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的结构类型
简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轨道的组成
简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轨道的组成摘要: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轨道概述二、轨道组成及功能1.钢轨2.轨枕3.道床4.轨道几何参数5.轨道连接方式三、轨道结构类型及特点1.直线轨道2.曲线轨道3.过渡轨道四、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维护与管理正文: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线路轨道的组成及结构对于运行安全、舒适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轨道的组成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提高大家对轨道交通的认识。
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轨道概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轨道是承载列车运行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钢轨、轨枕、道床等部分。
轨道的各项性能指标直接影响到轨道交通的安全、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二、轨道组成及功能1.钢轨:钢轨是轨道的主要承载部分,承担着列车的荷载,并通过轨枕传递到道床上。
钢轨通常采用热轧、冷轧等方式制造,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
2.轨枕:轨枕是钢轨的支撑结构,起到固定钢轨位置、传递荷载和缓解钢轨变形的作用。
轨枕材料主要有混凝土、木质和复合材料等,不同类型的轨枕具有不同的使用场景和性能特点。
3.道床:道床是轨道的基础结构,承担着轨枕和钢轨的荷载,并将其分散到地基。
道床材料有碎石、道砟等,其性能要求是稳定、排水良好、抗冻胀。
4.轨道几何参数:轨道几何参数包括轨距、轨高、轨向等,这些参数决定了轨道的稳定性和运行安全性。
合理的轨道几何参数有助于降低列车运行时的噪声、振动和磨损。
5.轨道连接方式:轨道连接方式有焊接、螺栓连接等。
焊接连接具有连接牢固、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螺栓连接则便于拆卸和调整,适用于轻型轨道交通。
三、轨道结构类型及特点1.直线轨道:直线轨道是最简单的轨道结构,适用于直线段。
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维护成本低。
2.曲线轨道:曲线轨道用于轨道交通的曲线段,特点是轨距加大、轨向弯曲。
曲线轨道需要考虑列车在曲线上的运行稳定性、安全性以及乘客的舒适性。
3.过渡轨道:过渡轨道用于连接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使列车能平滑地从一种轨道结构过渡到另一种轨道结构。
轨道交通线网架构类型及规划方案形成
轨道交通线网架构类型及规划方案形成一、线网架构的基本类型轨道交通网络的形式主要决定于城市地理形态(河流、山川等)、规划年城市用地布局和人口流向分布,主观决策因素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土地利用的控制与其他因素的影响,网络结构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可以体现出城市交通发展的历史特征。
典型的结构形态是网格式、无环放射式及有环放射式三种。
(一)放射型线网该类型的线网是以城市中心区为核心,呈全方位或扇形放射发展,其基本骨架包括至少3条相互交叉的线路,逐步扩展、加密。
这类线网中,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市中心区的线路过多,否则不仅会造成工程处理困难,且易产生换乘客流过于集中的现象。
例如莫斯科地铁在中心区较为集中,在线网扩充规划中,需要考虑在城市外围增加弦线和大环形线,以缓解其矛盾。
放射线在中心区衔接的另一种方式是两条线在交通走廊并行产生两处以上换乘点进行换乘,以增加出行者换乘机会,分担换乘客流。
巴黎、新加坡和香港城市轨道交通均有类似的经验。
这种换乘方式从出行效果上看比单点换乘效果好,缺点是工程造价高。
对于全方位的放射型线网而言,穿越市区的直径线可以更好地解决城市外围区间交流问题,终止于中心区的半径线在市中心区可能产生大量换乘。
一般在工程特别困难或者对向客流较小时,才设置半径线。
中心区邻海(江)的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呈扇形辐射,可以采用半径线,必要时为加强某一方向的辐射也可以设置“U”形线路。
放射型线网的突出优点:(1)方向可达性较高;(2)符合一般城市由中心区向边缘区土地利用强度递减的特点。
