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_童纪新

合集下载

主成分分析法在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评价中的应用

主成分分析法在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评价中的应用

c Ⅱy l c p ct ;if e c a tr a ig a a i I y n u n e fco l s
水资源是社会 、 经济 系统存在 和发展 的基本要素 , 其
对经济 、 口和生 态 的承载 力状 况是 区域 可持 续发 展 的 人 重要支撑 。水 资源 承载 力是指某 一 区域在 特定历 史阶段 的特定技术 和社会 经济 发展水平 条件 下 ,以维护生 态 良
维普资讯
第 1 2卷第 6期 2O O 6年 6月
水利科技与 经济
Wae o s r a c ce c d T c n lg d E o o y tr n e v n y S in e a e h oo ya c n m C n n
V0 . 2 No. 11 6
J n.2 O u ,0 6
主 成 分 分 析 法 在 水 资 源 承 载 力
影 响 因 子 评 价 中 的 应 用
陈腊娇 , 利 华 , 小 军 冯 毛
( 浙江师范大学 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 , 浙江 金华 3 10 ) 20 4
[ 要] 水 资 源承 载 力是 区域水 资源安 全的基 本度 量 , 于 区域 认识 和 建设 水 资源 安 全保 障 摘 对
vl tn Wlr s1 e arn pd ,n k hj n r i ea l ̄ m l,i us eqat tewa a ao le 0r scr i c a t adt e Z eagPo n sa ui t l c y ga y as i vc l ped csi t un t v _— s n h g ii a l
A s[ ̄:Wa r e0r sc y lap ̄yiabs me鲫 bt l ' a t suc a i er e Ⅱ r gc a t s a c a i

南京水资源分析评价

南京水资源分析评价

南京水资源分析评价摘要:随着南京的进一步发展,南京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水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为了能更好的了解南京水质状况。

我们将进行系统的分析。

南京水水资源概况南京地区平原圩区占24.0%,低山占15.7%,丘陵占48.9%,水面占11.4%。

境内共有大小河道120条,分属两江(长江、青弋江—水阳江)、两湖(固城湖、石臼湖)、两河(滁河、秦淮河),以跨省、市的流域划分水系,可划分为长江南京段、滁河、秦淮河、青弋江—水阳江四大水系。

南京本地水资源。

多年平均降水量1073.8mm。

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5.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480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18.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7亿立方米。

南京过境水资源。

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可达9222亿立方米,是南京市本地区水资源总量的360倍,其中从长江过境的水资源总量年平均9200亿立方米,从水阳江过境的水资源总量年平均12亿立方米,从滁河过境的水资源总量年平均10亿立方米。

水库蓄水动态。

根据全市12座中型水库的统计资料:2004年年初蓄水总量为1.5342亿m3,年末蓄水总量为1.2147亿m3,全年减少20.8%。

全市最大的两座水库金牛山水库和方便水库年末蓄水量分别为0.495亿m3、0.118亿m3,分别占全市年末蓄水总量的40.75和9.71%。

水资源利用。

2004年全市实际用水总量59.06亿m3,其中工业用水34.73亿m3、农业用水(包括林牧渔业用水)17.16亿m3、生活用水7.17亿m3。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水资源量降水量:多年平均降雨量1068.8mm;本地水资源量:多年平均总水资源量26.62亿m3,其中,地表水19.7亿m3,地下水6.92亿m3,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人均的四分之一,产水系数0.393,产水模数40.45万m3/km2;客水资源量:我市地处两江两河下游,过境水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9000多亿m3,2000年过境客水资源总量为9311亿m3,其中长江客水9266亿m3,占99%,水阳江客水29.57亿m3,滁河上、中游及支流客水8.4亿m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南京市环境质量的统计分析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南京市环境质量的统计分析
长 所 致 的环 境 问 题 。
关键词 : 主成分分析 ; 南京市 ; 环境质量 ; 生态环境 南京地处长江下游的宁镇丘陵山区就 , 东连富饶的长江 i角 的综合 指标变量 , 比如 , 建立一个指标体系 , 为 了从不 同的侧 面反 洲, 西靠皖南丘陵 , 南接太湖水网 , 北接辽 阔的江淮平原 。南京是 应系统 分析 和评价 的综合性与全面性 , 在指标体 系中要设立若 干 中国重要 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南 京的电子 、 化工生产能力在 个( n个 ) 指标 , 其指标权数 的确定 方法 是基于数据分析而得 到指 国内城市 中居第二位 , 车辆制 造规模居第i位 , 机械制 造业 的技 标间的一种 内在 关系 , 摒弃 了人工评价确 定权数 的主观性 , 是 一 术、 规模居 国内领先地位 , 家用电器业 、 建材 丁业也都具有较大规 种客观合理 的方法 , 因此被 广泛 用于经济 、 社会 、 技术等 领域 , 并 模 。但 随着经济 的发展 , 外来人 口的增多 , 汽车使用量 的剧增 , 使 起到了重要 的作用 。在环境质量评价方面 , 主成分分析是指把 描 得南京 的生态环境受到 了一定程度 的影响。而生态环境很大程度 述环境 质量 的多个要素f 样 本) 化为少数几个 综合 指标 的一种统计 上也影响 了南京市 的经济发展。所 以, 加强生态保护 , 做到经济 的 方法。主成分分析 的具体步骤如下 : ①计算相关矩 阵或协 变量 矩 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 的。对南京的环境 质量进行统计分析 , 总 阵估计共 同 [  ̄( c o m mu n i t y , 或称共通性 ) : 是设定 主成分开始萃 取 体上对南京的生态环境状况有一个 了解也是十分必要 的。 本 文运 时的共 同性 。共 同性是指变量 的方差 由主成分决定的 比例 , 若 是 用主成分分析 的多变量处理优点 , 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角度对 相关矩阵则 共同性设 为 1 ; 若是 南京市 的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协变量矩 阵则共 同性 为各 变量 的方差 。②从 相关矩 阵或协方

