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浅析
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
影与声——浅析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表现形式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大众传媒文化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文学色彩似乎逐渐从现实生活中褪去。
除了专业的研究者,对纯文学感兴趣或者愿意阅读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文学工作者也无法回避地开始思考文学以何种形式何种状态才能够更加适应大众的趣味,怎样才能在这个过于喧嚣的时代得到生存发展,而且文学也的确开始在各方面受到当下文化氛围的影响,开始通过其自身的变化来适应大众的需要。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大潮的涌起使得浮躁成为弥漫在空气中的一种情绪,影响着为了生存为了赚钱而烦恼焦虑的每一个人。
现代人顶着巨大的压力到处奔波,已经没有多少人能够作为纯粹的读者安坐于书桌前阅读一部纯文学作品,人们更多地是在追求在疲惫工作之余能够愉悦身心的东西。
读者的接受与否在市场深入人类生活的今天对于文学来讲甚至比文学自身的优秀程度更加重要。
文学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中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开始放弃其学术性及专业性,开始做出迎合大众的改变。
而且文学的其它表现形式开始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慢慢成为大众文化生活的主流。
一电影至今已经诞生百年了,作为新生的艺术形式,有其独特的魅力。
强烈的视觉观感与影像形式成为吸引大众的重要原因。
而且,电影与文学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普遍意义上来讲,一部好的电影首先需要的是一个好的电影剧本,近些年来,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越来越多,甚至已经成为电影界的一种时尚。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张艺谋的早期代表作《红高粱》改编自当代作家莫言的《红高粱家族》;苏童的代表作《妻妾成群》被改编成为具有浓厚中国民俗气息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妇女生活》被改编为《茉莉花开》,直到近期德国作家聚思金德的作品《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被搬上银屏并广受好评,李安导演的张爱玲作品《色戒》,甚至被认为比原作品还要好。
还有连续拍摄了七八年之久的系列电影《哈里·波特》系列,而且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在市场规律作用下成为大获成功的范例,成为当代的经典神话。
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文学的传播途径相对较多,通过对文学传播途径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现代传媒是中国现代文学进行传播的最好途径,其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我国现代传媒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对传统的传媒形式进行了颠覆,将传统单一性的媒介传播逐渐向着多元化,兼容性的方向发展,使得现代的传媒产业无论是在传播途径、传媒形式还是传播内容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了有效的鞭策。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概述(一)中国现代文学的概念中国现代文学概念与中国古代文学相对应,其的划分应以时间为标准。
大部分的学者在对我国文学发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都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应起源于晚清,由梁启超先生带头兴起,通过兴办报纸的方式第一次在中国开始将古代文学向着现代文学的方向进行转变。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现代文学不仅是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冲击与改革同时其也是中国现代文化产生的坚实基础,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中国现代文学的特点我国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并且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现代文学的特点相对比较突出,通过对现代文学这些特点的有效把握,有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认识与了解。
具体来说中国现代文学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现代文学的出现在表达形式上就与古代文学有着巨大的差异,其在语言的表达上开始向着白话的方向发展,并加入了创作者的个人思想以及政治主张等。
例如,鲁迅、郭沫若等老一辈的文学创作者,都是特殊时期现代文学的领军人物,通过文学作品的创作对旧社会进行抨击,对中国的革命进行支持。
其次,在传播形式上发上转变。
现代文学从一开始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就与报纸、期刊等传统传媒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并且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现代文学一直与中传媒的发展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
最后,中国现代文学其带有着一定的先进性。
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就是对传统文学的颠覆,其带有着明显的革新任务。
浅析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浅析大众传媒对当代文学的影响郑云霞 南阳理工学院摘 要:当代文学的发展是代表了当代社会的发展的,是时代的记忆,也是历史的记忆,当代文学记录的是社会发展和变迁的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矛盾,因此当代文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尤其是传媒行业的发展,对当代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有着重大的影响。
分析认为:新时期的大众传媒便于了当代文学的传播;大众传媒的发展对当代文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新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更是开辟了当代文学网络文艺发展的新生命力。
