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艺学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食品工艺学期末复习

食品工艺学期末复习
(答对其中一项即可1分)原理:1接触冰冷却:冰块融化时将吸收大量的热量,每千克可达到334.72kJ,融冰和食品接触时就直接从食品中吸取热量。
56、影响研制食品的因数有哪些?
答:1食盐的浓度;2、食盐的用量或浓度;3、温度;4、空气。
58、食品加工过程中热杀菌的方法主要有巴氏杀菌法、常压杀菌法、高压杀菌法
35、食品工艺学是根据技术上先经、经济上合理的原则,研究食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36、常见的罐藏食品腐败现象有胀罐、硫化黑变、发霉、平盖酸败
37、果蔬中含有多种有机酸,主要是 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 。
38、食品的腌制方法有干腌法、湿腌法、混合腌制法、肌肉注射法、动物脉注射法
39、肌肉组织中,营养价值最高的是(A)组织。
A、肌肉组织 B、结缔组织 C、淋巴组织 D、骨骼组织
40、超高温瞬时杀菌法用下列 B 英文缩写名称。
A、LTLT B、UHT C、HTST D、LTST
⑤可增加盖与罐的密封性,减少跳盖现象
66、食品工艺学研究的原则是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而技术上先进又包括???工艺先进??和??设备先进?两部分。
67、饮料用水的离子交换处理方式是什么?为什么?(5分)
答:若阳、阴床同用,则应阳在前,阴在后。原因在于:由于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如不经阳树脂而进入阴树脂交换,交换下来的钙镁离子生成沉淀物质包裹在阴树脂外面,影响其交换能力,造成交换能力和效率下降。
46、贮藏温度越低,干制品品质的保存期越长,以0℃~2℃ 最好。但一般不宜超过10℃~14℃。
47、微生物耐热性参数中,D值表示在特定的环境中和特定的温度下,杀灭 90%特定的微生物 所需要的时间。

食品工艺学复习

食品工艺学复习

食品工艺学复习一、名词解释(18分)1、食品工艺学: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研究食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

2、感生放射性:一种元素若在电离辐射下,辐射能量将传递给元素中的一些原子核,在一定条件下会造成激发反应,引起这些原子核的不稳定,由此而发射出中子并产生γ辐射,这种电离辐射使物质产生放射性(由电离辐射诱发出来)称为感生放射性。

3、F0:采用121℃杀菌时的热力死亡时间。

(在121.1℃温度条件下杀死一定浓度的细菌所需要的时间。

)4、导湿性:由于水分梯度使食品中水分从高水分处向低水分处转移或扩散的现象。

5、导湿温性:由于温度梯度使食品中水分由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迁移或扩散的现象。

6、叠接率:表示二重卷边中身钩与盖钩的重合程度,是金属罐密封性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7、栅栏技术:在食品保藏中设置多种微生物生长或食品腐败变质的阻碍因子,即栅栏因子,应用多种因子的条件都比单一因子要温和,这种保藏技术称为栅栏技术。

8、渗透:溶剂从低浓度经过半透膜向高浓度扩散的过程。

9、康普顿散射:高能电磁辐射线的光子与被照射物的电子发生弹性碰撞,光子把部分能量传递给电子,自身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朝着另一方向散射,获得能量的电子,从原子中逸出,称为康普顿散射。

二、填空题(30分)三、单选(10分)四、简答1.分析导湿性、导湿温性与食品干燥间的关系。

教材p40、37、39、ppt59-60ppt:导湿性和导湿温性引起的食品干燥:◆ 干制过程中,湿物料内部同时会有水分梯度和温度梯度存在,水分流动的方向、扩散总量是由导湿性和导湿温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 对于对流式干燥,食品内部形成的温度梯度与湿度梯度相反,阻碍了水分由物料内部向表面扩散,故水分总扩散量: ◆ 如果导湿性比导湿温性强,水分将向食品水分减少方向迁移。

◆ 若导湿温性比导湿性强,水分则向食品内部水分增加方向发展,食品干燥速率就会下降或停止。

食品工艺学复习题库

食品工艺学复习题库

食品工艺学复习题库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列()干燥方法中,复水后的食品比其他干燥方法生产的食品更接近于新鲜食品。

A、空气对流干燥B、真空干燥C、滚筒干燥D、冷冻升华干燥E流化床干燥正确答案:D2.肌肉中含有丰富的水分,其中与微生物活动具有密切关系的是()A、化合水B、结合水C、都是D、结晶水E、自由水正确答案:E3.以下糖类中()的甜度最大A、葡萄糖B、果糖C、蔗糖D、饴糖E、蜂蜜正确答案:B4.下列哪句话是正确的()A、食品的干燥处理可以使食品中的酶完全失活;B、食品的干燥处理可使食品中的微生物全部杀灭;C、食品的干燥处理可以代替食品必要的消毒灭菌处理;D、在实际生产中以过氧化物酶为灭酶效果的参考指标;E、食品的干燥处理可以使食品中的酶完全钝化;正确答案:D5.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表现在()A、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酶促反应的速度,最终影响细胞合成。

B、影响酶的活性,但不影响酶促反应的速度,最终影响细胞的合成;C、不影响物质的溶解性;D、不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E、不影响酶的活性,但影响酶促反应的速度,最终影响细胞的合成;正确答案:A6.最后一次醒发的温度是()A、26~27℃B、40℃C、36~38℃D、25℃E、27~39℃正确答案:C7.判定一种液体奶乳制品是乳饮料还是鲜奶的依据是()A、乳糖的含量B、添加酸性物质C、乳脂肪和乳蛋白质含量D、乳的比重或密度E、滴定酸度的高低正确答案:C8.在果脯蜜饯加工中,蔗糖含量过高而转化糖不足,会引起()现象。

A、流汤B、煮烂C、返砂D、透明E、皱缩正确答案:C9.冷却和冷藏过程中出现酸败,油烧等现象,主要是由()A、寒冷收缩,B、脂肪氧化、C、蛋白质分解D、冷害引起的E、干耗,正确答案:B10.石腊属于()涂料A、阻湿性涂料B、阻气性涂料C、乙烯生成抑制涂料D、合成涂料E、其它涂料正确答案:A11.属于综合利用的开发产品是()A、山楂片B、苹果脯C、葡萄干D、梨皮渣制梨膏E、苹果脆片正确答案:D12.乙烯在果蔬保鲜过程中起()作用。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工艺学-期末考卷 复习试题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工艺学-期末考卷 复习试题

《食品工艺学导论》复习试题一:填空题1、食品按照其加工处理的方法可分为低温包藏食品、罐藏食品、干藏食品、腌渍食品、烟熏食品和辐照食品。

根据原料的不同可分为果蔬制品、粮油制品、肉禽制品、乳制品等。

2、食品的种类虽然很多,但作为商品的食品需符合以下六项要求:卫生和安全性、营养和易消化性、外观、风味、方便性、储运耐藏性。

其中人们对食品的基本要求是营养和易消化性。

3、引起食品变质腐败的微生物种类很多,4、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依赖于微生物的初始数量的控制、加工过程的除菌和防止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控制。

