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

合集下载

小儿推拿疗法ppt课件

小儿推拿疗法ppt课件

用手掌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每次持续510分钟,可缓解腹泻引起的腹痛、腹胀等 症状。
揉足三里穴
推七节骨
用指腹按揉足三里穴,每次持续2-3分钟, 可缓解腹泻引起的身体虚弱等症状。
用拇指自上向下推动七节骨,力度适中, 每次持续3-5分钟,可缓解腹泻引起的脱肛 等症状。
便秘的推拿疗法
总结词
便秘是小儿常见病症,推拿疗法可以促 进肠道蠕动并缓解症状。
擦法
总结词
用掌根或鱼际在穴位上做快速来回擦动,适用于各个穴位和部位。
详细描述
擦法是用掌根或鱼际在穴位上做快速来回擦动,可刺激穴位,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 擦法常用于小儿推拿中的开天门、推坎宫等手法。
04 小儿常见病症的推拿疗法
感冒的推拿疗法
总结词
感冒是小儿常见病症,推拿疗 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咳嗽、腹泻等有较好的疗效。
小儿推拿疗法具有无创伤、无副 作用、操作简便等优点,受到广
泛欢迎。
推拿疗法的发展历程
小儿推拿疗法起源于中国,已 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古代,小儿推拿疗法被广泛 应用于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 的经验。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小儿推 拿疗法逐渐受到重视和研究, 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得到了进一 步证实。
推大肠俞
用拇指自上向下推动大肠俞,力度适 中,每次持续3-5分钟,可缓解便秘
引起的腹部胀满等症状。
揉天枢穴
用指腹按揉天枢穴,每次持续2-3分 钟,可促进肠道蠕动并缓解便秘症状。
摩腹
用手掌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每次持 续5-10分钟,可促进肠道蠕动并缓解 便秘症状。
夜啼的推拿疗法
总结词
夜啼是小儿常见病症, 推拿疗法可以安抚情绪
捏法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皮肤,轻轻 提起并放松,可刺激穴位,促进气血 流通,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捏法常 用于小儿推拿中的捏脊疗法。

小儿推拿的临床应用

小儿推拿的临床应用

小儿推拿的临床应用在中医传统疗法中,推拿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治疗方式,在小儿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小儿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推挤、拉扯等手法,以调理经络、气血、脏腑功能,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整脏腑功能的治疗方法。

小儿推拿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明显、无副作用等特点,因此受到了家长和医生的青睐。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小儿推拿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首先,小儿推拿能够增强免疫力。

小儿推拿能够通过调整气血运行,增强体内的阳气,从而提升免疫功能。

通过推拿可以加强体表的抵抗力,减少感冒、发热等疾病的发生。

而且小儿推拿还能够促进孩子体内经络的畅通,改善体内气血循环,使得营养物质更好的被吸收和利用,从而增强免疫功能。

其次,小儿推拿对于改善消化不良有显著效果。

小儿在生长发育阶段,由于饮食结构不合理或是其他原因,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腹胀、便秘等情况。

而小儿推拿在进食后进行,能够通过按摩腹部、调理脾胃功能,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从而有效解决消化不良问题。

有些孩子常年不爱吃饭的情况,通过推拿也可以调理他们的胃肠功能,促进食欲。

此外,小儿推拿还能够改善睡眠质量。

有些小儿因为生长发育阶段,情绪波动大,导致晚上难以入睡,或是睡眠质量不好。

而通过推拿可以调理孩子的心情,消除疲劳,让他们更容易入睡,并且进入深度睡眠。

在儿童睡眠障碍中,常常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引起,通过推拿缓解脾胃气机不畅而产生的各种消化不良问题,有利于改善睡眠情况。

最后,小儿推拿对调节情绪也有积极作用。

小儿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常常容易情绪失控,导致易怒、易哭、易焦虑等问题。

而通过推拿可以通过调整脏腑气血的运行,平衡阴阳,使之顺畅流通,从而调节情绪,使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

在小儿推拿过程中,孩子能够感受到温暖的手法和亲人的呵护,进而释放紧张情绪,减轻焦虑感,使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总之,小儿推拿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有效改善小儿的生理状况,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不良,优化睡眠质量,调节情绪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小儿推拿退烧效果好

小儿推拿退烧效果好

小儿推拿退烧效果好(转)中医认为,小儿具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故很多急慢性疾病均可出现发烧症状。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

主要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近视、便秘等疾病。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

前面介绍的那个孩子经辨证为外感风寒发烧,采用清肺经(无名指从指尖到指根)300次、清天河水(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推坎宫(自小儿眉心沿眉端向两旁推至眉梢)100次,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等推拿方法,以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

一般这类患儿经过推拿治疗一次后体温就可以降下来,下午体温会略有波动,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体温就基本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围。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这类患儿起病比较急,推拿治疗效果也比较好。