关键词:大众传媒;当代文学;影响[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70-01我国当代文学,严格意义上区分是1949年后的中国的文学,当代文学也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环境中或者是语境中的文学形式。
从历史的时期来进行归类的话,中国的当代文学发展分为了几个时期,比如“社会主义初期文学”、在改革开放后又出现了“新时期文学”,还有“中国自由文学”、“通俗流行文学”这五大类。
当代文学的发展代表了新时期的一个时代发展的记忆,很长一段时期内,当代文学的发展都是沿袭官方体制文学的一种特性,因为我国固有的体制,在很长一个时期内,都培养了大量的体制内的文学作家,因此,在这个时期也产生了很多的文学的垃圾。
实际上,当代文学应该代表当代社会发展的水平,用一种现实的精神,来体现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或者来体现社会的矛盾。
因此,在改革开放以后,以“新时期文学”为基础的文学发展就开始了多元化的发展,甚至在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下,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当代文学更是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而发展。
一、新时期的大众传媒便于了当代文学的传播大众传媒的发展,改变的当代文学传统的传播模式,从历史上来说,一般文学的传播都是靠口耳相传和纸质相传的一个传播过程。
但是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当代文学的传播过程更加的广泛和多元化,也为当代文学的生存空间提供了更广阔的领域。
大众传媒视角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体现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大众传媒视角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体现王涛 陆军边海防学院摘 要:民俗文化在当代文学作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文学作品为民俗文化的体现和描述能够升华整部作品的文化价值和思想内涵。
有利于加深读者对于民俗文化的理解程度,也是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本文将以大众传媒作为视角,具体分析民族文化在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关键词:大众传媒;当代的文学作品;民俗文化[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34-01我国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丰富而优秀的民俗文化,而这些民俗文化是伴随当代文学作品创新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大众传媒喜闻乐见的发展背景下,文学作品和民族文化获得了更加丰富的传播途径,民俗文化体现在文学作品中更容易被广大读者接受和传播,同时,民俗文化中蕴含的深刻底蕴以及文化内涵能够全面提高文学作品的创作水平和写作层次。
一、民俗文化在当代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分析民俗文化在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主要从礼节民俗、乡土民俗以及生活民俗等方面来展示,为了更加突出民俗文化在当代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本文将以莫言的作品作为分析对象,集中体现民俗文化在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莫言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其文学创作中蕴含了丰富大量的传统民俗文化,这也是莫言文学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比如莫言在创作《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等文学作品时,都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将民族文化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些作品不仅蕴含了他伟大而独特的精神向往,也是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整体观览中国当代的全部文学作品,民俗文化在文学创作中就好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予了文学创作更多的元素和活力,但是不同时期的文学创作对民俗文化表达各有不同。
文学作品创作中对民俗文化的描述,可以看作是一种民族精神、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的传播和表达,在大众传媒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当代社会中,人们接受文化作品的途径显著增加,从而增加了广大读者接受和了解民俗文化的机会。
传媒文化视野中的近代文学变革
传媒文化视野中的近代文学变革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近现代文学研究整体思路的转变,大众传媒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关系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学术热点,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探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学术界寄予厚望的理论场域中,虽然不乏精细的微观研究,却一直未能出现具有开拓性意义的研究成果。
一般而言,制约研究取得突破的阻力往往来自于某种既定的理论模式,而理论模式的权威性则体现在具体的研究范型之中。
对研究进程做一简略回顾我们会发现,十余年来围绕着这一论题先后出现了以下两种研究范型:一是将大众传媒(特指近现代报刊)视做一种借以重返历史现场的史料,通过对“原汁原味”的报刊之文与历经“增删校订”的文集之文进行对比分析,来梳理文学及文学研究在特定文化语境中的历史流变脉络,以期为“重写文学史”提供更为坚实的依据;二是从技术的角度对传媒加以观照,在对文学文本的编辑、出版、流通等环节做一深入考察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大众传媒这一深具现代意味的文学组织形式在文学生产传播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其目的就在于凭借这种技术化的视野,使被既往的思想、政治等主导性阐释模式所遮蔽的文学史实得以呈现。
可以看出,这两种研究范型均鲜明地反映出90年代近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取向:规避文学研究中的宏大叙事,倡导“回到文学自身”。
然而问题在于,由于研究者们过于强调文学的自律性,在处理文学与大众传媒的关系问题时势必就会形成一种单一化的视野。
换言之,他们是立足于文学的立场看待传媒,未能将其置于本体的地位予以考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近现代大众传媒所蕴含的文学史价值。
那么,如何才能克服这种“瓶颈”现象,使研究趋向深入呢?陈平原先生曾敏锐地指出,问题的关键即取决于“研究者的阅读姿态与理论预设该做在这种情势下,蒋晓丽教授的专著《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巴蜀书社2016年6月版)无疑会带来重要的启示意义。
