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生平简介
李鸿章的幕僚知识点总结
![李鸿章的幕僚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0bad8d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9.png)
李鸿章的幕僚知识点总结一、李鸿章的生平李鸿章生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他年轻时就展现了卓越的才华,曾经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被选为庶吉士,并被派往圣诞威进行留学。
李鸿章学习勤奋,学识渊博,很快就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官员。
他先后担任过各种官职,包括江南布政使、直隸巡撫和福建巡撫等。
在他担任这些职务的期间,他都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和卓越的管理能力。
李鸿章是一位非常勤奋和善于学习的官员,他一直致力于自己的学术和政治事业。
他热爱读书,喜欢经史子集,通晓经济藏书之学,对经济学和国际政治有着深入的研究。
他在政治上表现出灵活的策略和果断的决断,处理政务公正、明察善断,创立了许多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政策。
在外交方面,李鸿章也有很高的造诣。
他曾多次出使外国,处理一系列重要的外交事件,为维护清朝的利益和领土完整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更是不遗余力地为清朝的现代化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出台了许多有利于中国现代化的政策和措施,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总而言之,李鸿章是一位具有非凡政治才能和卓越管理能力的政治家,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的政治、外交和经济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李鸿章的事业李鸿章在清朝政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曾多次出使外国,处理了许多重要的外交事件,为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利益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在处理中外关系的同时,他还积极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国现代化的政策和措施,为中国的政治、外交和经济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内政方面,李鸿章曾担任过各种重要的职务,包括江南布政使、直隸巡撫和福建巡撫等。
在这些职务中,他都表现出了卓越的管理才能和娴熟的政治手腕,为地方政务和民生民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提倡节俭办政,修订《省吏章程》以规范地方行政,著书立法,力求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推动地方政治改革和经济建设。
在外交领域,李鸿章曾多次出使外国,处理了许多重要的外交事件,为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利益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李鸿章生平简介
![李鸿章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5f5075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9.png)
李鸿章的外交实践及失败引发了后世对清朝外交政策的反思,促使人们更加深入地思考 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
提供历史人物研究的范例
李鸿章作为一个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为后世提供了研究历史人物的多角度、多层面的 范例。
THANKS.
影响与评价
李鸿章在对外关系处理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开放性和进步性,他的思想和行动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 的影响。同时,他也受到了一定的争议和批评,有人认为他在处理对外关系时过于妥协和软弱。
经济改革与现代化
04
建设推动者
洋务运动背景下经济改革措施
引进西方科学技术
李鸿章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军事技术、工业技术 等,以提升国内生产力。
其父李文安是一位塾 师,注重培养子女的 品德和学识。
求学过程及师承关系
李鸿章在父亲的教导下,接受了基础 的启蒙教育。
在求学过程中,李鸿章结识了许多志 同道合的学友,包括后来的政治盟友 。
后来进入县学,接受更为系统的教育 ,研习经史子集。
早期思想形成与转变
李鸿章早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注重个人修养和品德。
随着学识的增长和时局的变迁,他开始关注国家大事,逐渐形成了改革图强的思想 。
在与洋务派人士的交往中,李鸿章逐渐认识到西方科技的先进和清王朝的落后,从 而坚定了学习西方、自强求富的信念。
政治生涯与成就
02
清朝晚期政治局势概述
内忧外患
清朝晚期,国家面临严重的内忧 外患,内部政治腐败,民生凋敝 ,外部则遭受列强侵略,国家主
李鸿章生平简介
目录
• 早年经历与教育背景 • 政治生涯与成就 • 军事才能与战绩展示 • 经济改革与现代化建设推动者 • 文化教育事业倡导者与实践者 • 评价、争议及后世影响
02568_PPT历史人物李鸿章
![02568_PPT历史人物李鸿章](https://img.taocdn.com/s3/m/ee8d5b2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c.png)
传统外交观念受到挑战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传统的朝 贡体系逐渐崩溃,中国外交观念受到严重挑战。李鸿章在维 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也努力推动中国外交观念的转变。
12
李鸿章在外交领域的贡献
2024/1/24
军事制度僵化
八旗、绿营等传统军事制 度已不适应时代发展,亟 需改革。
国防观念淡薄
由于长期闭关锁国,国防 观念淡薄,对外来侵略缺 乏警惕。
16
李鸿章在军事改革中的措施
引进西方武器装备
仿制西方武器装备
李鸿章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武器装备,如洋 枪、洋炮等,提升军队战斗力。