(二)设置环线的线网城市轨道交通环线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为加强中心区边缘各客流集散点的联系;二为通过换乘分流外围区之间的客流,可以减轻这些客流进入中心区所带来的压力。
伦敦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是世界著名的环线加放射线的构架形式。
在首尔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设置的环线,偏于中心区一侧,环线的形状依据城市形态和布局呈椭圆形,线路较长,其目的是沟通汉江两侧的各主要客流集散点,加强市区的交通周转能力。
6城市轨道交通的结构类型
明挖法【open cut method】指的是先将隧道部位的岩(土)体全 部挖除,然后修建洞身、洞门,再进行回填的施工方法。
明挖法具有施工简单、快捷、经济、安全的优点,城市地下 隧道式工程发展初期都把它作为首选的开挖技术。其缺点是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
明挖法的关键工序是:降低地下水位,边坡支护,土方开挖, 结构施工及防水工程等
边坡支护是确保安全施工的关键技术。主要有: 放坡开挖技术---用于地面开阔和地下地质条件较好的情况。基坑
应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开挖,随挖随刷边坡,必要时采用水 泥粘土护坡。 型钢支护技术---一般使用单排工字钢或钢板桩,基坑较深时可采 用双排桩,由拉杆或连梁连结共同受,也可采用多层钢横撑支护 或单层、多层锚杆与型钢共同形成支护结构。 连续墙支护技术---一般采用钢丝绳和液压抓斗成槽,也可采用多 头钻和切削轮式设备成槽。连续墙不仅能承受较大载荷,同时具 有隔水效果,适用于软土和松散含水地层。 混凝土灌注桩支护技术---一般有人工挖孔或机械钻孔两种方式。 钻孔中灌注普通混凝土和水下混凝土成桩。支护可采用双排桩加 混凝土连梁,还可用桩加横撑或锚杆形成受力体系。
Construction of Tunnels
Railway Tunnels NATM –新奥法
浅埋暗挖法是依据新奥法(New Austrian Tunnelling Method)的 基本原理,在施工中采用多种辅助施工措施加固围岩,充分调动 围岩的自承能力,隧道开挖后及时支护、封闭成环,使其与围岩 共同作用形成联合支护体系,有效地抑制围岩过大变形的一种综 合配套施工技术 The 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 (NATM) was developed between 1957 and 1965 in Austria. It was given its name in Salzburg in 1962 to distinguish it from old Austrian tunnelling approach.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课本总结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知识点梳理第一章绪论1.1城市轨道交通的概念与特点1。
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系统。
2.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系统、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3.城市轨道交通的优缺点优点:①容量大②运行准时快速③能耗低④安全性高⑤无污染⑥用地省缺点:①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巨大②运营成本高昂,经济效益有限③建设周期长(一条线路的建设短则几年,长则可达十余年之久)④线路和车站均为永久性结构,一旦建成后基本没有调整的可能性. 4。
了解轨道交通发展几个常识:⑴中国第一个修建地铁的城市:北京(1969)⑵世界第一个修建地铁的城市:伦敦⑶中国首条铁路—吴淞铁路⑷中国第一条自主建设的铁路- 京张铁路⑸中国自建并保存下来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⑹美国是世界上拥有地铁最多的国家。
(7)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客运量最大的地铁。
①线路运能,即交通容量,也就是线路输送客流的最大能力,其指标是断面单向每小时最大的乘客通过量。
②路权,指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线路与其他交通的兼容程度。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2。
1 概述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地铁、轻轨、单轨、现代有轨电车、自动导向系统、磁浮交通系统、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2.2地铁1。
地铁的定义:轴重相对较重,单方向输送能力在每小时三万人次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可以修建在地下或采用高架方式2。
