅游产业与第一、第三产业的融合,形成 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
工业旅游的概念与特点
工业旅游是一种以工业遗产、生产现场、企业文化等为主要旅游资源的旅游活动。与传统的旅游方式相比,工业 旅游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首先,工业旅游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能够让游客了解工业生产过程和企业文化的 内涵。其次,工业旅游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就业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推进工业旅游产业发展的理念、路径与措施,以期为我国工业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新时代全域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以苏家屯全域旅游调查研究为例
社科研究7作者简介:黄艺星(1989— ),女,朝鲜族,辽宁沈阳人,法学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党史党建理论、政治法律理论。
发展全域旅游是推动和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加快建设沈阳生态经济强区,实现“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的必然选择;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
在国家战略与省市层面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国家推进“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工作”的背景下,苏家屯区找准自身特色、创新发展,将发展全域旅游作为我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战略决策。
一、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分析苏家屯区正迎来开放峰值,正成为沈阳振兴发展的关注焦点、发展重点、投资热点。
第一,全域旅游区位条件尽展优势。
位居沈阳经济区几何中心,枢纽型交通极其便利。
第二,全域旅游发展机遇正当其时。
近期,借势国家、辽宁省、沈阳市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契机,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创新、旅游供给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优化、旅游品牌建设等工作。
第三,全域旅游市场定位潜力突出。
苏家屯区位优势明显,存在较大市场空间,能对周边区域形成辐射,可打造成为服务于周边地区的沈阳“新城市客厅”,以满足沈阳、辽宁乃至东北亚地区旅游市场需求。
第四,全域旅游产业体系发展完善。
域内拥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4家,AA级旅游景区1家,涵盖生态、乡村、工业等多种类型,已构成基础业态体系。
第五,全域旅游竞争格局逐渐清晰。
恒大文化旅游城项目正式落户,该项目的引领和示范效应现已充分显现,全域投资吸引力和商业价值已显著提升。
二、全域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第一,旅游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够。
苏家屯区东、西部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均不到位,接待能力差。
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与游客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落后的服务条件难以留住游客。
第二,城乡环境优化,旅游氛围感知弱。
对东、西部旅游通过平面、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的次数较少,利用新媒体宣传推介工作不到位,举办大型旅游节庆活动不足,曝光度有限,知名度不高,宣传效果不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域旅游视域中工业旅游发展研究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推进工业旅游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工业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经济型、交叉学科性、综述性理论研究,以及对工业旅游区域战略、行业企业开发实践的经验研究为主。
从全域旅游视角来探讨工业旅游发展的创新路径,既是推进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工业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标签:全域旅游;工业旅游;发展路径随着近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也紧锣密鼓地推进,其中“全域旅游”是最重要的改革理念,而工业旅游则是备受关注的旅游业态及旅游产品。
“全域旅游”具有全要素聚集、全时空覆盖、全产业融合等特征,在此理念下,自然景观、历史人文、城市设施以及工业资源都是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
然而,由于发展历史短、认知程度不够、开发利用不足等原因,工业旅游的发展一直滞后于其他旅游业态,成为全域旅游发展中不能忽视的短板。
一、全域旅游视角下工业旅游研究综述工业旅游迄今有70余年的发展历程,它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仍兴盛不衰。
学界对工业旅游的关注,最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是作为一种旅游经济形态的理论探讨,二是基于一种旅游产品的实践开发研究。
