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和阐释地理特征专题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b1822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f.png)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地理特征是指地球表面某一地区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水文等因素的综合表现。
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差异较大,这些特征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分布、人口聚集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
本文将对区域的地理特征进行分析,以增进对地理环境的认识。
一、地形地貌分析地形地貌是指地球表面上各种地貌的总称。
不同的地球地区由于地壳运动、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地形地貌特征。
地形地貌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1. 高原地区高原地区一般指海拔较高、地势较平坦的地区。
高原地区由于地势平坦,气候条件较稳定,适合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此外,高原地区还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煤矿、铜矿等,这为该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有利条件。
2. 山地地区山地地区是指地势较高、崎岖不平的地区。
山地地区由于地形复杂,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导致其农业生产和交通发展相对困难。
然而,山地地区却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林资源,这促进了其发展水电、旅游等产业。
3. 沿海地区沿海地区是指地处海洋和陆地交界处的地区。
沿海地区地势较低,水文条件丰富,具有良好的温湿气候,适合农业、渔业和工业的发展。
此外,沿海地区还具有独特的海洋资源,如港口、海鲜等,这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气候特征分析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态。
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差异很大,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了该地区的农牧业生产、人口分布以及文化发展等方面。
1. 干燥地区干燥地区一般指水分供给不足的地区。
干燥地区主要分布在世界的内陆地区,由于降水量稀少,水资源匮乏,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然而,干燥地区的草原资源非常丰富,适合发展畜牧业。
2. 湿润地区湿润地区是指气候温湿度较高,降水充沛的地区。
湿润地区的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的发展,因此粮食生产较为丰富。
此外,湿润地区的水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渔业和水产养殖等产业。
3. 寒冷地区寒冷地区一般指气温较低的地区。
地理我国的自然地理
![地理我国的自然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8d00099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4b.png)
地理我国的自然地理中国是一个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地理资源。
本文将从地理的角度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系水资源和自然灾害。
一、地形地貌中国的地形地貌各异,东部地区地势相对较低平,中部地区以高原和丘陵为主,而西部地区则以高山和盆地为主。
在东部沿海地区,有长江、黄河、珠江等重要的河流。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它流经中国的中部,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和交通干线。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它流经中国北部,为中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在中部地区,有巴蜀平原、江汉平原和河南平原等广阔的平原地区,这些地区适合发展农业和人口聚居。
另外,中国还有一些著名的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这些地区地势较高,气候条件极端。
二、气候条件中国的气候条件多样,包括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寒温带气候等。
南方地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夏季湿热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而北方地区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干旱,冬季寒冷干燥。
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则属于寒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中国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这也为中国的农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同时,中国还受到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这也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三、水系水资源中国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许多重要的河流和湖泊。
黄河、长江、松花江等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它们为中国的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支持。
此外,中国还拥有许多大型湖泊,如鄱阳湖、洞庭湖等,这些湖泊不仅美丽风景,还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起到了保护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等问题也日益严重。
因此,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成为了中国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自然灾害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台风、干旱等。
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频繁。
尤其四川、云南、甘肃等地经常发生地震,给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地理中国的地理特征
![地理中国的地理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2a31a5e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b.png)
地理中国的地理特征中国地理特征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广袤土地和多样气候的国家,具有丰富的地理特征。