这部著作将文学与传媒的关系问题追溯到了近代,由其发生而反观二者之间的复杂关联,着力于探究近现代文学断裂与延续、雅俗转换的传媒动因,所用史料丰富翔实,理论建构深邃周密,提出了一系列富于洞察力的新知新见。
[现代文学,中国,思路]中国现代文学传媒发展思路
中国现代文学传媒发展思路摘要:这些年以来,笔者对我国现代文学进行了深入性研究,也将相关的文学现象开展了理论性的探索,通过当代传播媒体层面来分析我国现代文学,不单单将报纸书籍当作研究载体,同时也将文学本体拿来探索。
为此,此研究能够推动现代文学探究模式、现代文学理念等方面的发展与完善,构建一个新型的探究局面,以此能够增加我们对现代文学的理解深度,基于文学史研究模式总结了现代“大文学”的探索思路,同时开展实践研究,并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现代传媒;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研究我国当代文学的过程中,其探索深度也在不断增加。
如果人们对社会学的“外在探索”产生了疲倦感,那么西方的一些结构主义、语义理论等“内在探索”也随之出现,文体探索也慢慢代替了那些以政治经济尤其是以阶级斗争为基础的文学探索。
不过通过现代文学的探索历史能够看出,方法并非是全能且唯一的。
各类探索方式介绍的系列作品,假如被整合到现代文学的整体框架中,那么就会产生新问题。
也可以说,当现代传媒和中国现代文学探索的理论范围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探索模式,以此会全面地论述我国历代文学的理论特征,以此可以增强对理论问题的理解程度。
一、现代传媒和现代文学的常规关系(一)媒体即为载体对于信现代传媒而言,它属于古代传媒与传媒模式的创新发展成果,能够为我国现代文学的现代化明确完善的传媒模式及媒体。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媒体即为载体,现代传媒也就是现代文学之载体。
无论哪一个文学作品都需要物质载体,比如古时候的竹筒、纸扇、墙壁等,均通过特定物质形式得以展现。
现代文学的出现即为现代传媒的出现,没有现代报纸媒体就没有现代文学,此为学术界已达到一致的认同。
不过,传播媒体的变化也会带来现代文学的变化,如马拉印刷机时期的期刊与设备印刷机的报纸,它们的出版效率与质量等有明显的差距,文学创作可否随着印刷效率与质量的增强而发生对应的改变呢?不过,此两者并非是正比例关系,文学创作的审美理念与艺术成就的大小不会受到媒体改变而出现明显的变化。
论现代传媒对我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文化 教 育
2 0年 第 7期 0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论 现代传媒 对我 国 当代 文学 创作 的影 响
郑 星
( 南 师 范 大学 文 学 院 , 南 海 口 5 1 5 ) 海 海 7 18
摘 要 : 现代 传媒 的 文 学特 点 和 内涵 出发 , 刻 分析 了现 代 传 媒 对 当代 文 学 创作 的 影响 。 从 深
的产 生 原 因 。
无法漠视传媒文本及传媒话语的 “ 中心化 ”与 “ 权力化 ” ,也 无法 阻止 “ 媒介文学 ”依靠现代传媒的恣意张狂 ,因此我们应尽 可能 多地将 文学 的形 态吸纳进 来 ,并进行科学 的立论与 阐释 。 “ 竟传统 的文艺学研 毕 究范式 已经难 以令人满意地解 释二十世纪九 十年代 以来的文化活动新 状况 ,这个 事实恐 怕很难否定 。产业结构的变化 、文化的大众化 、商 业化 、大众传 播方式 的普及 以及 日常生活审美化等 ,打破 了艺术 与 日 常生活 的界 限。 ”在现 代媒介 时代 ,作为人类 精神生 产方式 之一 的文 学 ,作 为人类 审美 理想的栖居地 之一的文学 ,其纯 洁性 、精英性 、审 美性正受到强大的冲击 ,而世俗化 、大众化 、物质性 、文学 的 “ 异化 ” 与 “ 边缘化” 已成为当代文学的主要特征 。 3 现代 传 媒 对 我 国 当代 文 学 的 影 响 现代传媒 对文学的主要影 响是在传媒与文学 的交互之 中产生 了新 的文化形式 ,这种 文化形式 主要是 现代传媒 的文学 化。期刊杂志 的出 现 与普 及 ,使 得 社 会 对 文 学 创 作 的 需 求 急 速 增 长 , 这 时 就 出 现 了报 载 小 说 、报 告 文 学 、速 写 等 文 学 样 式 。 此 类 新 闻文 学 具 有 新 闻 的某 些 特 点 ,如 有 吸 引 力 ,通 俗 易 懂 ,反 映 生 活 迅 速 ,敢 于 触 及 当 下 的社 会 问 题 ,并给予积极的思考。因为若失去 了它 的真实性 、当下性和 冲击性 , 新 闻文学也就失去 了生命力 。新 闻文学的出现满足 了读者的两方面欲 求 ,其 中之一 是对 生活的直接关 注 ,这种关注 因为有 了同时态的语境 作为心理反应 的动力场 ,从而显得 异常地活跃与具有 创造性 。其二是 对文学 的要求 , 读者在介入现 实事件或类似 的现 实事件时 ,能够 以 使 种较从容较 自由的心境领略文学 的美。所 以,新 闻文学既非新 闻可 比,又非文学可 比 ,它兼二者之 长形成 自己的特点 ,立下了 自己存在
浅谈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
作者与读者需要现代传媒起到桥梁 的作用 ,使 作者 的作品 提供 了 良好 的条件 。五 四运动 以后 ,现代文学语言 中出现 了一
为大众所喜爱 ,并通过报刊等途径将作者对社会事件 的想法和 系列的变化,可 以更好的与现代文学需要相适应 。从整体上来 观点传达给读者 , 在这种情况下现代文学不再被个人空 间局限 , 看 ,现代文学语言的 出现使得文学形式朝着丰富多样 的方 向发 越 来越社 会化 。读者在 阅读期刊 和报纸 的时候不再被 动接受 , 展 , 同 时 现 代 文 化 也 越 来 越 平 民化 ,更 多 的人 开 始 对 中 国文 化
中国现代文化传媒与现代文学的跨界融合
中国现代文化传媒与现代文学的跨界融合中国现代文化传媒与现代文学的跨界融合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传媒和文学两个领域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相互渗透和交融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将探讨中国现代文化传媒与现代文学的跨界融合的意义、方式以及对传媒和文学的影响。
首先,中国现代文化传媒与现代文学的跨界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媒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能够将文学作品推广给更广泛的受众。
通过传媒的力量,文学作品可以跨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优秀的文学作品。
同时,现代文学的跨界融合也能够为传媒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提升传媒的品质和影响力。
其次,中国现代文化传媒与现代文学的跨界融合有多种方式。
一方面,传媒可以通过报道和评论的方式推广文学作品。
例如,电视节目可以邀请作家来分享他们的创作经历和思考,电台可以播放文学作品的朗读,网络平台可以推出文学作品的在线阅读和讨论。
另一方面,文学作品也可以成为传媒创作的素材。
例如,电影、电视剧和动画片可以改编自文学作品,音乐和舞蹈作品可以以文学作品为灵感来源。
通过这些方式,传媒和文学可以相互借力,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现代文化传媒与现代文学的跨界融合对传媒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传媒而言,跨界融合为其带来了更多的创作灵感和话题。
传媒可以通过报道和评论文学作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
同时,传媒也可以借助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读者和观众。
