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系统频域分析

合集下载

第5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第5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0.1 0.2
0.5
1
2
5
10
20
50
() -96.3 -102.5 -116.6 -140.7 -164.7 -195.3 -219.3 -240.6 -257.5
5-4 频率域稳定判据
一、奈氏判据的数学基础 1、幅角原理
设F(s)为复变函数,F(s)
在s平面上任一点 K*(s z1)(s z2) (s zm)
G( j) j L() 20lg () 90
L(dB) 40 20
0 0.01 0.1
1
20
20dB / dec
10
-40
( ) 90
0 0.01 0.1
1
90
10
4、一阶惯性环节
G(
j)
1
Tj
1
1
e arctgT
1 T 22
L() 20 lg 1 T 22
() arg tgT
5-1 引言
频率特性是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一种工程方法,它 反映正弦信号作用下系统性能。应用频率特性可以 间接地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与稳态性能。频率特性 法的突出优点是组成系统的元件及被控对象的数学 模型若不能直接从理论上推出和计算时,可以通过 实验直接求得频率特性来分析系统的品质。其次, 应用频率特性法分析系统可以得出定性和定量的结 论,并且有明显的物理意义。在应用频率特性法分 析系统时,可以利用曲线,图表及经验公式,因此, 用频率特性法分析系统是很方便的。
1
T
() 45
L(dB) 0
20
40
60 ( )
0
1 T
精确特性
45
90
渐进特性
20dB/ dec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频域分析法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频域分析法
确定方法
通过分析频率响应函数的极点和零点分布,以及系统的相位和幅值 特性,利用稳定性判据判断系统在不同频率下的稳定性。
注意事项
稳定性判据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系统的特性和要求而定,同时应注意 不同判据之间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04
频域分析法的应用实例
04
频域分析法的应用实例
控制系统性能分析
稳定性分析
极坐标或对数坐标表示。
绘制方法
通过频率响应函数的数值计算,将 结果绘制成曲线图,以便直观地了 解系统在不同频率下的性能表现。
注意事项
绘制曲线时应选择合适的坐标轴比 例和范围,以便更好地展示系统的 性能特点。
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
定义
频率特性曲线是频率响应函数在 不同频率下的表现形式,通常以
极坐标或对数坐标表示。
稳定裕度。
动态性能分析
02
研究系统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如超调
和调节时间等。
静态误差分析
03
分析系统在稳态下的误差,确定系统的静态误差系数,评估系
统的静态性能。
系统优化设计
参数优化
通过调整系统参数,优化 系统的频率响应,提高系 统的性能指标。
结构优化
根据系统频率响应的特点, 对系统结构进行优化,改 善系统的整体性能。
05
总结与展望
05
总结与展望
频域分析法的优缺点
02
01
03
优点
频域分析法能够直观地揭示系统的频率特性,帮助理 解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通过频率响应曲线,可以方便地比较不同系统或同一 系统不同参数下的性能。
频域分析法的优缺点
02
01
03
优点
频域分析法能够直观地揭示系统的频率特性,帮助理 解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1(48)

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1(48)

频率特性如图5-3所示。 由图可看出,积分环节的相 频特性等于-900 ,与角频率 ω无关.
图5-3 积分环节的频率响应
14
表明积分环节对正弦输入信号有900的滞后作用; 其幅频特性等于1/ω,是ω的函数,当ω由零变到无穷大 时,输出幅值则由无穷大衰减至零。 在[G(jω)]平面上,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与负虚轴重合。
17

1
推广:当惯性环节传递函数的分子是常数K时, 即G(jω)=k/(jTω+1)时,其频率特性是圆心 为:[k/2,0],半径为k/2的实轴下方半个圆周。
(四)振荡环节
振荡环节的传递函数是:
(5-34)
其频率特性是:
(5-35)
图5-4 惯性环节的频率响应
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分别为:
18
振荡环节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均与阻尼比ξ有关, 不同阻尼比的频率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当阻尼比较小时,会产生谐振,谐振峰值Mr(Mr>1) 和谐振频率ωr由幅频特性的极值方程解出。
时,输出幅值衰减很快。
当阻尼比 时,此时振 荡环节可等效成两个不同时间 常数的惯性环节的串联,即:
T1,T2为一大一小两个不 同的时间常数,小时间常数对 应的负实极点离虚轴较远,对 瞬态响应的影响较小。
图5-6 振荡环节的频率响应
21
振荡环节为相位滞后环节,最大滞后相角是180 。 推广:当振荡环节传递函数的分子是常数K时, 即 ,其对应频率特性 的起点为
G( j ) G( j ) e jG ( j ) (5 - 15)

称为系统的频率特性,它反映了在正弦输入信号作用 下,系统的稳态响应与输入正弦信号的关系。
9
G ( j ) G ( j ) e jG ( j )

