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蛋白质ppt课件

合集下载

4.公共营养师-营养学-蛋白质

4.公共营养师-营养学-蛋白质
蛋白质
--生命的物质基础
2022年1月修订 下载后可编辑 L/O/G/O
蛋白质
➢ 蛋白质是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重要组成结构,
是功能 因子和调控因子的重要组成成分。
➢ 一般而言,一个60公斤体重的健康成年男性体内大
约有10 公斤的蛋白质,每天有3%的蛋白质更新。
蛋白质的主要生理功能
1、构成机体组织器官,如心脏、肝脏、肾脏、肌肉。 2、构成机体内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酶、激素、神经
递质、免疫蛋白等。 3、构成机体载体:通过血液和淋巴系统把运送脂类、
维生素、矿物质、氧气等。 4、维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维持细胞和血管内液体; 5、维持酸碱平衡:保持血液pH值在7.35-7.45之间; 6、帮助组织修复; 7、提供能量。
一、蛋白质的组成:
元素组成:
氮 氧 氢

分子组成:
氨基酸
• 必需氨基酸 • 非必需氨基酸
(2)溶解度低,临床上要现用现配
氨基酸模式
氨基酸模式(amino acid pattern)是指蛋白质中各种必需 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其计算方法是将该种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 定为1,分别计算出其他必需氨基酸含量与色氨酸的相应比值, 这一系列比值就是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
鸡蛋蛋白质与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最接近,在实验中常 作为参考蛋白(reference protein)。
常见食物的生物学价值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玉米 生物价60
小米 生物价57
大豆 生物价64
23% 25% 52%
生物价 73
谷类 赖氨酸含量较低 蛋氨酸含量相对较高
豆类则相反
混合食用时, 赖氨酸和蛋氨酸相互补充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蛋白质(营养学课件)PPT课件

蛋白质(营养学课件)PPT课件
蛋白质(营养学课件)ppt 课件
目 录
• 蛋白质的基本概念 • 蛋白质的分类 • 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 • 蛋白质的需要量与来源 • 蛋白质与健康 •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与降解
蛋白质的基本概念
01
蛋白质的组成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通过肽键连接形成长链。
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
05
蛋白质与生长发育
总结词
蛋白质是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缺乏蛋白质会导 致发育迟缓、生长停滞,甚至影响智力发育。因此,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 长至关重要。
蛋白质与肌肉形成
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不能自行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则可以由人体自行合成。
蛋白质的分类
根据其来源和组成,蛋白质可分为动物性蛋白质和植物性蛋白质。
蛋白质的结构
01
02
03
一级结构
指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 顺序,决定了蛋白质的基 本性质。
二级结构
指蛋白质中局部主链的折 叠方式,常见的有α-螺旋、 β-折叠和β-转角等。
03
蛋白质的消化
01
02
03
04
蛋白质的消化始于胃部
在胃中,蛋白质被胃酸和胃蛋 白酶分解为肽和氨基酸
小肠中的胰蛋白酶、糜蛋白酶 和羧基肽酶进一步分解肽,使
其成为更小的肽和氨基酸
这些氨基酸和肽最终被小肠吸 收进入血液
蛋白质的吸收
小肠通过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的 方式吸收氨基酸和肽
氨基酸和肽被吸收后进入血液, 随血液循环运送到各个组织器官