湖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分布评价

湖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分布评价

湖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分布评价洪振华;童纪新;张奇【摘要】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分别选取15项相关指标全面衡量湖南省水资源承载力现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将众多指标综合为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禀赋和农业用水效率三大主成分,通过计算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对湖南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整体近年来水资源承载力不断增长,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因素.同时,湖南省内部各市、州承载力分布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承载力较大,以长沙市为中心趋于饱和状态,西部地区承载力较小,尚有大量上升空间.%Through establishing scientific evaluation indicators,this paper selected 15 indicators to measure the bearing pressure of water resources comprehensively. This paper us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to composite those indexes into three principal component 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water resource endowment and agricultural water efficiency from the dimension of time and space,then calculate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scores and comprehensive score to evaluate bearing pressure of water resource in Hu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water resource bearing pressure is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factor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internal cities and states pressure distribution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The pressure of eastern region is heavier. Places centered on Changsha tend to be saturated,and the western region bearing pressure is smaller which means there are a lot of space to grow.【期刊名称】《河南科学》【年(卷),期】2017(035)002【总页数】5页(P314-318)【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时空维度;主成分分析;湖南省【作者】洪振华;童纪新;张奇【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商学院,南京 211100;河海大学商学院,南京 211100;河海大学商学院,南京 21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9.275.3水是人类生活、生产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水资源成为地域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水少、水脏、水浪费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承载力概念来源于生态学,本意为在特定的基础环境中,当地环境受到某种物种存在数量带来的压力,后被广泛引入到其他研究领域中.水资源承载力一般指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在特定研究主体的基础下,当地环境系统所承载的由于经济、人口等因素带来的水资源压力.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国内学者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研究,杨娜(2010)基于因子分析和熵值法对天津市进行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1].陈红梅(2016)采用时序全局因子分析对苏北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分析[2].王长建(2012)利用熵值法对开都河—孔雀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3].姜秋香(2011)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投影寻踪评价模型对三江平原进行分析[4].康艳(2014)利用变权灰色关联模型对三江平原进行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5].刘佳骏(2011)建立承载力指数模型对中国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6].宰松梅(2011)基于支持向量机理论,对河南新省乡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分析[7].何杰(2014)对松花江地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优化配置研究[8].邹进(2014)基于二元水循环理论对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分析[9].臧正(2015)利用多目标函数对辽宁省水资源承载力和水资源负荷进行动态测度[10].最常用的评价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周亮广(2006)、许朗(2011)、任玉忠(2012)、肖迎迎(2012)、李高伟(2014)、童纪新(2015)、侯小洁(2015)、王金丽(2016)、熊建新(2016)等分别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喀斯特地区、江苏省、潍坊市、榆林市、郑州市、南京市、武汉市、湖南省、洞庭湖进行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11-19].湖南省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与湖北相连,分属长江流域(占总面积的97.6%)和珠江流域(占总面积的2.4%).省内河流水系分布密切,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大河流同洞庭湖将湖南省划分为五大流域.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新墙河等分别从东、南、西三面汇入洞庭湖,并由城陵矶注入长江.省内5 km以上河流5341条,总长度9万km,其中,流域面积在5.5万km2以上的大河有11 117条,河流可通航里程1.5万km,内河航线贯通95%的县市和30%以上的乡镇.多年平均降水量1450 mm,水资源总量1689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500 m3,水资源相对较丰富.1.1 研究方法借鉴国内学者研究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南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又称主分量分析,由Hotelling于1933年首次提出,主要应用于将众多错综复杂的评价指标简化为少数综合指标进行研究的数据处理过程,简化而得的综合指标即为主成分.主成分分析法的优势在于可以避免人的主观意识造成指标权重不宜的情况,且得出的主成分能够保留全数据的大部分信息并且彼此之间不含重复信息.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时,一般需要5个步骤:消除指标单位差异,一般采用标准化处理进行无量纲化;利用标准化数据计算样本相关系数矩阵R,判断主成分分析条件,并求得R的特征值;根据主成分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等确定有效主成分个数;计算主成分的特征值和表达式;计算各主成分得分以及综合得分.1.2 数据来源数据主要来自2009—2015年《湖南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湖南省水资源公报》,涉及利用人民币计量指标按照价格指数折算为以2000年为基期的基期数据.2.1 时间维度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对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时,指标建立的科学性对于评价过程和结果至关重要.从时间纬度分析时,选取以下15项指标对湖南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全面评价:当年降水量(X1)、净流量(X2)、水资源总量(X3)、产水系数(X4)、总用水量(X5)、用水消耗量(X6)、人均用水量(X7)、万元用水量(X8)、灌溉亩用水量(X9)、城市日生产水能力(X10)、供水管道长度(X11)、GDP 总量(X12)、固定资产投资(X13)、年末总人口(X14)和人均可支配收入(X15).通过选取上述15项驱动因子对湖南省近年来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利用SPSS 22.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水资源承载力驱动因子的相关系数矩阵、主成分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表1,表2).从表1可以看出,相关系数绝对值多数大于0.85,表明湖南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中存在着大量具有高度相关性指标,众多指标中多数重复的、相关的信息,这是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的基础和条件,用主成分分析剔除指标重复性信息,科学地评价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从表2可得,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59%,第二主成分贡献率为21%,第三主成分贡献率为12%,且特征值均大于1,三者累计贡献率已经达到92%,即这三大主成分可较为全面地反映出水资源承载力的驱动因子,可进行湖南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进一步分析.根据方差提取出的3项主成分,对3个主成分进行因子载荷矩阵旋转可得主成分与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水平,主成分一主要与X7,X11,X12,X13,X14,X15呈较强的正相关,与X6,X8呈较强负相关,将主成分一定义为社会经济发展指标(F1);主成分二主要与X1,X2,X3,X4呈较强正相关关系,定义为水资源禀赋指标(F2);主成分三主要与X9存在较强相关关系,定义为农业用水效率指标(F3).