第五章1-连续LTI系统频域分析

第五章1-连续LTI系统频域分析
第5章 系统的频域分析
连续时间LTI系统的频域分析 离散时间LTI系统的频域分析 信号的幅度调制和解调
时域分析的要点是,以冲激函数为基本信号,
任意输入信号可分解为一系列冲激函数;而系统零 状态响应yzs(t) = x(t)*h(t)。 由单位冲激函数δ (t)所引起的零状态响应称为单位 冲激响应,简称冲激响应,记为h(t)。
解: 利用H(j)与h(t)的关系
H ( j) F[h(t)] 1 1 j 1 j 2

1
( j)2 3( j) 2
只有当连续系统是稳定的LTI系统时,才存在H(j), 且可以由h(t)计算出H(j)。
电路系统的频率响应:
分析电路系统的频率响应,主要有两种方法。
H ( j) Yzs ( j)
( j) 3
X ( j) ( j)2 3( j) 2
在实际应用中, 只有当连续系统是稳定的LTI系统时,
才存在H(j),且频响函数才有意义。
例 已知某LTI系统的冲激响应为
h(t) = (e-t-e-2t) u(t),求系统的频率响应H(j)。
vR (t) RiR (t)
VR ( jw) R IR ( jw)
ZR

VR ( IR(
jw) jw)

R
vL
(t)

L
diL (t) dt
VL ( jw) jwLIL ( jw)
ZL
VL ( jw) IL ( jw)

jwL
iC
(t)

C
d
vC (t) dt
IC ( jw) jwCVC ( jw)
例 已知某LTI系统的动态方程为 y"(t) + 3y'(t) + 2y(t) = x(t),

第5章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第5章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 (1) f (t) 在一个周期内绝对可积; ❖ (2) f (t) 在一个周期内的断点数是有限的; ❖ (3) f (t) 在一个周期内的极值点数是有限的。由于一
般的周期信号都满足狄里赫利条件,所以以后不再 提及。 ❖ 由以上的讨论可知,任意一个周期信号均可以展开 成以下的傅里叶级数
信号与系统
第5章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n0tdt
T0 2
t0 T0 12 dt T0 t0
信号与系统
第5章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 式中,和均为正整数;0 2/T0 。上式说明三角函数 集是正交函数集。由于三角函数集中的元素有无穷 多个,所以三角函数集是完备正交集。也就是说, 任意一个周期信号 f (t) 均可展开成傅里叶级数,但 前提是必须满足以下的狄里赫利条件:

❖ 所以
第5章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Cn e jn0t )*
Cn (e jn0t )*
C ejn0t n
(5-22)


f (t) C0 2 Re(Cn e jn0t )
(5-23)
n 1
❖ 2. 由指数函数集的正交性到指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
❖ 指数函数集 ejn0t n 0,1,2, 的元素为无数个不同角频率的虚
f
(t)
a0 2
N n 1
(ancos n0t
bnsin n0t)
信号与系统
第5章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 【例5-1】 求图5.2所示标准方波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
❖ 解:由图5.2可以看出,该方波信号的周期为 T0 。在一个
周期内,f (t) 的表达式为
f
(t t T0 2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频域分析法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频域分析法
L ( ) L a( ) L ( ,)
振荡环节的幅相特性 振荡环节的对数幅频渐进特性
七、二阶微分环节
G(s)sn
2
2sn
1
G (j) j n 22 j n 1 1 n 2 2 j2 n
n0,01
2
G(j) (12)2422
n2
n2
G( j) arctg n 2
1
2 n
G(ju)
1
(1u2)242u2
G(j u)arc2tgu
1u2
若 u1 G (ju) arctg2u 90
1u2
振荡环节的幅相特性曲线(极坐标图)
u0
0.9
0.8
0.6
u 1
0.4
振荡环节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
0.05
0.2 0.5 0.7
幅频特性的谐振峰值和谐振角频率:
G(ju)
G(
j)
1
j
e2
相频特性是一常值 2
积分环节的幅频/相频、幅相特性曲线
对数频率特性
三、微分环节
传递函数 G(s) s
j
幅相特性 G( j) e 2
相频特性是一常值 2
微分环节的幅频/相频、幅相、对数特性曲线
四、惯性环节(一阶系统)
传递函数 幅相特性
G(s) 1 Ts1
G(j) 1 1 ejta1nT Tj1 (T)21
1
(1u2)242u2
d G d (j) u u 0 ,u r 1 22 ( 1 /2 0 .7)0
rn12 2 ( 1/ 20 .7)0
幅频特性的谐振角频率和谐振峰值:
rn1 22, M r G (jr) 1 /21 2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 频域分析法

自动控制原理--第5章 频域分析法
例如,惯性环节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分别为
L() 20lg | G( j) | 20lg 2T 2 1
arctanT
当=0时,L()=0dB, =0, 曲线起始于坐标原点;当=1/T时, L()=-3dB, =-45;
自动控制原理
30
5-4 频域稳定性判据
一、映射定理
闭环特征函数 F(s)=1+G(s)H(s)
T
如果τ>T,则∠G(j)>0°,极坐标曲线在第Ⅰ象限变化;如果τ<T, 则∠G(j)<0°,极坐标曲线在第Ⅳ象限变化,如图所示。
自动控制原理
16
5.3.2 对数坐标图
通过半对数坐标分别表示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图形, 称为对数坐称图或波德(Bode)图。
1.对数坐标 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由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两部分
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C(s) G(s)
R(s)
假定输入信号r(t)为
r(t) Asint
R(s) L[ Asint] A
A
s 2 2 (s j)(s j)
自动控制原理
7
G(s)
K (s z1 )(s z2 )(s zm ) (s s1 )(s s2 )(s sn )
nm
2j
AG( j) sin(t )
B sin(t )
G( j ) G( j ) e jG( j) G( j) e j