患儿长期低热,中医认为是由于久病伤阴而产生的虚热。

治疗一般采用揉内劳宫、清天河水、按揉足三里、推涌泉等推拿方法。

可以调节脏腑功能,引热下行,清退虚热,从而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也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小儿伤食发热,多由于幼儿脾常不足,加上饮食不洁或者不节,损伤脾胃,导致乳食停滞,蕴结生热。

通过清脾胃、退六腑、清大肠、摩腹等手法,可达清热消食导滞开胃的目的。

这里提醒一点,无论是什么原因的发热,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宝贝已经又睡着了,于是我坐在她身边,开始给她做推拿。

(以下的推拿次数为2岁小儿,如果是2岁以下的宝宝就要酌减,3岁以上就要增加)1、从大拇指的脾经开始推,依次推食指肝经、中指心经、无名指肺经、小指肾经,全部用“从指端到指根”直推的方法。

脾(100次)、肝(100次)、心(100次)、肺(200次)直推为泻,肾经直推为补(100次),(这点曾经有过争议,周尔普说直推为补,萧言生却说直推为泻,在以前的育儿课上我也是按萧言生的说法来讲的,但经过这次运用我已经证实,肾经应该是直推为补,特此更正)。

小儿推拿研究可行性分析

小儿推拿研究可行性分析

小儿推拿研究可行性分析引言小儿推拿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已经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被证明对婴幼儿的健康发育和疾病治疗具有积极的影响。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小儿推拿疗效的科学研究需求日益增加。

因此,本文将对小儿推拿的研究可行性进行分析。

1. 小儿推拿的现状分析小儿推拿作为中医疗法的一种,传承于中国的传统医学文化中。

几千年来,小儿推拿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婴幼儿的治疗中,被认为可以调理脏腑功能,促进身体健康。

然而,小儿推拿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

因此,对小儿推拿的研究可行性需要进行深入分析。

2. 小儿推拿研究的意义小儿推拿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科学验证小儿推拿疗效通过科学、严谨的研究设计,可以验证小儿推拿的疗效,进一步为其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2 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对小儿推拿进行系统研究,可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为儿童及其家长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2.3 深化对小儿推拿机理的理解通过研究小儿推拿的机制,可以深化对中医经络理论的理解,为小儿推拿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

2.4 保护与传承中医文化小儿推拿作为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研究,可以保护和传承中医文化,促进其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应用。

3. 小儿推拿研究可行性分析小儿推拿研究的可行性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下是几个关键因素的分析:3.1 临床试验的可行性对小儿推拿进行临床试验是验证其疗效的重要手段。

合理的研究设计、随机对照和大样本的试验是保证研究可靠性的前提。

3.2 研究者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小儿推拿研究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和经验。

研究者需要具备中医内外科知识和相关的儿童发育学知识,以进行准确的研究诊断和治疗。

3.3 研究机构和设施小儿推拿研究需要合适的研究机构和设施支持。

大型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提供的医疗资源和设备能够满足研究需要,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小儿推拿操作必看精华

小儿推拿操作必看精华
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优化推拿手法、穴位组合等手段 ,提高小儿推拿的治疗效果,缩短疗 程,减轻患儿痛苦。
小儿推拿的普及与推广
培训专业人才
加强小儿推拿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 专业素养。
普及教育知识
开展小儿推拿知识普及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和社会的认知度 和接受度,促进小儿推拿的广泛应用。
THANKS
操作时间
每次推拿时间不宜过长,一般 控制在10-20分钟以内,以免 宝宝疲劳。
适应症选择
小儿推拿适用于6岁以下的小 儿,尤其适宜于3岁以下的婴 幼儿。
操作力度
小儿推拿时应轻柔、均匀、有 力,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皮肤损 伤。
操作频率
小儿推拿的频率应根据宝宝的 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每周进行 2-3次为宜。
03
用掌心或四指指腹在脐部顺时针轻轻 揉按,可缓解腹泻症状。
推大肠经
用拇指指腹从食指指根向指尖方向推 大肠经,可缓解腹泻症状。
揉龟尾穴
用拇指指腹在龟尾穴上轻轻揉按,可 缓解腹泻症状。
捏脊
用拇指和食指、中指指腹自下而上捏 脊,可调理脾胃、止泻。
发烧的推拿操作
推天河水
推六腑
用拇指指腹从腕横纹中点推向肘横纹中点 ,可清热解表、退烧。
小儿推拿操作必看精华
• 引言 • 小儿推拿的基本知识 • 小儿常见病症的推拿操作 • 小儿推拿的实践应用 • 小儿推拿的未来发展
01
引言
介绍小儿推拿
01
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 ,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和经络来达 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治疗疾 病的目的。
02
小儿推拿适用于0-14岁儿童,尤 其对于一些常见的小儿疾病,如 感冒、咳嗽、发烧、消化不良等 ,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小儿推拿承山操作方法