地铁的特点:①容量大②速度快、可靠性强③安全性高④准时⑤运输成本低⑥用地省(不占用城市土地)⑦建设成本高⑧出行距离长,客运需求较大⑨污染少、噪声小(特点包含优缺点,其实回答轨道的特点)3。
地铁系统的基本车型为A型车、B型车、直线电机B型车(Lb型车)三种。
A型车车辆的基本宽度为3000mm(3m),B型车及直线电机B型车车辆的基本宽度为2800mm(2。
8m)。
2.3轻轨1。
轻轨的定义:轴重较轻,每小时客运量为1万—3万人次的轨道交通系统.2.轻轨的特点:(与地铁相比)①运量较小②编组车辆少③运营线路短④行驶速度慢⑤行车间隔略长⑥运营管理模式也有所不同3。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结构组成讲解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结构组成讲解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现代化的公共交通方式,其车辆的车体结构组成非常重要。
车体结构不仅影响车辆的外观和舒适性,还决定了车辆的安全性和运行效能。
本文将从车体整体结构、车体材料、车体重量和车体附属设备四个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结构进行详细讲解。
一、车体整体结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主要由车体壳体、车体底盘和车体屋盖三部分组成。
车体壳体是车体的主体结构,承担着车辆的荷载和保护乘客的功能。
车体底盘是承载轮对和悬挂系统的基础部件,其结构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车体屋盖则是覆盖在车体顶部,旨在提供乘客休息和储物的空间。
二、车体材料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材料决定了车体的强度、重量和耐久性。
目前常用的车体材料包括钢材、铝合金和复合材料。
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适用于承受较大荷载的部件,如车体壳体和底盘。
铝合金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成形性,适用于车体屋盖等外壳部件。
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轻量化的特点,适用于提高车辆整体的耐久性和乘坐舒适度。
三、车体重量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重量直接影响着车辆的能耗和运行成本。
因此,车体重量的控制十分重要。
一方面,车体结构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车辆的运行安全;另一方面,车体结构需要尽可能地轻量化,以降低能耗和提高运行效能。
因此,车体结构的设计需要在强度和重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通过优化设计和材料选择,使车辆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地减轻车体重量。
四、车体附属设备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还包括一些附属设备,如车门、窗户、灯光和通风系统等。
这些设备主要用于提供乘客进出车辆的通道,保证车内的采光和通风,以及提供车辆行驶时的灯光照明。
车辆的附属设备需要与车体的结构相适应,确保设备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同时,附属设备的设计还需要满足乘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结构组成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问题,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
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
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
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
五、城市磁悬浮交通
磁悬浮交通利用电磁铁将车辆悬浮在轨道上,在运动 中没有轮轨的接触关系。磁悬浮交通一般可分为:高速超 导型,最高速度为550km/h;中速常导型,最高速度为 250km/h;低速常导型,最高速度为100~120km/h。城市 磁悬浮交通采用低速常导型。磁悬浮交通系统是一种中等 运量的轨道运输系统,适用于单向客流量为1.5~3万人次 /h的交通走廊。磁悬浮系统列车主要在高架桥上运行,特 殊地段也可在地面或地下隧道中运行。
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
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
一、地下铁道交通
地下铁道交通,又称为地铁系统,简称“地铁”, 其原始含义是修建在地下隧道中的铁路。随着地下铁 道的发展,其线路布置不仅局限在地下隧道中,而且 根据需要也可以布置在地面或采用高架的方式修建, 但城区内的线路还是以地下为主,是地下、高架、地 面线路三者结合的大容量快速轨道交通。
