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_逆城市化_现象及其实质

合集下载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高一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高一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一中学高一地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世界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A.干湿季分明的热带季风区B.干旱、半干旱气候区C.植被稀疏的温带沙漠地区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区参考答案:B略2. 下图是南半球气压与空气水平运动流向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参考答案:D3.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8. 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 E处气温比H处高B. F处气压比G处低C. 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D. 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29.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A. 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 洋流②为西风漂流C. 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D. 洋流④为赤道逆流30. 若此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A. ④气流较②气流湿润B. ③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C. G处是海洋,H处是陆地D. G处天气以阴雨为主参考答案:28. B 29. B 30. C28. 如果该图表示大气环流,H处气流上升(温度高),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G处气流下沉(温度低),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高空的气压小于近地面的气压,因此B选项正确。

E在高空,H在近地面,因此近地面的H气温应该高于高空的E,所以A选项错误。

题中没有表示是哪个半球、哪个纬度带,所以C选项错误。

D选项题中没有表现,错误。

故选B。

29. 如果该图是南半球的世界洋流分布图,应该是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

①是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A错误。

②是西风漂流,是寒流,B正确。

③是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C错误。

④是南赤道暖流,D错误。

故选B。

30. 夏季陆地气温较高,空气受热上升,海洋温度较低,空气收缩下沉。

若此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空气垂直上升处为陆地,即H为陆地,空气垂直下沉处为海洋,即G 处是海洋。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地理学(一)_真题无答案-交互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地理学(一)_真题无答案-交互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地理学(一)(总分126,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在中心地理位置的省会城市是( )。

SSS_SINGLE_SELA 成都B 贵阳C 广州D 杭州2.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具有的优势的区位是 ( )。

SSS_SINGLE_SELA 产业基础好,技术水平高B 能源充足,土地丰富C 国家政策优惠,经济腹地大D 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3.在城镇体系规划中,城市金字塔与城镇体系规划哪一部分的内容密切相关?( )SSS_SINGLE_SELA 城镇规模等级结构B 城镇空间分布结构C 城镇人口年龄结构D 城镇职能结构4.以大城市为中心来考察城市化现象,存在着( )两种类型的城市化。

SSS_SINGLE_SELA 外延和飞地B 向心与离心C 景观和职能D 积极和消极5.假定S代表“4城市指数”,P1,P2,P3,几分别代表城镇体系人口规模前4位的城市,P1>P2>P3>P4,指出以下方法中哪一种是计算4城市指数的正确方法?( )SSS_SINGLE_SELAS=(P1+P2+P3+P4)/4BS=(P1+P2+P3)/P4CS=P1/(P2+P3+P4)DS=(P1+P2)/(P3+P4)6.城市的内部结构有“经典三模式”之说,正确的“经典三模式”是( )。

SSS_SINGLE_SELA 霍伊特的同心圆模式、麦吉的东南亚港口城市模式、曼纳的英国工业城市模式B 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霍伊特的扇形模式、哈里斯和乌尔曼的多核心模式C 麦吉的扇形模式、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曼纳的英国工业城市模式’D 霍伊特的同心圆模式、伯吉斯的扇形模式、曼纳的多核心模式7.下列对中心性和服务范围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一个地点的中心性可以理解为一个地点对围绕它的周围地区的相对意义的总和;②城镇的人口规模不能用来测量城镇的中心性;③中心地提供的每一种商品和服务都有其可变的服务范围;④范围的上限是消费者愿意去一个中心地得到商品或服务的最远距离,超过这一距离,他便可能去另一个较近的中心地SSS_SINGLE_SELA ①③④B ①②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8.关于城镇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美国上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的成因分析及采取的措施

美国上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的成因分析及采取的措施

上世纪70年代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困难时期,经济危机的成因包括石油危机、通货膨胀、贸易逆差等问题。

为了应对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改变货币政策、推动能源开发、加强贸易调整等。

首先,石油危机是1973年至1974年间美国经济危机的主要成因之一、由于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支持,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限制了对西方国家的石油供应,导致石油价格急剧上涨。

这对于高度依赖石油的美国经济来说是一个重大冲击。

石油价格的暴涨导致了能源成本的急剧增加,许多公司遭受了巨大的压力,许多工人也失去了工作。

其次,通货膨胀也是经济危机的主要成因之一、20世纪70年代上半叶,美国经历了高通胀的时期。

原因之一是越南战争,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费用,大量增发货币导致货币供应过度扩张。

此外,石油价格上涨也增加了生产成本,进一步推动了物价的上涨。

高通胀削弱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进一步恶化了经济状况。

贸易逆差也对美国经济形成了压力。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贸易逆差急剧扩大,特别是与日本的贸易逆差大幅增加。

大量廉价日本进口商品对美国制造业造成冲击,导致大量工人失去工作。

贸易逆差加剧了经济危机,使得美国的贸易政策成为经济调整的重要课题。

为了应对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改变了货币政策,通过提高利率来遏制通货膨胀。

这使得借贷成本增加,减少了消费和投资,但也成功地抑制了通胀。

其次,美国政府推动能源开发,鼓励国内能源的生产和使用。

这包括扩大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增加核能量的利用,以降低对进口能源的依赖。

此外,为了应对贸易逆差,美国政府加强了对进口商品的监管措施,并与日本等贸易伙伴进行了贸易谈判。

以上措施使得美国经济逐渐摆脱了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

特别是货币政策的调整使得通货膨胀得到控制,经济逐渐稳定。

美国的能源开发也减少了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提高了经济的韧性。

贸易政策的调整有效地降低了贸易逆差,保护了国内产业。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大全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大全

1,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聚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场所——市集——城市。

2,城市的产生:一是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首先作为人类的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发展。

二是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矿产资源、水热资源、淡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的富饶程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状经济发展得水平和结构特征,未来开发的潜力都可以影响区域的城市发展。

三是城市的地理位置,城市的地理位置是城市及其外部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

有利的结合则有利于城市的地理位置,必然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则亦然。

3,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一是大、中、小位置(从不同空间尺度来考察)大位置是城市对较大范围的事物的相对关系,可以借助小比例尺地图进行分析。

小位置是城市对其所在城址及附近事物的相对关系,可以借助大比例尺地图进行分析。

有时可以从大小位置之间分出一种中位置。

二是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从城市及其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区分的;如太原、贵阳作为各自身份的中心,舟山的沈家门作为邻接渔场。

①中心位置:城市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城市与其以外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