《营养学基础》PPT课件

《营养学基础》PPT课件

❖ (一)生理功能
1.构成骨骼和牙齿
2.维持神经与肌肉活动
3.促进体内某些酶的活性
4.其他作用
精选ppt
32
❖ (二)吸收与代谢
1吸收
促进吸收因素:
❖ 适量维生素D,某些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乳糖和适当的 钙、磷比例,均有利于钙吸收
不利吸收因素:
❖ 植酸、草酸、过多膳食纤维、碱性磷酸盐、脂肪等;药物四环素、 抗酸药、肝素;蛋白质摄入过高增加肾小球率过滤,降低肾小管 重吸收,使钙排出增加。
❖组氨酸
非必需氨基酸
半必需氨基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胱氨酸 (蛋氨酸)
精选ppt
7
❖ 四、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消化: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吸收 吸收:主动运输,通过载体 载体形式:
❖中性氨基酸载体 ❖苯丙氨酸和亮氨酸载体 ❖亚氨酸载体
精选ppt
8
❖ 氨基酸池:
存在于人体组织、器官和体液中的游离氨基酸统 称为氨基酸池
精选ppt
17
❖ 四、脂类的食物来源及供给量
膳食脂肪的来源:动物的脂肪组织和肉类以及植 物的种子
膳食磷脂来源:蛋黄、肝脏、大豆、麦胚、花生
膳食胆固醇来源:动物脑、肝、肾和蛋类、奶类 及肉类等
供给量:成人在20—25%,必需脂肪酸不少于总 热量3%
精选ppt
18
第三节碳水化合物
❖ 一、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 (一)单糖
精选ppt
30
❖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1.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 2.调节渗透压、酸碱平衡 3.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 4.构成酶系,参与酶的激活等
精选ppt
31
❖ 一、钙
占体重2%,成人体内1200g,

食品营养学蛋白质

食品营养学蛋白质
约16.7 kJ (4.0 kcal)/g 酶 抗体 激素等
瘦体组织*
*瘦体组织:lean tissue
二、AA / EAA (一)AA / 肽
二、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 (一)氨基酸(amino acid,AA)和肽(peptide) (二)必需氨基酸**
(essential amino acid,EAA)
成人
16 13
鸡蛋
22 54
牛奶
27 47
牛肉
34 48
亮氨酸
赖氨酸 蛋氨酸+半胱氨酸 苯丙氨酸+酪氨酸 苏氨酸 缬氨酸 色氨酸
93
66 42 72 43 55 17
66
58 25 63 34 35 11
44
44 22 22 28 25 9
19
16 17 19 9 13 5
86
70 57 93 47 66 17
第一节 Pro
第四节 蛋白质 (protein)
蛋白质 正常人体内Pro 约为16-19%
动态平衡
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
分解
合成
每天约3%的 Pro被更新
肠道 骨髓Pro 更新速度较快
组织Pro不断 更新 修复 图
正常人体内的蛋白质代谢概况
一、功能
一、体内蛋白质功能 1.组织 构成成分
3.供能
2.构成各种 重要生理物质

一个体重70kg的正常成人蛋白质代谢及氮平衡
返回消化 返回N平衡
四、营养学评价
四、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
(一)含量(content)
Pro数量≠质量,但如没有一定数量,再好的 Pro其营养价值也有限 含量*是营养价值的基础
*一般以微量凯氏(Kjeldahl)定氮法测定 食物粗蛋白含量=食物含氮量×6.25 食物的粗蛋白含量 大豆30-40%为最高 畜禽鱼蛋类10-20% 粮谷类8-10% 鲜奶类1.5-3.8%

第一章 食品营养学之蛋白质(共享版)

第一章 食品营养学之蛋白质(共享版)

第一章蛋白质第一节蛋白质1.根据营养价值,蛋白质可分为完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质、不完全蛋白质。

完全蛋白(优质蛋白):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恰当,不但能维持成人的健康,并能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常见于蛋类、奶昔、肉、豆类等。

半完全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但数量不尽充足、比例也不恰当,可维持生命,但不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常见于小麦、大麦、土豆等。

不完全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不全,既不能维持生命,也不能促进生长发育。

常见于玉米胶蛋白、结缔组织、动物皮等。

思考一下,如何评价一种食物的蛋白营养价值?必然丢失氮:机体无蛋白膳食时,每天有皮肤、毛发、粘膜的脱落,妇女月经期的失血及肠道菌体死亡的死亡排除等损失约20g以上,这种蛋的丢失是机体不可避免的。

2.蛋白质生理功能◆机体和生命的物质基础蛋白质具有催化、调节生理功能、运输、肌肉收缩、支撑等重要作用。

◆建造和修复更新组织蛋白质是机体氮元素来源之一,在机体周转很快,能快速更新机体损伤部位。

◆参与机体功能机体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功能不足或者蛋白质摄入过量时,参与机体功能。