G( j) G(s) s j
这里的结论同RC网络讨论的结果是一致的。
自动控制原理
10
5.3 频率特性的图示方法
频率特性的图示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极坐标图、对数坐 标图和对数幅相图,现分述如下。
所以K=10。因此,所求开环传递函数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2——【南航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2——【南航 自动控制原理】

)2
A(0) 1 (0) 0
G(jn )
A() 0 () 180
j
G(j0)

0
G(jn )
共振点
G( jn ) (n ) 0 G( jn ) (n ) 180
变化趋势 0 n () 0 , A() :1
n () 180 , A() : 0
零阻尼振荡环节在自然振荡频率处,相角突变180°。
A()
谐振现象是振荡系统的 特性,谐振频率 r 与系 统固有频率 n 和阻尼比
有关。当谐振频率等于
频率响应峰值
Mr 1/ (2 1 2 )
阶跃响应超调
p exp( / 1 2 )
固有频率时,则发生共振。
共振的危害巨大。
当阻尼比较小,且系统谐振频率处于输入信号的
频率范围时,系统输出会出现很大的振荡,影响系
5.2 典型环节与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
环节是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將环节进行分类形成 典型环节。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是开环系统频率特性 的分解,而开环系统频率特性是闭环系统分析与设计 的基础。
一、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1.典型环节的分类
环节:系统增益、零点或极点对应的因式
分类:按照增益的正负性、零点或极点的位置(实数 或复数、位于左半平面或右半平面)进行划分,共分 为最小相位、非最小相位两大类、12种典型环节。
设互为倒数的典型环节频率特性为
G1(j)=A1()e j1() G2 (j) =A2 ()e j2 ()
则由 G1(s) 1/ G2 (s) 得
A1()e j1 ( ) =A21()e j2 ( )
L1() L2 ()
互为倒数典型环节的对数相频曲线关于0°线对称, 对数幅频曲线关于0dB线对称。

第五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第五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 CTFT ( the Continuous -Time Fourier Transforms ): 连续时间傅立叶变换
❖ DTFT ( the Discrete -Time Fourier Transforms ): 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
第五章: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主讲教师:阎鸿森 教授 王 霞 副教授
RX (e j ) tg1 a sin 1 a cos
第五章: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主讲教师:阎鸿森 教授 王 霞 副教授
A eg
j 2 (k r )n N
k
n N
nN k N
Agk
j 2 (k r )n
eN
k N n N
j2 (kr)n N
Q eN
nN
0
k r
kr
第五章: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主讲教师:阎鸿森 教授 王 霞 副教授
g
Ar
1 N
j 2 rn
x(n)e N
nN
x(n)
离散时间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周期性。
第五章: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主讲教师:阎鸿森 教授 王 霞 副教授
三 . DFS的收敛:
DFS是一个有限项的级数,确定
g
Ak
的关系式也
是有限项的和式,因而不存在收敛问题,也不会产生
Gibbs现象。
DFS表明:周期序列可以而且只能分解成 N 个独立 的复指数谐波分量。
Gibbs现象。
第五章: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主讲教师:阎鸿森 教授 王 霞 副教授
5.3 非周期信号与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
(Aperiodic Signals & Discrete-Time Fourier Transform)

第五章(1,2)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解析

第五章(1,2)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解析

用频率特性求取正弦输入稳态误差的方法:
正弦输入稳态误差求法总结: 1.定义法,求拉式反变换(不能 用终值定理) 2.动态误差系数法 3.频率响应法
2.频率特性的几何表示法(图示法)(重点)
仅从G( j)的表达式中看出的信息不直观,在工程分析和 设计中,通常把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画成曲线,观察其在不 同频率段上的变换,再运用图解法进行研究(包括稳态性能、 暂态性能等)。常用的频率特性曲线有三种: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时域分析法是分析控制系统的直接方法,比较直 观、精确。但往往需要求解复杂的微分方程。
复域分析法(根轨迹法)是一种在S平面上由开环零 极点绘制闭环系统特征根的图形分析法。
频域分析法也是一种图解分析法。依据系统的频 率特性,间接地揭示系统正弦输入信号下的暂态特 性和稳态特性。也是一种工程上常用的方法。
1
Re[G(jω)]
0
不足:计算繁琐。不直观,无法看出每个零极 点的影响。增添新的零极点时,只能重新计算。 看不出ω的变化速度。
单位:弧度/秒
半对数坐标系的优点:
对数频率特性采用 的对数分度实现了横坐标的非线性压缩,便于在较大频
率范围内反映频率特性的变化情况。对数幅频特性采用 20lg A()则将幅值的乘 法运算转化为加减运算,可以简化曲线的绘制过程。
对数幅相图实质上将伯德图的两张图合成一张图。
5-2 典型环节与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
设典型的线性系统结构如图所示,闭环系统的很多 性能可通过研究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来得到。
该线性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H (为s) 了研究开 环系统频率特性曲线,本节先研究开环系统典型环节 的频率特性,进一步研究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
1.频域特性的基本概念 (这种数学模型是怎样的?)

