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5课《土壤的颜色》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5课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粤教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5课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粤教版
粤教科技版 小学科学 三年级下册
第1单元 土壤
第5课 网上学习:土壤 的颜色
各地土壤颜色真的不同吗?
据说这里的 五色土是从全国 各地搜集来的。
各地土 壤颜色真的 不同吗?
搜集并交流不同地区土壤颜色的信息,归纳信息 并形成结论。
黑色土
棕色土
黄色土
红色土
选定观察地点进行实地观察。记录观察地点和土壤颜 色等信息。
也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不同地区土壤颜色的资料。
云南 昆明 土壤 颜色
小技巧:搜索的关键词之间可以加上空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地点和土壤的颜色要据实填写。
实地观察时,可以用手机、相机记录土壤颜色的信息。
拍摄土壤标本的照片
在 土壤标本下垫上一张白纸以衬托土壤颜色; 选择光线充足的地方以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
根据搜集的不同地方土壤颜色的资料,做好整理 归纳。
省份 城市 红
土壤颜色



小结: 我国各地的土壤有多种多样的颜色,除常见的
黑色和黄色外,还有红、白、棕、灰等颜色。 土壤颜色的不同与其组成成分的差异以及各成分
含量的不同有关。比如土壤中含水较多时颜色就会 变深,含水较少时颜色就会变浅。

《网上学习_土壤的颜色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网上学习_土壤的颜色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网上进修_土壤的颜色》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土壤的颜色对土壤性质的影响;2. 精通土壤颜色的分类及其含义;3. 理解土壤颜色与土壤肥力的干系。

二、导学内容:1. 土壤的颜色对土壤性质的影响;2. 土壤颜色的分类及其含义;3. 土壤颜色与土壤肥力的干系。

三、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请同砚们观察四周环境中的土壤颜色,沉思土壤颜色可能代表的含义。

第二步:进修1. 土壤的颜色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黑色土壤通常富含有机质,有较高的肥力;- 红色土壤可能富含铁氧化物,较适合种植某些作物;- 白色土壤可能含有较多的石灰,对植物发展有一定影响。

2. 土壤颜色的分类及其含义:- 黑色:有机质含量高,肥力较好;- 红色:可能富含铁氧化物,适合种植某些作物;- 白色:含有较多的石灰,影响植物发展。

3. 土壤颜色与土壤肥力的干系:- 土壤颜色一般与土壤中的有机质、氧化铁、石灰等成分有关,不同颜色的土壤对植物发展的影响也不同;- 黑色土壤一般肥力较好,适合作物发展;- 红色土壤可能适合种植某些特定作物,但并不代表肥力一定较好;- 白色土壤可能需要进行石灰施用来改善土壤肥力。

第三步:谈论请同砚们谈论一下在实际生产中,如何依据土壤颜色来合理施肥和种植作物。

四、总结通过进修,我们了解到土壤的颜色对土壤性质有一定的影响,不同颜色的土壤适合种植的作物也不同。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应该依据土壤颜色来合理施肥和选择作物,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效益。

五、拓展同砚们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四周的土壤颜色,并结合所学知识,进一步探讨土壤颜色与土壤肥力的干系,为今后的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通过进修土壤的颜色,了解土壤的性质和特点,培育同砚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对土壤的熟识和理解。

导学内容:一、土壤的颜色对土壤性质的影响1. 黑色土壤:富含有机质,通透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强。

2. 灰色土壤:含有较多的矿物质,排水性好,适合种植作物。

《网上学习_土壤的颜色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网上学习_土壤的颜色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网上学习_土壤的颜色》作业设计方案《网上进修:土壤的颜色》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土壤的颜色对土壤性质的影响;2.掌握土壤颜色的分类方法;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4.激发学生对土壤钻研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土壤的颜色与土壤性质的干系;2.土壤颜色的分类方法;3.土壤颜色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实验器械、土壤样本等;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尺子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不同颜色的土壤样本,引导学生讨论土壤颜色的重要性;2.讲解:介绍土壤颜色与土壤性质的干系,以及土壤颜色的分类方法和形成原因;3.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颜色的土壤样本,记录颜色特征,并分析土壤性质;4.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土壤颜色与土壤性质的干系,分享观察和分析结果;5.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土壤颜色对土壤性质的影响;6.作业:安置作业,要求学生观察自家周围的土壤颜色,并总结土壤特征及可能的成因。

五、教学评判:1.教室表现: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2.作业完成情况:对土壤颜色的观察和分析;3.课后反馈:学生对土壤颜色的认识和兴趣是否提高。

六、延伸活动:1.组织实地考察,让学生观察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土壤颜色;2.开展土壤颜色与植被干系的钻研,探讨土壤颜色对植物发展的影响。

七、教学反思:1.本节课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2.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3.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土壤颜色钻研的兴趣和深度。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土壤的颜色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培养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激发对土壤钻研的兴趣,为未来的进修和钻研奠定基础。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5课时《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课件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5课时《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课件

