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实务第3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国际贸易实务第3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a61eb7804d2b160a4ec072.png)
货物与样品关系:货物品质要与样品品质相符。这批瓷器出现“釉裂”由配方本身与加工不当所导致。买方收到货物时无法发现,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可显露出来;留存样品与出现同样情况,所以要赔偿。
案例三参考答案:
通常这种可以清楚的清点的产品,是不设有溢短量条款的,所以不能引用这一条款,除非合约有规定。
毛重:指商品本身的重量加包装的重量。
净重:指只是产品本身的重量,不包括产品的包装重量。
以毛作净:是交易中的一种计算重量的方法,是说产品以毛重作为计算价格的重量,不再减去包装的重量或者是价值,这个也一般是价值较低的商品或者是农产品的重量计算方法。
3.答案要点:主要包括成交商品的数量和计量单位,按重量成交的商品,还需订明计算重量的方法。数量条款的内容及繁简应视商品特性而定。
国际贸易实务第3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国际贸易实务第3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 合同的标的课后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BBAC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0BA BC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 3.ABCD 4.AB 5.ABCD 6.ABCDE
1答案要点: 品质条款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品名、规格、等级、品牌、标准以及交付货物的品质依据等。在凭样品买卖时,应列明样品的编号和寄送日期,有时还加列交货品质与样品一致或相符的说明。在凭标准买卖时,一般应列明所采用的标准及标准版本的年份。 2答案要点:
案例四参考答案:
这是一起定牌中性生产的案例,不得注明“Made in China”是因为自行车是美国与欧盟等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的商品对原产地有严格的要求防止转口贸易。永久牌自行车是否使用这个品牌出口到菲律宾,如果已经出口了很久,那么可以接受,如果还没出口过,那么,最好不要接受,否则,菲律宾这个市场就拱手让人了。
《国际贸易》第三章习题及答案教学文案
![《国际贸易》第三章习题及答案教学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c91ecd83d049649a665824.png)
《国际贸易》第三章习题及答案《国际贸易》第三章习题及答案第三章国际价值与世界市场价格一、单选1.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也是由抽象的社会劳动所决定的。
1.商品 B.国别 C.劳动 D.时间2.形成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的基本原因是()。
A.援助B.垄断C.经济增长D.各国生产率不同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不等价交换,当时,()占统治地位。
A.商业资本B.产业资本C.垄断资本D.生产资本4.最早从理论上阐述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条件的是经济学家()。
A.李嘉图 B.俄林 C.穆勒 D.马歇尔5.()已成为衡量一国贸易利益大小的指标,也是反映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的重要指标。
A.国际价值B.国际价格C.产品的差别D.贸易条件6.()指一国出口商品的实际收入水平,以反映一国出口商品的实际购买能力。
A.收入贸易条件B.自由市场价格C.垄断价格D.商品贸易条件7. 帝国主义时期的不等价交换,()占统治地位。
A.商业资本B.产业资本C.垄断资本D.生产资本8.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不等价交换,()占统治地位。
A.商业资本B.产业资本C.垄断资本D.生产资本9.穆勒在《》一书中,分析了两国贸易中两种商品的实际交换比率是由什么因素确定的。
A.国富论B.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C.政治经济学原理D.论贸易和转变10.()价格基本上能客观地反映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供求状况,并且能得到各国普遍承认的具有代表性的国际贸易价格。
A.垄断价格B.转移价格C.世界“自由市场”价格D.管理价格二、判断1.国际价值形成的最重要条件,就是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世界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2.形成商品国际价值的国际必要劳动时间,是指世界各国生产同一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加权平均。
3.比较成本论说明贸易利益是如何在双方间进行分配的。
4.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背离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5.贸易条件改善,贸易利益随之而增大;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利益随之而缩小。
(完整版)国际贸易课后题参考答案
![(完整版)国际贸易课后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e2592bc77da26925c5b0bc.png)
课后计算题参考答案第三章复习思考题4:表1 分工前两国劳动生产率(1)本国黄油的生产率较高,外国布的生产率较高,所以本国绝对优势产品是黄油,外国是布,本国应专门生产黄油,外国生产布。
表2 分工后两国的劳动投入和产出表3 贸易后两国的国内消费量(假设交换比例为1:1)(2)两国的贸易利益为本国多得0.67单位黄油;外国多得1.4单位布。
(3)本国国内布与黄油的交换比例为1/10:1/6,即:0.6;外国国内布与黄油的交换比例为1/5:1/12,即:2.4.因此,黄油与布的合理交换比例介于0.6-2.4之间。
(或者,黄油与布的合理交换比例介于0.42-1.67之间)注:两国商品的国际交换比例,应在双方国内商品交换比例的之间;两种商品的国内交换比例=两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之比。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5:表1 分工前两国劳动生产率(1)生产可能性方程为:L=a Lx x+a LY Y,其中L代表总劳动力,a Lx代表X商品的生产成本,x代表X商品的产量,a LY代表Y商品的生产成本,Y代表Y商品的产量。
因此,把已知条件代入上述等式,得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方程为:2=10X+4Y,即:Y=0.5-2.5X;同理,得出外国的生产可能性方程为:1.2=3X+2Y,即:Y=0.6-1.5X。