中心位置既便于四面八方的交通线向中心会聚,也有利于从中心向外开辟新的交通线,因而促使城市的发展。

如太原、贵阳作为各自省份的中心②重心位置:如西安、杭州、南昌、乌鲁木齐等省会城市均不在各省的中心位置,却都接近于省域的重心位置。

③邻接位置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不必要或不可能在本区域的中央。

渔港要求邻近渔场,如舟山的沈家门,广西的北海;矿业城市要求邻接矿区,如煤城淮北、鸡西;耗能工业要求接近廉价电源地等。

④门户位置:一种特殊的邻接位置可叫门户位置或出入口位置。

当一个地理区的对外联系集中在某一方向上时,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常常不在本区中央,而明显偏于主要联系方向一端。

地理课前三分钟演讲

地理课前三分钟演讲

地理课前三分钟远在人类文明出现之前,一场巨大的火山喷发将美国西部的大部分地区盖上了厚厚的一层火山灰,留下了一个60公里长,45公里宽的火山口。

这场发生在约64万年前的火山喷发,它造就了有“地狱冒泡的地方”之称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1871年,费迪南德 (ferdinand hayden)带领一支探险队进入黄石公园,他们用带回来的照片说服了美国国会,从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所以它在美国的国家公园系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黄石的美,在于它独特的地貌特征,丰富的矿物质积淀出醉人的颜色。

很多历史上曾经是火山口的地方现在大都安安静静地淌着各种颜色的水。

第一个见到的是蓝色,就是那种在九寨沟能看到的蓝色,虽然颜色有深有浅,但都很纯净,不含一丝杂色。

第二个见到的是柠檬黄,还有蓝紫色、橘红色、白色、粉蓝色。

水的边缘是浓重的鹅黄混合了点橘红,参差不齐的分界像是各种颜色的对撞,整个场景就像是画家用颜料对撞出来的水彩画。

一些活跃的地热泉不断地往外腾腾地冒着热气,每隔一段时间就往外喷发一次,但没有规律可言。

空气中迷漫着一种怪怪的味道,闻起来略略有些像在煮鸡蛋。

走在发白的木板栈道上,穿过疏密不一的雾气,仿佛步行在一个虚幻的世界。

这就是老忠实喷泉,老忠实喷泉(old faithful)是每一个来黄石的人必不可错过的景观。

老忠实泉每隔一个半小时喷发一次,每次喷发的时间与预计的时间不会差过几分钟。

一些老忠实喷泉的水柱气势磅薄,像巨杉树一样高大,其直径从1.5米到18米不等,高度45米至91米。

巨大的力量可以使它们在这样的高度上持续数分钟,有的可持续将近一个小时,也有的一次喷洒数星期。

水柱笔直,水光闪烁。

水声鼎沸,仿佛暴风雨正在它们的脚下肆虐咆哮。

无论形状怎样,无论大小如何,也无论天气条件怎样,所有间歇泉都在日夜不停忠实地一会腾起,一会沉落,水柱在瞬间迅速腾起,仿佛命中注定难以驾驭一般,随风摇曳。

黄石的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_逆城市化_现象及其实质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_逆城市化_现象及其实质

① 参见孙群郎《: 美国大都市区生态组织结构的形成及其成因》《, 世界历史》2000 年第 2 期。 ② 王旭《: 大都市区化 :本世纪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 美国研究》1998 年第 4 期。 ③ 关于两次城市危机的详细情况 ,参见王旭《: 当代美国大都市区社会问题与联邦政府政策》《, 世界历史》2001 年第 3
一种新趋向 ,从此 ,美国城市的时代行将结束“, 逆城市化”和“非都市区化”将成为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 ,其主要代 表人物和著作有布赖恩·贝里主编《: 城市化与逆城市化》(Brian J . L. Berry , ed. , Urbanization and Counterurbanization) ,伦 敦 1976 年版 ;肯尼思·福克斯《: 大都市区化的美国 ———美国的城市生活与城市政策》( Kenneth Fox , Metropolitan America : Urban Life and Urban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 1940 - 1980) ,密西西比大学出版社 1986 年版。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所谓 逆城市化只是一种反常现象 ,当短期的经济和人口因素过去以后 ,城市的发展自然会步入正轨。比如 A. G. 钱皮恩主 编《: 逆城市化 ———人口分散面貌与性质的变化》(A. G. Champion , ed. , Counterurbanization : The Changing Pace and Nature of Population Deconcentration) ,纽约 1989 年版 ;美国商业部人口普查局《: 向非都市地区迁移 ———对迁移趋势与原因的评 价》(U. 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 Bureau of the Census , Migration to Nonmetropolitan Areas : Appraising the Trend and Reasons for Moving)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1980 年版。我国学者对逆城市化现象也多有关注 ,比如谢文蕙、邓卫认为“, 它似乎和 城市化是背道而驰的”,甚至与郊区化等同看待(参见《城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周一星在《城市地理 学》(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版) 一书中认为 ,城市郊区化和逆城镇化是城市离心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 简新华、刘传江在《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模式》《( 世界经济》1998 年第 4 期) 指出“, 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 ,而是 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李其荣在《对立与统一 ———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东南大学出版 社 2000 年版) 中也持相同观点。王旭在《“逆城市化”论质疑》《( 史学理论研究》2002 年第 2 期) 一文中也对“逆城市化” 论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批驳 。

郊区化与逆城市化

郊区化与逆城市化

发达国家 基本不变 减少 增加(非农业人口)
①大城市居民对环境要求 高;②发达国家乡村设施 好;③私家车多、高速公 路发达;④弹性工作时间、 家庭办公的兴起
乡村人 口数量
原因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郊区化的差异: 对应国家 外迁阶层 烂 心 发达国家 树 烂 皮 树 高收入 阶层 原因分析 1.中心城区环境恶化、治安差; 2.郊区环境优雅、舒适; 3.私家车的普及。 1.中心城区居住成本上升; 2.新建居住小区在郊区; 3.中心城区改造,原有居住 用地被商业用地或公共设施 用地置换。
郊区化 迁移方向 发生地 城市地域 结 果 城市人 口数量 中心城区 郊区
逆城市化 大城市 乡村
发展中国家大城市 扩大(郊区农-城) 增加(中心城区-郊区; 郊区农业人口-城市人口) 减少
①中心城区人口多,环境恶化 ②新建居住小区在郊区; ③市中心区改造,原居住用地 被商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置 换
郊区化与逆城市化
相同点 不同点
由于城市问题的产生而出现
是与城市化过程相伴的现象
中心城区 城市郊区 乡村或 小城镇
郊区化
逆城市化
三、郊区化
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迁移的过程。 1、郊区化:
19世纪,郊区化在欧洲的大城市出现, 20世纪20年代席卷美国,进 2、郊区化产生的原因: 入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也出现了郊区化现象。
1)城市中心地价上涨 2013北京每平方公里 1289常住人口 中心城区人口密度降低 2)新建住宅多建于城郊地区 3)轨道交通发展和私家车普及 3、郊区化带来的变化: 1)农村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 2)中心城区人口减少,郊区人口增加 ,城市总人口增加。
四、逆城市化
1、逆城市化: 大城市人口向周边中小城市或 乡村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迁移的过程。 逆城市化现象首先出现在20 世纪60年代的英国,70年代开始向美国

