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诗歌鉴赏最常考的意象
2024届高考复习:鉴赏诗歌形象小专题(常见意象 意境)
![2024届高考复习:鉴赏诗歌形象小专题(常见意象 意境)](https://img.taocdn.com/s3/m/2130883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7.png)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酬和赠答诗,诗人用友人张敏则赠诗之韵写成,然后回赠给他。 B.叶落花开自有其客观规律,人生的功名之路正如山水迢远,漫长而曲折。 C.“摩挲老眼”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对新贵的不屑,以及对自身年老的感伤。 D.九鼎本为重,鸿毛本为轻,但诗人却对此发出了疑问,表达出批判之意。 解析 C.“对自身年老的感伤”错误。“摩挲老眼”指用手揉揉眼睛,是对看新贵 的动作描写,没有表现对自身年老的感伤。
要背记!!!
古诗常见六种意境1. 豪放类: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广袤
高远、旷达洒脱。2. 清幽类: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 恬静优美。3. 华美类:富丽堂皇、华美绚丽、华妙艳丽、瑰丽神奇、色彩 斑斓。4. 伤感类:凄清冷寂、孤寂冷清、哀怨低沉、凄惨萧条、苍凉悲壮。 5. 婉约类: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委婉含蓄、蕴藉风流、朦胧缥缈。6.超 脱类:超脱世俗、远离尘嚣、高雅脱俗、超凡脱尘、风致雅洁。
13.杜鹃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 其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了凄凉、哀伤的象征。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以杜鹃鸟的 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14.寒蝉 寒蝉(秋蝉)是悲凉的同义词。唐人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 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问题】分析诗中小松形象,说说它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志。
自身特征
一、本诗描写了小松哪些特征: 与所处的 环境特征 自小刺头深草里 外在特征:生长于深草。 深草 内在特征:不甘埋没
外在特征:“刺头”指松针,又直又硬 。
刺头
内在特征:生命力顽强。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专题——意象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专题——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895cf5c4d5bbfd0a795673a4.png)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专题——意象分析意象的诗歌鉴赏题模式1、解答分析:这类题目须把握两点:形象特点及其所表达意义。
2、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概括形象特点。
(2)结合诗句分析为何使用这一形象。
(3)指出形象所表达情感或营造意境。
【常见意象】一、送别类意象(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叙写别后的思念)1. 杨柳。
“柳”与“留”谐音,借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2. 长亭。
送别之所,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3. 南浦。
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
4. 酒。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等。
二、思乡类意象(思念家乡;牵挂亲人)1. 月亮。
2. 鸿雁。
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又有怀念故人之意。
3. 莼羹鲈脍。
4. 双鲤。
另:“捣衣”“砧声”。
三、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1. 梧桐。
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2. 芭蕉。
表达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
3. 流水。
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4. 猿猴。
借猿啼表达悲伤之情。
5. 杜鹃/子规。
凄凉、哀伤的象征。
另:斜阳(夕阳、落日、残阳)、西风,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丁香,指愁思、哀怨或情结。
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给人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最容易勾起离别者的愁绪。
落花:花是美好的象征,如青春。
落花,又恰在春末,落花便意味着年华老去、青春不再,兼有伤春、悲春之意。
四、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1. 菊花。
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
2. 梅花。
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
3. 松柏。
坚贞不屈的人格。
4. 竹。
正直谦虚,坚贞高洁.5. 黍离。
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6. 冰雪、草木。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五、爱情类意象(表达爱恋、相思之情)1. 红豆。
象征爱情或相思。
2. 莲。
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
3. 连理枝、比翼鸟。
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
六、战争类意象(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1. 投笔。
诗歌鉴赏题常考的100个意象
![诗歌鉴赏题常考的100个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473b981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3.png)
诗歌鉴赏题常考的100个意象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4、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如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典型的陆上送别之所。
8、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9、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10、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11、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
高考诗歌鉴赏最常考的22个意象
![高考诗歌鉴赏最常考的22个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62802f52f242336c1eb95ecc.png)
附:古代诗词的常见意象1.月——思乡,怀人 ,永恒怀乡:例: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怀人:例: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永恒:例: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另:利用月光照耀下的澄沏、宁静的境界,寄寓淡泊闲逸,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例: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5.莲——爱的象征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
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6.梧桐——凄凉悲伤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
