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粗大运动发育规律)幻灯片
合集下载
第一讲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分析PPT课件
• 一、反射发育有哪几方面? • 原始反射 • 立直反射 • 平衡反应
(一)原始反射(primitive reflex)
什么是原始反射? 新生儿与生俱来的非条件反射,也是婴儿
特有的一过性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延髓和 桥脑,是胎儿得以娩出的动力,是人类初期各 种生命现象的基础,也是后来分节运动和随意 运动的基础。 • 特点: 不精确、易泛化 • 原始反射缺如、减弱、亢进或残存,都是
8.上肢移位反射(arm passage reflex)
脑损伤或臂丛神经损伤时难以引出,偏瘫时一侧缺失。
(1)检查方法:小儿俯卧位,颜面着床,两上肢放于 脊柱两侧,稍候观察变化。
(2)反应:小儿首先颜面转向一侧,同侧的上肢从后 方移向前方,手移到嘴边。
(3)存在时期:拥抱型0~3个月 伸展型4~6个月
5.放置反射(placing reflex)
又称跨步反射,偏瘫患儿双侧不对称。 (1)检查方法:扶小儿呈立位,将一侧足背抵于 桌面边缘。
(2)反应:可见小儿将足背抵于桌面边缘侧下肢 抬到桌面上。 (3)存在时期:0~2个月。
6.踏步反射(stepping reflex) 又称步行反射,臀位分娩的新生儿、肌张力低
第十一章 婴儿期发育
第十一章 婴儿期发育
• 第一节 婴儿运动功能发育
一 运动发育规律 • 二 运动功能发育评定
• 第二节 婴儿认知功能发育
• 一 认知功能发育规律 • 二 认知功能发育评定
• 第三节 婴儿情绪情感及社会功能发育
• 一 情绪情感及社会功能发育规律 • 二 情绪情感常发育
出生后即出现,随着独站功能的建立而消失。 持续存在将会影响小儿站立功能。 脑瘫患儿此反射可持续存在。 (1)检查方法:将手指或木棍从婴儿足掌的尺侧
《婴儿粗大运动发育》课件
平衡能力
婴儿的平衡能力逐渐增强,他们能够进行更稳定 的活动和探索。
精细动作
随着手部肌肉的进一步发育,婴儿能够进行更复 杂的精细动作,例如搭积木、捏取小物体等。
03 促进婴儿粗大运动发育的 方法
婴儿抚触
促进血液循环
通过轻柔的抚触,可以 促进婴儿血液循环,加 速新陈代谢,有助于身
体健康。
增强免疫力
抚触可以刺激婴儿的免 疫系统,提高免疫力,
影响因素
01
02
03
遗传因素
父母的遗传基因对孩子的 粗大运动发展有一定影响 。
环境因素
家庭、学校、社区等环境 因素也会影响孩子的粗大 运动发展,如运动设施、 家长的引导等。
营养因素
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摄入对 孩子的身体发育和粗大运 动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评估标准
评估工具
可以采用量表、观察记录 表等工具进行评估。
婴儿天生具有抓握反射,当触碰到婴 儿手掌时,他们会本能地抓住物体。
4-6个月
坐立动作
大部分婴儿在5-6个月时能够依靠 支撑物坐立,这是脊柱发育的重 要里程碑。
手部动作
婴儿开始能够更灵活地使用手部, 例如抓取、摆弄和探索物体。
爬行动作
部分婴儿在5-6个月时开始尝试爬行 ,这是他们探索空间能力增强的表 现。
。
刺激感官发育
婴儿体操结合了视觉、听觉、 触觉等多种感官刺激,有助于
感官的发育。
培养良好性格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婴儿释放 能量,减少焦虑和烦躁,培养
良好的性格。
亲子游戏
提高认知能力
通过亲子游戏,可以让婴儿接 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和环境,
提高认知能力。
促进语言发展
在游戏中,家长可以与婴儿交 流和对话,促进婴儿的语言发 展。
婴儿的平衡能力逐渐增强,他们能够进行更稳定 的活动和探索。
精细动作
随着手部肌肉的进一步发育,婴儿能够进行更复 杂的精细动作,例如搭积木、捏取小物体等。
03 促进婴儿粗大运动发育的 方法
婴儿抚触
促进血液循环
通过轻柔的抚触,可以 促进婴儿血液循环,加 速新陈代谢,有助于身
体健康。
增强免疫力
抚触可以刺激婴儿的免 疫系统,提高免疫力,
影响因素
01
02
03
遗传因素
父母的遗传基因对孩子的 粗大运动发展有一定影响 。
环境因素
家庭、学校、社区等环境 因素也会影响孩子的粗大 运动发展,如运动设施、 家长的引导等。
营养因素
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摄入对 孩子的身体发育和粗大运 动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评估标准
评估工具
可以采用量表、观察记录 表等工具进行评估。
婴儿天生具有抓握反射,当触碰到婴 儿手掌时,他们会本能地抓住物体。
4-6个月
坐立动作
大部分婴儿在5-6个月时能够依靠 支撑物坐立,这是脊柱发育的重 要里程碑。
手部动作
婴儿开始能够更灵活地使用手部, 例如抓取、摆弄和探索物体。
爬行动作
部分婴儿在5-6个月时开始尝试爬行 ,这是他们探索空间能力增强的表 现。
。
刺激感官发育
婴儿体操结合了视觉、听觉、 触觉等多种感官刺激,有助于
感官的发育。
培养良好性格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婴儿释放 能量,减少焦虑和烦躁,培养
良好的性格。
亲子游戏
提高认知能力
通过亲子游戏,可以让婴儿接 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和环境,
提高认知能力。
促进语言发展
在游戏中,家长可以与婴儿交 流和对话,促进婴儿的语言发 展。
粗大运动发育 ppt课件
• (1)检查体位 俯卧位、仰卧位或垂直位 • (2)刺激方法 用布蒙住婴儿双眼,检查者双手扶住婴儿腰部,使小儿身体向前、
后、左、右各方向倾斜。检查时注意不要过分倾斜。 • (3)反应 无论身体如何倾斜,婴儿头部仍能保持立直位置。 • (4)持续时间 4个月~终生
(二)立直反射
• 4. 视性立直反射 • (1)检查体位 俯卧位、仰卧位或垂直位 • (2)刺激方法 双手抱起清醒、睁眼的小儿,放于检查者的膝上,
增高而伸展,头后侧上、下肢因屈肌张力增 高而屈曲。 • (4)持续时间 0~4个月 • 6个月后的婴儿仍不消失就属于病理性的,痉 挛型和手足徐动型婴儿脑瘫患儿可持续存在。
婴幼儿期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 一、反射发育 • (一)原始反射 • 11.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临床意义同
ATNR • (1)检查体位 俯悬卧位 • (2)刺激方法 使头前屈或背屈。 • (3)反应 头前屈时,上肢屈曲,下肢
(三)平衡反应
• 1. 倾斜反应 因支持面变化,从而引起身体姿势的相应调整.6个月仍呈阴性者,提示神经反射 发育迟滞。
• (1)检查体位 婴儿于倾斜板上取仰卧位或俯卧位,上下肢伸展。 • (2)刺激方法 倾斜板向一侧倾斜。 • (3)反应 头部挺直的同时,倾斜板抬高一侧的上、下肢外展,伸展,倾斜板下降一侧的上、
• 与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密切相关的反射:包括原始反射、 立直反射和平衡反应。
• 反射发育的特点:具有时间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可引起 反射发育时间的延迟或倒退。也存在个体差异性。
一、反射发育
• (一)原始反射 • 原始反射是新生儿与生俱来的非条件反射,也是婴儿特有的一过性反射,
其中枢位于脊髓、延髓和脑桥。原始反射往往不精确、易泛化。 • 伴随中枢神经系统的逐渐发育和成熟,神经兴奋的泛化性逐渐向特异性
后、左、右各方向倾斜。检查时注意不要过分倾斜。 • (3)反应 无论身体如何倾斜,婴儿头部仍能保持立直位置。 • (4)持续时间 4个月~终生
(二)立直反射
• 4. 视性立直反射 • (1)检查体位 俯卧位、仰卧位或垂直位 • (2)刺激方法 双手抱起清醒、睁眼的小儿,放于检查者的膝上,