小儿推拿承山操作方法

小儿推拿承山操作方法
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改善一些常见的儿童疾病。

承山是小儿推拿的一个常用穴位,操作方法如下:
1. 准备:首先为儿童选择一个安静、温暖的环境,或者在床上铺好干净柔软的毛巾。

同时,保持双手清洁并保持温暖。

2. 找到穴位:承山穴位位于手臂内侧的两个指骨之间,两侧手臂都有。

可以用手指按压手臂内侧,找到突起的骨头,然后再从骨头中间找到一个凹陷的地方。

3. 按压:用拇指或食指按压穴位,力度适中,不要太轻或太重。

按压的时候,可以用往返、旋转或递推的方式进行,每个动作持续约10秒钟。

4. 观察反应:在按压过程中,观察儿童的反应。

一般来说,如果儿童感到舒适,可以感觉到局部有些疼痛或酸胀感,但不应有明显的疼痛或不适感。

如果儿童有不适感,应停止按摩。

5. 操作时间:每次推拿的时间一般为5-10分钟,每天进行1-2次。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推拿必须由专业的推拿师按摩,家长不建议自己进行推拿操作,以免造成误伤。

此外,儿童在推拿时也应配合保持放松和舒适的状态,避免
过度激动和抵抗。

如果儿童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小儿推拿的三大骗局你知道多少

小儿推拿的三大骗局你知道多少

小儿推拿的三大骗局你知道多少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帮助儿童治疗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近些年来,一些不法商家和无资质人员利用小儿推拿的名义进行欺诈行为,让家长和孩子陷入困惑和伤害之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揭示小儿推拿的三大骗局,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避免这些欺诈行为。

骗局一:虚假医疗机构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会冒充合法医疗机构,以小儿推拿为名进行欺诈行为。

他们会在广告和宣传中宣称自己有专业资质和经验丰富的医生,能够解决各类儿童疾病。

这些虚假医疗机构通常没有任何中医医师资格,推拿技术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因此,他们提供的推拿服务可能无法获得实质的疗效,甚至对孩子的健康带来伤害。

骗局二:夸大疗效宣传为了吸引客户,一些不法商家会夸大小儿推拿的疗效宣传。

他们可能会宣称,通过推拿可以治愈各种慢性疾病和先天性疾病,如哮喘、遗尿症等。

然而,根据现代医学的认识,小儿推拿并不能根治这些疾病,最多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疗效。

这种夸大宣传容易给家长以误导,导致他们误解小儿推拿的作用,同时延误对孩子疾病的真正治疗。

骗局三:非法经营推拿器械一些商家利用小儿推拿的名义,非法经营推拿器械,推销所谓的“神奇治疗仪器”。

他们可能会宣称这些仪器能够通过特殊技术治愈各种疾病,甚至称其为“小儿推拿的革命性产品”。

然而,这些器械通常没有任何医疗许可证,也没有经过临床验证,对于孩子的疾病可能没有实质的疗效。

购买这些非法产品不仅是浪费金钱,还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避免上述骗局,家长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具备正确的认知。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措施:首先,家长要选择合法的医疗机构,确保医师有相关资质,并了解机构的信誉。

其次,了解小儿推拿的作用和限制,不要轻信过于夸大的宣传。

最后,购买任何推拿器械时,需核查是否有相关许可证,并查阅医疗机构或专业人士的指导意见。

总之,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中医疗法,在孩子健康问题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小儿推拿学生个人总结范文

小儿推拿学生个人总结范文

小儿推拿学生个人总结范文引言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

作为一名小儿推拿学生,我在学习期间深感这门技术的独特魅力和实用性。

通过实践和理论学习,我深入了解了小儿推拿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并通过实际操作,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以下是我对小儿推拿学习的个人总结。

小儿推拿的学习经历与感悟在学习小儿推拿的过程中,我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对小儿推拿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巧进行了深入学习和掌握。

首先,我通过学习相关教材和参加学习班,了解了小儿推拿的基本原理和学科知识。

小儿推拿是一门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手法为主要治疗方式的疗法。

通过刺激小儿体内的穴位和经络,调整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我学到了小儿推拿的穴位分布、推拿手法、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知识,这些理论知识为我后续的实践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通过实践操作,提升了自己的技术水平和治疗效果。

在学习过程中,我跟随老师和医生的指导,亲自操作并且观摩了其他同学的操作。

通过多次实践,我逐渐掌握了推拿的要领和技巧,熟悉了常见的穴位和推拿手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治疗效果。

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和老师的指导,我不断完善自己的操作技巧,提高了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最后,我深刻体会到小儿推拿的良好疗效和丰富的潜力。

小儿推拿作为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疗法,适用于各种年龄段的儿童,且对多种疾病都有良好的疗效。

在实践中,我亲眼目睹了一些患儿通过小儿推拿取得了明显的改善,这让我深信小儿推拿的疗效和价值。

小儿推拿的优点与挑战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首先,小儿推拿是一种无副作用的治疗方式,适合儿童使用。

