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草船借箭》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著名将领草船借箭的故事,了解诸葛亮的智谋和勇气。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能正确运用导学案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4.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古代草船借箭的故事,了解将领诸葛亮的智谋和勇气。

2.难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正确运用导学案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三、教学准备:1.教案、导学案、课堂练习题、课堂活动所需的材料。

2.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与草船借箭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古代著名将领草船借箭的故事产生兴趣。

2.讲授(15分钟):(1)教师给学生讲解草船借箭的故事,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亮点和诸葛亮的智谋和勇气。

(2)教师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词句讲述草船借箭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练习(25分钟):(1)教师分发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并合作完成课堂练习题。

(3)教师讲解课堂练习题的答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4.制作(20分钟):(1)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浅水池或水槽作为草船的模型。

(2)教师引导学生用纸杯或小船制作草船的模型,并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制作。

(3)学生完成制作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演示,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模型演示课文中的草船借箭的情境。

五、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导学活动,学生对草船借箭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学生在课上通过口头表达、写作和模型制作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学习,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师通过课堂练习题和制作活动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了一些学生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解答和指导。

整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比较好。

六、教学延伸:1.故事演绎:教师可以选择几个学生来表演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引导他们通过表演来理解和诠释故事的内涵。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第【1】篇〗设计理念:《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这部书之所以能焕发出如此隽永的魁力,其最吸引人也是最富生命力的地方在于塑造出了一系列血肉丰富、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我们应把小说所创造出来的成功的、典型的人物形象,通过语言在孩子们的大脑里储存下来,使这些人物形象能够活灵活现地、生动传神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通过品读活的语言使人物的形象丰满起来。

这样诸葛亮运筹帷幄、胸有成竹、雍容大度、神机妙算的形象才会“立”在孩子的心中。

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都督、推却、迟延、探听、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

3、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重点:感悟人物形象,从“草船借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难点:通过具体语句感受人物特点,并通过读表现人物个性。

教学准备:1.推荐学生阅读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篇章。

2.把相关的句子制成课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简介背景1、板书课题,启示谈话。

我们国家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我国的“四大名著”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你知道四大名著指哪些书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节选自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谁来说说这个故事主要写了哪几个人?谁向谁借箭?(主要写了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是诸葛亮向曹操“借”箭。

)2.简介时代背景。

课件出示: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相互讨伐,史称“三国鼎立”。

当时曹操实力雄厚,刚刚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孙权手下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下圈套,假意让他负责赶造十万支箭,企图以造不成箭违误军令的借口加以陷害,于是就发生了这个故事。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第【1】篇〗草船借箭教学目的:1.认识“瑜、忌”等10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3个字,会写“妒忌、军事”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

理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4.试着阅读名著《三国演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关于三国的故事,最著名的莫过于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大家都看过这本书吗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些人物(生自由讨论发言)听了大家的发言,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喜欢诸葛亮,谁能说说喜欢他的理由(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也和诸葛亮有关。

(板书课题)看了课题,大家有什么想问的吗(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草船借箭借到了吗怎么借的)现在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一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你想知道的答案。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着重指导:(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生字,师指导正音。

(2)注意:“忌”的上面是“己”,不要写成“已”;“督”的下面是“目”,不要写成“日”。

(3)(出示生词)指定学生带读。

3.学生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描写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段落,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些什么。

起因(1~2自然段);经过(3~9自然段);结果(10自然段)。

这篇课文主要讲: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与诸葛亮约定在三天之内造好十万只箭,想借此陷害他。

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

四、小结。

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但是诸葛亮却将计就计,承诺三天就能办好。

接下来,他如何在三天内成功造好十万支箭呢且看下回分解。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草船借箭》导学案

《草船借箭》导学案

《草船借箭》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和相关人物。

2、掌握文中的生字词,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分析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策略和智慧,体会人物形象。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草船借箭的经过和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掌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2、难点(1)感悟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理解其借箭成功的原因。

(2)体会文中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知识链接1、《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

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2、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

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四、预习导航1、初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查找资料,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人物。

五、生字词学习1、生字妒(dù)忌曹(cáo)操督(dū)促幔(màn)子翎(líng)毛寨(zhài)子擂(léi)鼓呐(nà)喊弓弩(nǔ)手丞(chéng)相2、生词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推却:拒绝;推辞。

