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_感冒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儿科感冒
羌活6g,蚤休10g,贯众10g,板蓝根10g, 栀子10g,黄芩6g,鱼腥草30g。
兼证
1.挟痰 2.挟滞 3.挟惊
挟痰
感冒发热、咳嗽、喉间痰多、甚则气急 痰鸣。
由肺失清肃、酿液成痰或肺热炼液成痰、 痰阻肺络所致。
治以肃肺化痰。
挟痰
属寒痰者:二陈汤加苏子温肺化痰; 属热痰者:加海蛤壳、桑白皮、葶苈子
寒邪
重
发热咳嗽
麻黄汤
仅鼻塞流涕(表寒轻)
葱豉汤
表寒以咳为主 杏苏散(杏仁、苏叶、前胡、桔梗、枳壳)
(杏苏散偏于宣肺,此时的咳无痰 )
风寒感冒
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表邪治疗不及时入里——侵犯三阳——九味羌活汤 2、外寒内热——大青龙汤 3、兼食积 —— 清内热、解表寒(解之药为辛,清之药 之药为苦,辛主宣、主散、主行,苦主清、主泻) 总之,治表证以宣散为主,注意辨证,有何证用何药 。
暑邪感冒
分类
感受寒湿邪气 感受暑湿邪气 感受暑热邪气
所引起的感冒 (相当于现代医学 所说的胃肠型感冒)
暑邪感冒
1、寒湿型 2、暑湿型 3、暑热型
暑邪感冒
1、寒湿型
暑季发热
患者贪凉饮冷 寒湿之邪
口鼻
暑热内伏
坐卧潮湿
皮毛
肺气不宣
咳嗽
脾胃不和、气机不畅
身重困倦、胸闷纳呆
表气不宣
风热感冒
服药困难的小儿,可给双黄连针剂 0.6ml/kg静脉点滴;或穿琥宁针剂静 脉点滴;高热不退者,给清开灵注射 液静脉点滴。
儿科散剂——解毒散、风热散。表寒 里热用宣消散合解毒散。
风热头痛—祛风止痛汤(头剧头,面 发红)
暑邪感冒
兼证
1.挟痰 2.挟滞 3.挟惊
挟痰
感冒发热、咳嗽、喉间痰多、甚则气急 痰鸣。
由肺失清肃、酿液成痰或肺热炼液成痰、 痰阻肺络所致。
治以肃肺化痰。
挟痰
属寒痰者:二陈汤加苏子温肺化痰; 属热痰者:加海蛤壳、桑白皮、葶苈子
寒邪
重
发热咳嗽
麻黄汤
仅鼻塞流涕(表寒轻)
葱豉汤
表寒以咳为主 杏苏散(杏仁、苏叶、前胡、桔梗、枳壳)
(杏苏散偏于宣肺,此时的咳无痰 )
风寒感冒
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表邪治疗不及时入里——侵犯三阳——九味羌活汤 2、外寒内热——大青龙汤 3、兼食积 —— 清内热、解表寒(解之药为辛,清之药 之药为苦,辛主宣、主散、主行,苦主清、主泻) 总之,治表证以宣散为主,注意辨证,有何证用何药 。
暑邪感冒
分类
感受寒湿邪气 感受暑湿邪气 感受暑热邪气
所引起的感冒 (相当于现代医学 所说的胃肠型感冒)
暑邪感冒
1、寒湿型 2、暑湿型 3、暑热型
暑邪感冒
1、寒湿型
暑季发热
患者贪凉饮冷 寒湿之邪
口鼻
暑热内伏
坐卧潮湿
皮毛
肺气不宣
咳嗽
脾胃不和、气机不畅
身重困倦、胸闷纳呆
表气不宣
风热感冒
服药困难的小儿,可给双黄连针剂 0.6ml/kg静脉点滴;或穿琥宁针剂静 脉点滴;高热不退者,给清开灵注射 液静脉点滴。
儿科散剂——解毒散、风热散。表寒 里热用宣消散合解毒散。
风热头痛—祛风止痛汤(头剧头,面 发红)
暑邪感冒
中医儿科护理常规ppt课件
详细描述
中医儿科护理的定义与特点
中医儿科护理的重要性
中医儿科护理在保障儿童健康、提高儿童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改善患儿症状、促进康复、预防疾病等方面。
总结词
中医儿科护理通过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症状,缓解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中医儿科护理还能够为患儿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此外,中医儿科护理还能够为患儿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缓解患儿和家长的焦虑和压力,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01
穴位贴敷法可以用于治疗小儿感冒、咳嗽、哮喘、腹泻等症状,也可以用于缓解肌肉酸痛、关节痹痛等症状。
穴位贴敷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小儿易于接受,家长也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
穴位贴敷法常用的药物包括姜汁、蒜泥、吴茱萸等,根据小儿的症状和体质不同,选择不同的药物和贴敷方式。
穴位贴敷法是通过将药物敷贴在小儿身体的特定穴位上,以达到温通气血、调理脏腑等作用的一种护理方法。
护理时应注重患儿的整体状况,包括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以促进患儿的全面康复。同时,还需关注患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背景,为患儿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整体观念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特色之一,它强调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在儿科护理中,需要根据患儿的不同证候,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推拿按摩法