在引进的基础上,李鸿章还组织力量仿制 西方武器装备,以降低采购成本。
PPT历史人物李鸿章
2024/1/24
1
目 录
2024/1/24
• 李鸿章生平概述 • 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 李鸿章与外交事务 • 李鸿章与军事改革 • 李鸿章与近代化事业 • 李鸿章历史地位与评价
2
01 李鸿章生平概述
2024/1/24
3
早年经历与教育背景
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个 书香门第,从小接受 传统教育。
20
李鸿章在近代化事业中的推动作用
李鸿章作为清朝晚期重臣,积极 倡导和推动近代化事业,成为中
国近代化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2024/1/24
他主持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学 技术和生产方式,推动军事、工 业、交通、通讯等领域的近代化
改革。
李鸿章还积极推动教育、文化等 领域的变革,培养了一批具有近 代化思想的人才,为中国近代化
李鸿章的生平简介
![李鸿章的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1bcd0fa81c758f5f61f677f.png)
主要历史功绩:
• 建立淮军 • 洋务运动
建立淮军:
• 湘军占领安庆后,被曾国藩奏荐“才可大用”,命回合
肥一带募勇。同治元年编成淮勇五营,曾国藩以上海系 “筹饷膏腴之地”,命淮勇乘英轮抵沪,自成一军。又 于江苏大力扩军,采用西方新式枪炮,使淮军在两年内 便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 后淮系军阀集团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李鸿章到上海后 ,同外国雇佣军(后组建为常胜军)出犯太平军。1863年 和1864年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 平天国,并剿灭捻军。
早年:年少轻狂
道光二十三年(1843 年),李鸿章在庐州府 学被选为优贡。时任京 官的父亲望子成龙,函 催鸿章入北京,准备来 年顺天府的乡试。鸿章 谨遵父命,毅然北上, 并作《入都》诗10首, 以抒发胸怀。
早年:年少轻狂
• 入京后,他在时任刑部郎中的父亲引领下,
遍访吕贤基、王茂荫、赵畇等安徽籍京官, 得到他们的器重和赏识;同时,由于科场 顺利,使他得以有广泛的交游和开阔的眼 界,与他的同年一直保持着密切而特殊的 关系。最重要的是,李鸿章以“年家子” 身份投帖拜在湖南大儒曾国藩门下,学习 经世之学,奠定了一生事业和思想的基础。
左侍郎吕贤基前往安徽,办理团练防剿 事宜。吕贤基以李鸿章籍隶安徽,熟悉 乡情,奏请随营帮办一切,遂受命回籍 办团练。同年年底太平军攻破舒城,吕 自杀。李鸿章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 官封按察使。随后,李鸿章入曾国藩幕 府襄办营务,负责起草文书。
[李鸿章简介_李鸿章的生平故事大全] 李鸿章传生平
![[李鸿章简介_李鸿章的生平故事大全] 李鸿章传生平](https://img.taocdn.com/s3/m/3875642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5c.png)
[李鸿章简介_李鸿章的生平故事大全] 李鸿章传生平李鸿章是近代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名臣,李鸿章的生平故事中有着许许多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运动,接下来就跟随本文库一起了解李鸿章简介吧。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字子黻、渐甫,号少荃、仪叟、省心,谥文忠。
清朝安徽合肥人,晚清重臣,建立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因其忠辅清,才干了得而闻名。
官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追赠太傅,追晋侯爵。
中国近代地方武装淮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
历经太平天国、捻军、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
着作收于《李文忠公全集》。
在经济上与英国的大财阀罗斯柴尔德家族有私人来往,李鸿章曾被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授予皇家维多利亚勋章。
有研究认为李鸿章属于亲大英帝国的派别。
李鸿章与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家世渊源李鸿章的先祖本姓许,从江西湖口迁至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今合肥市)。
李鸿章的八世祖许迎溪将次子慎所过继给姻亲李心庄。
李家到李鸿章高祖时,终于勤俭致富,有田二顷。
父亲李文安(1801年-1855年)经多年苦读,终于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与曾国藩同年考取同榜进士,使李氏家族成为当地名门望族。
道光三年正月初五(1823年2月15日),李鸿章出生于合肥县磨店乡(今合肥市瑶海区东北部)。
李鸿章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大哥李瀚章(1821年-1899年),后来也官至总督;三弟李鹤章、四弟李蕴章、五弟李凤章、六弟李昭庆(1835年-1873年),后来也都非富即贵。
科举出身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
时任京官的父亲望子成龙,函催鸿章入北京,准备来年顺天府的乡试。
鸿章谨遵父命,毅然北上,并作《入都》诗10首,以抒发胸怀。
其一云: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着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1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
李鸿章生平大事件
![李鸿章生平大事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d3e782d0d233d4b14e6954.png)
李鸿章生平大事件一、中进士入翰林。
道光二十七年1847李鸿章中进士同年入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
李鸿章中进士后进而入了翰林院在此安安静静地做七品编修等待京察改换顶戴颜色。
二、回籍协办团练镇压太平军。
1853年虽然李鸿章赶上了三年一次的京察而且自己的名次也十分靠前晋升正六品可以说十拿九稳事情无奈太平军占领了武昌安徽告急咸丰帝一道圣旨李鸿章随工部侍郎吕先基回籍协办团练抵挡太平天军。
李鸿章先后跟随吕先基和福济在安徽干了五年虽然多次立功自己也屡次晋升但是上级太工于心计自己不断受到排挤小河养不了大鱼李鸿章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三、入恩师幕府组建淮军。