增高而伸展,头后侧上、下肢因屈肌张力增 高而屈曲。 • (4)持续时间 0~4个月 • 6个月后的婴儿仍不消失就属于病理性的,痉 挛型和手足徐动型婴儿脑瘫患儿可持续存在。
婴幼儿期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 一、反射发育 • (一)原始反射 • 11.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临床意义同
ATNR • (1)检查体位 俯悬卧位 • (2)刺激方法 使头前屈或背屈。 • (3)反应 头前屈时,上肢屈曲,下肢
(三)平衡反应
• 1. 倾斜反应 因支持面变化,从而引起身体姿势的相应调整.6个月仍呈阴性者,提示神经反射 发育迟滞。
• (1)检查体位 婴儿于倾斜板上取仰卧位或俯卧位,上下肢伸展。 • (2)刺激方法 倾斜板向一侧倾斜。 • (3)反应 头部挺直的同时,倾斜板抬高一侧的上、下肢外展,伸展,倾斜板下降一侧的上、
• 与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密切相关的反射:包括原始反射、 立直反射和平衡反应。
• 反射发育的特点:具有时间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可引起 反射发育时间的延迟或倒退。也存在个体差异性。
一、反射发育
• (一)原始反射 • 原始反射是新生儿与生俱来的非条件反射,也是婴儿特有的一过性反射,
其中枢位于脊髓、延髓和脑桥。原始反射往往不精确、易泛化。 • 伴随中枢神经系统的逐渐发育和成熟,神经兴奋的泛化性逐渐向特异性
儿童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整理版
22
紧张性迷路反射
❖ 是重力方向与头的位置变化所引起的反射 ❖ 仰卧时促进伸肌群,抑制屈肌群 ❖ 俯卧时促进屈肌群,抑制伸肌群 ❖ 4个月消失 ❖ 持续存在使小儿头控及翻身能力受损
❖ 该反射的持续存在多见于痉挛型和手足俆动 型的脑瘫儿童
整理版
23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 是由于颈部旋转而引起的姿势固定反射
❖ (一)遗传因素;
❖ (二)环境因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营养因素;
❖
2.疾病因素;
❖
3.母亲因素;
❖
4.社会因素。
整理版
16
四、粗大运动的发育
整理版
17
粗大运动发育主要指反射发 育及姿势运动发育两方面。
整理版
18
(一)、反射发育
整理版
19
反射发育 ❖ 小儿神经反射的发育伴随神经系统发育的成熟
度,分为4大类 ❖ 出生时即有,终生存在的反射 ❖ 出生时即有,暂时存在的反射 ❖ 出生后逐渐稳定的反射 ❖ 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可存在的病理反射
整理版
20
反射存在的意义
❖ 原始反射是胎儿最早出现的运动形式,并在 婴儿出生后一定时间内扔持续存在(持续到6 个月被整合),是一种避开有害刺激或保持 生存状态的本能反应。
❖ 反射的出现标志着运动发育的开始,提示着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而运动的发育过程,也 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的过程。
整理版
21
原始反射的类型及临床意义
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 ⑤随着性的成熟、身材的陡长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心理
上发生变化。
整理版
11
(八)成人期
婴儿粗大运动发育参考PPT
婴儿粗大运动发育
第三章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
1
婴儿粗大运动发育
第一节 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一、反射发育 二、姿势运动发育 三、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
第二节 粗大运动发育评定 一、评定内容及方法 二、常用的评定量表
2
第一节 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返 回
第三章
3
粗大运动发育是指抬头、坐、翻身、爬、 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 和移动能力的发育。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8
婴儿粗大运动发育
又称惊吓反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 系的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本体感受器, 引起上肢变化的反射。亢进时下肢也出现反 应。肌张力低下及严重智力障碍患儿难以引 出,早产、低钙、核黄疸、脑瘫等患儿此反 射可亢进或延长,偏瘫患儿左右不对称。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9
婴儿粗大运动发育
第三章 第一节
10
婴儿粗大运动发育
(2)反应:分为两型。
①拥抱型:小儿两上肢对称性伸直外展, 下肢伸直、躯干伸直,拇指及示指末节屈曲, 呈扇形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内收呈拥抱状态。
②伸展型:又称不完全型,可见小儿双上 肢突然伸直外展,迅速落于床上,小儿有不 快感觉,多见3个月以上的婴儿。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21
婴儿粗大运动发育
也称前庭脊髓反射,头部在空间位 置及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产生躯干四 肢肌张力的变化。该反射持续存在将影 响婴儿自主抬头的发育。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22
婴儿粗大运动发育
(1)检查方法:将婴儿置于仰卧位及俯卧位, 观察其运动和姿势变化。 (2)反应:仰卧位时身体呈过度伸展,头后 仰;俯卧位时身体以屈曲姿势为主,头部前屈, 臀部凸起。 (3)存在时期:0~4个月。
第三章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
1
婴儿粗大运动发育
第一节 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一、反射发育 二、姿势运动发育 三、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
第二节 粗大运动发育评定 一、评定内容及方法 二、常用的评定量表
2
第一节 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返 回
第三章
3
粗大运动发育是指抬头、坐、翻身、爬、 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 和移动能力的发育。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8
婴儿粗大运动发育
又称惊吓反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 系的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本体感受器, 引起上肢变化的反射。亢进时下肢也出现反 应。肌张力低下及严重智力障碍患儿难以引 出,早产、低钙、核黄疸、脑瘫等患儿此反 射可亢进或延长,偏瘫患儿左右不对称。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9