拔罐法是通过拔火罐的方式,使罐内产生负压,吸附在皮肤上,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的一种护理方法。
拔罐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小儿易于接受,家长也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
拔罐法
拔罐法可以用于治疗小儿感冒、咳嗽、哮喘、腹泻等症状,也可以用于缓解肌肉酸痛、关节痹痛等症状。
中医儿科护理的定义与特点
中医儿科护理的重要性
中医儿科护理在保障儿童健康、提高儿童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改善患儿症状、促进康复、预防疾病等方面。
总结词
中医儿科护理通过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症状,缓解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中医儿科护理还能够为患儿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此外,中医儿科护理还能够为患儿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缓解患儿和家长的焦虑和压力,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01
穴位贴敷法可以用于治疗小儿感冒、咳嗽、哮喘、腹泻等症状,也可以用于缓解肌肉酸痛、关节痹痛等症状。
穴位贴敷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小儿易于接受,家长也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
穴位贴敷法常用的药物包括姜汁、蒜泥、吴茱萸等,根据小儿的症状和体质不同,选择不同的药物和贴敷方式。
穴位贴敷法是通过将药物敷贴在小儿身体的特定穴位上,以达到温通气血、调理脏腑等作用的一种护理方法。
护理时应注重患儿的整体状况,包括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以促进患儿的全面康复。同时,还需关注患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背景,为患儿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整体观念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特色之一,它强调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在儿科护理中,需要根据患儿的不同证候,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推拿按摩法
拔罐法是通过拔火罐的方式,使罐内产生负压,吸附在皮肤上,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的一种护理方法。
拔罐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小儿易于接受,家长也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
拔罐法
拔罐法可以用于治疗小儿感冒、咳嗽、哮喘、腹泻等症状,也可以用于缓解肌肉酸痛、关节痹痛等症状。
儿科常见五种疾病PPT课件
6
7
传染性 季节性
发热程度
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
丙类传染病
有明显季节性(中国北方 为11月至来年3月)
多高热(39-40℃),可以 伴有寒战
非传染病 季节性不明显
不发热或轻、中度热, 无寒战
发热持续时间 3-5天
1-2天
全身症状 并发症 病程
重,头痛、全身肌肉酸痛、 少或没有 乏力
可以出现中耳炎、肺炎、 罕见 甚至脑膜炎或脑炎
37
非感染性腹泻的处理与护理
• 母乳喂养的可以通过调整母亲 的饮食,改变乳汁成分;
• 奶粉引起更换奶粉
• 腹泻时肠道乳糖酶缺乏,会导 致宝宝乳糖不耐受,更换不含 乳糖配方奶粉
• 加用妈咪爱等益生菌
• 中医分腹阴阳、摩腹推拿按摩
中医推拿--分推腹阴阳、摩腹
38
就诊科室
小儿内科 大医院设有: 小儿消化内科
接种间隔4-10周;第3剂接种不应晚于32周龄
作用与用途
用于预防血清型G1、G2、G3、G4、G9导致的 可刺激机体产生对A群轮状病毒的
婴
免疫力,用于预防婴幼儿A群轮状
幼儿轮状病毒胃肠炎
病毒引起的腹泻
47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接种对象: 2 月龄-3 岁婴幼儿,每年口服1 剂, 每剂次3mL。
接种时间安排 :根据中国RVGE 的流行病学特征, 首剂接种应在2-6 月龄完成,间隔12 个月可复种1 剂, 总计不超过3 剂次。
➢ 肺炎球菌性疾病病例数在全球居前十位 的国家均在亚洲和非洲,占全球总病例 数的66%,其它国家占34%
➢ 在全球1.45亿肺炎球菌感染病例中, 95.6%病例是肺炎
➢ 中国肺炎球菌感染病例数居世界第二 位,占全球总病例数的12%(印度第一, 27%)
7
传染性 季节性
发热程度
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
丙类传染病
有明显季节性(中国北方 为11月至来年3月)
多高热(39-40℃),可以 伴有寒战
非传染病 季节性不明显
不发热或轻、中度热, 无寒战
发热持续时间 3-5天
1-2天