课堂练习
做一做
1.开展不同颜色土壤调查时应该首先明确 分工 。 2.我国主要有五种颜色的土壤,分别是 黄色土 、 黑色土 、 青色土 、 红壤 、 白色 土。 3.在进行野外考察本地土壤时,除了记笔记,还可以采用 拍照 的方式采集信息。
课堂总结
这一节我们学习了……
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完成一个实验要通过明确任 务、搜集信息,分享交流、整理归纳等四大步完成。 2.通过搜集土壤的信息,我们知道除了野外考察,还以从网 上搜集资料。 3.通过和其他人的分享交流我们归纳整理了我国的五色土的 主要分布地区。
板书设计
网上学习: 土壤的颜色
1.明确任务 2.搜集信息 3.分享交流 4.整理归纳
网络搜集
野外考察
红土—南方 黄土—中部 白土—西方 黑土—北方 青土—东部
作业布置
做一做
制作五色土壤手抄报 1.准备铅笔、记号笔粤教、版彩笔、橡皮 2.绘制图画,内容是我国五色土的分布、特点 3.比一比,哪位同学绘制的漂亮,而且内容齐全。
我发现我采集 的土壤是......
新知讲解
交流分享
黑土地是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 土壤。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例如黑龙江、吉林、辽宁。
新知讲解
黄土具有直立性,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 平原,例如河南、山西、山西等地。
新知讲解
红土地是指红色土壤的土地,红土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 以南的低山丘陵区,包括:江西、湖南等地。
做一做
准备好野外考察采集信息的工具:相机 或手机,笔记本、笔
新知讲解
做一做
1.选定观察地点进行考察。 2.记录观察地点和土壤颜色等 的信息。
注意拍照记录也是 一种重要的方法

义务教育教科书 科学 三年级下册 第5课 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 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教科书 科学 三年级下册 第5课 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 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第5课《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教学设计一、教科书分析本课是粤教科技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土壤”单元的第5课,本课以网络学习的形式,鼓励学生观察和了解各地土壤的颜色,并在网络上与同学进行交流,从而初步了解各地的土壤颜色。

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对土壤的认识,还可以通过了解我国各地的土壤颜色分布,从另一个角度认识我国地域辽阔。

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

本课的内容设计为4个环节:明确任务、搜集信息、分享交流、整理归纳。

本课的环节设计符合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不仅适合开展网络学习,也可以满足常规教学的需要。

二、学情分析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学生只见过家乡的土壤,没什么机会观察其他地区的土壤。

通过驱动情境,学生可以很自然会产生问题:“祖国各地的土壤是什么颜色?”“其他地区的土壤与自己家乡的土壤颜色相同吗?”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在网上搜集各地土壤颜色的信息。

也可以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观察的结果(土壤照片)上传到网络平台,与其他地区的同学进行跨地域的交流,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地区的土壤颜色。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三年级学生可能会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但将这些设备当做学习工具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少经历的。

学生在拍摄合格的土壤标本照片、上传资料,以及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等方面,能力是不足的。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一定的技术指导。

课后的观察活动也要和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1.学习用拍摄照片的方法做记录。

2.能把土壤的照片上传至网络,并通过网络与他人交流。

3.观察不同地区土壤的照片,发现土壤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

4.体会善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观察不同地区土壤的照片,发现土壤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难点:利用网络搜集、分享资料。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可以上网的电脑或平板电脑。

学生准备:土壤标本(照片)。

六、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设置情境:主题人物在参观北京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时,发现坛上铺有黄、青、红、白、黑的五色土。

粤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5 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 教案1

粤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5 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 教案1

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一、教学目标1.通过网络课堂的学习活动,了解不同地区的土壤颜色。

2.知道土壤颜色的不同与其组成成分的差异以及各成分含量的不同相关。

3.会运用网络搜集土壤的颜色。

并进行整理归纳。

4.能在老师或家长的陪同下,动手采集本地区的土。

5.能通过对比分析,归纳的方法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壤颜色的不同和成分含量不同。

6.通过探讨知道我国不同地区不同颜色的土壤,树立因地制宜,保护土壤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网络课堂的学习,知道不同地区的土壤颜色。

2.拍摄自己家乡土壤标本的照片,会把照片传到小学科学网络,与大家进行交流分享。

难点:1.登录小学科学网,上传土壤照片,和其他地区的同学交流。

2.知道土壤颜色的不同与其组成成分的差异。

三、教学用具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相关土壤的照片。

四、相关资源【知识解析】土壤呈现颜色不同的原因.pptx。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展示图片,聚焦问题。