从东部的沿海地带到西部的高原和山脉,中国的地理景观变化多样,给予了这个国家独特的魅力。
以下将对中国的地理特征进行介绍。
一、河流和湖泊中国有许多重要的河流和湖泊,它们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有三大主要河流,即黄河、长江和珠江。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多个省份并最终注入渤海。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它经过重要的城市如重庆和上海,为中国南部地区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
珠江位于中国的南部地区,是中国最大的河流之一,它流经广东和广西两个省份,注入南海。
中国还有许多湖泊,其中最著名的是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它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
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个省份之间,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水稻种植的重要区域。
二、山脉和高原中国地理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众多的山脉和高原。
中国有五大主要山脉,即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祁连山脉和大别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是全球最高的山脉,它包括了世界悬崖峭壁和珠穆朗玛峰这样的自然奇观。
昆仑山脉位于西北中国,是中国最重要的山脉之一。
天山山脉位于中国的西部边界,它是中亚地区的重要地理特征。
祁连山脉位于青海和甘肃之间,是中国的主要水源地之一。
大别山脉位于华北平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此外,中国还拥有几个重要的高原,最著名的是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和西部地区,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
它不仅对中国的自然环境和气候产生重要影响,也是亚洲四条大河的发源地之一。
内蒙古高原位于中国的北部地区,是一个广阔的草原区,有丰富的牧场资源。
三、气候条件由于广阔的地理范围和多样的地貌特征,中国的气候条件也非常多样。
谈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培养——以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题为例
![谈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培养——以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题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f210889e53a580216fcfe40.png)
以地理事物的特征与分 布为案例加 以说 明 。地理事 物 的特征主要有 : 空间特征 , 如点 、 、 、 线 面 地点 、 区域 、 全球 、 半 球位置 、 纬度位置 、 陆位置等 ; 性特征 , 地形地 貌 、 经 海 属 如 岩石 、 天气气候 、 水文 、 植被 、 土壤 、 业 、 农 工业 、 市 、 口 城 人 等 ; 间特征 , 时 如某 一时刻、 某一时间等 。对地理事物特征的
On t e Cu t a o f t e Ab l y t s rb n n e - h l v t n o h i t o De c i e a d I t— i i i r r tGe g a h c l Ie s i c p e nd Ru e : k n he p e o r p i a t m , n i l s a l sTa i g t Pr
1 描 述和 阐释 地理 事 物 、 理基 本 原 理与 规律 的 能 地 力 要 求
第一层次 的能力要求 是 : 准确描述地理事 物和现象 , 正 确描述和解释地理事 物的特征 。要求 考生从构成地 理现象 的最显著 的特征 出发 ,用 科学 的地理语 言去准确地 描述地
理事物的特征。 第二层次 的能力要求是 : 把握 地理事物 的本 质和规律 , 并作出正确 的阐释 。要求 考生从地理 现象 中抓住地理 事物 的本 质及正确 阐释地理事 物发生 、 发展和变化 的规 律 , 侧重 对地理规律 、 理原理及地理现象 成因的正确认识 、 地 理解 和 阐释。
A t o ’ a d es S z o o 1 d l S h o2 4 0  ̄ zo . u r d r s u h u N . de c ol 3 0 a hi Chn
2019自然地理特征与成因分析
![2019自然地理特征与成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74a599f121dd36a32d8273.png)
2019地理特征与成因分析一、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答:低山丘陵;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土壤类型为红壤为主。
2、对地理位置的描述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例:描述拉萨市的地理位置特点:地处30°N纬度位置低,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的交汇处。
3低。
4、对气候特征的描述:包括对气候类型及分布、气温、降水、光照以及气象灾害的描述。
二、人文要素的分布特点描述1、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的描述:面状分布:平原、沿海地区密集;线状分布:沿河流、海岸线、交通线、山谷分布;斑点状分布:沙漠中绿洲。
①“点”状分布一般有“众星拱月状”,“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如:北京市城镇体系分布规律是西北较稀,东南较密。
上海“宝山钢铁厂”分布在上海市区的东北方向,北临长江。
②“线”状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稀密特点。
如:新疆的聚落(城市)分布特点是沿山麓、盆地边缘分布,在铁路沿线及大河出山口处较密集。
“我国一月0℃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近似于与纬线平行,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③“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
例:黄土高原分布范围是东起太行山、西至祁连山以东、北起长城、南至秦岭。
例:我国地理环境问题分布:西北的地理主要是荒漠化、盐碱化问题;西南的地理问题主要是石漠化、滑坡、泥石流、酸雨问题;东北主要是黑土肥力保持和湿地保护问题;江南主要是水土流失、土地的立体利用问题。
而近海主要是海洋污染、生态破坏、休渔问题。
城市主要是城市环境保护问题及城市化问题。
三、地理事物的成因分析1、阐释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1)纬度(2)天气和气候状况(3)地势高低与空气密度、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结合;坡向—南北坡(阴坡、阳坡)例:西北地区太阳辐射强于海南岛的原因?答:(1)西北地区降雨少,云层少,对大气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如何提高地理的专项能力——以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与阐释为例
![如何提高地理的专项能力——以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与阐释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cfb4b452b160b4e767fcfa8.png)
征。
思路方 法 梳 理 : 水位 的影 响 因素 : . 给 类 型 ; . 1 补 2水系 特