全身症状 并发症 病程
重,头痛、全身肌肉酸痛、 少或没有 乏力
可以出现中耳炎、肺炎、 罕见 甚至脑膜炎或脑炎
37
非感染性腹泻的处理与护理
• 母乳喂养的可以通过调整母亲 的饮食,改变乳汁成分;
• 奶粉引起更换奶粉
• 腹泻时肠道乳糖酶缺乏,会导 致宝宝乳糖不耐受,更换不含 乳糖配方奶粉
• 加用妈咪爱等益生菌
• 中医分腹阴阳、摩腹推拿按摩
中医推拿--分推腹阴阳、摩腹
38
就诊科室
小儿内科 大医院设有: 小儿消化内科
接种间隔4-10周;第3剂接种不应晚于32周龄
作用与用途
用于预防血清型G1、G2、G3、G4、G9导致的 可刺激机体产生对A群轮状病毒的
婴
免疫力,用于预防婴幼儿A群轮状
幼儿轮状病毒胃肠炎
病毒引起的腹泻
47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
接种对象: 2 月龄-3 岁婴幼儿,每年口服1 剂, 每剂次3mL。
接种时间安排 :根据中国RVGE 的流行病学特征, 首剂接种应在2-6 月龄完成,间隔12 个月可复种1 剂, 总计不超过3 剂次。
➢ 肺炎球菌性疾病病例数在全球居前十位 的国家均在亚洲和非洲,占全球总病例 数的66%,其它国家占34%
➢ 在全球1.45亿肺炎球菌感染病例中, 95.6%病例是肺炎
➢ 中国肺炎球菌感染病例数居世界第二 位,占全球总病例数的12%(印度第一, 27%)
《中医儿科学》ppt课件
中医儿科学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中医儿科学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不断吸收现代医学成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 体系和实践规范。
详细描述
中医儿科学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 体系和诊疗方法。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开展,中医儿科学 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儿童疾病的防治和保健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有
肾
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液代谢 ,主纳气。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点
婴儿期
从28天至3周岁之内 的儿童。
学龄前期
6、7岁至10、11岁 之内的儿童。
新生儿期
出生后脐带结扎至 28天之内的婴儿。
幼儿期
3周岁至6、7岁之内 的儿童。
学龄期
10、11岁至14、15 岁之内的儿童。
病因病机特点
六淫邪气
风、寒、暑、湿、燥、 火等外感病邪。
气发生。
烫伤
烫伤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中 医治疗烫伤主要采用清热解毒的 方法,如用黄芩、黄柏等中药清
热解毒,缓解症状。
妇科疾病治疗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治疗月经不调主要 采用调理气血的方法,如用当归、川芎等中药调理气血, 使月经恢复正常。
产后缺乳
产后缺乳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治疗产后缺乳主要 采用通乳的方法,如用穿山甲、王不留行等中药通乳,增 加乳汁分泌。
01
02
症状表现
面部肌肉抽动、肢体抽动、喉部发出 异常声音等。
03
病因分析
先天禀赋不足,肝风内动,痰火扰心 。
预防措施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05
04
治疗方案
中医儿科特色疗法中药穴位敷贴PPT课件
06
CATALOGUE
中药穴位敷贴的研究与展望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国内研究
近年来,国内对中药穴位敷贴的研究不断深入,涉及穴位选 择、药物配方、敷贴方法等多个方面。同时,大量的临床实 践也证明了中药穴位敷贴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有效性。
国外研究
虽然中药穴位敷贴在国外的研究相对较少,但随着中医在国 际上的传播和认可,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这 一领域。目前,已有一些国外医疗机构尝试将中药穴位敷贴 应用于儿科疾病的治疗。
穴位定位
确定穴位位置,可以用手指轻轻按压寻找敏感点,也可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 进行定位。
敷贴方法与时间
敷贴方法
将制备好的药膏或药饼贴于选定的穴位上,用胶布固定,防止脱落。敷贴前可先 用酒精清洁皮肤。
敷贴时间
根据患儿年龄、体质和病情,敷贴时间一般为2-4小时。对于敏感体质的患儿, 应适当缩短敷贴时间,并注意观察皮肤反应。
中医儿科特色疗法 中药穴位敷贴汇报人源自xxx2024-01-24
CATALOGUE
目 录
• 引言 • 中药穴位敷贴的基本原理 • 中药穴位敷贴的临床应用 • 中药穴位敷贴的操作方法 • 中药穴位敷贴的临床效果评价 • 中药穴位敷贴的研究与展望
01
CATALOGUE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探讨中药穴位敷贴在 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 用及优势。
