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医学PPT

合集下载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毒副反应PPT课件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毒副反应PPT课件

2倍正常值,临床观察并保肝 ALT/AST ≥5倍升高或出现黄疸,停药并保肝支持治疗
注意:NVP:
肝毒性-基线CD4女性≥250/mm3、男性≥ 400/mm3。推迟使用含NVP方案。
Company Logo
海量PPT模板免费下 载
常见的毒副反应及处理 (二)皮疹

Company Logo
海量PPT模板免费下 载
因毒副作用而调整治疗方案的患者比例 ——印度的研究数据
1996-2004年间1443 例ART治疗患 者数据库 一线治疗方案: d4T/3TC/NVP (63%); AZT/3TC/NVP (19%) d4T/3TC/EFV (13%); AZT/3TC/EFV (5%)
海量PPT模板免费 下载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STEVEN-JOHNSON 综合征
海量PPT模板免费下 载
Steven-Johnson 综合征发生在对 复方新诺明过敏 的病人身上。 这种病通常比多 型红斑严重。
HAART药物毒副反应及处理
Company Logo
风险/效益比的权衡
HAART
海量PPT模板免费下 载
风险
短期和长期的毒副作用
效益 提高生存率 减少临床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降低机会感染
Company Logo
海量PPT模板免费下 载
因副作用而调整治疗方案的患者比例 ——一项美国的研究数据


20% 患者因下列原因调整原方案: 不良事件 (64%); 更换时间(中位值)40天 经济原因 (19%); 更换时间(中位值) 151天 一线治疗失败 (17%);更换时间(中位值) 406 天 最常见不良事件: 搔痒/或皮疹 (66%) 肝损 (27%) 贫血 (23%)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方案制定PPT课件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方案制定PPT课件

治疗作为预防
治疗,在使感染者及病人受益的同时, 也达到治疗的同时,预疗越早,预防越多。
ART(抗反转录病毒疗法)的复杂性和难度
毒性 依从性 药物可获得性
疗效
ART
复杂的病情 药物相互作用 长生存期
费用
耐药
监测
实现治疗目标所需的方法和措施
• 应选择能够达到病毒学目标的合理用药 顺序
以下情况,更换二线药物
• VL>1000拷贝/ml,进行依从性教育同时,耐药检 测示耐药;
• VL>5000拷贝/ml,确认依从性良好时; • 3个月前后2次CD4低于治疗前水平; • 连续2次CD4值低于治疗后峰值50%; • 治疗一年,CD4值上升未达100.
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
• 保留未来治疗所需的用药选择 • 相对较小的毒副作用 • 病人服药的良好依从性 • 在条件允许时,做耐药检测
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
• HIV感染者需要终身服药 • 在大多数接受治疗的感染者中没有HIV相
关症状或在接受治疗后相关症状消失 • 药物的毒副作用 • 每天多次服药,与饮食有关 • 服药不准时,导致耐药
如何增加病人的依从性
• 在病人没有做好准备之前,不要开始治疗 • 吸毒的病人在开始治疗之前,要解决滥用毒品
的问题 • 首选的治疗方案要尽量简单 • 确信病人已经了解治疗的益处和风险等 • 不要让病人单独处理长期服药的问题 • 倾听病人诉说,鼓励他坚持 • 鼓励病人忍耐和克服暂时的药物毒副作用,如
胃肠反应.如长期的副作用要换药。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HIV感染导致人体内变化及最终结局
HIV在体内的半衰期为2天,每天产生或 清除的病毒量平均为109。病毒在体内快速复 制,播散,破坏细胞; 而机体的免疫系统试图 清除病毒,这两种力量的持续较量。在没有任 何有效治疗的情况下,数年或十几年以后病毒 战胜机体,病毒死亡。