自动控制原理的MATLAB仿真与实践第5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

自动控制原理的MATLAB仿真与实践第5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
本节分别介绍利用MATLAB进行频域绘图和频 率分析的基本方法。
7
【例5-1】 试绘制惯性环节G(jω)=1/(2s+1)的Nyquist曲线 和Bode图。
解:程序如下:
>>clear
G=tf(1,[2,1]); %建立模型
nyquist (G); %绘制Nyquist图
figure(2); bode (G); %绘制Bode图
4
ngrid;ngrid(‘new’):绘制尼科尔斯坐标网格即等 20lgM圆和等角曲线组成的网格。‘new’代表清除以前 的图形,与后一个nichols()一起绘制网格。
semilogx(w,20*log10(mag)):绘制半对数坐标下的幅 频特性曲线。
semilogx(w,phase*180/pi):绘制半对数坐标下的相频 特性曲线。
MATLAB提供了许多用于线性系统频率分析 的函数命令,可用于系统频域的响应曲线、参数分析 和系统设计等。常用的频率特性函数命令格式及其功 能见表5-1。 bode (G):绘制传递函数的伯德图。其中:G为传递
函数模型,如:tf(), zpk(), ss()。 bode(num,den):num,den分别为传递函数的分子与
本节分别介绍利用MATLAB进行频域绘图和频 率分析的基本方法。
6
5.2.1 Nyquist曲线和Bode图
MATLAB频率特性包括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当用极坐标图描述系统的幅相频特性时,通常称为 奈奎斯特(Nyquist)曲线;用半对数坐标描述系 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时,称为伯德(Bode) 图;在对数幅值-相角坐标系上绘制等闭环参数( M和N)轨迹图,称为尼克尔斯(Nichols)图。
运行结果如图5-2所示。

第5章_LTI系统的频域分析

第5章_LTI系统的频域分析
2 4
的输 出。
(a)
求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 y ( n ) ay ( n − 1) + bx ( n ) = ⇓ Y (z) = az −1Y ( z ) + bX ( z ) Y (z) b H (z) = = X ( z ) 1 − az −1 可得 h ( n ) = ba n u ( n ) BIBO a <1 因为,所以系统为,因此存在。

H (ω )e jω n d ω
例5.1.1 系统的冲激响应为
输入信号为复指数信号 确定系统的输出序列。
∞ − jω n
h( n) = (1/ 2 ) u ( n)
n
= Ae x ( n)
jπ n / 2
− ∞ < n < +∞
2 5
1 1 π : H (ω ) H( ) = = = 解 = ∑ h( n)e 1 − jω 2 1 + j1/ 2 1− 2 e n = −∞
2
正弦输入信号的稳态和瞬态响应
■如果输入信号是在 n = −∞ 时施加到系统上的, 通常将 这种信号称为永久指数或者永久正弦。在系统输出端 观察到的响应是稳态响应,此时,没有瞬态响应。 ■如果指数或者正弦信号是在某个有限时刻(如 n = 0 )施 加到系统上的,那么系统的响应将包含:瞬态响应和 稳态响应。 ■考虑系统:
y (n= a yn − 1) + x(n) ) (
n
y (n) a y (−1) + ∑ a k x(n − k ) =
n +! k =0
n≥0
假定系统的输入是在 n = 0 时施加的复指数
= Ae jϖ n n ≥ 0 x ( n)
y (= a n)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uos (t) = A ⋅ A(ω)sin[ω t + ϕ(ω)]
(5.2)
结论:
(1) 稳态解与输入信号为同一频率的正弦量;
(2) 当ω 从 0 向∞变化时,其幅值之比 A(ω) 和相位差ϕ(ω) 也将随之变化,其变化规
律由系统的固有参数 RC 决定; (3) 系统稳态解的幅值之比 A(ω) 是ω 的函数,其比值为
三角函数形式: G( jω) = A(ω)[cosϕ(ω) + jsinϕ(ω)] 。
式中 A(ω) = G( jω) 是幅值比,为ω 的函数,称为幅频特性;
ϕ(ω) = ∠G( jω) 是相位差,为ω 的函数,称为相频特性; U (ω) 是 G( jω) 的实部,为ω 的函数,称为实频特性; V (ω) 是 G( jω) 的虚部,为ω 的函数,称为虚频特性。
s + p1 s + p2
s + pn s + jω s − jω
∑n
=
Ci
+
B
+
D
i=1 s + pi s + jω s − jω
(5.4)
式中 Ci , B , D 均为待定系数。
将(5.4)式进行拉氏反变换,得系统的输出响应为
n
∑ c(t) = Cie− pi t + (Be− jω t + Dejω t ) = ct (t) + cs (t) i =1
C( jω) = G( jω)R( jω)
因而,得
G( jω) = C( jω) R( jω)
(5.11)
事实上,当ω 从 0 向∞变化时, G( jω) 将对不同的ω 作出反映,这种反映是由系统自