单轨的车辆采用橡胶轮,电气牵引,最高速度可 达80 km/h,旅行速度30~35 km/h,列车可4~6辆编 组,单向运送能力为(1~2.5)万人次/小时。
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
城市轨道通的类型
四、新交通系统
新交通系统是指车辆采用橡胶轮、电气牵引,在有特 殊导向的专用轨道梁上运行的系统。
该系统中车辆可在线路上无人驾驶,无人管理,完全 由中央控制室的计算机集中控制,自动运行。新交通系统 与单轨交通有许多相同之处:采用高架线路,列车编组 2~6辆,单向客运量在1万人次/h左右,采用电力驱动, 橡胶轮走行。新交通系统与单轨交通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 除有走行轨外,还设有导向轨,另外新交通系统的自动化 程度也比较高。新交通系统的导向系统可分为中央导向方 式和侧面导向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分类及组成
1.2 按线路的运营功能分类
(2)辅助线——联络线
定义:用于在同种制式的线路之间 实现列车过轨运行,其位置由线网规划 确定。
作用:是车辆送修的通道,也是调 转运营车辆的通道;可作为临时运营正 线,也可作为后建线路的设备运输通道。
1.2 按线路的运营功能分类
(2)辅助线——联络线
分类: 联络线按其布置形式可
1.1 路基 道传来的列车的压力,因而 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 性和耐久性。
1.2 桥梁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桥梁, 除了仍然具备跨越障碍物的功 能外,还具有实现立体交通的 功能。
1.2 桥梁
3大特点: ① 长且平。长度从几百米到二三十公里不等; 处于城市之中,除与地下交接的过渡段起伏 较大外,其他区段相对比较平顺。 ② 窄。轨道交通高架桥单线桥宽5m左右,双 线桥宽度也不过9.5m。 ③ 要求高。为了满足乘客舒适性的要求,大 多数高架桥都设计为无缝线路。
将线路上行线、下行 线及折返线连接起来 的线路。
1.2 按线路的运营功能分类
(2)辅助线——渡线
作用:渡线可满足改变列车进路的需要, 也可改变列车运行方向。
提示:在中间站利用渡线进行区间列车 折返时,需占用正线进行作业,故对行车组 织要求十分严格,且列车运行间隔受其制约 将加大,导致线路通行能力下降,安全可靠 性存在隐患。所以运行速度较高、运行间隔 较短时,不宜采用渡线作为折返方式。
停车线
1.2 按线路的运营功能分类
(2)辅助线——折返线 定义:折返线是在线路两端终点站,或者准备开行折返列车的区间站,供运营列车往返运行时 调头而设置的线路。 形式:折返线包括环形折返线和尽端折返线,尽端折返又包括单线折返和双线折返两种形式。
1.2 按线路的运营功能分类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类型》
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类型
1、有砟轨道
•是传统的轨道结构。
•结构形式简单。
造价低,线路的弹性和减振性能较好,建设周期短,轨道超高和几何形位调整简单,噪声较小。
•缺点是轨道的横向抗力较小,桥上道床稳定性差,道床在长期的荷载作用下,易产生不均匀下沉,轨道结构破损加剧,破坏线路几何行为,使维修工作量加大,行车时空气动力作用会使道砟飞散。
1、有砟轨道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对钢轨、混凝土轨枕、扣件、道砟的材质和道床断面尺寸等要求更为严格。
•采用高强度钢轨;
•夯实道砟,必要时再设路基抗冻保护层;
•采用双块式混凝土轨枕,增加横向受力点,并提高轨枕铺设密度;
采用性能更好的弹性扣件。
2、无砟轨道
•是用耐久性好、塑性变形小的材料代替道砟材料的新型轨道结构。
•取消了碎石道砟道床,轨道保持几何状态的能力提高,轨道稳定性相应增强,维修工作减少。
•目前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的主要开展方向。
3、优缺点比拟。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构成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1)信号系统 信号系统一般指信号、联锁和闭塞设备的总称,目
前城市轨道交通常用的信号系统为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该系统是在传统的信联闭设备、调度集中系统的基
础上,应用信息、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 以列车速度自动控制为核心的一种新型信号系统。
(1)信号设备。 信号设备主要是指视觉信号设备,包括车载信号设备、色灯 信号机、信号灯和信号旗等。 (2)联锁设备。 联锁设备设置在有道岔的车站和车辆段范围内,在道岔、信 号机、进路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制约的联锁关系,保证列车 运行与调车作业的安全。 (3)闭塞设备。 为防止同向列车追尾或对向列车冲撞,正常情况下,在线路 上运行的列车会通过行车闭塞来实现按空间间隔法行车。