相比于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小儿推拿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症状,而不会对身体产生额外的伤害。

其次,小儿推拿是一种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法,相对于一些昂贵的药物或手术,小儿推拿的费用便宜且长效。

然而,小儿推拿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和禁忌症小儿推拿是一种常见的传统中医疗法,不仅可以促进婴幼儿身体健康发育,而且还可以调节身体功能,提高免疫力。

但是,小儿推拿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和禁忌症,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推拿时间:小儿推拿最好在孩子吃饭3小时后进行,用餐后立即推拿容易引起胃部不适,影响孩子的食欲和消化功能。

2.选择合适的推拿地点:小儿推拿最好在室内温和、安静的环境下进行,避免在寒冷或嘈杂的场所推拿。

同时,推拿时应确保孩子的安全,避免婴幼儿四肢摆动或意外跌落。

3.选择合适的推拿方法:小儿推拿的方法应该轻柔、舒适,避免强烈刺激孩子的身体,以免引起孩子不适或疼痛。

4.遵循孩子的身体信号:在进行小儿推拿时,一定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身体反应。

如果孩子出现不适或疼痛,应该及时停止推拿,以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禁忌症:1.患有严重疾病的孩子:如果孩子患有严重的疾病,如感冒、肺炎、心肌炎等,应当避免进行推拿治疗,以免加重疾病症状。

2.出现皮肤损害的孩子:如果孩子皮肤受到严重的创伤、感染或烫伤等影响,应当避免进行推拿治疗。

3.孩子处于饥饿或疲劳状态:孩子处于饥饿或疲劳状态时,身体处于较弱状态,容易感染疾病,而进行推拿可能会增加身体负担,因此不推荐在此时进行推拿治疗。

总之,在进行小儿推拿治疗时,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如果孩子身体出现不适或疼痛时,我们应该及时停止推拿治疗,并及时就医。

我们要注意孩子的身体信号,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最后提醒大家,进行小儿推拿治疗时一定要寻求专业的推拿师进行治疗,以保证治疗效果。

小儿推拿捏脊操作方法

小儿推拿捏脊操作方法

小儿推拿捏脊操作方法
小儿推拿捏脊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主要通过按摩和调整脊柱,促进气血运行,加强免疫力,提高健康水平。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小儿推拿捏脊操作方法:
1. 环境准备: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确保室温适宜,随后让宝宝平躺在柔软的床上或垫子上。

2. 准备工作:先给宝宝拍打、揉搓手掌和足底,以增加血液循环,然后除去宝宝身上的多余衣物,露出背部。

3. 推拿捏脊:双手握拳,用拇指指腹按着脊柱两侧的软组织,从下颈部开始沿脊柱上下推拿捏脊,由上往下,力度适中。

注意避开脊椎骨,要以肌肉为主要目标。

4. 脊柱侧按:双手分别按在脊柱两侧,由上往下,轻轻旋转按摩,以放松脊柱周围的肌肉。

5. 捏脊: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脊柱两侧的肌肉,从上往下逐一捏脊,每个穴位挤压数秒钟。

6. 结束:整个过程持续约10-15分钟,结束后用温水将宝宝的背部擦拭干净,可以适当做一些按摩。

注意事项:
- 操作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伤到宝宝的脊柱和肌肉。

- 推拿时要保持宝宝的舒适感,避免宝宝感到不适。

- 如果宝宝有皮肤过敏或其他慢性病情,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推拿捏脊。

- 如果宝宝出现异常不适感,如呕吐、流泪、情绪激动等,应及时停止推拿捏脊,并就医咨询。

- 推拿捏脊不适宜在饭前和饭后进行,最好选择在宝宝心情好,身体舒适的时候进行。

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作用与效果

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作用与效果

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作用与效果小儿推拿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疗法,主要是通过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来调理儿童身体机能,达到预防疾病和保健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作用与效果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作用。

一、小儿推拿的作用1.增强儿童体质小儿推拿通过刺激儿童的穴位,调整疏通气血,增强身体机能,提高身体免疫力,使儿童身体更加健康。

2.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小儿推拿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调整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失调,使儿童身体更加健康稳定。

3.预防疾病小儿推拿可以刺激儿童的穴位,调理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预防因病而生的疾病。

4.改善儿童情绪小儿推拿可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舒畅身心,缓解紧张情绪,使儿童心情愉悦,维护心理健康。

二、小儿推拿的效果1.促进儿童消化吸收功能小儿推拿可以刺激脾胃经络,促进儿童肠胃蠕动,增强肠胃的吸收能力,改善儿童的消化道疾病。

2.缓解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小儿推拿可以刺激肺经,改善儿童的肺活量,加强肺功能,缓解哮喘、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疾病。

3.缓解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小儿推拿可以刺激神经系统,调整神经功能,缓解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如夜惊、多动症等。

