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2.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作图,对学生进行色彩美和线条美的教育.2.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第1页共9页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教学器材透镜一组、光源、老花镜、近视镜、饮料瓶(无色透明、表面没有波纹、去底去瓶口上部)、激光演示器、手电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同学们都见过放大镜,利用放大镜我们可以看清用肉眼看不清的小字;有些同学的视力不好,配上合适的眼镜就可以看清本来看不清的物体;假日外出旅游,用照相机可以把美丽的自然风光留为永恒的记忆;上课时,老师可以把教学内容事先绘制在胶片上用投影打在幕布上,方便了课堂教学;医院化验室的医生,在显微镜下可以看见血液中的各种细胞;科学家们利用巨大的天文望远镜来观察,接收来自宇宙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人们对宇宙越来越了解.前边所说的放大镜的镜片、眼睛的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机、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镜头,都是由透镜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透镜,同学们想了解有关透镜的哪些问题?看来同学们对透镜很有兴趣,提出这么多的问题,要想得出答案,我们就要通过探究和实验来获得.二、进行新课教学(一)什么叫凸透镜?什么叫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板书) 凸透镜和凹透镜生活中常用到,我们桌子上放着帮助人们矫正视力,保护眼睛的近视眼镜的镜片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看看它们是什么透镜?远视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近视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学生们判断的很对,看投影,看看它们中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再看(课本板图5.12所示),这是研究透镜时常用的两个科学术语,主光轴和光心.组成透镜的两个球的球心连线叫主光轴.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有什么变化?现在,让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记录下来,换另一个凸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再换一个凹透镜,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能够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吗?这说明了什么?演示:92页实验,用激光演示器将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到经过凸透镜的光相互靠拢,经过凹透镜的光相互远离.结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板书) (二)、焦点和焦距第3页共9页射到地面的太阳光是相互平行的,叫做平行光,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F字母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字母表示.(课本图3.14所示)凹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它没实焦点,但通过凹透镜的光反向延长也可以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凹透镜的虚焦点.三、课堂练习1.怎样可以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方法(1):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让光通过凸透镜照到白纸上,移动凸透镜使光斑很小很亮,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方法(2):在光具座上,让光源的光正照到凸透镜,移动光源和光屏,找出光屏上有很小很亮的点,用刻度尺测出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2.93页1、2、3、4四、知识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1.我们认识了凸透镜和凹透镜,而且知道了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2.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焦点上.3.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但是,凹透镜却能使平行光发散.五、布置作业练习册. 备注:板书设计:5.1 透镜一、凸透镜和凹透镜三、作图:三条光线1、凸透镜(1)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能够利用透镜成像规律解决相关问题;2.理解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3.了解透镜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并能够分析透镜对光线的折射和成像特性。
二、教学内容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相关问题;2.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及相关问题;3.透镜的应用:显微镜、望远镜等。
三、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2.教学板书工具;3.带有透镜的物体和屏幕。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利用一张凸透镜的图示,让学生回忆并复习凸透镜的基本概念;2.激发学生对透镜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知识讲解及示范(25分钟)1.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重点讲解透镜成像的步骤和方法;2.结合物体、透镜和屏幕的实物示范,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和记录透镜成像的情况。
讨论总结(15分钟)1.针对学生观察和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2.引导学生思考透镜成像规律背后的原理和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拓展应用(20分钟)1.结合生活实例和科技应用,讲解透镜在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中的应用;2.分析透镜在光学仪器中的折射和成像特性,并结合实例解释其应用原理。
练习与巩固(15分钟)1.利用教材中的例题或者自编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关练习;2.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批改。
总结回顾(10分钟)1.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2.鼓励学生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复习,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五、教学评价1.课堂练习的成绩;2.学生对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程度;3.学生对透镜应用原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针对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示范、实验和讨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案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描述凸透镜的几个术语:光心、焦点、焦距、物距、像距等;能正确画出关于透镜的几条特殊入射光线的出射光线。
2.能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过程作出正确的说明,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等;能定性描述凸透镜成像的根本特点〔包括成像大小、正立或倒立、虚实情况等〕。
3.能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对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等仪器的工作原理作出定性说明。