遗尿
中药穴位敷贴可用于治疗小儿 遗尿,通过刺激穴位,改善膀 胱功能,减少夜间尿床现象。
不同年龄段的敷贴疗法
婴儿期
对于婴儿期的宝宝,中药穴位敷贴疗 法需特别注意敷贴时间和药物选择, 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
幼儿期
幼儿期宝宝皮肤较为敏感,敷贴时应 选择刺激性小的药物,并控制敷贴时 间。
儿科中医-感冒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经常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多 晒太阳,加强锻炼。 2.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3.避免与感冒病人接触,感冒流行期 间尽量不去公共场所。
二、护理 1.居室保持空气流通、新鲜。感冒流行期 间,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2.发热期间多饮热水,汤药应热服。饮食 易消化、清淡,如米粥、新鲜蔬菜、水果等,忌 食辛辣、冷饮、油腻食物。
②治疗兼证,在解表基础上,分别佐以化痰、 消导、镇惊之法。
三、分证论治 1.风寒感冒 证候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流 清涕,喷嚏,咳嗽,咽部不红,舌淡红,苔薄白, 脉浮紧或指纹浮红。
本证以恶寒,无汗,鼻流清涕,咽不红,脉 浮紧或指纹浮红为特征。
治法 辛温解表。
主方 荆防败毒散加减。
常用药 荆芥、防风、羌活、苏叶解表散寒; 前胡宣肺化痰; 桔梗宣肺利咽; 甘草调和诸药。
4.香菊感冒颗粒:每服1包,1日3次。 用于四时感冒,尤宜暑邪感冒。
5.健儿清解液:每服10ml,1日3次。 用于风热感冒夹滞者。
6.抗病毒口服液:每服10ml,1日2~ 3次。用于时邪感冒。
二、药物外治
香薷30g,柴胡30g,扁豆花30g,防风 30g,金银花50g,连翘50g,豆豉50g,鸡 苏散50g,生石膏50g,板蓝根50g。煎水 3000ml,候温沐浴。1日1~2次。用于暑邪 感冒。
第一节
感冒
[概 述]
一、定义 又称伤风,是感受外邪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外 感疾病,以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 为主要临床特征。
二、发病情况 1.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气候骤 变及冬春时节发病率较高。
2.发病年龄:任何年龄小儿皆可发病,婴幼 儿更为常见。
3.发病特点: 夹痰、夹滞、夹惊的兼证。 注意与多种急性传染病早期鉴别。
中医适宜技术在儿科的应用PPT课件
一、强肺卫、增体质推拿
强肺卫、增体质:就是通过少儿推拿手法,加强 少儿卫外之气,固护肌表,抗御六淫之邪侵袭的 养生保健调理方法。通过强肺卫、增体质推拿, 可明显增强少儿体质,纠正少儿体质偏颇,减少 感冒及其并发症的发生。通过推拿手法加强肺气 的功能,促进卫气宣发于皮毛,助皮肤以保护机 体,使皮肤发挥抵御外邪的屏障作用,防御外邪 入侵。此推拿手法适应于那些体质虚弱,易疲劳、 易感冒、易头项强痛、反复咳喘等少儿的养生保 健。
二、健脾胃、增食欲推拿
健脾胃、增食欲:就是通过少儿推拿手法加强少 儿脾胃功能,调畅少儿气机,增强少儿食欲的养 生保健调理方法。推拿对脾胃的调节主要是通过 加强脾胃功能,调畅气机而实现的。临床上常用 分腹阴阳、摩腹来促进胃肠道升降功能。用推、 揉、按等手法按摩脾俞、胃俞、足三里、板门、 脾土,或用捏脊手法在背部督脉及脾胃区域施治, 以促进脾胃及全身气血的运行,达到增强脾胃运 化功能的作用。此推拿方法适应于那些体质虚弱, 易疲劳、易积滞、易腹胀、易腹泻等少儿的养生 保健。
五、养生保健推拿
养生保健推拿:就是通过少儿推拿手法加强少儿 卫外之气,固护肌表,健脾和胃,调养少儿气血, 养心安神,补肾益精,促进少儿阴平阳秘,阴阳 协调的养生保健调理方法。适用于0~14岁的少儿 日常养生健康调理。
六、少儿增高保健推拿
根据中医理论,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四肢, 少儿身高身矮与肝脾肾三脏有着密切关系。肾主骨, 少儿的长高首先需要骨骼健康发育,而骨骼的健康 发育取决于肾气是否旺盛,骨骼的精华在于骨髓, 养肾就能养骨骼。肝主筋,是说筋能维持它主司运 动的功能必须依赖肝血的滋养,只有肝血充盈,才 能淫气于筋,使筋膜得到濡养,从而维持正常的运 动。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血充足则 肾精充足,肾精充足则骨髓充足,骨骼壮健。
中医儿科学ppt课件
儿童生理特点解析
脏腑娇嫩
阐述儿童脏腑功能尚未完 善,易受外邪侵袭的特点 。
形气未充
解释儿童形体结构、气血 津液等方面尚未完全充实 的特点。
生机蓬勃
强调儿童生长发育迅速, 新陈代谢旺盛的生理特点 。
儿童心理行为发展
感知觉发展
介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过程,如 视觉、听觉、触觉等。
认知发展
阐述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阶段和 特点,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用。
摩法
用手掌或指在体表环形摩擦, 具有消食导滞、健脾和胃的作
用。
推拿按摩在常见疾病中应用
小儿感冒