4.改善儿童睡眠质量小儿推拿可以缓解儿童紧张情绪,舒畅身心,改善儿童睡眠质量,使儿童更加健康快乐。

5.强化肌肉骨骼系统小儿推拿可以增加儿童肌肉及韧带的弹性,促进儿童骨骼的生长发育,增强儿童身体素质。

总之,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作用和效果是多方面的,无论是消化吸收、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还是肌肉骨骼系统,都可以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对保健儿童、防止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家长们应该给孩子们多做小儿推拿,让孩子们更健康成长。

小儿推拿名词解释

小儿推拿名词解释

小儿推拿名词解释小儿推拿是指对儿童进行推拿手法的一种传统中医疗法。

推拿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对人体经络与穴位的推拿刺激,调理气血、调整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小儿推拿作为推拿的一个分支,专门针对儿童的生理特点和疾病特点,以特定的手法和技巧进行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医理论,中医学认为,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生命力活跃,对外界刺激敏感,对治疗手法的响应也较为迅速。

小儿推拿可以通过调理气血,养护脏腑,改善疾病的症状和体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小儿推拿的手法主要有按揉、点按、推拿、捏捣等。

按揉是指用手掌或者拇指、食指等指腹部分对相关部位进行旋转按压的手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力。

点按是指对穴位进行点按刺激,通过刺激穴位达到调整气血,消除疾病的作用。

推拿是通过按压、推动和摩擦等手法对经络进行刺激,调和阴阳并达到改善机能的目的。

捏捣是指用手指、手掌等部位对肌肉、皮肤等进行提拉和揉捏,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弹性。

小儿推拿的适应症非常广泛,包括哺乳期婴儿的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小儿感冒、咳嗽、发热等呼吸道感染症;小儿睡眠障碍、多汗症、遗尿症、多动症等神经系统疾病;小儿皮肤病、过敏性紫癜、湿疹等皮肤疾病等。

小儿推拿通过刺激穴位,调理气血,促进新陈代谢,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目的。

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也非常重要。

首先,小儿推拿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师进行操作,以确保操作安全和疗效。

其次,小儿推拿的力度要轻柔适中,以避免对儿童造成不适或伤害。

再次,小儿推拿的频率和时长要根据具体病情和年龄段来确定,避免过度刺激。

最后,推拿操作前应保证手部卫生,避免传染病的传播。

总之,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对儿童的穴位和经络进行刺激,调节阴阳平衡,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它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在一些儿童常见病和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

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

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对小儿身体特定部位的推拿按摩,以达到调理身体、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下为您介绍 40 个珍贵的小儿推拿手法。

1、补脾经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拇指螺纹面上作顺时针旋转推动,约 300 次。

具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

2、清脾经与补脾经相反,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拇指螺纹面上作逆时针旋转推动,约 300 次。

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

3、清肝经用拇指螺纹面从小儿食指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约 300 次。

有平肝泻火、解郁除烦的功效。

4、清心经用拇指螺纹面从小儿中指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约 300 次。

可清心泻火、养心安神。

5、清肺经用拇指螺纹面从小儿无名指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约 300 次。

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

6、补肾经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小指螺纹面上作顺时针旋转推动,约 300 次。

具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作用。

7、清大肠用拇指螺纹面从小儿食指尖向虎口方向直推,约 300 次。

能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

8、补大肠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食指桡侧缘,自指尖至虎口呈一直线,作自虎口向指尖方向直推,约 300 次。

可涩肠固脱、温中止泻。

9、揉板门用拇指揉小儿手掌大鱼际平面,约 300 次。

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滞的作用。

10、运内八卦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手掌内八卦处作环形推动,约 300 次。

能宽胸理气、行滞消食。

11、揉中脘用指端或掌根按揉小儿脐上 4 寸处,约 3 分钟。

可健脾和胃、消食和中。

12、揉脐用中指或食指指端或掌根揉小儿肚脐,约 3 分钟。

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消食导滞。

13、摩腹用手掌或四指在小儿腹部作顺时针环形摩动,约 5 分钟。

可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14、分腹阴阳用双手拇指沿肋弓边缘,向两旁分推,约 100 次。

能调理气机、消食导滞。

15、揉足三里用拇指按揉小儿外膝眼下 3 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约 3 分钟。

具有健脾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的作用。

小儿推拿风险告知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小儿推拿风险告知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小儿推拿风险告知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小儿推拿作为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近年来在儿童保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对儿童体表经络和穴位的按摩、拨动、锤击等手法,可以促进儿童身体的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增强免疫力和促进生长发育的目的。

然而,随着小儿推拿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也暴露出一些风险和问题。

家长和医护人员在选择小儿推拿治疗时,需要了解其中的风险和注意事项,以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小儿推拿的定义、作用、益处以及存在的风险,旨在提醒大家在利用小儿推拿疗法时注重风险告知,保障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 引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背景和主题,概述了小儿推拿的重要性,并说明了本文的目的和结构。