婴儿粗大运动发育
第三章 第一节
10
婴儿粗大运动发育
(2)反应:分为两型。
①拥抱型:小儿两上肢对称性伸直外展, 下肢伸直、躯干伸直,拇指及示指末节屈曲, 呈扇形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内收呈拥抱状态。
②伸展型:又称不完全型,可见小儿双上 肢突然伸直外展,迅速落于床上,小儿有不 快感觉,多见3个月以上的婴儿。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21
婴儿粗大运动发育
也称前庭脊髓反射,头部在空间位 置及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产生躯干四 肢肌张力的变化。该反射持续存在将影 响婴儿自主抬头的发育。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22
婴儿粗大运动发育
(1)检查方法:将婴儿置于仰卧位及俯卧位, 观察其运动和姿势变化。 (2)反应:仰卧位时身体呈过度伸展,头后 仰;俯卧位时身体以屈曲姿势为主,头部前屈, 臀部凸起。 (3)存在时期:0~4个月。
(培训课件)《人体发育学》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PPT幻灯片
(2)反应:婴儿会做出站立反应,如将其身 体前倾,他会行走几步。
(3)存在时期: 0~3个月。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17
5.踏步反射(自动站立和行走反 射)
肌张低下或屈肌张力较高时该反射减弱; 痉挛型脑瘫患儿此反射可亢进并延长, 而且迈步时双腿内旋、内收交叉,脚掌 跖屈。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18
6.张口反射
延迟消失提示脑损伤,脑瘫或智力低下时 延迟消失。 (1)检查方法:小儿仰卧位,检查者用双手 中指与无名指固定小儿腕部然后以拇指按压小 儿两侧手掌。 (2)反应:小儿立即出现张口反应,亢进时 一碰小儿双手即出现。 (3)存在时期:0~2个月。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19
张口反射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20
7.上肢移位反射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6
(一)原始反射
原始反射是胎儿最早出现的运动形式。在婴儿出 生后的一定时期内仍持续存在,是一种避开有害 刺激或保存生存状态的本能反应。
原始反射是在健康新生儿即存在的,随着高级神 经中枢的发育而逐渐消失的反射。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7
(一)原始反射
原始反射的消失标志着中枢神经系统发育 分化的完成,标志着获得新的运动能力的 开始。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13
拥抱反射
(2)反应:分为两型。
①拥抱型(新生儿):小儿肩关节外展, 肘关节伸展,下肢伸直、躯干伸直,手掌放 开,五指分开,然后上肢屈曲内收呈拥抱状 态。
②伸展型:又称不完全型,可见小儿双上 肢突然伸直外展,迅速落于床上,多见3个月 以上的婴儿。
返 回
第三章第一节
(3)存在时期: 0~3个月。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17
5.踏步反射(自动站立和行走反 射)
肌张低下或屈肌张力较高时该反射减弱; 痉挛型脑瘫患儿此反射可亢进并延长, 而且迈步时双腿内旋、内收交叉,脚掌 跖屈。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18
6.张口反射
延迟消失提示脑损伤,脑瘫或智力低下时 延迟消失。 (1)检查方法:小儿仰卧位,检查者用双手 中指与无名指固定小儿腕部然后以拇指按压小 儿两侧手掌。 (2)反应:小儿立即出现张口反应,亢进时 一碰小儿双手即出现。 (3)存在时期:0~2个月。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19
张口反射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20
7.上肢移位反射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6
(一)原始反射
原始反射是胎儿最早出现的运动形式。在婴儿出 生后的一定时期内仍持续存在,是一种避开有害 刺激或保存生存状态的本能反应。
原始反射是在健康新生儿即存在的,随着高级神 经中枢的发育而逐渐消失的反射。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7
(一)原始反射
原始反射的消失标志着中枢神经系统发育 分化的完成,标志着获得新的运动能力的 开始。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13
拥抱反射
(2)反应:分为两型。
①拥抱型(新生儿):小儿肩关节外展, 肘关节伸展,下肢伸直、躯干伸直,手掌放 开,五指分开,然后上肢屈曲内收呈拥抱状 态。
②伸展型:又称不完全型,可见小儿双上 肢突然伸直外展,迅速落于床上,多见3个月 以上的婴儿。
返 回
第三章第一节
《人体发育学》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医学PPT课件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15
4.放置反射
又称跨步反射 (1)检查方法:扶小儿呈立位,将一侧足放于 桌面,另一侧足背抵于桌面边缘,向前方倾斜小 儿。 (2)反应:可见小儿将足背抵于桌面边缘侧下 肢抬到桌面上。 (3)存在时期:0~2个月。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16
5.踏步反射(自动站立和行走 反射)
(1)检查方法:扶持小儿腋下呈直立位,使 其双脚接触桌面。 (2)反应:婴儿会做出站立反应,如将其身 体前倾,他会行走几步。 (3)存在时期: 0~3个月。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17
5.踏步反射(自动站立和行走反 射)
肌张低下或屈肌张力较高时该反射减弱; 痉挛型脑瘫患儿此反射可亢进并延长, 而且迈步时双腿内旋、内收交叉,脚掌 跖屈。
返 回
第三章 第一节
18
6.张口反射
延迟消失提示脑损伤,脑瘫或智力低下时 延迟消失。 (1)检查方法:小儿仰卧位,检查者用双手 中指与无名指固定小儿腕部然后以拇指按压小 儿两侧手掌。 (2)反应:小儿立即出现张口反应,亢进时 一碰小儿双手即出现。 (3)存在时期:0~2个月。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
1
第三章 目 录
第一节 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一、反射发育 二、姿势运动发育 第二节 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 第三节 粗大运动发育评定 一、评定内容及方法 二、常用的评定量表
2
第一节
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返 回
第三章
3
粗大运动发育是指抬头、坐、翻身、爬、 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 和移动能力的发育。
8
原始反射
在婴儿期的一定阶段内存在的原始反射是 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在应该消失时仍然存 在则为异常表现,是病理性的。 由于原始反射的持续存在会阻碍正常姿势 反射和正常运动的发育,从而导致了姿势 异常和运动障碍。 所以,可以应用对原始反射的检查来判断 神经系统发育成熟程度。
儿童粗大运动发育规律ppt课件
.