对于文学而言,跨界融合为其带来了更多的传播渠道和受众。
文学作品可以通过传媒的力量,被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播,增加其影响力和知名度。
然而,中国现代文化传媒与现代文学的跨界融合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传媒和文学的跨界融合需要保持原创性和创新性。
传媒不能简单地将文学作品搬上屏幕或舞台,而应该通过创新的方式呈现文学作品的精髓和内涵。
其次,传媒和文学的跨界融合需要保持良好的伦理和道德底线。
传媒不能简单地追求点击率和收视率,而应该尊重文学作品的原意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现代传媒环境中的当代文学
2】2年 i月 [1 c
渭 南师 范学 院学 报
J u n t fW en n Te c e sCo1g o r a o ia a h r [ e e
_n 0 2 】 2 0 a Vo _ 7 No I l 1 .
第 1卷 第 1 7 期
现代传媒环境 中的 当代文学
仵 从 巨
( 东 大 学 威 海分 校 中文 系 . 东 威 海 24 0 ) 山 山 6 2 9
摘 要 以电视为代表 的现代传媒及其 形成 的文化对 当代文学是一 种“ 图像 ” “ 对 文字 “ 、 标准 化” 个人化 ” 俗 对“ 、世 化 ” 精 神化 “ 迫性 自主性 对 、强 对 的高强度 的挤压 ; 面对这一挤压 . 有的作家 批评家 作者 顽强 的抵抗 . 的向“ 有 图象 与
Ab ta t s r c ;Re r s n e y t l vs o p e e t d b e e ii n,mo e n m a s me i n h d ac lu e f r d a e ag e tc a tn e t d r o me r r a h t g o mo e n e
[t r t r n t e diho om is ofi ag s. w rtng. s a ie a u e i h c t e m ev ii t nda diaton s i i i al y. word i e s v . s rt iaton. a d r z i v . nd vdu i t [ln s s piiual i z n
接 诉 诸 于 视 昕 于后 者 ( 了 前 述 的特 点 之 外 ) 除 了受 众 条 件 上 的 艰 制 ( 以 没 有 文 化 、 识 字 , 有 必 由 除 消 可 不 没
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作者:刘科均来源:《牡丹》2016年第12期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主要受到西方影响、社会变革以及媒体三个因素的约束,这三种因素相互作用、关联促成了现代文学的诞生、发展。
本文主要论述了现代传媒与现代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现代文学的文学特质。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社会革命的环境推动下所诞生的一种不同于古典文学的新的文学形式,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并不是文学发展的现代化必然进程,而是社会发展变迁对文学的需求。
一、现代传媒与现代文学的相互关系“现代”是一个对于时间的定义,当前学术界对于“现代”的分类多样化,本文的论述则是以“传统分类”的角度,将“现代”的时间定义为1917-1949年。
在20世纪初,中国社会环境巨变,促使了文学变革。
中国现代文学几乎是与现代媒体同时出现的,甚至在最初的社会环境中,新文学等同于新媒体,但真正要深入去探讨的问题在于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传媒是文学的载体文学的表现形式是文字,文字往往又依托于具象的载体进行表现,在中国古代,文字的载体经过一系列的演变,从石头、竹简到纸张,这些具象的物体都可以被称为文学的载体。
现代传媒是文学的重要载体,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现代传媒并不是客观接受现代文学的载体,它与现代文学之间的发展应该是相互的,甚至现代传媒是对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的。
现代传媒的主要形式为报刊、杂志,作为有形的物体,在有限的承载能力下,现代传媒对于现代文学就具备一定的筛选能力,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现代传媒的表达是极具社会目的性的,所选择的文学作品必然是能够反映现实、抨击现实的。
这时媒体承载着作家的社会理想、文化追求、个人情感,或者说,作家的人生诉求、社会使命、情感世界,以物质化的方式进入读者的阅读视野中,作家的写作不再是个人化的写作,作家的隐秘世界也随着载体的社会化而不再是个人的秘密。
(二)传媒是联络文学与受众的传递者现代传媒的“传播”功能是毋庸置疑的,它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
浅议现代传媒与现代文学
浅议现代传媒与现代文学[内容摘要]: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的创造、传播及文化的交流,都无不以现代传媒手段为载体,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是高科技产品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
在时代发展的快车道上,人们忙于工作,疲于奔命,竞争压力更是无处不在,于是一些低俗、刺激、浅薄的娱乐方式,开始成为人们业余消遣的重要渠道,而那些高雅、优美、珍贵的文学艺术作品却被置之不理。
我在无奈于这种现实的同时,也在深深思考,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究竟怎样才能做好传承文明,提高全民素质的大事呢?我想这也正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于是我想到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为现代文学传播搭建平台的措施。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召开,世界金融危机的处理,使中国将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就让我们利用这次契机,给中国的现代文学艺术一个展示平台。
当然,我们还应从自身做起,让生活中处处给人们文学的熏陶,真正提升中国人的素养,使“爱读书,好学习”成为我们这一时代的主旋律。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且我国的文明史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未间断过,为我们今天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沉积,又加上现代传媒的发展,为现代文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实际情况却又是另一个样,许多令人振奋的好的文学作品却无人问津,现代传媒的发展到底给现代文学的发展带来了生机还是危机呢?[关键词]:文学传媒发展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了,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尤其是在我国施行双休日以来,人们能自由支配的时间是越来越多,与外界接触的时间与空间也是越来越大,加强自我修养与进行自我提高的时间也随之增加了,与各种媒体接触的时间与空间也是越来越多了,对社会的了解的面也越来越大了,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在“信息高速路”的建立后,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比以往更为方便了,广袤的大地在网络的连接下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凡此种种,均为我们的生活、交流、沟通、提高等诸方面提供了许多的方便,现代文明为我们提供了诸多的方便,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应当更加紧密了,但现实却是另一个样。