广 布 , 养水 源 作用 明显 , 以水 量 丰 富 。 涵 所
例 二 : 1 福 建卷 ) 1 指 出尼 日尔河 从 P点 到 Q点河 ( 0年 ()
0 30 5 00
水 系特征 : 水系是 流域 内具有 同一 归宿 的水 体所构 成的
水网系统。组成水系的水体有河流 、 湖泊 、 水库 、 沼泽等, 其
中河流 是水 系 的主 体 。 系特 征主 要 包括 河流 长度 、 网的 水 河
密度 和 河流 的弯 曲系 数 等 。
可 能完 成 的任 务 了 , 常给 我们 “ 知识 点何 其 多” 的感 慨 。 一 换 个角度 , 理考 试 的能 力是 有 限 的, 地 也就 是 让我 们 掌握考 纲 要 求 的四大 能力 , 级要 求 ( 综 四项 能力有 获 取和解 读 能 三 文 力— — 基础 能 力 ; 动和 运用 能力—— 核 心 能力 ; 调 描述 和 阐 释 能力—一 得分 能 力 ; 论证 和探 讨 能力— — 创新 能 力) 。只
怼
/
—特已拉珂
● I蜂 ∞7I l
段 的水 量 变化 趋 势 , 分 析其 自然 原 因 。( 并 9分 ) 思路方 法 梳 理 : 流 量 的影 响 因 素有 自然 因素 , 1 径 如 . 补
言 文字 方式 叙述 出来 的过程 。
阐释 : 明陈述 并解 释 。 阐
描述和阐释 的能力包括 ①对地理概念的描述和阐释; ②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和阐释;③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 的描述和阐释 ; ④对地理事物时间变化的描述和阐释。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能力三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能力三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ae070f8d08a1284ac950431e.png)
能力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什么是描述:描述是指对有关事物进行细致、全面、准确的表述。
在地理学中,通常是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它方式来表述试题图形呈现的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与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地理过程等。
描述与阐释: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一起作为高考文综中的四项能力要求之一,但二者处于两个不同的思维层面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侧重于对地理概念和地理术语的把握程度,通常指对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状态的表述;阐释事物即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侧重于对地理规律、原理、成因理解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是对地理事物形成的影响因素或成因等问题的解释说明。
具体包括:1.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
2.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和数量属性的定量表述。
正确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要善于概括归纳,抓住实质、形成主线、把握要点。
3.把繁琐的内容进行化简,讲究逻辑清晰;要以地理原理、地理规律为依据,由因→果(果→因)、由大→小、由前→后等环环相扣、层层分析,将要点整理成逻辑顺畅、层次分明的论述。
切忌思路混乱、语无伦次。
[典例剖析][2014·四川文综,13(2)(3),18分]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气温6.5 9.0 13.0 18.0 22.0 25.0 27.5 27.5 23.0 18.0 13.5 8.0 (℃)降水量16 17 31 74 118 148 177 139 141 84 39 18 (mm)(2)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12分)(一)获取和解读信息(二)调动和运用知识技能(1)利用等高线海拔高度和分布特征确定地形、地貌类型;(2)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和技巧;(3)气温和气候概念,二者区别与联系。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1)气温描述要根据月均温的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气温整体的高低(2)气温描述要用词准确,尽量使用地理学科术语,该区域最冷月均温高于0 ℃,应该是“温和”而不能描述成“寒冷”、“冬季”、“夏季”不能说成“冬天”“夏天”。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 课后训练一及详解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 课后训练一及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ea4930d02020740be1e9b96.png)
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一)课后练习(一)题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题二:材料一: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指出,从1991年到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2.12倍,而城市化水平仅仅增长了0.89倍,土地扩张速率是人口城镇化速率的2.38倍,城市土地扩张与城市人口密度相背离。
有些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过度发展房地产,有些地方出现了农民“上楼吃饭,下地干活”的现象;另外我国人口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脱离的人口有两亿多。
材料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城市化水平很高,但城市中存在很多贫民窟,这些贫民没有正式工作,只能以乞讨、捡垃圾为生。
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我国新型城镇化(目前可以理解为城市化)过程中应重点加强的措施。
题三: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1)这些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____,印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____。
(2)目前埃及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_,德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_。
(3)尼日利亚等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对该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
德国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_;对该国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的影响是______;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