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的本质和影响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派生出来 的新潮流。 “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 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大城市人口向卫 星城迁移的倾向。 “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 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
逆城市化的本质和影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区别
相同点
不同点
中心城区 城市郊区 乡村或 小城镇
由于城市问题的产生而出现
是与城市化过程相伴的现象
郊区化
逆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区别
郊区化 迁移方向 城市人口数量 中心城区 增加 逆城市化 郊区 城市 乡村、小城镇 减少
乡村人口数量
举例
减少
静安区 嘉定区 上海
增加
嘉兴
逆城市化的发展
逆城市化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要经历 以下4个阶段:



萌芽阶段———首先搬入郊区的都是富有阶层 形成阶段———大量中产阶级开始搬入新的郊外开发区 居 住,但仍要每天到市中心工作,购物和娱乐; 发展阶段———居住郊区化和工业郊区化; 成熟阶段———郊区的自立程度越来越高,由单一的居 住功能变成具有各种城市功能的就业中心。郊区人口是 都市区人口的一部分,郊区化的出现导致了多中心城市 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巨型城市带的兴起。
针对大城市发展开始趋缓的这种现象,美国地理学 者 布赖恩·J·L·贝里,于1976年首先提出了逆城 市化(Counter-urbanization)的概念。

逆城市化的含义

逆城市化”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当城市的发展到了 一定极限,就得调整和优化城市的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由 此,中心城市的各种功能,比如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 中心以及居住和休闲娱乐等功能纷纷向有条件的中小城镇及 乡村分解。这些功能分解就是“逆城市化”。