当前媒介环境下现代文学经典传播困境探析
紧l丁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O N G N A N CH U A N B O传播视域——文学与传播当前媒介环境下现代文学经典传播困境探析黎妮(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现代文学从诞生到现在,与现代媒介一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呈现出一种互动共生、共同成长的态势,到了电子媒介时代也不例外。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现代文学改编热”以来,许多现代文学经典都被搬上了银幕,但笔者也注意到进入新世纪以后,这一改编趋势逐渐变缓。
本文就拟以现代文学经典为研究对象,探析它们在面对新的媒介环境时所遇到的困境,分析其传播“遇冷”的原因.以期对现代文学在电子媒介时代的传播获得一点启示和思考。
关键诃:消费时代现代文学经典传播“遇冷”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革新,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大众传媒作为环境构成的部分之一,也在不断地给人类带来新的惊喜。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将人类文化的演进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是拼音文字的发明,其二是16世纪活字印刷术的推广,其三是1844年发明的电报,预示着电子革命的来临。
归纳起来即口语媒介8寸期,印刷媒介时期和电子媒介时期。
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的转变,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有了很大不同,电视、电影、网络成了媒体新宠,传统的印刷文字已被抛诸脑后。
进入新世纪以来,媒介技术正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发展着,这不仅改变了人们信息接受方式的习惯和倾向,也改变了旧有的文化形式所赖以生存的土壤,让人不得不开始思考,在面对新的媒介技术和新的媒介环境时,那些固有的、传统的文学经典该如何应对变与不变的问题。
本文就拟选取现代文学经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它们在应对新的媒介环境的冲击时所遇到的困境及原因,以期对现代文学在电子媒介时代的传播获得一点启示和思考。
一、电子媒介时代现代文学经典传播过程回顾关于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在电子媒介时代的传播这一论题,前人已做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概括起来其传播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十七年”时期“十七年”指的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的这一段时期,由于当时的领导人对文艺较为看重,而且有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相关文艺政策的支持,给当时的文艺创作者们提供了一个相对较为宽松的环境,因此,在这十七年间,大陆文艺工作者们根据现代文学经典改编了不少电影,其中著名的有<祝福>、<林家铺子>、<家>等作品,虽然总数量上只有10部,但质量却比较高,此外港台电影人士也拍摄了许多经由现代文学经典改编而成的影片,如<家>、《春>、(秋>、<雷雨>、<日出>、<憩园>等,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文学概论论文范文文怎么写
文学概论论文范文文怎么写文学是我们学习的必不可少的部分,文学对于我们陶冶情操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文学概论论文,供大家参考。
文学概论论文篇一:《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联性》【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的存在不仅方便了人类的生活,还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进步,网络文学已经逐渐的形成,同时也给传统文学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尽管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存在着差异,但它们之间也有一定的互补性,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本文主要针对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与互补性进行了分析,使更多的人了解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各自存在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学;网络文学;互补性;差异性现阶段,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逐渐的形成,它的形成给我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很多人都执着于网络文化,他们认为网络文化方便,同时也能够通过网络文化给自己的精神带来一定的愉悦感,为此,很多人忽视了传统的书本文化,使传统文化的发展步伐变得缓慢。
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时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尽管网络文化给传统书本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是,从某一层面上,也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创作了条件。
1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对流发展分析如今,网络文学已经越来越受关注,尤其当前已经有很多的70后、80后和90后人群,这些人群越来越喜欢网络文化,为此,网络作家以及作品已经成为被关注的一个焦点。
从98年起,网络文学就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发起来,从此,网络变成了一个文学出版市场中的较大的掘金场,网络文学也从此崛起,越来越多的作者在网络文学中进行创作,也有很多人开始在网络文学中展开阅读,这不仅满足了他们对网络文学的好奇心,还满足了他们对文学上的精神方面的追求。
当前,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人们在对待二者的态度与看法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传播学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社交媒体文学:微博、微信等社交 平台成为文学创作的新阵地