【提问】有哪位同学去过北京的中山公园吗?【预设】去过或没去过。

【提问】那去过的同学,谁能回答一下,北京中山公园哪个景观让你印象深刻呢。

【预设】答案五花八门。

【展示】展示图片。

【讲述】老师印象最深的是中山公园的社稷坛,据说社稷坛的五色土是从全国各地收集而来的。

【过渡】我国各地的土壤颜色真的不一样吗?我们通过自己搜集的资料来完成我国不同颜色土壤的探究。

【新知讲解】明确任务【引导】请同学们组内讨论成员分工。

商讨后说一说分工。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小组内成员分工。

【提问】请大家说一说你们各组内是如何分工的。

【预设】组内1、2号同学负责采集本地的土壤照片标本,组内3、4号同学负责网络搜集资料。

【提示】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要随时记录。

搜集信息【讲述】在收集信息的时候,有几点是需要同学们注意的。

a.选定观察地点(可以去田野里、公园里或者山上)。

b.外出考察的时候,必须要有家长或老师的陪同。

【提问】我们去野外考察的时候,都需要携带哪些工具呢?【总结】外出考察时我们要携带相机或手机以方便及时拍照,还要带笔记本和笔等方便我们随时记录信息。

《网上学习_土壤的颜色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网上学习_土壤的颜色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粤科版

《网上学习_土壤的颜色》导学案《网上进修:土壤的颜色》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土壤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2. 掌握土壤颜色与土壤质地、气候、植被等因素之间的干系;3. 能够通过观察土壤颜色来初步判断土壤的性质和适宜种植的作物。

导学内容:一、土壤颜色的形成原因土壤颜色的形成主要受到土壤中含有的氧化铁、有机质和水分等因素的影响。

氧化铁是土壤颜色的主要因素,土壤中的氧化铁含量越高,土壤颜色就越红。

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颜色多为深褐色或黑色,而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土壤的颜色。

二、土壤颜色与土壤性质的干系1. 土壤颜色与土壤质地:一般来说,颜色较深的土壤多为粘土质地,颜色较浅的土壤多为砂质质地。

2. 土壤颜色与气候:气候对土壤颜色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干旱地区的土壤颜色多为浅黄色或浅灰色,而湿润地区的土壤颜色多为深褐色或黑色。

3. 土壤颜色与植被:植被的种类和密度也会对土壤颜色产生影响,比如森林覆盖的地区土壤颜色多为深褐色,而草原地区土壤颜色多为浅黄色。

三、通过土壤颜色初步判断土壤性质1. 红色土壤:含有较高的氧化铁,多为粘土质地,适合种植作物如小麦、玉米等;2. 黄色土壤:含有较少的氧化铁,多为砂质质地,适合种植作物如水稻、甘蔗等;3. 黑色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属于肥沃的土壤,适合种植各种作物。

导学活动:1. 观察周围的土壤颜色,并尝试用手感受土壤的质地;2. 分组讨论土壤颜色与土壤性质的干系,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3. 到田间地头实地观察不同颜色的土壤,并尝试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土壤质地的初步测试;4. 根据观察和讨论的结果,尝试给出土壤颜色与适宜种植作物之间的对应干系。

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土壤颜色的形成原因和与土壤性质之间的干系,还学会了通过观察土壤颜色来初步判断土壤的性质和适宜种植的作物。

在实地观察和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们培养了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高了对土壤的认识和理解,为今后的进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5课《土壤的颜色》教学课件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5课《土壤的颜色》教学课件
拍摄土壤标本的照片在土壤标本下垫上一张白纸以便衬托土壤颜色选择光线充足的地方等这样可以有拍摄较好的效果
粤教科技版 小学科学 三年级下册
第1单元 土壤
第5课 土壤的颜色
各地土壤颜色真的不同吗?
各地土 壤颜色真的 不同吗?
据说这里的 五色土是从全国 各地搜集来的。
搜集并交流不同地区土壤颜色的土壤标本下垫上一张白纸以便衬托土壤 颜色、选择光线充足的地方等,这样可以有拍 摄较好的效果。
把观察记录和网上搜集的资料上传到科学学习群, 与同学分享交流。
根据搜集的不同地方土壤颜色的资料,在下面地 图上相应地方涂上不同的颜色。
小结: 我国各地的土壤有多种多样的颜色,除常见的
黑色土
棕色土
黄色土
红色土
选定观察地点进行实地观察。记录观察地点和土壤颜 色等信息。
也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不同地区土壤颜色的资料。
云南 昆明 土壤 颜色
小技巧:搜索的关键词之间可以加上空格
地点和土壤的颜色要据实填写。
参考:砖红壤、赤红壤、红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寒棕壤、褐土、黑钙土
实地观察时,可以用手机、相机记录土壤颜色的信息。
黑色和黄色的土壤外,还有红、白、棕、灰等颜色 的土壤。
土壤颜色的不同与其组成成分的差异以及各成 分含量的不同有关。比如土壤中含水较多时颜色就 会变深,含水较少时颜色就会变浅。
小学科学

