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第三讲四气五味
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药性——四气五味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法除病邪,消除病固;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
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治疗作用,乃是因为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
把药物治病的多种多样的性质和作用加以概括,主要有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及有毒、无毒等方面,统称为药物的性能。
药物性能的认识和论定,是前人在长期实践中对为数众多的药物的各种性质及其医疗作用的了解与认识不断深化,进而加以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并以阴阳、脏腑、经络、治疗法则等医学理论为其理论基础,创造和逐步发展了中药基本理论。
是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气和五味: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
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
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
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
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
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
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
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
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
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
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
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
中药性能四气五味
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 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
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就是把药物的作用 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 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而为临床辩证 用药提供依据。
一般采用十二脏腑经络法表述,常直接书为归心、肝、 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膀胱、胆、心包、三 焦经等;或不提脏腑之名而用经络的阴阳属性表述, 如入少阴、入太阴、入厥阴、入少阳、入太阳、入阳 明;有时也将上述二法合并表述,如入少阴心经、入 厥阴肝经等。
引药归经脉:指引经药在方剂中先驱先行,引药入经。
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如左金丸为清泻肝火之剂方中吴茱萸辛热入肝,黄连 苦寒入心,吴茱萸为肝经引药,可引黄连之寒来清肝
时 火。
珍
白虎汤主治阳明经热盛,石膏用以引诸药入阳明经而
收清热生津之效。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细辛可引导少
阴经寒邪出于太阳之表等。头痛因部位不同而涉经各
异,《丹溪心法》在治疗时即注重引经药的运用,指
其中,升与降、浮与沉是相对立的。
喘息)、向下(如脱肛、遗尿、崩漏)、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
(表证未解而入里),在病位上则有在表(如外感表证)、在里(如里
实便秘)、在上(如目赤肿痛)、在下(如腹水、尿闭)等的不同,因
而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也就分别具有 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了。
由于疾病在病势上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呃逆、喘息)、向下(如脱肛、遗尿、崩漏)、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表证未解而入里),在病位上则有在表(如外感表证
润下之品。 )、在里(如里实便秘)、在上(如目赤肿痛)、在下(如腹水、尿闭)等的不同,因而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
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君臣佐使的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君臣佐使的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药的药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君臣佐使等方面。
四气指的是寒、凉、温、热,五味包括苦、甘、酸、辛、咸。
这些特点反映了中药对人体的作用方式和疗效表现。
升降沉浮则是指中药在体内的运行方向和作用方式,通过调节气血运行实现疾病的治疗。
君臣佐使则是中药配伍原则中的重要概念,包括主药、辅药、佐药和使药,各自起到不同作用,共同配合完成治疗目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君臣佐使的原理,旨在帮助更多人了解中药的疗效机制和运用方法。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君臣佐使的原理。
在引言部分,我们会简要概述本文的主题,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以及君臣佐使的原理,分析其作用原理和临床应用。