委托:请人或机构等代办。

军令状: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罚。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六、课文内容梳理1、故事背景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企图统一全国。

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在这场战争中,诸葛亮为刘备出谋划策,立下了赫赫战功。

《草船借箭》导学案

《草船借箭》导学案

《草船借箭》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文中人物形象,特别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感受他的足智多谋。

2、难点(1)理解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

(2)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三、知识链接《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有关情节改写而成。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四、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他人。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草船借箭”写了哪些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试着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1)第一部分(1-2 自然段):_____(2)第二部分(3-5 自然段):_____(3)第三部分(6-9 自然段):_____(4)第四部分(10 自然段):_____3、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等人物的语句,想一想这些人物有怎样的特点,做好批注。

五、合作探究1、诸葛亮为什么要草船借箭?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决定草船借箭的?2、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一说。

3、鲁肃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4、周瑜是一个怎样的人?与诸葛亮相比,他有哪些不足之处?5、曹操为什么不敢轻易出兵?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六、深入研读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语气和情感。

2、文中有很多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特点有什么作用。

七、拓展延伸1、假如你是诸葛亮,在借箭成功后,你会对周瑜说些什么?2、阅读《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有关的其他故事,如《空城计》《舌战群儒》等,进一步感受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 草船借箭》精品导学案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5 草船借箭》精品导学案
(1)思考:诸葛亮为什么要向鲁肃借船?鲁肃为什么没告诉周瑜?鲁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4.课件出示自学问题,引导学生默读第6~9自然段,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5.组织观看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复述故事。
6.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1.学习第2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做好准备。
第三部分(第6~9自然段):草船借箭。
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按时交箭。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哪些地方没有读懂,并在文中做上标记。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不懂的问题,和同学讨论、交流 。
1.学生在梳理脉络时如果遇到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接受任务——做好准备——草船借箭——按时交箭”的顺序来进行分段。
3.组织学生简介背景,了解文中的主要人物。
1.观看多媒体课件,补充 歇后语。
诸葛亮焚香弹琴——(临危不乱);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2.齐读课题,明确“草船借箭”指的是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3.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交流汇报。
课前一定要做好布置,让学生感知“三国”这段历史,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1)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
(2)边读边想边议:他俩每次对话时,各自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
(3)读后评价:是不是把当时的情景和人物的特点读出来了?
2.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3.学习第4、5自然段,了解“草船借箭”的准备工作,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1)画出相关语句,自由分组,研读体会。
(2)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①抓住“管保有、果然”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画出的句子,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二课时

《草船借箭》课时导学案

《草船借箭》课时导学案

《草船借箭》课时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妒、忌、曹、督、甘、鲁、延、幔、私、寨、擂、呐、援”等生字,正确读写“妒忌、都督、推却、迟延、探听、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神机妙算”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学习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2)体会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会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三国演义》的相关视频片段,引出课题《草船借箭》。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草船借箭的故事吗?(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如“妒忌、都督、神机妙算”等。

(三)精读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3、再读课文,思考:诸葛亮为什么要草船借箭?他是怎样草船借箭的?结果如何?4、学生自主学习,圈画出相关语句,做好批注。

5、小组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6、全班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1)诸葛亮为什么要草船借箭?引导学生从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和刁难,以及诸葛亮的处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2)诸葛亮是怎样草船借箭的?①引导学生从诸葛亮借箭前的准备、借箭时的安排等方面进行分析。

②重点分析诸葛亮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他的神机妙算。

例如:“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表现了诸葛亮胸有成竹。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通过时间的推移,突出了诸葛亮的沉着冷静和足智多谋。

(3)结果如何?引导学生从曹操的反应、诸葛亮的收获等方面进行分析,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第1篇】1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知道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人物对话中体会人物的鲜明个性。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学情分析该单元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意在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课前我班组织了读名著活动,学生对《三国演义》有一定的了解。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品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个性。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谈话导入。

1、本学期开始,同学们都在读四大名著,请你说说,你最喜欢四大名著的哪部名著中的哪个人物,并说出人物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走入名著,品读经典。

)2、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选自《三国演义》里的故事,看老师板书课题:19草船借箭。

读题。

3、明确学习目标。

请同学们看学案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活动2【讲授】二、通读课文,把握全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检查交流。

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总结:课文主要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使得周瑜不得不叹服。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全文,了解事情发展顺序。