(六)学龄期
❖ 自入小学前即6~7岁开始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主要特 征:
❖ ①体格生长速度相对缓慢,除生殖器官外各器官系统外 形均已接近成人;
❖ ②认知功能继续发展,智能发育更加成熟; ❖ ③思维过程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 ④情感的广度、深度和稳定性都较前提高; ❖ ⑤意志方面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
❖ 约4个月反射消失 ❖ 缺失: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智力低下 ❖ 持续:感觉运动功能发育不良-脑瘫
.
自动站立和行走反射
❖ 下肢伸直并与接触面垂直,当双足牢固的触 及接触面时,下肢能支撑体重的反射为自动 站立反射阳性;在前者的基础上,将婴儿身 体向前倾,出现自动向前迈步,是为行走反 射
❖ 2个月后消失
.
反射存在的意义
❖ 原始反射是胎儿最早出现的运动形式,并在 婴儿出生后一定时间内扔持续存在(持续到6 个月被整合),是一种避开有害刺激或保持 生存状态的本能反应。
❖ 反射的出现标志着运动发育的开始,提示着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而运动的发育过程,也 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的过程。
.
原始反射的类型及临床意义
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 ⑤随着性的成熟、身材的陡长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心理
上发生变化。
.
(八)成人期
❖ 18岁以后为成人期,又分为青年期(18-25岁)、成年期 (25-60岁)和老年期(60岁以后),是人生过程中最为 漫长的时期。主要特征是:
❖ ①青年期的发育基本成熟,功能最强但不够稳定; ❖ ②成年期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并出现更年期,心理功能
.
❖ 这一时期的移动方式是四肢位爬行 ❖ 单手支撑 ❖ 上肢伸向前方或侧方的保护性伸展反应 ❖ 俯卧位的侧方转移与四肢爬行的平衡反应 ❖ 骨盆和大腿的支撑 ❖ 下肢的交替运动和上下肢的协调性 ❖ 头和躯干的分离运动
(六)学龄期
❖ 自入小学前即6~7岁开始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主要特 征:
❖ ①体格生长速度相对缓慢,除生殖器官外各器官系统外 形均已接近成人;
❖ ②认知功能继续发展,智能发育更加成熟; ❖ ③思维过程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 ④情感的广度、深度和稳定性都较前提高; ❖ ⑤意志方面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
❖ 约4个月反射消失 ❖ 缺失: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智力低下 ❖ 持续:感觉运动功能发育不良-脑瘫
.
自动站立和行走反射
❖ 下肢伸直并与接触面垂直,当双足牢固的触 及接触面时,下肢能支撑体重的反射为自动 站立反射阳性;在前者的基础上,将婴儿身 体向前倾,出现自动向前迈步,是为行走反 射
❖ 2个月后消失
.
反射存在的意义
❖ 原始反射是胎儿最早出现的运动形式,并在 婴儿出生后一定时间内扔持续存在(持续到6 个月被整合),是一种避开有害刺激或保持 生存状态的本能反应。
❖ 反射的出现标志着运动发育的开始,提示着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而运动的发育过程,也 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的过程。
.
原始反射的类型及临床意义
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 ⑤随着性的成熟、身材的陡长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心理
上发生变化。
.
(八)成人期
❖ 18岁以后为成人期,又分为青年期(18-25岁)、成年期 (25-60岁)和老年期(60岁以后),是人生过程中最为 漫长的时期。主要特征是:
❖ ①青年期的发育基本成熟,功能最强但不够稳定; ❖ ②成年期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并出现更年期,心理功能
.