(另一种简洁算法为:画出几何图形,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横轴的交点为投入所有劳动生产X的产量,与纵轴的交点为投入所有劳动生产Y的产量,则生产可能性方程为Y=纵轴Y的产量-斜率乘以X)(2)无贸易时的生产组合意味着求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交点,即:生产可能性方程与效用函数的交点,在这一交点上,生产可能性方程与效用函数的斜率相等,由(1)可知本国生产可能性方程的斜率为2.5,外国生产可能性方程的斜率为1.5,而两国的效用函数均为U=XY2,效用函数的斜率为效用函数分别对X和Y求导后的比率,即:U X’/U Y’= Y2/2XY,则本国:Y2/2XY=2.5,即:Y=5X,外国:Y2/2XY=1.5,即:Y=3X,把Y=5X与本国的生产可能性方程Y=0.5-2.5X联立,解出X=1/15,Y=1/3,所以本国无贸易时的国内生产组合为(1/15,1/3);把Y=3X与外国的生产可能性方程Y=0.6-1.5X联立,解出X=2/15,Y=2/5,所以外国无贸易时的国内生产组合为(2/15,2/5)。
国贸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国贸第三章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711d2ab4daa58da0114a52.png)
一.单项选择题:1、绝对利益论和相对利益论都是一种主张()的传统理论。
A.自由贸易B.保护贸易C.国家干预D.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相结合2 、绝对利益论提出的国际分工基础是各国间()的差异。
A.比较成本B.绝对成本C.要素禀赋D.要素组合比例3 、在相对利益论中,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的基础是各国()的差异。
A.产品比较优势B.产品垄断优势C.产品密集程度D.产品保护程度4、提出比较优势论的是经济学家()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赫克歇尔和俄林D.海默和金德尔伯格5、根据比较利益论假定A、B两国生产X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00和90人劳动一年,生产Y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20和80人劳动一年,则()。
A. B国同时生产X、Y 产品,A国不生产B. A国生产Y 产品,B国生产X产品C. A国生产X产品,B国生产Y产品D. A国同时生产X、Y 产品,B国不生产6、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一国为资本要素相对稀缺、劳动要素相对丰裕,则该国应()。
A.生产并出口资本资本密集型产品B.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C. 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D.引进资本要素,输出劳动要素7、根据H—O定理,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和贸易后,各国间的生产要素价格比率()。
A.逐渐增大B.趋向一致C.保持不变D.呈不规则变化8、里昂惕夫反论说明了()与()存在的矛盾。
A.绝对利益论,相对利益论B. 相对利益论,要素禀赋论C.实践的验证结果,要素禀赋论理论结论D. 实践的验证结果,相对利益论理论结论9、根据海默--金德尔伯格模型,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时必须具备()A.产品的比较优势B.产品的绝对优势C.垄断优势D.要素禀赋优势10、“顺国际分工的国际互补”要求对外直接投资以()为起点。
A.绝对劣势产业B. 比较劣势产业C. 绝对优势产业D. 比较优势产业11、如果跨国公司将一般市场交易导致的外部经济性变成内部化,那么它就可以获得()。
A.所有权优势B.内部化优势C.区位优势D.垄断优势12、当跨国公司具备所有权优势但缺乏区位优势时,该公司会采用()方式进行对外扩张。
国贸各章习题全(答案)
![国贸各章习题全(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eac32bf12d2af90242e63f.png)
第一章国际贸易术语一、判断正误题及参考答案1.按DES术语成交,卖方是否投保,由其自便,按CIF 术语成交,卖方则必须投保。
(对)2.买卖双方按CIF Liner Terms成交,卖方发运的货物必须采用班轮装运。
(错)3.买方采用FOB条件进口散装小麦,货物用程租船运输,如买方不愿承担装船费用,可采用FOBTrimmed条件成交。
(对)4.在CIF条件下由卖方负责办理货物运输保险,在CFR 条件下是由买方投保,因此,运输途中货物灭失和损失的风险,前者由卖方负责,后者由买方负责。
(错)5.按CIFEx Ship's Hold Louis port条件成交后,卖方应负担从装运港到目的港为止的费用和风险。
(错)6.根据《INCOTERMS 1990》的解释,采用D组术语成交,卖方没有办理货运保险的义务,所以卖方可不必提交保险单。
(对)7.按CFR Landed Singapore成交,货物在新加坡港的卸货费及进口报关费应由卖方负担。
(错)8.按FCA术语成交,应由买方订立运输合同或指定承运人。
按惯例,当卖方被要求协助订立运输合同时,只要买方承担费用和风险,卖方也可以办理。
(对)9.业务中常将CIF价格称作“到岸价”,也就是说,按CIF术语成交时,卖方要承担货物运达目的港之前的一切风险、责任和费用。
(错)二、单项选择题及参考答案1.《INCOTEMS 2000》C组贸易术语与其它各组贸易术语的重要区别之一是(C)。
A.交货地点不同B.风险划分地点不同C.风险和费用划分的地点相分离2.按CIF术语成交的合同,货物在运输途中因火灾被焚,应由(C)。
A.卖方负担货物损失B.卖方负责请求保险公司赔偿C.买方负责请求保险公司赔偿3.CIF和CFR两种贸易术语相比,就卖方承担的风险而言(C)A.CIF比CFR大B.CFR比CIF大C.CIF与CFR相同4.按FOB术语签订的合同,采用程租船运输的大宗货物,应在合同中具体订明(A)。
深大国贸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深大国贸第三章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ee807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9.png)
深大国贸第三章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国际贸易中,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A. 资源分布不均B. 生产技术差异C. 消费者偏好D. 政府政策答案:C2. 根据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以下哪个选项是错误的?A. 各国应专注于其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生产B. 绝对成本理论强调生产效率C. 绝对成本理论认为贸易可以提高全球福利D. 绝对成本理论认为贸易是零和游戏答案:D3.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认为,贸易可以带来以下哪个好处?A. 促进技术转移B. 扩大市场规模C. 增加就业机会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判断题1. 重商主义认为,一个国家的财富是由其黄金和白银的储备量决定的。
(正确)2. 保护主义政策总是对一个国家不利。
(错误)3. 自由贸易可以导致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答: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没有绝对成本优势,只要它在某些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较低的机会成本,即比较成本较低,它就可以通过专注于这些产品的生产并与其他具有不同比较成本优势的国家进行贸易来提高自身的福利。
2. 什么是保护主义政策,它可能带来哪些负面影响?答:保护主义政策是指一个国家通过征收关税、设定配额、实施进口许可证等手段来限制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保护本国产业的政策。