为学习下文作铺垫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1)活动3【讲授】三、精读课文,品读人物性格特点。

1、故事中有多处人物对话描写,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品味、分析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并小组讨论,每组抓住一个人物全班交流。

教学设想:学生从诸葛亮和周瑜的对话。

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和顾全大局。

周瑜的嫉贤妒能和险恶用心;从曹操的话中体会他生性多疑。

从诸葛亮和鲁肃的对话,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鲁肃的忠厚老实和信守承诺。

追问:诸葛亮与鲁肃对话中,PPT出示: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第【1】篇〗《草船借箭》教学方案教材解析《草船借箭》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1篇主体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

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教学目标1.认识“瑜、忌”等9个生字,会写“妒、忌”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私自、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3.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

4.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搜集作家罗贯中资料、《三国演义》的相关资料,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

在这条文化长河中,有四大名著始终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你们知道是哪四大名著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国演义》中一个有名的故事——草船借箭。

3.教师板书课题——草船借箭,学生齐读课题。

二、预习检测1.介绍作者。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汉族,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4 草船借箭》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4 草船借箭》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四草船借箭》导学案
一、课文导入
1.这篇课文的标题是《草船借箭》,我们预测这个故事是关于什么呢?
2.回想一下,草船通常用来做什么?箭又是用来做什么的?
3.草船借箭这个标题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二、阅读理解
1.读课文前,你能预测一下课文大意吗?
2.通过本课文,你认为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什么样的思想或价值观念呢?
3.你能总结出这篇课文的主要情节和故事线索吗?
三、词语解析
1.翻开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汇,尝试猜测它们的意思。

2.通过上下文的语境,你能推测出这些生词的意思吗?
四、学习任务
1.请根据课文内容,简述草船借箭的背景故事和主要人物。

2.你认为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何启示?
五、习作训练
1.请以《草船借箭》为题,写一篇感想或故事感悟,体会课文所传达的
思想。

六、拓展思考
1.如果你身处和课文中相似的困境中,你会如何解决?做出怎样的决策?
2.在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你认为哪个角色的表现最令你印象深刻?为
什么?
七、作业
1.回家后认真复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准备好对应的课堂问题。

2.完成《草船借箭》的读书笔记,记下你的思考和感受。

通过以上练习和思考,相信大家能更深入地理解《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并从
中汲取到有益的启示。

希望大家在阅读时能够带着思考,不仅理解故事内容,更能领悟其中蕴含的智慧和道理。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第【1】篇〗一、教材说明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为一方。

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同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二、教学目标(第二课时)1.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四、教学方法以读为主,以读促思,以读促悟。

五、学习方法自读自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

六、教学设计1.快速读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1、2):讲曹操借箭的起因。

第二部分(3、4):讲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

第三部分(6-9):讲草船借箭的经过。

第四部分(10):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

2.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默读课文,借助周瑜的话,概括出诸葛亮的特点。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诸葛亮神机妙算)3.逐段精读课文,自主探讨,说一说诸葛亮都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教师可做一些适当的引导)如第一部分:诸葛亮为什么敢立“三天交十万支箭”的军令状?第二部分:为什么跟鲁肃借船,而又不让告诉周瑜?第三部分:为什么选择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取箭?为什么把船连起来,排成“一字儿”?为什么让军士擂鼓呐喊?为什么先船头朝西后船头朝东?……(学生弄清这么多为什么后,学生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就会有所领悟。

)4.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者不懂的问题,跟大家讨论。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第1篇】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都督、推却、延迟、探听、私自、军令状、神机妙算”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是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学习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故事的起因部分。

教学过程:一、了解《三国演义》及作者罗贯中。

二、介绍背景,引出新课。

三、板书课题,质疑。

四、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上面问题。

五、学生自读课文,同桌检查认字及自读课文情况。

六、学习故事的起因部分。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节课内容,板书课题。

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这个故事,认识了哪几个人物?主要讲的是谁和谁的事?在诸葛亮和周瑜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呢?(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板书课题。

二、回顾课文开头部分。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意欲加害诸葛亮,于是请诸葛亮到军中议事,周瑜是怎样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的?我们一边观看录像一边回顾。

