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复习整理

合集下载

国际服务贸易 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国际服务贸易 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国际服务贸易概论总复习1.服务的概念。

服务指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的某种需要并取得报酬的活动,一般指商品服务。

服务的特征。

服务一般是无形的。

虽然服务需要物质设施,但消费者获得的仅仅是服务。

服务的异质性,即同一种服务的质量差别,服务质量难以衡量和比较。

服务的生产和消费通常是同时发生、不可分割性。

要求顾客参与服务是难以贮存的。

所有权不可转让性。

2.知识型服务业(Knowledge-based service industries)服务业可分为初级服务业(如餐饮)、中级服务业(如仓储、运输)和高级服务业(金融財務、投資、法律、會計),其中高级服务业即可认为是知识型服务业。

由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租赁等组成的现代金融服务业;由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组成的信息服务业;由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法律服务等组成的中介服务业;由教育、培训、展览、国际商务、现代物流等组成的新型服务业等。

3.服务贸易的定义1.跨境提供:由一个成员境内向另一个成员境内提供的服务。

在这种形式下,服务提供者和被提供者分别在本国境内,并不移动过境。

所以,这种服务提供方式,往往要借助于远程通讯手段,或者就是远程通讯服务本身。

例如,国际电话通讯服务。

2.过境消费:在一个成员境内向任何其它成员的消费者提供的服务。

在这种服务提供形式下,服务的被提供者,也就是消费者跨过国境进入提供者所在的国家或地区接受服务。

出国旅游、出国留学实际上都是接受的这种服务提供方式。

3.商业存在:通过一个成员的商业实体在任何其它成员境内的存在而提供的服务。

这种商业实体或商业存在,实际上就是外商投资企业。

其企业形式可以采取独立的法人形式,也可以仅仅是一个分支机构或代表处。

在这里,服务的提供是以直接投资为基础的,其提供涉及到资本和专业人士的跨国流动。

例如,外资银行提供的服务就属于这种形式。

4.自然人的流动:由一个成员在任何其它成员境内的个人提供的服务。

这种形式涉及到提供者作为自然人的跨国流动。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材料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材料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考试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题(15%)1.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书P130):即G-L指数,也称产业内贸易指数,用来测度一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的一个指数,计算公式为2.服务经济(PPT55页数):以人力资本为基本生产要素所形成的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社会形态。

3.全球价值链(PPT70页):全球价值链是指在全球市场范围内为了实现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以及回收等环节的全球性的跨国企业组织,包括从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研发、生产和营销,直到最终消费品消费和回收品处理并进行售后服务的全部过程。

4.服务贸易中的配额限制(PPT145页):是指出现在政府指定的各种关于限制进口数量控制的政策中,实行配额可以为国内服务提供者保留市场份额从而有效保护国内服务市场。

5.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百度百科):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TC=(Xit-Mit)/(Xit+Mit)。

在公式中,X、M分别表示出口额和进口额,i表示某一国家或某一产业、某一产品。

6.生产性服务业(PPT38页):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

7.服务贸易中的最惠国待遇(PPT81页):每一成员方现在或将来给予某一成员方的待遇,都应该立即无条件、且以不低于已给予该成员方的待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8.消费者补贴等值(PPT142页):用于测算政府政策对消费者福利损失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CSE=(政策实施前国内市场价格-政策实施后的国内市场价格)/政策实施后的国内市场价格×关税条件下服务产品的国内消费量9.生产者补贴等值(PPT142页):用于测算政府政策对生产者收益贡献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PSE=(政策实施后的国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政策实施后的国内市场价格×关税条件下服务产品的国内供应量10.服务贸易自由化(PPT145页,书P190):是指一国政府在对外贸易中,通过立法和国际协议,对服务和与服务有关的人、资本、货物、信息等在国家间的流动,逐渐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放松对外贸易管制和干预的过程。

国际服务贸易重点整理

国际服务贸易重点整理

国际服务贸易重点整理关键信息项:1、服务贸易的定义和范围2、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模式3、影响国际服务贸易的因素4、国际服务贸易的政策与法规5、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6、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与衡量方法11 服务贸易的定义和范围111 服务贸易是指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

服务的提供可以通过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这四种模式进行。

112 服务贸易的范围广泛,涵盖了金融服务、电信服务、运输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旅游服务、专业服务(如法律、会计、咨询等)等众多领域。

12 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模式121 跨境交付:指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的领土内向另一成员领土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例如,通过互联网提供远程教育服务、远程医疗诊断等。

122 境外消费:指服务的消费者到提供者所在的国家或地区接受服务。

比如,外国游客到本国旅游、留学等。

123 商业存在:指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成员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为当地消费者提供服务。

常见的有外资银行在他国设立分支机构。

124 自然人流动:指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的身份进入另一成员的领土内提供服务。

例如,外国专家来华讲学、咨询等。

13 影响国际服务贸易的因素131 技术进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服务的可贸易性,降低了服务贸易的成本,提高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132 经济发展水平: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其对服务的需求和供给能力,从而影响服务贸易的规模和结构。

133 政策法规:各国的贸易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等对服务贸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134 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消费习惯等差异,会影响服务的需求和接受程度。

135 市场开放程度:开放的市场环境有利于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和国际化,促进服务贸易的增长。