5、影响微生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有67化合物的单宁物质。

8、葡萄糖、果糖等还原性糖与氨基酸引起的褐变反应称为美拉德反应,也称为羰氨反应。

910111213、根据辐射剂量及目的的不同,食品辐照有三种类型,即辐照阿氏杀菌、辐照巴氏杀菌、辐照耐贮杀菌。

14、在食品的加工与包藏过程中,食品将可能发生四种褐变反应,15161718192021殖活动的决定因素。

22232425、在食品的冷藏过程中,保持食品的低温水平。

2627282930313233、34、冻结烧是冻结食品在冷藏期间脂肪氧化酸败和羰氨反应所引起的结果,它不仅使食品产生哈喇味,而且发生黄褐色的变化,感官、风味、营养价值都变差。

35、冷冻食品的早期质量受“PPP3637反应。

3839、汤是否充分。

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统。

5354二、判断1、肉被烹饪后产生的风味主要来自脂肪,而水果的风味则主要来自碳水化合物。

(对)2、不管食品是否经过加工处理,在绝大多数场合,其变质主要原因是霉菌。

(错)3、根据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发育程度和PH值的关系,对于耐酸性而言,霉菌>酵母菌>细菌,酸性越强,抑制细菌生长发育的作用越显著。

(对)4、水分活度高的食品则水分含量大,同样水分含量大的食品水分活度也高。

(错)5、糖在低浓度时不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活动,故传统的糖制品要达到较长的储藏期,一般要求糖的浓度在50%以上。

食品工艺学期末复习

食品工艺学期末复习

仅供参考!(红色字体为不确定的部分)食品工艺学思考题1、食物与食品有何区别?食物——供人类食用的物质称为食物。

食品——经过加工制作的食物统称为食品2、食品应具有的三个功能和三个特性是什么?、食品的功:营养功能(第一功能),感观功能(第二功能),保健功能(第三功能)食品的特性:安全性方便性保藏性3、食品加工的三原则和目的是什么?三原则:安全性营养性营养性嗜好性食品加工的目的:满足消费者要求;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增加多样性;提供健康所需的营养素;提高附加值4、食品工艺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有哪些?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对象:从原材料到制成品。

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加工或制造过程(工艺流程)以及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具体方法(具体的技术条件)第二篇果蔬制品工艺。

第一章果蔬的干制1、食品干燥机理是什么?果蔬的干燥过程是果蔬中水分蒸发的过程,水分的蒸发主要是依赖两种作用:外扩散作用:指食品在干燥初期,原料表面的水分吸热变为蒸汽,向周围介质中蒸发的过程内扩散作用:指借助湿度梯度的动力,食品内部的水分向食品的外层或表面移动的过程2、食品在干制过程中的变化有哪些?一、物理变化①干缩和干裂②表面硬化③多孔性形成二、化学变化1、营养成分的变化①蛋白质:过度的加热处理对蛋白质有一些破坏作用、造成蛋白质效率降低,使其不能再被人体利用②脂肪:温度越高,脂肪的氧化越严重③维生素:高温对Vit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2、颜色的变化天然色素的变化:褪色或变黄色等褐变:变褐色和黑色酶促褐变:果蔬中单宁氧化呈现褐色;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催化下会产生黑色素非酶促褐变: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等透明度的改变:新鲜果蔬细胞间隙中的空气,在干制时受热被排除,使干制品呈半透明状态。

3、食品风味的变化:异味、煮熟味;3、食品干制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一、自然干制优点:方法和设备简单,易于操作、生产成本较低,不受场地局限,干制过程管理粗放。

缺点:干燥时间长,干燥过程不能人为控制,受气候和地区条件局限,产品质量较差,易受污染和灰尘、苍蝇、虫、鼠等危害,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和相当大的场地。

食品工艺学复习

食品工艺学复习

1.3 排气和密封
RED
罐头密封前将顶隙、原料组织内的气体排除。 一.罐头排气的作用* 1.防止需氧菌和霉菌的生长繁殖 2.有利食品色、香、味的保存 3.防止或减轻罐头内壁的腐蚀 4.防止罐头在高温杀菌时容器变形和损坏 5.有助于“打检” 鉴别罐头真空度
二.排气方法 1.热力排气: •热装灌排气:保证装罐食品中心温度达85‴ •加热排气:排气箱温度90~100‴,5~20min 罐头中心温度达80 ‴。 2.真空密封排气法 将罐头臵于真空封罐机的真空仓内,密封排气。 可在短时间内获得较高真空度。 3.蒸汽喷射排气 向罐头顶隙喷射高压蒸汽,排除顶隙内的空气。
•杀菌工艺条件制定的原则: 杀菌温度和时间既能杀灭微生物 又最大限度保持食品原有品质
(二)罐头杀菌合理性的判断
RED
反映微生物耐热性的参数: 1.对数减菌时间(D值): 指在一定杀菌温度下,微生物数量减少90%所需要的时间,或微生物数量减少1个对数循 环所需的时间。 D值可根据图中直线横过1个对数循环所需的热处理时间 求得或根据直线方程式求得,因为它为直线斜率的倒数 •即:D=t/(loga–logb)
3.4
腌制 烟熏类罐头
RED
一.磷酸盐在肉制品加工中的作用: ① 提高肉的离子强度↑。 ② 提高肉的pH值↑。 ③ 螯合肉中的金属离子 提高肉的持水性,延缓脂肪的氧化酸败。 ④解离肉中的肌动球蛋白。 二.肉的熏制 1.熏烟的作用 • 呈味、发色、脱水干燥、杀菌、抗氧化 2.熏烟剂的成分 • 熏烟成分中的苯并芘和二苯并蒽具有致癌性。
RED
第一篇
罐藏食品工艺
第一章 罐藏原理
RED
罐藏: 食品密封在容器中经高温处理将绝 大部分微生物杀死,同时防止外界微生物再 次污染,使得食品能够在室温条件长期贮存 的保藏方法。

食品工艺学复习资料

食品工艺学复习资料

食品工艺学复习资料一、概述食品工艺学是研究食品加工和食品制备过程的科学。

它涉及到食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以及加工和保存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档为食品工艺学的复习资料,旨在帮助读者回顾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食品加工基础1. 食品原料的选择和处理:包括选择新鲜食材、原料的清洗、去皮、切割等处理方法。

2. 食品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搅拌、研磨、混合、蒸煮、烘干等常用的食品加工工艺流程。

3. 食品保鲜方法:常用的食品保鲜方法包括冷冻、真空包装、腌制等,这些方法能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三、食品加工中的常用工艺1. 杀菌工艺:杀菌是食品加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常用的杀菌方法有高温杀菌、辐照杀菌等。

2. 发酵工艺: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食物转化为其他有益物质的方法,常见的发酵食品有酸奶、豆腐等。

3. 脱水工艺:脱水是将食物中多余的水份去除的过程,使食物能够长时间保存,脱水方法包括阳干、风干、低温烘干等。

4. 乳化工艺:乳化是将两种不相溶的物质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使其均匀混合形成乳状液的工艺。

四、食品加工中的关键参数1. 温度控制: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不同的食品加工需要不同的温度调控。

2. pH值控制: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酸碱度对于食品的品质和味道具有重要的影响,pH值的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3. 时间控制:不同的食品加工需要不同的处理时间,合理掌握时间控制有助于提高食品的质量。

五、常见食品加工原理1. 糖化原理:糖化是指将淀粉转化为糖的过程,常用于食品加工中的糖果、糕点等制品。

2. 氧化反应原理:氧化反应是食品加工中常见的反应之一,常用于咖啡、巧克力等制品。

3. 酵素作用原理:酵素在食品加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酵素能够实现不同的反应,常用于面包、酸奶等食品。