结合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可知,社会经济发展是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原因.根据主成分分析,计算出各主成分相关系数、主成分得分,以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水资源承载力综合得分(表3).得分并不能展示水资源承载力的具体水平,只能反映出各个年份所处的相对位置以及水平差异大小.从综合得分来看,湖南省水资源承载力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11年处于最低水平,主要是由于当年水资源禀赋水平较低以及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平较低造成.承载力综合得分保持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第一主成分的上升趋势造成,湖南省农业、工业等不断发展对水资源带来较大负担,造成较大的承载力.2.2 空间维度湖南省水资源地域差异十分明显,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湖南省水资源承载力状况,本文继续从湖南省14个市、州角度分析湖南省水资源承载力.从时间纬度分析时,承载力主体不变,而在研究空间差异时,主体为各市、州,研究的特定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在分析湖南省地域水资源承载力时,评价指标需要进行改变.在对市、州级水资源承载力分析过程中,采用均值指标代替总额指标进行分析,以消除由于面积、总人口等因素造成的误差,尽量将所有地区环境归一.因此,选取以下15项指标对各市、州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分析:人均降水量(Y1)、人均净流量(Y2)、人均水资源总量(Y3)、产水系数(Y4)、人均用水量(Y5)、万元用水量(Y6)、灌溉亩用水量(Y7)、水资源开发使用率(Y8)、人均日水生产能力(Y9)、人均供水管道长度(Y10)、人均GDP(Y11)、人均固定资产投资(Y12)、人口密度(Y13)、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Y14)、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Y15).为避免由于个别年份特异现象,采取3年平均值进行研究.从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中发现,湖南省各市、州评价指标中同样存在大量具有重复信息的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简化处理.根据主成分的特征值以及方差贡献率(表4)可得,第一主成分方差贡献率达到64.6%,第二主成分方差贡献率达到17.6%,第三主成分方差贡献率达到7.2%,三大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9.5%,大于预计的85%要求,且各自特征值均大于1,符合提取主成分要求,因此,在评价湖南省各市、州水资源承载力中,提取出前3个主成分.通过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分析可得:主成分一主要与Y9,Y10,Y11,Y12,Y14,Y15成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与Y6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主要体现的是经济社会水平.主成分二主要与Y1,Y2,Y3,Y4成正相关关系,主要代表的是各市、州的水资源禀赋.主成分三主要与Y7灌溉亩用水量成正比,代表着农业用水效率.结合方差贡献率可以看出,经济水平与基础设施水平建设对水资源承载力影响最大.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各主成分相关系数,再分别计算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表5).根据各市、州主成分得分以及综合得分可以看出,主成分一主要展现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带来的水资源承载力,主成分一得分最高为长沙市,湘潭次之,张家界、益阳、怀化和湘西苗族自治州承载力水平得分最低,均为-3.5分以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与长沙湘潭等差距较大.承载力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以长沙为中心,向周围递减,湖南省西部地区,尤其是张家界市、怀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承载力出现严重不足.主成分二主要展现的是水资源禀赋带来的水资源承载力,得分最高为株洲市,张家界次之,邵阳市最低,为-2.02分,此主成分主要为水资源禀赋,在这一层面,各市、州之间的差异小于主成分一.东部和西部水资源禀赋较高,承载力较饱和;中部地区,尤其益阳市、邵阳市和衡阳市在水资源禀赋方面存在较大缺陷.主成分三得分最高为娄底市,最低为常德市,这一层面各市、州差异也小于主成分一.主成分三主要代表农业用水效率.分析可知,水资源禀赋不足的城市如邵阳市、娄底市反而农业用水较高,造成较大的水资源承载力.除岳阳市外,其他城市主成分三得分差距不明显.综合得分受主成分一影响较大,排名较为相似,最高为长沙市,得分4.55,湘潭次之,得分2.84,湘西自治州最低,得分-2.04.相比较主成分一,虽然排名变化不大,但各市、州之间的差距由于水资源禀赋以及农业用水因素减弱.东部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较高,以长沙为中心扩散,西部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较弱.水资源承载力过高或者过低均不利于社会持续发展,需要保持与当地特定环境相适应的承载力水平才能保持持续发展动力.过高的承载力水平,说明当地水资源带来的压力逼近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呈现饱和状态,以当地特定的环境难以继续承受水资源压力的进一步增加,盲目增加水资源承载力可能会导致系统出现不平衡状态.过低的水资源承载力说明当地受到水资源带来的压力还很小,远小于特定环境能够正常承受的范围,没有充分开发当地水资源的潜在价值,此时,通过适当增加水资源承载力可使得潜在价值得到充分发掘.所以,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管理主要从以下两点出发.1)增加水资源承载力上限.完善水利设施建设,通过维护水系系统,疏通河流,增加水资源容量,容纳更大降水量和净流量.通过加强蓄水工程建设,为水资源缺乏地区保留更多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禀赋承载力.通过加强调水工程建设,缓解地区之间承载力压力水平,将水资源禀赋压力过大地区的水资源向水资源承载力过小的地区转移,促使两者水资源承载力均趋向更合理水平.2)合理改善水资源承载力.改善水资源承载力分为合理提高和合理降低水资源承载力.对于承载力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的城市,如长沙、湘潭等东部城市,社会经济和资源禀赋带来的承载力压力较大.注重经济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不能盲目牺牲水资源来发展经济.加强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用水量、水资源消耗量以及亩灌溉用水量等指标,降低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较低的地区,如中、西部城市,由于社会经济带来的承载力均较低,上升空间较大,应加大经济建设力度,完善生态系统,提高承载力水平.对于中部水资源禀赋承载力较低的城市,通过引入外来水源,增加水资源总量,进一步促进水资源产业发展.【相关文献】[1]杨娜,李慧明.基于因子分析和熵值法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软科学,2010,24(6):66-70.[2]陈红梅,杭艳红,杨林,等.黑龙江省水土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J].节水灌溉,2016(4):60-64.[3]王长建,孙小雷,杜宏茹,等.开都河-孔雀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J].冰川冻土,2012,34(4):991-998.[4]姜秋香,付强,王子龙.三江平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区域差异[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9):184-190.[5]康艳,宋松柏.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变权灰色关联模型[J].节水灌溉,2014(3):48-53.[6]刘佳骏,董锁成,李泽红.中国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2):258-269.[7]宰松梅,温季,仵峰,等.河南省新乡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J].水利学报,2011,42(7):783-788.[8]何杰,张士锋,李九一.粮食增产背景下松花江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优化配置研究[J].资源科学,2014,36(9):1780-1788.[9]邹进,张友权,潘峰.基于二元水循环理论的水资源承载力质量能综合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23(1):117-123.[10]臧正,郑德凤,孙才志.区域资源承载力和资源负荷的动态测度方法初探——基于辽宁省水资源评价的实证[J].资源科学,2015,37(1):52-60.[11]周亮广,梁虹.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熵的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研究——以贵阳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5):827-833.[12]许朗,黄莺,刘爱军.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江苏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12):1468-1474.[13]任玉忠,叶芳,高树东,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潍坊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J].中国农业通报,2012,28(5):312-316.[14]肖迎迎,宋孝玉,张建龙.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榆林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30(4):218-223.[15]李高伟,韩美,刘莉,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郑州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3):139-142.[16]童纪新,顾希.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5,26(1):122-125.[17]侯小洁.基于水足迹理论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以武汉市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18]王金丽,李锦慧.湖南省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35(5):108-120.[19]熊建新,陈端吕,彭保发,等.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时空动态模拟[J].经济地理,2016,36(4):164-172.。