14 国际服务贸易的政策与法规141 自由贸易政策:一些国家倡导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减少贸易壁垒,促进服务的跨境流动。

国际服务贸易复习资料

国际服务贸易复习资料

一、判断题(每题0.5分,30题15分)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5题20分)三、简答题(每题6分,7题42分)四、论述题(共1题,23分)[1]巴斯夏在《和谐经济论》中认为:首先,服务是使用价值,是劳动产品,是社会财富,可以在市场上交换;其次,没有实物形式,体现为一种活动形式。

[2]服务产品具有寻找特征、经验特征和信任特征。

[3]第三产业概念的经济结构含义主要是相对国内市场,而服务业概念的经济结构含义是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的。

[4]GATS对服务贸易的定义不包括:从一缔约方境内向任何其他缔约方境内提供服务、在一缔约方境内向任何其他缔约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

[5]非要素服务贸易项目=国际服务贸易项目-要素服务贸易项目=(经常项目-商品贸易项目-单方面转移项目)-要素服务贸易项目。

[6]国际核心服务贸易同货物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实际上是分配服务的国际延伸,它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

[7]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服务的比重已由100多年前的20%-30%增长到70%左右,中等发达国家也达到50%左右。

[8]李嘉图认为一切生产过程都创造价值。

这一观点不仅明确规范了价值概念,而且也标志着经济学古典范式的产生。

[9]马克思不认为有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界分,认为两者是统一的。

“所谓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物品的效用就是物品价值的基础”。

[10]A·费希尔划分的产业结构变动的三个阶段为:农业和畜牧业主导阶段、工业大规模生产阶段、服务业大发展阶段。

[11]E·索维认为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因而农业人口的比例会逐年下降;农业劳动者绝对数字的下降会减慢;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和产业内转移并存。

[12]专业化的加强和技术诀窍的变动率,使得在市场购买某些种类的专门技能比在厂商内部生产更有利。

[13]选择在家庭工作还是在市场工作,取决于收入效应与价格效应。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国际服务贸易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生产者服务又称“生产性服务”, 是指作为其他商品或服务生产的中间投入的服务。

也就是“面向生产的服务”, 出现在生产的各个阶段。

2.服务业是指专门从事生产服务产品的行业和部门的总称。

3.服务经济以服务活动为主导经济活动类型的经济发展阶段, 也就是一国从以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的生产为主转向以服务产品的生产为主, 经济结构呈现服务化特征。

4.国际服务贸易狭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有形的、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 并符合与严格的服务定义的直接的服务输出与输入。

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服务输入和输出, 也包括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实体接触的情况下发生的无形的国际服务交换。

5.自然人流动是指一成员的自然人(服务提供者)到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 以获取报酬。

它的特点是服务提供者在外国境内向该国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 例如专家教授到国外讲学、文化艺术从业者到国外提供文化娱乐服务等。

6.商业存在指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建立商业实体的形式提供服务。

7.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一经济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出口占世界该种商品或服务出口的比率对于该经济体总出口占世界总出口的比率之比。

8.FAT统计即“外国附属机构服务贸易统计”, 记录的是外国商业存在的交易活动, 着重记录外国投资所形成的商业存在的经营情况, 包括与投资母国之间的交易、与东道国居民的交易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易, 可分为外向统计和内向统计。

9.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又称国际贸易专业化系数(TSC系数), 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

10.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 经济进一步发展, 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即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为辅, 农业比重下降。

11.市场准入是允许国外服务提供者进入本国市场的程度。

国际服务贸易重点

国际服务贸易重点

《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期末复习要点1、服务产品的基本特征。

①服务产品一般是无形的②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通常是同时发生的③服务产品是难以存储的④服务产品的可贸易性很低⑤服务产品具有很强的异质性⑥服务产品具有较强的经验特征和信任特征⑦服务产品定价通常与其实际产出缺乏联系2、国际服务贸易的四种模式模式一:自一成员领土向任何其他成员领土提供服务,简称跨境交付。

模式二:在一成员领土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简称境外消费。

模式三: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领土内的商业存在提供服务,简称商业存在。

模式四: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领土内的自然人存在提供服务,简称自然人流动。

3、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特征①服务产品特征制约的服务贸易特征:Ⅰ、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突出。

Ⅱ、服务交易有时会出现系统性失灵问题。

Ⅲ、宏观层面及非经济特征。

②受国际环境制约的服务贸易特征:Ⅰ、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具有较强的垄断性。

Ⅱ、国际服务贸易保护方式更具刚性和隐藏性。

Ⅲ、服务贸易的国际惯例与协定具有相对的灵活性。

Ⅳ、服务贸易的营销管理具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

4、BOP服务贸易统计与FATS服务贸易统计之间的关系BOP定义的服务贸易指的是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跨境的服务交易,它不包含作为居民的外国附属机构与当地居民之间相互提供的服务,因此,GA TS定义的商业存在这种服务方式难以被BOP统计所反映,所以,FATS统计应运而生。

BOP 定义的服务与FATS统计之间虽互为补充,却不能简单相加。

原因在于,一方面,FATS统计与BOP统计的范围、内容和记录原则不同;另一方面,FA TS统计与BOP统计的部分内容有重叠,两者相加会产生统计内容的重复。

5、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基本思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就业人口首先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接着向第三次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间重新分布,第一次产业所占比重逐步减少,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依次增加。