2)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由光纤通信、专用通信、公务
通信、无线通信、闭路电视监控和有线广播 等子系统组成,它是城市轨道交通实现安全、 高效的调动指挥与运营管理,以及向乘客提 供信息、提高服务水平的必备手段。
3)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是行车组织、电力监控、车站
设备监控和防灾报警监控的调度指挥中枢, 同时也是通信枢纽与信息交换处理中心。
2)车辆基地 车辆基地是车辆段和停车场的总称。
车辆段:是车辆运用、停放、检修,以及进行车 辆技术检查、清扫洗刷等日常保养维修作业的场所。
停车场:与车辆段的功能相似,但是停车场不能 承担车辆定期检修作业。
车辆基地有贯通式和尽端式两种。
4.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作用是保障列车运行安全、提高线路通过能力、保证作业协调 与提高运营效率。控制系统主要由信号系统、通信系统和控制中心构成。
按站台形式的不同,车站可分为岛式站台车 站、侧式站台车站和岛侧混合式车站。
3.车辆及车辆基地
简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分类
简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分类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是指依附于行政区划、经济
区域或城市社会空间的市政交通系统,具有轨道网络、系统集成能力,以及特殊类型的运营服务,主要以电力、柴油或者混合动力作为运力,为城市提供安全、舒适、环保、快捷、优质高效的交通运输服务。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结构类型、服务特性及应用目的,可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归为以下几种:
1、轻轨系统(Light Rail System):是指采用电动车龙系统、单层轨道或双层
轨道及其他支架结构的轻轨交通系统,具有较大的荷载容量,简便的路网规划和较低的扩建成本。
2、地铁系统(Subway System):是指采用全封闭结构运行于地底的轨道交通方式,具有能有效承受地震等自然灾害威胁,能够满足高耐久性、高密度客流需求和高安全性能等特点。
3、轻快铁系统(Light Rail System):是指采用半封闭结构或高速传动结构运
行于地面轨道网络的交通方式,具有贯穿城市内外多个城市枢纽和社区的能力,通常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短的行驶时间。
4、有轨电车系统(Tram Car System):是指依靠城市道路两侧安装轨道特定轨
距的电力车辆,能够服务于不同街坊社区的高容量公共交通系统。
5、有轨高速系统(Rapid Rail System):是指采用高速传动结构运行于地面两
侧的轨道和地底安装的高容量铝合金轨道,具有快速行驶、安全稳定等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有助于缓解出行高峰,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改善交通安全,提高城市综合效率,是城市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
同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会进一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日常建设管理,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
4.逐线扩充规划法
逐线扩充规划法是以原有轨道交通网络为基础, 进行线网规模扩充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此,必 须在已建线路的基础上,调整现有规划中的其他未建 线路,扩充新的线路,将每条线路依次纳入网络后, 形成最终的网络方案。
5.全新的线网规划方法
1)“面”的分析 所谓“面”的分析,就是在整体上把握结构形态,拟定轨道交通网络
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基本结构
日本学者曾总结了18种不同类型的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模式,如图2-1所示。
尽管每座城市线网的构架都各有特色, 但总体上可归纳为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图2-1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类型
1.放射形(星形)线网
放射形线网一般是以城市中心区为核心,呈全方位或扇 形放射形式发展。其基本骨架包括至少3条相互交叉的线路, 并逐步向外围扩展、加密,线网中所有线路间都可以在换乘 站实现直接换乘。规划这类线网时,要避免市中心区的线路 过多,否则不仅会造成工程处理困难,还容易产生换乘客流 过于集中的现象。