第五章1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频率特性与BODE图)

第五章1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频率特性与BODE图)
ϕ(ω) = −arctg (ωT )
自动控制原理
幅相频率特性画法举例
画出二阶系统 G ( s ) = 112
的幅相频率特性
s (1 + 0 .02 s )
自动控制原理
2. 伯德图(Bode图)
如将系统频率特性G(jω ) 的幅值和相角分别绘在半对数坐
标图上,分别得到对数幅频特性曲线(纵轴:对幅值取分贝数
自动控制原理
极坐标图(Polar plot),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幅相曲线 当ω在0~∞变化时,相量G(jω) 的幅值和相角随ω而变化,与 此对应的相量G(jω) 的端点在复平面 G(jω) 上的运动轨迹 就称为幅相频率特性曲线或 Nyqusit曲线。画有 Nyqusit曲 线的坐标图称为极坐标图或Nyqusit图。( ω在0~-∞变化 对称于实轴) 奈奎斯特(N.Nyquist)在1932年基于极坐标图阐述了反馈系统 稳定性
这些幅频特性曲线将通过点
自动控制原理
0dB,ω = 1
L(ω ) = 20 lg 1 = −20 lg ω (dB ) jω
ϕ (ω ) = −90°
Magnitude (dB)
Phas e (deg)
20 10
0 -10 -20 -30 -40 -89
-89.5
-90
-90.5
-91
-1
10
Bode Diagram of G(jw )=1/(jw )
(a) 幅频特性
自动控制原理
ϕ(ω) = −arctgTω
自动控制原理
输出与输入的相位之差
(b)相频特性
Uo (s) = G(s) = 1
Uo ( jω) = G( jω) = 1 = 1

第五章 频域分析方法

第五章 频域分析方法
( )

1
10
40 60 80
L(dB) 20lg G( j) 。
对数相频特性曲线的纵 坐标也是均匀分度, 单位 是度( ) 。
0.1

1
10
§5-2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1、比例环节: G ( s ) k , G ( j ) k , A( ) k , ( ) 0 。幅频特性曲 线、相频特性曲线、幅相频率特性曲线(极坐标图) 、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和对数相 频特性曲线分别如下图中(a) 、 (b) 、 (c) 、 (d)左、 (d)右所示。
§5-1 频率特性的概念 对稳定的线性定常系统来说,在正弦输入下,它的稳态响应也是正弦的, 只是幅值和相位与输入不同。
ur A sin t
R
C
uc
以上图所示的简单 RC 网络为例,设初始状态为零,有
U c ( s ) G ( s )U r ( s )
拉氏反变换得到
1 1 A U r ( s) 2 RCs 1 Ts 1 s 2
d ( s j )G ( s ) d ( s j )G ( s )

um s 2
2

s j
umG ( j ) 2j
um s 2
2

s j
umG ( j ) 2j
css (t Leabharlann umG ( j ) jt umG ( j ) jt e e 2j 2j e
处。对数相频特性曲线
L( ) 20lg A( ) 20lg
1
() tg 1T
如下图中(d)下所示,对数相频特性曲线关于 (1 T , 4) 是奇对称的。 对数幅频特性用渐近线替代替精确曲线时,最大误差出现在 1 T 处,最 大误差为 3dB ,如(e)给出的误差曲线所示, (f)是一阶惯性环节的极点矢量 图。

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曲线为每十倍频程衰减20dB的一条斜线,此线通过ω=1、 L(ω)=0dB的点。
积分环节的对数相频特性表达式为
积分环 节 的 伯 德 图 如 图 5-12 所 示。
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图5-12 积分环节的伯德图
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3.微分环节
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图5-13 微分环节的极坐标图
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图5-9 比例环节的极坐标图
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2)伯德图 比例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表达式为
其对数相频特性表达式为
比例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即伯德图)如图5-10所示。
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图5-10 比例环节的伯德图
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2.积分环节 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图5-21 二阶比例微分环节的伯德图
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8.延迟环节
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图5-22 延迟环节的极坐标图和伯德图
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5.3 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
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5.3.1 最小相位系统和非最小相位系统 若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所有零、极点都位于虚轴以
图5-1 典型一阶系统
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对于图5-2所示的一般线性定常系统,可列出描述输出量
c(t)和输入量r(t)关系的微分方程:
图5-2 一般线性定常系统
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与其对应的传递函数为
如果在系统输入端加一个正弦信号,即 式中,R0是幅值,ω 是角频率。由于 所以
第5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第5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重点与难点一、基本概念1.频率特性的

第5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重点与难点一、基本概念1.频率特性的

·145·第5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重点与难点一、基本概念 1. 频率特性的定义设某稳定的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信号作用下,系统输出的稳态分量为同频率的正弦函数,其振幅与输入正弦信号的振幅之比)(ωA 称为幅频特性,其相位与输入正弦信号的相位之差)(ωϕ称为相频特性。