保护主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增加消费者成本、减少市场选择、阻碍技术进步和创新、引发贸易战等。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假设A国和B国分别生产苹果和橙子,A国生产1吨苹果需要2小时,生产1吨橙子需要4小时;B国生产1吨苹果需要4小时,生产1吨橙子需要2小时。
请分析两国是否应该进行贸易,并说明原因。
答案:根据比较成本理论,A国在生产苹果上具有比较成本优势,而B国在生产橙子上具有比较成本优势。
A国应该专注于生产苹果,B国应该专注于生产橙子,然后两国通过贸易交换产品,这样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双方的福利。
国贸第一章-第三章练习答案
![国贸第一章-第三章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8294f804a1b0717fd5dd70.png)
一、判断题1.出口贸易中,为了明确责任,最好采用既凭样品,又凭规格买卖的方法。
(F)2.根据《公约》规定,如卖方所交货物多于约定数量,买方可以全部收下合同规定和卖方多交的货物,也可以全部拒收合同规定和卖方多交的货物。
(F)3.若卖方交付货物的品质在约定的品质机动幅度或品质公差范围内,除非买卖双方另有约定,一般不另行增减价格。
(T )4.包装费用一般包括在货价内,不另行计算。
(F )5.运输包装上的标志都必须在运输单据上表明。
(T )6.CFR EX Ship’s Hold Rotterdam是指卖方必须把货物运到鹿特丹,在舱底交货。
(T )7.按《2000年通则》的规定,以C组贸易术语成交签订的合同都属于装运合同。
(T )8.佣金和折扣都可分明佣(扣)和暗佣(扣)两种。
(T)9.按CIF贸易术语成交时,只要货物已在运输途中灭失,即使出口方提供全套正确的货运单据,进口方也是有权拒收单据和拒付货款的。
(F )10.FOB价格术语的变形是因装货费用的负担问题而产生的,而CIF价格术语的变形则是因卸货费用的负担问题而产生的。
(T )二、填空1.为了保证货样一致,某公司根据来样复制并要求进口方确认,这种复制的样品称为复样。
2.按国际惯例,卖方交货数量如果超过合同规定的数量时,买方有权全部收下合同规定和卖方多交的货物,也可以拒收卖方多交的货物。
3.国外开来L/C,为规定所到货物不得增减,在支取金额不超过L/C金额的条件下,对L/C规定的数量允许有5%的伸缩,但此项伸缩仅适用于散装货。
4.在规定品质条款时,对某些较难掌握其品质的工业制成品或农副产品,我们多在合同中规定品质机动幅度。
5.在交货数量前加上“约”字样,按UCP500的规定,可解释为交货数量不超过10% 的增减幅度。
6.对价值较低的商品,往往采取以毛做净计算其重量。
7.合同中未注明商品重量的计量方法时,习惯上应按净重计算。
8.我国现行的法定计量单位制是国际单位制。
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章习题
![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章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acef8483d049649b6658bb.png)
第三章商品的品名、质量、数量和包装一、名词解释1.商品的品质:2.对等样品:3.商品的等级:4.FAQ:5.品质机动幅度:6.公量:7.公差条款:8.销售包装:9.中性包装:10、标的物:11.商品包装上的条形码:12.定牌:13.溢短装条款(More。
rLessClause)14.唛头二、单项选择题1、“标的物”条款就是合同的()。
A.品名条款 B.品质条款C.数量条款 D.包装条款2、适用于造型上有特殊要求或具有色、香、味方面特征的商品,表示品质的方式是()。
A.凭等级买卖 B.凭商标买卖C.凭说明书买卖 D.凭样品买卖3、国际贸易中,对于某些品质变化较大而难以规定统一标准的农副产品,其表示品质的方法常用()。
A.看货买卖 B.凭样品买卖C.良好平均品质 D.上好可销品质4、在国际上,对冷冻鱼或冻虾等没有公认规格和等级的商品,其交货时规定品质的方法常用()。
A.看货买卖 B.凭样品买卖C.良好平均品质 D.上好可销品质5、品质机动幅度条款一般用于某些()。
A.机电产品交易 B.仪表产品交易C.初级产品交易 D.工业制成品交易6、对工业制成品交易,一般在品质条款中灵活制定品质指标,通常使用()。
A.品质机动幅度 B.品质公差C.品质与样品大致相符 D.规定一个约量7、在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计量方法是()。
A.按重量计量 B.按数量计量C.按体积计量 D.按面积计量8、按照国际惯例,买卖商品按重量计价时,如果合同中为明确规定计量方法,应按()计价。
A.毛重 B.净重C.以毛作净 D.公量9、根据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500号出版物的规定,在以信用证支付的前提下,将“约”量结实为允许数量的增减幅度不超过()。
A.3% B.5%C.10% D.15%10、轻工进出口公司出口电冰箱1000台,合同和信用证都规定不准分批装运,运输时有30台被撞,包装破裂,冰箱外观变形,不能出口。
根据《UCP500》,只要货款不超过信用证总金额,交货数量允许有5%的增减。
国贸各章习题全(答案)
![国贸各章习题全(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1a13079e31433238689359.png)
国贸各章习题全(答案)第一章国际贸易术语一、判断正误题及参考答案1.按DES术语成交,卖方是否投保,由其自便,按CIF 术语成交,卖方则必须投保。
(对)2.买卖双方按CIF Liner Terms成交,卖方发运的货物必须采用班轮装运。
(错)3.买方采用FOB条件进口散装小麦,货物用程租船运输,如买方不愿承担装船费用,可采用FOBTrimmed条件成交。
(对)4.在CIF条件下由卖方负责办理货物运输保险,在CFR 条件下是由买方投保,因此,运输途中货物灭失和损失的风险,前者由卖方负责,后者由买方负责。
(错)5.按CIFEx Ship's Hold Louis port条件成交后,卖方应负担从装运港到目的港为止的费用和风险。
(错)6.根据《INCOTERMS 1990》的解释,采用D组术语成交,卖方没有办理货运保险的义务,所以卖方可不必提交保险单。
(对)7.按CFR Landed Singapore成交,货物在新加坡港的卸货费及进口报关费应由卖方负担。
(错)8.按FCA术语成交,应由买方订立运输合同或指定承运人。
按惯例,当卖方被要求协助订立运输合同时,只要买方承担费用和风险,卖方也可以办理。
(对)9.业务中常将CIF价格称作“到岸价”,也就是说,按CIF术语成交时,卖方要承担货物运达目的港之前的一切风险、责任和费用。
(错)二、单项选择题及参考答案1.《INCOTEMS 2000》C组贸易术语与其它各组贸易术语的重要区别之一是(C)。
A.交货地点不同B.风险划分地点不同C.风险和费用划分的地点相分离2.按CIF术语成交的合同,货物在运输途中因火灾被焚,应由(C)。
A.卖方负担货物损失B.卖方负责请求保险公司赔偿C.买方负责请求保险公司赔偿3.CIF和CFR两种贸易术语相比,就卖方承担的风险而言(C)A.CIF比CFR大B.CFR比CIF大C.CIF与CFR相同4.按FOB术语签订的合同,采用程租船运输的大宗货物,应在合同中具体订明(A)。
国际贸易实务习题答案 第三章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实务习题答案 第三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071f4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6.png)
第三章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1.我国进出口商品的作价原则价格水平的高低是进出口双方最关心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获利的多少。
我国进出口商品作价过程中,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以成本为依据作价国际贸易中的成本是指包括生产成本在内的“市场成本”,即包括产品从生产到交货的一切费用。
