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专题--表现手法--课件
中考现代文阅读技巧之表现手法PPT课件
木棉花开
• 搬到政府大楼上班已经半年多了,原以为每日与我隔窗相望的是一棵枯老的树:虽然挺拔,却仅有一般粗 细的躯干;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终年不见开花、结果,对此,我觉得有些沮丧。这毫不起眼的 枯树就是木棉树。
第7页/共39页
• 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下文写木棉花的不平凡作铺垫。 • ②毫不起眼体现了木棉花默默无闻,不追求张扬的特征。 •③
第38页/共39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9页/共39页
第24页/共39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通过描写美艳的牡丹,喧闹的桃花,得宠的海棠,衬托出蒲公英默默无闻地实现生命的价值。 第25页/共39页
•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 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 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 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 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 “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 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 朵。”
• 第30段:从温暖写到阴冷,烘托了刚子不被信任内心的迷茫和失落。
第17页/共39页
第18页/共39页
第19页/共39页
第20页/共39页
• 我在一处绝壁,看到一条长长的石缝里生着一株幼小的松树。它旺盛而又有活力。显 然曾有一颗松籽飞落到这里,在这冰冷的石缝间,什么养料也没有,它却奇迹般生根 发芽,生长起来。我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决不一样。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 的山谷中的松树,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而这些山顶上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矫健 又强悍。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它虬劲和富於弹性的树干, 是长期与风雨搏斗的结果;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吸取阳光……这一代代 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一种个性的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为此,它们才有 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之表现手法 课件(共53张PPT)
2.结合下片内容,赏析“海棠红近绿栏杆”一句。
答案示例:运用反衬手法,以乐衬哀,以海棠临栏、红绿相映的艳 丽之景衬托词人凄凉乡愁,突出乡愁的浓重。
四
实践探知
(一)秋江 宋· 道潜①
赤叶枫林落酒旗②,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注释】①道潜(1酒
注释: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 隐居不仕。这首词写于南宋末年。
1.词的上片是如何表现“愁”的?
2.结合下片内容,赏析“海棠红近绿栏杆”一句。
三
答题思路
读懂诗歌六看法
看题目
1
看注释
3
看意象
5
2
看作者
4
看诗眼
6
看题材
答题思路 ①明手法: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手法。 ②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是如何运用 这种手法。 ③析效果:这种手法刻画了什么形象,或描写 了什么景物,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李白
二、衬托
反衬,这里重点讲两种,一种是以动衬静,一 种是以乐衬哀。
以动衬静是通过对声音的描写,烘托出寂静。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辛弃疾《西江月》
二、衬托
以乐衬哀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 实际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李商隐《夜雨寄北》
六、用典
用典意思是用事,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 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 和思想。这种手法在古诗词创作中非常普遍,我 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很多这种用法: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课件(共24张ppt)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悲、冷落之苦。
把不同的两个
事 物 方 使 好
物 的 面 好 ,
或 两 进 的 坏
行个显的一对不得显个照同更得事,揭对反震撼示差比人矛强鲜心盾烈明。,,,
更坏。
越战宫只(古李》王士女今白)勾还如惟《践家花有越尽满鹧破 中锦春鸪吴 衣殿飞归览,。,。前繁写形使蕴历史荣三今成读含思,日句强者着考的最描烈感诗。冷后的受人写落一对深深昔凄句比切日沉凉描的,,的,
手法 比兴
说明
作用
示例
赏析
比比先以之辞此引言,。物起他以;所物彼兴咏物,,托婉明耐有格。民物转朗人歌引曲浅寻风喻折显味
, , , ,
关关雎鸠,在 既以关雎鸟鸣叫求
河 之 洲 。 窈 窕 偶来比喻男子对女子
淑 女 , 君 子 好 的爱慕追求,又能自
逑。
然引出下文“窈窕
(《诗经·关雎》) 淑女,君子好逑”。
造 出 新 的 形 象 的 庭》)现于纸上。
借古讽今在咏史
借古讽今
(借古喻 今、借古
伤今)
诗、怀古诗中是 最常见的,借对 历史上的人、事 的评价来讽喻时 事,表达情感, 向当权者提出忠
折戟沉沙铁未销, 深发沉人蕴深藉思,。自东铜雀将风春磨不深洗与锁认周二前郎乔朝便。。,
(1)对比:对比是把两个对立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对立面进行对照,突出事物的特点。构 成对比的双方没有主次之分,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 存的。
(2)衬托:衬托是利用事物间相近或对立的元素,用一些事物作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 。构成衬托的各组成部分有主次之分,而且次要部分要对主要部分起陪衬烘托的作用,陪衬事物是 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知识点精讲课件专题 表现手法
小桥 彭炳 落花如雪马蹄香,几树黄鹂欲断肠。 行到小桥春影碧,一沟晴水浸垂杨。 (1)“落花如雪马蹄香”描写出落花怎样的特点? 描写出落花洁白、芳香、繁多的特点。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运用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抒发了作者别离的伤感。(答到伤心、伤感即得分)
一 什么是表现手法