(新教材)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5.网上学习:土地的颜色 教学课件PPT

(新教材)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5.网上学习:土地的颜色 教学课件PPT

课外活动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土壤 污染、侵蚀、盐渍化等 现象非常严重。为此, 国际上把12月5日定为“ 世界土壤日” ,提醒人 们珍惜和保护土壤。

新知讲解
1.明确任务
搜集并交流不同地区土壤颜色的信息,归纳信息并形 成结论。
地区 城市
土壤的颜色
新知讲解
2.搜集信息
通过网络搜集不同地区土壤颜色的资料。
黑土地
黄土地
新知讲解
红土地
紫土地
新知讲解
3.分享交流
把观察记录和网上搜集的资料上传到网络学习 平台,与同学分享交流。
★QQ群 ★微信群 ★钉钉群
新知讲解
4.整理归纳
整理并分析自己及同学分享的资料,说说有什么发现。
土壤的颜色 地区 城市 黑色 红色 黄色 棕色 紫色
辽宁 沈阳 ☆
江西 南昌

广西 桂林

河南 郑州

四川 绵阳

我发现:原来各个地方的土壤颜色真的不一样
新知讲解
为什么土壤的颜色不同?
课外拓展 地球的“皮肤”---土壤
土壤是地球表面的疏松表层,就 像地球的“皮肤” ,但这层“皮 肤”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据 估算,形成1米厚的土壤,要上万 年的时间。
第1单元 土壤
5.土壤的颜色
粤教粤科版 科学 三年级下册
新知导入 各地土壤的颜色真的不同吗?
据说这里的五 色土从全国各 地采集的。
北京中山公园
社稷坛 五色土
新知讲解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 件多样,土壤颜色也很 丰富。不同地区的土壤 颜色差别很大吗?
新知讲解
让我们借助于网络探究答案吧!
河南 郑州 土壤
课外拓展

小学科学5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教案)

小学科学5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教案)

小学科学5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土壤的颜色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理解不同种类土壤的颜色特点,并能够分辨一些常见的土壤颜色。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土壤的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学习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土壤的颜色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2. 分辨一些常见的土壤颜色。

三、教学难点分辨不同种类土壤的颜色特点。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包括土壤的颜色分类、土壤颜色的形成原因等内容。

2. 实验材料:不同种类的土壤样品、放大镜、试管、水、砂糖等。

3. 学生实验器材:放大镜、试管等。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约5分钟)1. 提问引导:大家平时有没有注意到不同地方的土壤颜色是不一样的呢?2. 教师出示几种不同颜色的土壤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这些土壤的颜色特点。

3. 引导性提问:你们觉得土壤的颜色是怎么形成的呢?步骤二:知识讲解(约10分钟)1. 出示PPT课件,简要介绍土壤的颜色分类和颜色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2. 通过图片和文字说明,了解土壤颜色的形成原因主要与有机物含量、水分含量、含铁等因素有关,并举例说明。

步骤三:实验操作(约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每组大约3-4名学生。

2. 实验步骤:a. 每组学生准备一个试管,并分别放入不同种类的土壤样品。

b. 每组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用棉签将土壤与水充分混合。

c. 观察混合物在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并记录下来。

3. 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同时观察颜色变化。

步骤四:实验结果分析(约15分钟)1. 学生小组之间交流实验结果,比较不同土壤样品的颜色变化。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种类土壤的颜色变化原因,并在黑板上进行记录。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同步配套教案(全册)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同步配套教案(全册)

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哪里有土壤1.土壤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出示土壤的图片2.提问:从哪里可以找到土壤呢?3.引领学生交流展示:我们从哪里找到的土壤学生边介绍,老师边出示图片,帮助更多的学生认识土壤存在于很多地方。

4.引领学生做好记录,填写相关的观察信息。

出示信息卡片二.土壤资源1.老师介绍:土壤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资源。

在我们地球上有29%的是陆地,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

2.土壤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土壤是植物生长必须的条件之一(1)出示树林,提问:你发现了什么?(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到了什么?3.展示自我:(1)我在玉米地里发现了土壤(2)我在树林里发现的土壤(3)我从小河边到小河底发现都有土壤(4)我见过盖房子的过程,房子底下有土壤......4.做一做,展示交流:1.感受土壤存在的广泛性,逐步知道土壤是随处存在的2.说一说,观察土壤中各种生长的生物逐步感受土壤的重要性(1)大树的根长在土壤里,大树才能生长(2)我们发现了我们吃的玉米是长在土壤里的,小麦也是在土壤里发芽的,土壤是他们的生长环境(3)出示谷子和水稻的图片(4)出示图片,你知道这是什么?总结:从刚才的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因此土壤使我们食物来源的基础。