具体说来,它包括生产该产品所需的原材料、机器设备的折旧费、劳动和管理费用以及为购销该商品所耗费的调研、运输、广告、关税、保险、中间商的佣金等费用。
此外,在国际贸易中,双方的交货条件和使用的贸易术语不同,成本也会随之不同。
(2)以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为参考作价国际市场价格是指一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代表性的成交价格。
(3)结合市场结构作价市场结构对价格有一定的影响。
市场结构可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四种情况,处于不同的市场结构时其价格水平也会有所差别。
(4)结合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作价在国际市场上,一般都遵循按质论价的原则,即好货好价,次货次价。
品质的优劣,档次的高低,包装装潢的好坏,式样的新旧,商标、品牌的知名度,都会影响商品的价格。
另外,产品自身所包含的技术水平或工艺不同,也会影响商品的价格。
(5)结合环境因素作价环境因素涉及的面很广。
诸如世界经济形势的动向、贸易国的经济和政治状况以及政策变化、国际金融市场状况、汇率的波动和银行利率的变化等,都会对价格有较大的影响。
还有,产品本身的生命周期、销售的淡季和旺季、成交数量的多寡、售后服务的情况、竞争对手的情况、交易对手的情况等,这些因素在作价时都要通盘考虑。
2.进出口商品的主要作价办法有哪些?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作价方法。
(1)固定价格固定价格是交易双方在交易磋商阶段就确定成交价格,签约后不得变更,买卖双方都必须严格遵守执行。
除非合同另有约定,或经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任何一方都不得擅自更改。
我国进出口合同,绝大部分都是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明确地规定具体价格,这也是国际上常见的做法。
国际贸易实务课后答案详解 第三章 商品的包装
![国际贸易实务课后答案详解 第三章 商品的包装](https://img.taocdn.com/s3/m/43dd9559650e52ea551898e1.png)
第三章商品的包装一、思考题1.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商品包装的意义何在答:商品包装是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附加价值的必要手段之一。
适当的商品包装,对保护、保存商品,美化、宣传商品以及方便商品的存储、运输、销售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包装的功能、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保护功能保护功能是商品包装最基本的功能,用以保证出口商品的品质和数量在运输、储存、销往国外市场的过程中不受损、不变质、不散失。
(2)方便性功能商品包装应能方便生产、方便装填、方便储运和装卸、方便陈列与销售、方便开启、方便使用、方便回收、处理或重复使用。
(3)信息传递功能通过包装设计及其包装上的各种标识、文字、色彩等,不同的包装不仅可以传递运输货物的信息,而且可以传递有关商品的牌号、性质、成分、容量、使用方法、生产单位等信息,起到一定的广告作用,便于消费者识别,从而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
2.进出口商品的包装有哪些种类试分别说明其主要作用。
答:根据包装在流通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商品包装可分为运输包装(即外包装)和销售包装(即内包装)两种类型。
其中,运输包装的主要作用在于保护商品和防止出现货损货差;销售包装除了保护商品的品质外,还能美化商品,宣传推广,便于陈列展销,吸引顾客和方便消费者识别、选购、携带和使用,从而能起到促进销售,提高商品价值的作用。
3.对出口商品包装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对出口商品包装的基本要求主要有:(1)适应国际市场对商品包装的要求,符合进口国对进口商品包装的规定。
(2)适应商品的特性。
(3)适应不同运输方式的需要。
(4)适度包装,保证包装牢固的前提下,节省包装费用。
(5)符合科学、经济、牢固、美观、适销的要求,以充分发挥包装的促销作用。
4.出口商品的运输包装应符合哪些要求答:运输包装又称大包装、外包装,是指将货物装入特定容器,或以特定方式成件或成箱的包装。
出口商品的运输包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适应商品的特性,防止货物破损、变质、污染等损失发生。
【精品】国际贸易和实务第三章习题答案解析(可编辑
![【精品】国际贸易和实务第三章习题答案解析(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a2b02ec52af90242a995e5a2.png)
国际贸易和实务第三章习题答案解析------------------------------------------作者------------------------------------------日期国际贸易习题答案配套教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第二版) 》主编:赵登峰江虹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8月第三章一、填空题1、南北贸易2、外部3、产业内4、历史或偶然5、产品生命周期6、收入水平7、林德8、贸易模式9、对外贸易乘数10、通过补贴获得市场份额11、自由贸易政策12、《综合贸易法》13、进口替代政策14、出口替代政策15、规模经济16、最优关税17、知识产权保护18、大低19、先发优势20、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21、《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22、劳动密集型23、战略性贸易理论24、竞争效率25、政府干预二、判断题三、单项选择题四、问答题1、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有什么区别?产业内贸易是怎么发生的?答: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之间的区别有:(一)产业间贸易是建立在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产生的比较优势之上,而产业内贸易则是以产品差异性和规模经济为基础。
(二)产业间贸易的流向可以根据贸易前同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差来确定;如果在规模经济条件下进行差异产品的生产与产业内贸易,贸易前相对价格就不能准确预测贸易模式。
(三)按照要素禀赋理论,产业间贸易会提高本国丰裕要素的报酬和降低本国稀缺要素的报酬,而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可以使所有要素都获得收入。
(四)在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条件下,要素的国际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是贸易的一种替代品;而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间产业内贸易条件下,要素流动带来了作为产业内贸易主要载体的跨国公司的兴起。
从这点来说,产业内贸易与要素流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关系。
产业内贸易的成因有:(一)产品的差异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产品的差异性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特殊偏好,并且成为产业内贸易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条件。