系统频率特性与传递函数之间有着以下重要关系:ωωj s s G j G ==|)()(2. 频率特性的几何表示用曲线来表示系统的频率特性,常使用以下几种方法:(1)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又称奈奎斯特(Nyquist )曲线或极坐标图。

它是以ω为参变量,以复平面上的矢量表示)(ωj G 的一种方法。

(2)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又称伯德(Bode )图。

这种方法用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横坐标为ω,按常用对数lg ω分度。

对数相频特性的纵坐标表示)(ωϕ,单位为“°”(度)。

而对数幅频特性的纵坐标为)(lg 20)(ωωA L =,单位为dB 。

(3)对数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又称尼柯尔斯曲线。

该方法以ω为参变量,)(ωϕ为横坐标,)(ωL 为纵坐标。

3.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及最小相位系统 (1)惯性环节: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为11)(+=Ts s G 其频率特性 11)()(+===j T s G j G j s ωωω·146·对数幅频特性 2211lg20)(ωωT L +=(5.1)其渐近线为⎩⎨⎧≥-<=1 )lg(2010)(ωωωωT T T L a (5.2) 在ωT =1处,渐近线与实际幅频特性曲线相差最大,为3dB 。

对数相频特性)(arctg )(ωωϕT -= (5.3)其渐近线为⎪⎩⎪⎨⎧≥︒-<≤+<=10 90101.0 )lg(1.0 0)(ωωωωωϕT T T b a T a (5.4)当ωT =0.1时,有b a b a -=+=1.0lg 0 (5.5)当ωT =10时,有b a b a +=+=︒-10lg 90 (5.6)由式(5.5)、式(5.6)得︒=︒-=45 45b a因此:⎪⎩⎪⎨⎧≥︒-<≤︒-<=10 90101.0 )10lg(451.0 0)(ωωωωωϕT T T T a (5.7)(2)振荡环节:振荡环节的传递函数为10 121)(22<<++=ξξTs S T s G·147·其频率特性)1(21|)()(22ωωξωωT j Ts s G j G j s -+=== 对数幅频特性2222224)1(lg 20)(ωξωωT T L +--= (5.8)其渐近线为⎩⎨⎧≥-<=1)lg(4010)(ωωωωT T T L a (5.9) 当707.0<ξ时,在221ξω-=T 处渐近线与实际幅频特性曲线相差最大,为2121lg20ξξ-。

第5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

第5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

最小相位环节:
特点:某个参数的符号相反
除积分微分外,最小相位环 节有对应的非最小相位环节
非最小相位环节:
非最小相位环节和与之相对 应的最小相位环节的区别在 于其零极点在s平面的位置。
不稳定环节
设有两个系统
1 Ts G1 ( s ) 1 10Ts

1 Ts G2 ( s) 1 10Ts
1 典型环节 根据零极点,将开环传递函数的分子和分母多项式分解 成因式,再将因式分类,得到典型环节。 开环系统可表示为若干典型环节的串联形式
设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为
幅值相乘, 相角相加
则系统开环频率特性
系统的开环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为组成系统的各典型环节频率特性的合成 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
A 1 U o (s) [U i ( s ) Tuo 0 ] 代入 U i ( s ) L[ A sin t ] 2 s 2 Ts 1
U o ( s) Tu 1 A A [ 2 Tuo 0 ] o 0 再由拉氏逆变换 Ts 1 s 2 (Ts 1)(s 2 2 ) Ts 1
(1) 幅相频率特性曲线 (Nyquist图,极坐标图)
将频率特性表示为复平面上的向量,其长度为A(ω) , 向量与正实轴夹角为 (ω),则ω变化时,相应向量的矢端 曲线即为幅相曲线。
G( jω)=A(ω)e j(ω) ,G(-jω)=A(ω)e -j(ω)
A(ω)偶, (ω)奇
ω:0→+∞和ω:0→ -∞的幅相曲线关于实轴对称 只绘制ω从零变化至+∞的幅相曲线。 用箭头表示ω增大时幅相曲线变化方向 对于RC网络 G ( j )
j
cos j sin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6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5-6
自 动
5.6 控制系统的频域校正方法

结合校正装置,简要介绍串联校正的设计方法。常
制 原
用校正装置分为无源和有源两大类。
理 1. 串联无源校正 包括无源超前、无源滞后和无源滞
后-超前校正三种。无源校正网络由电阻、电容构成。
⑴ 串联无源超前校正
超前校正网络实现形式
Gc
(s)
U U
c r
( (
s s
) )
a4
制 校验相角裕度
原 理
m
arctan
a 21 a=源自arctan3 4
=36.9
=180 +(c)+m 180 167.2 36.9 49.7
达到相角裕度的要求。由于选择超前校正,校正后开
环幅相曲线与负实轴仍无交点,故幅值裕度无穷大,
自然满足要求。
再由
m
T
1 a
=4.4
T 0.114 s
串联超前校正设计步骤
R(s)
K C(s)
例5.6-1 图示反馈系统
-
s(s 1)
要求系统在 r(t)=t 1(t) 时,
稳态误差 e ss 0 .1 ra d ,截止频率 c 4 .4 ra d / s 相角
裕度 4 5 幅值裕度 h d B 1 0 d B ,试设计串联无
源超前网络。
5
Page: 5
自 解:① 设计开环增益,满足稳态要求