最后的结论部分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探讨这些理论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种结构,希望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从而提升对中医药的认识和理解。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君臣佐使的原理,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基本理论,揭示中药的药性归经、用药规律和配伍原则。
通过对中药的四气五味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的性味归经,从而在临床应用中更加得心应手。
同时,深入探讨中药的升降沉浮和君臣佐使的原理,可以帮助医师更加灵活地运用中药药性,定制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实现“以药调药”的最佳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药的运用原则和规律,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促进中医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2.正文2.1 中药的四气五味中药的四气五味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理论,它描述了中药性味归经所表现出的特性。
四气指的是寒、凉、温、热,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
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寒凉—清热、泻火、解毒—治疗热证
温热—祛寒、温里、助阳—治疗寒证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
辛——发散、行气、行血—治疗表证、气滞血瘀证
甘——补益、和中、缓急—治疗虚证、缓和拘急疼痛
通泄—用于热结便秘
泄降泄—用于咳喘
苦—清泄—用于热盛心烦
苦温—用于寒湿证
燥—燥湿—用于湿证
苦寒—用于湿热证
酸——收敛固涩—用于虚汗、久泻等证
咸——软坚散结、泻下—用于瘰疬、痰核、痞块、热结便秘等证(淡)—渗湿利水—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中药有“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和归经
中药有“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和归经药到病自除什么是家庭单方药呢?它包含两层意思,一个是指单独一味药,另一个是指它的功用:简单、实用、有效、副作用小。
中药的治病原理是什么呢?清代著名医家徐灵胎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健康至简之道:“以偏纠偏”中药有“四气”和“五味”,就是利用药的偏性来纠正、调和人体某方面的偏性,也就是“以偏纠偏”,让人体五脏六腑达到平衡和谐。
例如秋冬天里怕冷的人,中医一般认为是阳虚,那就要用一些偏热性的,属阳的药物来补人体的阳气才能改善。
什么是“四气”呢?“四气”指的是中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实际上大致可以划分为寒热两性,寒属阴,热属阳。
因为温次于热,凉次于寒,我们有时候也称“温热”和“寒凉”。
一般来说,寒凉性质的药物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用来治疗热证,例如黄芩和板蓝根可以治疗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温热性质的药物有温里散寒、温经通络等功效,用来治疗寒证,例如肉桂和干姜等可以治疗脘腹冷痛、畏寒肢冷等证。
什么是“五味”呢?“五味”指的是辛、甘、酸、苦、咸五味。
有一味中药就是因为五味俱全而得“五味子”之名,有补五脏之功效。
五味,最初确实是指药物的真实滋味,例如黄连和黄柏味苦,甘草和枸杞味甘等等,但是后来渐渐地抽象化,以具体作用来定药味。
一般来说,辛味的药有发散、行气血的功能,如薄荷和木香等;甘味的药有补虚,调和的作用,如人参和熟地等;酸味的药物有收敛的作用,如山茱萸能止汗,乌梅能止咳;苦味的药可泄火,能燥湿,如黄连和厚朴;咸味的药有软坚散结的作用,所谓“软坚散结”,就是使坚硬的东西变软,使聚集的包块散开,此外鳖甲、穿山甲也是属咸味的药物,以其甲壳本身之坚,加上动物本身爱钻洞的习性,软坚散结的作用非同小可!此外还有升降沉浮和药物归经,分别指的是药物作用的趋向性(例如升麻、桔梗主升)和所作用的人体部位(例如杏仁归肺经,熟地归肾经)。
中药学四气五味
第一节四气《神农本草经》序例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这是有关药性基本理论之一的四气五味的最早概括。
每味药物都有四气五味的不同,因而也就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历代本草在论述药物的功用时,首先标明其“气”和“味”,可见气与味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四气之中寓有阴阳含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与凉之间、温与热之间则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
有些本草文献对药物的四性还用“大热”“大寒”“微温”“微寒”加以描述,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示以斟酌使用。
然从四性本质而言,只有寒热两性的区分。
四性以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药性的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作用缓和的一类药,如党参、山药、甘草等。
平性能否入性,医家见解不同。
有的主张“平应入性”,如《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平性药占100余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草部》卷前绪论中说:“五性焉,寒热温凉平。
”第一个提出五性分类法。
如天麻性平,凡肝风内动,惊厥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应用。
可见无论文献记载,还是临床实践,均显示平性是客观存在的,“平”应入性。