A.欧洲B.大洋洲C.非洲D.北美洲2.Y国可能分布在( )A.欧洲B.大洋洲C.非洲D.北美洲3.造成X、Y两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悬殊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条件B.气候条件C.历史条件D.地形条件题五:读某年人口增长率的国际比较图,回答问题。
人口增长率(‰)的国际比较(1)简述图中国家人口增长率的特点。
(2)美国属于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可是美国的人口增长率比中国还高,试述其原因。
(3)中国与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可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不到印度的一半,请简述其原因,并说明人口增长与哪些因素有关。
2020届高三地理解题能力专题总结: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方法
![2020届高三地理解题能力专题总结: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41691fbe23482fb4da4cdb.png)
2020届高三地理解题能力专题总结: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方法一、典题示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图1为“法国地形分布图”,图2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简述塞纳河的水文特征。
答案径流量(水位)变化较小,无明显汛期;无结冰期;流速较慢等。
二、方法总结所谓描述事物,一般是表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等特征,阐释事物则是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既考查考生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和发展变化的能力。
又要用规范、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等形式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与规律。
方法如下:要准确地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把握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
地理现象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必须透过现象,抓住地理事物的本质,才能准确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特征。
(2)形成地理基本原理、规律的思维过程。
原理和规律是高级思维的结晶,想要达到阐释的水准,平时就应多从课本中学习这种思维过程,并反复训练。
(3)注意表述技巧。
答题时做到要点全面,表述完整;层次分明,言简意赅;语言规范,用词恰当准确,特别要注意使用地理术语;紧扣试题要求,切忌答非所问。
三、跟踪训练1.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8年8月22日,以“共谋丝路合作,共享经济发展”为主题的第四届伊塞克湖经济论坛在美丽的伊塞克湖畔拉开帷幕。
伊塞克湖位于亚洲中部,被称为“热湖”,终年不冻,气温适中,湖区年降水量分布不均。
下图为伊塞克湖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1)描述伊塞克湖的地理位置。
(2)简述伊塞克湖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如何把握发展机遇。
解析第(1)题,主要从伊塞克湖的经纬度、海陆、交通位置等方面阐述。
第(2)题,伊塞克湖地区在中国—中亚的连接处、“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所以要利用贯通东西的位置优势,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促进东西方交流、传递经济合作的作用,克服区域生态上的短板、强化生态建设等。
自然地理特征
![自然地理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c4ac9d9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8.png)
分类:根据形态和成因,山地可 以分为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 类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形成原因:地壳运动、板块碰撞、 火山活动等自然力量导致地表隆 起或断层形成山地。
特点:山地地貌通常具有陡峭的 山坡、峰林、峡谷等特征,对气 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等方面 产生影响。
海岸地貌
定义:海岸地貌是 指海岸线附近的地 貌形态,包括海滩、 海湾、海岛等地貌 类型。
形成原因:海岸地貌 的形成与地球板块运 动、海浪、潮汐、风 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主要特征:海岸地 貌的主要特征包括 海滩侵蚀、海蚀崖、 海蚀平台、海蚀柱 等。
价值:海岸地貌具有 重要的生态价值和旅 游价值,是人类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宝贵资 源。
水位流量
定义:水位流量关系是指河流水位与流量的关系 影响因素:流域的补给方式、流域面积、河床比降等 表示方法:水位-流量曲线、水位-流量关系表等 意义:反映河流的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状况
水质状况
清澈度:河流清澈见底,水质优良 污染情况:无工业污染,保持原生态 水温:四季水温变化较小,水温适中 生物多样性:水生生物种类繁多,生态平衡
土壤酸碱度:土壤 的酸碱反应,对植 物生长和土壤形成 的影响
土壤利用
农业利用: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不同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作物 林业利用:土壤是林业发展的基础,不同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树木 建筑利用:土壤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如土壤砖、土壤水泥等 生态保护: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土壤就是保护生态环境
河流地貌
河流地貌的形成 与特点
河流侵蚀与沉积 作用
河流地貌的类型 与分布
高中中国地理的总结归纳
![高中中国地理的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8ab90d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74.png)
高中中国地理的总结归纳中国地理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中国地理知识,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分布以及地域发展差异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对高中中国地理的各个方面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中国地理的基本概况中国是一个东方大国,处于亚洲东部,陆地面积第三大世界第一,陆地面积第三大,南海、东海和黄海环绕。
中国地势起伏较大,东部地势低平,西部山脉众多,平原有限。
中国地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自然地理特征中国地域广阔,自然地理特征多样。
中国地形多样,包括高山、高原、丘陵、平原、盆地、河流、湖泊等。
中国地貌主要分为四个地势带:青藏高原、西南山地、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
2.人文地理分布中国人口众多,人文地理分布差异明显。