❖ 这一时期的移动方式是四肢位爬行 ❖ 单手支撑 ❖ 上肢伸向前方或侧方的保护性伸展反应 ❖ 俯卧位的侧方转移与四肢爬行的平衡反应 ❖ 骨盆和大腿的支撑 ❖ 下肢的交替运动和上下肢的协调性 ❖ 头和躯干的分离运动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PPT课件
• 一 婴儿发育影响因素 • 二 婴儿异常发育
本次授课内容:婴儿粗大运动发育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一、反射发育 二、姿势运动发育 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 一、影响因素 二、异常发育 粗大运动发育评定 一、评定内容及方法 二、常用的评定量表
第一节 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粗大运动发育
• 一.反射发育的过程 • 二.姿势运动发育的过程
迅速使其头部向后倾斜10°~15° ④弹足法:用手指轻弹小儿足底。 ⑤拉手法:拉小儿双手慢慢抬起,当肩部略微离开桌面
(头并未离开桌面)时,突然将手抽出。
(2)反应:分为两型 ①拥抱型:小儿两上肢对称性伸直外展,下肢
伸直、躯干伸直,拇指及示指末节屈曲,呈 扇形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内收呈拥抱状态。
②伸展型:又称不完全型,可见小儿双上肢突 然伸直外展,迅速落于床上,有时伴有啼哭, 多见 reflex)
该反射缺失预示较严重的病理现象,智力 落后、脑瘫可持续存在。
(1)检查方法:用手指触摸婴儿的口角或上下 唇。
(2)反应:婴儿将头转向刺激侧,出现张口寻 找乳头动作。
(3)存在时期:0~4个月。
2.手握持反射(hand palmar grasp reflex)
出生后即出现,随着独站功能的建立而消失。 持续存在将会影响小儿站立功能。 脑瘫患儿此反射可持续存在。 (1)检查方法:将手指或木棍从婴儿足掌的尺侧
放入并按压 (2)反应:小儿足趾屈曲。 (3)存在时期:0~10个月。
4.拥抱反射(Moro reflex)
又称惊吓反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的 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本体感受器,引起上肢 变化的反射。亢进时下肢也出现反应。
8.上肢移位反射(arm passage reflex)
本次授课内容:婴儿粗大运动发育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一、反射发育 二、姿势运动发育 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 一、影响因素 二、异常发育 粗大运动发育评定 一、评定内容及方法 二、常用的评定量表
第一节 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粗大运动发育
• 一.反射发育的过程 • 二.姿势运动发育的过程
迅速使其头部向后倾斜10°~15° ④弹足法:用手指轻弹小儿足底。 ⑤拉手法:拉小儿双手慢慢抬起,当肩部略微离开桌面
(头并未离开桌面)时,突然将手抽出。
(2)反应:分为两型 ①拥抱型:小儿两上肢对称性伸直外展,下肢
伸直、躯干伸直,拇指及示指末节屈曲,呈 扇形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内收呈拥抱状态。
②伸展型:又称不完全型,可见小儿双上肢突 然伸直外展,迅速落于床上,有时伴有啼哭, 多见 reflex)
该反射缺失预示较严重的病理现象,智力 落后、脑瘫可持续存在。
(1)检查方法:用手指触摸婴儿的口角或上下 唇。
(2)反应:婴儿将头转向刺激侧,出现张口寻 找乳头动作。
(3)存在时期:0~4个月。
2.手握持反射(hand palmar grasp reflex)
出生后即出现,随着独站功能的建立而消失。 持续存在将会影响小儿站立功能。 脑瘫患儿此反射可持续存在。 (1)检查方法:将手指或木棍从婴儿足掌的尺侧
放入并按压 (2)反应:小儿足趾屈曲。 (3)存在时期:0~10个月。
4.拥抱反射(Moro reflex)
又称惊吓反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的 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本体感受器,引起上肢 变化的反射。亢进时下肢也出现反应。
8.上肢移位反射(arm passage reflex)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课件
5
粗大运动发育是指抬头、坐、翻 身、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 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的 发育。
本章粗大运动发育主要介绍 反射发育及姿势运动发育两方面。
6
一、反射发育有哪几方面?
原始反射 立直反射 平衡反应
7
(一)原始反射
什么是原始反射? 新生儿与生俱来的非条件反射,也是婴 儿特有的一过性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延 髓和桥脑。 是胎儿得以娩出的动力,是人类初期各 种生命现象的基础,也是后来分节运动和随 意运动的基础。多于2~6个月内消失。 特点: 不精确、易泛化 原始反射缺失、减弱、亢进或残存,都 是异常的表现。
▲头部位置变化,颈部肌肉及关节的本体感受器受
到刺激时→四肢肌紧张的变化
▲去大脑强直、锥体外系损伤时亢进,锥体系损伤
也可见部分亢进
▲ 6个月后残存,是重症脑瘫的常见表现之一
▲持续存在将影响小儿头于正中位、对称性运动、
手口眼协调运动、躯干回旋、翻身、四肢支撑爬 行等发育
30
11.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
臀位分娩的新生儿、肌张力低下或屈肌张力 较高时该反射减弱;痉挛型脑瘫患儿此反射 可亢进并延迟消失。
21
6.踏步反射(步行反射)
(1)检查方法:扶持小儿腋下呈直立位,使 其一侧
足踩在桌面上,并将重心移到此下肢。 (2)反应:可见负重侧下肢屈曲后伸直、抬
起,类似迈步动作。 (3)存在时期: 0~3个月。
40
(二)立直反射
1. 颈立直反射(neck righting reflex) 2.躯干头部立直反射(body righting reflex acting on the head) 3.躯干躯干立直反射 (body righting reflex acting on the body) 4.迷路性立直反射 (labyrinthine righting reflex) 5.视性立直反射(optical righting reflex) 6.降落伞反射(parachute reflex)
粗大运动发育是指抬头、坐、翻 身、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 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的 发育。
本章粗大运动发育主要介绍 反射发育及姿势运动发育两方面。
6
一、反射发育有哪几方面?