抗病毒和抗艾滋病药PPT

抗病毒和抗艾滋病药PPT

N
H3C CH3 • 诱导体内释放干扰素,广谱
替洛隆(Tilorone)
• 促进细胞吞噬
10
3.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 唾液酸酶):存在于流感病毒A和B 表面的糖蛋白,是病毒复制过程的关 键酶 促进新生的流感病毒从宿主细胞的唾液酸残基释放,并 加速流感病毒传染其它的宿主细胞
抗剂
➢ 临床使用中获得突变env基因
产生耐药
35
阻止gp41核心结构形成
HIV融合抑制剂
Fuzeon (恩夫韦地),模拟gp41胞外区的C-功能区(CHR)的36肽 结合于gp41与受体相互作用后暴露出的NHR三聚体,阻止六股α螺旋束
核心结构的形成 第一个被FDA批准的HIV-1膜融合抑制剂
36
2. 整合酶抑制剂
❖ 广谱抗病毒药,对流感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呼吸道合胞
HO OH
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病毒唑)
病毒、肝炎病毒等均有抑制 作用
❖ 口服吸收快,生物利用度为 45%
❖相有似致的畸空作间用结构
鸟苷
28
第二节、抗艾滋病药物
• 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 陷综合症, 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І 型(HIV-І)感染引起的T细胞免 疫功能缺陷为主的一系列综合症。
15
奥司他韦的设计
01 氧正离子的六元环和环己烯环是电子等排体,后者化 学和酶稳定性较高
02 极性较小的氨基代替高极性的胍基,提高 口服生物利用度
03 C6烷氧基代替甘油基,增加侧链和酶之间的疏水作用,烷 氧基的诱导效应可降低环己烯双键的电荷密度,使之与氧
离子六元环过渡态更接近 04 羧基用乙醇酯化,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

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 ppt课件

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 ppt课件

北京地坛医院 感染中心 2013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取得长期成功的相关因素
北京地坛医院 感染中心 2013
不断改善的治疗反应(美国)
HIV-1 RNA > 50拷贝/mL的男性(%) HIV-1 RNA > 50拷贝/mL的女性(%)
65
非白人异性恋者
65
60
白人异性恋者
60
55
男男性行为者
55
BID ▪ 含D4T的方案:D4T 30MG+3TC 150MG+NVP 200MG BID ▪ 对NVP不能耐受或禁忌的患者,选择下述两种方案之一: ▪ AZT/D4T+3TC+EFV(600MG,QN)
北京地坛医院 感染中心 2013
两版国内免费抗病毒治疗手册一线方案的更新
▪ 第一版:国家免费提供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5种: DDI,D4T,3TC,NVP,IDV,非免费的药物包括EFV,RTV
抗病毒药物的分类
▪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 蛋白酶抑制剂 ▪ 融合抑制剂 ▪ 整合酶抑制剂 ▪ 侵入抑制剂
北京地坛医院 感染中心 2013
国内市场提供的抗病毒药物
▪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AZT,3TC,D4T,DDI,ABC,TDF ▪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EFV,NVP ▪ 蛋白酶抑制剂:ATV,IDV,LPV/RTV
0
201-350
0 48 96 144 192 240 288 336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年数
启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周数
Moore RD,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7;44:441-446. Published b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pyright ©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时机PPT课件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时机PPT课件

依从性%
.
Courtesy of Paterson,6th CROI
77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时机
• 临床标准
• 急性感染期 • WHO分期3、4期 • WHO分期任何分期
实验室标准
任何CD4水平 任何CD4水平 CD4≤500个/ul
处理意见
治疗 治疗 治疗,须保证依从性, CD4≤350个/ul 优先
2020/6/18
.
5
入选标准之病人适宜性
病人适宜性
临床适宜性
实验结果 适宜性
良好依从性
社会支持
严重机会性 感染/慢性疾 病:先治疗
2020/6/18
排除禁忌症
有治疗意愿 + 确保高度依从
.
家庭/同伴支持
6
依从性与抗病毒治疗的关系
如依从性<80%,

>50%不会成功!!!






%
2依0从2性0/6/18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时机、方案、疗 效判定和方案更改
• •
2020/6/18
.
1
HIV感染分期
• WHO临床I期:无症状期 • WHO临床2期:轻度疾病期 • WHO临床3期:中度疾病期 • WHO临床4期:严重疾病期
2020/6/18
.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WHO的临床分期
WHO临床Ⅰ期:无症状期 无症状 持续的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WHO临床Ⅱ期:轻度疾病期 无原因中度体重下降(体重下降<10%) 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窦炎、扁桃体炎、中耳炎、咽
发热(96%)且是自限的,经常持续1-3 周。一般 是由细胞因子产生的免疫系统的高应答有关。 淋巴结肿大(74%) 咽炎(70%) 皮疹(70%)