- 正文部分包括小儿推拿的定义和作用、益处以及风险三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小儿推拿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到该疗法的基本情况和对孩子健康的影响。

- 结论部分对小儿推拿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并强调了风险告知的必要性。

同时呼吁家长和医护人员对小儿推拿的风险进行关注和认识,以确保孩子在接受推拿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整个文章结构分明,内容层次清晰,能够有效传达文章的主旨和观点。

文章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家长和医护人员提供关于小儿推拿的相关信息,特别是针对小儿推拿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告知。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小儿推拿的定义、作用、益处以及潜在的风险,进而提高对小儿推拿的认识和警惕性。

同时,我们也希望呼吁家长和医护人员在选择和进行小儿推拿时,要注意相关的风险因素,保障小儿的健康和安全。

愿每位孩子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下接受有效的小儿推拿,获得最好的健康效果。

2.正文2.1 小儿推拿的定义和作用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按摩和推拿的方式来调理婴幼儿的身体健康。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通过按摩可以促进儿童经络的畅通,调节气血运行,从而达到调整身体功能,改善健康状况的作用。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及穴位(2023最新版)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及穴位(2023最新版)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及穴位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及穴位一、什么是小儿推拿小儿推拿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对小儿特定穴位和经络进行推按,以调理机体功能,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

它以独特的手法、局部穴位的按摩、拍打、抓捏等技术手段,结合中医理论,调治小儿气血,疏通经络,达到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

二、小儿推拿的禁忌在给小儿进行推拿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小儿推拿的禁忌情况,以确保推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⒈发热与感染性疾病:小儿推拿时需要注意,如果小儿有严重的发热或感染性疾病,我们应暂缓推拿,待病情好转再进行。

⒉皮肤病变区域:当小儿有皮肤病变时,切忌推拿该区域,以免加重病情。

⒊畸形与骨折:如果小儿存在身体畸形或骨折,推拿应避免相关区域,避免伤及患者。

⒋严重腹部疾病:小儿有严重的腹部疾病,如胆囊炎、肾炎等,我们应当避免在腹部进行推拿。

三、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及穴位⒈按摩手法按摩是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之一,常用于调理小儿体内气血,增强气血运行的功能。

(1)指压:用食指与拇指对穴位进行按压,力度适中,不宜过度用力,持续按摩一分钟左右。

(2)推拿:用手掌按摩穴位周围的组织,通过轻柔的按压与推拿,促进气血的流动。

(3)揉捏:用手指、手掌对穴位或范围进行揉捏,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活络通络。

⒉拍打手法拍打手法常用于小儿推拿的局部穴位以及特定部位的调理。

(1)轻拍:用手掌或手指轻轻拍打穴位周围的组织,力度要轻,频率宜快。

(2)拍叩:用掌根或拳头拍打穴位或相关部位,力度适中,可促进气血的流通。

⒊抓捏手法抓捏手法主要用于小儿推拿中的肌肉、筋脉等组织的调理。

(1)抓:用手指、手掌等进行握捏,力度适中,可刺激肌肉、筋脉,改善局部组织的状态。

(2)摇:用手指或手掌摇动穴位或相关组织,可改善气血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四、常用穴位⒈风府穴:位于小腿外侧,脛骨前缘后1寸。

⒉曲池穴:位于小腿外侧,脛骨后缘下1寸。

⒊涌泉穴:位于脚掌上,当踝联合点和骨骼连接处。

⒋太阳穴:位于太阳穴凹陷处。

小儿推拿的特点

小儿推拿的特点

操作技巧
正确的操作技巧是小儿 推拿的关键,家长应经 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 的穴位和手法。同时,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力 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
或损伤宝宝皮肤。
个体差异
小儿推拿的效果因个体 差异而异,对于一些特 殊体质或病情较重的宝 宝,可能需要结合其他 治疗方法或进行进一步
的专业评估。
与其他疗法结合
在小儿推拿的同时,可 以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 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等 ,以提高治疗效果。但 需注意避免过度治疗或
THANKS
感谢观看
药物滥用。
06
小儿推拿的案例分享
案例一:小儿感冒的推拿治疗
总结词
安全有效,无副作用
详细描述
小儿感冒时,家长可以采用推拿手法来缓解症状。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宝 宝的免疫力,缓解感冒症状,如鼻塞、咳嗽等。同时,推拿治疗不会产生药物副作用,更加安全可靠。
案例二:小儿腹泻的推拿治疗
禁忌症
严重感染性疾病
如肺炎、心脏疾病等严 重感染性疾病,不宜进
行小儿推拿治疗。
皮肤破损
小儿皮肤破损或炎症处 不宜进行推拿,以免加
重症状。
骨折或关节脱位
小儿骨折或关节脱位时 应避免进行推拿,以免
加重病情。
其他禁忌症
如高热、昏迷、急性炎 症等情况下,也应避免
进行小儿推拿治疗。
04
小儿推拿的操作方法
推法
擦法
总结词
用手掌或大小鱼际肌在皮肤上快速来回摩擦。
详细描述
擦法是一种常用的按摩手法,通过在皮肤上快速来回摩擦,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 。
05
小儿推拿的优势与注意事项
优势
安全性高