原始反射 立直反射 平衡反应
7
(一)原始反射
什么是原始反射? 新生儿与生俱来的非条件反射,也是婴 儿特有的一过性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延 髓和桥脑。 是胎儿得以娩出的动力,是人类初期各 种生命现象的基础,也是后来分节运动和随 意运动的基础。多于2~6个月内消失。 特点: 不精确、易泛化 原始反射缺失、减弱、亢进或残存,都 是异常的表现。
▲头部位置变化,颈部肌肉及关节的本体感受器受
到刺激时→四肢肌紧张的变化
▲去大脑强直、锥体外系损伤时亢进,锥体系损伤
也可见部分亢进
▲ 6个月后残存,是重症脑瘫的常见表现之一
▲持续存在将影响小儿头于正中位、对称性运动、
手口眼协调运动、躯干回旋、翻身、四肢支撑爬 行等发育
30
11.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
臀位分娩的新生儿、肌张力低下或屈肌张力 较高时该反射减弱;痉挛型脑瘫患儿此反射 可亢进并延迟消失。
21
6.踏步反射(步行反射)
(1)检查方法:扶持小儿腋下呈直立位,使 其一侧
足踩在桌面上,并将重心移到此下肢。 (2)反应:可见负重侧下肢屈曲后伸直、抬
起,类似迈步动作。 (3)存在时期: 0~3个月。
40
(二)立直反射
1. 颈立直反射(neck righting reflex) 2.躯干头部立直反射(body righting reflex acting on the head) 3.躯干躯干立直反射 (body righting reflex acting on the body) 4.迷路性立直反射 (labyrinthine righting reflex) 5.视性立直反射(optical righting reflex) 6.降落伞反射(parachute reflex)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医学PPT课件
(2)反应:婴儿出现躯干向刺激侧弯曲。
(3)存在时期:0~6个月。Βιβλιοθήκη 144.拥抱反射(惊吓反射)
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的突然变化,刺激颈 深部的本体感受器,引起上肢变化的反射。亢进 时下肢也出现反应。 肌张力低下及严重智力障碍患儿难以引出 早产、低钙、核黄疸、脑瘫等此反射可亢进或 延迟消失 偏瘫患儿左右不对称
该反射持续存在,将会影响小儿手的主动运动
发育、双手中间位的发育、手口眼协调发育等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
1
本章目的与要求
• 掌握反射发育及姿势运动发育规律; • 熟悉粗大运动发育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 • 了解粗大运动发育评定内容、方法及一些 常用的评定量表。
2
目 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 粗大运动发育评定
3
第一节 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4
什么是粗大运动发育?
10
1.觅食反射(rooting reflex)
该反射缺失预示较严重的病理现象,智力落 后、脑瘫可持续存在。 (1)检查方法:用手指触摸婴儿的口角或上下唇。 (2)反应:婴儿将头转向刺激侧,出现张口寻找 乳头动作。 (3)存在时期:0~4个月。
11
2.手握持反射(手把握反射)
出生后即出现,逐渐被有意识的握物所替代。 肌张力低下不易引出,脑瘫患儿可持续存在, 偏瘫患儿双侧不对称,也可一侧持续存在。 持续存在将会影响小儿主动抓握和前臂的支撑。
24
9.侧弯反射(躯干内弯反射)
肌张力低下难以引出,脑瘫患儿或肌张 力增高可持续存在,双侧不对称具有临床 意义。 侧弯反射持续存在,将影响躯干的自 主运动,从而影响翻身、坐、站及体位变 换功能。
一讲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PPT课件
(一)原始反射:
1.觅食反射(rooting reflex)
2.手握持反射(hand palmar grasp reflex) 3.足握持反射(foot palmar grasp reflex) 4.拥抱反射(Moro reflex)①拥抱型;②伸展型 5.放置反射(placing reflex) 6.踏步反射(stepping reflex) 7.张口反射(Babkin) 8.上肢移位反射(arm passage reflex) 9.侧弯反射(incurvation reflex) 10.紧张性迷路反射(tonic labyrinthine reflex,TLR) 11.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 ATNR) 12.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 STNR) 13.交叉伸展反射(crossed extension reflex) 14.阳性支持反射(positive supporting reflex) 15.咬合反射 ( Occlusal reflex )
出生后即出现,随着独站功能的建立而消失。 持续存在将会影响小儿站立功能。 脑瘫患儿此反射可持续存在。 (1)检查方法:将手指或木棍从婴儿足掌的尺侧
放入并按压 (2)反应:小儿足趾屈曲。 (3)存在时期:0~10个月。
4.拥抱反射(Moro reflex)
又称惊吓反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的 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本体感受器,引起上肢 变化的反射。亢进时下肢也出现反应。
下或屈肌张力较高时该反射减弱;痉挛型脑瘫患 儿此反射可亢进并延迟消失。
(1)检查方法:扶持小儿腋下呈直立位,使其一侧 足踩在桌面上,并将重心移到此下肢。 (2)反应:可见负重侧下肢屈曲后伸直、抬起, 类似迈步动作。 (3)存在时期: 0~3个月。
《粗大运动的发育》课件
运动伤害
总结词
运动伤害是儿童粗大运动发育中常见的另一个问题。
详细描述
儿童在进行体育活动或玩耍时,可能会因为摔倒、碰撞 或过度使用某些肌肉群而受伤。这些伤害可能导致疼痛 、肿胀、瘀血和活动受限等症状。对于轻微的伤害,家 长可以采取冰敷、压迫和抬高等方法来缓解症状。对于 严重的伤害,如骨折或关节脱位等,需要立即就医,以 便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粗大运动发育的阶段划分
0-3个月
新生儿和婴儿在这个阶 段主要进行一些简单的 动作,如抬头、握拳等
。
4-6个月
儿童开始尝试翻身、伸 手抓物等动作。
7-9个月
儿童开始爬行,并逐渐 掌握坐着和站立的技巧
。
10-12个月
儿童开始尝试行走,并 逐渐熟练行走、弯腰等
动作。
02
粗大运动发育的过程
抬头与翻身
抬头
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均衡饮食、定时定量等,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促进粗大运动发育。
疾病与药物影响
慢性疾病
某些慢性疾病如哮喘、心脏病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体能和运动能力,从而影响粗大运动 发育。
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如激素类药物可能导致骨骼发育异常, 影响粗大运动能力。
过度依赖科技产品
总结词
过度依赖科技产品也是儿童粗大运动发育中需要关注 的问题。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儿童开始使用电子设备 ,如电视、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等。长时间使用这 些设备可能导致儿童缺乏必要的身体活动和运动,从 而影响其粗大运动技能的发展。此外,过度使用这些 设备还可能对儿童的视力和听力造成负面影响。因此 ,家长需要限制儿童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并鼓励他 们参加更多的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
1
目的与要求
掌握反射发育及姿势运动发育规律; 熟悉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 了解粗大运动发育评定内容、方法及一些常
用的评定量表。
2
目录
第一节 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一、反射发育
二、姿势运动发育
第二节 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
一、影响因素
二、异常发育
第三节 粗大运动发育评定
一、评定内容及方法
二、常用的评定量表
3
第一节 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4
什么是粗大运动发育? 粗大运动发育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 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 力的发育。 本章粗大运动发育主要介绍反射发育及姿势运 动发育两方面。
5
一、反射发育有哪几方面?