(完整word版)国际服务贸易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国际服务贸易复习资料

国际服务贸易复习资料简答题:1. 服务业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答:(1)服务劳动职业化(2)服务部门独立化(3)服务部门门类多样化2. 服务业形成的条件有哪些?答:服务业作为独立产业的形成,需要以下列经济条件为基础。

(1)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力达到了出现剩余产品的水平。

(2)服务部门独立化产生正的效率效应。

(3)整个经济对服务产品的需求经常化、规模化。

3.与有形商品相比,服务具有那些感性特征?答:服务一般是无形的,服务的生产和消费通常是同时发生的,服务是难以贮存的,服务具有很强的异质性,服务具有较强的经验特征和信任特征,服务消费有时会产生外部性,服务消费者支付的价格通常并不是与真实产出相联系的。

4.服务的异质性的含义与意义何在/?答:同一种服务的消费效果和品质往往存在显著差别。

这种差别来自供求两方面:其一,服务提供者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往往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他们的服务随之发生差异;其二,服务消费者对服务也时常提出特殊要求。

所以,同一种服务的一般与特殊的差异是经常存在的。

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只能规定一般要求,难以确定特殊的、个别的需要。

这样,服务质量就具有很大的弹性。

服务质量的差异或者弹性,既为服务行业创造优质服务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也给劣质服务留下了活动的余地。

因此,与能够执行统一标准的商品质量管理相比,服务质量的管理要困难得多,也灵活得多,正因为如此,往往导致寻租等外部性(比如政府服务中的腐败现象)的存在与蔓延。

5,分析将服务部门划分为生产者服务、消费者服务、分销服务和政府服务的经济意义。

答;自己总结page 286.配第-克拉克定理。

答:克拉克认为所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一个一般规律,这就是劳动人口由农业转移到制造业,再有制造业转移到商业和服务业。

由于克拉克这一观点可追溯到17世纪英国著名古典经济学家配第的有关发现,所以克拉克所揭示和阐述的经济发展规律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克拉克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经济发展过程来看,农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基本与经济发展水平成反比。

国际服务贸易复习资料

国际服务贸易复习资料

1服务的特征:服务的无形性,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离性,服务的不可储存性,服务的异质性,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定义:模式1跨境提供2境外消费3商业存在4自然人移动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1. 贸易标的的无形性 2. 贸易过程与服务生产、消费的同步性3服务贸易主体地位的多元性4贸易保护方式的隐蔽性和复杂性5服务贸易惯例和约束的相对灵活性6. 服务贸易市场的高度垄断性2五个“不平衡”:1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发展不平衡2服务出口和服务进口发展不平衡3服务贸易行业结构不平衡4服务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5服务贸易国际市场结构不平衡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潜力: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服务贸易领域开放还有很大的空间,服务贸易出口大有可为。

总结:1、中国的服务贸易在全球并不处于领先地位2、中国当前面临着国际服务贸易转移的机遇3、服务贸易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总之,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有利于优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减少贸易摩擦,而且对于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发展循环经济,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对策:加强服务贸易发展的统筹协调,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积极推进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发展,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完善服务贸易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加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力度,提高服务贸易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实施服务贸易品牌战略,加快培育服务贸易龙头企业,加强对地方服务贸易工作的指导,促进服务贸易区域协调发展;1世界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增长2服务贸易结构调整加快、新兴服务贸易快速增长3服务贸易的地区不平衡性加剧4商业存在成为服务贸易的主要方式,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5全球服务外包迅猛发展6发展服务贸易越来越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1起步晚,增速快2服务贸易占全球的比重不断上升3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偏低4服务贸易进出口集中于发达国家和地区5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占主要地位6服务贸易管理体制相对滞后七项战略任务1推动重点行业服务出口2扩大服务领域对外开放3加快服务贸易企业“走出去”步伐4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服务贸易企业5推进服务贸易领域自主创新6促进服务贸易区域协调发展7加快发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配套的服务贸易八项保障措施健全法规体系完善统计体系强化管理机制构建促进体系优化贸易环境创新扶持政策保护知识产权培育行业协会最惠国待遇每一方给予任何其他参加方的服务或服务提供者的待遇,应立即无条件地以不低于这样地待遇方式给予任何其他参加方相同的服务或服务提供者。

国际服务贸易考试复习重点

国际服务贸易考试复习重点

国际服务贸易考试复习重点一、基本概念国际服务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通过提供服务的方式进行的国际经济交流活动。

与传统的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具有无形性、不可储存性、不可分割性和不可拆分性等特点。

二、重要指标和数据1. 服务贸易的分类服务贸易可以分为商业服务、旅游服务、运输服务、建筑服务、金融服务、咨询与管理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文化与娱乐服务等多个领域。

了解不同领域的服务贸易分类是复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2. 服务贸易的统计方法和指标常用的服务贸易统计方法包括国际航运统计方法、国际金融统计方法、国际旅游统计方法等。

了解这些统计方法并掌握相关指标是复习的关键。

三、主要流派和理论1. 经典贸易理论经典贸易理论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等。

这些理论对于解释国际服务贸易的原因和动因具有重要作用。

2.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包括新贸易理论、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理论、国际垄断理论等。