1858年曾国藩把不顺心的李鸿章招致魔下进入幕府襄办营务。
1860年统带淮扬水师。
湘军占领安庆后被曾国藩奏荐“才可大用”命回合肥一带募勇。
同治元年1862编成淮勇五营曾国藩以上海系“筹饷膏腴之地”淮勇抵沪后自成一军是为淮军。
旋经曾国藩推荐任江苏巡抚。
任巡抚后大力扩充淮军又为淮军购置西方新式枪炮使淮军在两年内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万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后淮系军阀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
1863年和1864年李鸿章率领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
四、任总督镇压捻军。
1865年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调集淮军数万人赴中原对捻军作战。
1866年继曾国藩后署钦差大臣专办镇压捻军事务。
次年授湖广总督采取“就地圈围”和“坚壁清野”等战略相继在山东、江苏间和直隶、山东间剿灭东西捻军。
五、占直隶兴办洋务。
1870年李鸿章继曾国藩后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从此控制北洋长达25年之久。
鸦片战争后李鸿章等有识之士看到了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差距纷纷主张“自强”进而“求富”。
李鸿章任江苏巡抚后1865年分别在上海和江宁今江苏南京创立了江南机械制造总局和金陵机械制造局。
李鸿章从19世纪70年代起进一步扩大了洋务事业主要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创办了一系列民用企业。
历史名人介绍-晚清名臣李鸿章
![历史名人介绍-晚清名臣李鸿章](https://img.taocdn.com/s3/m/235d6a4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f.png)
李鸿章从政之余,喜欢收藏图书。在上海寓居丁香花园,有 “望云草堂”藏书处。咸丰十年(1860)在上海镇压小刀会 起义时,经常光顾著名藏书家郁松年的藏书楼“宜稼堂”,郁 氏曾奉送多部珍籍给他。去世后,其藏书归于李经迈继承,其 珍贵版本于抗日战争中经“汉文渊”书肆主人出售不少。其余 藏书在1940年由其孙李国超捐献给震旦大学图书馆,计 18000册。
《临终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肆 人物评价
历代评价
慈禧称赞他是“再造玄黄”之人。李鸿章去世的消息传来,慈禧的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 感叹说:“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曾国藩的评价:“少荃天资与公牍最相近,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也未可知。”
屈辱外交
1874年,由于列强的入侵,李鸿章代表清王朝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英烟台 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背上了“卖国贼”的千古骂名。
叁 文化成就
文化成就
书法造诣
李鸿章扇面在不方不正的扇面上,布局有序,字字和谐于一体, 美若一粒粒生动活泼的珍珠在跳跃,行行有度,疏而不乱。览 之让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不失为一篇书法高品佳作,显示 出李鸿章的书法造诣之深。
晚清名臣
—李鸿章
壹
贰
叁
肆
目
人
主
文
人
物
要
化
物
录
生
事
成
评
平
迹
就
价
壹 人物生901年11月7日)
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fú],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 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 生”。
历史趣谈:李鸿章简介 晚清名臣洋务运动领导人李鸿章生平
![历史趣谈:李鸿章简介 晚清名臣洋务运动领导人李鸿章生平](https://img.taocdn.com/s3/m/8e74941e0740be1e650e9a97.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李鸿章简介晚清名臣洋务运动领导人李鸿章生平
导语:李鸿章(1823-1901),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
李鸿章(1823-1901),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还在与太平军作战的时候,李鸿章就显露出他与大清国所有官员的不同之处:对外国的科学技术和国内的经济活动有极大的兴趣。
最初的动机是他组建的淮军需要银两购买武器。
当淮军在两岸布满太平军营垒的水道上成功地进行了大穿越进至上海,从而一举扫平了长江下游的太平军后,李鸿章利用上海富绅的银两引进洋人的机器设备,于1863年左右创办了中国第二个近代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第一个是曾国藩1861年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
李鸿章算过一笔账:一发英国的普通炮弹在市场上要卖到30两银子,1万发铜帽子弹要卖到19两银子。
创办近代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力,更重要的是思想和观念的更新。
李鸿章曾写有一份描绘蒸汽动力运转的奏折,无异于100年前的一篇科普文章:
镟木、打眼、绞镙旋、铸弹诸机器,皆绾于汽炉,中盛水而下炽炭,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近现代人物介绍之李鸿章
![中国近现代人物介绍之李鸿章](https://img.taocdn.com/s3/m/a4312f82bceb19e8b8f6baee.png)
中国近代人物介绍之李鸿章生平简介: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字子黻、渐甫,号少荃、仪叟。
道光二十七年,二十四岁的李鸿章考中进士,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
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
三年后翰林院散馆,获留馆任编修。
封一等肃毅侯,谥文忠,安徽合肥人。
中国清朝末期重臣,同时是将领兼外交官,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李鸿章军功显赫,累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在1870年继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后又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筹办洋务,成为同治、光绪两朝的地方重臣。