(5)出示图片,提问:你认识这种植物吗?你知道它有什么用处吗?总结:土壤与我们的穿衣有直接的关系(6)供我们欣赏的花卉是长在哪里呢?(7)不仅如此,下面这两幅图片也是土壤的功劳总结:从以上大家观察讨论发现土壤是我们生存的基础,可见它和水一样重要,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3.采集土壤、观察、记录记住老师的提示:接触土壤后要洗手展示交流:发现的内容是什么?(1):土壤里有腐烂的树叶(2)土壤里发现了虫子的尸体(3)还发现了,有虫子的卵,还有冬眠的虫子......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教学设计活动1:土壤的主要成分1.出示图片土壤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

新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粤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粤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目录第1单元土壤 (2)1 身边的土壤 (2)2 土壤的组成 (6)3 土壤与植物 (10)4 百变的土壤 (15)5 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 (21)第2单元消化和呼吸 (25)6 我们需要食物 (25)7 食物的消化 (30)8 我们离不开呼吸 (34)9 设计与制作:简易肺活量计 (38)10 健康生活 (42)第3单元植物的“身体” (45)12 植物的叶 (47)13 植物的茎 (50)14 植物的根 (54)15 植物的花 (56)16 果实和种子 (61)17 专题探究:脂肪贮藏在哪里 (64)第1单元土壤1 身边的土壤一、教学目标1.认识土壤,知道身边哪些地方有土壤的存在。

2.会从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地、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认识土壤的重要性。

认识土壤一种重要的资源。

3.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4.通过举例观察、发现总结,进而能够准确的表达土壤的重要性.5.使学生认识到土壤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激发爱护土地资源的情感。

6.会从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地、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认识土壤的重要性,认识土壤是一。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从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地、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认识土壤的重要性。

认识土壤一种重要的资源。

难点:认识到土壤是一种资源,树立爱护土壤的意识。

三、教学用具为学生准备:土壤记录单、土壤样本等。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展示图片,聚焦问题。

【讲述】林林去萌萌家玩,看见萌萌家阳台的花盆里种植了一盆小西红柿,特别喜欢,萌萌说她家还有种子,她们可以再种植一盆送给林林。

于是她们找到了种子、花盆和小铲子。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样能种植西红柿吗?还缺少什么呢?【预设】土壤。

【过渡】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们身边的物质——土壤。

【新知讲解】知识点一:哪里有土壤【展示】展示土壤。

【提问】哪里能找到土壤呢?【预设】小河边,公园里……。

粤教版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土壤的组成》教案

粤教版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土壤的组成》教案

粤教版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土壤的组成》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涉及的教材是《粤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节《土壤的组成》。

本节课旨在通过对土壤的组成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土壤的基本组成结构,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土壤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2)掌握土壤的基本组成结构。

2.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地描述土壤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2)能够正确地组织土壤的基本组成结构。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2)培养学生的爱护环境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土壤的基本组成结构。

(2)掌握土壤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土壤的基本组成结构。

(2)如何让学生掌握土壤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课的第一节课。

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还比较浅显,需要通过简单的实验和图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同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较强,可以通过引导他们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方法来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五、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看看这是什么。

图片上是一块泥土。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泥土的颜色和质地,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泥土的颜色不一样,质地也不一样等。

例子: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带来不同的泥土样本,让学生观察不同的泥土样本,让学生发现泥土的颜色和质地不同,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泥土的颜色和质地会有所不同。

2.新课讲解(1)教师讲解土壤的组成成分,即有机物、无机物、水和空气。

例子: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如叶子、树枝、石头等,让学生自己观察和感受不同的物质,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在土壤中的作用。

(2)教师讲解土壤的基本组成结构,即表土、次生土、原生土、岩石。

例子: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土壤剖面图,让学生了解不同土层的名称和特点,并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土层的形成原因。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土壤-教学设计-粤教版(2017)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土壤-教学设计-粤教版(2017)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土壤-教学设计-粤教版(2017) 教学目标:1. 了解土壤的概念及其作用;2. 掌握不同类型土壤的特点;3. 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4. 培养学生对土壤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掌握不同类型土壤的特点;2. 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1. 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1. 土壤样本(黏土、砂土、壤土等);2. PPT或图片资料;3. 小黑板和粉笔;4. 视频资料(关于土壤形成过程);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用图片或土壤样本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土壤,引发学生对土壤的兴趣,激发他们思考土壤的作用。

教师可提问:- 你在农田里见过什么样的土壤?- 在哪些地方会有土壤?- 土壤对我们有什么作用?Step 2:新知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讲解土壤的概念及其作用,并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土壤的特点。

教师可使用以下内容进行讲解:- 土壤的概念:土壤是指地壳上由岩石破碎、有机物质分解形成的一层薄壤。

- 土壤的作用: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氧气、养分等。

- 不同类型土壤的特点:黏土颗粒较小且黏性强、壤土颗粒适中且肥沃、砂土颗粒较大且透水性好。

Step 3:土壤的形成过程(1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有关土壤形成过程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