六、食品加工中的安全问题1. 食品安全意识:食品加工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从源头控制和生产过程把控等方面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食品工艺学(期末复习大全)

食品工艺学(期末复习大全)

食品工艺学一.名次解释1.平盖酸败:外观正常,内容物变质,呈轻微或严重酸味,PH可能下降到0.1-0.3。

2.商业灭菌:将病原菌、产毒菌及在食品上造成食品腐败的微生物杀死,罐头内允许残留有微生物或芽孢,不过,在常温无冷藏状况的商业贮运过程中,在一定的保质期内,不引起食品腐败变质,这种加热处理方法称为商业灭菌法。

3.商业性无菌:在有效保质期内,产品不发色变质,使食品的微生物减少到零或有限个数,此时食品可在任何条件下贮藏。

4.D值:表示在特定的环境中和特定的温度下,杀灭90%特定的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

5.Z值:是杀菌时间变化10倍所需要相应改变的温度数。

6.F值:在某一致死温度下杀灭一定浓度的对象菌所需要的加热时间为F值。

7.G值:表示物质辐射化学效应的数值称为G值,即吸收100eV能量的物质所产生化学化的分子数(亦能传递100eV能量的分子数)。

8.气调储藏:在冷藏的基础上降低贮藏环境中O2的含量,增加贮藏环境中CO2的含量,从而进一步提高贮藏效果的方法,简称CA贮藏。

9.水分活度:食品中水的逸度与纯水的逸度之比。

Aw=P/P0。

10.发酵保藏: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通过生物催化剂使有机物转化成产品的过程。

11.罐内冷点:罐头在杀菌过程中,罐内温度变化最缓慢的点,依据罐的形状和内容物的性质而不同。

12.冷藏干耗(缩):未包装食品预冷时,因它的温度和蒸汽压较高,使其迅速失水而萎缩,是物料失去弹性时出现的一种变化。

13.反压杀菌:为了防止罐内压力过高而导致胀罐等现象,在杀菌时(冷却时)加入压缩空气使内外压差不至于过大的杀菌方式。

14.复水性:指新鲜食品干制后重新吸回水分的温度,一般用于制品吸水增重的程度来表示。

15.导湿温性:指食品在干制过程中由于受热不均匀,存在温度梯度促使水分从高湿处向低湿处转移的现象。

16.发色现象:指肉制品在腌制时,肉的颜色变化。

一般借助于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使肉的肌蛋白与亚硝酸盐反应,生成稳定的亚硝基色原,显现出较好较稳定的粉红色,迎合消费者的心理。

《食品工艺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食品工艺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食品工艺学复习题(课程代码392184)一、名词解释罐头:密闭在容器中并经过杀菌而在室温下能够较长时间保存的食品成为罐头食品,俗称罐头。

罐藏:将经过一定处理的食品装入镀锡薄板罐、玻璃罐或其他包装容器中,经密封杀菌,使罐内食品与外界隔绝而不再被微生物污染,同时又使罐内绝大部分微生物死灭并使酶失活,从而消除了引起食品变败的主要原因,获得在室温下长期贮存的保藏方法。

顶隙:指罐头内容物表面和罐盖之间所留的空隙打检:就是用特制的小棒敲击罐头底盖,根据棒击时发出的清、浊声来判断罐头真空度的大小,常和保温结合在一起。

商业无菌: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以后,不含有致病性微生物,也不含有通常温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这种状态称作商业无菌。

冷点温度:通常称为罐头的中心温度。

杀菌公式:把杀菌的温度、时间及所采用的反压力排列成公式的形式。

真空度:指罐外大气压与罐内残留气体压力的差值。

反压冷却:也就是加压冷却,杀菌结束后的罐头必须在杀菌釜内在维持一定压力的情况下冷却,主要用于一些在高温高压杀菌,特别是高压蒸汽杀菌后容器易变形、损坏的罐头。

通常是杀菌结束关闭蒸汽阀后,在通入冷却水的同时通入一定的压缩空气,以维持罐内外的压力平衡,直至罐内压力和外界大气压相接近方可撤去反压。

此时罐头可继续在杀菌釜内冷却,也可从釜中取出在冷却池中进一步冷却。

胖听:是指由于罐头内微生物活动或化学作用产生气体,形成正压,使一端或两端外凸的现象软罐头:软罐头是以聚酯、铝箔、聚烯烃等薄膜复合而成的包装材料制成的耐高温蒸煮袋为包装容器,并经密封、杀菌而制得的能长期保存的袋装食品,简称RP—F。

软饮料:乙醇含量在0.5%以下的饮用品,此规定与习惯称渭的饮料相近,但与规范的“饮料”概念——通常能使人愉快的、供人们消耗性消费的任何液体饮品的总称相对照,则只是“饮料”的一个部分,即软饮料通常得是所谓的非酒精饮料。

水的硬度:是指水中离子沉淀肥皂的能力水的碱度:水中碱度取决于天然水中能与H+结合的OH一、CO32-和HCO3一的含量。

(完整版)食品工艺学复习题

(完整版)食品工艺学复习题

1.影响食品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温度、微生物、光照、非酶/氧化、酶类、水分、害虫、损伤、残留有害物乙烯等2.食品的功能和特性?功能1.生存需要(维持生命、恢复体力、人口繁衍)2.享受需要(色、香、味、形、质——艺术)3.发展需要(增进友谊、扩展关系、协调关系特性1.营养和能量2.可直接食用3.有益于人体健康3.蔬菜发酵中亚硝酸盐是怎么产生的?如何预防?㈠发酵蔬菜中亚硝酸盐生成的原因1.发酵蔬菜本身含有2.杂菌还原硝酸盐形成:杂菌(如大肠杆菌)含有硝酸盐还原酶(杂菌含有氨基酸脱羧酶使氨基酸脱羧成胺,胺与亚硝酸盐反应生成亚硝胺。

乳酸菌不含脱羧酶和硝酸盐还原酶。

)㈡影响发酵蔬菜中亚硝酸盐生成的原因1.食盐浓度2.温度3.酸度4.有害微生物大蒜中含有的巯基化合物与亚硝酸盐结合生成硫代亚硝酸盐酯从而减少了酱腌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4.泡菜的质量泡菜质量的好坏,与发酵初期微酸阶段的乳酸累积有关。

若这个时期乳酸累积速度快,可以及早地抑制各种杂菌,从而保证正常乳酸发酵的顺利进行。

反之,若乳酸累积速度慢,微酸阶段过长,各种杂菌生长旺盛,在腐败细菌的作用下,常导致蔬菜发臭。

因此,在泡菜制作中常采用加入一些老卤水的作法,一方面接种了乳酸细菌,一方面又调整了酸度,可有效地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软化是影响泡菜质量的一个严重问题,它可能由植物或微生物的酶引起。