了解眼睛的结构,以及如何进行视力的矫正等。
4.让学生了解透镜及其应用的四个高频考点,掌握一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能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过程作出正确的说明,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等;能定性描述凸透镜成像的根本特点〔包括成像大小、正立或倒立、虚实情况等〕。
能利用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教学难点:能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过程作出正确的说明,以及得出正确的结论等;能定性描述凸透镜成像的根本特点〔包括成像大小、正立或倒立、虚实情况等〕。
能熟练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相关习题。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命题分析】这局部知识考查的难度中等,主要集中在:1、凸透镜的光学特征,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从题型上看主要是选择题,填空题〔包括作图〕题,实验题,题型较稳定,估计今年,特别要注意光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画光路图。
【稳固根底·自我诊断】〔1〕透镜〔2〕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说明a.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b.假设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①蜡烛在_____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__________;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重点)〔5〕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难点〕【说明】a.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章节复习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虚像 放大 正立
像距 2f >v> f
v=2f v>2f
与物同侧
动态
应用
物近像远 像变大
照相机 投影仪
获得平行光束
物近像近 像变小
放大镜
显微镜:物镜(投影仪) + 目镜(放大镜) 望远镜:物镜 (照相机)+ 目镜(放大镜)
眼睛相当于照相机
症状
近视眼 只能看清近处 物体,看不清 远处物体
成因
晶状体太厚 或眼球前后 方向上太长
成像位置 视网膜前
改正方法 凹透镜
远视眼
只能看清远处 物体,看不清 近处物体
晶状体太薄 或眼球前后 方向上太短
视网膜后
凸透镜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探究问题:像的虚、实,大、小,正、倒、像距跟物距有何关系?
二、摆放实验器材
蜡烛
F
F
凸透镜
光屏
注意: 烛焰、透镜、光屏
三者的中心处于 同一水平高度
1.如图,物体处于离凸透镜20cm处时的成像见图所示.下列列出了
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符合实际的是( D )
A.6cm<f<20cm, B.3cm<f<10cm C.5cm<f<10cm D.3cm<f<6cm
2.物体放在距凸透镜前30cm的位置上时,在另一侧的光屏 上能够得到放大的倒立的像.当物体放在40cm的位置上时,那
(3)随着实验过程的进行,蜡烛由于燃烧,长度变短,光屏上的像会
向 上(上/下)移动,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 下 (上
/下)调整,同时将光屏随之调整。
用手挡住透镜的上半部
蜡烛越烧越短像怎么变化? 像向上移动
模块二:错题讲授
学习目标:能够分析题目中的知识点并正 确讲授解题思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5.介绍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照相机、摄像机、投影仪等,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透镜实验装置,让学生观察并讨论透镜成像的特点。
2.各小组汇报观察结果,分享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透镜的基本概念,包括凸透镜、凹透镜的定义及其光学性质,理解并区分不同类型的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使学生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包括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及其应用,如照相机、摄像机、投影仪等,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透镜现象。
2.自主探究: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预习新课内容,并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透镜成像的规律。
3.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透镜实验,如制作简易的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成像特点,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透镜知识的理解。
4.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活动。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重点辅导基础知识;对成绩较好的学生,适当提高要求,培养其创新能力。
3.光路图的分析和绘制是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部分,需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设想:利用模型教具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光线的传播路径,逐步学会绘制光路图。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通过引入生活中的透镜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4.针对学生在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方面的不足,采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系统的透镜知识体系。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和指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教案【五篇】
【导语】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学习能⼒,为⼤家准备了⼈教版⼋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教案【五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5—1透镜 教学⽬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
2、过程和⽅法 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保持对⾃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重、难点: 焦点、焦距的定义。
透镜对光的折射作⽤。
教学器材: 激光源、各种透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前提测评: 完成光路图: 空⽓玻璃 ⽔空⽓ ⼆、导学达标: 引⼊课题:我们经常⽤到⼀些玻璃器件。
如:眼镜、照相机的镜头,它们有什么作⽤? 进⾏新课: 1、透镜:⼀些玻璃做的透明的器件(实物观察)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图3.1-1⽰) 2、透镜的做法: 主光轴:连接圆⼼的直线 光⼼:透镜的中⼼光⼼在主光轴上。
通过光⼼的光线传播⽅向不改变 3、透镜对光的折射作⽤: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叫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叫发散透镜。
4、焦点和焦距: 焦点:与主光轴平⾏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点,叫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有⼏个? 焦距:焦点到光⼼的距离。