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
例: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8.秋蝉——高洁,悲凉秋后的蝉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后,蝉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例:雁字归时,月满西楼。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10. 柳——离情依依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1.南浦,长亭——送别之所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12.芳草——离恨例: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道远。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326096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b.png)
二、诗歌的语言
炼字题答题技巧: 1.点明特征:点出词性或情感色彩(有时需要解释 词的含义); 2.代词入句:把字词意思放入句中进行解释并展开 联想,描述景象。 3.分析意境:分析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点出字 词的情感或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 ①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例:“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②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③描写 a.侧面描写。通过描写被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其更鲜明、突出。 b.正面描写。采用各种表现手法直接描写所要描写的对象。
古诗词常见意象及其含义
5.草: (1)生生不息,象征顽强的生命力。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2)用草木繁盛反衬荒凉、偏僻,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3)报春信使,用来抒发爱春、惜春之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 (4)寄托离别愁绪,表达思乡怀人的情感。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 6.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用来寄托离愁别绪,多见于游子思 归,好友相别。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
孤故
帆人
远西
影辞
碧黄
空鹤
尽楼
,,
孤帆远影碧空见花
长三
江月
天下 际扬 流州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
。。
一、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分为:人物形象与物象(意象)。
人物形象包括: 1.诗人形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2.主人公形象: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
物象(意象)包括: 1.自然景物形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2.客观事物形象: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梅花》)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意象精选全文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意象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c3b02a3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04.png)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 达效果?
【答案】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抽象的无穷的愁比作具体的 迢迢不断的春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离愁无穷无尽,绵延不 断的特点,让人更容易感受抒情主人公的愁情。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
【答案】诗歌前面两句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塑造了一 个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诗人的心境 是孤寂凄凉的。
1、常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
水
2、流水又象征着韶光飞逝,永不回头
例题讲解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柳树
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 惜别之情。
柳营
军营,后也代称纪 律严明的军营。
咏絮
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 的才华。
例题讲解
[隋]佚名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①搅②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1)结合诗歌内容,探究本诗用大量笔墨写“柳”的原因。
【答案】一是借“柳”营造出浓浓的离愁别绪。首句写柳条低 垂,次句写柳絮(杨花)漫天飞舞,离愁别绪也随之弥漫于整 个天地之间。二是借“柳”表达惜别、盼归之情。“柳”与 “留”谐音,寓挽留之意;第三句通过描写柳条折尽,杨花飞 绝的情境,强烈地衬托对行人的思念,表达对行人归来的期盼。
梅花
象征高洁、不畏严寒,不屈不 挠的品格,不愿同流合污的高 尚品质,积极乐观的精神。
例题讲解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诗歌鉴赏中的常见意象解读
![诗歌鉴赏中的常见意象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e07ffc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7a.png)
诗歌鉴赏中的常见意象解读诗歌鉴赏中的常见意象解读近⼏年语⽂中⾼考都新增了⼀种新题型——诗歌鉴赏。
对古典诗歌积累不多的⾼初中学⽣⽽⾔,难度不⼩。
教学中,如何帮助学⽣⾛进古典诗歌?⾸要任务是把握诗歌中的意象。
⽆论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采⽤的意象纷繁复杂,⼀下⼦把握不太容易,但是有些意象,在古⼈诗歌中经常出现,成为“⾼频意象”,帮助学⽣梳理掌握,对鉴赏诗歌有很⼤益处。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创造出来的⼀种艺术形象。
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也是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的重点。
本⽂拟就⼏种最常见的意象进⾏解读。
⼀、“柳”的意象1、“柳”、“留”⼆字谐⾳,经常暗喻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的怀念。
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上⾼楼万⾥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试问闲愁都⼏许,⼀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黄时⾬。
”⼏句,形象的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燕”的意象1、燕⼦因结伴飞⾏⽽成为爱情的象征。
如“落花⼈独⽴,微⾬燕双飞。
”展⽰了词⼈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
2、燕⼦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事代谢的寄托。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寻常百姓家。
”,既暗⽰了乌⾐巷往⽇的繁华,⼜袒露了诗⼈⾯对今昔变化的⽆限感慨。
晏殊词《浣溪沙》中“⽆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写尽了物是⼈⾮的感慨和忧伤。