2、三天之后造箭情况如何?(如期如数交付曹操)。

周瑜让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十万支箭,而诸葛亮却在三天之内借到了十万支箭,那么诸葛亮是如何借箭的?三、体会借箭之法。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诸葛亮是如何借箭的?(借船、借人、借一江大雾)2、周瑜看到十万支箭后长叹一声,说——(板:神机妙算)3、什么叫“神机妙算”?(指导朗读。

)四、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哪里呢?1、最先算到了什么?当时雾大吗?从哪读出的?出示句子:这时候大雾满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从哪读出雾大?是啊,前人就曾有篇《大雾垂江赋》为证,感兴趣的同学下去可以读读《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感受一下当时雾之浓之大。

草船借箭导学案(精选5篇)

草船借箭导学案(精选5篇)

草船借箭导学案(精选5篇)草船借箭导学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2、感悟文中人物特征,(诸葛亮,周瑜,曹操)。

3、引导学生了解,关心中国历史,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方法:讨论交流阅读链接:《三国演义》是我国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作者罗贯中。

小说是以东汉末年(距今1700多年)三国历史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的,当时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相互讨伐,史称“三国鼎立”。

全书共一百二十回,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止于东吴灭亡,描写了汉末及三国时期的社会斗争和广泛的社会生活。

《草船借箭》就是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内容改写的。

当时曹操实力雄厚,刚刚打败刘备又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抗曹,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预习内容:一、我会读并理解意思: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委托疑惑弓弩手自有妙用军令状丞相支援神机妙算二、我会填十万()箭一千( )草把子二十()船六千()弓弩手一()快艇一()扁舟三、我知道《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中有关情节改编的。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各据一方。

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又派兵进攻(),于是,()和()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四、我不解通过预习课文,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师:恩,多数同学预习的还不错,思维比较清楚。

同学们,(手指)《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能说说你对它的了解吗?生谈。

2、同学们,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谋略里的谋略;也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那么《草船借箭》就是智慧里面的智慧。

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了谋略、充满了智慧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一定非常感兴趣。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三国演义》的第46回“用奇谋孔明借箭”改写的课文《草船借箭》。

故事发生的背景在前面的“阅读联接”中已有提到,孔明就是我们熟知的诸葛亮,课文中除了他还有哪几个人物?(板书:周瑜、鲁肃、曹操)师:诸葛亮是谁,哪个国家的,干什么的?生:诸葛亮是西蜀刘备的军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本课“瑜、诸、葛、督、惩、罪、寨、呐、丞”等会认字,“委、惩、吩、咐、罪、私、擂、呐”等会写字,能够正确地读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能够体会人物的性格、语言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学习课文]《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正值孙刘联合抗曹之时,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东吴都督周瑜心胸十分狭窄,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诸葛亮巧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

课文通过草船借箭一事,赞扬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课文内容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作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十万支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

教学前,先让学生弄清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还要弄清故事中写了哪几个历史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通过课前的预习,学生大致了解,三国鼎立时,孙刘联合抗曹,曹操是汉室的丞相,周瑜是孙权手下的大将,诸葛亮是刘备手下的军师,鲁肃是协助周瑜统率三军的,诸葛亮和鲁肃都是主张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人。

文章篇幅较长,教学时,教师放手让学生默读课文,自读自悟,培养学生从文中迅速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对于重点部分,教师可组织学生从读中感知,引导探究、启发学生思维,进行探究性阅读,进而培养学生感悟理解、欣赏、评价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课文中着力赞美诸葛亮这一人物,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是引导学生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师先让学生充分阅读,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主要表现:知人心、通晓天文地理、安排巧妙。

草船借箭导学案

草船借箭导学案

草船借箭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草船借箭的历史背景和上下文情境。

2.掌握草船借箭的具体经过。

3.分析草船借箭故事中的策略和智慧。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导学过程1.背景介绍草船借箭是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发生在中国战国时期的秦国和赵国之间。