单位是什么? 5、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6、两种透镜上能画三条特殊的光线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课本练习。
写出⽇常⽣活中你见到的透镜。
教学后记:对光⼼、主光轴的知识进⾏补充。
会聚、发散的结论。
§5—2⽣活中的透镜 教学⽬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透镜在⽇常⽣活中的应⽤。
2、过程和⽅法 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
八年级物理上复习和应用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教案
法制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凸透镜的应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
归纳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上一节课的课后作业是复习第四章,大家是否复习过?复习的效果如何呢?让我们检查一下。
二、讲授新课
一、知识整理
学生思考,讨论问题(投影片)并回答:
1.光的直线传播、光速、颜色。
2.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球面镜。
3.光的折射。
4.看不见的光。
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讲的内容.
2.复习本章知识准备考试.
3.预习第五章。
课堂补记
(法制教育)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通过复习,同学们对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有一定的了解,知道透镜的种类、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等。
参考资料
学科
物理(八年级上册)
授课时间
第16周11月14日
主备教师
成员
教学内容
复习和应用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
2.了解生活中的透镜、照相Biblioteka 、投影仪、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物和挂图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通过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
3.通过眼睛、眼镜、显微镜、望远镜的教学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本章知识体系的概括,提高学生整理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了解透镜的光学性质,如焦距、焦平面、放大倍数等;(3)掌握透镜的应用,如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教材和课堂讲解,梳理透镜的相关知识点;(2)利用实验和实例,巩固透镜的光学性质和应用;(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光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透镜等;2. 透镜的光学性质:焦距、焦平面、放大倍数等;3. 透镜的应用: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透镜的基本概念、光学性质和应用;2. 教学难点:透镜的光学性质计算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复习教材和课堂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梳理透镜的相关知识点;2. 利用实验和实例,巩固透镜的光学性质和应用;3. 采用问答、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
五、教学过程1. 第一环节:复习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0分钟)(1)引导学生复习透镜的基本概念,如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透镜等;(2)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各种透镜的特点和应用。
2. 第二环节:复习透镜的光学性质(15分钟)(1)讲解焦距、焦平面、放大倍数等概念;(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实例,理解透镜的光学性质;(3)进行光学性质的计算练习。
3. 第三环节:复习透镜的应用(15分钟)(1)介绍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透镜应用实例;(2)让学生通过实验和实例,了解透镜在实际应用中的原理和作用。
4. 第四环节:课堂讨论和问答(10分钟)(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互相讨论;(2)教师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巩固知识点。
5.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5分钟)(2)提醒学生注意透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案(7)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学案复习目标:1、加深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的理解。
2、熟练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熟悉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4、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分析,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复习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
2、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像的特点并会应用。
教学方法:讲解合作与探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小华参观展览会,在一个小展览室里看见一个女导游在介绍商品,试着与她握手,却发现她是一个虚拟的导游,可望而不可及。
后来她发现这个女导游只是一个玻璃屏风后倒立的电视机屏幕上的经过处理的一个形象而已。
(1)这个玻璃屏风是什么镜?这个虚拟导游是实像还是虚像?(2)电视机与玻璃屏风的距离应满足什么条件?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透镜的种类、典型光路。
1、透镜的种类:凸透镜和凹透镜主光轴:光心:焦点(F):焦距(f):2、典型光路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个性化修改例题:(1)、画出图13中的光线AB经过凸透镜后的径迹.(2)、如图9所示,根据光的折射情况,在虚FF F F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2线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透镜。
(3)、在图1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4)、在图12中,完成光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折射后,再射向凹透镜折射后的光路。
学习任务(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1、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这个像是物体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成的,能用光屏显现出来,叫做实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本节课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的复习课。
本章共5节,分别是:透镜、生活中的透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眼睛和眼镜、显微镜和望远镜。
知识点较多,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理解不到位,考试中学生丢分现象常见。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章知识点和加深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我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的尝试:①归纳性学习。