中国分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工商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西部内陆地区经济相对较弱,城乡差距明显。
二、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和水域等方面。
1.地形特征中国地形起伏较大,主要表现为四个地势带:青藏高原、西南山地、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
青藏高原是中国地势最高的地区,是世界屋脊,也是亚洲最大的冰川和高山峰群集中地区。
西南山地包括秦岭、大别山、巍巍山等,是中国的主要山地地区。
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是中国的两大平原地区,地势相对较低且土地肥沃。
2.地貌特征中国的地貌多样,主要包括高山、高原、丘陵、平原、盆地等。
中国的高山地带主要分布在西部,如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和天山山脉等。
高原地带主要有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
低山丘陵地带分布较广,包括太行山、武夷山和五岳等。
中国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如华北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
3.水域特征中国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流,流域范围广阔,对中国的农业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中国的母亲河。
世界地理的自然地理特征
![世界地理的自然地理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71a1d82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0.png)
平原:海拔较低,地形平 坦,土壤肥沃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地形封闭,气候独特
地形地貌对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形地貌影响气候:山脉、高原、盆地等地形对气候产生影响,如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来自北方 的冷空气,使得印度半岛形成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地貌影响生态系统:不同的地形地貌孕育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如热带雨林、草原、沙漠等。
世界地理的自然地理特征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地形地貌 2 气候特点 3 水文特征 4 生物多样性 5 自然灾害 6 自然资源
地形地貌
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等主要地形类型
山地:海拔较高,坡度较 大,地形复杂多样
高原:海拔较高,地形平 坦,气候寒冷
等
地下水:存在 于地下的水资 源,包括浅层 地下水和深层
地下水
分布:河流和 湖泊主要分布 在平原、山地、 高原等地形区, 地下水则主要 分布在地下水 位较高的地区。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的重要性: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水资源的分布:全球水资源分 布不均,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的利用:农业、工业、 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用水需求
地形地貌影响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如农业、城市规划、交通建设等。例如, 山区适合发展旅游业,平原适合发展农业。
地形地貌影响自然灾害:不同的地形地貌容易引发不同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气候特点
全球气候带及其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在赤道附近,全年高
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 在热带雨林气候两侧,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初中地理学科自然地理特征
![初中地理学科自然地理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ca40d5b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c.png)
初中地理学科自然地理特征
地球上有许多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
这些地理特征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也是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的发生地。
下面将以人类的视角,逐个介绍这些自然地理特征。
让我们来谈谈山脉。
山脉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它们通常呈长条状延伸,峰峦起伏。
山脉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好处,如防护作用和水资源的储存。
同时,山脉也是旅游景点,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不过,山脉也有一些不利之处,如地震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河流。
河流是地表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担着将水从高处运输到低处的重要任务。
河流的流动形成了河谷和河床,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河流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许多古代文明都诞生在河流附近。
除了河流,湖泊也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地理特征。
湖泊是由地质构造或冰川作用形成的,它们通常是静水体。
湖泊不仅是水资源的重要储存地,也是动植物的栖息地。
一些著名的湖泊,如美国的休伦湖和中国的洞庭湖,都成为了旅游胜地。
我们来谈谈海洋。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域,覆盖了七成以上的地球表面。
海洋中有许多海岸线、海底山脊和海沟等地理特征。
海洋不仅是水资源的重要来源,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物种栖息地。
此外,海洋还对气候变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地球上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山脉、河流、湖泊和海洋等地理特征都对人类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自然地理特征,保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
高考地理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高考地理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cbeb4dbde87101f69f31956c.png)