对于了解国际服务贸易的动态和趋势,掌握这些理论非常重要。

四、国际服务贸易政策和机制1. 国际服务贸易的政策支持各国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了解不同国家的政策支持对于理解国际服务贸易的政策环境和机制有重要意义。

2. 国际服务贸易的机制和规则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规则制定机构,其下的《综合性服务贸易协定》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这些机制和规则有助于理解国际服务贸易的运作方式。

五、服务贸易的发展与挑战1. 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呈现出增长势头迅猛的特点。

了解其发展趋势,有助于把握就业机会和市场前景。

2. 面临的挑战国际服务贸易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场准入障碍、技术壁垒等。

了解这些挑战对于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六、国际服务贸易的影响1. 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并推动就业机会的增加。

2. 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塑造国际服务贸易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正在对全球经济秩序产生积极的塑造作用。

国际服务贸易复习大纲(doc 10页)

国际服务贸易复习大纲(doc 10页)

国际服务贸易复习大纲(doc 10页)国际服务贸易复习纲要题型:一,单选:10*1分;二,判断:10*1分;三,名词解释:5*4分;四,简答:6*5分+1*10分;五,论述分析:2*10分第一部分:基本概念:1.1基本概念:1.服务的含义:服务是对其他经济组织的个人、商品或服务增加的价值,并主要以活动形式表现的使用价值或效用。

2.服务的基本要素:服务包含资本、劳动力和知识技术(即人力资本)三个基本要素。

3.简答:服务的基本特征:1)服务的无形性或不可感知性。

2)服务过程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

3)服务的异质性。

4)服务的不可储存性。

5)所有权不可转让性。

6)服务价格名称多样与不易确定性。

4.理解三次产业的划分:一,农林牧渔及相关服务业;二,采矿、制造、电力、燃起、及水的生产和供应、建筑业;三,一二产业以外的产业;5.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国际服务贸易指的是不同国家之间所发生的服务买卖与交易活动。

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将国际服务贸易界定为4类:1)跨境交付: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的领土内向另一成员领土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例如,在美国的律师为在英国的客户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2)境外消费: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的领土内向来自另一成员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例如,一成员的消费者到另一成员领土内旅游、求学等。

商业存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成员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或专业机构,为后者领土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例如,一成员的银行或保资之间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联系。

在逻辑上,国际追加服务贸易其实是分配服务的国际化延伸,它本身并不向其需求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而是围绕着货品的核心效用而衍生、追加或附加的派生效用。

4.简答:国际劳动力流动与国际服务引起的人员国际流动的区别:首先,国际劳动力流动引起的人员流动是单向的,即由劳动力流出国流入劳动力的输入国,而国际服务贸易所涉及的人员流动则是双向的。

其次,国际服务贸易导致的人员流动不像国际劳动力流动那样涉及流动者雇佣身份的改变,服务提供者是以本国劳动力的身份为外国居民提供服务的。

国际服务贸易复习资料

国际服务贸易复习资料

1、产品经验特征较强和信任特征的服务。

P7经验特征较强:餐饮,度假,理发,幼儿看护信任特征较强:电视机维修,法律服务,牙齿保健,汽车修理,医疗2、低接触性服务和高接触性服务的行业P8(1)高接触性服务:电影院,娱乐场所,公共交通,学校(2)低接触性服务:信息,邮电业3、国际服务贸易的四种模式 P18(1)过境交付:通过电信,邮政或计算机网络实现服务(视听,金融和信息)(2)境外消费:接待外国游客,提供旅游服务,为国外病人提供医疗服务,为国外客户提供医疗服务,接收外国留学生。

(3)商业存在模式:投资设立合资、合作和独资企业(4)自然人流动模式:一国的医生、教授或艺术家到另一个国从事个体服务4、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的区别P20(1)货物贸易一般要跨越国境才能实现(2)货物贸易的标的是商品,服务贸易的标的是服务(3)服务贸易:追加服务贸易(运输服务和售后服务)5、倾向于股权投资和非股权投资的服务业P78(1)倾向于股权投资的服务业包括:①银行和金融服务业、大部分信息密集行业、专业服务业(管理和工程咨询、数据服务、租赁、旅行、航空)②倾向于前向一体化的服务业(广告、市场调研、管理调研、管理咨询、汽车维修)③由非服务业跨国公司拥有的、与贸易有关的附属性服务企业。

(2)倾向于非股权安排的服务业包括:①旅馆、餐馆、快餐店和汽车出租公司②需要当地特有知识或按顾客要求生产的行业(工程、建筑、技术服务业,以及会计和法律服务业)③出于降低销售和分销成本的考虑,新成立的或较小规模的制造业跨国公司,可能希望与当地销售代理商或相关服务业企业联手,或将其作为被许可行业。

④投资银行和财产保险等服务行业。

6、衡量服务贸易保护程度的指标P104(1)名义保护率:最普遍使用的指标。

是指一国实行关税保护使商品的国内市场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百分比。

名义保护率=(国内市价-进口市价)/进口市价*100%(2)有效保护率:为包括一国工业的投入品进口与最终品进口两者在内的整个产业结构的保护程度。

国际服务贸易 期末重点

国际服务贸易  期末重点

《国际服务贸易》复习重点一、问答题(10分×5=50分)1. 与实物商品相比,服务具有哪些特征?服务的特征:服务与商品的感性差异1. 服务一般是无形的2. 服务的生产和消费通常是同时发生的3. 服务是难以储存的4. 服务的异质性较强服务的差别来自供求两个方面:服务提供者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往往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服务需求者对服务业时常提出特殊要求。