◆重要的功能特性第二节氨基酸1.常将侧链不同的20种氨基酸常分为2类: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

常见必需氨基酸8种,其中婴儿必需氨基酸9种,另加了组氨酸(His)。

2.蛋氨酸——半胱氨酸、苯丙氨酸——洛氨酸,因此常将半胱氨酸和洛氨酸称作“半必需氨基酸”。

3.限制氨基酸(LAA):某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缺少或数量不足,将使食物蛋白质合成机体蛋白过程受到限制,也应此限制了此种蛋白质营养价值。

将食物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与人体需要量模式进行比较,相对不足氨基酸称为限制性氨基酸。

缺乏最多的限制性氨基酸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食物中最主要的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和蛋氨酸。

氨基酸模式:必需氨基酸之间相互搭配的比例关系成为必需氨基酸模式。

常将需要量最少的色氨酸作为1,以方便计算。

营养学基础知识 人体需要的营养 蛋白质

营养学基础知识 人体需要的营养 蛋白质

克/100克食物 食物名称 蛋白质 9.5 方便面 8.5 面包 25.8 茶叶 2.1 醋 5.6 酱油 0.8 橙 香菇(鲜) 2.2 2.4 金针菇 1.8 油菜 4.1 西兰花 12.1 木耳 0.5 苹果
4.2蛋白质消化率
指消化道内被吸收的蛋白质占摄入蛋白质的百分数。反映了蛋白 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的程度,同时还反映了消化后的氨基酸和肽被吸收 的程度。
蛋白质的利用率指食物蛋白质被消化吸收后在体内的利 用程度,是食物蛋白质营养评价常用的生物学方法。 ①生物价(BV):反映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的 程度。 生物价=储留氮=吸收氮-(尿氮-尿内源性氮) ×100% 吸收氮=食物氮-(粪氮-粪内源性氮)
蛋白质净利用率(NPU)
反映食物中的蛋白质被人体利用的程度,因此将食物蛋 白质的消化与生物价两个方面都包括了,更能全面反映食物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蛋白质的净利用率=消化率×生物价= 储留氮×100% 食物氮
人体需要的营养
1、蛋白质 2、脂类 3、碳水化合物 4、能量 5、矿物质 6、维生素 7、水 8、植物化合物
蛋白质(protein)
蛋白质(protein)
一、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 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代谢 三、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四、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五、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分类 六、提高食物蛋白质的营养措施 七、参考摄入量与食物来源 八、缺乏与过量
可以在体内合成的 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脯氨酸、精氨酸等。
3、氨基酸模式:
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它是将该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设为1,再分计 算其它必须氨基酸(EAA)与色氨酸的相应比值,而 得到的一系列比值。
几种食物和成人氨基酸模式

食物中营养成分PPT课件

食物中营养成分PPT课件

维生素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参与人体各种生理 功能的调节。
输标02入题
维生素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分别有不同的食物 来源和功能。
01
03
维生素缺乏或过量都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应保持合 理的膳食结构,摄入适量的维生素。
04
维生素A、D、E、K属于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存在于 动物性食物中;维生素C、B族等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中。
消化过程
食物在消化系统的各个器官中经过 物理和化学消化,最终将食物分解 为可被身体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素。
消化系统的重要性
消化系统是人体获取营养的重要途 径,保持消化系统的健康对于维持 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营养素的吸收
01
02
03
吸收机制
营养素通过消化道的黏膜 进入血液循环,进而被身 体各个组织细胞所吸收利 用。
食物中营养成分ppt课件
• 引言 • 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 营养素的消化、吸收与利用 • 食物的营养价值与健康 • 食物搭配与营养平衡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介绍食物中营养成分的研究目的 ,即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 对健康的影响。
02
阐述食物中营养成分研究的背景 ,包括现代人饮食结构的变化以 及营养学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的 作用。
营养学的重要性
强调营养学在维持人体健康、预防疾 病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性。
说明合理膳食和营养平衡对个体和社 会的意义,包括提高生产力和降低医 疗成本等。
02
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碳水化合物
01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 的供能物质,提供人体 所需能量的60%。