当时秦国正在攻打赵国,赵王急需箭矢来应对秦军的进攻。

赵王的谋士建议借用秦国军队的箭矢,于是赵王决定派出使者向秦军求箭。

2.草船借箭的具体经过赵王派出大臣买马瞒秦使者,让他们相信赵国正准备对秦国发动进攻,秦使者回去后向秦王报告。

秦王对此深信不疑,开始大量生产箭矢。

同时,赵王命令赵国的士兵在河边搭建了一些草船,并让民众在船上扮演士兵的角色。

在暗中准备了一段时间后,赵王再次派出使者见秦王,并提出借用秦军的箭矢。

秦王答应了赵王的要求,派人把草船运到秦军驻地,将草船里的“士兵”都视为战士装备了箭矢。

而实际上,草船上的人并不是真正的士兵,只是普通民众。

秦王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宴请了赵国的使者,并在庆祝中赠送了大量箭矢给赵国。

赵使者接到箭矢后,立即告辞回国,而秦王一直没有发觉被欺骗。

3.策略和智慧草船借箭是一次巧妙的计策,赵国利用了对手的愚蠢和轻信。

通过建立谎言和假象,赵国成功地蒙骗了秦王,并借此获得了大量的箭矢。

草船借箭中的智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利用对手的弱点:秦王轻信他人,容易被欺骗。

赵国利用这一点制造了谎言,以获得箭矢。

- 合理安排和掩饰:赵王背后策划了多次计划并安排了多层伪装,确保秦王不会察觉真相。

- 团队合作:整个草船借箭行动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包括使者、士兵和民众。

他们密切合作,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4.分组讨论和总结将学生分为小组,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赵国通过何种策略成功地蒙骗了秦王?- 换位思考,如果你是秦王,你会如何避免被欺骗?- 草船借箭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小组讨论后,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总结草船借箭故事中的教训和启示。

三、导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学生们对草船借箭故事的背景和具体经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草船借箭》导学案(第1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草船借箭》导学案(第1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草船借箭》导学案(第1
课时)
一、导学目标
1.了解课文《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

2.掌握生词和词语的意思及运用方法。

3.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进行理解和归纳。

二、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草船借箭》,了解故事情节,包括人物、时间、地点等。

2.预习课文中的生词和词语,理解其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3.思考课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思考准备。

三、课堂学习
1. 教师引入
学生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草船借箭》,这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希望大家认真听讲,一起来探究故事背后的智慧和勇气。

2. 导入新知识
让学生们依次介绍课文中的人物,时间和地点,引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思考。

3. 理解课文
•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句子的含义及背后蕴涵的哲理。

•理清课文的逻辑关系,掌握故事的主线和主题。

4. 思考提问
老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细节以及所表达的意义。

5. 生词梳理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词,理解词语的含义及用法,积累词汇量。

四、课后作业
1.背诵并理解课文。

2.完成课文后的练习题。

3.思考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做好复习准备。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积累了新的词汇和知识。

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后继续复习,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导学案内容,希望大家认真对待,做好准备,一起探索语文的奥秘吧!。

《草船借箭》导学案

《草船借箭》导学案

《草船借箭》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

2、体会文章中人物的特点,特别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的分析,感受人物形象。

2、难点(1)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体会文章前后照应的写法。

三、知识链接1、《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这部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那个英雄辈出、战乱频繁的时代。

2、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四、学习过程(一)预习导航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阅工具书。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了解故事的背景,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三国时期的局势和人物关系。

(二)课堂探究1、自主学习(1)默读课文,思考:草船借箭的起因是什么?经过如何?结果怎样?(2)在文中画出能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语句,并做简单批注。

2、合作交流(1)小组内交流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互相补充完善。

(2)小组讨论诸葛亮神机妙算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文中语句说一说。

3、展示汇报(1)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小组代表展示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理解和分析。

4、深入探究(1)诸葛亮为什么要选择在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借箭?(2)诸葛亮为什么要让船一字摆开?(3)曹操为什么不敢轻易出兵?5、总结归纳(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分别是怎样的人?(2)总结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三)拓展延伸1、假如你是诸葛亮,借箭归来后,你会怎样跟将士们讲述这次经历?2、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故事,如《空城计》《赤壁之战》等,感受其中的智慧和谋略。

(四)达标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都督()幔子()弓弩()丞相()2、解释下列词语。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9草船借箭导学案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19草船借箭导学案

19 《草船借箭》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认识7 个生字,会写14 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私自、曹操都督、推却,迟延,探听、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自已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学习重点: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学习难点:研读文本,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二、学前准备通过课前阅读资料或上网等方式、搜集有关《三国演义》的资料,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歇后语、对联、诗词等,重点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

三、初读课文了解字词。

1、我会读,又会写。

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委托疑惑弓弩手自有妙用神机妙算2、我能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线)[ 弓弩手] 古代军队射箭的兵士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接受军法处罚3、完成作业本 P40 1 、2题和练习 P66 1、2题。