教师可提问:- 土壤是如何形成的?- 有哪些因素影响土壤的形成?Step 4:实物展示(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土壤样本,并让学生观察、感受土壤的颜色、质地等特点。

教师可提问:- 你观察到的土壤有哪些特点?- 你认为这种土壤适合什么植物生长?Step 5:小结(5分钟)教师进行简要总结,强调土壤的作用和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教师可提问:- 你对土壤的作用有了更深的理解吗?- 你有什么想要了解的问题?Step 6:拓展活动(5分钟)教师发放小册子或资料,让学生在家中或课后了解更多关于土壤的知识,并鼓励他们积极保护环境。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5课时《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教案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5课时《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教案

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单元一学科科学年级三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网络课堂的学习活动,了解不同地区的土壤颜色。

2.拍摄自己家乡土壤标本的照片,会把照片传到小学科学网络,与大家交流分享。

3.知道土壤颜色的不同与其组成成分的差异以及各成分含量的不同相关。

科学探究:1.会运用网络搜集土壤的颜色,并进行整理归纳。

2.能在老师或家长的陪同下,动手采集本地区的土壤。

3.能通过对比分析,归纳的方法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壤颜色的不同和成分含量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的快乐;2.通过探讨知道我国不同地区不同颜色的土壤,树立因地制宜,保护土壤的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 1.通过网络课堂的学习活动,了解不同地区的土壤颜色。

2..拍摄自己家乡土壤标本的照片,会把照片传到小学科学网络,与大家交流分享。

难点 1.登录小学科学网,上传土壤照片,和其他地区的同学交流。

2.知道土壤颜色的不同与其组成成分的差异以及各成分含量的不同相关。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提问:你去过北京的中山公园吗?追问:说一说,你印象最深刻的,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景观?从学生印象深刻的社稷坛谈起:据说这些土壤是从各地搜集来的追问:我国各地土壤颜色真的不同吗?(承接)我们自己通过搜集资料来完成我国不同颜色土壤的探究七嘴八舌,有的去过,有的没有去过,去过的同学说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景观。

以学生可以触及到的旅游景观入手,步步追问,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欲讲授新课一.明确任务引导学生小组内成员商讨明确分工:(1)采集本地土壤的标本,采用拍照的形式。

(2)网络搜集我国各地不同地区的土壤标本。

温馨提示:一定主要随时记录。

二.搜集信息1.引导学生明确目的地,提出要求:(1)选定观察地点(田野里、公园里等)。

(2)注意:外出考察必须有老师或者家长的陪同,以防发生意外。

(3)鼓励学生自己说一说需要用到哪些物品,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及时给与补充。

粤教版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身边的土壤》教案

粤教版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身边的土壤》教案

粤教版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身边的土壤》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节,主要讲述了身边的土壤,强调了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

本节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易于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组成的。

2. 了解土壤的种类和颜色,以及不同颜色的土壤中植物生长的情况。

3. 能够观察、描述和比较不同颜色的土壤。

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土壤的组成和种类,以及不同颜色的土壤中植物生长的情况。

教学难点:让学生观察、描述和比较不同颜色的土壤。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节,学生对土壤的认识较少,需要从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不同颜色的土壤,从而加深对土壤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土壤的概念,引导学生讨论土壤的作用和重要性。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土壤吗?土壤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学生: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

老师:非常好,那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土壤是什么样子的。

(展示不同颜色的土壤)老师:你们看到了吗?这些土壤颜色不同,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我们接下来一起来探究一下。

第二环节:新课呈现1. 让学生观察不同颜色的土壤,并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2. 介绍土壤的组成和种类,以及不同颜色的土壤中植物生长的情况。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颜色的土壤中植物生长的情况不同。

老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这些土壤的颜色吗?这些土壤的颜色不同,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学生:不知道。

老师:那我们来看一下土壤的组成和种类。

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组成的,而不同的土壤中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含量不同,导致了土壤的颜色也不同。

例如,红土中含有较多的铁氧化物,所以颜色比较红。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不同颜色的土壤中植物生长的情况吗?学生:不知道。

土壤的颜色教学设计1

土壤的颜色教学设计1

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5.《土壤的颜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网络课堂的学习活动,了解不同地区的土壤颜色。

2.知道土壤颜色的不同与其组成成分的差异以及各成分含量的不同相关。

3.会运用网络搜集土壤的颜色。

并进行整理归纳。

4.能在老师或家长的陪同下,动手采集本地区的土。

5.能通过对比分析,归纳的方法发现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壤颜色的不同和成分含量不同。

6.通过探讨知道我国不同地区不同颜色的土壤,树立因地制宜,保护土壤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通过网络课堂的学习,知道不同地区的土壤颜色。