然而也有不少医家认为虽称平性,但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如甘草性平,生用性凉,炙用则性偏温,所以平性扔未超出四性的范围,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绝对的平性,因此扔称四气(四性)而不称五气(五性)。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寒热性质是相对而言的。
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
中医药四气、五味、七情歌
中医药四气、五味、七情歌
四气歌
四气寒热与温凉,寒凉属阴温热阳,温热补火助阳气,温里散寒功效彰
寒凉清热并泻火,解毒助阴又抑阳,寒者热之热者寒,治疗大法此为纲
五味歌
五味辛甘苦咸酸,治疗作用不同焉,辛行气血主发散,甘和补中急能缓,
苦燥降泄能坚阴,咸能润下且软坚,酸能固涩又收敛,淡渗利水要全。
中药七情歌
相使一药助一药,相须互用功效添;相杀能制它药毒,相畏毒性被制限;
相反增毒要记牢,相恶配伍功效减;单行无须它药配,七情配伍奥妙显。
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的四气五味四气:寒`热`温`凉. -五味:酸`咸`甘`苦`辛. -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最基本的理论,如寒者热之(阐述了寒病用热药),热者寒之(阐述了热病用寒药),四气的作用. -五味与脏腑的关系:如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 -药的效用:辛味能温散,苦味能吐泄,甘味能缓补,酸味能收敛,咸味能润下软坚等.也是中医辩证施治基本理论之一. -药性具有:升`降`浮`沉的摡括性作用. -凡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浮而降,味薄者升而生(象春),气薄者降而收(象秋),气厚者浮而长(象夏),味厚者沉而长(象冬),味平者化而成(象土),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此升降浮沉之义也.这是一般的说法并非没有例外. -辛温解表药: -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紫苏`升麻`葛根`细辛`羌活`独活`白芷`蔓荆子`藁本`辛夷`苍耳`木贼`生姜`葱白`西河柳`浮萍`香薷. -清热泻火药: -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龙胆草`胡黄连`柴胡`青蒿`鳖甲`秦艽`地骨皮`知母`石膏`天花粉`薄荷`元参`菊花`桑叶`芦根`地龙`石斛`竹茹`牛黄`十大功劳`人中白`天竺黄`木蘭`东瓜子`草决明`马勃`熊胆`蕤仁`谷精草`龟板`炉甘石. -解毒杀菌药: -金银花`连翘`牛蒡子`大青叶`板蓝根`紫草`山豆根`马齿苋`蒲公英`紫花地丁`白头翁`苦参`鸭胆子`大蒜`大风子`夏枯草`常山`土茯苓`白藓皮`蟾酥`青黛`犀角`羚羊角`狼毒`玳瑁`穿山甲`砒石`败酱`蚤休`紫荆皮`雄慌`斑猫`铅丹. -化痰药: -半夏`桔梗`前胡`白前`瓜蒌`沙参`射干`麦门冬`紫菀`款东花`莱菔子`葶苈子`五未子`皂荚`白芥子`竹瀝`百合`海浮石`磞砂`薤白`灯笼草`橘络`硵砂. -止咳药: -贝母`杏仁`桑白皮`马兜铃`枇杷叶`白果`百部`蛤蚧`. -补气药: -人参`黄芪`党参`五味子`菖蒲`龙脑`樟脑`苏合香`麝香`合欢皮`茶(松罗茶)番木鳖`萱草. -理气药: -厚补`枳实`枳壳`青皮`陈皮`砂仁`白豆蔻`草豆蔻`沉香`木香`乌药`旋复花`代赭石`柿蒂`三稜`逢莪术`佛手`佩蘭`檀香. --补脾药: -白术`苍术`山药`莲子`芡实`白扁豆`甘草`大枣`蜂蜜`饴糖. -消食药: -神曲`麦芽`谷芽`山查`鸡内金. -泻下药: -大黄`芒硝`牵牛子`续随子`大戟`芫花`甘遂`巴豆`冬葵子`蘆荟`决明子`青礞石`郁李仁`胡麻`番泻叶`蓖麻子`藤黄. -渗湿利尿药: -茯苓`猪苓`泽泻`大腹皮`木通`车前子`萹蓄`瞿麦`滑石`灯心草`竹叶`海金沙`地肤皮`石苇`商陆`王不留行`防己`薏苡仁`木瓜`西瓜`萆薢`茵蔯蒿`蝼蛄`半边莲`赤小豆`水银`海藻`轻粉`瞿麦. -收涩药: -五倍子`地榆`诃子`椿樗白皮`石榴皮`肉豆蔻`补骨脂`乌梅`罂粟壳`龙骨`牡蛎`赤石脂`伏龙肝`禹余粮`海螵蛸`山茱萸`益智仁`金樱子`复盆子`莲鬚`荷叶. - 止汗药: -麻黄根节`浮小麦`五味子`黄莲`龙骨`牡蛎`山萸肉`. - 补精药: -肉苁蓉`锁阳`巴戟天`蛇床子`枸杞子`菟丝子`淫洋藿`沙苑蒺藜`韭子`仙茅`阳起石`海狗肾`蛤蚧`冬虫夏草`海马海龙`紫稍花`琐琐葡萄(藏葡萄). -滋阴补血药: -当归`川芎`地黄(生地黄`熟地黄)`阿膠`龙眼肉`鹿茸`鹿角`鹿角膠`玉竹`黄精`何首乌`女真子`桑椹`紫河车. -温热药: -附子乌头`肉桂`吴茱萸`干姜`高良姜`丁香`川椒`胡椒`筚拨`小茴香`硫黄`筚澄茄`, -止痛药: -乳香`没药`延胡索`金铃子`荔枝核`葫芦巴`五灵脂`白芍`续断`郁金`姜黄`洋金花(曼驼罗花)`黄腊`橘核. -逐瘀通经药: -桃仁`红花`赤芍药`藏红花`血竭`苏木`益母草`牛膝`刘寄奴`刺蒺藜(白蒺藜)`水蛭`虻虫`地鳖`土鳖`丹参`自然铜`芸台子. -止血药: -三七`白芨`仙鹤草`大蓟`小蓟`白茅根`藕节`茜草`蒲黄`艾叶`乌贼骨`棕榈皮`侧柏叶`槐花`百草霜`卷柏`降真香`猥皮`丝瓜`鸡冠花. -去风药: -天麻`天南星(虎掌)`钓藤`全蝎`蜈蚣`白殭蚕`蝉退`白花蛇`虎骨`青风藤`天仙藤`公藤(牻牛儿苗)`海桐皮`五加皮`骨碎补(申姜)`千年健`白附子`狗脊`威灵仙`桑枝`野葛`蜣螂(铁甲将军)`狶莶草`露蜂房`钻地风(地风). -安神药: -硃砂`琥珀`磁石`酸燥仁`柏子仁`远志`茯神`珍珠`密驼僧. -降血压药: -杜仲`夏枯草`桑寄生`黄芩`茺蔚子`槐花. -涌吐药: -瓜蒂`藜蘆`明礬(白矾)`缘礬(皂矾). -驱虫药: -槟榔`雷丸`贯众(管仲)`榧子`无荑`使君子`鹤虱`鹧鸪菜(海人草)`苦陈皮. -掌握了中药的药性;结合脏腑辩证;合理配伍;科学的炮制;季节的选择(夏不用热药,冬不用寒药).药有君`臣`佐`使;主病之药为君药,佐君之药为臣药,与君相反而相助之药为佐,引药至于病所(引经)者为使. - 掌握药性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
中药学“四气五味”是什么
中药学“四气五味”是什么发布时间:2021-03-22T14:02:29.61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1月21期作者:潘娜[导读]潘娜(泸县福集镇卫生院;四川泸州646100)四气五味作为中药最核心的理论,这其中所谓的四气五味和天地的关系比较密切,也可以说,中药的气味就是天地之气的偏性,在药物身上有了详细体现。
一、何为四气五味?四气,这里指的就是寒热温凉这四种不同的药性,也是性质,在理论当中,动物和植物都是生活在天地之间,这些是自然生长的,天带来的是寒热风湿,地带来的是酸甜苦辣,这些味道大不相同。
所以当人生病的时候,体内的四气五味的平衡就被打破,所以这时候中药的四气五味将会给人体带来补充和纠正。