食物蛋白质的需要量及营养学评价ppt课件

食物蛋白质的需要量及营养学评价ppt课件

储留氮=吸收氮-(尿氮-尿内源氮) 吸收氮=摄入氮-(粪氮-粪代谢氮)
蛋白质

食物蛋白质 鸡蛋蛋白质 鸡蛋白 生物价 94 83
常见食物蛋白质的生物价
食物蛋白质 大 米 小 麦 生物价 77 67 食物蛋白质 小 米 玉 米 生物价 57 60
鸡蛋黄
脱脂牛奶 鱼 牛 肉 猪 肉
96
85 83 76 74
食物蛋白质的 需要量及营养 学评价
蛋白质
零氮平衡:氮的摄入量等于排出量。健康成年人应维持零氮平 衡。 正氮平衡:氮的摄入量大于排出量。婴幼儿、青少年、孕妇、 乳母体内应保持一定氮储备为正氮平衡。 负氮平衡:氮的摄入量小于排出量。饥饿、消耗性疾病等机体 处于负氮平衡。长期氮的负平衡可以引起蛋白质不足或缺乏,常见 症状:疲乏,体重减轻,抵抗力下降,伴有血浆蛋白质含量下降, 幼儿常伴有生长发育停滞,贫血,智力发育受影响。
蛋白质
第六节 蛋白质互补作用
一、定义 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所含有 的必须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 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叫做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二、原理 提高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关键在于提高食物蛋白 质的利用率,蛋白质的利用率高低取决于食物蛋白质中必需氨基 酸的种类、数量和比例关系。 提高食物蛋白质的利用率方法,有以下两种:
42 58 67 33
77
大豆 鸡蛋
玉米 小米 大豆
70 30
40 40 20
64 94
60 57 64
77
73
蛋白质
用赖氨酸补充谷类蛋白
用蛋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补充花生粉 面粉中添加赖氨酸 0.2%,面粉蛋白的生物价值可由 47提高到 71,学龄儿童食用这种赖氨酸强化食品一年后,身高、体重和抵 抗力等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因为组成蛋白质氨基酸必须同时 存在才能合成蛋白质,而且机体内氨基酸的储存量很少,因此膳 食中不同蛋白质必须在同一餐摄入才能起到互补作用。 三、原则 搭配的食物种类越多越好;多种多样的食物同时吃; 食物的种属越远越好。