间距为0.8~1.2 km;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郊区段的站间距 为3~5 km。
3)站点工程实施难度的大小 轨道交通线路一般经过城市的中心城区。但
中心城区到处高楼林立,道路下方市政管线密布, 有的地方还建有立交道路,因此中心城区的轨道 交通站点设置还必须考虑到工程实施难度的大小。 当站点位置移动对其他方面影响不大时,可选择 工程实施难度小的位置设站。
四、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方法
点线面要素层次分析法以城市结构形态和客流需求的特征分析为基础,对客 流集散点、客流分布、主要对外辐射方向及线网结构形态进行分层研究。 “点”“线”“面”既是三个不同的类别,又是三个不同层次的研究要素。“点” 是局部、代表个体性的问题,即在规划时考虑客流集散点、换乘节点的分布; “线”代表方向性问题,即在规划时考虑轨道交通走廊的布局;“面”代表整体 性、全局性的问题,即线网的结构和对外交通出口的分布形态。 1.点线面要素层次分析法
城轨交通车辆的类型、结构和特点
城轨交通车辆的类型、结构和特点
城轨车辆的一般分类方法可简述如下:
(1)按车体宽度和驱动方式分为两类六种车型。 ①黏着牵引系统:A、B型车,车体宽度分别为3.0 m、 2.8 m的四轴系列车型;C、D型车,车体宽度为2.6 m,车地板 高度不同的铰接车系列车型;单轨胶轮车,车体宽度为3.0 m 的跨座式单轨胶轮系列车型。 ②非黏着牵引系统:L形直线电机车辆系列。
城轨交通车辆的类型、结构和特点
城轨车辆的一般分类方法可简述如下:
(2)按车辆的牵引控制系统分为直流变阻车、直流斩波调 压车、交流变压变频车和直线电机变频变压车。
(3)按车体材料分为不锈钢车、铝合金车和耐候钢车。 (4)按受电方式分为受电弓车、受流器车、受电弓和受流 器混合车。 (5)按电压等级分为DC1500V、DC750V、DC5600V 三种车型。
城轨交通车辆的类型、结构和特点
2 城轨交通车辆的结构组成
4.制动装置
制动装置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所必不可少的装置。 不管是动车还是拖车都设有制动装置,它可以保证运行 中的列车按需要减速或在规定的距离内停车。城轨车辆 制动装置除常规的空气制动装置外,还有再生制动、电 阻制动和磁轨制动等先进的装置。
城轨交通车辆的类型、结构和特点
城轨交通车辆的类型、结构和特点
3 城轨交通车辆的技术特点
城轨车辆的技术特点如下: (4)城轨列车的车辆发展方向是轻量化,一般采用大断面铝合金型材 或不锈钢焊接车体的整体承载结构,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车辆自重。 (5)车辆上电气系统的设备开关除一些必须安装在司机室和客室的电 气设备柜内外,其他设备均分散安装在车底,空调机组装在车顶,不占用 客室空间。 (6)车辆间采用封闭式全贯通通道,便于乘客走动及均匀分布,采用 密接式车钩进行机械、电气和气路的贯通连接。 (7)为了在列车停站时能使大量的上下车客流交换在尽可能短的时间 内完成,车门数量也较多,每节车厢的单侧门数量有3~5个。
城市轨道交通类型与形式
侧式站台:站台位于上、下行行车线路的
两侧,这种站台布置形式称为侧式站台。
混合式站台:是将岛式站台及侧式站台同设在一个车站 内,可同时在两侧的站台上、下车,也可适应列车中途 折返的要求。
基本概念
• 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
① 运量大; ② 速度快; ③ 污染少; ④ 占地面积小; ⑤ 安全性和可靠性强; ⑥ 乘车舒适性佳;
(一)、地铁和轻轨
• (4)优点
• 节省土地
•
由于一般大都市的市区地皮价值高昂,将铁路建于地
底,可以节省地面空间,令地面地皮可以作其他用途;
• 减少噪音
•
铁路建于地底,可以减少地面的噪音。
• 减少干扰
•
由于地铁的行驶路线不与其他运输系统(如地面道路)
重叠、交叉,因此行车受到的交通干扰较少,可节省大量
• 独轨交通是种全线高架的轨道交通系统, 其基础结构是架空的T形或I形轨导梁,同时 起承载、导向和稳定作用,占用空间小。 车辆由若干节车厢组成,在轨道梁上部行 驶的称为跨座式独轨交通,在轨道梁下部 行驶的称为悬挂式独轨交通。独轨交通的 运送能力在5000~2万人/h,运送速度在 30~40km/h。
自动导轨运输系统
• AGT是Automated guideway transit,一种新型 的无人驾驶轨道交通系统.
• 自动导向的新交通系统AGT(Automated Guideway Transit),是小型车辆运行在具有侧向 或中央导轨专用混凝土轨道上的系统,也可以说 是“在高架的专用轨道上,装有小型轻量橡胶轮 胎的车辆沿导轨运行的中等运量输送系统”。可 以无人驾驶。AGT的建设空间一般为道路宽度25 ~30 m,车站部分宽30~35 m。
奥地利有轨电车
城轨交通车辆的类型、结构组成和特点
三、城轨交通车辆的基本技术特点
u (4)车辆朝轻量化方向发展,采用大断面铝合金型材或不锈钢焊接车体的 整体承载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车辆自重。
u (5)车辆上电气系统的设备、开关除一些必须安装在司机室和客室的电气 设备柜内,其他电气设备均分散安装在车底,空调机组安装在车顶,不占用 客室空间。