如果人体过于寒,就需要用温药或者热药来温暖,如果身体过于热,就需要用凉药,也会用寒药来过渡它的热,这也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五味的作用在于辛散、咸软、酸收、甘缓、苦燥。
气味也分厚薄之分,可以简称为: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味薄则通,味厚则泻。
这是一些基本原则,和定理是一样的。
四气五味,总体来说就是中药的性质和滋味,也是中药药性理论中的基础支撑,因为药物都存在不同的性与味,两者都是药性的一方面,从古代开始,各类中药书籍都将药物的性味标明,便于对复杂的药物的共性和特性进行认知和临床用药的意义。
因为药性是依据实际情况多次验证得出的,也是在性质上对多种药物医疗作用的涵盖,同时药味的确定是通过口尝得出的,进而明确多种药物的不同滋味以及医疗之间的各种作用。
四气包括了寒、热、温、凉四种特性,也被统称为四性,寒凉与温热是呈现对立的,然而寒凉、温热两者存在程度各异,除此之外,还存在平性,其指的是药性平和,多数寒凉药都具有清热、泻火的疗效,对于各种热证有显著疗效。
温热药具有散寒、助阳等疗效,针对于多种寒证。
除寒、热、温、凉四种特性以外,针对一些药物,还会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药性加以区别,药物的四性是通过作用机体所反馈得出的,因为其症状具有寒热之分,故选择相对的性质进行治疗,可缓解热证的药物,例如黄岑、板蓝根可以治疗发热口渴,对于热证具有清热解毒的疗效,同时也证明了此类药物具有寒性,相反可缓解寒证的药物,都属温性,例如附子、干姜等,针对腹中冷痛等寒证均存在一定疗效,同时也证明了此类药物热性,所以“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都是基础的用药规则。
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PPT课件
(3)内容不同:中药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 降沉浮、毒性等方面。药物性状指形状、颜色、气 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 等)。
❖ 中药的作用
1.治疗作用—药物治病防病的基本作用。
❖ 2.不良作用—副作用,在常用剂量时出 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毒性作 用,指用药后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与 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有关,也与 人的体质因素有关。
❖ 药性理论——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 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 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中药的性能与性状的区别
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含义: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 括,是依据用药前后的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归纳出来 的;中药的性状是描述药材的各种天然物理特性。
“咸走血”;
“咸补肾”
❖ ⑺淡味 能渗、能利——即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治疗水湿 内停所致的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
❖ “淡附于甘”
“五味”可和“五行”、“五脏”相结合
木
火土金水酸苦甘
辛
咸
肝
心
脾
肺
肾
❖ “性”与“味”形成药物作用的基础,因而是中药性能中最 重要的两个成员。要准确、全面地认识某一药物的功效,必 须性味合参。
❖ 2、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
❖ 升浮——属阳
❖ 沉降——属阴
❖ 疾病的病势:向上(呕吐、呃逆、喘息),向下 (脱肛、遗尿、崩漏),向外(自汗、盗汗),向 内(表证未解而入里);
❖ 疾病的病位:在表(外感表证),在里(里实便 秘),在上(目赤肿痛),在下(腹水、尿闭);
中药与方剂·四气五味
中药与方剂历代本草著作:《神农本草正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中华本草》中药性能理论:所谓中药的性能,即中药效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
研究中药性能的理论叫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有毒无毒等。
四气:确定依据: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的反应概括而来,与所疗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反。
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症寒热为基准。
所示效用,凡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
凡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据病症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
如治亡阳欲脱,选大热之附子,而治一般中寒腹痛,投温性之燥姜;反之,则于治疗不利,甚者损伤人体。
五味:1)确定依据。
古今之药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
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
药味既是药物的滋味又超出药物的滋味,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
2)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药物有荆芥、薄荷、川芎。
气虚阴亏者慎用。
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
药物有黄芪、熟地、核桃仁、甘草等。
凡温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
药物有木瓜、乌梅等。
凡邪未尽之证均慎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
药物有黄连、黄柏、知母等。