虚拟现实文学:VR、AR等技术为 文学创作带来新的可能性
跨文化传播:文学作品在不 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和接受
翻译与传播:文学作品的翻译 和传播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途 径
数字化传播:利用互联网、社 交媒体等数字化手段进行文学
作品的传播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间 的文学交流与合作,推动文学
案例二:《平凡的世界》 与新媒体的融合
案例三:《三体》与新媒 体的融合
案例四:《白鹿原》与新 媒体的融合
案例五:《活着》与新媒 体的融合
案例六:《围城》与新媒 体的融合
数字化阅读:电子书、有声书等新 媒体形式逐渐普及
跨界合作:文学与影视、游戏等产 业的跨界合作日益频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 文学时期,以老舍、曹禺等为代表的 作家创作了一批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 作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左翼文 学时期,以茅盾、巴金等为代表的 作家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生活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新时期文 学时期,以莫言、余华等为代表的作 家开始探索新的文学主题和形式,作 品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作品的全球化传播
传播学与文学研究 的结合:探讨文学 传播的规律和影响
跨学科研究方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 和方法进行文学研 究
数字化与人工智能 的应用:利用数字 化技术和人工智能 进行文学研究
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 地区的文学研究交 流与合作
挑战:如何将传播学理论与文学研 究相结合,形成新的研究方法
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传媒的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传媒的发展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现代社会中,文学作为一种文化传媒方式也逐渐发展起来,成为推广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中国,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传媒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传媒的发展。
一、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和多元性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从那时起,中国的文学作品就呈现出了多样化和多元化。
20世纪初期,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表现出了一种深刻的思想性,而鲁迅先生的思想也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现代文学也经历了多次变革,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和多元性逐渐成为了发展的主流。
在当代中国,大量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涌现出来,涉及各个领域,包括小说、诗歌、戏剧和电影等。
例如,莫言的小说《蛙》、余华的小说《活着》、张炜的戏剧《北京青年》等作品,都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审美体验和文化启示。
现代文学的多样性和多元性,使得中国文化传媒不仅能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还能够推广中国文化和文学。
二、新型媒体对文化传媒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传媒的发展,少不了新型媒体的支持。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新型媒体开始成为人们获取文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各种电子图书、音频、视频等载体也在各个平台上涌现出来。
例如,得到APP、聚焦新闻、文化中国等平台,都开创了文化传媒的新模式。
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使得文化传媒不再依赖传统的媒介,而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传递。
新媒体的快速传递和广泛覆盖,使得文化传媒不再受时空限制,而是能够随时随地获取。
例如,人们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方便地接触和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传媒。
三、文化传媒与国家形象的宣传文化传媒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递方式,也是国家形象的宣传手段之一。
在当代中国,文化传媒不仅进行着本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形象和文化底蕴。
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多年的积淀和演变,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国的现代文学是以梁启超的《新民丛报》、《新小说》作为开端的,是以印刷为主的报纸、期刊等形式存在的,是现代文化的一种表现。
现代的知识分子利用报刊,推动了现代文学的发展。
现代传媒为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表达文学思想、书写人生、社会的机会,促使现代文学有了新的内容与发展。
一、现代传媒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文学作品只有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才能够被人们所熟知、所传诵。
现代传媒为中国的现代文学提供了有力的传播途径,是现代文学的载体。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来传播,没有现代传媒的期刊、报纸也就不会有现代文学。
现代传媒的发展与扩大需要大量的文学作品,需要大量的作家投入到文学写作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抒发自己的情感,使文学作品逐渐社会化,以便适应更多读者的需求。
现代传媒在作者与读者之间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使文学作者的更多作品被大众所熟知和喜爱。
通过报刊,将作者的想法与对社会事件的观点传达给读者,现代文学不再局限于狭小的个人空间里,而是逐渐社会化,正如毛泽东所说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工农兵所创作和使用的。