分析推理 第一步:获取和解读信息 1.题干信息 (1)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且质量高。 (2)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说明国内外市场广阔。 (3)20世纪90年代,该地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 (4)受国家政策影响,小焦化厂逐步关停,形成了大型的焦化 园区,这样的变化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
2.图像信息
(3)(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 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 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等问题。
(4)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 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 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 危害)。
答案:(1)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 低),邻近煤矿,运输费用较低。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 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 政府有积极性。
(2)(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 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2)做题时要全面思考,总结规律,掌握思路,提高概括能力。 (3)要多角度训练,促进知识迁移。特别是对于一些可从多 角度思考的地理问题,要从整体上把握,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 一题多变、多解,训练解题思路以提高解题的应变能力。 (4)注意把握描述和阐释的表达技巧。在回答问题时要认真 审题,要全面完整、层次分明、语言规范,要用词恰当、表述 准确,特别要注意使用地理术语,要注意仔细推敲文字,准确地 说明地理特征。
地理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着眼于考查 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描述和阐释能力必须经过平 时复习过程中多次、严格、规范的训练才能形成,在术语运 用、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方面都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
初中地理中的中国地理地貌特征
![初中地理中的中国地理地貌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fe6116a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5.png)
初中地理中的中国地理地貌特征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地理资源的国家,地理地貌特征是其独特的标志之一。
中国地理地貌特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不仅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自然景观,也对中国的人文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本文将从高原、平原、河流、海洋以及山脉等不同层面对中国地理地貌特征进行探讨。
一、高原中国境内的高原地区广泛分布于西部和西南地区,如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
高原是相对平坦而较高的地区,拥有广阔的地表面积和富饶的资源。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地貌特征之一。
其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同时也是亚洲主要河流的发源地,如长江和黄河。
高原地区地势较高,气候变化多样,对于中国的农业、畜牧业以及水资源的分配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平原中国以其广阔的平原地貌而闻名于世,平原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东南地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著名的平原地区。
平原地区地势相对平坦,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发展农业和城市建设。
这些平原地区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区域,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三、河流中国地理地貌特征中最显著的要数众多的河流。
中国境内有众多重要的河流,如长江、黄河、珠江等,这些河流不仅对水资源的分配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长江是中国最长、最重要的河流,它连接着中国南北,对于交通运输和水利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虽然水量不如长江,但也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曾经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四、海洋中国是一个拥有大片海洋的国家,东海、南海和黄海是中国最重要的海洋区域。
这些海洋不仅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如鱼类、贝类等,还是重要的交通通道,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
中国的沿海城市和沿海经济带得益于海洋的资源,发展迅猛。
同时,海洋也对中国的气候和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五、山脉中国拥有众多的山脉,特别是喜马拉雅山脉和祁连山脉等。
这些山脉给中国带来了壮观的自然景观,如雪山、峡谷等。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重难点综合提高: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二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重难点综合提高: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二](https://img.taocdn.com/s3/m/ab08062ebcd126fff7050b96.png)
自然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二)重难点综合提高三、描述区域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特征(一)位置特征描述方法题一:乍得湖地处撒哈拉沙漠南缘,水位常随季节变化,湖面伸缩性很大。
乍得湖是一个国际湖泊,简述乍得湖地理位置特征。
题二:读图,回答:对比①、②地理位置的异同。
题三: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至此我国共有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喀什六个经济特区。
喀什经济特区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边境线长达98 2公里,有多个国家与之接壤。
下图为我国六大经济特区分布图。
(1)比较广东和新疆地理位置的不同。
(2)简述广东地理位置优越性。
(3)喀什经济特区同其他经济特区相比,在海陆位置上最大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 ;近年来,喀什经济特区边境贸易发展迅速,其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