(一)理论性研究以产业经济视角为主,兼涉交叉学科研究及综述研究这主要是学界基于经济发展理论,对工业旅游的基本理论、要素特征、发展历程、发展模式、经济社会效应等方面的理论探讨,也包括工业旅游与文化、历史、环境等的交叉学科研究以及综述性理论研究。
1.产业经济型理论研究。
旅游业是一个经济产业,几乎参与了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行,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以工业遗产、建筑设备、厂区环境、研发和生产过程、工人生活、工业产品,以及企业发展历史、发展成就、企业管理方式和经验、企业文化等工业资源作为吸引物的工业旅游,因为有着巨大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
此类研究的代表性学者及观点有:德国学者BECHER&BERND认为,在工业长期衰退、逆工业化过程中,工业旅游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补充(《Aufbruch zurmodernenind us triear chitektur und technik》,1977);学者姚宏结合我国实际,较早地提出了工业旅游的概念及特征,并尝试性地提出我国发展工业旅游的前景和模式(《发展中国工业旅游的思考》,1999);英国学者John Swarbrooke认为在景区开发与管理中,工业要素是未来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scenic spots》,2001);杨振则以我国345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我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空间结构和分布状况(《我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特征及组织优化》,2009);梁坤等学者结合产业经济学的原理,探讨了工业与现代旅游业在市场、资源、技术、产品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以及当代工业旅游不断延伸的内涵和外延(《产业融合视角下现代工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2015);学者涂文慧等则结合城市经济发展相关理论,提出工业、旅游业与城市发展的结合路径(《工业旅游城市发展探究》,2016)。
2.交叉学科性理论研究。
工业旅游的发展具有依附性、知识教育性、体验性等多重特征,因此从人文历史、法律、环境、产业融合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也有较多成果。
学者刘会远就德国工业遗产中丰富的人文内涵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对提升工业旅游文化内涵的建议(《浅析德国工业旅游的人文内涵》,2008);任宣羽等对工业旅游的特点及国内发展现状做了初步的探讨,并且认为工业旅游最大的效益是社会效益(《工业旅游效益研究》,2008);顾跃峰结合旅游法的出台,探讨了规范化、法制化发展工业旅游的相关建议(《背景下的工业旅游示范点转型升级研究》,2014);另外,结合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城市发展等理论,分析工业旅游发展路径的研究也颇多,如邱瑛《辽宁工业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2014)、杨建娣《区域经济视域下柳州工业旅游文化发展研究》(2014)、赵鸽《工业、旅游业与城镇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2014)、樊信友等《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工业旅游发展研究》(2015)、张亚倩《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江苏旅游业与工业融合研究》(2016)等等。
3.综述性理论研究。
随着工业旅游实践的日新月异发展,学界对其关注度也持久不衰,各类研究文章频现。
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公开发表在各类学术型期刊上的相关研究文章平均每年都有500篇以上。
因此,相应地学界关于工业旅游发展的综述性理论研究也非常多,涌现了一批代表性的学者和作品。
較早的有李蕾蕾与德国教授DietrichSoyez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分析了中西方工业旅游发展的差异,以及西方经验对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启示(《中国工业旅游发展评析:从西方的视角看中国》,2003);李同升等学者则介绍和概括了国外(主要是英、法、德等国)工业旅游发展实践及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国外工业旅游及其研究进展》,2006);李晓(2011)、刘源(2015)等一批学者对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实践发展、经验模式、研究进展等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总结性分析。
王明友和李淼焱教授合著的《中国工业旅游研究》一书,则标志着中国关于工业旅游的研究,正在从“零打碎敲”阶段进入系统研究阶段(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但随着工业旅游开发实践的发展及各类新理论的不断应用,工业旅游的相关理论性探讨仍然在持续增加。
(二)实践性研究以总结性和探索性为主要特征自20世纪50年代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透明工厂”行动以来,工业旅游的实践迅速在世界各地、各行业推广开来,与之相关研究也同步跟进,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很强现实价值的研究成果。
此类研究主流还是各类学者,但旅游主管部门及从业人员也积极参与其中,各厂矿企业人员的力量也不容小觑。
他们的研究类别主要包括四大类别。
1.区域性工业旅游开发研究。
此类研究亦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区域性工业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