苦味药大多能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
药物有昆布、海藻等。
脾虚便溏者慎用。
涩:能收,能敛。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药物有猪苓、茯苓等。
淡味药过用,亦能伤津液,故阴虚津亏者慎用。
3)气味配合的原则:一为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有二:二为一药中气只能有一,而味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两个或多个。
味越多,说明其作用越广泛。
4)气味配合的规律:一为气味均一;二为一气二味或多味5)气味配合与疗效的关系:气味配合与疗效的关系概括有二:一为气味相同,功能相近;辛温的药多能发散风寒;辛凉的药多能发散风热;苦寒的药多能清热解毒或清热燥湿;甘温的药多能补气或助阳;苦甘寒的药多能清热滋阴。
中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与归经
05
四气五味与归经的综合应用
四气五味与归经的合运用原则
• 四气五味与归经的综合运用原则主要体现在药物的寒热温凉属性、 甘苦酸辛咸属性与脏腑经络归属的相互关系
• 药物的寒热温凉属性与脏腑经络归属的关系:如寒性药物多作 用于肺经,热性药物多作用于心经
• 药物的甘苦酸辛咸属性与脏腑经络归属的关系:如甘味药物多 作用于脾经,苦味药物多作用于心经
五味与药物功效的关系
• 五味与药物功效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药物的甘苦酸辛咸属性与药物 功效的对应关系
• 甘味药物:具有补气、生津、滋阴等作用 • 苦味药物:具有清热、泻火、燥湿等作用 • 酸味药物:具有收敛、固涩、生津等作用 • 辛味药物: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 • 咸味药物:具有软坚、散结、滋阴等作用
四气与疾病的治疗关系
• 疾病有寒热之分,药物有温凉之异 • 治疗寒证宜用温热药物,治疗热证宜用寒凉药物 • 药物四气与疾病寒热相宜,以达到治疗目的
中药五味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五味是指药物的甘苦酸辛咸属性
• 甘味药物:具有补气、生津、滋阴等作用,如人参、甘草等 • 苦味药物:具有清热、泻火、燥湿等作用,如黄连、黄芩等 • 酸味药物:具有收敛、固涩、生津等作用,如五味子、山茱萸等 • 辛味药物: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如薄荷、生姜等 • 咸味药物:具有软坚、散结、滋阴等作用,如海藻、昆布等
四气的产生与药物的生长环境、气候条件、采收时间等因素有关
• 生长环境:如气候寒冷的植物多具有寒性,气候炎热的植物多具有热性 • 气候条件:如药物在寒冷环境中生长,其药性多偏寒;药物在炎热环境中生长,其药性多偏热 • 收采时间:如生长周期长的药物,其药性多偏温;生长周期短的药物,其药性多偏凉
四气的分类与代表性药物
中药的四气五味和归经
中药的四气五味和归经、升降浮沉第一: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寒凉和温热是对应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寒凉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温热药大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寒性疾病。
另外还有一些药物的药性较平和,称为“平”性。
但一般仍称四气。
第二: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
辛味药具有发散和行气的作用,如生姜、紫苏、薄荷、陈皮、砂仁。
甘味的药多具有补养和缓急和中的作用,如党参、黄芪、熟地、甘草、大枣。
酸味的药多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如诃子,五味子、山萸肉、金樱子。
苦味药多具有清热、燥湿和泻下的作用,如黄连、黄柏、大黄、苍术。
咸味药多具有软坚和润下的作用,如海藻、穿山甲、芒硝。
淡而无味的药则具有渗湿和利小便的作用,如茯苓、通草、滑石。
涩味药有收敛止汗、固精、止泻及止血的作用。
虽有七种滋味,但“淡附于甘”,涩味与酸味相同,故习惯上仍称为“五味”归经就是药物对于人体某些脏腑、经络有着特殊的作用,如龙胆草归肝胆经,藿香归脾胃二经。
又如,同是清热药物,鱼腥草可清肺热,竹叶可清胃热,莲子心可清心火,夏枯草可清肝火等。
关于归经,古人亦将它和“五味”相联系,认为酸入肝、苦入心、辛入肺、甘入脾、咸入肾,这种归纳对一部分药物是符合的。
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四种趋向。
升是上升,升提,能治中气下陷;降是下降、降逆,能治呕吐上逆;浮是轻浮,外行发散,治病位在表;沉是重沉、内行、泄利,治病位在里。
如羌活具发散作用,常用于风湿痛在上半身者;独活作用下行,用于风寒湿痹偏于下半身者。
配伍,就是按照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的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
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些增进疗效,有些减弱疗效,有些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有些则产生不利于人体的作用,可归纳成药性“七情”。
十九畏歌: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蜜佗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性,丁香莫与郁金用,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石脂相遇便相欺。
中药四性五味
摘要:中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
“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气与味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中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对于认识中药的共性和个性,以及指导临床运用都有实际意义。
“四气”即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4 种药性;“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5 种不同的味道。