读者在阅读报纸、期刊时,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的选择,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就应该使作品、报刊更加健康、科学的发展,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写作方式,以满足更多人的阅读需求。
现代传媒也为作家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搭建起桥梁。
使现代知识分子借助报刊,共同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
《新青年》由最初的陈独秀到后来的李大钊、鲁迅等人,共同编撰《新青年》。
报刊使现代文学作家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也逐渐形成了相应的团体,使许多志同道合的作者走到了一起,例如沈从文,利用《大公报》使自己获得了新的发展,成为京派的代表。
[1]现代的传媒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一定的背景、素材,使现代文学作品更好的发展,更加贴近民众的生活。
同时文学作品的发表与创作也推动者现代传媒的发展与变化。
作家创作的作品随意性很强,不可能根据报刊的需要专门从事一种形式的写作,这就使得报刊开始尽量与现代文学作品靠近,文学作品在选择报刊时也与报刊相协调,彼此适应,共同发展与进步,比如在《新青年》中添加了随笔的部分,《语丝》的作品更加随意、人性化,使现代文学与现代传媒很好的结合与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传媒的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传媒的发展中国的现代文学与文化传媒在近年来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这一发展离不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文化传媒产业的重视和支持。
中国的现代文学在20世纪初开始发展,经历了多个时期的探索和发展。
20世纪初,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中国的文学开始呈现出新的面貌,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现实主义题材。
之后,中国的现代文学又经历了革命文学和后现代文学的阶段。
革命文学强调社会批判和思想革命,呼吁改变社会现状。
而后现代文学则强调主观感受和个人意识的表达。
这些不同的文学流派为中国的现代文学发展提供了多样性和开放性的土壤。
中国的文化传媒行业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
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文化传媒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电视、电影、音乐、文学、美术等文化领域都迎来了大量的创作和发展。
中国的电视剧、电影、音乐等文化作品开始走向国际舞台,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中国的文化传媒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的支持。
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使得文化传媒的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全球各地的人交流和分享文化。
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更是为文化传媒提供了新的创作和传播方式。
通过社交媒体,人们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作,借助短视频平台,人们可以更直观地传递文化信息。
同时,中国的现代文学与文化传媒在不断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中国的电影、电视剧在国际影展上屡获殊荣,中国的文学作品也在国际文坛上取得了一定的声誉。
中国的文化传媒也积极参与国际项目和活动,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然而,中国的现代文学与文化传媒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文化产品缺乏原创性和个性化,许多作品往往沦为商业炒作和商业化的工具,缺乏审美品味和独特性。
此外,文化传媒行业的规范和管理也亟待加强,需要建立更健全的法律法规框架和行业自律制度。
总的来说,中国的现代文学与文化传媒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推动中国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力量。
传播学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第10卷第24期2019年12月新闻研究导刊Journal of N e w s ResearchVol.10No.24December 2019传播学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王丽琼(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校,山西汾阳032200)摘要: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行为过程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传播与人、社会关系 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和运行规律的学科。
传播学综合了社会学、政治学、新闻学、心理学、人类 学等多门学科。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形式发生了变化,对现当代文学造成了一 定的冲击,文学创作逐渐向通俗化、大众化方向发展,文学载体越来越丰富,尤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 络文学已经成为当下主流文学。
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传媒的特点、传播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关系。
关键词:传播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大众传媒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883 ( 2019 ) 24-0115-02中国现当代文学起源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五四 运动又称为新文化运动,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社会 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后,广泛接受外国文学作品 影响并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
它不仅用现代语言 表现民主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方面与表现手法上对 传统文学进行了创新,建立了话剧、新诗歌、现代小说、杂文、散文诗以及报告文学等新的文学体裁,与世界文 学形成一体,涌现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国内外具 有广泛的影响。