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手握兵权,统领一方,有人甚至称其“坐镇北洋,遥执朝政”。
各抒己见:纵观中国的近代史,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褒贬不一,有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十足的卖国贼,但是我觉得,我们不应该以当代人的价值观去简单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李鸿章确实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也有一己私利,但是也不能一叶障目而忽略他对当时清政府做的贡献。
一方面,李鸿章忠于自己的朝廷,而且倡导了洋务运动,着实为清朝做了很多好事,尤其是军事现代化以及船舶机械加工制造业上;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他所签的一些不平等条约其实也是被逼无奈,他的背后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大清朝,试问,一个国家不强大,如何能在外面立足。
所以包括他签订的《马关条约》等,其本质上是清朝的国力衰微,李鸿章所扮演的只是一个外交官的角色。
《清史稿·李鸿章传》评价说:“中兴名臣,与兵事相终始,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
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
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缓急莫恃,卒致败误。
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从当时来看,李鸿章可以说是大清国唯一一个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被誉为“东方俾斯麦”。
(出自《伊藤博文自传》)李鸿章另外比较突出的贡献就是上面说的创办江南制造局和金陵制造局。
李鸿章人物简介及生平事迹
![李鸿章人物简介及生平事迹](https://img.taocdn.com/s3/m/9dff28b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19.png)
李鸿章通过发行国债和纸币等措施,改革国家的财政金融制度,缓 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财政困难,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推动金融业发展
李鸿章积极推动金融业的发展,支持设立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促进了中国金融业的近代化。
05
李鸿章在文化领域中的影 响
提倡西学、兴办教育
推广西方科学技术
李鸿章积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动洋务运动, 倡导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以促进中国的现代 化进程。
地给日本,并支付巨额赔款。这一结果使中国陷入了深重的民族危机之
中。
军事思想与策略
以自强求富为目标
李鸿章认为中国要自强必须拥有 强大的军事实力,因此他积极倡 导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加强国防建设。
重视海防建设
李鸿章认为海防是国家安全的重 要组成部分,因此他大力推动海 军建设,并提出“以海为防”的 战略思想。
维护传统礼仪
他在外交场合中坚持维护传统礼仪,体现了一个传统士大夫的尊 严和风范。
传承文化遗产
李鸿章重视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支持修缮文物古迹,为传承 和弘扬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
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推动中西文化交融
李鸿章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中,积极推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倡导取长补短、兼收并蓄的文化观念。
外交手腕与策略
01
在处理外交事务时,李鸿章坚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灵 活运用外交策略,展现出高超的外交手腕。
02
在与列强的交涉中,他善于利用国际法和外交惯例,为清朝争
取了更多的权益。
通过外交手段成功解决了多次边境争端和贸易纠纷,维护了国
03
家的领土完整和经济利益。
改革思想与尝试
历史解密李鸿章一生都经历过哪些大事?李鸿章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李鸿章一生都经历过哪些大事?李鸿章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7c0f4f0102de2bd97058817.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李鸿章一生都经历过哪些大事?李鸿章生平简介
导语:李鸿章是晚清名臣,本名李章铜,字渐甫,号少荃,合肥汉族人,世人尊称其为李中堂、李合肥。
他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与曾国藩、
李鸿章是晚清名臣,本名李章铜,字渐甫,号少荃,合肥汉族人,世人尊称其为李中堂、李合肥。
他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他一手创办了淮军和北洋水师,一生都致力于挽救衰败的大清帝国,他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
李鸿章一生,少而聪慧,勉励读书,后随曾国潘学习,继承曾国潘办实事的作风。
为官后,强悍镇压太平天国,领导洋务运动,开办实业,建设海军,增强海军实力,后几次大战战败,以个人之力,周旋于列强之间。
他一生做了许多实事,也代清朝签订了几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后世之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卖国贼”,有人说他是破落帝国的无奈重臣,功过是非,已如历史云烟,飘荡消散。
但他被当时人推崇,自有因由。
他生前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身后被追赠为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赐白银五千两治丧,在其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处,京师祠由地方官员定期祭祀。
梁启超、孙中山等人对其都极为尊崇,这个被历史蒙上面纱之人,他这一生到底功过如何呢?