推拿印堂、太阳、迎香等穴位 ,可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小儿腹泻
推拿足三里、中脘、天枢等穴 位,可调节脾胃功能,止泻。
小儿夜啼
推拿小天心、神门等穴位,可 安神定志,缓解夜啼症状。
小儿遗尿
推拿肾俞、关元等穴位,可补 肾固涩,治疗遗尿。
咳嗽
运用川贝、枇杷叶等润肺止咳药物, 或桑菊感冒片等疏风清热药物治疗。
腹泻
选用黄连、木香等清热燥湿、行气止 痛药物,或参苓白术散等健脾止泻药 物治疗。
遗尿
使用益智仁、山药等补肾固涩药物治 疗。
食疗在儿科保健和康复中作用
预防感冒
食用红枣、生姜、大葱等,具有发散风寒、扶正祛邪的作用。
增强免疫力
食用山药、枸杞、黄芪等,具有补气养血、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PART 05
中药及食疗在儿科应用
REPORTING
中药药性特点及用药原则
中药药性特点
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针对不同病症选择适当 药物。
儿科用药原则
确保药物安全、有效、合理,遵循“剂量小、药效高、副作 用低”的原则。
感冒-中医儿科学
●多种传染病早期可见发热、鼻塞、流涕、咽红等类似感冒的症状, 但随之出现各自特征性症状,如麻疹可见眼泪汪汪,口颊黏膜充 血,有麻疹黏膜斑;风柄可见枕后聲核肿大;奶麻发热较高,发 热3〜4天后热退疹出;丹柄可见咽痛红肿、糜烂;水痘,皮肤 可见丘疹、疱疹、结痂。应注意加以鉴别。
(3)急喉瘠(急性感染性喉炎)
2.治疗要点
●感冒以疏风解表为治疗原则。风寒感冒,治 以辛温解表;风热感冒,治以辛凉解表;暑 邪感冒,治以清暑解表;时邪感冒,治以清 热解毒。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等证候,则 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分别佐以化痰、消导、 镇惊之法。
3.分证论治
(1)主证
①风寒感冒
●证候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流清涕,喷嚏, 咳嗽,咽部未红肿。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 指纹浮红。
●证候分析夏季当令,感受暑热,卫表失司,故见 本证。以发热,头痛,身重困倦,食欲不振,舌 红,苔黄腻为证候要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执考提示 ●小儿感冒的发病特点
【病因病机】
●感冒的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外因为感 受外邪,内因为脏腑娇嫩,肌肤疏薄,卫外 不固,加之小儿寒暖不能自调,易于感受外 邪,常因四时气候骤变,冷热失常,外邪乘 虚侵袭,而发生本病。
1.感冒主证
●外邪之中,冬春以风寒、风热为主,夏季多为暑湿。外邪自口鼻 皮毛侵入,客于肺卫,导致卫表失司,卫阳被遏,肺气失宣,因 而出现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等肺经证候。暑邪感冒,多高 热无汗,暑易夹湿,内阻脾胃,见胸闷、泛恶。时行感冒,邪毒 较重,侵入肌表,兼犯经络,可见发热,恶寒,头身皆痛,甚则 化热入里,产生变证。
●本病初起仅表现为发热、微咳、声音嘶哑,病情加重时可闻犬吠 样咳嗽及吸气性喉鸣。
(3)急喉瘠(急性感染性喉炎)
2.治疗要点
●感冒以疏风解表为治疗原则。风寒感冒,治 以辛温解表;风热感冒,治以辛凉解表;暑 邪感冒,治以清暑解表;时邪感冒,治以清 热解毒。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等证候,则 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分别佐以化痰、消导、 镇惊之法。
3.分证论治
(1)主证
①风寒感冒
●证候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流清涕,喷嚏, 咳嗽,咽部未红肿。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 指纹浮红。
●证候分析夏季当令,感受暑热,卫表失司,故见 本证。以发热,头痛,身重困倦,食欲不振,舌 红,苔黄腻为证候要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执考提示 ●小儿感冒的发病特点
【病因病机】
●感冒的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外因为感 受外邪,内因为脏腑娇嫩,肌肤疏薄,卫外 不固,加之小儿寒暖不能自调,易于感受外 邪,常因四时气候骤变,冷热失常,外邪乘 虚侵袭,而发生本病。
1.感冒主证
●外邪之中,冬春以风寒、风热为主,夏季多为暑湿。外邪自口鼻 皮毛侵入,客于肺卫,导致卫表失司,卫阳被遏,肺气失宣,因 而出现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等肺经证候。暑邪感冒,多高 热无汗,暑易夹湿,内阻脾胃,见胸闷、泛恶。时行感冒,邪毒 较重,侵入肌表,兼犯经络,可见发热,恶寒,头身皆痛,甚则 化热入里,产生变证。
●本病初起仅表现为发热、微咳、声音嘶哑,病情加重时可闻犬吠 样咳嗽及吸气性喉鸣。
《儿童中医药健康》课件
03
中医药在儿科领域的专业化发展
随着中医药在儿科领域的不断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将会有更多的专业
人才涌现,推动中医药在儿童健康领域的专业化发展。