控 未校正系统为Ⅰ型系统。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由

1
原 理
ess K 0.1
K 10
T 为a的减函数 m 为a的增函数
② 校验待校正系统频域指标 由 L(m) 为a的增函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绘制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近线,即过点(1,20lgK)做斜率 为-20v的直线(v为积分环节的个数);
(5)从低频段开始,每遇到一个转折频率,就改变一次斜率。 惯性环节斜率变化-20,一阶微分环节斜率变化20,二阶 振荡环节斜率变化-40等。
见例题5-6
5.3.3 最小相位系统与非最小相位系统
综上所述,可以归纳映射定理如下: 设S平面上的封闭曲线包围了复变函数F(s)的Z个零点和P个极点 ,并且此曲线不经过F(s)的任一零点和极点,则当s沿着 S平面 上的封闭曲线顺时针方向移动一周时,在F(s)平面上的映射曲线 将沿逆时针方向围绕着坐标原点旋转P- Z周。 即 R=P-Z
2.辅助函数F(s)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只需画出ω从0变化到+∞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曲 线G(jω)H(jω),这时上述判据中的P周应改为P/2周。
闭环系统位于右半部的极点数Z= P- 2N,这里N为ω从0变到+∞时,系 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曲线G(jω)H(jω) 逆时针方向包围(-1, j0)点周数 。显然,若开环系统稳定,即位于S平面右半部的开环极点数 P=0,则 闭环系统稳定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 G(jω)H(jω)不包围(-1, j0)点。 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有v个积分环节,则需要在原来的奈氏曲线基础 上延逆时针方向补画v×90°半径为无穷大的圆弧。
闭环系统在S平面右半部的极点数Z,开环系统在S平面右半部的极点数 P,映射曲线ΓF围绕坐标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周数R之间的关系为: Z= P-R Z等于零时,系统是稳定的, Z不等于零时,系统是不稳定的。
Im
根据系统闭环特征方程式有 G(s)H(s)=F(s)-1,这意味着 F(s)的映射曲线ΓF围绕原点的 运动情况,相当于G(s)H(s)的 封闭曲线ΓGH围绕着(-1,j0)点 的运动情况。
L( )
A'
-1
Im

0
Re
B CA D
( )


B' C' D'
a)
b)
反之,如开环频率特性按顺时针方向包围(-1, j0)点一周,则 G(jω)H(jω)(0≤ω≤∞)必然从下到上穿过负实轴的(-1,- ∞)段一次,这 种穿越伴随着相角减小,称为负穿越。在负穿越处,|G(jω)H(jω)| >1。相 应地在伯德图上,规定在L(ω)>0范围内,相频曲线φ(ω)由上而下穿越-π 线为负穿越。在图上,正穿越以“+”表示,负穿越以“-”表示。
5.1.2 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 1.幅相频率特性图(奈奎斯特曲线) 幅相频率特性图又称极坐标图,特点是把频率看做参变量,当ω 从0增加到∞时将幅频与相频特性同时表示在复平面上。
2.对数频率特性图(伯德图)
频率特性的对数幅值20lgA(ω)与频率ω;相位φ(ω)与ω之间 关系的曲线称为对数频率特性图。其中对数幅频特性横坐标以lgω 来分度,一个单位称之为十倍频程,纵坐标L(ω)=20lgA(ω);对 数相频特性横坐标同样以lgω来分度,纵坐标为φ(ω)。
式中T=RC为电路的时间常数。
式中第一项为暂态分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衰减到零;第二项是输 出的稳态分量,用来决定稳态下的输出电压。
可见RC电路在正弦信号作用下,稳态的输入与稳态的输出信号 的频率相同,只是幅值和相位发生了变化。 不但是RC电路,对于任何稳定的线性系统,都满足这样的结论: r(t) G(s)
F(s)=1+G(s)H(s)=0
K * ( s z1 )( s z2 )( s zm ) G( s) H (s) ( s p1 )( s p2 )( s pn )
( m n)
K * (s z1 )( s z2 )(s zm ) (s s1 )( s s2 )(s sn ) F (s) 1 K 0 (s p1 )( s p2 )(s pn ) (s p1 )( s p2 )(s pn )