2.拍摄自己家乡土壤标本的照片,会把照片传到小学科学网络,与大家进行交流分享。

【教学难点】1.登录小学科学网,上传土壤照片,和其他地区的同学交流。

2.知道土壤颜色的不同与其组成成分的差异。

【教学用具】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相关土壤的照片。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展示图片,聚焦问题。

【提问】有哪位同学去过北京的中山公园吗?【预设】去过或没去过。

【提问】那去过的同学,谁能回答一下,北京中山公园哪个景观让你印象深刻呢。

【预设】答案五花八门。

【展示】展示图片。

【讲述】老师印象最深的是中山公园的社稷坛,据说社稷坛的五色土是从全国各地收集而来的。

【过渡】我国各地的土壤颜色真的不一样吗?我们通过自己搜集的资料来完成我国不同颜色土壤的探究。

【新知讲解】明确任务【引导】请同学们组内讨论成员分工。

商讨后说一说分工。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小组内成员分工。

【提问】请大家说一说你们各组内是如何分工的。

【预设】组内1、2号同学负责采集本地的土壤照片标本,组内3、4号同学负责网络搜集资料。

【提示】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要随时记录。

搜集信息【讲述】在收集信息的时候,有几点是需要同学们注意的。

A.选定观察地点(可以去田野里、公园里或者山上)。

B.外出考察的时候,必须要有家长或老师的陪同。

【提问】我们去野外考察的时候,都需要携带哪些工具呢?【总结】外出考察时我们要携带相机或手机以方便及时拍照,还要带笔记本和笔等方便我们随时记录信息。

土壤的颜色教学设计

土壤的颜色教学设计

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5.《土壤的颜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下册《土壤》单元的第 5 课,本课以网络学习的形式,鼓励学生观察和了解各地土壤的颜色,并在网络上与伙伴进行交流,从而初步了解各地的土壤颜色的分布。

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对土壤的认识,还可以通过了解我国各地的土壤颜色分布,从另一个角度认识我国的地域广大。

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

本课的内容设计为 4 个环节:明确任务、搜集信息、分享交流、整理归纳,符合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不仅适合网络学习的开展,也可以满足常规教学的需要。

【学情分析】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学生只见过家乡的土壤,没什么机会观察其他地区的土壤。

通过驱动情境,学生可以很自然会产生问题:“祖国各地土壤是什么颜色的?”“其他地区的土壤与自己家乡土壤的颜色相同吗?”不少同学对这些问题都感到好奇。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在网上搜集各地土壤颜色的信息。

也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和观察的结果(土壤照片)上传到网上,与其他地区的伙伴进行跨地域的交流,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地区的土壤颜色。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三年级的学生可能会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但作为学习上的运用应该还是比较少的。

学生在拍摄合格的土壤标本照片、上传资料,以及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等方面,能力是不足的。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一定的技术指导。

课后的观察活动也要和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1.学习用拍摄照片的方法做记录。

2,能把土壤的照片上传至网络,并通过网络与他人交流。

3.观察不同地区土壤的照片,发现土壤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

4.体会善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观察不同地区土壤的照片,发现土壤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难点: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搜集、分享资料。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可以上网的电脑或平板电脑。

学生准备:土壤标本(照片)。

土壤的原色教案

土壤的原色教案

土壤的原色教案教案标题:土壤的原色教学目标:1. 了解土壤的组成和形成过程。

2. 掌握土壤的颜色对其性质和质量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内容:1. 土壤的组成和形成过程a. 土壤的主要组成部分: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

b. 土壤的形成过程: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作用。

2. 土壤的颜色与性质a. 土壤颜色的形成原因:主要由土壤中的铁氧化物和有机质的含量决定。

b. 土壤颜色的分类:黑色、棕色、红色、黄色等。

c. 土壤颜色与性质的关系:不同颜色的土壤具有不同的透水性、肥力和保水性等特点。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土壤的重要性,并提出问题:“你有没有观察过不同颜色的土壤?它们有什么区别?”2. 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激发学生对土壤颜色的兴趣。

知识讲解:3. 通过PPT或教材,向学生介绍土壤的组成和形成过程。

4. 解释土壤颜色形成的原因,并展示不同颜色的土壤样本。

实验设计:5.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颜色的土壤进行实验。

6. 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不同颜色的土壤对水分渗透性的影响。

a. 实验材料:不同颜色的土壤样本、透明容器、水。

b. 实验步骤:将不同颜色的土壤样本放入透明容器中,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水,观察水分渗透情况。

c. 记录实验结果,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

总结归纳:7.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和观察,讨论土壤颜色与水分渗透性的关系。

8. 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土壤颜色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拓展活动:9.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地观察,比较不同地区土壤的颜色和性质差异。

10. 学生可以设计其他实验,探究土壤颜色与其他性质(如肥力、保水性)的关系。

作业布置:1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土壤颜色与性质关系的小论文。

12. 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发现,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评估方式:13. 根据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和小论文的质量进行评估。