20世纪70年代美国环境运动的原因、内容和影响分析

20世纪70年代美国环境运动的原因、内容和影响分析

区域发展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18期26作者简介:张纪伟,女,河南南阳人,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硕士,主要从事世界近现代史研究㊂20世纪70年代美国环境运动的原因、内容和影响分析张纪伟(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重庆401331)摘 要:20世纪70年代发生在美国的环境运动在世界环境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㊂由于美国20世纪下半叶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在 地球日 活动的推动下,政府开始建立环境保护局和加强法律的环保力度㊂这场环境运动使得美国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改善,公众的环保意识增强,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转型的同时,也推动了环境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㊂关键词:20世纪70年代;美国;环境运动中图分类号:F 2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311/j.c n k i .1672-3198.2021.18.012 摆脱贫穷,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代价就是会出现一系列复杂的环境问题,所以环境运动的开展也就应运而生㊂毋庸置疑,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坚强而脆弱,因此我们对于地球的环境需要有 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 的态度㊂研究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环境运动可以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也对现代其他国家在环境治理问题上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㊂1 美国20世纪70年代主要的环境问题1.1 空气污染美国的空气污染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美国开始从轻工业转向由钢铁工业和石油工业为主的重工业,机械加工产业㊁炼油产业和硫酸厂等各种厂矿林立,工厂向空中喷出的浓烟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㊁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成分,致使空气无法呼吸㊂其次,随着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行业的发展势头旺盛㊂ 1945-1965年间,美国人口增加了35%,同时登记注册的汽车数量的增长率是180%,从2600万辆增加到7200万辆㊂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大约80%的家庭拥有汽车㊂汽车尾气排放的有害污染物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另一个主要原因㊂所以汽车不断增多的同时,新的空气污染问题也相继出现㊂1.2 水污染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厂的大量兴建,导致工业废水排入江河湖海里面,污染水源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问题带来了潜在的威胁㊂20世纪60~70年代,水污染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对象,因为水源的污染影响了鱼类的存活㊂伊利湖的鲟鱼1900年前每年产出100万磅,1964年仅产出4000磅,青鱼从1400万磅降至7.64万磅㊂水污染不仅导致大量鱼类的死亡,也危害到了人类的生命健康㊂ 1965年夏天,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河也市,因饮水不洁,致使5人死亡,18000人病例 ㊂除了工业废水的排放污染水源,人们不自觉爱护环境,到处往河流湖泊扔垃圾也是造成水源污染的另一个原因㊂随着美国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情操的陶冶㊂闲暇时刻外出旅游,去体验室外的自然美景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那么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一些垃圾,影响社会环境㊂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 全国各大水系㊁公共水体㊁城市和工矿企业的水源普遍受到污染的威胁 ㊂1.3 化学污染化学工业迎合了二战后美国社会对物质的消费需求,它为民众创造了很多新颖的产品,比如,塑料袋,食品添加剂㊁清洁剂㊁杀虫剂等㊂尤其是塑料制品,几乎成为人们生活使用的必需品,这些化学用品虽然提升了人类生活的标准,但由此产生的垃圾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㊂ 1940年,有机合成的化学物产量还不足100亿磅,到1980年膨胀到3500亿磅,化学工业雇佣的个人不少于80万,每年的销售额超过2600亿美元,到1980年为止,美国已经制造7万种有机化合物,并且每年还会增加1500种新的化合物 ㊂大量的化合物被生产㊁被使用,环境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㊂因为这些化学物质不容易被分解,会长期性的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的危害㊂2 美国20世纪70年代美国环境运动的主要内容2.1地球日 活动1970年开展的 地球日 活动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环境保护运动之一㊂1962年蕾切尔㊃卡逊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引起了全国的巨大轰动和震撼,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㊁教育的普及㊁文化素养的提高,也就使人们更加关注生活的 质量㊂这就包括更高规格的身体健康标准,更好的生活条件,但是现实却是污浊的水㊁烟雾弥漫的城市和日益恶化的生活环境,因此对环境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㊂1970年4月22日,大约有2000万 他们中间有很多年轻人 聚集在街头㊁校园㊁河边㊁公园和政府与公司的大楼前,来表达他们对环境形势的悲痛与焦虑,这一天被称为 地球日 ㊂1970年的 地球日 活动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有组织的游行示威,它改变了整个社会对环境的看法,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更好的保护环境才能有利于健康的生活,这场运动成了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㊂2.2 建立环境保护局在 地球日 活动的推动和民众对环境保护的呼吁下,尼克松总统于1970年12月发布‘政府改组第三号令“,建立环境保护局㊂环境保护局由一系列的管理机构和项目合并组成,如 联邦水质管理局㊁内务部的杀虫剂项目㊁国家空气污染控制管理局的杀虫剂研究项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18期27目㊁水卫生局㊁卫生教育福利部的放射卫星局的一部分等 ㊂它的运行宗旨主要是保护和管理全国的环境,为人类构建环保健康的生活㊂今天的美国环境保护局经历50年左右的发展,运行机制和机构日益趋近完善㊂现在有全体职员的人数规模不断壮大,所管辖的机构有环境保护总局㊁分局㊁实验室等㊂自从环境保护局成立以来,它就承载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美好期望,同时也给其他国家提供了治理环境的经验㊂2.3 加强法律的环保力度环境运动的影响日益增大,引起了联邦政府的重视,于是政府顺应民意出台了相关的环境法规,致力于更好的如何保护环境和降低环境对人类的伤害㊂‘国家环境政策法“是奠定美国现代环境政策的基石㊂这部法律向美国民众表示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决心,不管是政府人员还是普通民众都应该遵从法律法规的规定㊂最重要的是,该法规明确了联邦政府和各州之间对于保护环境的职责,以及民众对政府官员致力于环境保护的举措形成监督机制㊂1970年的‘清洁空气法“也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㊂法律规定污染物排放量要达到国家法规的规定,而且要求加大研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新能源技术的力度,这也明确了有害污染物的排放和控制汽车尾气之间的关系㊂1972年颁布的‘清洁水法“(又名‘联邦水污染控制法“)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法规㊂该法案主要对向河流㊁湖泊㊁下水道等各种水体的排放物有所规定,尤其是针对企业,企业要处理好污水问题才能排放㊂两年以后,又通过了一部‘安全饮用水法“,保证美国民众饮水安全的问题㊂除此之外,联邦政府还出台了一些其它法规㊂比如1972年颁布的‘联邦杀虫剂㊁灭鼠剂和杀菌剂法“㊁1976年‘联邦土地管理法“和1977年的‘国家森林管理法“等,涉及方方面面,从而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法律力度㊂3 美国20世纪70年代美国环境运动的影响3.1 城市环境得到改善环境保护运动的开展带来了长久的收益,首先就是自然环境得到了改善㊂在空气净化方面,‘清洁空气法“的实施和民众对汽车尾气净化技术的普遍使用,美国大多数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基本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㊂在水资源方面,‘清洁水法“实施之后的数十年里,湿地的生态系统得到改变,水质得到净化,鸟鱼的数量增多㊂工业废水和下水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净化,工业企业逐渐向环保企业转型,既保证了经济效益也保护了环境㊂1974年‘安全饮用水法“颁布之后,环保局与各州制定实施计划,对饮用水源问题加大关注度,减少了饮用水因污染而引起的疾病,提升了城市市民生活质量㊂3.2 美国民众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运动的开展使美国民众意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㊂环境问题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环境的污染会给每一个人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㊂同时,环境运动也使得人们意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环境好人们的生活才会好㊂在工业化与污染方面,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污染是工业化必须要付出的代价,自从环保运动开展以来,人们慢慢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和人类的健康生活是可以达到双赢的,而且还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㊂ 环境意识越来越深入到国家机构㊁法律和日常生活中 ㊂另外在教育上,学校也积极开展环保运动,在广大青少年的思想中灌输对环境保护的认同感㊂教育具有潜移默化和长远持久的特点,青少年早早具有环保意识是长远之计,也是百年大计,环保与教育结合,是防治污染的有利性措施㊂3.3 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创新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重工业开始慢慢向新兴科技工业转型㊂美国汽车行业由于环保运动的开展,行业内部开始进行变革,把绿色环保作为更主要的目标㊂为了解决汽车尾气污染问题发明了催化转换器,这一产业结构的转型在为城市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也为国家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益㊂高污染的产业因为污染治理费用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成本压力,促使了一个新型工业的产生污染控制型的环保产业,为企业环境污染问题找到了合适的解决办法,也为大众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㊂国内产业结构的转型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状况,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只有合理兼顾二者,才能满足民众宜居安康的美好愿望㊂3.4 推动了环境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在环境运动的推动下,美国大中小学也都开设了与环境相关的课程,尤其是一些大学课程,基本都有环境史的课程㊂到60年代末期,有关环境方面的学科层出不穷,如环境政治学㊁环境经济学㊁环境史学㊁环境法学等㊂这使得美国在环境学研究方面有很大的突破,取得了很多环境学方面的成果,为世界环境学研究和环保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㊂在科技发展处于转换期的新时代,环境污染与能源枯竭并存㊁全球变暖与极端气候并存,将环保问题纳入科学研究之中,有利于传统的工业文明顺利走向生态文明㊂4 结语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的环境保护运动,以环境保护局和加强法律的环保力度展开工作,改善了自然环境,提高了民众的环保意识,升级了产业结构,并且也推动了环境学的发展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对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㊂缘木求鱼不可取,竭泽而渔更不可行㊂在全球人民期待美丽世界的今天,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新道路㊂这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值得借鉴的经验,但是我们不能照搬他国模式,要结合本国国情,实事求是,制定出适合本国发展的环保政策㊂参考文献[1]尚宇晨.20世纪70年代美国城市水污染与联邦政府的治理[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2]巴里㊃康芒纳.封闭的循环 自然㊁人和技术[M ].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3]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国外公害概况[M ].北京:总后勤部化工生产管理局环境保护处,1974:109.[4]腾海键.战后美国环境政策史[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43.[5]R o b e r tG o t t l i e b ,F o r c i n g t h eS p r i n g :T h e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o f t h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M o v e m e n t [M ].W a s h i n gt o n .D .C :I s l a n dP r e s s ,1993:76.[6]封晓霞.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环境运动研究[D ].兰州:兰州大学,2013:34.[7]B e n j a m i nK l i n e ,F i r s tA l o n g t h e r i v e r :AB r i e fH i s t o r y o f t h eU.S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M o v e m e n t [M ].L a n h a m :R o w m a n&L i t t l e f i e l d P u b l i s h e r s ,I n c ,2007.。

第27题城市化进程及特征

第27题城市化进程及特征

第27题城市化进程及特征【高考会这样考】以图文材料给出某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或其城市化特征,要求考生分析其所处城市化阶段。

【考生应注意的问题】(1)将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联系起来,从根源上认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从而认识城市化的实质。