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 抒情散文和诗歌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 象征、动静结合等。
一 什么是表现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 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 对比、类比推理等。
表现手法
目录
DIRECTORY
一 什么是表现手法
二 表现手法的类型及其作用
一 什么是表现手法
什么叫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 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 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
Hale Waihona Puke 二 表现手法的类型及其作用
动静结合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 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照松林 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两者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
小桥 彭炳 落花如雪马蹄香,几树黄鹂欲断肠。 行到小桥春影碧,一沟晴水浸垂杨。 (1)“落花如雪马蹄香”描写出落花怎样的特点?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 表现手法的类型及其作用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表现手法讲解 课件(21张PPT)
•4
5、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 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 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 一种表现手法。例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 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 里船。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 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 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可以 传达出愉快的情感 一言以蔽之,渲染即对事物进行正 面描写铺叙,追求笔墨酣畅,痛快淋漓。
•7
8、抑扬,人物描写的技巧
抑扬:“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抑扬 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想要达到对所描写对象的褒扬,先指出其 缺点或不足,从而使所描写对象的长处显得尤为突出。也可以相 反来做。欲扬先抑(先贬低外在,后赞扬内在)欲抑先扬(先赞 扬外在,后贬低内在)。用“抑扬”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 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 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欲扬先抑”法如《从百 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想写冬天时能在百草园捕鸟,突出百草园 是“我”的乐园,欲扬,于是就先写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就 先抑,从而使所要褒扬的百草园显得更为有趣。抑扬的手法可以 使文章避免平铺直叙,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两相对照, 形成起伏之势,突出喜欢、赞扬或批评、讽刺的感情,突出事物 的特点,使形象更加鲜明。
初中语文知识点(记叙文阅读)精讲课件-表现手法大全(共10讲)
15.文中第①③⑥段对“雪”的描写,在表达情感上 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示例:第①段描写雪,表现了喜旺的沮丧害怕心 情;第③段反衬了喜旺心情的高兴,暗示了喜旺心情 可能发生的变化;第⑥段以雪越下越大,写出喜旺的 心越揪越紧。以雪景衬托人物心情,表现喜旺盼望父 母的急切心情,表现了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渴望。
概念理解
表现手法之 衬托手法
正衬与反衬 课例分析
方法指导
初中语文知识点精讲课程
表现手法之动静结合
情景导入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两 只 黄 鹂 鸣 翠 柳
概念理解
动静结合,就是构成画面的事 物,有的事物是动态的,有的事 物是静态的,二者有机的结合在 同一个画面和情境之中。
动静结合的艺术酒店,这段描
写,具有冷酷无情、悲凉之意。作者通过众人的“笑”把当时 中国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景象再现出来,深刻地表现 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国民冷漠、麻木的状态”这 一重大主题。
五、天女散花式 1.紧紧围绕中心来写; 2.所选择的人物要有代表性; 3. 一般采用先总后分法。
分析: 都德的《最后一课》写上课的情景,巧妙地借助于 一个无知顽童的冷静观察和心理分析,特别是对韩麦尔先 生临下 课之际感人至深的神态言行的细摹,在肃静而凝重 的氛围的层层烘托渲染中,最后突然如火山爆发般地喷出
爱 国主义的激情,收到了强烈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
四、塑造人物,表现主题式 …… 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 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 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 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 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 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 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 答道,“这 …… 下回还清罢。这一回 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 一样,笑着对他说 …… 此时已经聚集 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
初中语文常用写作表现手法课件
1
常用写作手法:
象征、对比、衬托、烘托、 伏笔、 铺垫 、照应(呼应)、 直接(间接)描写、
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托物寓意、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2
象征