各种蔬菜抑制软化所需要的盐浓度千差万别。

例如,2%的食盐足以阻止泡菜的软化,但柿子椒必须用约26%饱和盐水才能保持其坚硬的质地。

一般盐浓度低对泡菜发酵有利,盐浓度高则对发酵有阻碍作用。

各种蔬菜的软化趋向不同,主要与其组织中的自然软化酶活力有关,其次则与其组织抵抗微生物软化酶的侵袭能力不同有关。

常见的泡菜软化,是由盐不足以及酵母和霉菌在与空气接触的泡菜表面生长而引起的。

适量加盐与严密隔绝空气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办法之一。

5.烫漂(预煮)处理的作用和目的①破坏酶活性,减少氧化变色和营养物质损失;②增加细胞通透性,有利于水分蒸发,改善复水性;③排除果肉组织内空气,可以提高制品的透明度,也可使罐头保持合适的真空度;④可降低原料中的污染物,杀死大部分微生物;⑤可以排除某些不良风味;⑥使原料质地软化,果蔬组织变得有弹性,果块不易破损,有利于装罐操作。

(完整word版)食品工艺学复习重点(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食品工艺学复习重点(word文档良心出品)

食品工艺学复习重点第1章绪论1 食品的3大功能:营养功能(第一功能);感官功能(第二功能);保健功能(第三功能,新发展的功能)2食品的3大特性:(1)安全性:无毒、无害、无副作用、安全(2)保藏性:有一定的货架寿命(3)方便性:贮藏、运输、销售、消费3 食品工艺的定义:食品工艺就是将原料加工成半成品或将原料和半成品加工成食品的过程和方法,包括了从原料到成品或将配料转变成最终消费品所需要的加工步骤或全部过程。

第2章食品的腐败变质及其控制一、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举例:食品在保藏过程中的变质蛋白质的分解:导致鱼、肉、蛋类食品的腐败变质;脂肪的氧化:导致坚果的“走油”、咸鱼、冻肉“哈喇”味;淀粉的老化”导致面包、糕点的“回生”;果蔬的呼吸、蒸发、后熟:导致过熟、萎蔫、组织软化、品质下降;1、生物学因素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酵母菌、霉菌a.细菌:造成的变质一般表现为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细菌将食品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含氮有机物分解为低分子化合物,使食品带有恶臭或异味,并产生毒性。

多发生在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中,如动物性食品、豆制品等b.酵母菌:在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食品中容易生长;在富含蛋白质的食品中一般不生长;容易受酵母菌作用而变质的食品有蜂蜜、果酱、果冻等。

c.霉菌:易在有氧、水分少的干燥环境中生长发育;在富含淀粉和糖的食品中也容易滋生;霉菌是导致干制品变质的常见菌。

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依赖于微生物的初始菌数、加工过程中的除菌和保藏过程中的防菌或抑菌。

2、化学因素a、酶的作用(多种酶促反应)酶促褐变发生的必要条件:适当的酚类底物、多酚氧化酶(PPO)和氧。

b、非酶褐变(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抗坏血酸氧化引起的褐变)非酶褐变对食品的影响:颜色变化;营养物质损失(氨基酸、还原糖和抗坏血酸)c、氧化作用(脂肪、色素、维生素等的氧化)d、其他作用(淀粉的老化、果蔬的呼吸作用、与包装容器反应发生的褐变)3、物理因素(促进微生物生长繁殖、诱发或加快食品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变质的外在原因)主要因素有:温度、水分、光、氧气、机械损伤4、其他:环境污染、农/兽药残留、滥用添加剂和包装材料等小结:食品原料属生物材料,导致食品变质腐败的原因错综复杂,有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因素,也可以分为:食品内部原因(酶引起的、自身生命活动引起的、食品成分间相互化学反应、食品成分的逸散等)、食品外部原因(污染微生物引起的、环境条件(温度、光、氧气)引起的、机械损伤、外源污染物等)其中主要原因可归纳为:微生物污染、酶促生化反应、非酶化学反应。

食品工艺学期末复习题

食品工艺学期末复习题

食品工艺学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食品安全性:是指食品必须是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的,应当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造成的危险性,不会因食用食品而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或中毒和产生任何危害作用。

P4保质期:指食品的品质降低到不能被消费者接受的程度所需要的时间。

P4转化热处理:在有些热处理过程中还出现一些物理特性的变化,这类热处理就称为转化热处理。

P83罐藏:指在保藏热处理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将食品装在容器中密封后,用高温处理,将微生物杀死,在防止外界微生物再次侵入的条件下,可以使食品在室温下长期贮藏的保藏方式。

P83热力致死时间曲线:使用以表示将在一定环境中一定数量的某种微生物恰好全部杀灭所采用的杀菌温度和时间的组合。

P87Z值:是杀菌时间变化10倍所需要相应改变的温度数,单位为℃。

P88初温:指杀菌操作开始时,罐内食品物料的温度。

P91冷点:指罐头在杀菌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最缓慢的点。

P92顶隙:是指罐盖内表面到食品内容物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一般为3~8mm。

p103水分梯度:是指干制过程中潮湿食品表面水分受热后首先有水分蒸发,而后水蒸气从食品表面向周围介质中扩散,此时表面湿含量比物料中心的湿含量低,出现水分含量的差异。

P32 温度梯度:是指食品在热空气中,食品表面受热高于它的中心,因而在物料内部会建立一定的温度差。

导湿性:这种由于温度梯度使得食品水分从高水分处向低水分处转移或扩散的现象常称为导湿性。

P32离心雾化:当料液被送至高速旋转圆盘上后,在自身惯性力、离心力和重力作用下得到加速而分离雾化,其中离心力远大于重力的,称为离心雾化。

速度雾化:液体和周围空气接触面处的摩擦力促使形成液滴的,称为速度雾化。

这两种雾化同时存在。

真空冷冻干燥:冷冻干燥是利用冰晶升华的原理,在高度真空的环境下,将已冻结了的食品物料的水分不经过冰的融化直接从冰固体升华为蒸汽,一般的真空干燥物料中的水分是在液态下转化为汽态而将食品干制,故称冷冻干燥。

(3)--食品工艺学期末考试试卷(B)参考答案

(3)--食品工艺学期末考试试卷(B)参考答案

食品工艺学试题(B)参考答案1、绪论部分1、食品的质量要素主要有哪些?(4分)营养、卫生、感官、耐贮藏性二、杀菌热处理部分1、罐藏食品如何按pH值进行分类?为什么?(5分)主要分为酸性食品(pH<4.6)和低酸性食品(pH≥4.6)两类。

因为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在酸性食品中不能生长。

2、罐头生产中为什么要有“排气”工序?试叙几种排气方法的作用原理。

(6分)降低罐内压力,保证杀菌过程中容器的完整性;防止需氧微生物的生长;防止罐内壁的氧化腐蚀。

热排气,水蒸汽分压随温度的变化形成真空;真空排气,真空泵机械抽吸形成真空。

3、现代食品加工为什么趋于采用HTST热处理?(5分)因为质量属性比微生物数量具有更大的耐热性,若采用更高的温度和更短的时间,在维持同样杀菌效果的同时会减少对质量属性的影响。

因此,通过高温短时热处理可提高食品中营养的保有率和减少质量的下降。

4、一罐头食品净重397 g,每g含Z=10℃、D115=2.8 min的芽孢20个。

如果要求成品腐败率不大于0.01%,求:F0,F115和D121值。

(8分)[解]F115=D115(lg (397*20)-lg 0.0001)=2.8*7.90=22.12 minF0=F115 lg-1 ((115-121)/10)=22.12*0.2512=5.56 minD121=D115 lg-1 ((115-121)/10)=2.8*0.2512=0.70 min或D121= F0/(lg (397*20)-lg 0.0001)=5.56/7.90=0.70 min三、冷冻保藏部分1、采用冷冻淡水鱼作为原料,进行烹饪,消费者普遍都觉得不好吃。