(2)注意结合实例理解并掌握不同城市化阶段的特征,区分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并注意城市化水平的三大表现。

(3)掌握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背景,认识其并不是城市化的倒退,而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押题19781980199019962000200220062008时问(年)1949\195445.7城市人口比重(%)?lO.6,(1)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升B.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发达国家C.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城市化D.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农业的发展(2)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今后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向是A.大城市的人口向西部转移B.大城市的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C.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D.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解析】(1)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城市人口比重持续上升,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升。

选A。

(2)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向: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主要是控制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人口数量),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选D。

【押题2】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迁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建设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下图为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材料二中的、、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C .降水下渗量减少 D .城市热岛效应
图 6 . 31 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 系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7 .是((06)江苏)城市化发展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B序依次 A.a一d一b一c B.a一c一d一b C。d一b一c一a D.c 一d一b一a 8 .(06江苏)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B现象是 A .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 B .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c .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D ,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2. 标志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3.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
4.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
第三产业的发展
6.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阶段
城市化阶 城市化

水平
城市化发 地域扩展 展速度 趋势
环境质量下降 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 交通拥挤 居住条件差
比较典型的城市环境问题
探究点三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 (1 (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3 (4
8、世界4种城市化模式
(1)、逆城市化现象 时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 发生空间: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含义: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 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
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 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 性循环
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
1、历史原因:原有基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在的 功能区现 状。 2、经济因素: (1)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2)交通的通达性:市中心通达度最高,租 金最贵。从市中心延伸出的主要公路两旁 和公路交会处通达度相对较高,租金较贵。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实质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实质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实质*孙群郎内容提要自20世纪初期美国大都市区形成以来,大都市区的发展成为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模式。

然而,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城市发展进程出现了“新”的现象,即非都市地区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大都市区。

据此,一些美国学者认为美国的城市时代和大都市区时代行将结束,“非都市化”时代或“逆城市化”时代即将来临。

然而笔者认为,这种“非都市化”或“逆城市化”是城市扩张即郊区化进程的继续,是大都市区进一步膨胀的结果。

关键词城市化郊区化大都市区化逆城市化20世纪以来,美国的大都市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都市区的发展速度趋缓,甚至出现了人口减少的现象,而非都市地区的发展速度则明显提高,于是,“逆城市化”论盛行一时,甚至有学者认为城市化时代即将结束①。

但笔者认为,要正确理解“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实质,就要准确把握城市化、郊区化和大都市区化的关系。

一、城市化、郊区化和大都市区化的关系概念是任何学术研究的基础。

因此,在探讨美国城市发展问题时,必须明确这样两组概念————————* 该文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十五·211”项目“地域文明重点问题”的成果。

①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一种观点认为,逆城市化代表了美国城市发展的一种新趋向,从此,美国城市的时代行将结束,“逆城市化”和“非都市区化”将成为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其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有布赖恩·贝里主编:《城市化与逆城市化》(Brian J.L.berry,ed.,Urbanization and Counterurbanization),伦敦1976年版;肯尼思·福克斯:《大都市区化的美国——美国的城市生活与城市政策》(Kenneth Fox,Metropolitan America:Urban.Life and Urban Policy in United States,1940-1980),密西西比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近十年来的美国城市史研究综述

中国近十年来的美国城市史研究综述

中国近十年来的美国城市史研究综述摘要:国内学术界关于美国城市史的研究,已经涉及到美国城市史的方方面面,这些成果在促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研究方面提供了宝贵经验。

本文仅就近十年我国史学界对美国城市的研究作一综述,为国内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些线索。

关键字:美国;城市史;研究;综述在我国,美国城市史作为美国历史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在 80 年代兴起。

我国的美国城市史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且研究领域也在不断地拓宽,我国史学工作者在此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笔者拟从美国城市史研究的专著论文和综述性文章这两大方面进行梳理。

王旭在2000年出版的《美国城市史》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本外国城市史。

王著的最大特点是作者对美国学术界城市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有选择性地借鉴和引进。

基于对美国城市史研究重要著作和最新成果较全面的了解,作者择善而从,利用不同学者的理论来分析和解释美国城市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迁。

作为一本专门史,作者把它置于美国通史的背景中,并与重大政治事件和主要经济技术发展相结合加以论述。

既注意了美国城市发展的内在一致性,又突出了不同时期的特点。

上篇试图勾画出美国从一个英属殖民地发展为世界一流强国过程中城市发展的梗概,并尽可能充分地展示当时城市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下篇主要讨论了联邦政府对城市事务的干预、郊区化和大都市区化和美国所谓的西部、南部“阳光带”和西海岸地区城市崛起的背景这三个问题。

1新观点和新思想随处可见,的确反映出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力,也说明一部好的概览最好以作者自己的专题研究为基础。

由于城市史在中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作者对一些特有的概念术语都在文中作了说明。

2河南大学的王金虎副教授撰写了《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美国城市政治改革》3和《论美国城市的定居救助之家运动》两篇文章对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城市政治和改革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

4在《对美国大都市区化历史地位的再认识》一文中王旭再次对美国大都市区化做了深入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大都市区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较高阶段的必然现象。

《城市地理学》课程试卷(八)(城规评估)

《城市地理学》课程试卷(八)(城规评估)

《城市地理学》课程试卷(八)本试卷用于邵阳学院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生(时量:12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1、答卷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2、答卷必须写明题目序号,并按题号顺序答题。

3、请保持行距,保持卷面整洁。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一个城市的全部经济活动,按其服务对象,可分为和两部分。

2、城市内部的商业布局一般分为三种,即:、和。

3、美国拉格教授认为,转运功能可分成三类:即、和政治性转运。

4、城市的兴起和成长的前提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前提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5、从城市产生和发展的观点出发,大致可将城市分为三种类型,即、和。

6、美国按照1990年的最新规定,一个城市化地区由和两部分组成,两者合起来至少有5万人。

7、1949年捷夫提出在经济发达国家里,一体化的城市体系的城市规模分布可用简单公式表达:。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称为。

A、首位城市B、首位分布C、首位度D、首位比2、扇形模式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学说是提出的。

A、伯吉斯B、霍伊特C、哈里斯D、厄尔曼3、有着密集人口和各种人工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组成的城镇聚落的实体称为。

A、城市建成区B、城市功能区C、大都市区D、城市影响圈4、1955年纳尔逊(H.J.Nelson)的美国城市职能分类属于。

A、一般描述方法B、统计描述方法C、统计分析方法D、城市经济基础研究方法5、在国外,贫民窟一般位于。

A、城市交通不方便区B、大城市中心区附近C、城市边缘区D、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区三、解释下列每组术语(每组5分,共20分)1、社区和社会区2、大都市区和大都市带3、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4、城市均质性和城市均质地域四、绘图说明题(8分)试绘图说明城市化发展进程的S型曲线。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简述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区别与联系。