《国际贸易》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第三章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afd11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f.png)
《国际贸易》第三章习题及答案第三章国际价值与世界市场价钱一、单项选择1. 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也是由抽象的社会劳动所决定的。
1.商品 B. 国别 C. 劳动 D. 时间2.形成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互换的基来源因是()。
A. 救助B. 垄断C. 经济增添D. 各国生产率不一样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期间的不等价互换,当时,()占统治地位。
A. 商业资本B. 家产资本C. 垄断资本D. 生产资本4. 最早从理论上论述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条件的是经济学家( A. B. C. D.)。
5. ()已成为权衡一国贸易利益大小的指标,也是反应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互换的重要指标。
A. 国际价值B. 国际价钱C. 产品的差异D. 贸易条件6. ()指一国出口商品的实质收入水平,以反应一国出口商品的实质购置能力。
A. 收入贸易条件B. 自由市场价钱C. 垄断价钱D. 商品贸易7.帝国主义期间的不等价互换,()占统治地位。
A. 商业资本B. 家产资本C. 垄断资本D. 生产资本8.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期间的不等价互换,()占统治地位。
A. 商业资本B. 家产资本C. 垄断资本D. 生产资本9. 穆勒在《》一书中,剖析了两国贸易中两种商品的实质互换比率是由什么要素确立的。
A. 国富论B. 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C. 政治经济学原理D.论贸易和转变10. ()价钱基本上能客观地反应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供求状况,并且能获得各国广泛认可的拥有代表性的国际贸易价钱。
A. 垄断价钱B. 转移价钱C. 世界“自由市场”价钱D. 管理价钱二、判断1.国际价值形成的最重要条件,就是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世界市场的成立和发展。
2.形成商品国际价值的国际必需劳动时间,是指世界各国生产同一商品所耗资的社会必需劳动时间的加权均匀。
3.比较成本论说明贸易利益是怎样在两方间进行分派的。
4.穆勒的互相需求原理背叛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5.贸易条件改良,贸易利益随之而增大;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利益随6.垄断价钱的下限取决于世界市场关于国际垄断组织所销售的商品的需求量。
深大国贸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深大国贸第三章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360ed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2.png)
深大国贸第三章练习题答案深大国贸第三章主要涉及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知识,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等。
以下是根据这些理论设计的练习题答案:练习题一:比较优势理论问题:简述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大卫·李嘉图在19世纪初提出的,它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生产领域都不具有绝对优势,它仍然可以通过专注于自己相对效率最高的产业来实现贸易利益。
例如,如果A国生产1单位商品X需要4小时,生产1单位商品Y需要2小时;而B国生产1单位商品X需要6小时,生产1单位商品Y需要3小时。
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但A国在生产商品Y上有比较优势,因为它生产1单位商品Y的效率比B国高。
因此,A国应该专注于生产商品Y,而B国则专注于生产商品X,然后两国之间进行贸易。
练习题二:绝对优势理论问题:解释绝对优势理论,并说明其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别。
答案: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主张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其生产效率最高的商品,进口其生产效率最低的商品。
与比较优势理论不同,绝对优势理论强调的是生产效率的绝对差异。
例如,如果A 国生产1单位商品X的效率是B国的两倍,那么A国在商品X上具有绝对优势,应该专注于生产X并出口到B国。
练习题三:赫克歇尔-俄林理论问题: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是如何解释国际贸易的?答案: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产生是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的相对丰富程度和不同商品生产对这些要素需求的差异。
一个国家会倾向于出口那些使用其相对丰富要素较多的商品,并进口那些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较多的商品。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稀缺,它可能会专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并出口这些产品,同时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练习题四:贸易壁垒问题:贸易壁垒有哪些类型,并简述它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答案:贸易壁垒主要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国际贸易实务课后答案详解 第三章
![国际贸易实务课后答案详解 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85ba0fab2af90242a995e53e.png)
第三章商品的包装一、思考题1.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商品包装的意义何在答:商品包装是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附加价值的必要手段之一。
适当的商品包装,对保护、保存商品,美化、宣传商品以及方便商品的存储、运输、销售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包装的功能、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保护功能保护功能是商品包装最基本的功能,用以保证出口商品的品质和数量在运输、储存、销往国外市场的过程中不受损、不变质、不散失。
(2)方便性功能商品包装应能方便生产、方便装填、方便储运和装卸、方便陈列与销售、方便开启、方便使用、方便回收、处理或重复使用。