三、“⽔”的意象1、因⽔的柔和清冷,常⽤⽔⽐喻⽉⾊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
如:“天阶夜⾊凉如⽔,坐看牵⽜织⼥星。
”,从侧⾯反映了封建时代妇⼥的悲惨命运。
2、因⽔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喻愁。
如李⽩的“抽⼑断⽔⽔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抒发了诗⼈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盾不可调和⽽产⽣的烦忧和愁苦。
四、“⽉”的意象1、明⽉蕴涵边⼈的悲愁。
高考诗歌意象归类
![高考诗歌意象归类](https://img.taocdn.com/s3/m/8c301b7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7.png)
高考诗歌意象归类高考诗歌意象归类高考诗歌是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短小精悍的篇幅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世界、自然和人性等问题的哲学思考和情感表达。
而意象作为诗歌表达的核心手段之一,在高考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高考诗歌的意象,并对其进行归类整理。
I. 自然意象1.1. 山水景色山水之美常常成为诗人们所借用的意象,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诗人在诗中践行自然至美的理念。
例子:《山居秋暝》(王维),用山水描绘了诗人回归自然的心境。
1.2. 花草树木花草树木是诗人们鲜明鲜活的意象,它们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和精神的纯洁。
例子:《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通过对古原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离情别绪。
II. 人性意象2.1. 爱情爱情是永恒的主题,也是高考诗歌中最为普遍的意象之一。
诗人们用爱情来凝结对爱情的观察和思考。
例子:《长恨歌》(白居易),通过对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故事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悲欢离合的体验。
2.2. 友情友情是同等重要的人性意象之一,它是诗人描绘人与人之间相处关系的形象化表现。
例子:《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通过诗人和朋友网络的两地分隔的情谊,表达了对于友情坚定不移的承诺。
III. 社会意象3.1. 历史沧桑历史是高考诗歌中重要的意象和强大的素材来源之一。
诗人们通过对历史的描绘,来表达对时代的独特感悟。
例子:《北风行》(陆游),用对历史的回顾,来表达对平凡人生的坚韧和执着。
3.2. 现实社会现实社会是高考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它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和思考。
例子:《庐山谣》(李白),用庐山风景与主人公的遭遇相结合,展现了对当时政治现实的不满和思考。
综上所述,高考诗歌意象的分类归纳是复杂而多样的。
通过对各类意象的整理和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高考诗歌,而在考试中也能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
【诗歌鉴赏】高考古诗词鉴赏中常见意象归纳
![【诗歌鉴赏】高考古诗词鉴赏中常见意象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c6bc0e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0.png)
【诗歌鉴赏】高考古诗词鉴赏中常见意象归纳高考古诗词鉴赏中常见意象归纳(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杨柳。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柳”与“留”谐音,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如《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此习俗始于汉盛于唐,唐代长安还有“灞桥折柳”以表送行的习俗。
★长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
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南浦。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
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酒。
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亮。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特别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边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诗歌鉴赏常考的100个意象
![诗歌鉴赏常考的100个意象](https://img.taocdn.com/s3/m/0a03c8894028915f804dc280.png)
诗歌鉴赏常考的100个意象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4、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如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典型的陆上送别之所。
8、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9、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10、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11、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
【文库】诗歌鉴赏常考100个意象汇总
![【文库】诗歌鉴赏常考100个意象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46fb0948e9951e79b8927fb.png)
诗歌鉴赏常考意象分类汇总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就古典诗词而言,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意象也是我们平时解读诗歌的重要入手点,以下为诗歌鉴赏常考意象分类汇总,附带例句。
注:绿色高亮为诗句中出现意象的部分;红色标记为诗句中有助于理解意象的部分
自然景物类意象
地点类意象
植物类意象
动物类意象
人物类意象
器具类意象
其它类意象。
高考诗歌鉴赏常见意象汇编
![高考诗歌鉴赏常见意象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a76719f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12.png)
6.琴瑟唐代边塞诗中常常提到。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常勾起身处边关的人们浓浓的思乡之情,让人怆à然泪下。
7.杨柳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8.芳草以远接天际、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方离别的愁绪。
9.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殊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10.梧桐梧桐常与秋雨的意象一起运用,秋雨打梧桐,更增一分愁味道。
11.松柏傲霜斗雪的典范,坚贞坚韧高洁品德的象征。
12.梅花独立、高洁人格的象征。
13.竹生命力,节操,贞节,气节,虚心,虚怀若谷,清高14.菊花表达诗人对坚贞、高洁品德的追求。
15.红豆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16.杜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嘹亮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闻。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17.鸿雁《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瞒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有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