小儿推拿中医知识点总结

小儿推拿中医知识点总结

小儿推拿中医知识点总结一、小儿推拿的起源和发展小儿推拿是中国传统医学宝贵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早在春秋时期,《左传》中就有对小儿保健的记载,说明当时就有对小儿进行按摩的历史。

小儿推拿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的辨证施治理论的治疗方法,自古以来一直为人们所熟知和广泛应用。

在按摩领域,《黄帝内经》中就有着有关按摩理论的论述,对于小儿推拿的治疗原则、技法和应用都有所涉及。

《黄帝内经》中强调“四大能力”的培养,即视、听、语、四肢灵活,其中特别要提及对四肢的推拿以促进其力量和柔韧度的发展。

在《伤寒论》中也有关于小儿推拿的内容,指导人们在治疗小儿疾病时可以辅助采用推拿方法。

而《神农本草经》中也详细介绍了小儿推拿的相关内容,包括推拿手法、操作要领、适应病症及禁忌等方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儿推拿的理论和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系统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治疗体系。

现今,小儿推拿已经成为了中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被广泛应用于小儿保健、疾病预防和治疗等方面。

二、小儿推拿的理论基础1. 《黄帝内经》中的按摩理论《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按摩理论。

根据《黄帝内经》的观点,人体的经络穴位是按摩的主要对象,通过按摩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

在小儿推拿中,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黄帝内经》中的经络穴位理论和按摩疗法。

2. 小儿推拿的治疗原则小儿推拿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气血和畅”、“经络畅通”、“阴阳平衡”、“脏腑调和”等。

通过按摩手法和穴位的刺激,可以调整小儿的气血循环,促进脏腑功能的协调运行,达到预防和治疗小儿疾病的目的。

三、小儿推拿的适应病症1. 小儿推拿对于一些常见的小儿疾病,如感冒、消化不良、失眠、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脑瘫、小儿麻痹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按摩手法和穴位的刺激,可以调整小儿的气血循环,促进脏腑功能的协调运行,达到预防和治疗小儿疾病的目的。

2. 此外,小儿推拿也对一些特殊疾病,如小儿哮喘、小儿夜啼、小儿佝偻病等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

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

前面介绍的那个孩子经辨证为外感风寒发烧,采用清肺经(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300次。

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穴位:天河水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图.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穴位:天门(攒竹)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推坎宫(自小儿眉心沿眉端向两旁推至眉梢)100次、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等推拿方法,穴位:太阳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

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

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

揉3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

一般这类患儿经过推拿治疗一次后体温就可以降下来,下午体温会略有波动,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体温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

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

小儿推拿免责协议

小儿推拿免责协议

小儿推拿免责协议1. 背景介绍小儿推拿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以手法对儿童的腧穴进行调理,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预防和治疗疾病。

小儿推拿在许多家庭中被广泛应用,但是在进行小儿推拿前,家长和推拿师应当明确各自的权益和责任,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和最大限度的安全。

2. 目的本协议的目的是明确推拿师与家长或监护人之间的权益和责任,保障小儿推拿过程中的安全和效果。

3. 协议内容3.1 家长或监护人责任•接受小儿推拿前,应提供儿童的详细健康状况和病历,包括已知的过敏史、疾病史、手术史等。

•在进行小儿推拿之前,应需仔细阅读并签署本免责协议。

•小儿推拿过程中,应全程陪同并协助推拿师进行推拿操作。

•如儿童在推拿过程中出现不适或异常反应,应及时告知推拿师并停止推拿。

3.2 推拿师责任•具备相关资质和证书,有丰富的小儿推拿经验。

•对儿童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确保适宜进行小儿推拿。

•使用合适的小儿推拿手法和技巧,避免对儿童产生不适或伤害。

•在推拿过程中,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和状况,如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推拿并告知家长或监护人。

•在推拿过程中,积极与家长或监护人沟通,告知推拿的注意事项和效果。

3.3 免责声明•推拿师并非医生,无法对儿童的病情进行确诊和治疗,仅提供肌肉放松和健康调理的服务。

•小儿推拿可能会出现个别儿童无法适应的情况,如皮肤过敏、疼痛或其他身体不适等。

在这种情况下,推拿师无法承担责任。

•小儿推拿效果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不同可能存在差异,推拿师无法对推拿效果做出百分之百的保证。

•小儿推拿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或意外伤害,推拿师将积极配合家长或监护人进行后续处理,但推拿师不承担责任。