14. 考察学生对土壤组成、形成过程和颜色与性质关系的理解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第5课《土壤的颜色》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下册《土壤》单元的第5课,本课以网络学习的形式,鼓励学生观察和了解各地土壤的颜色,并在网络上与伙伴进行交流,从而初步了解各地的土壤颜色的分布。

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对土壤的认识,还可以通过了解我国各地的土壤颜色分布,从另一个角度认识我国的地域广大。

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

本课的内容设计为4个环节:明确任务、搜集信息、分享交流、整理归纳,符合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不仅适合网络学习的开展,也可以满足常规教学的需要。

二、学情分析
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学生只见过家乡的土壤,没什么机会观察其他地区的土壤。

通过驱动情境,学生可以很自然会产生问题:“祖国各地土壤是什么颜色的?”“其他地区的土壤与自己家乡土壤的颜色相同吗?”不少同学对这些问题都感到好奇。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在网上搜集各地土壤颜色的信息。

也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和观察的结果(土壤照片)上传到网上,与其他地区的伙伴进行跨地域的交流,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地区的土壤颜色。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三年级的学生可能会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但作为学习上的运用应该还是比较少的。

学生在拍摄合格的土壤标本照片、上传资料,以及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等方面,能力是不足的。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一定的技术指导。

课后的观察活动也要和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1.学习用拍摄照片的方法做记录。

2.能把土壤的照片上传至网络,并通过网络与他人交流。

3.观察不同地区土壤的照片,发现土壤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

4.体会善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不同地区土壤的照片,发现土壤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难点: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搜集、分享资料。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可以上网的电脑或平板电脑。

学生准备:土壤标本(照片)。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孩子们在参观北京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时,发现坛上铺有黄、青、红、白、黑的五色土。

问题:各地土壤的颜色真的不同吗?
交流:祖国各地的土壤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任务:如何了解各地土壤颜色的分布?
(二)活动探究
1.环节1:明确任务
任务:搜集并交流不同地区土壤颜色的信息,归纳信息并形成结论。

问题:如何搜集各地土壤颜色的信息?如何利用网络交流这些信息?
交流:学生讨论并交流。

网络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方便的操作性等独特优势。

搜索引擎可以搜索到很多有关资料,班级、学校学习群及其他主题学习交流网站,可以分享交流资源。

2.环节2:搜集信息
演示:展示使用正确关键词搜索有关土壤颜色的信息的方法;用手机、相机拍摄不同颜色的土壤的照片。

任务:(课前或课后)选定适当的观察土壤的地点。

到了选定的地点后,可
以直接拍照记录,也可以取土作为标本,带回家或实验室拍照。

介绍: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拍照过程中,可以在土壤标本下垫上一张白纸以便衬托土壤颜色、选择光线充足的地方拍照。

这样可以有拍摄较好的效果,以便更准确地记录土壤标本特点。

拍摄土壤标本的照片后,最好挑选和整理后,采用“采集时间+采集地点+土壤标本”的形式对照片加以命名并保存。

使用网络搜索某地区的土壤颜色资料,可以使用关键字组合的方法进行搜索,例如“云南”+“空格”+“土壤颜色”。

青少年上网学习要注意网络安全,使用正规网站,自觉过滤不健康或有害的信息。

活动:分组使用老师提供的土壤标本,练习记录的方法(使用文字描述或平板拍照等方法);分组使用网络搜集我国某一地区的土壤颜色信息。

3.环节3:分享交流
任务:发布搜集的信息到网络讨论组等教师建立的学习平台。

演示:学习上传资料到网络学习平台及交流的方法,如何登陆网络、如何上传照片以及怎样在网络上与其他同学交流等。

要求学生要注意网络社交礼仪。

活动:分组上传资料并进行简单互评、交流。

4.环节4:整理归纳
任务:用表格把各组(其他班级或地区)搜集到的资料按地区进行整理。

归纳各地土壤颜色的情况。

交流:分组交流各小组的发现。

讲述:补充介绍有关土壤颜色的知识。

资料:土壤的颜色与腐殖质含量、水分含量、暗色矿物(如氧化铁、氧化锰、黑云母等)含量、浅色矿物(如二氧化硅、氧化铝、碳酸钙等)含量密切相关。

因此,土壤颜色是土壤物质组成及其性质的反映,也是判断和研究成土环境、土壤类型及其肥力特征的重要依据。

比如,黑色的土壤,一般腐殖质含量较高;红色和黄色的土壤,说明土体内含大量的氧化铁。

我国由于自然环境复杂,土壤颜色也是多种多样。

但各地土壤颜色的大致分布还是有规律的。

活动:根据搜集的资料在活动手册地图上涂色,但不一定全部涂满。

只需要涂上自己归纳出的数据。

七、板书设计
第5课土壤的颜色
(设计者:孙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