(3)信息传递功能通过包装设计及其包装上的各种标识、文字、色彩等,不同的包装不仅可以传递运输货物的信息,而且可以传递有关商品的牌号、性质、成分、容量、使用方法、生产单位等信息,起到一定的广告作用,便于消费者识别,从而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
2.进出口商品的包装有哪些种类试分别说明其主要作用。
答:根据包装在流通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商品包装可分为运输包装(即外包装)和销售包装(即内包装)两种类型。
其中,运输包装的主要作用在于保护商品和防止出现货损货差;销售包装除了保护商品的品质外,还能美化商品,宣传推广,便于陈列展销,吸引顾客和方便消费者识别、选购、携带和使用,从而能起到促进销售,提高商品价值的作用。
3.对出口商品包装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对出口商品包装的基本要求主要有:(1)适应国际市场对商品包装的要求,符合进口国对进口商品包装的规定。
(2)适应商品的特性。
(3)适应不同运输方式的需要。
(4)适度包装,保证包装牢固的前提下,节省包装费用。
(5)符合科学、经济、牢固、美观、适销的要求,以充分发挥包装的促销作用。
4.出口商品的运输包装应符合哪些要求答:运输包装又称大包装、外包装,是指将货物装入特定容器,或以特定方式成件或成箱的包装。
出口商品的运输包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适应商品的特性,防止货物破损、变质、污染等损失发生。
国际贸易实务(新形态版)习题答案第3章 习题
![国际贸易实务(新形态版)习题答案第3章 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5374df7aaea998fcd220ec5.png)
第3章国际贸易术语一、单项选择题1、在进出口贸易实践中,对当事人行为无强制性约束的规范是( C )。
A、国内法B、国际法C、国际贸易惯例D、国际条约2、与进出口贸易关系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国际条约是(A )。
A、《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B、《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C、《跟单信用证统一通则》D、《托收统一规则3、按照《2020年通则》的解释,采用CIF条件成交时,货物装船时从吊钩脱落掉入海里造成的损失由( A )。
A.卖方负担 B.买方负担 C. 承运人负担 D.买卖双方共同负担4、按照《2020年通则》的解释,CIF与CFR的主要区别在于( B )。
A. 办理租船订舱的责任方不同 B.办理货运保险的责任方不同C. 风险划分的界限不同 D.办理出口手续的责任方不同5、在实际业务中,FOB条件下,买方常委托卖方代为租船、订舱,其费用由买方负担。
如到期订不到舱,租不到船,( A )。
A.卖方不承担责任,其风险由买方承担 B.卖方承担责任,其风险也由卖方承担C.买卖双方共同承担责任、风险 D.双方均不承担责任,合同停止履行6、以下关于国际贸易术语“CIF”的内容提法正确的是( A )。
A 卖方除承担成本加运费的义务外,还要负责办理运输保险并支付保险费。
B 卖方在投保时应投保一切险。
C 卖方必须将货物实际交付给买方,才算完成了交货义务。
D 货物的风险在货物实际交付时由卖方转移给买方7、根据《INCOTERMS2020》的解释, 进口方负责办理出口清关手续的贸易术语是( B )。
A. FASB. EXWC. FCAD. DDP8、根据《INCOTERMS2020》的解释, 出口方负责办理进口清关手续的贸易术语是( D )。
A. FASB. EXWC. FCAD. DDP9、负责制定《2020通则》的组织是( B )。
A、国际法协会B、国际商会C、经合组织D、WTO10、以FOBST成交,则买卖双方风险的划分界限是( B )。
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章参考答案
![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章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69b23e3968011ca3009160.png)
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判断题四、简答题1、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分为两大类:以实物表示和以文字说明表示。
2、溢短装条款是指合同明文规定卖方交货时允许多交或少交合同数量的浮动比例,在这个比例范围内交货,均不算违约。
“溢短装条款”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最常见的规定数量机动幅度的条款,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数量机动幅度的范围、溢短装的选择权和溢短装部分的作价办法,数量机动幅度的范围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在数量机动幅度范围内,多装或少装的货物,一般都按合同价格计收。
3、在合同中规定数量机动幅度条款(即溢短装条款)应注意以下几点:(1)数量增减幅度的大小要适当;(2)增减幅度选择权的规定要合理;(3)溢短装数量的计价方法要公平合理。
4、包装标志主要包括运输标志、指示性标志、警告性标志等。
运输标志俗称唛头,由一些数字、字母及简单的文字组成,通常刷印在外包装明显的部位。
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货物装卸协会推荐使用的标准运输标志由四个要素构成:(1)收货人的名称字首;(2)参考号码;(3)目的地;(4)件数号码。
5、买卖合同中的包装条款主要包括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包装件数、包装标志和包装费用的负担等内容。
六、案例分析1、A公司的要求是合理的。
因为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凡是凭样品达成的交易,一经双方确认的样品便成为交接货物的品质依据,卖方承担货物品质与样品完全一致的责任,这是凭样品买卖的基本特点;否则,买方有权提出索赔甚至拒收货物。
2、因纺织品已制成服装,不能恢复到纺织品的原状,我方不予赔偿。
3、此为定牌中性包装,我方可接受。
但注意,“鲨鱼”牌可能会侵犯到第三方工业产权,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若有侵犯第三方工业产权的问题,责任由国外某商人承担的字句。
4、因多装2公吨后,货物总金额超过了开证金额。
按UCP600规定,所交货物数量不应超出信用证总金额。
因此,遭到银行的拒付。
答案版国贸作业
![答案版国贸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9a3654bf43323968001c924a.png)
第三章国际货物交易前的准备、磋商与合同订立本章练习题(一)不定项选择题1.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合同成立的时间是()。
A接受生效的时间B交易双方签订书面合同时C在合同获得国家批准时D当发盘送达受盘人时2.按照《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解释,发盘于()生效。
A向特定的人发出时B合理时间内C送达受盘人时D受盘人收到并确认时3.关于迟到接受,《公约》的规定是()。
A迟到接受无效B迟到接受是一个新的发盘C迟到接受完全有效D迟到接受是否有效,关键取决于发盘人4.关于接受生效的时间,各国法律有不同的规定,其中()采用“投邮生效”的原则。
A英美法B大陆法C《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D我国《合同法》5.构成一项有效的发盘,必须具备()条件。