通过让学生思考本章所学5节中的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以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便于学生理清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并构建本章的知识结构。
②协作性学习。
本节课中我让学生6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当学生做完练习或在实验中出现疑问时,都可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一方面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还要说服同组的成员,达成集体共同的意见。
充分体现了一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
③探究性学习。
通过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时像的变化规律,让学生亲手再做一次实验,既巩固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知识,又加深了学生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理解。
④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本节课补充凹透镜的成像特点和总结凸透镜的成像时像的变化规律时,我都用了Flash动画,清楚地再现了透镜的成像规律,直观、准确、清晰,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⑤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件、实验、导学案的大量应用,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课堂内的容量比较大,为防止学生放任自流,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我在设计的时候,加大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进行调控的力度。
这样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都能比较充分的体现。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本章节知识结构的总结,分析和评价,使学生对本章节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2)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知识结构的观察和分析,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加工、应用的能力。
(2)通过进一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时像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让学生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学习透镜及其应用这一章节前,已经具备了基础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他们对光学现象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在理解透镜成像规律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注意事项:
1.作业要求书写规范,字迹清楚,确保整洁美观。
2.完成作业时,要注意思考和分析,尽量独立完成,遇到问题可请教同学或老师。
3.实验作业需注重团队合作,明确分工,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4.拓展作业要注重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高自己的信息筛选和整理能力。
5.请同学们按时完成作业,教师将定期检查并给予反馈,帮助大家不断提高。
1.学生对透镜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特别是实像与虚像的区别,需加强讲解和实例演示。
2.学生在运用透镜公式解决问题时,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训练。
3.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观察和数据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适时引导和鼓励。
4.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兴趣不足,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4.通过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光学现象的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透镜的基本概念,包括凸透镜、凹透镜的定义及其光学性质,理解并区分实像和虚像的形成原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案设计(含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复习课【复习目标】1.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结构特点,并能将二者区分。
2.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3.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会完成光路图。
4.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会用此规律解决问题。
5.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6.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
7.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中物镜和目镜的作用。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①掌握两种透镜对光线的作用;②会用实验的方法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这些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③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
难点:①学会作光路图;②会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问题。
【学具准备】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邮票、直尺、手电筒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课前2min下发)。
用多媒体投出思维导图,让学生认识本章的知识体系。
(提示学生2min内翻书和查阅笔记温故对应的知识点)【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教师拿出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等器材。
提出问题:利用这些器材我们可以完成哪些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回答,从而引出复习的内容:《透镜及其应用》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在实验设计中,认识本章的知识体系,回顾透镜这一单元的几个重要知识点,为下一步基础知识掌握做好铺垫。
后面的复习就是依照体系按专题展开的,这样容易理清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热情。
二、专题复习【专题一】透镜专题一知识点聚焦:1.凸透镜与凹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称为凸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称为凹透镜。
2.基本概念:(1)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光心:透镜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这个点叫光心。
(3)焦点:①凸透镜焦点: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点叫凸透镜的焦点(实焦点)。
②凹透镜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点叫凹透镜的焦点(虚焦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6.课堂小结,巩固反馈: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