综合以上的特征发现,与有形商品相比,服务具有较强的经验特征和信任特征2. 说明服务贸易有哪几种供应模式,并各举一例说明。

(1)跨境交付:从一成员国境内向另一成员国提供服务。

例如:货物运输、电信服务、网上服务。

(2)境外消费:一成员国居民在另一成员国境内享受服务。

例如:旅游、教育、就医。

(3)商业存:一成员国的服务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国境内通过建立、经营和扩大商业实体来提供服务。

例如:在WTO会员之国内建立分支机构——一定要是服务业的分支机构。

(4)自然人流动:一成员国的服务者进入并暂时留在另一成员国境内以提供服务。

例如:学者出国讲学。

3. 阐述服务贸易壁垒及其种类。

1)产品移动壁垒:数量限制、当地成分、本地要求、政府补贴、政府采购、歧视性的技术标准、歧视性的税收制度、落后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2)资本移动壁垒:外汇管制、浮动汇率、投资收益汇出限制3)人员移动壁垒:种种移民限制、出入境繁琐的手续、漫长的签证等待时间4)开业权壁垒:2/3的美国服务业厂商认为这是最主要的壁垒4. 阐述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一国国家竞争力的影响。

服务贸易自由化与国家竞争力正面:1)服务贸易自由化有助于形成竞争机制2)服务贸易自由化有助于推进服务部门专业化和技术进步3)服务贸易自由化有助于外资的流入和技术的转入4)服务贸易自由化改善国际收支平衡负面:1)服务贸易自由化可能会失去对本国新兴服务行业的控制2)服务贸易自由化可能影响到一国的文化传播3)服务贸易自由化影响国际收支平衡4)服务贸易自由化可能影响输出国所在的政治、经济联盟的长远利益5. 用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来解释外国银行进入中国的原因。

(完整版)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资料

(完整版)国际服务贸易期末复习资料

1.2 服务的特征1、服务的无形性2、服务的不可分离性3、服务的异质性4、服务的不可存储性5、服务支付价格通常并不与其实际产出相联系6、服务的经验特征和信任特征一、服务业与第三产业在我国,国务院于1985年批准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第一次对我国三大产业做了明确的划分,并将第三产业的产值计入国民生产总值。

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五”计划建议中,开始将第三产业改为“服务业",但统计上仍使用“第三产业"。

二、服务业的分类1 从服务消费的角度看生产资料服务业:服务作为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发挥作用,构成有形商品生产不可或缺的部分;生活资料服务业:服务产品主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服务对象以居民个人为主。

2 从服务业产生的时间顺序看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举例2-3个)传统服务业:饮食业、旅店业、商业现代服务业:计算机和软件服务、移动通信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健康产业、生态产业、教育培训区别: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三高”特征,发展上呈现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的“三新”态势,具有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优点。

服务贸易四种提供方式二、服务贸易分类(一)商业分类1 以“移动”为标准:服务是否在使用者和提供者之间移动(1)分离式服务:运输服务是典型(2)需要者所在地服务:银行、金融、保险是典型(3)提供者所在地服务:消费者跨国界接受服务此标准涉及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间的移动问题2 以行业为标准银行和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国际旅游和旅行服务;空运和港口运输服务;建筑和工程服务;专业服务;信息、计算机与通信服务3 以生产过程为标准生产前服务、生产服务、生产后服务4 以服务对象为标准生产者服务、消费者服务5 以要素密集度为标准资本密集型服务、技术与知识密集型服务、劳动密集型服务6 以是否伴随有形商品贸易为标准/同货物国际转移(商业贸易或者国际投资引起)的关联度(1)国际追加服务:伴随商品实体进出口而进行的贸易,是有形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派生的国际服务贸易形式,本身并不向需求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而是围绕货物的核心效用而衍生或附加的派生效用(2)国际核心服务:与有形商品的生产和贸易无关,为消费者单独购买,提供核心效用的一种服务。

国际服务贸易复习学习资料

国际服务贸易复习学习资料

国际服务贸易学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在概念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是无形的,是指发生在国家之间的符合严格服务贸易定义的直接服务输出与输入活动。

而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劳动力的输出输入,也包括无形的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实体接触的情况下得交易活动,如卫星传送与传播、专利技术贸易等。

2、归核化:所谓归核化其要点就是跨国公司把自己的业务集中在最具竞争优势的行业上;把经营重点放在核心行业价值链上、自己优势最大的环节上;强调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维护和发展,对非核心业务实施战略性外包。

实施归核化战略的主要措施有:出售和撤销、收购及剥离、分拆和战略性外包。

3、服务外包:为从国外获得商品或服务的中间投入品,既包括从独立于本公司的国外企业获得的商品或服务的中间投入品,也包括从国外子公司获得的公司内贸易。

包括ITO(信息技术外包)、BPO(业务流程外包)、KPO(知识流程外包)4、开业权壁垒:又称“商业存在壁垒”。

是指禁止外国服务提供商进入某些行业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和提供服务,或者政府对某些行业实行政府垄断,或者禁止外国服务人员进入本国从事职业服务工作,或者规定东道国所有权占有的百分比等。