A发盘应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B必须表明发盘人在其发盘一旦被受盘人接受即受约束的意思C必须规定发盘的有效期D必须列明各种交易条件E发盘内容必须十分确定6.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发盘内容必须十分明确,即发盘中应包括()。
A表明货物的名称B表明货物的交货时间、地点C明示或默示地规定货物的数量或确定数量的方法D明示或默示地规定货物的价格或确定价格的方法E表明付款的时间和地点(二)判断题1.交易磋商是签订买卖合同的必需阶段和法定程序。
()2.询盘与发盘一样是达成交易、合同成立的基本环节和必经的法律步骤,具有法律约束力。
()3.在订约建议中如果没有提到交货时间、地点和付款时间、地点,是不能构成一项有效的发盘的,也会妨碍合同的成立。
()4.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在发盘生效后但受盘人尚未表示接受之前,发盘人及时将撤销通告送达受盘人一般可将其发盘撤销。
()5.迟到接受是否有效完全取决于发盘人的态度。
()6.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一项有效的接受必须是同意发盘所提出的交易条件。
()7.在国际贸易中,订立合同只能以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表示,否则无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1、绝对利益论和相对利益论都是一种主张()的传统理论。
A.自由贸易B.保护贸易C.国家干预D.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相结合2、绝对利益论提出的国际分工基础是各国间()的差异。
A.比较成本B.绝对成本C.要素禀赋D.要素组合比例3、在相对利益论中,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的基础是各国()的差异。
A.产品比较优势B.产品垄断优势C.产品密集程度D.产品保护程度4、提出比较优势论的是经济学家()A.亚当.xxB.大卫.xxC.xx和xxD.xx和金xxxx5、根据比较利益论假定A、B两国生产X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00和90人劳动一年,生产Y 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20和80人劳动一年,则()。
A. B国同时生产X、Y产品,A国不生产B. A国生产Y产品,B国生产X产品C. A国生产X产品,B国生产Y产品D. A国同时生产X、Y产品,B国不生产6、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一国为资本要素相对稀缺、劳动要素相对丰裕,则该国应()。
A.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B.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C.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D.引进资本要素,输出劳动要素7、根据H—O定理,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和贸易后,各国间的生产要素价格比率()。
A.逐渐增大B.趋向一致C.保持不变D.呈不规则变化8、里昂惕夫反论说明了()与()存在的矛盾。
A.绝对利益论,相对利益论B.相对利益论,要素禀赋论C.实践的验证结果,要素禀赋论理论结论D.实践的验证结果,相对利益论理论结论9、根据海默--金德尔伯格模型,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时必须具备()A.产品的比较优势B.产品的绝对优势C.垄断优势D.要素禀赋优势10、“顺国际分工的国际互补”要求对外直接投资以()为起点。
A.绝对劣势产业B.比较劣势产业C.绝对优势产业D.比较优势产业11、如果跨国公司将一般市场交易导致的外部经济性变成内部化,那么它就可以获得()。
A.所有权优势B.内部化优势C.区位优势D.垄断优势12、当跨国公司具备所有权优势但缺乏区位优势时,该公司会采用()方式进行对外扩张。
A.对外投资B.技术转让C.出口贸易D.对外投资和出口贸易13、技术差距论认为,贸易的可能性来自于()与()之间构成的时间差。
A.掌握差距,摹仿差距B.需求差距,反应差距C.反应差距,掌握差距D.需求差距,摹仿差距14、反应差距和需求差距之间的时间差越长,技术创新国活动的贸易利益就会()。
A.越少B.越多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15、当产品基本定型且进入批量生产和开始普及时,该产品也就进入了生命周期的()A.导入期B.成长期C.成熟和标准化期D.衰退期16、贸易差额论将其学说建立在()基础上。
A.货币收支B.贸易顺差C.国际收支D.比较优势17、保护关税论主张以()措施来保护本国的()产业。
A.关税,农业B.非关税,制造C.关税,制造D.关税,幼稚18、李斯特认为,一国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应首先考虑()问题。
A.获取交换价值B.发展生产力C.增加社会财富D.提高xx水平19、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是一种()。
A.一般保护理论B.超保护理论C.战略性贸易理论D.幼稚产业保护理论20、当一国将所增的出口收入用于国内消费和进口时,对外贸易乘数的大小就取决于()。
A.边际消费倾向B.边际储蓄倾向C.边际进口倾向D.边际投资倾向二、多项选择题1.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所谓的两大基本模式指的是()。
ABA.比较优势论B.要素禀赋论C.自由贸易理论D.保护贸易理论2.要素禀赋论认为,在国与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相同的条件下,形成各国间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有()。
ACA.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B.各国规模经济程度差异C.各国要素组合比例不同D.各国贸易政策不同3.若德国和英国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分别生产10码毛呢,15码麻布和10码毛呢,20码麻布,那么,基于比较利益原则的分工格局为()。
BCA.xx生产并出口毛呢B.xx生产并出口麻布C.xx生产并出口毛呢D.xx生产并出口麻布4.在海默关于跨国公司特定优势分类的基础上,金德尔伯格将特定优势进一步具体区分为()。
ABCDA.企业产品的差别化优势B.企业的技术优势C.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D.企业的市场垄断优势5.导致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有()。
ABCA.产品的异质B.需求偏好的相似C.规模经济D.贸易政策的差异6.当投资国以本国优势产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东道国与本国之间的()。
CDA.技术差距会扩大B.贸易量会扩大C.技术差距缩小D.贸易量萎缩7.贸易差额论的主要政策主张为()。
BDA.禁止货币外流B.实行奖出限入C.开采金银矿藏D.保护弱小产业8.阶段保护论的合理成分主要体现在()。
ABDA.以关税作为保护手段B.以幼稚产业作为保护对象C.以获取交换价值为目的D.保护的动态性和适度性9.对外贸易的乘数作用表现为()。
ACA.顺差对国民收入的倍增效应B.顺差对国内投资的倍增效应C.逆差对国民收入的倍缩效应D.逆差对国内投资的倍缩效应10.从时间上看,自创新国开始生产至摹仿国完全由自己生产并替代进口的时期为()。
BDA.需求差距和反应差距B.摹仿差距C.需求差距和掌握差距D.反应差距和掌握差距三、填空题填空题1.斯密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实行(),由此,他也成为最先明确提出()贸易思想的经济学家。