这是此类研究的主流,国内大部分的省、市均有此类相关的研究,而一般都是以战略研究为主。
较早的有同济大学风景旅游系陈万蓉、严华等学者受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市旅游局委托,于2000年8月进行了《上海工业旅游发展战略与对策》课题研究,并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
其他类似研究诸如林艳珍《辽宁工业旅游的现状与发展对策》(2005)、严莉等《推进重庆工业旅游的创新策略研究》(2007)、徐淇《南京市工业旅游开发研究》(2011)、杨建娣等《柳州工业旅游发展现状综述与建议》(2015)等等。
二是对以往区域性工业旅游开发实践的总结与反思。
如李跃军、吴相利等学者分析概括了英国工业旅游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背景、行业特征及有益启示(2003)。
三是基于某种理论视角,来探讨区域性工业旅游开发的策略。
如学者陈芳敏以Gronroos理论和HERITQUAL模型对杭州市工业遗产旅游进行了深度体验研究(2012)、任楠《沈阳市发展工业旅游的SWOT分析与策略研究》(2008)、赵大伟等《基于AHP的玉门市工业旅游发展探究》(2015)。
2.对工业遗产开发实践的研究。
因为工业旅游发端于西方去工业化历史进程,业内对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格外关注,其中既包括西方的开发模式探讨(孙志娟《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2014),也有对诸多国内工业遗产旅游资源利用的研究,如王富德《首钢工业旧址旅游发展的可行性研究》(2006)、郑岩等《东北工业遗址旅游开发研究》(2009)、张丹丹等《基于AHP 的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研究——以无锡市工业遗产旅游资源为例》(2012)、杨香春等《南京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研究》(2015)等等。
3.对工业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
因为工业资源状况存在巨大差异,各地工业旅游开发的模式自然不尽相同,但也有诸多可资互鉴之处。
因而学界对工业旅游开发模式也表现出极大关注热情。
学者丁枢就我国工业旅游发展历程、特点及开发模式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2005);学者毕燕则以广西工业旅游产品开发实践为例,研究了工业旅游产品开发的基本模式(2005)。
不过由于这两项研究时间较早,而我国工业旅游开发实践则持续发展,因此当前的参考价值较小。
学者秦燕以新疆工业旅游示范点建设为例,探讨了区域性工业旅游开发的模式(2013)。
学者郎富平、徐云松以新昌县的工业旅游4A景区“达利丝绸世界”为例,分析了企业工业旅游开发的一般模式(2013)。
4.行业性工业旅游开发研究。
工业旅游总是依附于特色鲜明的行业、企业、厂矿单位来开展的,因此工业旅游研究的行业特征亦十分明显。
在2000年时,学者付江就煤炭企业发展工业旅游、开发多种经营、培育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展开了论述。
后来的研究越来越多,涉及的行业、企业也越发多元化,如谢志明《陶瓷工业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2010)、孟宝《白酒文化主题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以宜宾市为例》(2011)、刘宇等《工业旅游项目电厂的景观设计》(2012)、朱芳《中国食品工业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长沙市食品工业旅游模式分析》(2016)。
除上述四类之外,随着工业园区、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以及工业旅游的嵌入,相关的研究也陆续开展。
如方玲梅等《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旅游开发初探》(2010)、汤临佳等《工业旅游嵌入“特色小镇”建设的创新模式》(2017)。
(三)基于全域旅游视角的工业旅游发展研究仍是新兴领域相对工业旅游丰硕的理论成果与丰富的经验总结,全域旅游可以说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其概念可以追溯到2008年绍兴市提出的“全城旅游”发展战略,从此旅游业开始突破景区、景点的限制,逐渐拓展到行政区划的全域范围。
后来大连、杭州、北京、山东等地逐渐开展全域旅游的实践探索。
2013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旅游经济研究中心学者厉新建、张凌云、崔莉等以北京为例,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全域旅游的概念和内涵,认为全域旅游既是从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等角度推进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并在要素利用上要充分重视本地居民作为吸引力载体的作用。
后来全域旅游概念得到不断推广,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逐渐增多。
2015年,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全域旅游对交通、水利河道的改造、扶贫工作等都有重要作用。
此后全域旅游迎来高度关注时期,各地都纷纷将全域旅游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
2016年,国家旅游局将首批262个市县列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标志着我国旅游业深入过渡到“全域旅游”的新时代。
2016年关于全域旅游的理论研究也呈现出爆发性增长态势,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在正式期刊发表有关文章达到近260篇,相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