5、业务流程外包: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是指企业将自身基于信息技术的业务流程委托给专业化服务提供商,由其按照服务协议要求进行管理、运营和维护服务等。

服务内容包括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企业业务运作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等。

6、国际金融服务贸易:GATS规定,金融服务是有一成员方的金融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任何有关金融方面的服务,包括所有保险和与保险有关的服务以及所有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

总体来看,这些活动涉及银行、保险、证券及金融信息服务四个有关金融方面的领域。

7、FATS:(Foreign Affiliates Trade in Service)即“外国附属机构服务贸易统计”,记录的事外国商业存在的交易活动,着重记录外国投资所形成的商业存在的经营情况,包括与投资母国之间的交易、与东道国居民的交易以及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易。

国际服务贸易复习重点

国际服务贸易复习重点

1.服务产业化是指服务生产“工业化”.2.服务业形成的标志第一,服务劳动职业化。

第二,服务部门独立化。

第三,服务部门门类多样化。

3.服务业形成的条件第一,整个社会的物质产品生产力达到了出现剩余产品的水平。

第二、服务部门独立化产生正的效率效应。

第三、整个经济对服务产品的需求经常化、规模化。

4.配第——克拉克定理:一个国家内从事三个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而变动,农业劳动力急剧下降,从事制造业的劳动力比重与经济增长同步,但通常在接近40%时便稳定下来,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则不断增长。

5.消费者服务:即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的服务:从服务生产部门的产业分类角度看,消费者服务十分复杂,覆盖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而鉴别消费者服务的最有效办法,是观察个人和家庭的需求或支出方向。

生产者服务:生产者在市场上购买的被企业用作与其他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中间服务,典型的生产者服务是企业服务。

分销服务:消费者和生产者为获得商品或供应商品而必须购买的服务。

社会服务:以提供劳务的形式来满足社会需求的社会活动。

6.为什么服务产品效用与物质产品效用具有性质上的同一性?一、服务产品与物质产品同样具有可消费性二、服务产品与物质产品同样构成社会财富三、服务产品与物质产品同样是社会总产品的一部分7.服务产品的外在特征(一)无形性服务产品不同于物质产品。

物质产品的空间形态是确定的、直接可视的、有形的,物质商品的生产、供应和消费伴随着它的空间形态而产生、移动和消失。

人们通常可以根据物质产品的空间形态直接判断它的价值和价格。

而服务产品是没有空间形态的,它是无形的、不可视的。

一方面,服务提供者通常无法向顾客介绍空间形态上的服务样品。

另一方面,服务消费者在购买服务之前往往无法感知服务,在购买之后也只能感知服务的结果而不是服务本身。

(二)非储存性物质产品在生产出来之后和进入消费之前这段时间可以处于被储存的状态,储存时间可长可短。

国际服务贸易复习资料

国际服务贸易复习资料

第一章服务经济与国际服务贸易1、服务:服务是对其他经济单位的个人、商品或服务的增加价值,并主要以活动形式表现的使用价值或效用。

2、服务的性质与表现形式是什么?(熟记PPT的例子)①服务的无形性:一方面,服务提供者通常无法向顾客介绍空间形态确定的服务样品;另一方面,服务消费者在购买服务之前,往往不能感知服务,在购买之后也只能觉察到服务的结果而不是服务产品本身。

②不可储存性:火车、飞机、电影院里的空位也不会产生服务收入。

③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割性:这种不可分割性要求服务提供者或服务购买者不能与服务在时间或空间上分割开来④异质性:同一种服务的消费效果和品质往往存在显著差异:第一,服务提供者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往往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他们提供的服务随之发生变化。

(两位老师教授同一门课,同一个学生会有不同的评价。

)第二,服务消费者时常会存在特殊的服务要求,所以服务会受到顾客本身个性特点的影响。

(同一位老师向同一个班级教授同一门课,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评价。

)3、服务按顾客的参与程度划分①高接触性服务。

顾客全部参与或大部分参与服务的过程,如电影院、公共交通、图书馆、学校等。

②中接触性服务。

顾客只是局部地在部分时间内参与其中的活动,如银行,律师事务所,地产中介等所提供的服务。

③低接触性服务。

在服务的推广过程中顾客与服务的提供者接触较少的服务,其间主要通过仪器设备进行,如信息,邮电业等提供的服务。

4、第三产业与服务业的不同点。

①两者界定的方法不同。

服务业的界定是以是否提供或生产各类型的服务为标准,其产品的范围十分明确。

第三产业的界定则按照剩余法—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统称为第三产业,范围并不十分明确。

②两者划分的依据不同。

三次产业的划分依据是经济体系的供给分类,隐含着高层次产业的发展单向依赖低层次产业,即第二产业以第一产业的产品为原料,第三产业的发展则依赖于第一、第二产业的供给。

服务业是以经济体系的需求分类为基础,从服务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强调服务产品的生产同消费的关系,所以服务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而不是单项依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物化服务:在服务生产活动者改变了一些人或他们所拥有的商品状态以后,服务被认为是“物化”了。