请问:(1)这种冷冻原料鱼烹饪后不好吃的原因是什么?(8分)以下答案都是可能的原因,答出1条得1分,最多得8分。

●原料鱼不新鲜,冷冻前死亡时间已经过长,鱼体已经自溶、或者腐败变质●原料鱼冻结方式不合理,没有速冻●原料鱼贮藏运输过程温度波动,导致冰晶体粗大,损伤品质●原料鱼冻结贮藏时间过长,氧化、蛋白质变性;●原料鱼冻藏温度不够低●解冻温度过高,导致汁液流失严重●解冻以后放置时间过长,导致污染严重●冷冻鱼包装不合理,脱水严重●原料鱼受到机械损伤,或者污染过于严重(2)怎样从原料保藏、运输角度改善淡水鱼作为烹饪或者工厂加工原料的品质?请至少选择三类不同方法。

《食品工艺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食品工艺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品⼯艺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品⼯艺学复习题(课程代码392184)⼀、名词解释罐头:密闭在容器中并经过杀菌⽽在室温下能够较长时间保存的⾷品成为罐头⾷品,俗称罐头。

罐藏:将经过⼀定处理的⾷品装⼊镀锡薄板罐、玻璃罐或其他包装容器中,经密封杀菌,使罐内⾷品与外界隔绝⽽不再被微⽣物污染,同时⼜使罐内绝⼤部分微⽣物死灭并使酶失活,从⽽消除了引起⾷品变败的主要原因,获得在室温下长期贮存的保藏⽅法。

顶隙:指罐头内容物表⾯和罐盖之间所留的空隙打检:就是⽤特制的⼩棒敲击罐头底盖,根据棒击时发出的清、浊声来判断罐头真空度的⼤⼩,常和保温结合在⼀起。

商业⽆菌:罐头⾷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以后,不含有致病性微⽣物,也不含有通常温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致病性微⽣物,这种状态称作商业⽆菌。

冷点温度:通常称为罐头的中⼼温度。

杀菌公式:把杀菌的温度、时间及所采⽤的反压⼒排列成公式的形式。

真空度:指罐外⼤⽓压与罐内残留⽓体压⼒的差值。

反压冷却:也就是加压冷却,杀菌结束后的罐头必须在杀菌釜内在维持⼀定压⼒的情况下冷却,主要⽤于⼀些在⾼温⾼压杀菌,特别是⾼压蒸汽杀菌后容器易变形、损坏的罐头。

通常是杀菌结束关闭蒸汽阀后,在通⼊冷却⽔的同时通⼊⼀定的压缩空⽓,以维持罐内外的压⼒平衡,直⾄罐内压⼒和外界⼤⽓压相接近⽅可撤去反压。

此时罐头可继续在杀菌釜内冷却,也可从釜中取出在冷却池中进⼀步冷却。

胖听:是指由于罐头内微⽣物活动或化学作⽤产⽣⽓体,形成正压,使⼀端或两端外凸的现象软罐头:软罐头是以聚酯、铝箔、聚烯烃等薄膜复合⽽成的包装材料制成的耐⾼温蒸煮袋为包装容器,并经密封、杀菌⽽制得的能长期保存的袋装⾷品,简称RP—F。

软饮料:⼄醇含量在0.5%以下的饮⽤品,此规定与习惯称渭的饮料相近,但与规范的“饮料”概念——通常能使⼈愉快的、供⼈们消耗性消费的任何液体饮品的总称相对照,则只是“饮料”的⼀个部分,即软饮料通常得是所谓的⾮酒精饮料。

⽔的硬度:是指⽔中离⼦沉淀肥皂的能⼒⽔的碱度:⽔中碱度取决于天然⽔中能与H+结合的OH⼀、CO32-和HCO3⼀的含量。

食品工艺学-期末试卷一

食品工艺学-期末试卷一

食品工艺学-期末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冷害:在低温储藏时,有些水果、蔬菜等的储藏温度虽未低于其冻结点,但当储温低于某温度界限时,这些水果、蔬菜就会表现出一系列生理病害现象,其正常的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失去平衡。

这种由于低温所造成的生理病害现象称之为冷害。

2.渗透作用:指在渗透压的作用下,溶剂从低浓度经过半透膜向高浓读溶液扩散的作用。

3.肉类发色助剂:指本身没有发色的功能,但和亚硝酸盐这类发色剂合用时能很好地改善发色的状况的一类物质,如抗坏血酸等。

4.升华干燥:将食品预先冻结后,在真空条件下通过升华方式除去水分的干燥方法。

5.辐射臭:通过辐照处理和热处理,可以加速农产品及其制品中脂肪的自氧化过程,从而产生臭味。

二、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顺次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答案选错或未选全者,该题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30分。

)1.磷酸盐是一类具有多种功能的物质,在食品加工中具有明显的改善品质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是:.A、B、DA,提高体系pH值;B,增加离子强度;C,乳化油脂;D,解离肌动球蛋白。

2.下列哪种糖类的扩散系数最大:AA,葡萄糖;B,蔗糖;C,糊精;D,饴糖。

3.既能保证原料组织中的盐分均匀分布,又能避免原料接触空气出现氧化变质现象的腌制方法是:BA,干腌法;B,湿腌法;C,注射法;D,混合腌制法。

4.糖青梅、糖杨梅、蜜枇杷和蜜樱桃等水果应采用下列哪种糖制方法制成蜜饯AA,一次煮制法;B,多次煮制法;C,减压煮制法;D,蜜制。

5.皮蛋的清凉味是来自于皮蛋中的:CA,酮酸;B,硫化氢;C,氨;D,谷氨酸钠。

6.食品熏制时采用哪种方法致癌危险性最小。

DA,冷熏法;B,热熏法;C,温熏法;D,液熏法。

7.果蔬干制过程是以下哪种过程:DA ,既灭菌又灭酶;B ,灭菌不灭酶;C ,不灭菌灭酶;D ,既不灭菌又不灭酶。

8. 用于抑制马铃薯、洋葱等的发芽;杀死昆虫和肉类的病原寄生虫,延迟鲜活食品的后熟辐射剂量是:AA ,低剂量辐照;B ,中低剂量辐照;C ,中高剂量辐照;D ,高剂量辐照。

食品工艺学期末复习

食品工艺学期末复习

食品工艺学期末复习1、合理选用干燥条件的原则是什么?(1)使食品表面的水分蒸发速率尽可能等于食品内部的水分扩散速率,同时力求避免在食品内部建立起和湿度梯度方向相反的温度梯度,以免降低食品内部的水分扩散速率。

在导热性较小的食品中,若水分蒸发速率大于食品内部的水分扩散速率,则表面会迅速干燥,表层温度升高到介质温度,建立温度梯度,更不利于内部水分向外扩散,而形成干硬膜,如温度高会焦化。

办法:需降低空气温度和流速,提高空气相对湿度;降低温度有利于减小温度梯度;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可控制表面水分的蒸发,防止干裂;(2)恒率干燥阶段,食品物料表面温度不会高于湿球温度,此时所提供的热量主要用于水分的蒸发,物料表面温度就是湿球温度。