单于只好放了苏武。
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
18.哀鸿“哀鸿”一语出自“鸿雁”。
《诗·小雅·鸿雁》曰:“鸿雁于飞,哀鸣嗷áo嗷。
维比哲人,谓我劬劳。
”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
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哀伤苦痛。
19.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德的高洁。
20.高山流水也作“流水高山”。
相传春秋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听琴。
每当伯牙弹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典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如同雄伟的高山、浩荡的江河。
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
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雅。
21.碧血、化碧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词的常见意象
1
2
1.月——思乡,怀人,永恒
3
怀乡: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
怀人:例: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5
永恒:例: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6
另:利用月光照耀下的澄沏、宁静的境界,寄寓淡泊闲逸,追求心灵自由的7
情怀。
8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9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10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1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2
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例: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
13
5.莲——爱的象征
14
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
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15
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16
6.梧桐——凄凉悲伤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17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
18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
19
20
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
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21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
例: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22
23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24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25
8.秋蝉——高洁,悲凉
26
秋后的蝉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后,蝉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27
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8
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29
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例:雁30
字归时,月满西楼。
31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32
10. 柳——离情依依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3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4
11.南浦,长亭——送别之所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长亭外,古35
道边,芳草碧连天。
36
12.芳草——离恨例: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道远。
13.芭蕉——孤独与忧愁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
37
38
飕飕。
14.羌笛——凄切之声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9
40
15.乌鸦——衰败荒凉之兆例: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41
16、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
如:北魏地理
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42
43
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赵嘏《忆山阳》:44
“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
45
17、斜阳(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如宋代王46
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
47
18、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
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48
49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宋代欧阳修《踏50
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51
52
19、黍离——“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典出《诗53
经•王风•黍离》。
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54
坏,长满禾黍,就作了《黍离》这首诗寄托悲思。
后世遂以“黍离”之思用作昔55
盛今衰等亡国之悲。
如姜夔《扬州慢》中有:“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56
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
20、碧血——源自苌弘的传说。
是诗词中用于表示忠贞,为正义事业而蒙冤
57
58
受屈的意象。
如“血化三年碧,心存一寸丹”。
“碧血自封心更赤,梅花人拜土59
俱香”。
21、登临——包括登高(山)、登台、登楼,是一个人体动作意象。
人们每
60
61
逢心中愁思郁结,情绪难平时,每每登高远望,试图消解块垒,却反而增加内心
的忧思。
登临是一个极具张力的意象,叹老、思乡、怀人以及各种各样的情怀都
62
63
可以与它建立联结,是一个以忧念为基调的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
如:“花近高
64
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杜甫《登楼》);“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65
楼高望不足,尽日阑干头”。
(古乐府《西洲曲》)
66
22、浮云——浮云浮游无依,浮云蔽月,本是自然现象,浮云意象有两种现
67
成的涵义,一是奸邪势力,一是漂泊不定。
浮云的漂泊不定,既可以比喻人的行
踪,也可以用作对时事、世事的写照。
不过,有些诗人在艺术创作中向它注入新68
69
的意义,如象征不堪一击的社会势力等。
如:“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
70
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韦应物《淮
上喜会梁州故人》)“流水生涯尽,浮云世事空”。
(杜甫《哭长孙侍御》)
71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