李鸿章之功:
1。
组建淮军
太平天国成立后,一路如尖刀利刃,乘风纸破,势如猛虎。
清军一
生活常识分享。
李鸿章的生平简介
![李鸿章的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fa780b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d.png)
李鸿章的生平简介李鸿章是晚清时期清政府的重臣之一,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世人尊称其为李中堂或李合肥。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李鸿章的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鸿章的生平简介李鸿章,晚清政府三朝重臣,以内阁大学士(中堂)闻名,世称李中堂。
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个殷实的家庭,自幼通读经史,在成年后通过参加科举走上仕途。
相较于其他学子,李鸿章获得的人际关系远比官职更为重要,例如他的恩师曾国藩。
咸丰年间,李鸿章通过镇压太平军进入了军中,随后因清政府江南兵力的薄弱而受命组建淮军,以曾国藩的湘军为骨干,淮军通过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势力,军事力量不断扩大,在湘军解散后,淮军仍旧是江南最精锐的部队。
这支地处江南的武装力量成为李鸿章拥有清政府话语权的根本。
同治年间,李鸿章与左宗棠等人试图在封建帝制下进行资本主义改革,发起了近代中国资本力量的启蒙,建立清政府国有企业,改变晚清朝廷关于近代科学、军事和经济的态度。
洋务运动期间,以李鸿章为主的清政府外交部门一度在列强国家面前获得主权。
光绪年间,李鸿章开始组建清政府的海军力量,北洋水师的成立代表洋务运动的巅峰,然而终因政治制度的腐朽,后勤补给极为落后的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灭,同时也标志着李鸿章奋斗半生的改革以失败告终。
晚年,李鸿章担任两广总督期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李被晚清逃亡政府逼迫,前往北京。
重病缠身的李鸿章在签订辛丑条约后身心俱丧,病逝于北京,谥号文忠。
李鸿章是好人吗毫不夸张的讲,很多人不知道咸丰帝,但是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李鸿章。
不管是不是因为他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他都被世人记住了。
李鸿章,清政府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人们喜欢叫他李中堂,关于他的争议从清政府以来就没有断过,对于他是好人还是坏人的争议也没有断过。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说李鸿章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更称他为“再造玄黄之人”。
说李鸿章是好人的,认为他虽然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但是这不是他的错,相反正是因为他据理力争,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使得大清以最小代价来维护自身的和平与稳定,大清的衰弱和没落都不是他一个人可以避免的,明明知道代表大清签订不平等条约会遗臭万年,但是还是只身前往,他用自己的勇气与智慧在签订不平等条约时为人民争取最大的条件,开办洋务运动力图使国家富强,这些都体现了他的爱国之心与为保护这个国家所做的努力。
李鸿章主要事迹一生当中都做了哪些伟大事情
![李鸿章主要事迹一生当中都做了哪些伟大事情](https://img.taocdn.com/s3/m/1fb372d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d9.png)
李鸿章主要事迹⼀⽣当中都做了哪些伟⼤事情李鸿章主要事迹⼀⽣当中都做了哪些伟⼤事情李鸿章是晚清时期的军政重⾂,更是晚清时代的风云⼈物,所以很多⼈都希望能够了解他,都希望李鸿章的主要事迹,所以⼤家都希望能够认识李鸿章这个⼈,⽽在本篇⽂章中,⼩编就来和⼤家来说说李鸿章的主要事迹,看看他这⼀⽣当中都做了些什么伟⼤事情。
李鸿章⽣平事迹:1823年(道光 3年)1岁正⽉初五⽇⽣于安徽合肥县东乡磨店乡。
⽗亲李⽂安,母亲李⽒,兄弟姐妹⼋⼈,李鸿章排⾏⽼⼆,谱名章铜李鸿章1840年(道光20年)18岁中秀才⼊学1844年(道光24年)22岁应顺天府乡试,考中84名举⼈,同年与周⽒完婚1845年(道光25年)23岁⼊京会试,以年家⼦⾝份受业曾国藩门下1847年(道光27年)25岁中进⼠,列⼆甲第13名,朝考后改翰林院庶吉⼠1850年(道光30年)28岁授翰林院编修,充武英殿编修⽹络配图1853年(咸丰3年)31岁随同侍郎吕贤基回籍办团练,5⽉⾸次与太平军交战于和州裕溪⼝1856年(咸丰6年)34岁9⽉,随同福济等先后攻克巢县、和州等地,后叙功赏加按察使衔。
1858年(咸丰8年)36岁12⽉赴江西建昌,⼊曾国藩幕府1862年(同治元年)40岁李鸿章率13营淮军抵达上海;3⽉署江苏巡抚,12⽉改为实授。
1863年(同治2年)41岁正⽉兼署五⼝通商⼤⾂。
奏设外国语⾔⽂学学馆于上海,是其创办洋务之始1864年(同治3年)42年率领淮军各部攻⼊常州,⼤肆杀戮太平军。
清廷赏骑都尉世职1867年(同治6年)45岁授李鸿章为湖⼴总督,仍在军营督办剿捻事宜⽹络配图1869年(同治8年)47岁⼆⽉兼署湖北巡抚,12⽉被任命赴贵州督办苗乱军务。
1870年(同治9年)48岁-李鸿章⽣平事迹_提古论今_新浪博客七⽉开始办理天津教案,⼋⽉调任直⾪总督,后⼜兼任北洋通商⼤⾂1871年(同治10年)49岁七⽉与曾国藩会奏陈兰彬选聪颖⼦弟赴美国留学1872年(同治11年)50岁六⽉授武英殿⼤学⼠,11⽉设轮船招商局1874年(同治13年)52岁10⽉与⽇本签订《北京专条》,结束⽇本出兵台湾的事件。
中国近代史人物分析:李鸿章
![中国近代史人物分析:李鸿章](https://img.taocdn.com/s3/m/05609009c281e53a5802ff43.png)