“四气”、“五味”之说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为次热,凉为次寒;有些药物还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的区别。
可见,中药“四气”有程度的不同。
另外,还有一些所谓“平性”药,即“中和之性”。
平性为气之最和缓者,其实是寒热之性不显,实际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其性平是相对而言,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
“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概括。
临床实践说明,药物的味与成效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味同的药物,其作用也相或有相同之处。
关键词:中药药性;四性;五味1 “四气”作用的传统认识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由于某种因素导致阴阳失衡,从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
《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说明寒和热的病证,是阴阳失衡在病理上的主要反映;而药性确实定则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云:“入口则知其味,入腹则知其性。
”药物的“性寒”是由其对热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如黄连、黄芩、板蓝根等;反之,药物的“性热”是由其对寒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故热性药适用于寒症,如附子、干姜等。
这些为临床利用药物的寒、热、温、凉之偏性以纠正疾病的寒热,调整人体的阴阳偏胜,使之恢复平衡提供了依据,即《神农本草经》所谓“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凉”,以及《素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
寒属阴,寒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凉血等功能。
中药的四气五味的概念
中药的四气五味的概念:四气五味,中药的性质和滋味。
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
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
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
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
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
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四气包括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寒凉药大多具有清热、解毒等功能,温热药则通常具有回阳、助阳等功能。
五味包括酸、甘、苦、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每种药味都有不同的功效,如酸味具有收敛固涩的功效,苦味则具有燥湿、泻火的功效等。
中药的四气与五味
中药的四气与五味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伟大的中国文化。
中医药就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古代人民生产力水平低下,生病了就在野外采点野草野花熬汤喝上,药到病除,久而久之,逐渐总结出草药治病的理论,经过天才大家的创新发明,逐渐萌化出中医药的雏形。
如上古时代的《黄帝内经》,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 等等无数中医药典籍,汗牛充栋,博大精深。
今天谈谈中药的四气五味,四气就是寒热温凉,代表药物的四种性质,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一组性质,其中,寒与凉,温与热只是程度的不同,中医讲“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热病用寒药,寒病用热药”
例如,上火了,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我们要用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的药物来治疗,这些药物的性质就是寒性;而胃寒呕吐,泄泻,我们就要用附子,干姜,吴茱萸等温热药来治疗,感受风寒感冒,打喷嚏,流清鼻涕,我们要用麻黄,桂枝,紫苏等辛温解表药来治疗。
辨别四气,基本上是根据药物的功能来推导出来的。
五味,辛甘酸苦咸,辛,能散能行,辛能散邪,能行气,行血,如麻黄辛温能发汗祛邪,木香能行气,川芎能行血。
甘,甘甜滋润,甘味药物能滋补,能缓急止痛,如甘草能调和诸药,黄芪能补气,饴糖能补中。
酸,能收能涩,酸味能收敛固涩,如五味子能敛阴止汗;
苦,能燥湿,能泄能坚阴,如黄连能清热燥湿,大黄能泄下通便,半夏,陈皮能降逆止呕。
咸,能软坚散结,如芒硝能泻下软坚,昆布,海藻能软坚散结,常用于某些肿瘤。
气和味,各有各的功效,同类药物,气味相同,功效大致相同,气同味不同,或气不同味同,功效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中药之四气和五味的关系完整版资料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续前表)
具有清热泻火、
苦 降火气、解毒、
心
பைடு நூலகம்
除烦燥等作用。
泻下通便、软坚
咸 散结、消肿,多
肾
用于大便干结,
消除肿瘤、结核。
黄连、牛黄、 杏仁、大黄、 枇杷叶、黄 芩、厚朴、 白芍。
芒硝、牡蛎、 壁虎、石决 明。
辛 能活血行气,发 散风寒。
能生津开胃,收 酸 敛止汗,帮助消
化,改善拉肚子 症状。 补虚止痛,缓和 甘 药性,调和脾胃 系统
对应器官 肺
肝 脾
代表中药材
薄荷、木香、 川芎、小茴 香、紫苏、 白芷、花椒、 肉桂
乌梅、五倍 子、五味子、 山楂、山茱 萸。
人参、甘草、 红枣、黄芪、 淮山、薏仁、 熟地黄。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气和味的关系
味同气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紫苏、薄荷皆有辛味,能发散表邪, 紫苏辛温,能发散风寒; 薄荷辛凉,能发散风热。
麦冬、黄芪皆有甘味, 麦冬甘凉,有养阴生津作用; 黄芪甘温,有温养中焦,补中 益气作用.
