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危险气体特性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氮气
22005
1066
第2.2类不燃气体
无意义
无意义

无资料
Ⅲ类
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的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潜水员深潜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微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
22003
无意义



人需要从空气中吸取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无用的二氧化碳。人需要氧气的安全极限为15%左右(占空气的百分比)。氧气不足会导致呼吸困难,使中枢神经发生障碍,重者会出现生命危险。当氧的浓度降至17%以下时,人出现痛苦的症状;至12%或更低时,就有生命危险;于11%时,会丧失知觉;低于6%时,即停止呼吸。使用压缩空气和液化空气作为氧气来源的潜水员或隧道工人容易患一种被称为减压病的职业病,这是由于在高压空气中工作的人员减压太快,使血液和人体组织中形成氮气泡。
8
氩气
2505
1006
第2.2类不燃气体
无意义
无意义

无资料
常气压下无毒。高浓度时,使氧分压降低而发生窒息。氩浓度达50%以上,引起严重症状;75%以上时,可在数分钟内死亡。当空气中氩浓度增高时,先出现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液态氩可致皮肤冻伤;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本品不燃,具窒息性。
9
压缩空气
6
氧气
22001(压缩)22002(液化)
1072(压缩)1073(液化)
第2.2类不燃气体
无意义
无意义

无资料
助燃,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
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液氧气化后,体积膨胀800倍,则具更大的危险性。
常压下氧浓度超过40%,人出现氧中毒症状;吸入氧40%~60%的浓度氧时,会出现呼吸衰竭,严重者可死亡;氧浓度在12%以下时,人会感到呼吸困难,对消防人员及火灾受害者有严重的威胁;当氧浓度小于6%时,可至人死亡。液氧可引起皮肤和其他机体组织的严重冻伤。
3
焦炉煤气
21003
2034(主),1028(次)
第2.1类易燃气体(主)
第2.3类毒性气体(次)
6%~30%
甲类
无资料
Ⅱ级
4
混合煤气
5
天然气
21007
1971
第2.1类易燃气体
-190℃
5%~15%

无资料
无资料
遇高温、火星、火苗极易引起燃烧爆炸。对皮肤具有过敏影响,会刺激呼吸和呼吸器官,视天然气中硫化氢的含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性。主要症状:头晕、昏厥、甚至死亡。视天然气中硫化物和氮化物的含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因接触时间的长短和采取的措施不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对大气又危害性,可造成大气污染。
10
乙炔
21024
1001
第2.1类易燃气体
无意义
2.1%~80.0%
甲类


极易燃烧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与铜、银、汞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
2
转炉煤气
1570
第2.3类易燃气体
12.5%-75%
乙类
无资料
Ⅱ级(高度危害)
当发生煤气泄露时,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
转炉煤气含一氧化碳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内,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重者可致死。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为Ⅱ级(高度危害)。工作场所空气中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30mg/m3。
序号
物质名称
危规号
UN号
及分类
闪点
(℃)
爆炸极限
V%
建规
火险
分级
急性毒性
LD50
(mg/kg)
职业毒性分级
危险有害性
1
高炉பைடு நூலகம்气
21005
1023
第2.1类易燃气体
30.84%-89.49%
乙类
无资料
Ⅱ级(高度危害)
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黏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浅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浓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50%。部分患者昏迷苏醒后,约经2~60天的症状缓解期后,又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为主。慢性影响:能否造成慢性中毒及对心血管影响无定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