中医药的创新与未来发展方向
现代科技与中医药的融合
将现代科技手段与中医药相结合,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 深入挖掘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和临床价值,为中医药的创新 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详细描述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跑步、游泳、跳 舞等。同时,要控制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此外,家长应鼓励 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的照射,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儿童日常起居保健
总结词
良好的起居习惯是维护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充足的睡眠、规律的作息、良好的卫生习 惯等。
中药材的种类和功效
种类
中药材种类繁多,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等,每种药材都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 和功效。
功效
中药材的功效多样,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滋阴补阳等,针对不同的病症有 不同的治疗效果。
02 儿童中医药保健
儿童中医药保健的重要性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医药保健可以帮助调节儿童身体机 能,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促进健 康成长。
详细描述
中医治疗消化不良的方法包括中药汤剂、中 成药、针灸等,可根据不同症状选择合适的 治疗方法。例如,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 不良,可选用健脾丸等中成药;对于饮食不 节引起的消化不良,可选用保和丸等消食化 积的中成药。
05 中医药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中医药在全球的发展趋势
全球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人们对健康观念的转变和对传统医学的认可,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需求量逐年上升 。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寒邪郁于太阳经脉,经脉拘急收引,气血凝滞不 通,则致头痛、身痛、肢节酸痛等症。
13
2012-03-04
-
②感受风热
• 风热之邪,侵犯肺咽。 • 邪在卫表,卫气不畅,则致发热较重、恶风、
微有汗出; • 风热之邪上扰,则头痛; • 热邪客于肺卫,肺气失宣,则致鼻塞、流涕、
喷嚏、咳嗽; • 咽喉为肺胃之门户,风热上乘咽喉,则致咽
• 夹惊---- Ⅰ.肝胆素有积热。Ⅱ. 素有肝肾阴虚。 Ⅲ. 惊吓在先。 Ⅳ.小儿神气怯弱,肝气未盛,感 邪之后→热扰心肝,引动肝风, →心神不安,睡17 卧不宁,惊惕抽风----感冒夹惊。
2012-03-04
-
⑥后遗之理
• 护理不当:《素问·热论》:“病热少愈,食 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喉肿痛等证候。 • 小儿发病之后易于传变,即使是外感风寒,
正邪相争,寒易化热,或表寒未解,已入内 14 化热,也可形成寒热夹杂之证。
2012-03-04
-
③感受暑湿
• 夏令冒暑,长夏多湿,暑为阳邪,暑多夹湿, 暑湿之邪束表困脾,而致暑邪感冒。
• 暑邪外袭,卫表失宣,则致发热、无汗; • 暑邪郁遏,清阳不升,则致头晕或头痛; • 湿邪遏于肌表,则身重困倦; • 湿邪困于中焦,阻碍气机,脾胃升降失司,
2012-03-04
目录
-
一、病名解析
二、临床特征
三、小儿感冒特点
四、预后
五、【病因病理】
六、【临床诊断】
七、辨证要点
八、治疗原则
九、证治分类
十、中成药
3
十一【预防护理】
2012-03-04
-
一、病名解析
“感冒”是中医病名,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 方·诸风》,元代 《丹溪心法》作为病名出现。清 《类证治裁》出现“时行感冒”。宋《小儿药证 直诀 .风论篇》首先提出“伤风”之名。《幼科 释谜 ·感冒》 : “感者触也,冒其罩乎。触则必犯, 犯则内趋;罩则必蒙,蒙则里瘀。”
分类
2012-03-04
-
二、临床特征
• 《仁斋直指·小儿附遗方论》: “感冒风邪,发热 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
• 临床以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 为特征。
• 感冒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外感性疾病之一,本病 发病率占儿科疾病首位,除了4-5个月以内小儿 较少发病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小儿,婴幼 儿易发病。