2015南京市水资源公报

2015南京市水资源公报

90.0 133.0 632.5 143.5 204.5 151.5 13.0
62.3 108.2 127.5 109.5 653.5 173.0 172.0 103.5 16.5 117.5 14.0 47.6 40.1 88.0 68.0 91.5 111.0 113.0 551.0 141.0 129.0 156.5 14.5 119.0 73.5 73.5 66.5 314.5 109.0 185.5 99.5 12.0 101.0 7.5 5.0
(二)中型水库
根据全市 13 座中型水库的统计资料:2015 年年初蓄水总量为 1.585 亿 m3,年末 蓄水总量为 1.534 亿 m3,全年减少 3.2%。其中金牛山水库和方便水库年末蓄水量分 别为 0.5527 亿 m3、0.1969 亿 m3,分别占全市年末蓄水总量的 36.0% 和 12.8%。南京 市 13 座中型水库 2015 年蓄水状况图详见图 2-1。
(二)用水量
2015 年全市实际用水总量 40.24 亿 m3,小于全市用水总量控制指标 45 亿 m3。其 中工业用水 10.91 亿 m3(含火电)、农田灌溉用水 14.58 亿 m3、林牧渔业用水 2.541 亿 m3、城镇公共用水 1.985 亿 m3、居民生活用水(城镇及农村)8.556 亿 m3,生态环 境用水 1.672 亿 m3,各类用水量组成见图 3-1。 2015 年南京市各区用水量表详见表 3-1,近五年各类用水量比较见图 3-2。
表 1-3 2015 年南京市各区代表站梅雨量统计表
梅雨量 站 名 梅雨总量 多 年 平均值 253.2 246.6 194.8 227.2 257.7 232.9 与多年平均 比较(%) 46.2 64.2 58.1 0.6 -34.4 -4.5 最大日 降水量 118.0 127.5 125.5 76.5 37.5 63.5 出现 日期 6 月 27 日 6 月 26 日 6 月 27 日 6 月 26 日 6 月 26 日 6 月 27 日 日降水量 超过标准天数 30mm 4 4 3 3 2 2 50mm 2 2 2 1 0 2

基于熵权法的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基于熵权法的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ui z t n o ae e0 n e .Me w i h o t b t n f ̄ n Di d v lp n n o i u trlw r a e u t.E p cal e tiai fw tr s u )s l o n a hl t ec nr ui so e i o o l e eo me t d sc a c u a e i d q ae s e il t c a l l e n y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等方 面稍显不足 ,特别是 生态环境方 面贡献率最低 ,需进一步加大上述薄弱方面的投入 与管理 。
关 键 词 :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 ;熵权法 ;南京市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 64(0 0 0 - 7 -5 10 - 4 2 1 ) 1 0 50 3 0 中图 分 类 号 : 84 X 2
Uizt no t eo cs(S ti i f e R su e IU)w sgo , e gs wyic aigwt a e o n a.I dopd tiei ma c e la o Wa r r a od b i l l nr s i r hrpt t n o e n h t ei 1 t rp e c ns l sa w l l dr g20 2 0 n 06~ 0 7rsete .Ime t a tess nbeuizf no a r eore aj gCt w s u n 0 0— 0 2ad2 0 20 p cvl t a th ut al t a o f t sucsnN n n i a i e i y n t h i a  ̄ i w er i i y
a d C mp e e sv v u t n Meh .T e w ih sw r e emie yme n f t p eg tMe h oe a u t u ti a l n o r h n ie E a ai t o l o d h eg t e e d t r n d b a so r y W ih t o t v l ae s san b e En o d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长沙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长沙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Abs t r a c t : Wi t h t h e r a p i d d e v e l o pme n t o f s o c i a l e c o n o my, t h e 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 b e t we e n s u p p l y a n d d e ma n d o f w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i s b e c o mi n g mo r e a n d mo r e s e r i o u s, a n d t h e s h o ta r g e o f w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h a s b e c o me a n i mp o r t a n t f a c t o r r e s t r i c t i ng t h e s us t a i n a bl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s o c i a l e c o n o my .I n t e r ms o f t h e i nc r e a s i ng l y p r o mi n e n t p r o b l e m o f w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 b a s e d o n t he p r e s e n t s i t ua t i o n o f w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i n Ch a n g s h a c i t y,t he p a pe r a p p l i e d t h e p in r c i p a l c o mp o n e n t a na l y s i s me t h o d t o a n a l y z e t he w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c a r r y i n g c a pa c i t y i n Ch a ng s h a c i t y,t h e r e p in r c i p a l c o mp o n e n t s we r e s e l e c t e d f r o m 1 2 i n d i c a t o r s o f t h e t o t a l p o p ul a t i o n, t h e t o t a l a mo u n t o f w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 GDP, w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u t i l i z a t i o n r a t e a n d o t h e r s . Tl a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a t Ch a n g s h a c i t y w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c a r r y i n g c a p a c i t y i s o n t h e lu f c t u a t e d u p wa r d t r e n d, t h e ma i n i n lu f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wa s p o pu l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me nt o f s o c i a l e c o n o my a n d n a t u r a l c o nd i t i o n s o f w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 a n d t h a t p o p u l a t i o n. e c o no mi c d e v e l o p me n t l e v e l wa s t h e k e y f a c t o r . Ke y wo r ds : w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c a r r y i n g c a p a c i t y; p inc r i p a l c o mp o n e n t a n a l y s i s ; Cha n g s h a c i t y