2.服务业:生产和提供各种服务的经济部门或企业的集合。

3.国际服务贸易:不同国家之间所发生的服务买卖与交易活动。

四种实现方式——跨境提供;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

(理解)4.要素服务贸易:同国际收支帐户中的资本项目相关,即同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或金融资产流动相关的国际服务贸易流量。

非要素服务贸易:同国际收支帐户中的经常项目相关,而同国际间资本流动或金融资产流动无直接关联的国际服务贸易流量。

5.国际核心服务贸易:同有形货物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无直接关联的国际服务贸易。

6.国际追加服务贸易:同有形商品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有着直接联系的国际服务贸易。

7.国际服务贸易壁垒:一国政府对国外生产的服务销售所设置的有障碍作用的政策措施。

不能仅仅从形式上判断贸易壁垒,更要看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是促进还是阻碍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8.服务贸易自由化:一国政府在对外贸易中,通过立法和国际协议,对服务和与服务有关的人、资本、信息等在国家间的流动,逐渐减少行政干预,放松贸易管制的过程。

9.最惠国待遇原则:缔约方给予任何其他国家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应立即和无条件地给予所有的协议缔约方。

国民待遇原则:缔约方给予任何其他缔约国的服务及服务提供者的待遇不得低于其给予本国相同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

10.国际服务外包:企业或机构在保持生产经营链条性质不发生实质性变化的情况下,把链条中的某些服务活动,通过契约的方式转移给专业服务机构,而自己则专注于核心性功能和业务的一种经营模式或经营战略。

选择、填空、简答知识点一、服务的基本要素1、资本2、劳动力3、知识与技术二、服务的基本特征1、无形性或不可感知性2、不可分离性(生产消费同时性)3、差异性(异质性)4、不可储存性三、服务业形成的标志1、服务劳动职业化;2、服务部门独立化;3、服务部门门类多样化。

四、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的关系联系:两者包含的行业基本相同。

区别:1、第三产业的界定采用剩余法;而服务业以能否提供或生产各类型服务为标准;2、三次产业划分思想的出发点是经济体系的供给分类;而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区分是以经济系统的需求分类为思想基础。

3、第三产业概念的经济结构涵义主要相对国内经济,而服务业概念的经济结构涵义则是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

五、国际服务贸易特点(选择题)1.贸易标的一般具有无形性;2.交易过程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国际性;3.贸易主体地位的多重性;4.服务贸易时常具有高度垄断性;5.贸易保护方式更具刚性和隐蔽性6.服务贸易惯例和约束方式具有相对灵活性;7.对服务贸易的管理具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

六、国际服务贸易产生的基本动因:1.国际分工;2.国际合作。

七、国际服务贸易的产生和发展(选择题)产生及二战前的国际服务贸易第一阶段:从14世纪末到工业革命开始之前,以殖民性质的大规模移民为标志。

第二阶段:从工业革命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表现为:1.劳动力在各产业部门之间转移;2.战争服务成为早期服务贸易向现代服务贸易的转折。

二战后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1.发展期:40年代~70年代初;2.调整期:70年代初~80年代末;3.高速发展期:90年代至今。

八、现代国际服务贸易市场1.欧洲服务贸易市场;2.中东服务贸易市场;3.北美服务贸易市场;4.非洲服务贸易市场;5.东南亚服务贸易市场;6.拉美服务贸易市场九、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1. (统计分类)根据IMF统一规定和统一使用的各国国际收支账户形式分为:要素服务贸易和非要素服务贸易。

要素服务贸易的基本形式是国际金融资产的跨国输出和输入,实现方式是国际投资和国际信贷。

2. (逻辑分类)按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的关联度分为:国际核心服务贸易和国际追加服务贸易。

(1)为什么说国际核心服务贸易是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的核心力量?a.这类服务贸易具有相对独立于商品贸易的特点。

b.具有独立性贸易的产业最终才会成为产业结构中的主体部分。

c.这类服务贸易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2)核心服务贸易的形式:A.按供给者与需求者的接触形式分:(1)远距离型(2)面对面型;B.以服务的国内分类为依据分:(1)生产者服务贸易;(2)消费者服务贸易。

(3)一般来说,国际追加服务只有在国际投资、国际贸易涉及跨国商品流动时才会发生。

按产品的性质分为:劳务型服务贸易;资本型服务贸易;专业型服务贸易;权益型服务贸易;知识信息型服务贸易。

(选择题)十、劳动价值论窄派观点:对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的论点持肯定意见,认为创造价值的劳动有两个必要条件:1.创造出物品;2.用于交换。

中派观点:对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也持肯定意见,但试图在一定范围内拓展劳动价值论的适用范围。

劳动成果不体现为某种物的服务行业,如:科、教、文、卫、体等,不创造价值。

宽派观点:不赞成“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认为1.价值本质上并不是物品,而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一种社会关系;2.它不是以物品为承担者,而是以使用价值为承担者。

创造价值的劳动两个条件应该是:1.创造出使用价值,不论其是实物形式还是非实物形式;2.用于交换。

十一、早期国际贸易理论(结合书本和复印资料了解)1.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2.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3.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十二、服务贸易壁垒的含义、区别、种类、表现形式。