象征: 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 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 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象征体和被象征体之间要有 共性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要写作方 法的理解。照应的句子是:四十年岁月如 梦一般消逝,浮现在泪光中的,是母亲憔 悴的容颜与坚忍的眼神。
作用 :承上启下
14
正面描写 (直 接描写)
正面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把人物或景 物的状态 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 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直接对景物描写为正面描写。 如朱自清的《春 》直接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进行 描写也是。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对菲利普夫 妇的描写。 正面描写又称之为直接描写, 也叫实写 。 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动静描写,虚实描写,色彩 渲染描写, 观察角度变化(俯视、仰视、平视) 描写,点面结合描写五种15 描写方法。
与“欲扬先抑”相反,有时根据需要,也可以运用截然相 反的一种写法--欲抑先扬 。如果要批评、贬斥某人(物) 的不良之处,不是一开始就直接指责,而是用假托的方 式,先说其 “好处”,在读者心存狐疑之时,作者再由 所谓“好处”转而揭示其害处, 由“赞美”转为指责。
18
Hale Waihona Puke 托物寓意托物寓意:是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 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 。
12
照应
照应 :指作品下文与上文相呼应 ,即 “回 应上文”。作品如前面有伏笔或提示,后 面则必有照应。前后映衬,有呼有应,使 作品脉络相连,结构严谨。
中考语文《文学作品阅读-表现手法》课件
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1)对比;(2)衬托 (3)铺垫;(4)伏笔;P140 (5)抑扬;(6)照应;(7)悬念;(8)讽刺。P144
1、对比:把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了XX事物的 特点或人物的XX性格、精神品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P154 《少年的月夜》2.文章多处运用对 比手法,请举一例,作简要分析。(4分)
P173十五、《看护父亲的孩子》
• 3.文章多处为西西洛认错了父亲埋下了伏笔, 请找出两处,并作简要分析。(4分)
3.“看门人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内容,就叫了一个护 士领孩子过去。”正是看门人粗心大意才导致西西 洛认错了父亲;“眼睛变小了,嘴唇变厚了,全然 不像父亲平日的模样。”此处很明显在暗示此人有 可能并非西西洛的父亲;“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 要说什么。”他应该是想告诉西西洛,自己并非他 的父亲。
(7)悬念:先把XX抛给读者,设下悬念,后面再释悬,使情 节曲折生动、引起读者注意,引出下文的内容。
P157三、阅读文段《手帕土》 2.文章多处设 置悬念,请找出一处,并分析其作用。(4分)
2.示例:奶奶腿脚不便,两年没去镇上赶圩了, 却忽然说要去赶圩,令人不解。小说这样刻意设置 悬念,使读者顿生疑惑:奶奶究竟要去干什么?这 就起到了吸引读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也 塑造了一个深爱孙儿,不辞劳累,可敬可爱的奶奶 形象。
(4)伏笔:文中写的……为下文写……埋下伏笔,是故事情节波 澜起伏,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的可
读性。 • P166 十、《爱的下策》 2.文章多处运用了伏笔的手法,请举一例,并作简要分析。(4分)
2.示例1:“学生们没有‘交头接耳’,而是缄口不语,各自摆弄着手机”为 “那我给你们发个红包吧”和“比如此刻,在我们班的QQ群里来场红包雨” 埋下伏笔。 作用:①交代老师找到了没收学生手机和帮助王桐的方法,使故事情节发展合 情合理;②表现了王老师负责任、有爱心、机智的特点。 示例2:“王桐点开一个红包,居然还没拆包,竟然有200元!他很高兴。他 又拆开了一个红包,是100元!”为“王桐查看着埋下伏笔。 作用:①交代王桐接受同学们和老师帮助的方式,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② 表现了老师和同学们富有爱心,体现了集体的温暖,突出了主题。
初中语文知识精讲课程:表现手法之欲扬先抑PPT优秀课件
注意事项
一、贬抑需有度 二、转变需自然 三、角度需恰切 四、情感需真实
答题格式
欲扬先抑:
a突出了„„,使文章情节曲折动人,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情感更充沛; c形成鲜明对比,留下深刻的印象; d起到卒章显志的作用。(如果在文章最后面出现“扬”)
课堂小结
一、 文章情节波澜起伏,摇曳多姿;
技法功效
“文似看山不喜平” 文章情节波澜起伏,摇曳多姿; 人物形象真实生动,丰满感人;
使文章主旨含蕴丰厚,鲜明突出。
《阿长与<山海经>》
一、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可以使文章情节波澜起伏,摇曳多姿。
删去
阿长所做的事: 切切察察的毛病 摆成“大”字的睡相 知道很多烦琐的规矩 讲“长毛”的故事 谋杀“我”的隐鼠 为“我”买《山海经》
“我”的感情变化: 可厌 可恶 可笑 可敬畏 可恨 可敬
二、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可以使人物形象真实生动,丰满感人。
长妈妈是鲁迅幼年的保姆,她目不识丁,身份卑微,这 样在她身上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诸如饶舌多事、粗俗无 知等毛病,作者用抑笔略写她这些毛病,一方面是符 合生活 的真实,使阿长的形象更丰满; 另一方面是为了与后面她善良真诚、热爱孩子的优点对 比映衬,使得她的优点更突出,更鲜明,从而使文章更具有 一种出人意 料的感人效果。
表现手法 欲扬先抑
二、 人物形象真实生动,丰满感人;
三、 使文章主旨含蕴丰厚,鲜明突出。
名言摘抄
1、在强者的眼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成功是努力的结晶,只有努力才会有成功。 3、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4、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5、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6、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7、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8、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9、自己打败自己的远远多于比别人打败的。 10、当一个小小的心念变成行为时,便能成了习惯,从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决定你一生的成败。 11、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 12、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 13、你可以这样理解impossible(不可能)——I'm possible(我是可能的)。 