南京市江宁区水资源承载力特征分析及评价

南京市江宁区水资源承载力特征分析及评价

水文水资源 20 江 苏 水 利JIANGSUWATERRESOURCES2020年4月Apr.2020 收稿日期:20191030基金项目: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2018040)作者简介:卞锦宇(1977—),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工作。

Email:jybian@nhri.cn南京市江宁区水资源承载力特征分析及评价卞锦宇1,李美香2,宋 轩3,陈晓燕1,俞晶晶4(1.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29;2.江宁区水务局,江苏南京 211112;3.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江苏南京 210001;4.河海大学,江苏南京 210098)摘要:针对水资源承载力多元复杂综合体系,在江宁区水资源承载力特征分析基础上,突出水质、水生态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重要作用,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定义进行了界定。

基于水资源的水量、水质、水生态3个要素,构建由目标层、要素层、表征层及指标层构成的多层次、分要素、能力-负荷双向表征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单要素评价法对江宁区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现状评价。

结果表明,江宁区现状水量要素能支撑人口经济发展,水质、水生态状况相对较差,对区域人口经济的承载能力薄弱。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特征;评价;江宁区中图分类号:TV1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839(2020)04002006FeatureanalysisandevaluationofwaterresourcescarryingcapacityinJiangningDistrict,NanjingCityBIANJinyu1,LIMeixiang2,SONGXuan3,CHENXiaoyan1,YUJingjing4(1.KeylaboratoryofWaterResourceandHydraulicEngineering,NanjingHydraulicResearchInstitute,Nanjing210029,Jiangsu;2.JiangningWaterAffairsBureau,Nanjing211112,Jiangsu;3.NanjingWaterPlanningandDesigningInstituteCo.,ltd,Nanjing210001,Jiangsu;4.HohaiUniversity,Nanjing210098,Jiangsu)Abstract:Aimingatthecomplexandcomprehensivesystemofwaterresourcescarryingcapacity,basedontheanal ysisofthecharacteristicsofwaterresourcescarryingcapacityinJiangningDistrict,theregionalwaterresourcescar ryingcapacitywasdefinedbyhighlightingtheimportantroleofwaterqualityandwaterecologyinwaterresourcescarryingcapacity.Thediagnosticsystemofwaterresourcescarryingcapacitywascomposedofthetarget,theele ments,therepresentationsandtheindex,whichwasmulti-level,multi-elementandbi-directionalcharacteriza tionbetweencapacityandload.ThepresentsituationofwaterresourcescarryingcapacityinJiangningDistrictwasevaluatedbythesinglefactorevaluationmethod.Theevaluationresultsshowedthatthecurrentwaterquantityfac torsinJiangningDistrictcouldsupportpopulationeconomicdevelopment.However,thewaterqualityandaquaticecologicalconditionswererelativelypoor,andthecarryingcapacityoftheregionalpopulationeconomywasweak.Keywords:JiangningDistrict;waterresources;carryingcapacity;Characteristics;evaluation第4期卞锦宇,等:南京市江宁区水资源承载力特征分析及评价211 概述江宁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全区低山丘陵岗地占66.6%,水域面积率11.9%(不含长江),主要河流32条、主要湖泊6个、中小水库72座,河网水系发达,丰沛的水资源支撑着区域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1]。

南京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数据审核分析

南京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数据审核分析

南京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数据审核分析1主要普查成果1.1普查成果概述通过本次普查,共统计南京市共有地下水取水井162569眼,其中规模以上机电井128眼,规模以下机电井及人力井162441眼,其中规模以下机电井4287眼,人力井158154眼。

规模以上机电井128眼, 主要分布在六合区76眼,占59.38%,江宁区14眼占10.94%,浦口区13占10.16%。

规模以下机电井4287眼,主要分布在浦口区2237眼点52.18%,六合区1405眼占32.78%,人力井158154眼,主要分布在六合区88380眼,占55.88%,江宁区29082眼,占18.39%,浦口区24056眼,占15.22%。

乡村实际供水人口59.3623万人。

实际灌溉面积6311亩。

2011年取水总量1507.2809万m³,其中2011年规模以上机电井取水量419.3272万m³。

全市地热水井共6眼,其中浦口区4眼,江宁区2眼,2011年地热水取水量58.58万方,其中浦口区40.68万方,江宁区17.9万方。

从取水结构看,其中规模以上机电井,工业用水量106.9581万方,比重40.4%;城镇生活用水量28.79万方,比重10.85%;乡村生活用水量129.1853万方,比重48.75%。

规模以下机电井,灌溉机电井用水量3.55万方,比重0.33%,供水机电井用水量37.0133万方,比重3.4%,人力井用水量1047.3904万方,比重96.27%。

1.2主要普查成果1.2.1 地下水取水井南京市共有地下水取水井162569眼,其中规模以上机电井128眼,规模以下机电井及人力井162441眼,其中规模以下机电井4287眼,人力井158154眼。

2011年取水量1507.2809万方,其中规模以上机电井419.32720、规模以下机电井40.5633万方、人力井1047.3904万方。

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主成分分析

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主成分分析

1 2 研 究 区 域 概 况 .
南 京 位 于北 纬 3 。 东 经 1 8 4 纬 度 较 低 , 阳 2, 1 。7 , 太
辐射 强烈 , 由于东 、 、 三 面环 山 , 西 南 导致东 南沿 海季 风 受阻, 使南 京夏 季处 于 背风 面 , 其最 热 月平 均气 温 高达 2℃, 8 极端 高温 高达4 . 。地 处淮 河 、 0 7( c = 长江 下游 的南 京, 地势平 坦 , 属亚 热带 季风 湿润 气候 区 , 量 充沛 , 雨 雨
持 续 供 养 的 最 大 人 口数 量 。
京 市水 资 源承 载力 影 响 因子 的分 析 对 于协 调 经 济 、 社
会 、 态发 展有 着 十分重 要 的现实 意义 。 生
2 水 资 源 承 载 力 主 成 分 分 析
2 1 步 骤 及 数 据 来 源 .
设 原 始 变 量 为 。 , 一,。, 成 分 分 析 后 得 到 的 主 新 变 量 ( 合 变 量 ) z , , , , 们 是 。 :… , 综 为 .z … z 它 , ,
摘 要 : 资 源 承 栽 力 是 一 个 伴 随 社 会 、 济 、 学技 术 发 展 而 变化 的 综 合 指 标 。 根 据 南 京 市 19 水 经 科 9 8~2 0 0 8年 的
9个 经 济发 展 相 关 指 标 , 引入 主 成 分 分析 方 法 , 分析 南 京 市 水 资 源 承 栽 力 , 9个指 标 中选 取 出影 响 水 资 源 承 从
南 京 市 水 资 源 承 载 力 的 主 成 分 分 析
陈 慧 冯 利 华 , 丽 娜 , 孙
(. 1 浙江 师 范 大 学 旅 游 与 资 源 管 理 学 院 , 江 金 华 3 0 4; 2 浙 210 .四川 农 业 大 学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 四川 雅 安 6 5 1 2 0 4)