7.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设想:
(1)针对透镜成像实质的理解,采用实验演示和动画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光线经过透镜的折射现象,从而深入理解成像原理。
(2)对于成像特点及成像规律的区别,通过对比分析、图示总结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规律,提高辨识能力。
(3)针对透镜实际应用的教学,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透镜在科技、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8.课后作业,分层设计: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课后作业,使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4.讲解透镜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如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让学生了解透镜在科技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讨论题目,如:“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实像和虚像的区别”等。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共同探讨问题,进行思维碰撞。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决问题。
4.拓展思考题:请同学们思考,除了课堂所学,透镜还有哪些其他应用?请举例说明,并简要分析其工作原理。
5.小组作业:分组讨论,设计一个利用透镜原理的简易光学仪器,如望远镜、显微镜等。要求:明确仪器的制作材料、制作步骤、工作原理,并绘制图纸。
6.结合网络资源,查找关于透镜发展历程的资料,了解透镜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论文。
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要结合课堂所学,确保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复习《透镜及其应用》这一章节的内容。
具体包括:透镜的基本概念、透镜的种类、透镜的成像规律、透镜的焦距和透镜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透镜的基本概念,理解透镜的种类和成像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透镜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透镜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难点:透镜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透镜、光具座、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回顾透镜的基本概念、种类和成像规律。
3. 实践情景引入:使用投影仪展示透镜成像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
4. 例题讲解:(1)计算凸透镜的焦距。
(2)判断物体在透镜中的成像位置和性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透镜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
六、板书设计1. 透镜的基本概念2. 透镜的种类3. 透镜的成像规律4. 透镜的焦距5. 透镜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
(2)根据透镜成像规律,判断物体在透镜中的成像情况。
(3)计算某一凸透镜的焦距。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透镜的基本概念、成像规律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解决问题时,部分学生对透镜公式的运用仍不够熟练。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透镜在光学仪器、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应用,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与应用2. 透镜公式的掌握与实际问题的解决3. 透镜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案例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与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在不同位置时,成像的性质、位置和大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课教学设计透镜及其应用复习一、复习目标:1.了解有关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对光的作用2.灵活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生活中的透镜3.了解眼睛的结构及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二、复习重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完成光路,重点注意:(1)完成光路一定要恪守规范,虚实得当。
(2)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动态变化一定要理解透彻。
三、复习过程设计【专题一】透镜(一)知识梳理1.有关透镜的基本概念凸透镜凹透镜概念中间______,边缘______中间______,边缘____性质对光线有______作用对光线有______作用光心透镜主光轴上都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___ _这个点叫做光心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点即实焦点(F)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点即虚焦点(F)焦距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f )2.三条特殊光线透镜平行于主光轴通过焦点过光心凸透镜凹透镜(二)典例剖析【例1】在下面的方框内填上适当的透镜【例2】在图1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第 2 页第 3 页其中蜡烛放在____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_________处得到正立的虚像;在_______处的成像规律是幻灯机的原理【例5】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透镜20 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50 cm处,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例6】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5 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20 cm B.25 cm C.16 cm D.8 cm【例7】“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发现,物距等于6cm时成正立的像,物距等于9cm时成倒立的像,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距等于8cm时,成放大实像B.物距等于12cm时,成放大实像C.物距等于16cm时,成缩小实像D.物距等于18cm时,成等大实像【专题三】生活中的透镜(一)知识梳理1.照相机:物体在_______________,成_________________像,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年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复习教案
坤凡教育学科教师讲义【考纲阐明】【前文回忆】光旳折射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 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这种现象叫做光旳折射。
几种基本概念(一点二角三线)。
(1)入射光线AO(2)入射点O: 入射光线与反射面旳交点。
(3)折射光线OB。
(4)法线: 过O点作反射面旳垂线ON。
(5)入射角∠i: 入射光线与法线旳夹角。
(6)折射角∠r: 折射光线与法线旳夹角。