14、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15、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1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17、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 18、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19、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20、天比昨天好,就是希望。 21、力的人影响别人,没能力的人,受人影响。 22、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 23、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 24、面对机遇,不犹豫;面对抉择,不彷徨;面对决战,不惧怕! 25、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 26、超越自己,向自己挑战,向弱项挑战,向懒惰挑战,向陋习挑战。 27、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求学习中每分钟都有收获。 28、取时间就是争取成功,提高效率就是提高分数。 29、紧张而有序,效率是关键。 30、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 31、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32、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未必;九分耕耘,会有收获,一定! 33、生命之中最快乐的是拼搏,而非成功,生命之中最痛苦的是懒散,而非失败。 34、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35、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 36、不求做的最好,但求做的更好。 37、读书要专心,做事要用心,做人要尽心,待人要诚心 38、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39、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而无行动则决无快乐。 40、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41、成功永远属于一直在跑的人 42、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只有奋斗,只有拼搏,才会达到成功的彼岸。 43、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44、向竞争挑战,向压力挑战,更要向自己挑战。 45、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46、眼要看远,脚要近迈。 47、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机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48、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49、再多一点努力,就多一点成功。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表现手法之以小见大与点面结合课件
花,便开始了长途跋涉。炙热的太阳自顾自地像要把它全部的热情倾泻给大地,
路边的小香樟树被这热情烤得抬不起头来,而我却兴高采烈地蹬着车子穿街绕巷,
一路飞奔。(以景衬情。对炎热的夏日环境的描写,反衬“我”兴高采烈的心情,
也表明乐观坚强的人生态度)
以小见大
“建设街28号,没错,就是这家。”我有点紧张,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叮 冬…”我深吸一口气,按响了门铃。开门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阿姨。“阿姨您好!我是 温馨花店的,这是您女儿送给您 的康乃馨,她希望您工作顺利,天天开心!“这孩 子,就会乱花钱!”虽然她的语气是在责备孩子,但我分明从她的眼神中读出了喜悦, 一种被幸福包围的喜悦。那一刻,我也觉得自己好幸福!父母为孩子付出,从没想过要 什么回报,而孩子的一束花或许就能使她幸福得彻夜难眠。(传神的细节描写下提示 幸福的真谛作铺垫)
点面结合 运动场上-世界杯乒乓球比赛场面
“王励勤,加油,中国队,雄起!”随着观众此起彼伏的呐喊声(面),中国对韩国的 世界杯乒乓赛决赛被王励勤与韩国柳承敏的几个大力远拉推向高潮,场内翻滚着一股热 浪,(面)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也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我、爸爸、哥哥戴着头巾, 挥舞着乒乓拍,用力捶着茶几当起场外拉拉队来,王励勤又胜一局,在加油声(面)中 一路高歌,这时,对方柳承敏奋起反击,几个短摆,直线,反手对拉(点),利用王励 勤侧身过多,迎头赶上,观众的叫声更响亮了,震耳欲聋,把电视机前的观众的心深深 地震撼了。我们一家也急(点)得直跺脚,索性脱掉衣服在此挥舞,终于,王励勤不负 众望,在掌声与欢呼中尽显他的王者风范,一声大叫,一个手势(点),又使他崛起赢 得了比赛,我们也抑制不住兴奋之情(面),相互拥抱起来。
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就能越磨越细,就能磨成针”。
最新初中语文中考文学作品阅读复习之“表现手法”课件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
8、以小见大
就是在写作中选取细微的个性鲜明 的事或物,通过具体的叙述、生动 的描写,揭示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 深刻的本质,给人以认识、教育、 启迪或趣味。
莫怀戚《散步》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 外套。她现在很听我和话,就象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
判断一篇文章是否运用了铺垫手法,首先要弄清
文章的主旨,再根据主旨判断文中哪些是主要材 料,哪些是次要材料,用在前面的次要材料往往 是铺垫,比如那些交代缘由、描写环境、陪衬烘 托、铺陈渲染的文字。但我们不能简单的回答 “用来作铺垫”,而应具体地答出“为什么内容 作铺垫”。
《孔乙己》:“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 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 穿上棉袄了”。
3、衬托
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 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次要的人或事
物加以描绘,使主要人物或事物突出。
正面衬托 两个事物间性质或特点差别不大 反面衬托 两个事物间性质或特点差别较大
《爱莲说》 用“菊”正面衬托“莲”
用“牡丹”反面衬托“莲” 表现莲具有君子的高洁品质。
是指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和刻
4、托物言志 画(托物),来传达作者的某种 感情、抱负和志趣(言志)。
《陋室铭》 通过描写陋室自然环境的清幽、主人交往
朋友的不俗、生活情趣高雅,表现陋室不 陋,从而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 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情操。
《爱莲说》 将莲人格化,赞美她是“花之君子”,在
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 好的思想感情。