《2024年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范文

《2024年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范文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篇一摘要水资源是地球生命体系中至关重要的资源,而随着人类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本篇论文针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展开深入研究,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评价方法,为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一、引言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指某一特定区域内,在满足社会、经济、环境等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前提下,水资源能够持续供给并支撑当地人口、经济和环境持续发展的能力。

由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和地形地貌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估与调整变得尤为关键。

本文基于多源数据及评价方法,力求深入挖掘并客观分析某一典型区域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

二、研究区域概况本文选取的典型区域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储备和复杂的水资源利用情况。

该区域受自然环境与人为活动双重影响,水资源承载力呈现出一定的动态变化特征。

因此,对该区域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综合评价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

数据来源包括遥感数据、水文地质资料、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等。

通过多源数据的整合与分析,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该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实际情况。

四、评价模型构建根据区域特点及数据可获取性,构建了包括水资源量、水质状况、水生态状况、水资源利用效率及社会经济适应性等五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水资源量和水质状况为基本指标,水生态状况反映水资源的生态环境功能,水资源利用效率体现水资源的经济价值,社会经济适应性则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承受能力。

五、评价结果与分析1. 水资源量与水质状况评价:该区域水资源量相对丰富,但部分地区存在季节性缺水问题。

水质状况总体良好,但局部地区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2. 水生态状况评价:水生态状况良好,但受人类活动影响,部分河流生态系统存在退化现象。

基于主成份分析法的玄武湖水质评价应用与解析

基于主成份分析法的玄武湖水质评价应用与解析
理 ,可 取前 两个具 有 明显 代表性 的 主成 份 。 原 有的 6 个 变量 可用两 个 主成份 表 示 ,如表 5 所示。 表2相关矩阵
离锰酸盐 生化鬻瓴馘 抵氟
商 锰酸 盐 生化 需氧 晕 馘氯 { j I I { 类 总氦
总械
化 需 氧 量 , 氨 氮 ,石 油 类 与 总 氮 为 同一 类 指 标 、生 化 需 氧 量 , 氨 氮和 总 磷 为 同一
图 ,如 图 1 。 表3公因子方差
硼始
离 锰 酸 盐 l O O O
” 荔
提 取
. 6 1 5
¨观 吼 毫
生化需氧鞋 1 0 0 0
7 3 8
n仉 盯
懿氦
石} n i 类
1 . 0 0 0 7 7 1

色 L 1

1 0 0 0 . 8 9 2 1 0 0 0
C o i l e g e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S o u t h E a s t U n i v e r s i t y,N a n j i n g ,2 1 1 1 8 9
摘 要 本 文对 玄武 湖水质 进 行调 查统 计 的基 础 上 ,运 用主 成 份 分 析 的 方 法 , 对 样 本 的特
2 2 4 - 5 2 1 — 2 7 6 6 2 8 1 0 0 0 3 1 2 5 7 9 3 9 7
玄武 湖 的水 质 污 染的 治理 有 一 定 的借 鉴作 用, 可 以有 针对 性 的 对 玄武 湖 的 污染 进行 治 理 , 节 约 治理 成 本 , 为 南京 市 民打 造 一 个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 8 9 7 2 . 2 0 1 3 . 0 2 . 0 0 5

南京市城南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现状评价

南京市城南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现状评价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Vol.52 No.5
139
樊金璐, 等 / / 南京市城南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现状评价
score of the hydrological index is 3. 18 on a health level within the four evaluating indexes and the evaluating scores of the biology and water ec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 are between 2 ~ 3 on a sub-health level, while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ng score of the water quality index is the worst with the score of 1. 66 on a ill-health level, which is caused by the un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some sluices and pumping stations as well as the direct discharges of production and domestic sewages into the river. The worse water quality is the main cause to impact the water ecosystem of the river. It is suggested to improve the status quo of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river ecosystem by means of source control, pollution cut off, connection of water system, etc. , so a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water ecosystem of Chengnanhe River. The study result can provide a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valuations to be made on the watersheds in those riverside cities. Keywords: water ecosystem; water quality; MIKE11; water environment; index system; riverside city; Chengnanhe River; Nanjing

南京水资源分析评价

南京水资源分析评价

南京水资源分析评价第一篇:南京水资源分析评价南京水资源分析评价摘要:随着南京的进一步发展,南京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水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为了能更好的了解南京水质状况。

我们将进行系统的分析。

南京水水资源概况南京地区平原圩区占24.0%,低山占15.7%,丘陵占48.9%,水面占11.4%。

境内共有大小河道120条,分属两江(长江、青弋江—水阳江)、两湖(固城湖、石臼湖)、两河(滁河、秦淮河),以跨省、市的流域划分水系,可划分为长江南京段、滁河、秦淮河、青弋江—水阳江四大水系。

南京本地水资源。

多年平均降水量1073.8mm。

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5.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480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18.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7亿立方米。

南京过境水资源。

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可达9222亿立方米,是南京市本地区水资源总量的360倍,其中从长江过境的水资源总量年平均9200亿立方米,从水阳江过境的水资源总量年平均12亿立方米,从滁河过境的水资源总量年平均10亿立方米。