2.绝对利益论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产品在国与国之间()的差异,而比较利益论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产品在国与国之间()的差异。
3.比较利益论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分工与各国产品的绝对成本没有直接和必然的关系,只要国与国之间存在()的差异,两国就可以按照“两优择其重,()”的原则来分工。
4.根据要素禀赋论的观点,在各够具有相同生产函数即()相同的条件下,各国比较成本的差异依然会出现,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各国()比率不同和()比率不同。
5.一种产品的要素密集类型是指该产品生产过程中投入要素的(),要素禀赋论主张每一个国家都应该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本国()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的产品,这一结论也称为()模型。
6.要素禀赋论认为,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两国间的要素()渐趋平等,从而也表明国际间()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的流动,这一结论也称作为()定理。
7.里昂惕夫之谜指的是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法对1947年美国部分产品的进出口比例分析后所得出的与()相反的结论,即美国作为资本相对丰裕、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实际上出口的却是()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却是()密集型产品。
8.海默—金德尔伯格模式是最早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的理论,又称作为(),其中,海默将跨国公司所具有的特定优势分为两种:一是();二是()。
9.小岛清提出的“国际互补原理”的理论基础是“()”和“()”,该原理主要说明了()和()之间的关系。
10.小岛清在其“国际互补原理”中指出,对外投资和对外贸易都以原理为基础,但前者以为起点,后者则以为基点。
11.如果某一跨国公司只有所有权优势而没有区位优势,则该公司不会选择(),而采用();如果该公司同时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但依然缺乏区位优势,则该公司选择();只有在该公司全部具备了三种优势,才能进行()。
12.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值在()与之间变动,当该指数值越接近(),表明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当指数值越接近(),则表明产业内贸易程度越低。
13.产品异质性论是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一种理论,在这一理论看来,同一类产品之间也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差异:其一是由产品的()比较产生的差异;其二是由产品的()比较产生的差异。
14.按照偏好相似性论的观点,一国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取决于该产品的()需求,如果贸易国之间的收入水平和消费偏好越相似,那么相互贸易的倾向就越(),产业内贸易量就越()。
15.根据规模经济论,()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独立的动因,而且()与产品差异性之间还存在着密切联系。
16.在技术差距理论中,波纳斯认为()差距和()差异所形成的时间差导致了贸易的可能性,()差距越短、()差距越长,技术创新国实现的贸易利益就越多。
17.重商主义分为早期的重商主义和晚期的重商主义,即()和(),二者均认为()是财富的唯一形态,除了开采金银矿藏外,只有()才能够增加一国的财富数量。
18.在李斯特看来,一国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发展(),经济落后的国家只能实施()制度。
19.在李斯特看来,处于农工商时期的国家应该运用()措施来保护本国的();一国实施贸易保护并非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最终还是为了回归至()状态。
20.根据对外贸易乘数原理,一国()增长就会刺激国民收入倍增;反之,一国()增长就会使该国国民收入倍缩。
答案:1.自由放任自由2.绝对成本比较成本3.比较成本两劣取其轻4.劳动生产率要素禀赋要素组合5.组合比例相对丰裕相对稀缺H-O6.相对价格商品要素H-O7.要素禀赋论劳动资本8.国际直接投资垄断优势论企业知识资产优势企业规模经济优势9.垄断优势论雁行形态论对外直接投资动态比较优势10.比较成本边际产业比较优势11.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转让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12.0 1 1 013.纵向横向14.国内强大15.规模经济16.需求反应17.货币差额论贸易差额论金银货币对外贸易18.生产力保护贸易19.关税幼稚产业手段自由贸易20.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四、判断题1.绝对利益论认为,对外贸易的利益集中的表现在各国能够实现互通有无。
2.在绝对利益论的理论分析中,每个国家都拥有一种最擅长生产的产品是该理论的一个重要假定。
(对)3.“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是比较利益论所主张的各国以比较成本进行国际分工安排的一项原则。
(对)4.比较利益论在其分析过程中尽管使用了单一要素法,但它考虑到了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贸易利益所产生的影响。
5.斯密是提出自由贸易思想的第一位经济学家,因此绝对利益论的提出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建立的一个标志。
6.根据H—O模型,对于一个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来说,应该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7.按照要素禀赋论的观点,原先较为稀缺的要素在分工后变得更为稀缺,导致要素相对价格上升。
8.里昂惕夫反论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国家都应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的产品。
9.生产折中理论是最早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和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的一种理论,它为国际投资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0.在国际互补原理中,“边际产业”指的是一国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它在逆国际分工的国际互补方式中成为一国对外投资的起点。
11.在跨国公司可能拥有的三种优势中,所有权优势是保持跨国公司垄断优势地位的基本条件。
(对)12.小岛清认为,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均建立在比较成本基础上,即对外投资是以比较优势产业为起点,对外贸易是以比较优势产品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