【知识梳理与例题】一、透镜:1.透镜旳概念: 至少有一种面是球面旳一部分旳透明玻璃元件(规定会识别)2.凸透镜和凹透镜(1)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旳透镜, 如: 远视镜片, 摄影机旳镜头、投影仪旳镜头、放大镜等等;(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旳透镜, 如:近视镜片;(3)主光轴: 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旳直线, 用CC/表达;(4)光心: 同常位于透镜旳几何中心;用“O”表达。
3.透镜对光旳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因此凸透镜又称为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因此凹透镜又称为发散透镜。
练习:如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 对光起发散作用旳是()A. 潜望镜B. 平面镜C. 凸透镜D. 凹透镜4.焦点和焦距(1)焦点: 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旳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 这点叫焦点;用“F”表达。
(2)焦距:焦点到光心旳距离(一般由于透镜较厚, 焦点到透镜旳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达。
如下图:注意: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 凸透镜旳焦点是实焦点, 凹透镜旳焦点是虚焦点。
练习: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旳入射光线于一点,叫 ,这一点到凸透镜旳光心旳距离叫。
一种凸透镜有个焦点,它们位于凸透镜旳边。
凹透镜能使光线 ,凹透镜旳焦点是 ,有个。
5.三条特殊光线(规定会画):(1)过光心旳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化。
(2)平行于主光轴旳光线, 经凸透镜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 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因此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目标】1.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结构特点,并能将二者区分。
2.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3.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会完成光路图。
4.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会用此规律解决问题。
5.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6.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
7.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中物镜和目镜的作用。
【复习重点和难点】重点:①掌握两种透镜对光线的作用;②会用实验的方法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这些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③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
难点:①学会作光路图;②会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问题。
【学具准备】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邮票、直尺、手电筒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课前2min下发)。
用多媒体投出思维导图,让学生认识本章的知识体系。
(提示学生2min内翻书和查阅笔记温故对应的知识点)【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教师拿出凸透镜、凹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等器材。
提出问题:利用这些器材我们可以完成哪些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回答,从而引出复习的内容:《透镜及其应用》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在实验设计中,认识本章的知识体系,回顾透镜这一单元的几个重要知识点,为下一步基础知识掌握做好铺垫。
后面的复习就是依照体系按专题展开的,这样容易理清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热情。
二、专题复习【专题一】透镜专题一知识点聚焦:1.凸透镜与凹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称为凸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称为凹透镜。
2.基本概念:(1)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光心:透镜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这个点叫光心。
(3)焦点:①凸透镜焦点: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点叫凸透镜的焦点(实焦点)。
②凹透镜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点叫凹透镜的焦点(虚焦点)。
(4)焦距:到透镜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
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因此凸透镜又称为透镜;(2)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因此凹透镜又称为透镜。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本章基础知识的考查,学生强化了基础知识记忆,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重点知识讲解做好铺垫。
同时为培优补差做好准备。
学以致用:在上述学生自主活动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引导。
下一步设计一组完成光路图题,以加强学生对三条特殊光线的认识及加深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的理解。
练习题:请在图5-1和图5-2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图5-1图5-2【专题一知识归纳】三条特殊光线:(1)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以后,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以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课件展示光路图,教师点拨)(2)凹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以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向着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以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课件展示光路图,教师点拨)设计意图:学生自主活动过程中发现疑问,教师适当点拨引导,设计一组完成光路图题,实现学生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的加深理解。
【专题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专题二知识点聚焦:1.凸透镜焦距测量:用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近似看作平行光线),将白纸在透镜另一侧来回移动,找到白纸上最____、最 的点;用刻度尺量出 到 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在探究实验前,要调节 、 、 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上。
目的是 。
(2)规律:当u >2f 时,成 、 的 像, 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当u =2f时,成 、 的 像;当f <u < 2f 时,成 、 的 像,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当u <f 时,成 、 的 像,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工作的。