在当今大众传媒时代,当代文学也受 到传播环境的影响,文学信息逐渐向新文化新事件演 变,文学作品变成一种特殊的商品,成为大众消费的娱 乐产品,网络小说和网络文学快速发展,大量改编成为 影视作品,受到观众的喜爱,[1]典型代表有《甄嬝传》《琅琊榜》《欢乐颂》等。
中国当代文学逐渐没落,在 文学作品市场不复当年盛况。
因此,当代文学想要发 展,文学创作者必须树立良好的心态,在继承和发展优 秀文化的基础上,还要利用大众传媒的教育功能和调 节功能,积极培育新的受众,扩展新的传播渠道,增强 文学作品的表现力,促进我国当代文学艺术健康有序 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浅析
摘要:现代传媒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现代文学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归功于现代传媒的影响,其是通过期刊、报纸、杂志、广播等传媒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现代传媒不但强化了现代文学的传播,也是现代文学质变的重要添加因素。
为此,本文将对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进行研究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现代传媒;视野;语言
著名爱国人士梁启超的《新小说》和《新民丛报》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之作,众所周知,这两者均是通过印刷期刊和印刷报纸等形式而呈现的,是一种表现现代文化的重要方式。
后来近现代知识分子通过报纸、杂志、期刊等传播方式的利用,进一步推动了现代文学的进步和发展。
现代传媒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优良的文化思想、人生感悟、社会洞察表达媒介,现代文学的发展则反之为现代传媒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驱动力量,使两者均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发展进步。
一、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传媒之间的关系概述
在文学作品的传播过程中,媒介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传播作用,没有媒介支撑的文学作品必然无法为社会民众所传诵、所熟知。
现代传媒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载体,其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传播途径,如果没有现代传媒的报纸、杂志、期刊,现代文学也便没有了藏
身之处。
现代传播的扩大和发展离不开数量众多、类别不一的文学作品,这就需要众多的文学作家积极投身于作品创作中来,用现代文学作品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自身切身之想法,进而让社会民众接触和传诵更多的优良文学作品,以更好、更有效的满足社会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文学作品的创造者---作者和文学作品的接受者---受众之间,现代传媒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其一方面能让受众通过接触传媒载体了解和熟知更多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通过报纸、期刊和杂志,将作者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看法和观点传达给广大社会受众,让现代文学拥有更大的文化空间,一个逐渐公开化、社会化的大空间,正如伟大导师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的那样,我们的文学艺术均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使用和所创作的。
在期刊、杂志、报纸的阅读过程中,读者是积极选择者,而非被动接受者,在文学作品的实际创作过程中,作者应注重文学作品的积极、科学、健康发展,根据受众的阅读偏好和自身的创作条件不断的进行写作方式、写作内容调整,以更好、更有效的满足广大受众群体的阅读需求。
此外,现代传媒还可以为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大量的素材、背景,让现代文学更为贴近受众日常生活,使其自身产生更好的发展。
同时,现代文学的发展和进步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现代传媒的变化和发展。
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现代文学作品的作者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完全根据传媒的要求针对性的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的概率很低,这就迫使现代传媒逐渐开始向现代文学作品靠近,现代文学作品在传媒选择的过程中,也会积极的与其进行沟通协商,以求双方的互相适应,共
同进步、一起发展。
例如,随笔内容在《新青年》中的加入;人性化、随意性不断提升的《语丝》均是现代传媒与中国现代文学有效结合、共同发展的体现。
二、中国现代文学和现代传媒的语言因素
文学表达的形式在于语言,语言是文学作品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媒介形式。
语言的发展会受到传播媒介的限制和约束,但也离不开传媒的支撑。
在现代传媒信息传递中,简洁明了的语言符合受众的阅读要求,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并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占据传媒的主体地位,而现代传媒的发展则又同时为明了的语言传播提供良好的传播平台,进而能通过语言向社会民众提供更多的知识内容,进行教育普及。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传媒获得了新的发展生机,特别是现代报刊、杂志、出版单位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现代文学的发展和进步。
具历史统计数据显示,到清朝灭亡的1912年,由于白话文的不断普及,我国已有近1800种各类报刊,这大大扩充了现代传媒的规模,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报刊的快速发展,使其越来越成为民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对于报刊来说,其发行和创作既要关注受众的信息获取要求,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启蒙民智的作用。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白话文期刊的产生和发展,白话文逐渐拥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民意基础,而现代传媒的产生和发展,则使得语言获得了更为深入的发展和挖掘,让现代运动和现代文学更为平民化。
通过一种民众更易接受和理解语言的利用,现代传媒逐渐丰富着广大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基于语言的变革对民众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