3、不理解的字词组内解决,还不能解决的写下来。

四、再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1、 完成作业本P41第4题。

2、 用一句话简洁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五、品读课文,深入理解。

(学法指导:反复默读课文,找出相关句 子,思考答案。

然后在组内汇报, 吸收别人的意见, 修正自己的答案。

没解决的问题打上标记,课上向老师提问。

)1 、细读课文第2 自然段周瑜与诸葛亮的对话,注意说话人的不同语 气,思考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高兴?完成作业本 P41 第 5 题。

2、细读借箭经过第 6-10 自然段,思考: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有那 些?3、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曷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 思考:“神机妙[ 丞相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

形容有预见性,善[ 神机妙算 ]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 如果完不成任务, 愿[ 妒忌 ] 古代辅佐君主职位最高的大臣[ 军令状 ]对别人感到嫉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导学案《草船借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学习重点
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

学习难点
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

学法提示
自主学习了解课文内容,小组合作探究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

各环节用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内容:
(一)我会读:
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委托疑惑弓弩手自有妙用神机妙算
(二)我会填:
十万( )箭一千( )草把子二十()船
六千()弓弩手一()快艇一()扁舟
(三)我不解:通过预习课文,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问题?
学习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学生交流对这部小说的了解: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作者罗贯中。

小说是以东汉末年(距今1700多年)三国历史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的,当时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相互讨伐,史称“三国鼎立”。

全书共一百二十回,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止于东吴灭亡,描写了汉末及三国时期的社会斗争和广泛的社会生活。

《草船借箭》就是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内容改写的。

当时曹操实力雄厚,刚刚打败刘备又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抗曹,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
二、自主学习:
1、《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 )中有关
情节改编的。

2、《草船借箭》写周瑜忌妒( )的才干,要( )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诸葛亮用妙计向( )“借箭”,挫败了( )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 )。

三、小组合作探究:
理清草船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

这也是在解决课后第二题。

四、全班交流:
草船借箭的原因:三天赶造十万枝箭
借箭前的准备:草船、军士
草船借箭的过程: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向南岸
草船借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
据此提纲给文章分段:一(l、2自然段)、二(3--5自然段)、三(6-9自然段)、四(10自然段)这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五、深入探究:
提出你认为值得讨论的问题,也可以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或者对人物形象的感受。

六、课堂检测
1、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幔( ) 援( ) 寨( ) 延( )
漫( ) 缓( ) 赛( ) 廷( )
2、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dū dū yán shēn shuǐ zhài léi gǔ
nàhǎn zhī yuán chéng xiàng cáo cāo
3、句子练习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陈述句)
(2)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改转述句)
(3)那盏红色的精致的小台灯是我的生日礼物。

(缩句)
七、课后预习:
课文中每个人物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简单评价课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并简单写出自己的评价理由。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导入新课。

(周瑜妒忌诸葛亮,要求他十天之内赶造十万支箭。

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

周瑜自叹不如。

)(周瑜妒忌诸葛亮并设计陷害他是发生这件事的——起因,诸葛亮神机妙算用草船来借箭是这件事的──经过,诸葛亮如期交箭让周瑜自叹不如是这件事的——结果)
二、自主学习
1、快速默读课文,交流故事中你最欣赏的人。

(板书:
诸葛亮神机妙算)
2、那这节课接下来我们就重点体会一下他的神机妙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用心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

三、小组合作精读课文,领悟研究策略。

小组在一起交流: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

课件出示:你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哪个地方写的最精彩?请有感情地读出来。

四、各小组展示汇报交流:
识天气:
(1)、他算到了天气,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

根据“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师: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

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鲁肃会感到很害怕。

那么大的雾,船要是误进了曹军的水寨怎么办?”“鲁肃会大吃一惊:前两天还是好好的,怎么现在会有这样大的雾?”)
师: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

)
师: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诸葛亮会暗自高兴。

这场大雾,我在三天之前就已料到。

)
师: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暗喜、得意的语气。

)
师:但是,光读这句话,就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吗?不能!为什么?因为这场大雾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所以,你得再往前面读一读,你得联系联系上文。

谁找到了可以联系的句子?”(指名口答: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此句,要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在读中悟到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

)
3、大家看,这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面对这样的诸葛亮,周瑜只能是一声叹息啊: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指导读好这句话)
识人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