设疑:是什么因素影响凸透镜成像的性质的?探究:学生通过思考回顾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体会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变化对成像性质的影响。
实验设计:利用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
探究一: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如图5-2中的a 、b 、c 、d 和e 点,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1)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屏上不会出现烛焰的像.(2)a 、b 、c 、d 、e 各点中_______点是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3)当烛焰从a 向d 点移动的过程中,要使屏上的像清晰,光屏应向_________的方向移动。
(填“靠近凸透镜”或“远离凸透镜” )(4)当蜡烛燃烧变短时,屏上的像会偏向屏的_____边。
(填“上”或“下” )图5-2.1 图5-1.1图5-3[解析] (1)实像能够在光屏上显示,虚像不能显示,e 在焦点内,此处成虚像。
(2)u=2f 时,成等大的实像,所以c 点是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3)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像要远离凸透镜,像同时变大。
(4)实像时倒立的,具体是上下和左右都倒,物体向下像向上移动。
探究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应用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5-4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上。
(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的实像。
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
[解析] (1)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可以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通过移动凸透镜的方法找到最小、最亮的会聚点,用刻度尺测量出该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可;(2)为了使物体的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心处,需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3)根据题中数据可知物体位置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应用于照相机。
【专题二知识归纳、探究结论】(1)凸透镜成像规律:F 分虚实,2f 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
(具体见课件展示)①可见当u=2f 时所成的像不大也不小,即等大。
②当u=f 时,不能成像。
(相当于焦点处的光源经透镜后变成平行光)③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总之:无论实像还是虚像,只要物体渐近焦点则像渐大。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一及探究二的复习,结合专题前基础复习,使学生知道凸透镜成像的一般规律,结合知识的应用将感性的认识进一步的提升,形成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以及如何用物理语言进行表达。
学以致用:1、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 cm 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0 cm 处,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 )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无像2、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厘米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如图5-5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为( )图5-4A.于10厘米B.小于10厘米 图5-5C.大于20厘米D.在10厘米和20厘米之间3、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都用到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不同的是照相机与投影仪所成的像是_____像,放大镜所成的像是____像(均选填“虚”或“实”)。
如图5-6A 、B 所示是游客坐游艇经过一艘海轮附近时,游客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游客的游艇是______海轮。
(选填“靠近”或“远离”)。
[解析] 第1题当u=2f 时成等大的像,所以f =15cm ,u =15cm 时,成放大的虚像,故选C 。
第2题 测出焦距是10cm ,做放大镜时,物距小于10cm ,故选B 。
第3题这些光学仪器都是凸透镜应用,照相机和投影仪成实像,放大镜成虚像。
小汽车所成的实像,像越大,说明物体距离镜头越近。
设计意图:通过插入这三个练习,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一步领悟,达到熟练应用。
学生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也可让学生查漏补缺。
也是教师排查学困生的有效手段,为补差做准备。
【专题三】眼睛和眼镜专题三知识点聚焦:1.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或眼球在前后方向太_____,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____,人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眼应用________镜进行矫正。
2.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或眼球在前后方向太_____,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_____,人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近视眼应用________镜进行矫正。
实验设计:利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
探究一:图5-7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A .远视眼 凸透镜B .远视眼 凹透镜C .近视眼 凸透镜D .近视眼 凹透镜探究一结论:从图5-8可以看出看近处物体,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差,是远视眼,佩戴凸透镜校正,故答案选A 。
探究二: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
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 ,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5-9所示。
图5-8(1)测得焦距大于10cm 的是图______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_______。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___________图。
A 图5-6 B图5-7(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
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_____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探究二结论:(1)镜越薄聚光能力越差,其焦距越长,能力差,可见丙的焦距最长,大于甲的,答案填丙。
近视眼是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模拟近视眼的是图乙。
(2)凸透镜薄的焦距大,折光能力弱,像距就长,故填丙。
(3)校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有发散作用,故填“大于”、“发散”。
【专题三知识归纳】设计意图: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回顾知识,系统梳理体会知识的逻辑性,做到了以点带面,全面把握。
【专题四】显微镜、望远镜专题四知识点聚焦:1.对于显微镜,物镜和目镜的作用都相当于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