南阳理工学院 中医儿科学·第四章·中西医结合儿童医院 南阳理工学院 教授
张炜
主任中医师
1
2012-03-04
-
【目的要求】
• 1.了解感冒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 2.熟悉感冒主证的病因病机与辨证治疗。 • 3.掌握小儿感冒的特点,常见兼夹证的产生
机理与辨证治疗。
2
病变部位:肺,可累及肝脾。
病机关键:肺卫失宣。
12
2012-03-04
-
①感受风寒
•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腠理疏薄,表卫未固, 冷暖不能自调,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
• 风寒之邪,由口鼻或皮毛而入,束于肌表,郁于 腠理,寒主收引,致使肌肤闭郁,卫阳不得宣发, 导致恶寒、发热、无汗;
• 寒邪束肺,肺气失宣,气道不利,则致鼻塞、流 涕、咳嗽;
又称伤风(普通感冒)。 古典医籍: “伤寒” “中风” “温热” “风温”
“湿温” “秋燥” 吸西道医感学染伤:风(“(a急c普u性通te鼻感炎u冒p)”p-e、--r-冒“r受e感s风p冒邪ir”a,t、o病r“邪y 轻急in浅性fe,c上以ti呼o肺n,
AURI)系”症状为主,不造成流行。
时行感冒(时疫感冒、重伤风)(流行性感冒)4---时邪病毒,病情较重,具有流行特征。
则致胸闷、泛恶、食欲不振,甚至呕吐、泄 泻。 • 发于夏暑----暑湿感冒;未发夏暑----湿浊感冒
15
2012-03-04
-
④感受时邪
• 外感时疫之邪,犯于肺胃二经。 • 疫邪性烈,易于传变,故起病急骤; • 邪犯肺卫,郁于肌表,则初起发热、恶寒、
肌肉酸痛; • 疫火上熏,则目赤咽红; • 邪毒犯胃,胃气上逆,则见恶心、呕吐等症。
• 四季均有,尤冬春和气候骤变时。 • 小儿患感冒,因其生理病理特点,易于出现夹 5
痰、夹滞、夹惊的兼夹证。
2012-03-04
-
6
2012-03-04
-
三、小儿感冒特点
• 1、风寒少而风热多,热变最速。 • 2、表现不典型, • 3、症状相对复杂,肺系症状多、脾胃症状多。 • 4、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症状越重、并发症
越多。 • 5、年龄越小,临床变化越快。易产生并发症。 • 6、初期以病毒感染为主,2 ~ 3天后即可合并
细菌感染。 • 7、易感综合症
7
2012-03-04
-
四、预后
• 良好。多数患儿于 1 周左右恢复。 • 感冒的直接危害----高热惊厥(急惊风) • 但往往是某些感染性疾病的前驱症状。 • 但往往是气管-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鼻
窦炎、慢性鼻炎、脑炎等许多疾病的前驱疾 病。 • 少数并发心肌炎、ITP、AA、GBS。
8
-
五、[病因病理]
9
2012-03-04
(一)病因
-
• 外因与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内因
邪气实----积热、积滞、湿浊、 痰火、气滞、血瘀
正气虚----气虚、血虚、阴虚、 阳虚、
阴阳 失衡
外因
气候骤变----风、寒、暑、湿、 燥、火(热)
疫毒侵袭----流感爆发、他人 传染
外邪 侵入
护理失宜----①饮食不当,②
衣被失宜,③劳倦过度,④
沐浴不当,⑤坐卧当风,⑥
暴受惊吓
10
(二)病机(理) 11
2012-03-04
-
2012-03-04
(二)病机(理)
原因:外因与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
“风者,百病之始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 “风者,百病之长也” ( 《素问·玉机真藏论》), 风邪常兼夹寒、热、暑、湿等病因为患,病理演变上 可见兼夹热邪的风热证、兼夹寒邪的风寒证及兼夹暑 湿的湿困中焦等证。
16
2012-03-04
-
⑤兼夹之理
• 夹痰---- Ⅰ.素有痰湿。Ⅱ.小儿肺脏娇嫩,感邪之 后, →失于宣肃,气机不利,津液不得敷布→内 生痰液, →痰壅气道→咳嗽加剧,喉间痰鸣----感 冒夹痰。
• 夹滞---- Ⅰ.素有积滞。Ⅱ.小儿脾常不足,感邪之 后,脾运失司,稍有饮食不节→乳食停积,阻滞 中焦, →脘腹胀满、不思乳食,或伴呕吐、泄泻---感冒夹滞。
13
2012-03-04
-
②感受风热
• 风热之邪,侵犯肺咽。 • 邪在卫表,卫气不畅,则致发热较重、恶风、
微有汗出; • 风热之邪上扰,则头痛; • 热邪客于肺卫,肺气失宣,则致鼻塞、流涕、
喷嚏、咳嗽; • 咽喉为肺胃之门户,风热上乘咽喉,则致咽
• 夹惊---- Ⅰ.肝胆素有积热。Ⅱ. 素有肝肾阴虚。 Ⅲ. 惊吓在先。 Ⅳ.小儿神气怯弱,肝气未盛,感 邪之后→热扰心肝,引动肝风, →心神不安,睡17 卧不宁,惊惕抽风----感冒夹惊。
2012-03-04
-
⑥后遗之理
• 护理不当:《素问·热论》:“病热少愈,食 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喉肿痛等证候。 • 小儿发病之后易于传变,即使是外感风寒,
正邪相争,寒易化热,或表寒未解,已入内 14 化热,也可形成寒热夹杂之证。
2012-03-04
-
③感受暑湿
• 夏令冒暑,长夏多湿,暑为阳邪,暑多夹湿, 暑湿之邪束表困脾,而致暑邪感冒。
• 暑邪外袭,卫表失宣,则致发热、无汗; • 暑邪郁遏,清阳不升,则致头晕或头痛; • 湿邪遏于肌表,则身重困倦; • 湿邪困于中焦,阻碍气机,脾胃升降失司,
2012-03-04
目录
-
一、病名解析
二、临床特征
三、小儿感冒特点
四、预后
五、【病因病理】
六、【临床诊断】
七、辨证要点
八、治疗原则
九、证治分类