原始反射 立直反射 平衡反应
6
(一)原始反射(primitive reflex)
8
1.觅食反射(rooting reflex)
该反射缺失预示较严重的病理现象,智力落 后、脑瘫可持续存在。 (1)检查方法:用手指触摸婴儿的口角或上下唇。 (2)反应:婴儿将头转向刺激侧,出现张口寻找
乳头动作。 (3)存在时期:0~4个月。
9
2.手握持反射(hand palmar grasp reflex)
什么是原始反射? 新生儿与生俱来的非条件反射,也是婴儿特有 的一过性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延髓和桥脑。 是胎儿得以娩出的动力,是人类初期各种生命 现象的基础,也是后来分节运动和随意运动的基础。 特点: 不精确、易泛化 原始反射缺如、减弱、亢进或残存,都是异常 的表现。
7
1.觅食反射(rooting reflex) 2.手握持反射(hand palmar grasp reflex) 3.足握持反射(foot palmar grasp reflex) 4.拥抱反射(Moro reflex)①拥抱型;②伸展型 5.放置反射(placing reflex) 6.踏步反射(stepping reflex) 7.张口反射(Babkin) 8.上肢移位反射(arm passage reflex) 9.侧弯反射(incurvation reflex) 10.紧张性迷路反射(tonic labyrinthine reflex,TLR) 11.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 ATNR) 12.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 STNR) 13.交叉伸展反射(crossed extension reflex) 14.阳性支持反射(positive supporting reflex)
开桌面(头并未离开桌面)时,突然将手抽出
13
(2)反应:分为两型 ①拥抱型:小儿两上肢对称性伸直外展,下肢
伸直、躯干伸直,拇指及示指末节屈曲,呈 扇形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内收呈拥抱状态。
②伸展型:又称不完全型,可见小儿双上肢突 然伸直外展,迅速落于床上,小儿有不快感 觉,多见3个月以上的婴儿。
14
(3)存在时期:拥抱型0~3个月 伸展型4~6个月
出生后即出现,随着独占功能的建立而消 失
持续存在将会影响小儿站立功能
脑瘫患儿此反射可持续存在
(1)检查方法:将手指或木棍从婴儿足掌 的尺侧
放入并按压
(2)反应:小儿足趾屈曲。
11
4.拥抱反射(Moro reflex)
又称惊吓反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的 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本体感受器,引起上肢 变化的反射。亢进时下肢也出现反应。
(1)检查方法:扶持小儿腋下呈直立位,使其一侧 足踩在桌面上,并将重心移到此下肢。 (2)反应:可见负重侧下肢屈曲后伸直、抬起, 类似迈步动作。 (3)存在时期: 0~3个月。
17
7.张口反射(Babkin)
延迟消失提示脑损伤、脑瘫或智力低下,锥 体外系损伤时明显 (1)检查方法:小儿仰卧位,检查者用双手 中指与无名指固定小儿腕部然后以拇指按压 小儿两侧手掌。 (2)反应:小儿立即出现张口反应,亢进时 一碰小儿双手即出现。 (3)存在时期:0~2个月。
出生后即出现,逐渐被有意识的握物所替代 肌张力低下不易引出,脑瘫患儿可持续存在偏瘫 患儿双侧不对称,也可一侧持续存在持续存在将 会影响小儿主动抓握和前臂的支撑 (1)检查方法:将手指或其它物品从婴儿手掌的
尺侧放入并按压。 (2)反应:小儿手指屈曲握物。 (3)存在时期:0~4个月。
10
3.足握持反射(foot palmar grasp reflex)
18
8.上肢移位反射(arm passage reflex) 脑损伤或臂丛神经损伤时难以引出,偏瘫时一侧缺失
(1)检查方法:小儿俯卧位,颜面着床,两上肢放于 脊柱两侧,稍候观察变化。
(2)反应:小儿首先颜面转向一侧,同侧的上肢从后 方移向前方,手移到嘴边。
(3)存在时期:0~6周。
19
又9.称侧躯弯反干射内弯(i反ncu射rv。at肌ion张r力ef低le下x) 难以引出,脑 瘫患儿或肌张力增高可持续存在,双侧不对称 具有临床意义。 持续存在,将影响躯干的自主 运动,从而影响翻身、坐、站及体位变换功能。 (1)检查方法:婴儿处于俯卧位或俯悬卧位, 用手指刺激一侧脊柱旁或腰部。
肌张力低下及严重智力障碍患儿难以引出
早产、低钙、核黄疸、脑瘫等此反射可亢进或延 迟消失
偏瘫患儿左右不对称
该反射持续存在,将会影响小儿手的主动运动发
育、双手中间位的发育、手口眼协调发育等
12
(1)检查方法:小儿呈仰卧位,5种引出的方法 ①声法:用力敲打床边附近发出声音 ②落法:抬高小儿头部15cm后下落 ③托法:平托起小儿,令头部向后倾斜10°~15° ④弹足法:用手指轻弹小儿足底 ⑤拉手法:拉小儿双手慢慢抬起,当肩部略微离
15
5.放置反射(placing reflex)
又称跨步反射,偏瘫患儿双侧不对称。 (1)检查方法:扶小儿呈立位,将一侧足背抵于 桌面边缘。
(2)反应:可见小儿将足背抵于桌面边缘侧下 肢抬到桌面上。 (3)存在时期:0~2个月。
16
6.踏步反射(stepping reflex) 又称步行反射,臀位分娩的新生儿、肌张力低下或 屈肌张力较高时该反射减弱;痉挛型பைடு நூலகம்瘫患儿此 反射可亢进并延迟消失。
1
目的与要求
掌握反射发育及姿势运动发育规律; 熟悉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 了解粗大运动发育评定内容、方法及一些常
用的评定量表。
2
目录
第一节 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一、反射发育
二、姿势运动发育
第二节 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
一、影响因素
二、异常发育
第三节 粗大运动发育评定
一、评定内容及方法
二、常用的评定量表
3
第一节 粗大运动发育规律
4
什么是粗大运动发育? 粗大运动发育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 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 力的发育。 本章粗大运动发育主要介绍反射发育及姿势运 动发育两方面。
5
一、反射发育有哪几方面?