李鸿章(1823-1901),晚清名臣,洋 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 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 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 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 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 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 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 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 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日本 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 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 《李文忠公全集》。
19世纪初,英、法、美等西方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已 经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 经济迅速发展,资本家迫切需要掠夺海 外殖民地作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与此同时,清朝政府适行闭关锁国,拒 绝接受西方蛮夷文化。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被迫与英 国签订《南京条约》,赔款割地。也正是 鸦片战争让其他资本主义强国看到了清政 府的无能与软弱!随后的一系列战争促使 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 于是,清朝渐渐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中国陷入了空前的民族危机中。
正面: 近代史学家唐德刚(安徽合肥人,李鸿章 同乡)认为其“内悦昏君,外御列强”,是自 有近代外交以来,中国出了“两个半”外交家 的其中一个(另外,周恩来是一个,顾维钧是 半个。) 美国总统格兰特称李为当时世界上四大伟 人之首,与当时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 法国总理甘必大,德国宰相俾斯麦齐名。 梁启超则说:“自李鸿章之名出现于世界 以来,五洲万国人士,几于见有李鸿章,不见 有中国。一言蔽之,则以李鸿章为中国独一无 二之代表人也”
负面: 清朝和法国的战争结束 后,李签订条约放弃对越宗 主权,左宗棠评价李鸿章是: “对清朝而言,十个法国将 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 事”;“李鸿章误尽苍生, 将落个千古骂名”
《晚清重臣李鸿章》
![《晚清重臣李鸿章》](https://img.taocdn.com/s3/m/eeef61a183d049649a665827.png)
——————————————
①:《入都》是李鸿章最为出众的组诗作品,共十首,是作者奉父命入 京应试时所作的借以立志抒怀的作品,充分了显示了作者的胸魄气略。 纵览李鸿章的一生,他也确实做到了这句话。 ②年家子:科举时代称有年谊者的晩辈。
幻灯片制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张逸
2.1 早年经历
1851-1864年期间,随着太平军与清政府武装斗争 的逐步升温,李鸿章先后随军作战,在组建湘军、在 上海站稳脚跟之后,李鸿章开始从“察吏、整军、筹 饷、辑夷各事①”入手,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
①遇刺:凶手为小山六之助,21岁,是日本右翼团体“神刀馆”的成员。 他不愿意看到中日议和,决定借刺杀李鸿章,挑起中日之间的矛盾。 ②九连城:(1841年10月16日-1909年10月26日),字俊辅,号春亩,日本 长州人。日本近代政治家、明治九元老之一。
幻灯片制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张逸
2.5 晚年生涯
英国摄影师约翰·汤姆逊 所摄李鸿章像 签订马关条约情境图
幻灯片制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张逸
李鸿章参与签订的条约①
年份 1871 1874 1876 1883 1895 条约名称 中日修好条规 中日台事条约 中英烟台条约 中法会订越南条约 马关条约 条约性质 平等 不平等 不平等 不平等 不平等 签订方1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签订方2 日本 日本 英国 法国 日本
李 鸿 章 简介
![李 鸿 章 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4dfa6d5360cba1aa811daaa.png)
李 鸿 章一、个人简介中文名: 李鸿章别名: 李二先生国籍: 清朝出生地: 安徽合肥东乡(今瑶海区)磨店 出生日期: 1823.2.15 逝世日期: 1901.11.7 代表作品: 《李文忠公全集》李鸿章,本名章桐,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人。
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