水库蓄水动态。

根据全市12座中型水库的统计资料:2004年年初蓄水总量为1.5342亿m3,年末蓄水总量为1.2147亿m3,全年减少20.8%。

全市最大的两座水库金牛山水库和方便水库年末蓄水量分别为0.495亿m3、0.118亿m3,分别占全市年末蓄水总量的40.75和9.71%。

水资源利用。

2004年全市实际用水总量59.06亿m3,其中工业用水34.73亿m3、农业用水(包括林牧渔业用水)17.16亿m3、生活用水7.17亿m3。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水资源量降水量:多年平均降雨量1068.8mm;本地水资源量:多年平均总水资源量26.62亿m3,其中,地表水19.7亿m3,地下水6.92亿m3,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人均的四分之一,产水系数0.393,产水模数40.45万m3/km2;客水资源量:我市地处两江两河下游,过境水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9000多亿m3,2000年过境客水资源总量为9311亿m3,其中长江客水9266亿m3,占99%,水阳江客水29.57亿m3,滁河上、中游及支流客水8.4亿m3。

南京市水资源保护体系构建探索

南京市水资源保护体系构建探索

南京市水资源保护体系构建探索周毅;陈文权;李香华;聂青;刘淼【摘要】本文以现状水资源保护评价为基础,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根据南京市水资源保护现状及经济发展水平,按照水质、水量及水生态保护的要求,提出南京市水资源保护规划控制指标.【期刊名称】《江苏水利》【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4页(P58-60,64)【关键词】水资源;保护;体系;构建【作者】周毅;陈文权;李香华;聂青;刘淼【作者单位】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江苏南京210029;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京分局,江苏南京210098;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南京分局,江苏南京210098;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江苏南京210029;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4南京市是江苏省省会城市,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一方面,高强度、大规模的人类活动给水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开发利用强度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引发了水生态环境问题;另一方面,未来的发展对水资源各种功能的需求不断加强,进一步加重了水资源开发保护、利用和管理的任务。

加强南京市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实现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南京地貌区域为宁、镇、扬山地的一部分,长江南京段长度约95 km,江南有秦淮河,江北有滁河,为南京市境内两条主要的长江支流。

南京境内湖泊、水库、河流众多,水域面积达14.3%。

境内水系分别属于长江、淮河、太湖三大水系,其中淮河、太湖水系面积很小,长江水系覆盖了南京市的大部分地区。

按河道特征,长江水系又可细分为4条子水系,自北向南依次是滁河水系、长江南京段干流水系、秦淮河水系、水阳江水系。

2.1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障体系脆弱南京市共有省级饮用水源地13个,其中仅长江就有8个水源地,水源较单一,隐患较严重。

南京市以长江作为全市主要供水水源,固城湖和中山、金牛等湖泊、水库作为补充水源。

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季妤;陆宝宏
【期刊名称】《水资源保护》
【年(卷),期】2014(030)001
【摘要】以南京市所辖区域作为研究区,根据2003-2010年水资源利用的有关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对该研究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2003-2010年期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从聚类分析结果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的改善幅度并不大,说明目前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依然严峻.
【总页数】5页(P79-83)
【作者】季妤;陆宝宏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4
【相关文献】
1.浅谈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J], 周毅;郭玉法;龚来存
2.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系统调控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J], 朱岭;许有鹏;李嘉峻
3.基于熵权法的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J], 汤淏;王腊春
4.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以南京市为例 [J], 王华
5.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J], 胡健;徐向阳;刘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BSC和D-S理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绩效审计评价实证研究

基于BSC和D-S理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绩效审计评价实证研究

基于BSC和D-S理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绩效审计评价实证研究龚剑峰;童纪新【摘要】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对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该文首先基于BSC理论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绩效审计的契合度,构建了一套多维度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以我国西部某省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例,运用D-S证据理论予以绩效审计评价.实证研究证明,基于BSC理论构建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完善,而案例中该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总体绩效水平为“良好”.相关方应从对绩效影响较大的指标着手,制定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年(卷),期】2016(028)006【总页数】4页(P123-126)【关键词】BSC;D-S理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绩效审计评价【作者】龚剑峰;童纪新【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1100;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277.7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不断加大公共工程投资,有效地拉动了经济增长,但是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审计机关应当调整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目标和重点,向以机制为中心的宏观管理方面的绩效审计转变。

随着我国绩效审计的发展,目前理论界对绩效审计的重要性基本达成共识,强调绩效审计的重点应向政府投资规模较大,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工程转移[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八大民生水利之一,对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都具有重要影响[2]。

“十一五”期间,国家累计安排总投资1053亿元,解决了2.15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国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提高到58%。

2012年3月21日通过的《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全面解决2.98亿农村人口和11.4万所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力争在2015年以前,建立起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

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张光凤;张祖陆【期刊名称】《水土保持通报》【年(卷),期】2014(34)3【摘要】利用复合模糊评价模型,选用具有南京市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以2009年为现状年,对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WRCC)进行了评价,得出WRCC为0.365 4,表明南京市处于可承载的较低水平,已经接近不可承载的临界状态。

通过灰色预测方法对南京市2020年的相关指标进行预测,再次利用复合模糊评价模型对南京市2020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出WRCC为0.490 2,表明该市还处于可承载的范畴,比2009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有所提高。

提高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策略包括:(1)节约用水,减少人均用水量;(2)控制人口自然增长速率;(3)调节用水结构,降低万元GDP耗水量;(4)加强污水处理和中水利用的水平。

【总页数】6页(P154-159)【关键词】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复合模糊评价模型;灰色预测【作者】张光凤;张祖陆【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F323.213【相关文献】1.基于结构熵权法的长江下游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以南京市为例 [J], 孙雅茹;董增川;周毅;冯胜男2.北京市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开发利用对策研究——主成分分析方法在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实证 [J], 孙清元;刘承国;冯春涛3.南京市江宁区水资源承载力特征分析及评价 [J], 卞锦宇; 李美香; 宋轩; 陈晓燕; 俞晶晶4.丰水型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变化与提升途径——以南京市为例 [J], 朱岭;郝丽莎5.基于WSR方法论和熵值-耦合协调度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以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为例 [J], 王大本;冯石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卷第1期2015年2月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Water EngineeringVol.26No.1Feb .,2015收稿日期:2014-06-16;修回日期:2014-10-23作者简介:童纪新(1965-),男,浙江金华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技术经济及管理方面的研究。