u (6)车辆间采用封闭式全贯通通道,便于乘客走动及均匀分布,采用密接 式车钩进行机械、电气、气路的贯通连接。
任务一
城轨交通车辆 的类型、结构 组成和特点
城轨交通车辆外观城轨交通车辆是城轨系统中运送乘客的工具,是技术含量极高 的综合型机电设备,是城轨交通系统中最关键和最重要的设备,城轨交通车辆的选型 和技术参数不仅是界定城轨交通线路技术标准的基础,而且是确定城轨交通系统运营 管理模式和维修方式的基础,也是城轨交通系统中其他设备选型和确定规模的重要依 据。由于城轨交通车辆设计、制造的技术背景不同,以及城轨交通车辆使用区域的经 济发展和运用环境的不同,致使城轨交通车辆的结构和性能有所差异。一般城轨交通 车辆都能满足客流量大、安全、快速、舒适、美观、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具有一定的 先进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u ②非黏着牵引传动系统车辆。Lb型直线电机车辆系列车型 。
目前我国城轨交通车辆的主要分类方法如下:
按车体材料,可分 为不锈钢车、铝合 金车和耐候钢车
03
04
按受电方式, 可分为受电弓车、 受流器车、受电弓 加受流器车
一、城轨交通车辆的类型
目前,轻轨电动车辆主要有三种:4轴动车、6轴单铰接式车和8轴双铰接 式车。德国是世界上轻轨交通发展较早、轻轨车辆技术较先进的国家。20世纪 60年代初,德国首先在科隆和法兰克福修建轻轨铁路,使用U2型6轴单铰双向 运行的动车(车长约23 m,车宽 2.65 m),后又研制出8轴轻轨车(车长约 26 m,车宽2.4 m),用于汉诺威市。在莱茵—西格—鲁尔地区,德国采用 了B100/80型标准轻轨车辆(SLRV),它是6轴单铰动车,车长 28 m,车宽 2.65 m。德国还为欧洲和北美的许多城市提供了多种高性能的轻轨车辆。
城市轨道交通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与方式
发展迟缓 ,其原因 ,一是受有轨电车和公 共汽车发展的影响; 二是技术不够成熟; 三是运输能力比传统铁路差。
♦ 2.跨座式独轨铁路的道岔 (1) 道岔结构类型
道岔是使列车有一条 线路转向另一条线路的设 施 。跨座式单轨交通的道 岔 ,道岔区的轨道梁同时 也是道岔的部件 ,称道岔 梁 。转辙是一端位置不动 另一端转辙对位 ,使车辆 转换行驶线路。 (2)道岔的形式 ①单渡线道岔
轻轨有很大差别 。技术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车辆 的转向架、轨道梁和线路道岔三方面, 走行机理完 全不同于钢轮———钢轨系统, 轨道梁承受较大的 扭转荷载 。就性能而言, 跨座式单轨铁路具有占用 空间少, 适应地形好, 舒适环保等特点。
(3) 悬挂式单轨交通的轨道结构
♦ 轨道梁
轨道梁的内部安设有车辆走行用的走行轨 、导向轨 、导电轨以及 其他设备系统的缆线。
第四组
♦ 新型城市轨城道市交通轨结道构交通概论
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结构
交通结构类型
一.单轨交通 二. 自动导轨交通 三.磁浮交通
跨座式单轨交通
♦ 1 .跨座式独轨铁路的轨道结构
独轨铁路的轨道由轨道梁 、 支柱和基础构成 。
轨道梁的作用是引导独轨列 车运行 , 直接承受车轮传来的巨 大压力 , 并将力通通过立柱传递 到基础上 。
②交叉渡线道岔 ③多开道岔
♦ 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由线路、车辆系统、机电设
备、车辆段及综合维修基地等部分组成, 其单轨铁 路轨道梁既是承重的桥梁结构, 又是支承和导向的 轨道 ; 车辆采用橡胶轮胎, 通过安装在转向架两侧 的导向轮和稳定轮来导向和稳定车体 。构造上的 特点使得其走行机理、轮轨关系都与常规地铁、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车体
Hale Waihona Puke 1.4 车体的基本结构 1)底架
(1) 端梁
是指底架两端的 横向梁,其上固 定有端墙,又称 缓冲梁。
(2) 枕梁
是指转向架支撑 处的横向梁。
(3) 侧梁
是指底架两侧边 沿的纵向梁,其 上固定有侧墙。
(4) 中梁
位于底架中部, 断面较大并沿纵 向中心线贯穿全 车。
1.4 车体的基本结构 2)侧墙
1.3 车体的结构形式
1)底架承载结构 底架承载结构又称自由承载结构,是指由底架承担全部载荷的车体结构。 2)侧壁承载结构 侧壁承载结构又称侧墙和底架共同承载结构,是指由底架、侧墙和端墙共同承担载荷的 车体结构。 3)整体承载结构 整体承载结构是指由底架、侧墙、端墙和车顶共同承担载荷的车体结构。将底架、侧墙、 端墙和车顶焊接成一个整体,形成开口或闭口的箱型结构,此时车体各部分均参与承受载荷, 从而使承重更加均匀,如图2-9所示。
(3)为了降低城轨线路建设的工程投资,要求城轨车辆,特别是高架轻轨车辆质量轻、 轴重小。为使车辆轻量化,车体一般采用大型中空截面挤压铝型材、高强度复合材料或不锈 钢。
(4)由于城市轨道交通人口密集,所以对车辆的防火要求很高,特别是地铁车辆,通常 车体的结构采用防火设计,且材料必须经过阻燃处理。
(5)车辆应符合隔音和降噪的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噪声对乘客和沿线居民的影响。 (6)车辆的外观造型和色彩必须考虑城市文化、环境美化,与城市景观相协调。
1.1 车体的类型 5)按车体结构工艺分类