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在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眼中,被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二、个人生平1823 年2月15日 出生于合肥县1843 年 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1844 年 第一次科考落榜1847 年 考中进士,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1858 年 入曾国藩幕府襄办营务1860 年 统带淮扬水师1862年 被任命署理江苏巡抚,次年二月又兼署通商大臣,“从此隆隆直上”,开始了他在晚清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的四十年。
1864 年 剿灭太平天国,镇压了捻军,加封为协办大学士,保住了即将崩溃的清王朝,被誉为“中兴名臣”。
1870年 继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后又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成为唯一一位在清朝担任此要职的汉族人。
1871 年七月二十九日代表中国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这是一个双方平等互惠的条约,但李鸿章从签约过程日本人的姿态中,看出日本“日后必为中国肘腋之患”。
1872年加授武英殿大学士的汉族人。
同年,创办轮船招商局。
1874年与秘鲁签订了《中秘通商条约》;1875 与英国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
1884年四月十七日与法国代表福禄诺签订了《李福协定》,同年与法国代表巴德诺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1885年,和伊藤博文订立了《中日天津会议专条》,1895年二十三日《马关条约》签字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代表清廷签署了《辛丑条约》,赔款4亿5千万同年九月二十七日去世,临终时“双目犹炯炯不瞑”,带着无尽的遗憾,走完了他78岁的人生历程。
李鸿章生平简介
![李鸿章生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c35c87d8e9951e79b892754.png)
洋务运动
1862年,他率淮军赴上海镇压太平天国,并很快升 任江苏巡抚。叹于洋人武器之威力,惊呼“真神技 也”,视为“攻城利器”。他认识到,中国兵器不 如人,必须引进西洋兵器。
同治四年,李鸿章在署理两江总督任上,鉴于原 设三局设备不全,在曾国藩支持下,收购了上海 虹口美商旗记铁厂,与韩殿甲、丁日昌的两局合 并,扩建为江南制造局。与此同时,苏州机器局 亦随李鸿章迁往南京,扩建为金陵机器局。同治 九年,调任直隶总督,接管原由崇厚创办的天津 机器局,并扩大生产规模。
湘军组建
• 同治元年(1862),编成淮勇五营,曾国 藩以上海系“筹饷膏腴之地”,命淮勇乘 英国轮船抵沪,自成一军,是为淮军。旋 经曾国藩推荐任江苏巡抚。地方实权既握, 又于江苏大力扩军,采用西方新式枪炮, 使淮军在两年内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万 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 一支地方武装。后淮系军阀集团在此基础 上逐渐形成。李鸿章到上海后,同外国雇 佣军(后组建为常胜军)出犯太平军。 1863年和1864年他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 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
• 其后,在整个七八十年代,李 鸿章先后创办了河北磁州煤铁 矿、江西兴国煤矿、湖北广济 煤矿、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 织布局、山东峄县煤矿、天津 电报总局、唐胥铁路、上海电 报总局、津沽铁路、漠河金矿、 热河四道沟铜矿及三山铅银矿、 上海华盛纺织总厂等一系列民 用企业,涉及矿业、铁路、纺 织、电信等各行各业。在经营 方针上,也逐渐由官督商办转 向官商合办,从客观上促进了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 近代化开始的标志由于李鸿章 的主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 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 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 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 代化海军舰队等。
湘军幕僚 淮军组建 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年:意气风发,不卐不吭
• 1870年天津教案曾国藩倒台后,李鸿章继曾国
藩出任直隶总督,后又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 华殿大学士,筹办洋务,成为同治、光绪两朝 的地方重臣。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手握兵 权,统领一方,有人甚至称其“坐镇北洋,遥 执朝政”。
英雄暮年:心有余,力不足
• 签约《马关条约》后,被谪贬闲职,后命往山
壮年:大度与谨慎
• 背景:以广西塾师洪秀全为首的农民,以传播
拜上帝教为途径在广西桂平紫荆山麓金田村聚 众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军曰太平军,经过两 年多的战斗,从广西一隅经湖南攻克武昌,直 入长江流域,奠都南京,建立了一个与清朝抗 衡之政权,幵开始北伐西征,。
壮年:大度与谨慎
• 咸丰三年(1853年),咸丰帝诏谕工部左侍郎
早年:年少轻狂
道光二十三年(1843 年),李鸿章在庐州府 学被选为优贡。时任京 官的父亲望子成龙,函 催鸿章入北京,准备来 年顺天府的乡试。鸿章 谨遵父命,毅然北上, 幵作《入都》诗10首, 以抒发胸怀。
早年:年少轻狂
• 入京后,他在时任刑部郎中的父亲引领下,遍
访吕贤基、王茂荫、赵畇等安徽籍京官,得到 他们的器重和赏识;同时,由于科场顺利,使 他得以有广泛的交游和开阔的眼界,与他的同 年一直保持着密切而特殊的关系。最重要的是, 李鸿章以“年家子”身份投帖拜在湖南大儒曾 国藩门下,学习经世之学,奠定了一生事业和 思想的基础。