DOI :10.11705/j.issn.1672-643X.2015.01.024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童纪新,顾希(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1100)摘要:为了探求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状况,选取14个指标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南京市2003-2012年的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人口与经济发展、水资源禀赋、资源利用效率是影响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2003-2012年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基本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在2004年出现了波动。

总体上,目前南京市的水资源承载力的发展态势是良好的,但还是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主成分分析;水资源评价;南京市中图分类号:F2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43X (2015)01-0122-04Study on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n Nanjing based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TONG Jixin ,GU Xi(Business School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1100,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sit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n Nanjing ,this paper se-lected 14indicators t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and com-pared and evaluated the level of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n Nanjing from 2003to 2012by using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 that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ater re-sources endowment 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resources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apacity in Nanjing ;the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n Nanjing from 2003to 2012was on the positive tendency apart from 2004.On the whol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arrying capacity in Nanjing is good but still ex-ists certain rising space.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ater resources evalua-tion ;Nanjing1水资源承载力概述水是生命之源,是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等问题。

近年来,我国人多水少的现状持续恶化,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已经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为了实现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和环境的相协调发展,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对水资源承载力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1]。

国外学者通常将水资源承载力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范畴中,很少针对这一领域进行专门的学术研究。

1998年美国URS 公司首次运用数学分析模型对佛罗里达Keys 流域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研究[2]。

Falkenmark 等人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一种长期可持续能力,并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揭示了人口数量和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关系。

Harris 等人着重研究了农业水资源对农业的承载能力,得出的结论是水资源利用量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Rijiberman 在研究城市水资源评价和管理系统中将水资源承载力作为保障城市水资源安全的衡量标准。

我国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最早在1985年,新疆水资源软科学课题组针对新疆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指出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满足维护生态环境用水要求后,所能支撑的工农业最大产值和人口数量。

后来,我国学者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类:一种观点侧重于从人类的需求角度进行解释,以能满足人类基本发展要求所必须的水资源数量来定义水资源承载力;另一种观点从水资源自身的角度出发,认为水资源承载力可以用水资源所能够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来衡量[3],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有关水资源承载力概念的统一阐释。

结合我国当前的水资源现状,本文认为针对某一特定区域的水资源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以当前能够达到的科学技术水平为条件,以经济的可持续绿色发展为准则,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目标,通过合理优化配置本地区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为承受该地区的人口数量规模和社会经济活动所能提供的最大容纳和承载能力[4]。

根据上述定义,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3点:第一,动态性。

随着人们对有关水资源承载力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效率也将不断提高,所以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是一个长期动态变化的过程[5]。

第二,区域性。

水资源承载力受本地区的资源环境和经济结构的影响,各地区不同的区域特点和空间结构,使得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有所差别。

第三,有限性。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水资源承载力均存在一个可以实现的尽可能大的承载力上限,而无法超过这一界限,这主要是受当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人口数量等因素的约束[6]。

2主成分分析法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常规趋势法、模糊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

其中,常规趋势法操作简单,但不能很好地体现影响水资源承载力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模糊评价法虽然克服了常规分析法的局限性,但它利用取大取小的运算方法进行评价,会使部分有用信息丢失,不能准确反映原始数据的全部信息;层次分析法是由专家根据主观经验评判给分或者给出相关指标的权重系数,然后加权计算总分的一种评价方法,人为因素的干扰性较强[7]。

主成分分析法属于客观赋值法,是在确保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有变量所包含的初始信息的前提条件下,运用降维技术,把多个变量转化为用少数几个主成分所表示的综合指标[8]。

鉴于此,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这一多元统计分析工具来研究水资源承载力。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评价水资源承载力,是用几个相互之间保持独立性的主成分替代原有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所有因素,即用一个综合性的指标来反映水资源承载力的变化趋势。

主成分分析法的一般分析和计算的步骤如下:①原始数据的标准化;②求相关系数矩阵;③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确定主成分的个数;④计算主成分得分;⑤根据各主成分的权重,计算综合指标得分。

3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3.1研究区域概况南京位于江苏省西南部,总人口818.78万人,总面积达到6597km2,是江苏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南京是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温度达到15.4ħ,近年来最高气温为39.7ħ,最低气温为-13.1ħ;全年雨量比较充沛,年平均降水量有1106mm。

南京本地区的水资源量比较匮乏,年均地表水资源量19.7亿m3,地下水资源量6.7亿m3,但过境水资源量非常丰富,年均过境水资源量达到9114亿m3[9]。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南京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水环境的不断恶化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瓶颈。

通过评价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不仅有利于促进本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缓解当前供不应求的水资源短缺现状,还可以更好地发挥水资源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10]。

3.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在参考全国水资源供需分析中提出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可行性、科学性、代表性等原则,结合南京市水资源的现状和特点,本文共选取14个指标来构建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这些指标分别从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等不同角度来反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水资源的供需现状以及水资源的区域环境条件,综合反映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

具体各项指标如下:地区生产总值X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X2,亿元、政府财政一般预算支出X3,亿元、万元GDP用水量X4,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X5,m3、年降水量X6,亿m3、水资源总量X7,亿m3、总供水量X8,亿m3、人均生活用水量X9,L、污水处理率X10,%、农田有效灌溉面积X11,khm2、人口密度X12,人/km2、城镇居民人均消321第1期童纪新,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费性支出X13,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X14,元。

3.3主成分计算及评价结果3.3.1数据的选取本文以南京市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19.0软件对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主成分分析。

根据2004-2013年的《江苏统计年鉴》和《江苏省水资源公报》,对南京市2003-2012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动态综合评价。

为了消除原有数据之间量纲与量级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要使所有变量的均值为0,方差为1,所以在进行主成分分析前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3.3.2共同度分析变量的共同度是指提取的公因子能够代表各指标所包含的原始信息的程度。

由表1可知,初始共同度均为1,抽取主成分后的共同度也较高,所有变量的公因子方差在0.6以上,其中有10个变量的公因子方差都超过了0.9。

这说明提取的公因子能够较好地反映原始变量所包含的信息,适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研究,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较高。

表1公因子方差3.3.3主成分抽取用SPSS19.0软件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主成分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如表2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