1.含义:凡直接或间接地使外国服务生产者或提供者增加生产成本或销售成本的政策措施,都可能被认为是服务贸易壁垒。

凡直接或间接地增加服务消费者成本的政策措施,也可能被认为是服务贸易壁垒。

2.服务贸易壁垒与商品贸易壁垒的区别1)商品贸易壁垒主要形式是关税,服务贸易壁垒主要是非关税措施。

2)商品贸易壁垒主要针对生产者;服务贸易壁垒可以针对生产者,也可以针对消费者。

3)判断是否是壁垒,商品贸易主要看形式,服务贸易不仅看形式,还要看实际实施效果。

3.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的种类1)按保护手段分类: a.关税壁垒; b.非关税壁垒2)按照服务贸易模式分类(选择题)a.服务产品移动的壁垒;(数量限制;当地成分或本地要求;补贴;政府采购;歧视性技术标准;税收政策;落后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b.资本移动的壁垒;(外汇管制;汇率政策;投资收益汇出的限制)c.人员移动的壁垒;(移民限制;出入境繁琐的手续;工作许可制度)d.信息移动壁垒;(技术标准;网络进入限制;据处理限制;政府产业政策限制;财政、税收政策限制)e.服务生产者开业权的壁垒;(限制服务输入的政策;东道国所有权占有的比重)f.经营权限制壁垒。

(经营范围限制;经营方式限制)3)按照乌拉圭回合谈判方案分类:a.影响市场准入的措施——指限制或禁止外企进入国内市场,从而抑制市场竞争的措施;b.影响国民待遇的措施——指有利于本国企业,歧视外国企业的措施。

十三、格里夫斯的《无形贸易的无形壁垒》,第一本研究服务贸易政策的权威性著作。

十四、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确定:1)必须具有有效的、自由的和公平的市场进入;2)必须是权利和义务的平衡;3)最终取决于发展中国家政策目标和经济发展水平。

十五、乌拉圭各方争论的焦点:1.法律范围之争;2.服务贸易概念之争;3.货物换服务之争;4.贸易与投资区别之争;5.关于发展问题。

十六、GATS组成部分:(1、2是狭义,1、2、3、4是广义)1、GATS正文;包括序言和六个部分,共29条。

2、附件;包括8个附件。

3、各国具体义务承诺表;4、部长会议决定与谅解。

十七、最惠国待遇原则:GATS与GATT不同:1.在GATT中,该待遇仅给予商品,而不给予商品的提供者;而在GATS中,该原则不仅适用于服务,也适用于服务的提供者。

2.在GATT中,最惠国待遇为承诺义务;而在GATS中,该待遇为一般义务。

国民待遇原则:GATS与GATT区别:1.在GATS中,该待遇是承诺义务;而在GATT中,该待遇为一般义务。

2.在GATS中,该待遇既适用于服务本身,也适用于服务提供者;而在GATT中,该原则仅适用于所交易的商品。

3.在GATS中,该原则注重的是政策的实际实施效果;而在GATT中,该原则只考虑形式上是否一致。

十八、例外条款(了解)1.一般例外原则;2.安全例外原则;3.国际收支平衡例外;4.紧急保障措施;5.一体化例外。

十九、服务业发展趋势对服务贸易政策目标的影响:1.当前世界服务业发展出现了知识化、国际化、实物化和标准化的趋势;2.一个国家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除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外,经济政策是十分重要的;3.对于服务贸易来讲,政策机制与市场机制相比较,政策机制是先导性机制,市场机制是后发性机制。

二十、服务外包的动因、特征、内容动因:1.竞争的关键由一般技术转向核心技术。

企业把一般技术的生产和服务外包出去,开发核心技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2.竞争的地域由区域转向全球。

企业要在全球市场保持和扩大占有率,必须利用国外资源,服务外包就成为一种有效模式。

3.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服务外包提供了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服务外包从可能成为现实。

4.企业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内在动力。

特征:服务分工精细化;服务供给长尾化;服务水平高端化;服务层次核心化;服务外包离岸化。

内容:1.信息技术外包(ITO)信息技术外包(ITO)是指信息产业的发包企业,在保持产出水平不变前提下,将其信息系统生产链条中的部分业务分割出来,以合同方式委托给外包企业的运作方式。

2.业务流程外包(BPO)BPO是指“基于事先定义并且可以度量的绩效指标,把一个或多个IT 密集的商务流程指派给外部提供者完成,服务提供商相应拥有、调配和管理这些流程。

3.知识流程外包(KPO)知识流程外包(KPO)是业务流程外包的高智能延续,是BPO最高端的一个类别。

一般来说,它是指将公司内部具体的业务承包给外部专门的服务提供商。

论述题一、如何评价和分析国际服务贸易的统计分类和逻辑分类?1.对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分类的评价优点:1)依据的国际服务贸易概念内涵较为全面。

2)有利于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操作实践。

3)为国际服务贸易外延的扩展提供了依据。

4)淡化了广义与狭义的区别。

缺点:1)对要素与非要素的界定不符合生产力三要素理论。

2)模糊了贸易与投资的界限。

3)要素与非要素服务贸易的区分引发更大范围的分歧。

2.对国际服务贸易逻辑分类的评价优点:1)明确区分了贸易与投资的概念差别。

2)分析方法比较科学,符合一般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分析原则。

3)有利于反映国际服务贸易的实际结构。

4)有利于实现国际分类与国内分类逻辑上一致。

缺点1)实际应用性较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