东查勘黄河工程,出督两广。1900年八国联军 迚图北京之际,李鸿章与两江刘坤一、湖广张 之洞等督抚协议东南互保,甚至与革命党人接 触,但在光绪皇帝、慈禧太后抵达西安消息传 出后,共和之议遂未成局。在西安方面多次敦 促之下,李鸿章方不得已而受命北上谈判。在 全无谈判筹码,各国严厉要求的情况之下,经 多番请示行在,于在1901年签订《辛丑和约》; 李鸿章心力交瘁,签约不久便即去世。
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 人之一、晚清名臣
李鸿章
人物简介
李鸿章(1823—1901),字子黻、渐 甫,号少荃、仪叟,谥文忠,安徽合肥 人。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 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李 鸿章生前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 授文华殿大学士。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 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 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 人”。
格兰特
尤里西斯· 辛普森· 格兰特(Ulysses Simpson Grant;1822年4月27日- 1885年7月23日),美国军事家、陆 军上将和第18任总统、他是美国南北 内战后期的联邦军总司令,也是美国 历史上第一位从西点军校毕业的总统。
李鸿章与俾斯麦
李 鸿 章 与 格 兰 特 在 天 津
江南制造总局
金陵机器厂
轮船招商局
金陵机器厂内景
创办北洋水师:
• 1874年(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在海防大筹议
中上奏,系统提出以定购铁甲舰、组建北、东、 南三洋舰队的设想,幵辅以沿海陆防,形成了 中国近代海防战略。中法战争后,鉴于福建船 政水师几乎全军覆没,清政府决定“大治水 师”,于1885年(光绪十一年)成立海军衙门, 醇亲王总理海军事务,李鸿章为会办。利用这 个机会,北洋水师建设成军。此外为培养“自 强”“求富”所需人才,还创办各类新式学堂, 为今后的发展培养了诸多栋梁之才。
洋务运动:
• 李鸿章在署理两江总督任上,收购了上海虹口
美商旗记铁厂,扩建为江南制造局,这为今后 民族工业的发展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与此同 时,苏州机器局亦随李鸿章迁往南京,扩建为 金陵机器局。同治九年,调任直隶总督,接管 原由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局,幵扩大生产规模。 为清朝带来了新的活力。后为迚一步扩大洋务 事业,因标榜“自强”迚而“求富”,主要以 “官督商办”的形式创办了一系列民用企业。 首创中国近代最大的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 打破了西方列强垄断中国水上航运的局面
小组成员
• 13测控1班 王博 130107011023
俾斯麦
奥托· 爱德华· 利奥波德· 冯· 俾斯麦 (德语: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1815-1898), 普鲁士和法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 交家,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人 称“铁血宰相”,是19世纪下半 叶欧洲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
名人评议: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评价“吾敬李鸿章之才, 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吾欲以 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 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居 位之高之久,却乃使庞然硕大之支那降为二等 国。”“以兵事论,俾斯麦所胜者敌国也,李鸿 章所夷者同胞也。”
吕贤基前往安徽,办理团练防剿事宜。吕贤基 以李鸿章籍隶安徽,熟悉乡情,奏请随营帮办 一切,遂受命回籍办团练。同年年底太平军攻 破舒城,吕自杀。李鸿章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 战,官封按察使。随后,李鸿章入曾国藩幕府 襄办营务,负责起草文乢。
壮年:大度与谨慎
在江苏大力扩军,采用西方新式枪炮,俨 然乃新式陆军,使淮军在2年内成为清军中装备 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李鸿章及 淮军五虎将、援军到上海后,同外国雇佣军 (后组建为常胜军)迚攻太平军,与湘军一起 对太平天国实行战略包围,基本剿灭了太平天国。 接着李鸿章参与平定了捻军叛乱,保住了即将 崩溃的清王朝,因此被誉为“中兴名臣”。
历史功绩:
• 建立淮军 • 洋务运动 • 创办北洋水军
建立淮军:
• 湘军占领安庆后,被曾国藩奏荐“才可大用”
,命回合肥一带募勇。同治元年编成淮勇五营 ,曾国藩以上海系“筹饷膏腴之地”,命淮勇 乘英轮抵沪,自成一军。又于江苏大力扩军, 采用西方新式枪炮,使淮军在两年内便成为清 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 后淮系军阀集团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李鸿章 到上海后,同外国雇佣军(后组建为常胜军) 出犯太平军。1863年和1864年淮军攻陷苏州、常 州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幵剿灭 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