为了加速蒸发,在保证食品表面的蒸发速率不超过食品内部的水分扩散速率的原则下,允许尽可能提高空气温度。

(3)在开始降率干燥阶段时,应设法降低表面水分蒸发速率,使它能和逐步降低了的内部水分扩散率一致,以免食品表面过度受热,导致不良后果。

要降低干燥介质的温度,务使食品温度上升到干球温度时不致超出导致品质变化(如糖分焦化)的极限温度(一般为90℃)一般还可降低空气的流速,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如加入新鲜空气)进行控制。

(4)干燥末期,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应根据预期干制品水分含量指标来加以选用。

干燥结束时食品中水分含量大小是达到与当时介质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相适应的平衡水分。

2、干燥的机制是什么?(如果想要缩短干燥时间,该如何从机制上控制干燥过程?)干制是指食品在热空气中受热蒸发后进行脱水的过程在干燥时存在两个过程:食品中水分子从内部迁移到与干燥空气接触的表面(内部转移),当水分子到达表面,根据空气与表面之间的蒸汽压差,水分子就立即转移到空气中(外部转移)—水分质量转移;热空气中的热量从空气传到食品表面,由表面再传到食品内部—热量传递。

3、试述影响食品湿热传递的因素。

干制过程就是水分的转移和热量的传递,即湿热传递,对这一过程的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干制条件以及干燥物料的性质。

食品工艺学复习资料

食品工艺学复习资料

B、比热:1Kg食品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释放的热量.D、D值:在某一温度下杀死活菌数的90%所需的时间(分)。

D、低酸食品:PH值低于4.5的食品。

F、辐照食品:用钴-60、铯-137产生的γ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低于10MeV电子束辐照加工处理的食品,包括辐照处理的食品原料、半成品。

G、罐头食品:将食品经调制后装入容器中并进行脱气、密封、杀菌处理,将绝大多数微生物杀死并防止外界微生物的侵入,得以在室温下能长期保存的方法。

G、罐头杀菌:杀死食品中污染的致病菌、产毒菌、腐败菌、破坏酶,使食品在两年内不变质。

G、干制食品表面硬化:表面收缩和封闭的一种特殊形式。

G、高酸食品:食品PH<3.7的食品J吸湿水分:空气湿度达到饱和状态时食品从空气中吸取水分达到最高值。

J、假死原理:抑制食品生命活动保藏方法。

K、空气对流干燥:利用热空气流动和食品接触提供水分蒸发的热量。

L、冷耗量:食品冷却过程中的散热量P、排气:装罐或预封后,将罐内和原料组织中残留空气排出罐外的技术措施。

P、平衡相对湿度:在一定温度中,食品既不从空气中吸收水分,也不向空气蒸发水分时的空气湿度。

P、平衡水分:和平衡相对湿度相应的食品水分。

P、喷雾干燥:将液态或浆质态食品喷成雾状液滴,悬浮在热空气气流中进行脱水干燥的过程。

S、酸性食品:PH值小于4.5食品的。

S、食品冷却:冷却是将食品温度降到食品冰点,但不冻结。

11、食品速冻:速冻是指在30分钟内食品中心温度通过最大冰晶形成区S、食品干藏:脱水干制品在其水分降低到足以防止腐败变质的水平后,始终保持低水分进行长期贮藏的过程。

S、食品:经过加工的食物。

S、食品易消化性:食品易消化程度。

S、食品冻藏:将食品用缓冻或速冻方法将食品冻结并在能保持冻结状态的温度下贮藏。

S、食品冻结膨胀压:食品内部水分冻结膨胀时受到外部冻结层的阻碍而产生内压。

S、杀菌:杀死食品中污染的致病菌、产毒菌、腐败菌、破坏酶,使食品在两年内不变质。

食品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长江大学

食品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长江大学

食品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长江大学1、31.食品安全工作的新理念是()[单选题] *A、预防为主B、预防为主,风险管理C、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管控D、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正确答案)2、42.按照华润雪花总部华啤B12-84JZ21B《工艺变更管理办法》,工艺变更前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A、须经过试验结果评估,确认变更后能达到预期效果,不会对最终产品质量产生影响(正确答案)B、须对变更项目进行4A分析(正确答案)C、根据质量风险、食品危害、食品威胁等制定风险应对预案(正确答案)D、根据经验进行调整3、28.下列食品中,哪些属禁止生产经营的()[单选题] *A、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B、超过保质期的食品C、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4、52、餐厅废弃物管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废弃物存放容器与食品加工制作容器应有明显的区分标识。

(正确答案)B、废弃物存放容器应配有盖子,防止有害生物侵入、不良气味或者污水溢出。

(正确答案)C、应索取并留存餐厨废弃物收运者的资质证明复印件,并与其签订收运合同,明确各自的食品安全责任和义务。

(正确答案)D、应建立餐厨废弃物处置台账。

(正确答案)5、43.按照华润雪花总部华啤B12-84JZ21B《工艺变更管理办法》,进行工艺变更跟踪记录包含有?*A、试验报告(正确答案)B、4A分析记录(正确答案)C、工艺变更审批表(正确答案)D、工艺变更实施记录(生产记录、跟踪记录)(正确答案)6、26.《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规定,食品生产许可、食品经营许可的有效期为()年。

[单选题] *A、1年B、2年C、3年D、5年(正确答案)7、19.造成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为()*A.原料腐败变质(正确答案)B.加工过程发生生熟交叉污染(正确答案)C.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品(正确答案)D.食品未烧熟煮透(正确答案)8、67、公司档口配备的消防器材有(ABC)*A、灭火器(正确答案)B、灭火毯(正确答案)C、防毒面具(正确答案)D、消防车9、2、啤酒的定义由()、()为主要原料,加()(包括酒花制品),经()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二氧化碳的、起泡的、低酒精度的发酵酒。

食品工艺学复习题

食品工艺学复习题

食品工艺学复习题食品工艺学是一门研究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科学原理和工艺技术,以提高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质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食品工艺学复习题,供学生参考:一、选择题1. 食品加工的最终目的是:A.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B.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C. 满足消费者的口味需求D. 所有上述选项2. 食品保藏方法中,以下哪项不是传统的食品保藏技术?A. 干燥B. 腌制C. 冷冻D. 辐照3. 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杀菌方法有:A. 热处理B. 紫外线照射C. 高压处理D. 所有上述选项二、填空题1. 食品加工过程中,_________是影响食品品质和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2. 食品的_________是指食品在加工、储存、运输过程中保持其原有品质的能力。

3. 食品加工中,_________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或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三、简答题1. 简述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几种干燥技术及其特点。

2. 描述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几种食品添加剂及其作用。

3. 解释食品加工中的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系统。

四、论述题1. 论述食品加工过程中如何保证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2. 讨论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对现代食品工业的影响。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某食品公司生产的即食食品在市场上发现有变质现象,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以上复习题覆盖了食品工艺学的基本概念、技术方法、食品保藏、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复习和掌握食品工艺学的知识。

希望学生通过这些题目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食品工艺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能。

夏文水《食品工艺学原理》期末复习笔记

夏文水《食品工艺学原理》期末复习笔记

夏文水《食品工艺学原理》期末复习笔记一、绪论1. 食品的加工概念∙食物与食品的定义及分类:食物是指可供人类食用的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更新细胞、修补组织、调节机能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也是产生热量保持体温、进行体力活动的能量来源,除少数物质如盐类外,几乎全部来自动植物和微生物。