(二)描述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1.区域地形特征:题四:描述湖北省的地形特点。
(4分)题五: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题六: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
同期,下图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10分)题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题八:读沿北回归线的东西向某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向斜的字母是______,图中共有个___断层,从地形来看B处属于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虚线圈F属于板块的______边界。
(3)若开采石油、天然气,应在_____处。
(4)若F点处在太平洋板块中,则E点应处在_____板块中,E点所在的岛屿为我国的_____岛,该岛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如果G处发生地震,图中地表各点中,地震烈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5)世界核电站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影响其分布最主要的区位因子是()A.交通 B.地质构造 C.铀矿资源 D.水源(6)核辐射危机具有全球性,影响其全球化的因素是()A.大气环流和水循环B.水循环和生物循环C.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D.地壳物质循环和大气环流2.比较三角洲和冲积扇特点不同和成因共同点(三)气候特征的描述题九:描述图示气候类型的特征。
描述和阐释地理特征专题讲解
![描述和阐释地理特征专题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f31235395acfa1c7aa00cca6.png)
运用判断、归 纳、演绎、比 较、概括等方 法论证问题。
在论证中观点明 确、表述清晰、 逻辑严谨。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 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 题,体现创新性思维。
04:55
3
获取和解读能力——基础能力 调动和运用能力——核心能力 描述和阐释能力——得分能力 论证和探讨能力——创新能力
04:55
二、常见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
4
(1)某区域位置特征的描述 (2)气候特征的描述 (3)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 (4)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 (5)农业生产的特点描述 (6)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描述 (7)旅游资源的特点描述 (8)农业地域类型的特征描述 (9)工业区的特征描述 (10)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描述
04:55
5
07年全国文综Ⅱ卷地理试题 37.(21分) 下图为某国简图。读下图并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国南部海域属于 ① 洋。 该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② 。 (6分)
(1)印度 地形以平原为主; 地势低平,北高南低
04:55
6
地形特征的描述思路
描述某 地区地 形特征 的基本 思路
海拔 —海拔低 地势 —北高南低 地面起伏 —起伏小 地形类型及其结构 —以平原为主 主要地形的分布
其他:典型的地貌形态等
图中信息:河流流向等 设问要求:A、B高原地形的差异
04:55
07年全国文综Ⅱ卷地理试题
10
37.(21分)下图为某国简图。读下图并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从地理位置看,该国属 于 ③ 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 是 ④ 。(7分)
(2)热带季风 全年气温高, 降水量大;分雨季和旱季。
04:55
04:55
专题学案:地理事物特征描述2
![专题学案:地理事物特征描述2](https://img.taocdn.com/s3/m/a0e43cde5ef7ba0d4a733bac.png)
专题学案:地理事物特征描述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特征是地理高考中强调的能力之一。
但在本课中只学习“描述地理事物特征。
”(一).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2、对地理位置的描述3、对地形特征的描述4、对气候特征的描述5、描述天气及天气变化6、对河流特征的描述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从地形、气候、植被、河流和土壤几方面入手。
例1.概括图示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6分)例1.低山丘陵;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土壤类型为红壤为主。
2、对地理位置的描述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五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3、对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组成、地势特点、海拔地势、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例2.读图5,简述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12分)例2.位于非洲(西)南部;地处中低纬(热带、亚热带)地区;西面和南面临海洋(答其它内容,如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或西临大西洋,或地处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等也给相应分数)(6分)。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沿海地带平原狭窄,相对高差大;海岸线较平直(海陆轮廓较完整)(6分)。
例3.简述甲岛屿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
(4分)中部高、四周低;(2分)河流从中部向四周流。
(2分)4、对气候特征的描述: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说明:气象和气候是高考考察的又一个钟情点,气象现象和气候要素的变化要善于从成因角度去分析,任何现象的产生必然事出有因,影响因素要从现象的有无地带性规律性去思考,地带性规律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角度去分析,而非地带性现象的产生多由地面状况造成,而其中地形因素是重要的非地带性因素。
有些现象要从所给的材料中去寻找答题依据,而不是单纯靠记忆来完成的。
例如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一般笼统地说成是“受西风和暖流的影响”,但要注意这主要指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是受西风的影响,有的地区要考虑地形的影响,如南美南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1)某区域位置特征的描述 (2)气候特征的描述 (3)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 (4)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 (5)农业生产的特点描述 (6)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描述 (7)旅游资源的特点描述 (8)农业地域类型的特征描述 (9)工业区的特征描述 (10)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描述