2、简述郊区城市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城市管理学(第二版)

城市管理学(第二版)

壹-导论1、城市是人口居住和工商贸易的聚集地。

城是指四周筑有城墙,扼守交通要冲,具有防卫意义的军事据点;市是指交换和贸易的场所。

2、城市的萌芽可追溯到夏商时代。

唐宋时期已经出现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3、建制市是地方建制的一种,设置需要具备一定的标准和条件,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批。

清朝末年才仿效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实行城乡分治,设置自治市。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很长时期内曾经继承城乡分治的传统。

20世纪80年代推行“市领导县”体制。

4、广域型建制市,是中国城市管理有别于西方国家的显著特征。

5、城市管理是对城市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

强调以人为本、公共利益,强调公平和责任,公共选择和利益聚合。

基本使命:有效提供城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市民的公共需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6、城市管理的原则:①以人文本:把满足人的需求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中心任务。

②系统管理:考察系统内容相互关联的各要素、各环节。

③法治透明:管理过程应当依法行政,保持公开透明。

④利益平衡:综合权衡社会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

⑤公众参与:发展和完善参与渠道,保障利益表达权。

⑥成本效益:城市善治要求以合宜的成本投入取得最优成效。

新公共管理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是城市管理学能够从多个学科中汲取营养。

城市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城市与城市化;城市管理体制;城市管理主体;城市管理个体;城市管理规律和方法。

城市管理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规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

城市管理学的研究意义:学习和研究城市管理学有利于保障城市化健康发展;学习和研究城市管理学有利于提升公共服务效益;学习和研究城市管理学有利于提升公众满意度;学习和研究城市管理学可以培养造就大批人才。

贰-城市与城市化7、城市是非农业人口大量聚集、具有综合功能的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共同体,它具有人口密集、资源密集、文化荟萃、信息集中、工作高效等特点,在有限的城市地域空间内,各种生产要素高度密集切互相交织在一起。

市政管理学

市政管理学

第一章1、在清代以前,中国没有“市”建制。

直到清朝末年才效仿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实行城乡分治。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很长时期内曾经继承了城乡分治的传统。

20世纪80年代推行“市领导县”体制以后,市建制逐渐发展为广域型市,每个市在行政区划上都包含大片的农村地区,市政府同时承担着农业和农村管理工作。

2、市政管理的含义:是指对城市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其特征为:首先,市政管理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公共需求为导向,它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公共利益,这与私人管理的赢利和利润取向不同。

其次,市政管理强调公平和责任,而私人管理更强调效率和竞争。

最后,市政管理包括广泛而复杂的公共选择和利益聚合过程,而私人管理的运作受公共舆论和政治过程的影响要小得多。

第二章1、划分城市的方法:一是根据人口密度划分二是根据人口规模划分三是行政划分法四是职业界定法2、世界上第一个超过10万人口的城市,是公元前14世纪古埃及的首都底比斯。

到公元前5世纪,城市文明在地理上的扩展已经比较充分,巴比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根据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城市化率超过30%以后,城市化进程会呈加速发展趋势;当城市化率达到70%以后,城市化进程呈减速发展趋势。

4、“逆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和城市职能向郊区和小城镇迁移和扩散的过程。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第三章1、公共部门的概念:是以公共权力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其行动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制性的社会组织体系。

2、公共部门主要特征:1、共有产权2、公共利益3、集体行动4、非市场化3、外部效应亦称外部性,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它具体表现为,作为经济主体的交易双方在经济活动中产生一种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并带来一定的利益或损害,这种利益或损害不是由经济主体自身而是由第三方或社会来获得或承担,第三方因此获得的利益或付出的成本在交易双方的决策中都未予以考虑,外部效应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

中美“逆城市化”现象之比较

中美“逆城市化”现象之比较

城市, 难免导致环境污染 、 交通拥堵、 犯罪增加等“ 城市病”社 ,
其次 , 尽管 在城市化发展到一定 阶段后 可能出现大城 市发 会 中上层 向生态环境相对 较好 的郊 区、乡村迁移在情理之 中。 展迟滞 的现 象 , 但从长期 和全局 来看 , 大城 市尤其是 大都 市 区 然 而 ,0 8 中国城市 化率 仅为 4 .%,在 尚未完 全成为城市 的发展总是在城市化进程 中处于优先地位 。所谓 大都市 区, 20 年 5 7 圆 是 化 国家 时就出现 了较 为明显的“ 逆城 市化” 现象 , 然不符合城 原有 的一个 或数个 大城市 与周 围的 中小城 市及其 郊区连成 的 显 市 化的一般规律 。 有机整体 。以美 国为例 , 11 以来 , 自 8 0年 仅仅在 2 0世纪 7 0年 值 得注意 的是 , 中国 当前 的“ 对 逆城市 化” 现象 , 从政 府到 代 出现 过大都市 区人 1增长率低 于非 大都市 区的情况 。 17 3 90 学术界都不乏赞赏与支持 。 有的将之等 同于西方发达 国家在城 年 ,大都市 区人 1 占美 国总人 1 的 6 .%,到 2 0 已增 至 3 3 86 0 0年 市化成熟阶段 出现 的郊 区城市化 ; 的将之列 为城市化 的一个 8 .%; 有 03 而非大都市区人 口数量则是绝对下 降 , 占总人 1 比例 3的 新 阶段 , 而将 城市化进程分 为集中型城市化 、 区化和 “ 从 郊 逆城 持续降低。3 [ 1 明美 国人 口不断 向以大城市 、 这说 特大城市为 中心 市化 ” 三个 阶段 , 进而主 张 中国的城市 化进程应 跳过集 中型城 的大都市区集中 , 而小城市却呈萎缩之势 。 中国, 在 由于大都市 市化阶段而直接 进入郊 区化 阶段 ……近年来 , 通过强调 国外大 区的概念 尚无 明确 的界定标准 , 故其人 口数量及增 长情 况难 以 城市所 面临 的“ 城市病 ” 而主张 以城镇 化代替城 市化 的声音不 准确计量 ; 大城市规模 的急剧 膨胀 、 口的迅 速增长却 是不 但 人 绝 于耳 。对此 , 愚以为值 得商榷 。 争的事实 , 总体看来人 1仍不 断向大城市集 中。大城市 尤其是 3 20- 0 8 - 中美两 国都 不存 在 全局 意义 上 的“ 城 市化 ” 逆 特大城市 的人 口增 长速度 明显高于全 国平均水平 :0 0-2 0 上 74 20 - 20 北京 常住人 首先 , 当前 以美 国为 代表 的西 方发 达 国家 和 中国 出现 的 年 , 海常住人 口增长率 为 1 .%;0 0- 0 9年 , 27 [ 4 广 75 深圳 为 2 .%……而 从 72 “ 逆城市化 ” 都只是一 种局部 现象 , 不能视 为城市化 发展 的 口增 长 率为 4 .%,1 州 为 4 .% , , 而 0 0 0 9年 , 中国总人 口增长 率为 1 .%。③ 32 个必然阶段 。 世界范 围来看 , 从 尽管 差异很大 , 但城市化率仍 2 0 - 20