经过加工制作的食物统称为食品。

食品分类的方法很多,可以按加工工艺分,如罐头食品、冷冻食品、干制食品等;按原料来源分,有肉制品、乳制品、水产制品等;按产品特点分,有健康食品、营养食品、功能食品等;按食品对象分,有老年食品、儿童食品、妇女食品等。

∙食品的功能与特性:食品具有营养功能,提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和能量;具有感观功能,满足视觉、触觉、味觉、听觉的需要,包括外观、质构和风味等方面;还具有保健功能,调节人体生理功能,起到增进健康、恢复疾病、延缓衰老、美容等作用。

食品的特性包括安全性,无毒无害卫生;方便性,食用、使用、运输方便;保藏性,有一定的货架寿命。

∙食品加工工艺及目的:食品加工是将食物(原料)经过劳动力、机器、能量及科学知识,把它们转变成半成品或可食用的产品(食品)的过程。

加工过程包括预处理(清洗、分离、粉碎)、单元操作(提取、加热、冷却、干燥、浓缩、纯化)、关键工序(杀菌、消毒)、食品添加剂(调味、保存)和包装等。

食品加工的目的是满足消费者要求,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增加多样性,提高附加值。

2. 食品加工原料的特性和要求∙食品原料主要组成:食品原料主要来自农、林、牧、渔及副业部门生产的初级产品,如粮食、植物油、糕点、糖果、制糖、屠宰及肉类加工等。

∙影响原料加工的因素:影响原料加工的因素包括原料的质量标准和来源管理。

企业应与可靠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建立供应商管理体系,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监督,确保他们能够提供稳定质量的原料。

3. 食品的质量因素及其控制∙食品质量因素的分类:食品的质量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外观因素、质构因素、风味因素)、营养因素、卫生因素和耐储藏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供参考!(红色字体为不确定的部分)食品工艺学思考题1、食物与食品有何区别?食物——供人类食用的物质称为食物。

食品——经过加工制作的食物统称为食品2、食品应具有的三个功能和三个特性是什么?、食品的功:营养功能(第一功能),感观功能(第二功能),保健功能(第三功能)食品的特性:安全性方便性保藏性3、食品加工的三原则和目的是什么?三原则:安全性营养性营养性嗜好性食品加工的目的:满足消费者要求;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增加多样性;提供健康所需的营养素;提高附加值4、食品工艺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有哪些?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对象:从原材料到制成品。

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加工或制造过程(工艺流程)以及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具体方法(具体的技术条件)第二篇果蔬制品工艺。

第一章果蔬的干制1、食品干燥机理是什么?果蔬的干燥过程是果蔬中水分蒸发的过程,水分的蒸发主要是依赖两种作用:外扩散作用:指食品在干燥初期,原料表面的水分吸热变为蒸汽,向周围介质中蒸发的过程内扩散作用:指借助湿度梯度的动力,食品内部的水分向食品的外层或表面移动的过程2、食品在干制过程中的变化有哪些?一、物理变化①干缩和干裂②表面硬化③多孔性形成二、化学变化1、营养成分的变化①蛋白质:过度的加热处理对蛋白质有一些破坏作用、造成蛋白质效率降低,使其不能再被人体利用②脂肪:温度越高,脂肪的氧化越严重③维生素:高温对Vit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2、颜色的变化天然色素的变化:褪色或变黄色等褐变:变褐色和黑色酶促褐变:果蔬中单宁氧化呈现褐色;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催化下会产生黑色素非酶促褐变: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等透明度的改变:新鲜果蔬细胞间隙中的空气,在干制时受热被排除,使干制品呈半透明状态。

3、食品风味的变化:异味、煮熟味;3、食品干制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一、自然干制优点:方法和设备简单,易于操作、生产成本较低,不受场地局限,干制过程管理粗放。

缺点:干燥时间长,干燥过程不能人为控制,受气候和地区条件局限,产品质量较差,易受污染和灰尘、苍蝇、虫、鼠等危害,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和相当大的场地。

二、人工干制优点:不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可人工控制干燥条件;干燥迅速、效率高,大大缩短干燥时间;干制品的品质优良。

缺点:需要一定的干燥设备,操作比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4、写出果蔬干制的工艺流程。

干制前如何选择原料和前处理?果蔬原料→挑选、分级→清洗→去皮、去核、切分→护色(漂烫或硫处理等)→干制(自然或人工干燥)→回软→分级→包装→成品。

原料的选择果品:干物质含量高,纤维素含量低,风味好,核小皮薄;蔬菜原料:要求肉质厚,组织致密,粗纤维少,新鲜饱满,色泽好,废弃部分少。

2、原料的处理1)清洗水果:整个浸泡在冷水中蔬菜:采用高压喷淋或旋转式清洗机进行清洗。

2)去皮、去核和切分果实较小的水果多进行整果干制果实比较大,或果皮粗硬、不能食用以及含果核的水果则要进行去皮、去核和切分,根茎类蔬菜也需要去皮,切分。

切分要根据商品的消费习惯,切成条、段、丁、丝、片、块等。

3)浸泡碱液浸泡:除去附着在果皮表面的蜡质,有利于干制时水分的蒸发。

酸液浸泡:稳定制品的色泽,防止硫处理时褪色的发生。

4)硫处理方法:①硫磺熏蒸②亚硫酸盐溶液浸泡作用:破坏酶的氧化系统,防止酶促褐变;抑制微生物的活性;减少VitC的损失;增强细胞透性,促进水分蒸发;同时能改善制品外观质量。

)漂烫(热烫)作用:杀灭果蔬中的酶的活性,防止酶促褐变;使制品呈半透明状态,改善制品外观。

方法:采用热水或高温高压蒸汽进行漂烫。

热烫的温度和时间应根据原料种类、品种、成熟度及切分大小不同而异。

一般情况下热烫水温为80-100℃,时间为2-8min,以烫透而不软烂为原则。

5、干制品包装前的处理方法有哪些?各自的目的是什么?一、包装前处理1、回软(均湿或水分的平衡)其目的是使干制品变软,使水分均匀一致。

2、分级目的:使干制品符合有关规定标准,同时便于包装运输。

3、防虫处理、4、速化复水5、压块。

目的:减少体积,便于贮藏运输;减少果蔬与空气的接触,提高保存性。

6、什么是干制品的复水性?复水性:新鲜食品干制后能重新吸收水分的程度,一般常用干制品的吸水增重的程度来衡量。

第二章果蔬的糖制1、糖制品保存的原理是什么?高浓度糖对糖制品的保藏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高浓度糖液的高渗透压2、食糖有降低糖制品水分活性的作用3、食糖的抗氧化作用2、糖制常用糖有哪些?与糖制有关的特性有哪些?白砂糖、饴糖、淀粉糖浆、蜂蜜(吸湿性很强,易使制品发粘)糖与果蔬糖制有关的特性:糖的溶解度与晶析、蔗糖的转化、糖的吸湿性、糖的甜度、糖液的沸点。

3、糖制品如何分类?按加工方法和产品形态,将果蔬糖制品分为蜜饯和果酱两大类。

蜜饯根据产品形态及风味分类:湿态蜜饯(糖渍蜜饯)、干态蜜饯(果脯)、凉果(加料蜜饯)蜜饯按加工区域和产品形成的不同风格分为京式、广式、闽式和苏式四大体系果酱分类:果酱、果泥、果丹皮、果冻、果糕4、蜜饯类加工工艺中原料预处理方法有哪些?各自的目的是什么?原料前处理包括:分级;清洗;去皮、去核、切分;切逢、刺孔;腌制;硬化;硫处理;染色等。