远的小屋子里的一个男人,便自称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复习之“表现手法”课件【优质PPT】
《我的叔叔于勒》
开头写父亲带一家人去海边栈桥上散步,并且 重复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 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由此构成悬念:于 勒是什么人?为什么全家人这样急切的盼他归来?
再通过插叙交代于勒的过去,并写父母对于勒 的赞扬,再次构成悬念:于勒真的发财了?为何 这么长时间再无消息?小说就是这样不断设置悬 念,逐步引人入胜。
廷游戏来选拔官员
15
英国政客们在一些与国 计民生毫不相干的小节 上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争权夺利
高官厚禄者们阿谀奉承 的丑恶嘴脸和英国政治 的荒诞不经。
2021/10/10
8、以小见大
就是在写作中选取细微的个性鲜明 的事或物,通过具体的叙述、生动 的描写,揭示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 深刻的本质,给人以认识、教育、 启迪或趣味。
用“牡丹”反面衬托“莲” 表现莲具11 有君子的高洁品质2021/。10/10
是指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和刻
4、托物言志 画(托物),来传达作者的某种 感情、抱负和志趣(言志)。
《陋室铭》 通过描写陋室自然环境的清幽、主人交往
朋友的不俗、生活情趣高雅,表现陋室不
陋,从而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 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情操。
悬念的特点:
悬念者,悬而不落、牵挂不已的 心情意念也。
(1)从位置看,一般在篇首设置悬念。也有在篇中设置悬 念的。
(2)从方法上看。悬念有意置疑问之前,藏结论于后,有 时连续设置疑问,使读者期待的心情逐渐加浓。
(3)从作用上看。悬念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能使读者产 生急切读下去的强烈愿望。当最后悬念释除,真相大白时, 读者急切期待的情绪才松弛下来2,2 感情上得到满足,。 2021/10/10
答:一是与歪儿的疲于奔命形成对比,突出了“我” 和伙伴们对歪儿的欺负;二是为下文写我们对歪儿态 度的转变做铺垫。
语文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PPT课件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 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序。
• (2)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 绘出来 (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 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 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 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 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 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 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 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 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 15、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 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 16、以静衬动:突出了事物的动态(热闹、 灵活、敏捷等)特征。
• 17、以动衬静:突出环境静谧、安静、寂 静的特点。
• 18、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 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 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 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 借古抒怀。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 感。
(二)表达方式:
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 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
(1)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 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 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 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 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 用较为广泛。
• A、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 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 ③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 衬托、铺垫、详略、倒叙、插叙等。)
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联想、想象:
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 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 型。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 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 观念的思维过程。作用是丰富文章内容,使 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性格更鲜明突出, 情节更生动感人,增添艺术感染力。
表现手法及作用PPT课件
20分钟的时间。”占星家说。她说她叫左拉。
•
⑤20分钟后,我儿子从屋子里走了出来。我把5块钱递到左拉的手上。回到车上,我又看了看坐在身旁的
查理,现在的查理不但露出了笑容,而且还兴高采烈。“她说我将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儿子对我说,“我
将来会考上大学,毕业后还会找到一份棒极了的工作,会在电影里扮演角色,也许还会成为摇滚明星呢。我
侍者左拉的建议买的一张描述未来的图片,还有一个邮购来的水晶球。
⑦也许有一天,查理会发现,他的生活不像左拉告诉他的那么美好——现在的查理已经30岁了, 过的生活比左拉说的困难多一些,但也更有趣。但是那一天,我送给了儿子最好的礼物,那就是我花 钱为他买来的一条正能量信息:“不用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二)衬托 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