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之真伪中国城市报社副总编辑:陈柳钦“逆城市化”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

“城市化”是一定区域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居住和消费功能向城市聚集。

在这些聚集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大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是愈来愈强大的聚集效应,同时也带来了聚集空间趋近极限和难以持续的种种“城市病”。

当城市的发展到了一定极限,就得调整和优化城市的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由此,中心城市的各种功能,比如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以及居住和休闲娱乐等功能纷纷向有条件的中小城镇及乡村分解。

这些功能分解就是“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的思想最早是英国人霍华德于1898年在其专著《明天的田园城市》中提出来的。

霍华德曾竭尽全力想创建一个人类理想的“田园城市”。

即在不影响英国逆城市化社会既得利益集团利益的情况下,开创一个集农村和城市各自优点长处的人居环境。

真正意义的“逆城市化”是在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发生的。

1970年代,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在经历快速发展之后进入城市化进程的高级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大城市人口停止增长甚至减少,人口和其他资源开始流向中小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周围的郊区小城镇。

这种现象在1970年代首先在美国出现,并被美国地理学家波恩在1976年命名为“逆城市化”。

其含义是指西方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口增多、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病”越来越严重,大量城市人口向郊区流动或者农村流动。

美国“逆城市化”的时候,人口流动有着一定的阶层秩序,富人最先搬出,随后是中产阶级,伴随着新居住地功能完善,最后形塑成为新型小城镇。

这样的格局跟美国的国情有关。

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了城市化迅速发展的黄金期,随之而来的“城市病”也呈现在世人面前,而且有愈发严重之势。

与此同时,城市的迅猛发展又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的局面。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城市交通堵塞、就业难、房价高、看病贵、高污染、能源不足等“城市病”问题越来越突出,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城市人口向农村或者远效转移的现象,如土地价格制度导致的反常“非转农”现象,农村户口升值引发的公务员主动进村“当农民”现象,大城市生活成本高昂、社会保障不到位造成的被动“逃离北上广”现象,等等,引起了学术界较多的关注,并被视为中国的“逆城市化”现象。

逆城市化和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和郊区城市化
例1: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 人口开始向郊外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 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 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和新城 或卫星城Biblioteka 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
(1)资料中叙述的现象在表中的 英国 (国家)最明
显,人们称为逆城市化现象,这是由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例2: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 然结果。图10是某地区A、B两个城市化发 展过程示意图。分析A、B城市发展演变过 程,回答下列问题。
(l)指出阶段Ⅱ中,A、B城市化处于什么阶段? 郊区城市化
•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 结果。图10是某地区A、B两个城市化发展 过程示意图。分析A、B城市发展演变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2)分析阶段ⅢA、B城市化的特点。 城市沿河流延伸;城市面积不断扩大; A、B城市相连,形成城市带
•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 结果。图10是某地区A、B两个城市化发展 过程示意图。分析A、B城市发展演变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3)比较阶段I和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差异。 阶段I:城市功能分区不明显,商业、工业、住宅混杂分布 阶段Ⅲ:城市功能分区明显,城市中心为CBD
4861
日本
71
1946
1992年
城市人口比 重(%)
人均GDP
13
114
74
6777
89
15625
76
23180
77
29486
(2)读表格回答:纵观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城 市化水平可以体现 经济 发展水平,但也可能产生 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史研究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逆城市化 现象及其实质*孙群郎内容提要 自20世纪初期美国大都市区形成以来,大都市区的发展成为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模式。

然而,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城市发展进程出现了 新的现象,即非都市地区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大都市区。

据此,一些美国学者认为美国的城市时代和大都市区时代行将结束, 非都市化 时代或 逆城市化 时代即将来临。

然而笔者认为,这种 非都市化 或 逆城市化 是城市扩张即郊区化进程的继续,是大都市区进一步膨胀的结果。

关键词 城市化 郊区化 大都市区化 逆城市化20世纪以来,美国的大都市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都市区的发展速度趋缓,甚至出现了人口减少的现象,而非都市地区的发展速度则明显提高,于是, 逆城市化 论盛行一时,甚至有学者认为城市化时代即将结束 。

但笔者认为,要正确理解 逆城市化 现象及其实质,就要准确把握城市化、郊区化和大都市区化的关系。

一、城市化、郊区化和大都市区化的关系概念是任何学术研究的基础。

因此,在探讨美国城市发展问题时,必须明确这样两组概念* 该文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 十五 211 项目 地域文明重点问题 的成果。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一种观点认为,逆城市化代表了美国城市发展的一种新趋向,从此,美国城市的时代行将结束, 逆城市化 和 非都市区化 将成为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其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有布赖恩 贝里主编: 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Brian J.L.Berry,ed.,U rbanizat ion and Co unte rurbani zation),伦敦1976年版;肯尼思 福克斯: 大都市区化的美国 美国的城市生活与城市政策 (Kenneth Fox,Met ropolitan Ame ric a: U rban Li fe and U rban Polic y in the United States,1940-1980),密西西比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所谓逆城市化只是一种反常现象,当短期的经济和人口因素过去以后,城市的发展自然会步入正轨。

比如A.G.钱皮恩主编: 逆城市化 人口分散面貌与性质的变化 (A.G.Champion,ed.,Counte rurbani zation:The Changing Pace and Nature o f Population De conc ent rat ion),纽约1989年版;美国商业部人口普查局: 向非都市地区迁移 对迁移趋势与原因的评价 (U.S.Department of Co mmerce,Bureau of the Cens us,Migration to Nonmetropo litan Are as:Appraising the Trend and Reasons for Moving),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1980年版。

我国学者对逆城市化现象也多有关注,比如谢文蕙、邓卫认为, 它似乎和城市化是背道而驰的 ,甚至与郊区化等同看待(参见 城市经济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周一星在 城市地理学 (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一书中认为,城市郊区化和逆城镇化是城市离心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