按结构工艺的不同,车体可分为一体化结构车体和模块化结构车体。一体化结构车体是 几十年来国内普遍采用的。模块化结构车体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新 型车体结构。目前,模块化结构车体在国内以理论研究为主,实际应用相对较少,但这将是未 来车体结构的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00
400×400打入方柱
三、车站建筑与桥梁整体式结构
线路中心线 线路中心线
400 4450
E
D
6300
6300
22300
C
4450 400
B
A
第三节 地下车站结构
一、矩形框架结构
地下两层双柱三跨车站结构图
地下两层单柱双跨车站结构图
二、拱形结构
1. 大跨度双层单拱结构
500
8879
14440
渡 线 范 围 隧 道 横 剖 面 图
三、盾构法
盾构法是在盾构机刚壳体保护下,依靠其前部的刀盘或挖掘机 开挖地层,并在盾构机壳体内完成出渣、管片拼装、推进等工 作。采用盾构法修建的隧道一般为单圆或多圆隧道。
单圆盾构隧道
双圆盾构隧道
第五节 地面线的路基结构
地面线设计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结合沿线土体的使用性质从长远的规划上综合慎重考虑是否设置地面线,因 城市轨道交通的行车密度大,地面线要防护隔离,浙江隔断线路两侧的联系,并带 来很大的噪声。 (2)在南方地区要充分考虑路基的防淹和排水问题,以确保线路的运营安全。带调 查搜集当地的暴雨积水强度来确定最小路面高程。如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经过一处高 压走廊,因受高压线高度控制,局部线路由高架降为地面线,且路基高度根据当地 30年一遇的暴雨积水高度确定,并采取了一定的排水和保护措施。
(2)双箱单室箱梁(双线)
路
路
线
线
中
中
心
轨顶面 心
线
线
(3)单箱多室箱梁(双线或多线)
路
路
线
线
中
中
心
轨顶面 心
线
线
图2-2 双箱单室结构
横截面图(尺寸单位:mm)
图2-3 单箱双室结构 横截面图(尺寸单位:mm)
2. 板梁结构 板梁主要有空心板和低高度板梁两种形式
路
路
线
线
中
中
心
轨顶面 心
线
线
路
路
以上这些车站都采用了单层双连拱方案,施工方法均 采用浅埋暗挖法。
3. 单层三连拱结构
500
站台层
站台层
300
600 3500
700 1200 1400
3400 18200
1400 1200 700
3500 600
哈尔滨单层三连拱车站结构
4. 双层双连拱结构
线 路 中 线
轨面
线 路 中 线
轨面
深圳双层双连拱车站
地面线路基横断面图
线 路 中
r1=11000
线
r2=8000
45°
3600
6000
r1=11000
线 路 中
线
r2=8000
45°
6000
3600
4061 900 1929
4861
2. 单层双连拱结构
16300
22600
北京市蒲黄榆地铁站
德国柏林广场地铁站
广州地铁3号线林和西站
北京市新桥地铁站隧道断面
美国纽约地铁站
5. 双层三连拱结构
北京地铁1号线双层三连拱结构
6. 分离式结构
南京地铁1号线南京站结构
展厅层设备通道(兼行人通道) 展台层设备通道(兼行人通道)
北京地铁10号线呼家楼站结构
左洞
中洞 右洞
北京地铁10号线光华北路站结构
第四节 地下区间结构
一、明挖法
结构形式一般为整体浇注钢筋 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可设中 隔墙或根据线路要求采用单跨 结构,隧道出地面后为钢筋混 凝土U槽型结构。
线
线
中
中
心
轨顶面 心
线
线
空心板梁横截面图
图2-4 空心板梁
低高度板梁横截面图
图2-5 低高度板梁
3. T形梁
4. 槽形梁
横图截2面-6图T形梁
图2-6 槽形梁
横截面图
二、一体化高架结构
16500 2.0%
高架线路中心线
17420 2.0%
66000
66000
Φ600 PHC管桩
一体化高架结构图
Φ600 PHC管桩
三、桥墩结构
1. T形墩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双柱墩
A
A
B
B
C
C
T形墩示意图
BB
CC
双柱墩结构示意图
3. Y形墩
(a)
(b)
(c)
Y形墩结构示意图
第二节 高架车站结构
一、车站建筑与桥梁分离式结构
站台
轨顶面
雨篷
二、空间框架式结构
2860
3500
8950
7600
线
线
路
路
中
中
线
线
轨面
7600
4300
6450
6450
4600
线
线
路
路
中
中
线
线
2150
2050 300 2050
2150
轨面标高
560
矩形隧道结构
敞开段U型结构
二、浅埋暗挖法
采用浅埋暗挖法修建的区间隧道一般为单跨拱形
断
渡
面
面
中
南
中
线
正
线
线
南京地铁1号线珠江路站~鼓楼站区间隧道
北京市地铁复兴门折返线断面形式
当区间隧道存在过渡线时,也可以采用连拱隧道
渡 线 平 面 图
目录
第一节 高架区间结构 第二节 高架车站结构 第三节 地下车站结构 第四节 地下区间结构 第五节 地面线的路基结构
第一节 高架区间结构
一、一般梁式结构
高架区间结构采用的梁形有箱梁、板梁、T形梁和槽形梁 等形式。 1. 箱梁 (1)单箱单室箱梁(双线)
图2-1 单箱单室结构
横截面图(尺寸单位: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