不同糖制品采用预处理方法不同,但目的一致:便于糖煮和提高产品品质。

腌制目的:脱除原料中部分水分,可避免新鲜原料腐烂变质,作为半成品保存方式来延长加工期限。

硬化处理目的:提高果肉的硬度,增强耐煮性,防止软烂。

硫处理目的:使糖制品色泽明亮,防止制品氧化变色,促进原料对糖液的渗透。

染色目的:增强制品的感官品质。

漂洗目的:除去残留的SO2、食盐、染色剂、石灰或明矾,避免对制品外观和风味产生不良影响。

预煮作用:钝化果蔬组织中的酶,防止氧化变色;排除原料组织中部分空气,增加产品的透明度,使果蔬组织软化,有利于糖在煮制时渗入;脱苦、脱涩。

5、果蔬糖制的方法有哪些?各适合什么果蔬?蜜制(糖渍、冷制)适用于含水量高、皮薄多汁、组织柔嫩不耐煮的原料,如青梅、杨梅、樱桃、无花果等。

煮制(糖煮、热制)适用于果肉质地紧密、耐煮性强的原料。

6、糖制品常见的质量问题有哪些?如何防止?一、返砂与流汤防止糖制品返砂和流汤办法:控制原料在糖制时蔗糖转化糖之间的比例。

煮制时常加入一些煮过杏脯的糖液(杏汤),可以避免返砂。

二、煮烂与皱缩克服煮烂的方法:采用成熟度适当的果实为原料是保证质量的前提。

采用经过前处理的果实,不立即用浓糖液煮制,先放入煮沸的清水或1%的食盐溶液中热烫几分钟,再按工艺煮制;或在煮制前用氯化钙溶液浸泡果实,也有一定的作用。

煮制温度过高或煮制时间过长也是导致蜜饯类产品煮烂的一个重要原因。

克服皱缩方法:在糖制过程中分次加糖,使糖液浓度逐渐提高;延长浸渍时间;采用真空渗糖工艺三、颜色褐变适当降低温度,缩短时间,可有效阻止非酶褐变。

使用热烫、硫处理等方法可有效抑制酶促褐变7、概念:果蔬糖制、返砂、流汤果蔬糖制是利用高浓度糖液的渗透脱水作用,将果品蔬菜加工成糖制品的加工技术。

返砂即糖制品经糖制、冷却后,成品表面或内部出现晶体颗粒的现象。

流汤即蜜饯类产品在包装、贮存、销售过程中容易吸潮,表面发粘等现象。

8、用箭头简示蜜饯类制品的工艺流程并说明操作要点。

原料→前处理(清洗、切分、盐腌、硫处理、染色等)→漂洗→预煮→→糖制→装罐→密封→杀菌冷却→湿态蜜饯→糖制→烘干→上糖衣→干态蜜饯→蜜制→配料→烘干→凉果第三章蔬菜的腌制1.简述蔬菜腌制品的主要种类和特点。

一、发酵性蔬菜腌制品特点:腌渍时食盐用量较低;在腌渍过程中有明显的乳酸发酵现象;产品一般都具有较明显的酸味。

二、非发酵性蔬菜腌制品特点:腌制时食盐用量较高,乳酸发酵完全抑制或只能轻微发酵,间或加用香辛料。

2.简述食盐的防腐保藏作用。

(1).高浓度盐含量可以提高原料的渗透压。

(2).高浓度的盐含量可以降低制品的水分活度。

(3).高浓度的盐含量具有抗氧化作用。

3、简述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与蔬菜腌制品品质的关系。

微生物的发酵作用由微生物引起的正常发酵作用,不但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而起到防腐作用,还能使制品产生酸味和香味。

4、分析说明蔬菜腌制品的色、香、味形成机理。

腌制过程的中、后期及后熟期中,蔬菜所含的蛋白质受微生物的作用和本身所含的蛋白质分解酶的作用,逐渐被分解为氨基酸。

蔬菜腌制品的色泽、香气和鲜味的形成都与氨基酸有关。

色泽的变化:酪氨酸氧化使制品呈黑色;非酶褐变、叶绿素的变化及辅料颜色也会引起腌制品色泽变化。

香气的形成:蛋白质分解生成的氨基酸和发酵生成的酒精具有一定的香气;酒精与有机酸的酯化形成的酯类物质;乳酸发酵产生双乙酰;腌渍过程中加入的香料。

鲜味的形成:蛋白质分解生成的各种氨基酸都具有一定的鲜味。

5、以当地有特色的蔬菜腌制品为例,用箭头简示工艺流程,说明操作要点,并提出综合利用方案。

盐水配制↓原料选择→修整→清洗→切分→入坛→发酵→管理→成品↑泡菜坛准备操作要点(1)原料选择:要求质地鲜嫩、肉质硬、可食部分大、盐渍后不易碎烂。

(2)原料的预处理⏹修整:剔除不能食用部分,削去粗皮、老茎、伤痕等。

⏹清洗:先浸泡后洗涤,除去蔬菜表面附着的泥沙、微生物和寄生虫等。

⏹切分:多采用块或粗条状。

(3)盐水配制水的选择:含矿物质较多的井水和泉水(硬水)、硬度较大的自来水。

增强泡菜成品的脆性的方法:在配制泡菜盐水时可适度加入保脆剂(钙盐,如CaCl2等)。

泡菜盐水的含盐量:因不同地区和不同泡菜品种而异,以5%~28%不等。

在泡菜盐水中,还可加入白酒、黄酒、甜醪糟、红糖及干红辣椒、香料等。

香料常用八角、花椒、胡椒、白菌、排草等,用纱布包成一包或两包,在原料菜入坛一半时放香料包。

(4)入坛泡制(发酵)⏹泡菜坛准备:使用前洗涤干净,检查密封性。

⏹入坛:方法:干装法;间隔装坛;盐水装坛。

装至半坛时加入用纱布包好的香料包。

务必使盐水能将蔬菜浸没。

⏹盖坛盖,发酵:原料入坛后,要及时盖坛盖,在水槽内添满清水,形成水封口,于阴凉处自然发酵。

(5)管理⏹注意水槽:坛沿水要保持清洁,常更换;坛沿水可加入适量的食盐(10%左右);揭坛盖时,避免将水槽中的生水带入坛内。

⏹泡菜取食:用专用具取食,切忌带入油脂类物质。

⏹经常检查盐水质量:观察是否有生花、霉花现象或霉烂味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泡菜的盐水可继续使用。

(6)泡菜成品⏹泡菜的成熟期:与蔬菜的种类及当时的气温有关。

一般新配的盐水在夏天泡制时间约需5~7d,冬天则需12~16d。

叶菜类需时较短,根菜类及茎菜类则需较长一些。

利用陈泡菜水泡制,其成熟期可以大为缩短。

泡菜成品:清洁卫生,保持新鲜蔬菜固有的色泽,香气浓郁,组织细嫩,质地清脆,咸酸适度,稍有甜味和鲜味,还能保持原料原有的特殊风味。

第四章果蔬的速冻1、低温对微生物生长和酶的活性有何影响?任何微生物都有一定的正常生长和繁殖的温度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