营养学基础—蛋白质

营养学基础—蛋白质

多肽(polypeptide) 多肽(polypeptide) (含10个以上氨基酸) 10个以上氨基酸 个以上氨基酸)
二肽(dipeptide) 二肽(dipeptide) (2个氨基酸) 个氨基酸)
蛋白质 分解
三肽(tripeptide) 三肽(tripeptide) (3个氨基酸) 个氨基酸)
(三)蛋白质利用率
反映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常用指标包括: 反映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常用指标包括: 生物价( BV) 生物价(biological value, BV):反映食物蛋白 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的程度, 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的程度,最大值为 100,计算公式如下: 100,计算公式如下:
寡肽(oligopeptide) 寡肽(oligopeptide) (含4~ 6个氨基酸) 个氨基酸)
H H N H
Amino group
O C O H
Acid group Side group varies
C
O H C H
丙氨酸
H H H C H
苯丙氨酸 甘氨酸
C H C
O H
H
天门冬氨酸
H H C H O H C H O
H H C H H C H O O N C C O H H H
H N C C O H H N C C O H H N C C H H H H H H
肽键
丙氨酸
+
苯丙氨酸
二肽
人体内的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必需氨基酸(
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 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6.3 5.7 2.5 6.0 3.5 3.9 1.0
3.2
5.6 5.8 2.8 4.9 3.0 3.2 1.0
3.0
5.1 4.4 1.7 6.4 2.7 3.5 1.0
2.3
4.4 1.5 2.7 5.1 1.8 2.7 1.0
2.5
5.1 2.3 2.4 5.8 2.3 3.4 1.0
三、蛋白质的功能
1、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 2、构成体内各种重要物质:起催化作用;调节生理 机能;氧的运输; 免疫作用;遗传调控。 3、供能 。 4、赋予食品重要的功能特性。 如可使肉类熟后持水性增加、有良好的起泡能力、 有一定的稳定性、具有特殊的粘性和延伸性等。
四、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
蛋白质的含量(微量凯氏定氮法) 蛋白质消化率 蛋白质利用率
实验组功效比 值 被测蛋白质功效 = 对照组功效比 值
(2)限制氨基酸 是指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 量较低,导致其它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 利用而浪费,造成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 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谷物类:赖氨酸;豆类:蛋氨酸
蛋白质互补作用
定义:把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经混合后使 营养价值提高的作用。 Eg:小麦、小米、牛肉、大豆各个单独食用时,其 蛋白质的生物价分别是67、57、69、64,而混食生 物价可高达89。
蛋白质的消化率(digestibility)
反映蛋白质被消化酶分解程度及分解后被吸收程度 的指标。 食物氮-(粪氮-粪代谢氮) 蛋白质真消化率= ——————————×100% 食物氮 食物氮 -粪氮 蛋白质表观消化率= ———————×100% 食物氮
蛋白质利用率(utilization)
1、生物价( biological value,BV) 是反映食物蛋白质 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指标。 储留氮 生物价= ———— ×100 吸收氮 吸收氮= 摄入氮-(粪氮-粪代谢氮) 储留氮=吸收氮 -(尿氮-尿内源氮)
成。
(2)按营养价值分 ①完全蛋白质:能维持身体健康并促进生长,所以也称为 优质蛋白质。 ②半完全蛋白质:只能维持生命,不能促进人体的正常 生长。 ③不完全蛋白质:既不能维持生命,又不能促进人体的 正常生长。
二、氨基酸
1、氨基酸的分类(按营养价值分): (1)必需氨基酸:人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速度远不能 适应机体的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亮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 氨酸、色氨酸、苏氨酸、组氨酸) 亮携来一本淡色书。 (2)非必需氨基酸:人体内能合成,不一定由食物 来供应的氨基酸。(如:甘氨酸、胱氨酸等)
营养学蛋白质
一、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和分类
1、化学组成 碳 50%~55% 氢 6.7%~7.3% 氧 19%~24% 氮 13%~19%(平均16%) 硫 0%~4%
2、蛋白质的分类 (1)按化学组成分类 单纯蛋白质:除氨基酸构成的多肽蛋白成分外,
没有任何非蛋白成分。
结合蛋白:由单纯蛋白和非蛋白质成分结合而
(3)条件必需氨基酸: 半胱氨酸 —— 蛋氨酸 酪氨酸 —— 苯丙氨酸 可减少人体对某些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氨基酸叫做 条件必需氨基酸。
Hale Waihona Puke 2、氨基酸模式和限制氨基酸 (1)氨基酸模式(amino acid pattern) 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氨基酸 人体 全鸡 鸡蛋白 蛋 牛 奶 猪瘦 肉 牛 肉 大 豆 面 粉 大米
异亮氨酸
亮氨酸 赖氨酸 蛋氨酸+半胱 苯丙+酪氨酸 苏氨酸 缬氨酸 色氨酸
4.0
7.0 5.5 3.5 6.0 4.0 5.0 1.0
2.5
4.0 3.1 2.3 3.6 2.1 2.5 1.0
3.3
5.6 4.3 3.9 6.3 2.7 4.0 1.0
3.0
6.4 5.4 2.4 6.1 2.7 3.5 1.0
2、蛋白质净利用率(net protein utilization,NPU) 反应食物中蛋白质被利用的程度,即机体利用 的蛋白质占食物中蛋白质的百分比,它包含了食物 蛋白质的消化和利用两个方面。 蛋白质净利用率 =消化率×生物价 储留氮 = ———— ×100% 食物氮
3、蛋白质功效比值(protein effciency ratio,PER) 是用处于生长阶段中的幼年动物(一般用刚断奶 的雄性大白鼠),在实验期内其体重增加和摄入蛋白质 的量的比值来反映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 动物体中增加(g) 蛋白质功效比值= 摄入食物蛋白质 (g) ×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