使用。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就是衬托。
1、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
如《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
热忱、毫无民族偏见。
2、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
如《故乡》开头描绘了荒凉萧索的村景,十分贴切地衬托了“我”的悲凉 心情。
事实放大,就具有了强烈的讽刺意味。
常 见 表 现 手 法 的 作 用
对比: a.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揭示本质。 b.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c.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象征: a.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加含蓄深刻。 b.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侧面(间接)描写: 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 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一)对比 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同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1、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 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一只狗咬伤工匠赫留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专题--表现手法--课件-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表现手法知识精讲一、常考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本讲讲义我们主要梳理散文中常考的表现手法。
(一)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例如高尔基的散文《海燕》中,作者由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它们在大海上飞翔的雄姿,表现了乐观的激情和胜利的信心,由此作者联想到与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勇无畏”有着相似点。
再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二)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叫衬托。
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用甲事物陪衬乙事物,就是衬托。
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1.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
示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唐李白解读: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2.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矮的」衬托「高的」。
示例: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海燕》高尔基解读:以海鸭及企鹅的懦弱衬托出海燕的勇敢。
(三)对比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运用对比,能把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这样的对立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例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就有很强的对比手法的运用。
作者把外貌丑陋、内心善良的加西莫多与外表道貌岸然、内心险恶的克洛德形成对比,更好的突出了卡西莫多的善良,克洛德的丑陋。
(四)先抑后扬先抑后扬指为肯定某人、事、景、物,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构思方法,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例如:茅盾《白杨礼赞》,要写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开篇先写它的生长环境——黄土高原的“单调”,使人恹恹欲睡,这是抑,突然看到挺拔的白杨,使人精神为之一振,这是扬;杨朔《荔枝蜜》先写自己不喜爱蜜蜂到后来赞美蜜蜂,也属于欲扬先抑;小思《蝉》先写蝉鸣烦人以及蝉的弱小,后写蝉的生命虽短暂非常有意义,使作者敬佩;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中先写阿长的“多事”、“规矩多”,后扬,通过去帮作者买来山海经来突出阿长对孩子的爱。
小说中写人也可以先贬后褒,同属于此。
(五)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例如于谦的《石灰吟》,诗人借物咏怀,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及结果,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坚贞情操和清正磊落的高洁思想。
又如《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病梅馆记》等都是出色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例子。
(六)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是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
如鲁迅《故乡》开头一段,“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发“我”的悲凉心情,而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来表达“我”当时的心境:压抑、窒闷、悲凉。
(七)正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很多,正侧面描写相结合也是常用的手法。
例如《老驼的喘息》一文中作者先描写野骆驼昂首屹立的姿态和高傲眼神,又通过陪行者和驼队小伙子的介绍,交待了骆驼即使认识回家的路,也不会主动回到抛弃自己的主人身边,年老了也要随驼队活动,否则便会感到受了侮辱。
作者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把骆驼的自尊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其他表现手法(一)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例如鲁迅《一件小事》中,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
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这段话就是虚实结合的写法。
它有五个小句子,第一句引渡,交代下文外貌描写产生的原因;第二句写实,写车夫的“后影”,写后影的特点“满身灰尘”;后三个小句则是虚写,写车夫“高大”的程度。