气教育同部老味年服异务与管者理专,作业教学用资源有库 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黄连、生地黄均性寒,皆能清热, 用治热证。
但黄连苦寒,清热燥湿,主治湿热证。 生地黄甘寒,能清热养阴,用治虚热证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气和味的关系
• 气所味区结论均别不. 同的药在必综物辨须合,识将起其药气来功性和看效时味待也,的就作有用 气黄在能味 气但黄具四紫薄具但乌补黄能 紫乌紫气黄薄黄人补黄黄但四但紫气具气能薄补红黄薄味芪辨生同味黄芪有气苏荷有黄梅虚连生苏梅苏同连荷连参虚芪连黄气黄苏同有味生荷虚枣连荷均 甘 识 津 气均 连 甘 清 辛 、 清 连 、 止 、 津、 、 、 味 、 、 、 止 甘 、 连 连 辛 味 清 均 津 、 止 、 、 、、、不温药开异 不苦温热温木热苦五痛生开 薄五薄异牛凉生甘痛温牛苦苦温异热不开木痛黄生木五五同,性胃者 同寒,泻,香泻寒倍,地胃 荷倍荷者黄地草,,黄寒寒,者泻同胃香,芪地香味 味的有时,,的,有火能、火,子缓黄, 皆子皆,、黄、缓有、,,能,火的,、缓、黄、作作作 作作药温,收药清温、发川、清、和均收 有、有杏均红和温杏清清发、药收川和当均川用用用 用用物养敛物热养降散芎降热五药性敛 辛五辛仁性枣药养仁热热散降物敛芎药归性芎的的有 有有必,中止,燥中火风、火燥味性寒止 味味味、寒、性中、燥燥风火,止、性、寒、总总共 共共须其焦汗其湿焦气寒小气湿子,,汗 ,子,大热,黄,焦大湿湿寒气其汗小,川,小结结同同同将功,,功,,、;茴、,、调皆,能、能黄。皆芪调,黄,,;、功,茴调芎皆茴之 之之气效补帮效主补解香解主山和能帮 发山发、能、和补、主主解效帮香和、能香处 处处和也中助也治中毒、毒治楂脾清助 散楂散枇清淮脾中枇治治毒也助、脾龙清、,,,也 也也味就益消就湿益、紫、湿、胃热消 表、表杷热山胃益杷湿湿、就消紫胃眼热紫有 有有的有气化有热气除苏除热山系,化 邪山邪叶,、系气叶热热除有化苏系肉,苏不 不不作所作,所证作烦、烦证茱统, ,茱,、薏统作、证证烦所,、统、同 同同用区用改区。用燥白燥。萸改 萸黄仁用黄。。燥区改白白之 之之综别善别等芷等。善 。芩、芩等别善芷芷... 处 处处合拉作、作拉 、熟、作拉、、... 起肚用花用肚 厚地厚用肚花花来子。椒。子 朴黄朴。子椒椒看症、症 、。、症、、待状肉状 白白状肉肉。桂。 芍芍。桂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3.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大成的本草著作是() A.《本草品汇精要》 B.《本草纲目》 C.《证类本草》 D.《图经本草》 E.《本草原始》
• • • • • •
4.二、八月最宜采集的药材是() A.叶类 B.花类 C.全草类 D.果实类 E.根及根茎
• “你说我猜” • 请两位同学到前边,一人背对屏幕,一人面对屏 幕。当屏幕上出现词语时,要求面对屏幕的同学 根据提示范围描述这个词语。背对屏幕的同学根 据描述猜出这个词语。 • 任何一方没有答出或没有描述正确,其所代表的 班级丢掉1分。 • 其余同学做评委,不可以提示。
(二)四气的性质和程度差异 寒、凉:属阴,凉弱于寒; 平 性:寒热界限不明显; 热、温:属阳,温弱于热。
阴
大 寒 微 寒 微 凉 微 温
阳
大 热
寒
凉
平
温
热
(三)四气确定的依据 • 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 应概况出来的 •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寒凉性 •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温热性
• 请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 1.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
• A.《本草拾遗》 • B.《本草纲目》 • C.《神农本草经》
• D.《新修本草》
• E.《本草经集注》
• • • • • •
2.最早采用图文对照编写方法的本草著作是() A.《神农本草经》 B.《名医别录》 C.《开宝本草》 D.《本草纲目拾遗》 E.《新修本草》
一、概述
【学习要求】
• 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
• 掌握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一)中药的基本作用
治疗作用 对人体有益的——功效 不良作用
扶正 祛邪 调理脏腑
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功效:副作用 对人体健康有损害的:毒性反应
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避免不良作用
(二)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的正常生理功 能,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最大 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 的目的。 药物为什么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的基本作用呢 ? 原因:各种药物本身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也 就是各种药物的“偏性”在发挥作用。 “以偏纠偏”