简新华、刘传江在 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模式 ( 世界经济 1998年第4期)指出, 逆城市化 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

李其荣在 对立与统一 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中也持相同观点。

王旭在 逆城市化 论质疑 ( 史学理论研究 2002年第2期)一文中也对 逆城市化 论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批驳。

及其相互关系,否则就不能准确把握其发展的脉络。

这两组概念就是城市(urban)、郊区(suburb)和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与城市化(urbanization)、郊区化(suburbanization)和大都市区化(metropolitanization)。

1 城市、郊区和大都市区的概念及其关系在第一组概念,即城市、郊区和大都市区之中,城市是最基本、最宽泛的概念,是其它两个概念的基础。

城市(urban)是一种与乡村相对立的概念。

在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人口统计中,人口达到2500人以上的居民点即为城市,不足2500人的居民点则为乡村。

这里的城市(urban)不是政治意义上的城市(city),后者是一种法人资格,需要由州议会颁发特许状予以认可。

无庸质疑,具有政治法人资格的城市(city)必然是人口不低于2500人的城市(urban),因为一个城市地区不达到一定规模,州议会一般不会颁发城市特许状,但城市(urban)地区并不一定拥有法人建制。

为了利用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资料,从而便于学术研究,美国学术界一般认为,郊区是指那些处于大都市区范围以内而又位于中心城市的行政界限以外、具有某些独特的人口、社会和经济特征、在经济和文化上对中心城市有很大的依赖关系、而在政治上却独立于中心城市的城市化和半城市化的居民社区。

因此,郊区是一个与中心城市相对立的概念,它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又包含着一定的政治意义。

郊区必须位于中心城市之外,如果被中心城市兼并就不再是郊区。

一个郊区也许人口不足2500人,但也许达到人口普查局规定的城市(urban)标准,即人口达到2500人以上,甚至达到数万人,还可能拥有城市(city)的法人资格,但仅仅相对于中心城市而言才成为郊区(sub to the city),被称为郊区的城市(suburban city)。

所以,郊区的概念具有相对性,即相对于中心城市而言是郊区。

大都市区是指一个达到5万人口的中心城市以及与之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的郊区县组成的共同体。

那么,那些处于大都市区界限以外,人口不足5万的中小城市就不包括在大都市区的范围内,属于非都市地区。

所以大都市区并不包含所有的城市人口。

比如,1970年,美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73.5%,其中60.5%位于大都市区以内,另外13.0%位于大都市区以外。

但是,在大都市区范围内,又包含了许多人口在2500人以下的社区,即乡村人口。

比如,1970年,美国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6.5%,其中8.1%位于大都市区以内,18.4%位于大都市区以外 。

由此可见,城市和大都市区是一对交叉性的概念。

而非都市地区则不等于乡村地区,因为它还包括许多中小城市。

2 城市化、郊区化和大都市区化的关系(1)城市化与郊区化的关系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聚集过程,而郊区化是指城市人口向周围地区的扩散过程。

然而城市化与郊区化并不是一个完全对立的发展过程,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首先,城市的形成和扩大,产生一种向外扩张的压力,从而推动人口和产业向外分散,形成郊区化过程。

其次,随着郊区的进一步发展,其空间规模和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不断提高,人口和土地利用模式的异质性不断提高,从而使郊区的城市性特征不断增强,最后转变为高度城20 世 界 历 史 2005年第1期 美国商业部人口普查局: 美国统计摘要:1975年 (U.S.Department of Commerce,Bureau of the Census,Statistical Abstrac t o f the U nite d States ,1975),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1975年版,第17页。

市化的地区,或者干脆被中心城市所兼并。

这种城市化的方式就是城市化 郊区化 郊区城市化 新的郊区化,循环往复,交错发展,从而推动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可见,城市化是郊区化的前提,而郊区化则是城市化的一种方式。

(2)城市化和大都市区化的关系大都市区包括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即中心城市和郊区。

整体孕育于部分,中心城市和郊区的发展是大都市区形成的基本前提。

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的工业革命启动,工业化和城市化拉开了序幕,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一些起步较早的大城市优先发展,逐步形成中心城市,成为大都市区形成的第一个基本条件。

由于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同时存在着集中与分散两种趋势,在大城市集中发展的同时,分散的过程也在进行,因而,在大城市周围出现了一些居民郊区和工业卫星城市,即住宅郊区和就业郊区。

与此同时,在城市化和郊区化的这种对流过程中,城市的生态组织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市中心逐步形成了以商业性、服务性和管理性为主的中心商业区,中心商业区以强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将中心城市与周围郊区紧密地联系为一个整体,现代意义上的大都市区形成 。

因而,郊区化是大都市区形成的第二个基本条件。

进入20世纪以后,大都市区化成为 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 。

可见,城市化是大都市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而大都市区化则是城市化的一种模式。

(3)郊区化和大都市区化的关系前文指出,郊区化是大都市区化的一个基本前提,没有郊区化的发展,大都市区是不可能形成的。

大都市区形成以后,中心城市和郊区的发展都推动了大都市区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到二战以后,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不断降低,甚至出现了衰退的局面,形成了两次遍及全国的城市危机 ,而郊区的发展速度却在不断加快,郊区化成为大都市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另外,虽然郊区化和大都市区化都是城市化的一种方式,但是两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郊区化是考察城市人口和经济的分散离心运动,从而便于了解城市内在结构的变化。

而大都市区化则是对城市的集中和分散两个过程同时着眼,它更突出一种整体感。

由于郊区化和大都市区化的着眼点不尽相同,它们对于考察美国城市的发展进程和揭示城市的发展规律可谓互有利弊,各有千秋。

二、20世纪美国大都市区发展进程美国大都市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大都市区的孕育和形成阶段。

从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以来,城市就在不断形成,集中与分散两种趋势就在交错发展,在这两个过程共同作用之下,到20世纪之初就形成了大都市区。

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之初到1940年,为大都市区在全国的普遍发展并逐步成为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模式的阶段。

第三个阶段从1940年到20世纪90年代,为大都市区迅速膨胀和多中心化阶段。

本文主要探讨后两个阶21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 逆城市化 现象及其实质关于两次城市危机的详细情况,参见王旭: 当代美国大都市区社会问题与联邦政府政策 , 世界历史 2001年第3期。

王旭: 大都市区化:本世纪美国城市发展的主导趋势 , 美国研究 1998年第4期。

参见孙群郎: 美国大都市区生态组织结构的形成及其成因 , 世界历史 2000年第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