0
F ( s)U
[ s]
[ F ( s)]
假定在S平面上的封闭曲线包围了F(s)的一个零点z1,而其它零、极点都位于 封闭曲线之外,则当s沿着 S平面上的封闭曲线顺时针方向移动一周时,向量 (s- z1)的相角变化-2π弧度,而其它各向量的相角变化为零。这意味着在 F(s)平面上的映射曲线沿顺时针方向围绕着原点旋转一周,也就是向量F(s) 的相角变化了-2π弧度。
当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在s右半平面无极点或零点,且不包 含延迟环节时,称该系统为最小相位系统。
具有相同幅频特性的系统,最小相位系统的相角变化范围最小。 分析例题5-7、5-8
5.4频域稳定判据
5.4.1 奈氏判据的数学基础 1.柯西幅角原理:
j
s j
jV
K * ( s z1 )( s z2 )( s zm ) F (s) ( s p1 )( s p2 )( s pn )
(3)开环幅相特性图的变化范围(象限、单调性)。
例题见P115 例5-4、例5-5
5.3 控制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图
5.3.1 典型环节的Bode(伯德)图
1. 比例环节 G(jω)=K 2. 微分环节 G(jω)= jω
20lgK
ω
0
ω
【20】 1
ω
90 ω
3. 积分环节
4. 惯H ( s)
K s(Ts 1)
试绘制系统的开环幅相曲线,并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解: 令s=jω代入,给定若干ω值,画出幅相曲线如图所示。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有一极点在S平面的原点处,因此ω从0 到0+时,幅相曲线应以无穷大半径顺时针补画1/4周。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在右半S平面没有极点 ,开环频率特性 G(jω)H(jω)又不包 围(-1,j0)点,故闭环 系统是稳定的。
10.67
0
Re 0
由图可见,G(jω)H(jω)顺时针方向包围了(-1, j0)点一周,即N=-1,由于系 统无开环极点位于S平面的右半部,故P=0,所以Z= P-2N=2,说明系统是不稳 定的,并有两个闭环极点在S平面的右半部。
5.4.3 对数频率稳定判据 如开环频率特性按逆时针方向包围(-1, j0)点一周,则 G(jω)H(jω)(0≤ω≤∞)必然从上到 下穿过负实轴的(-1,- ∞)段一次,这种 穿越伴随着相角增加,称为正穿越。在 正穿越处,|G(jω)H(jω)| >1。相应 地在伯德图上,规定在L(ω)>0范围内 ,相频曲线φ(ω)由下而上穿越-π线 为正穿越。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本章学习目标:
频率特性的定义、特点及分析; 幅相特性图的定义、绘制及分析; 对数频率特性图的定义、绘制及分析; 奈奎斯特判据的含义、特点、计算及其应用; 稳定裕度的定义、分析及计算; 开环频率特性分析、闭环频率特性分析、开 环和闭环频域指标的关系。
5.1 频率特性
5.1.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综上所述,采用对数频率特性时的乃奎斯特判据可表述如下:闭环系统稳 定的充要条件是,当ω由0变到+∞时,在开环对数幅频特性L(ω)>0的频段 内,相频特性曲线φ(ω)穿越-π线的次数N=N+-N-( N+为正穿越次数,N-为 负穿越次数)为P/2,P为S平面右半部开环极点的数目。
F(s)复变函数的相角可表示为:
0 0
U

[S]
F (s) U jV [ F ( s)]
S平面与F(s)平面的关系
F ( s)
(s z ) (s p )
j i j 1 i 1
m
n
j
s p1 p1
s z1
s
jV F ( s)
z1 s z2
0 p2 s p2 z2
j
乃奎斯特回线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沿 着虚轴由下向上移动的直线段C1,在此线 段上s=jω,ω由-∞变到+∞。另一部分 是半径为无穷大的半圆C2。如此定义的封 闭曲线肯定包围了F(s)的位于右半部的所 有零点和极点。

0 C1
C2
[ s]
设复变函数F(s)在S平面右半部有Z个零点和P个极点。根据映射定理 ,当s沿着S平面上的乃奎斯特回线移动一周时,在F(S)平面上的映射 曲线 ΓF=1+ G(jω)H(jω)将按逆时针方向围绕原点旋转P- Z周。
ω 【-20】
ω
ω -90 -90
ω
5.一阶微分环节
G( ω j)=1+T ω j
【20】 ω
90 ω
6.二阶振荡环节
ω
【-40】
ω
-180
5.3.2 开环系统的伯德图 (1)将开环传递函数写成唯一的标准形式,即各环节传递函数 的常数项为1; (2)确定系统的开环增益K,计算20lgK; (3)将各环节的折射频率从小到大标注在坐标轴上;
对于系统或环节的频率特性G(jω),令ω从零增加到∞,计算相 应的幅值与相角,按极坐标形式表示在复平面坐标中,就可以得 到对应的幅相特性曲线(奈奎斯特图)。 5.2.1 典型环节的幅相特性图
j
j
O
K
σ
O
σ
j O σ
j O σ
j
O
1
σ
j 0 1 σ
j
0
1
σ
j
0
1
σ
5.2.2 开环幅相频率特性图的绘制 (1)开环幅相频率特性图的起点(ω=0)和终点(ω=∞); (2)开环幅相特性图与实轴的交点;
由上式可见,复变函数F(s)的零点为系统特征方程的根(闭环极点)s1 、 s2 、…sn,而F(s)的极点则为系统的开环极点p1、 p2 、…pn。 F(s)的零、极点数相同;F平面上的坐标原点就是GH平面上的(-1,0)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