4. 合同生效与终止•本协议在双方签字后生效,并在小儿推拿过程中持续有效。

•如推拿过程中发生纠纷或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

•双方可随时协商一致解除本协议,双方签署解除协议书即为解除协议的有效凭证。

本协议经双方仔细阅读,共同签署,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

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

前面介绍的那个孩子经辨证为外感风寒发烧,采用清肺经(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300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图.
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
穴位:天门(攒竹)
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推坎宫(自小儿眉心沿眉端向两旁推至眉梢)100次、
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等推拿方法,
穴位:太阳
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

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

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

揉3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达到宣肺解表退热的目的。

一般这类患儿经过推拿治疗一次后体温就可以降下来,下午体温会略有波动,第二天再采取同样手法治疗后体温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

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

另外小儿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发烧。

现在正好是春季,天气变化较大,日温差也较大,家长一定要适时给小儿加减衣服,预防感冒。

注重合理喂养,不可过食肥腻食物,以免伤食积滞,从而引起发烧。

发烧时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

一般来说急性发烧需要1至3天痊愈,长期低热而用药效果不
佳的患儿相对治疗时间长些,因为长期低热患儿的治疗一般都需要从发病的本因入手。

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
发高烧,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过发高烧的经历,额头滚烫、头晕目眩,严重时不仅浑身疼痛,甚至烧到意识模糊、发生抽搐。

人的正常体温约37.2℃左右。

除非体温超过38.5℃(成年人)或39℃(小孩),否则无需太过紧张。

其实,发高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它提醒你的身体可能有疾病出现了。

事实上,散热对身体有好处,这个体内的防御措施有消灭外来病菌的功用。

如果温度没有上升太高,不妨让它自然散热,如此有助于排除毒素。

理疗的方法:
(1)天河水(要穴):尺.桡沟.从远端至近端用布擦.用温水或凉水(也就是把手抻直,手掌向上.从手腕到手肘中间的沟)(2)清肺经:手无名指腹.两支手都有,都要按摩.从手指近端向远端推(注意这个穴位到儿童六岁就消失了)
(3)开天门:用拇指推印堂至发际(推到发红.不要把宝宝
的皮肤推破)现在了解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了吧。

小儿风寒感冒的穴位按摩:
风寒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四肢关节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质淡,苔薄,白。

常用手法
①重推三关穴500次。

②揉外劳宫100次。

穴位:外劳宫(外劳)
位置: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约揉50~100次。

主治:风寒感冒,腹痛,腹胀,腹泻,肠鸣等。

③双手提拿肩井穴部位肌肉5~7次。

穴位: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称拿
肩井,约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

④用食、中指揉二扇门50次,揉时要稍用力,速度宜快。

穴位:二扇门
位置:在手背中指根两侧凹陷中。

操作:用两拇指甲掐揉之,掐5~10次,揉100~300次。

主治:惊风,昏厥,身热无汗。

小儿风热感冒穴位按摩:
症见发热重,微恶风或恶寒,咽痛,口干,有汗,面赤,鼻塞,流黄涕,咳嗽痰黄,舌边尖红,苔薄黄。

①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100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图.
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②按揉大椎穴1~3分钟。

穴位:大椎
位置: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

操作:以中指端按揉,或用拇指与食、中、无名等指作
对称用力,捏挤大椎。

按揉约100~300次,捏挤10~15次。

③以掌横擦骶尾部,以透热为度。

④拿肩井3~5次。

穴位:肩井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

操作: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称拿
肩井,约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

(3)咳嗽痰多者,加按揉天突、丰隆穴各1分钟,推小横纹100次,分推膻中100次。

穴位:天突
位置:胸骨上窝正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按揉。

约15~30次。

主治:咳嗽气喘,胸闷,恶心,呕吐等。

穴位:丰隆
位置:外踝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1.5寸,胫腓骨之间。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

约1~3分钟。

主治:痰多,气喘,胸闷等。

穴位:小横纹
位置:在掌面小指根下掌纹尺侧头。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见右图。

约揉100~300次。

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炎等。

穴位:膻中
位置: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约揉50~100次;
推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分推,约50~100次。

主治:胸闷,咳喘、吐逆,心悸等。

(4)高热惊厥者,加清肺经300次,清心经300次,推涌泉200次,清天河水500次。

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穴位:涌泉
位置:足掌心前1/3与2/3交界处。

操作:用拇指腹自足跟推向足尖,称推涌泉。

见右图,推100~500次。

用拇指端在穴位上按揉,称揉涌泉,见左图。

揉30~50次。

主治:发热,呕吐,腹泻,五心烦热。

(5)食欲不振者,加揉板门100次,摩中脘3分钟,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穴位:板门
位置:手掌大鱼际部。

操作:用拇指端在大鱼际中点按揉,约揉200~400次。

主治: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积滞,阻泻,腹胀等。

穴位:中脘
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

操作:①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分钟。

②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

主治:泄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

穴位:足三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