(三)药性理论的概念 • 中药的药性(中药的性能) —— 把药物与疗效有 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 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 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 • 药性理论 —— 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 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 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
二、四气
【学习要求】 • 掌握四气的概念 • 掌握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的指导 意义
(一)四气的概念 • 《神农本草经》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 热温凉四气”。 •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 倾向,是药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 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四)水火共制 • 是指既要用水又要用火,或加入其他辅料 炮制药物的方法。 • 常用方法• • • •
淬 来源于金属煅烧 明煅——冷的液体 便于制剂、增强药效
• 潬 • 烹饪:焯、汆 • 便于干燥储存,去掉非药用部位
(五)其他制法 • 制霜、发酵、精制、药拌等。
第四章 药性理论
• 煅——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 软,易于粉碎,便于有效成分得煎出,以充分发 挥疗效。
– 直接煅(明煅) – 间接煅(焖煅)
• 煨——将药物用湿面或湿纸包裹,臵于热火灰中 或用吸油纸与药物隔层分开进行加热的方法。其 目的是除去药物中的部分挥发性及刺激性成分, 以缓和药性,降低副作用,增强疗效。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学习要求】
• 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 • 熟悉常用或特殊的炮制方法 • 了解其余的炮制方法
一、炮制的含义
• 炮制:中药材在制备成各种制剂之前的各种加工 处理方法。 • 炮炙:与火有关的制法 • 修事 不用火加工的 • 修治
二、炮制的目的
• 炮制的目的不是单一的
磁石
便于配方 醋淬
增强疗效
• 增强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 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
• 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 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 便于保存、制剂和服用(纯净药材、切制饮片、 干燥药材、矫味矫臭)
三、炮制的方法
炮制的 方法
修治
水制
火制
水火共制
其他制法
(一)修治 • 目的:为进一步加工贮存、调剂、制剂和临床用 药做好准备。 • 方法:包括纯净、粉碎、切制药材三道工序。
①纯净药材:挑、筛、刷、刮、挖、撞等。
②粉碎药材:捣、碾、研、磨、镑、挫等。
③切制药材:切、铡等。
(二)水制
• 目的:清洁药物、除去杂质、软化药物、便于切 制、降低毒性及调整药性等。 • 常用方法:漂洗、浸泡、闷润、喷洒、水飞等。
• 水飞:在水中加工很细的药材粉末。 • 适用药材:不溶于水的矿物药或贝壳类 • 意义:
• 《本草经集注》
请从作者、载药数目、学术价值去描述
• 《证类本草》
请从成书年代、载药数目、主要内 容、学术价值去描述
• 《新修本草》
请从成书年代、作者、载药数目、学术 价值去描述
• 《神农本草经》
请从载药数目、主要内容、学术价 值去描述
• 《本草纲目》
请从载药数目、主要内容、学术价 值去描述
常用辅料有:蜜、酒、醋、姜汁、盐水等。 蜜炙—可增强润肺止咳作用,如蜜炙百部、枇杷叶; 酒炙—可增强活血之功,如酒炙当归、川芎、大黄; 醋炙—可增强止痛功效或降低毒性,如醋炙香附、元胡、 甘遂、芫花; 姜炙—可增强止呕作用,如姜炙竹茹、半夏;
盐炙—可引药入肾和增强补肾作用,如盐炙黄柏、杜仲。
– 便于制剂 – 除掉水溶性的有害或无效成分 – 避免粉尘吸入
(三)火制
• 火制法是将药物经火加热处理的方法。 • 需要掌握常用的方法有炒、炙、煅、煨。
• 炒
– 清炒:炒黄、炒焦、炒炭 – 辅料炒(烫):沙、土、米、麦麸等固体辅料
• 炙——将药物与液体辅料共臵锅中加热拌炒,使辅料渗入 药物组织内部或附着于药物表面,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 或降低毒副作用的方法称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