一般情况下,人越走越远,形象应该越小,而他却“愈走愈大”,大到“仰视才见”,宛如一座灯塔,一个巨人,超乎寻常,不同凡响,使人深受感染,把“我”放在陪衬的位置,突出了车夫形象的高大和品格的高尚。
再如《背影》中对父亲的“背影”的描写就运用了这种技巧。
文章先实写,在车站上亲眼看见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写得很具体。
然后在结尾虚写:“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这里只有一句话,通过读信,激发情感,联想外貌,再现形象,既表达了作者急切盼望再见父亲一面的思念之情,又强调了父亲外貌的个性特征,突出了人物形象。
(二)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静态的景要描绘出景物的外形、内在、色彩的神韵,动态的描写要达到景物传神、生动、鲜活的效果。
如“巍峨的长城”,长城是静的,而游人是动的。
常见写景的散文及诗歌中。
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
第二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三)以小见大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典型的例子就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一件小事》,该小说讲述的是在虚伪的时代,车夫撞到人但是在并没有其他人看见,而且冒着被人讹诈的情况下还去帮助老人的故事。
车夫的负责任和我的自私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增加了我的渺小感,凸显出车夫的伟大。
(四)联想与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想象,例如鲁迅先生塑造的阿Q形象,是通过想象。
再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由眼前的街灯写到天上的“街灯”星星,进而写到天上的“街市”,并且对天上的“街市”——由眼前的街市到天上的“街市”属于联想,而对天上的“街市”情景的描写就属于“想象”。
联想,比如朱自清的《春》里面的“春花图”,在描写春花的时候,由眼前的带着“甜味”的春花联想到秋天的甘甜的果实,就是联想。
(五)引用写文章时,有意引用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手法叫引用。
A、引用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的内容;B、引用诗歌:丰富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C、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例如朱自清的《春》中,在写春风时,引用了南宋诗人释志南《绝句》中的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心旷神怡,生动地写出了春风的柔和。
(六)渲染与烘托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
例如赵师秀《约客》诗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其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烘托是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
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烘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
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三点剖析考点:结合句段分析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重难点:重点掌握象征、托物言志、对比、衬托等几种表现手法。
易错点:运用对比、衬托等表现手法来分析文章的句段等的内涵及表达效果。
题模精选题模一:对比例1.1.1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题目。
黄山绝壁松冯骥才①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
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
②黄山之松布满黄山。
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
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
③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
如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等,都是游客们争相拍照的对象。
但我说的不是这些名松,而是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
④黄山全是石峰。
裸露的巨石侧立千仞,光秃秃没有土壤,尤其那些极高的地方,天寒风疾,草木不生,苍鹰也不去那里。
一棵棵松树却破石而出,伸展着优美而碧绿的长臂,显示其独具的气质。
世人赞叹它们独绝的姿容,很少去想在终年的烈日下或寒风中,它们是怎样存活和生长的?⑤一位本地人告诉我,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的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其化为养分被自己吸收。
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壁,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
细心便能看到,这些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⑥我在迎客松后边的山崖上仰望一处绝壁,看到一条长长的石缝里生着一株幼小的松树。
它高不及一米,却旺盛而又有活力。
显然曾有一颗松籽飞落到这里,在这冰冷的石缝间,什么养料也没有,它却奇迹般生根发芽,生长起来。
如此幼小的树也能这般顽强这力量是来自物种本身,还是在一代代松树坎坷的命运中磨砺出来的我想,一定是后者。
我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决不一样。
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干直枝肥,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而这些山顶上的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又强悍。
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
它虬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斗的结果;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吸取阳光……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一种个性的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
为此,它们才有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
⑦它们站立在所有人迹罕至的地方。
那些荒峰野岭的极顶,那些凶险莫测的绝境,常常可以看到三两棵甚至只有一棵孤松,十分夺目地立在那里。
它们彼此姿态各异,也神情各异,或英武,或肃穆,或孤傲,或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