原始反射 立直反射 平衡反应
6
(一)原始反射(primitive reflex)
8
1.觅食反射(rooting reflex)
该反射缺失预示较严重的病理现象,智力落 后、脑瘫可持续存在。 (1)检查方法:用手指触摸婴儿的口角或上下唇。 (2)反应:婴儿将头转向刺激侧,出现张口寻找
乳头动作。 (3)存在时期:0~4个月。
9
2.手握持反射(hand palmar grasp reflex)
什么是原始反射? 新生儿与生俱来的非条件反射,也是婴儿特有 的一过性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延髓和桥脑。 是胎儿得以娩出的动力,是人类初期各种生命 现象的基础,也是后来分节运动和随意运动的基础。 特点: 不精确、易泛化 原始反射缺如、减弱、亢进或残存,都是异常 的表现。
7
1.觅食反射(rooting reflex) 2.手握持反射(hand palmar grasp reflex) 3.足握持反射(foot palmar grasp reflex) 4.拥抱反射(Moro reflex)①拥抱型;②伸展型 5.放置反射(placing reflex) 6.踏步反射(stepping reflex) 7.张口反射(Babkin) 8.上肢移位反射(arm passage reflex) 9.侧弯反射(incurvation reflex) 10.紧张性迷路反射(tonic labyrinthine reflex,TLR) 11.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 ATNR) 12.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 STNR) 13.交叉伸展反射(crossed extension reflex) 14.阳性支持反射(positive supporting reflex)
开桌面(头并未离开桌面)时,突然将手抽出
13
(2)反应:分为两型 ①拥抱型:小儿两上肢对称性伸直外展,下肢
伸直、躯干伸直,拇指及示指末节屈曲,呈 扇形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内收呈拥抱状态。
②伸展型:又称不完全型,可见小儿双上肢突 然伸直外展,迅速落于床上,小儿有不快感 觉,多见3个月以上的婴儿。
14
(3)存在时期:拥抱型0~3个月 伸展型4~6个月
出生后即出现,随着独占功能的建立而消 失
持续存在将会影响小儿站立功能
脑瘫患儿此反射可持续存在
(1)检查方法:将手指或木棍从婴儿足掌 的尺侧
放入并按压
(2)反应:小儿足趾屈曲。
11
4.拥抱反射(Moro reflex)
又称惊吓反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的 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本体感受器,引起上肢 变化的反射。亢进时下肢也出现反应。
(1)检查方法:扶持小儿腋下呈直立位,使其一侧 足踩在桌面上,并将重心移到此下肢。 (2)反应:可见负重侧下肢屈曲后伸直、抬起, 类似迈步动作。 (3)存在时期: 0~3个月。
17
7.张口反射(Babkin)
延迟消失提示脑损伤、脑瘫或智力低下,锥 体外系损伤时明显 (1)检查方法:小儿仰卧位,检查者用双手 中指与无名指固定小儿腕部然后以拇指按压 小儿两侧手掌。 (2)反应:小儿立即出现张口反应,亢进时 一碰小儿双手即出现。 (3)存在时期:0~2个月。
出生后即出现,逐渐被有意识的握物所替代 肌张力低下不易引出,脑瘫患儿可持续存在偏瘫 患儿双侧不对称,也可一侧持续存在持续存在将 会影响小儿主动抓握和前臂的支撑 (1)检查方法:将手指或其它物品从婴儿手掌的
尺侧放入并按压。 (2)反应:小儿手指屈曲握物。 (3)存在时期:0~4个月。
10
3.足握持反射(foot palmar grasp reflex)
18
8.上肢移位反射(arm passage reflex) 脑损伤或臂丛神经损伤时难以引出,偏瘫时一侧缺失
(1)检查方法:小儿俯卧位,颜面着床,两上肢放于 脊柱两侧,稍候观察变化。
(2)反应:小儿首先颜面转向一侧,同侧的上肢从后 方移向前方,手移到嘴边。
(3)存在时期:0~6周。
19
又9.称侧躯弯反干射内弯(i反ncu射rv。at肌ion张r力ef低le下x) 难以引出,脑 瘫患儿或肌张力增高可持续存在,双侧不对称 具有临床意义。 持续存在,将影响躯干的自主 运动,从而影响翻身、坐、站及体位变换功能。 (1)检查方法:婴儿处于俯卧位或俯悬卧位, 用手指刺激一侧脊柱旁或腰部。
肌张力低下及严重智力障碍患儿难以引出
早产、低钙、核黄疸、脑瘫等此反射可亢进或延 迟消失
偏瘫患儿左右不对称
该反射持续存在,将会影响小儿手的主动运动发
育、双手中间位的发育、手口眼协调发育等
12
(1)检查方法:小儿呈仰卧位,5种引出的方法 ①声法:用力敲打床边附近发出声音 ②落法:抬高小儿头部15cm后下落 ③托法:平托起小儿,令头部向后倾斜10°~15° ④弹足法:用手指轻弹小儿足底 ⑤拉手法:拉小儿双手慢慢抬起,当肩部略微离
15
5.放置反射(placing reflex)
又称跨步反射,偏瘫患儿双侧不对称。 (1)检查方法:扶小儿呈立位,将一侧足背抵于 桌面边缘。
(2)反应:可见小儿将足背抵于桌面边缘侧下 肢抬到桌面上。 (3)存在时期:0~2个月。
16
6.踏步反射(stepping reflex) 又称步行反射,臀位分娩的新生儿、肌张力低下或 屈肌张力较高时该反射减弱;痉挛型பைடு நூலகம்瘫患儿此 反射可亢进并延迟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