十、中成药
3
十一【预防护理】
2012-03-04
-
一、病名解析
“感冒”是中医病名,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 方·诸风》,元代 《丹溪心法》作为病名出现。清 《类证治裁》出现“时行感冒”。宋《小儿药证 直诀 .风论篇》首先提出“伤风”之名。《幼科 释谜 ·感冒》 : “感者触也,冒其罩乎。触则必犯, 犯则内趋;罩则必蒙,蒙则里瘀。”
分类
2012-03-04
-
二、临床特征
• 《仁斋直指·小儿附遗方论》: “感冒风邪,发热 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
• 临床以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 为特征。
• 感冒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外感性疾病之一,本病 发病率占儿科疾病首位,除了4-5个月以内小儿 较少发病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小儿,婴幼 儿易发病。
南阳理工学院 中医儿科学·第四章·中西医结合儿童医院 南阳理工学院 教授
张炜
主任中医师
1
2012-03-04
-
【目的要求】
• 1.了解感冒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 2.熟悉感冒主证的病因病机与辨证治疗。 • 3.掌握小儿感冒的特点,常见兼夹证的产生
机理与辨证治疗。
2
病变部位:肺,可累及肝脾。
病机关键:肺卫失宣。
12
2012-03-04
-
①感受风寒
•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腠理疏薄,表卫未固, 冷暖不能自调,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
• 风寒之邪,由口鼻或皮毛而入,束于肌表,郁于 腠理,寒主收引,致使肌肤闭郁,卫阳不得宣发, 导致恶寒、发热、无汗;
• 寒邪束肺,肺气失宣,气道不利,则致鼻塞、流 涕、咳嗽;
又称伤风(普通感冒)。 古典医籍: “伤寒” “中风” “温热” “风温”
“湿温” “秋燥” 吸西道医感学染伤:风(“(a急c普u性通te鼻感炎u冒p)”p-e、--r-冒“r受e感s风p冒邪ir”a,t、o病r“邪y 轻急in浅性fe,c上以ti呼o肺n,
AURI)系”症状为主,不造成流行。
时行感冒(时疫感冒、重伤风)(流行性感冒)4---时邪病毒,病情较重,具有流行特征。
则致胸闷、泛恶、食欲不振,甚至呕吐、泄 泻。 • 发于夏暑----暑湿感冒;未发夏暑----湿浊感冒
15
2012-03-04
-
④感受时邪
• 外感时疫之邪,犯于肺胃二经。 • 疫邪性烈,易于传变,故起病急骤; • 邪犯肺卫,郁于肌表,则初起发热、恶寒、
肌肉酸痛; • 疫火上熏,则目赤咽红; • 邪毒犯胃,胃气上逆,则见恶心、呕吐等症。
• 四季均有,尤冬春和气候骤变时。 • 小儿患感冒,因其生理病理特点,易于出现夹 5
痰、夹滞、夹惊的兼夹证。
2012-03-04
-
6
2012-03-04
-
三、小儿感冒特点
• 1、风寒少而风热多,热变最速。 • 2、表现不典型, • 3、症状相对复杂,肺系症状多、脾胃症状多。 • 4、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症状越重、并发症
越多。 • 5、年龄越小,临床变化越快。易产生并发症。 • 6、初期以病毒感染为主,2 ~ 3天后即可合并
细菌感染。 • 7、易感综合症
7
2012-03-04
-
四、预后
• 良好。多数患儿于 1 周左右恢复。 • 感冒的直接危害----高热惊厥(急惊风) • 但往往是某些感染性疾病的前驱症状。 • 但往往是气管-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鼻
窦炎、慢性鼻炎、脑炎等许多疾病的前驱疾 病。 • 少数并发心肌炎、ITP、AA、GBS。
8
-
五、[病因病理]
9
2012-03-04
(一)病因
-
• 外因与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内因
邪气实----积热、积滞、湿浊、 痰火、气滞、血瘀
正气虚----气虚、血虚、阴虚、 阳虚、
阴阳 失衡
外因
气候骤变----风、寒、暑、湿、 燥、火(热)
疫毒侵袭----流感爆发、他人 传染
外邪 侵入
护理失宜----①饮食不当,②
衣被失宜,③劳倦过度,④
沐浴不当,⑤坐卧当风,⑥
暴受惊吓
10
(二)病机(理) 11
2012-03-04
-
2012-03-04
(二)病机(理)
原因:外因与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
“风者,百病之始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 “风者,百病之长也” ( 《素问·玉机真藏论》), 风邪常兼夹寒、热、暑、湿等病因为患,病理演变上 可见兼夹热邪的风热证、兼夹寒邪的风寒证及兼夹暑 湿的湿困中焦等证。
16
2012-03-04
-
⑤兼夹之理
• 夹痰---- Ⅰ.素有痰湿。Ⅱ.小儿肺脏娇嫩,感邪之 后, →失于宣肃,气机不利,津液不得敷布→内 生痰液, →痰壅气道→咳嗽加剧,喉间痰鸣----感 冒夹痰。
• 夹滞---- Ⅰ.素有积滞。Ⅱ.小儿脾常不足,感邪之 后,脾运失司,稍有饮食不节→乳食停积,阻滞 中焦, →脘腹胀满、不思乳食,或伴呕吐、泄泻---感冒夹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