15:08
5
07年全国文综Ⅱ卷地理试题 37.(21分) 下图为某国简图。读下图并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信息:等高线、河流流向等
设问要求: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15:08
拓展
7
地形特征的描述思路
云贵高
原的地 形特征
海拔 —一般在1000~2000米之间 地势 —西高东低 地面起伏 —起伏大 地形类型及其结构
主要地形的分布 典型的地貌形态 —喀斯特地貌发育
15:08
8
图中A、B地区为高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
气候特征的描述思路
气候特
征的描 述思路
气温 最高、最低月均温;气温年较差 降水 年降水量;降水的时间变化 其他 日照等
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点:全年气温高,温差小; 降水量大,一年分为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图中信息:孟加拉湾北部(热带季风气候) 设问要求:描述气候特点
15:08
12
04年北京文综卷地理试题
(1)该国南部海域属于 ① 洋。 该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② 。 (6分)
(1)印度 地形以平原为主; 地势低平,北高南低
15:08
6
地形特征的描述思路
描述某 地区地 形特征 的基本 思路
海拔 —海拔低 地势 —北高南低 地面起伏 —起伏小 地形类型及其结构 —以平原为主 主要地形的分布
其他:典型的地貌形态等
运用判断、归 纳、演绎、比 较、概括等方 法论证问题。
在论证中观点明 确、表述清晰、 逻辑严谨。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 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 题,体现创新性思维。
15:08
3
获取和解读能力——基础能力 调动和运用能力——核心能力 描述和阐释能力——得分能力 论证和探讨能力——创新能力
15:08
二、常见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
图中信息:河流流向等 设问要求:A、B高原地形的差异
15:08
07年全国文综Ⅱ卷地理试题
10
37.(21分)下图为某国简图。读下图并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从地理位置看,该国属 于 ③ 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 是 ④ 。(7分)
(2)热带季风 全年气温高, 降水量大;分雨季和旱季。
15:08
含沙量 —含沙量少
结冰期
其他:流速、水能状况等
—落差大,流速快, 水能丰富
河流的长度、密度、弯曲度、 性质等
图中信息:横断山区 设问要求:水文特征
15:08
15
07年北京文综卷地理试题
36.(36分)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2)说明图中河流 的特征及成因。 (10分)
(2)特征:多内流河和时令河,河流短小,流量季 节变化大,有结冰期。成因: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蒸发量大。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 受气温、降水变化影响
15:08
18
大气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 ——以低山丘陵为主
自然地理 特征描述 思路
水文 ——河流短小密集 生物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土壤 ——以红壤为主(地带性土壤理特征
15:08
19
【做题基础】 扎实的基础知识;根据实际,灵活答题 良好的思维品质;地理术语,准确使用 清晰的记忆能力;思维答题,看分踩点
36.读图,回答(1)至(4)题:(26分)
(2)PQ线的东南部属于
(地形区),该地形区的
气温、降水特点是 。(9分)
(2)云贵高原。冬 季温暖、夏季凉爽; 年降水量较多,集中 在夏季
图中信息:云贵高原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一般特点:夏季高温(炎热),冬 季温和;年降水量较多,集中夏季
15:08
13
全国卷Ⅱ第36题(36分)
15:08
河流特征的描述思路
水文 特征
河流特 征的描 述思路
水系 特征
16
径流量的多少 —较少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径流量具有明显的季
节变化,夏汛。
含沙量 结冰期 —有结冰期
其他:流速、水能状况等
河流的长度、密度、弯曲度、 性质等
图中信息:西北地区 设问要求:河流特征及成因
—河流短小、稀疏, 多季节性河流
15:08
17
05年北京卷 40.(35分)“红色旅游”是党和国家为了加速革命老 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采 取的重要举措。回答:
(1)读图16,简述 井冈山旅游区的自然 地理特征。(7分)
(1)低山(山地)丘 陵,亚热带季风气候; 常绿阔叶林;中小河 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以红壤为主
构建思维模式, 提高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
一、文综考核目标四项能力
2
考核目标
获取和 解读信息
调动和 运用知识
描述和 阐释事物
论证和 探讨问题
Ⅰ
Ⅱ
Ⅲ
获取试题提供 的信息,理解 试题要求以及 考查意图。
提取信息的有效 内容和价值,并 对其进行分析和 整合。
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 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 息解读。
将所学知识与 试题的形式和 内容建立正确 的联系。
准确的运用相关 知识和有关信息, 认识和说明问题。
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 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 问题。
正确表述事物 的现象,准确 描述和解释事 物的特征。
把握事物的本质 和规律,并作出 正确的阐释。
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 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 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 意义完整。
图2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0米。读图2,完成下列 要求:
(3)简述M河的水文特征。
(8分)
(3)M河的水文特征主要是:水
量丰富,落差大,多峡谷,水 能丰富。
M
15:08
河流特
征的描 述思路
河流特征的描述思路
14
水文 特征
水系 特征
径流量的多少 —径流量丰富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径流量具有明显的季
节变化,夏秋为汛期
15:08
三、区位因素分析
20
(1)简要说明A、B高原地形的差异。(6分) A(德干)高原海拔较低,起伏和缓。B(云 贵)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崎岖
15:08
描述某 地区地 形特征 的基本 思路
9
海拔 —云贵高原海拔高,德干高原海拔低 地势
—云贵高原起伏大,地面崎岖;德 地面起伏 干高原起伏小(和缓) 地形类型及其结构 主要地形的分布 典型的地貌形态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