艾滋病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艾滋病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AZT 或d4T+ 3TC + NVP
含AZT方案:AZT 300mg+3TC 150mg+NVP 200mg,每日2次 含d4T方案:d4T 30mg +3TC 150mg+NVP 200mg,每日2次 对NVP不能耐受或禁忌的患者,选择下述两种方案之一: (AZT 或d4T) + 3TC + EFV (600mg,每日1 次)
齐多夫定 (AZT 、ZDV)
剂型: 300mg 胶囊、片剂, 100mg 胶囊、片剂、 10mg/ml 糖浆、
成人推荐剂量:300mg, 每日2次, 食物效应:服药与进食无关 不良反应:头痛、恶心等
骨髓抑制、贫血或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肌病、肌痛 可发生乳酸酸中毒及脂肪营养不良危险, 但程 度弱于d4T。
艾滋病诊断及治疗
双股单链RNA病毒,属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 分HIV-1和HIV-2两型。
艾滋病病原
艾滋病临床过程
• 急性期 • 无症状期 • 艾滋病期(终末期)
急性期(primary infection)
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的2~4周左右,大多 数病人临床症状轻微。
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可伴有全身不适、 头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痛、 肌痛、关节痛、皮疹、淋巴结肿大以及神 经系统症状等。
与脱脂乳或低脂肪食物同服。 不良反应:肾结石,间质性肾炎
胃肠不耐受、恶心 间接胆红素增高 其他:头痛、衰弱、视力模糊、眩晕、皮疹、口腔金属味、 脱发、 高血糖, 脂肪再分布和脂质代谢异常。
血友病患者有可能增加出血量和出血频率。 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
利托那韦(RTV)
3A4同工酶抑制剂 细胞色素P450肝酶系统的底物 可使所有PIs类药物的重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峰浓度、谷

2024年度艾滋病健康教育PPT课件(PPT2)

2024年度艾滋病健康教育PPT课件(PPT2)

艾滋病健康教育PPT课件(PPT2)contents •艾滋病概述•艾滋病预防知识普及•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心理干预与关爱支持•政策法规与伦理道德探讨•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目录01CATALOGUE 艾滋病概述定义与传播途径定义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免疫缺陷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全球及国内现状分析全球现状截至2023年,全球有超过3800万人感染HIV,其中约2500万人已经发展为艾滋病。

国内现状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感染人数逐年上升。

截至2023年,我国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已超过100万例。

危害与影响对个人的危害导致免疫系统崩溃,易感染各种疾病,甚至死亡。

对家庭的影响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影响家庭稳定和幸福。

对社会的影响加剧社会不平等现象,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

同时,由于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和排斥现象,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02CATALOGUE艾滋病预防知识普及1 2 3认识不同性行为的风险程度,避免高风险行为。

了解性传播感染风险在性接触中坚持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降低感染风险。

正确使用安全套减少性伴侣数量,降低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

限制性伴侣数量预防性传播感染措施避免母婴传播方法计划怀孕前接受艾滋病咨询和检测,确保自身健康。

感染艾滋病毒的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抗病毒治疗,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降低新生儿感染风险。

对感染艾滋病毒的产妇所生婴儿进行抗病毒药物预防治疗,减少婴儿感染风险。

孕前咨询与检测孕期抗病毒治疗分娩方式选择产后婴儿防护拒绝毒品了解毒品危害寻求帮助宣传禁毒知识拒绝毒品,远离艾滋01020304坚决不吸毒,不尝试任何毒品,避免通过注射毒品感染艾滋病毒。

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包括对身体、心理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如有吸毒问题,应主动寻求专业帮助,接受戒毒治疗和心理辅导。

《艾滋病的防治》PPT课件

《艾滋病的防治》PPT课件

症状
1. 一般性症状:
持续发烧、虚弱、盗汗、全身浅表淋巴
结肿大,体重下降在三个月之内可达10%
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
显。
2. 呼吸道症状:
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
中带血。
3. 消化道症状:
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
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
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唇单纯疱疹和胸部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也较正常人群明显增加。口腔白色念珠菌也相当常见,主要表现
为口腔黏膜糜烂、充血、有乳酪状覆盖物。
其他常见的感染有非链球菌性咽炎,急性和慢性鼻窦炎和肠道寄生虫感染。许多病人排便次数增
多,变稀、带有黏液。可能与直肠炎及多种病原微生物对肠道的侵袭有关。此外,口腔可出现毛状白
斑,毛状白斑的存在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重要线索。
防措施。其方法是:
①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
②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③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④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⑤受艾滋病感染的妇女避免怀孕、哺乳。
⑥使用避孕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
施之一。
⑦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
生活较活跃的年龄段。
2.在感染艾滋病后往往患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如肺孢子虫
肺炎、弓形体病、非典型性分枝杆菌与真菌感染等。
3.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
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
可活动,无疼痛。
4.并发恶性肿瘤。卡波西氏肉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等。
5.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约30%艾滋病例出现此症状,出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1PPT课件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1PPT课件

02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
CHAPTER
延缓病情发展
抑制病毒复制
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 艾滋病病毒在体内的复制,从而
减缓病情的进展速度。
降低并发症风险
早期接受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艾滋 病病毒对免疫系统的破坏,减少感 染、肿瘤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提高生存率
长期坚持抗病毒治疗能够显著提高 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率,延长预期寿 命。
母婴传播
感染HIV的母亲可将病毒 传给胎儿或新生儿。
艾滋病的危害
免疫系统受损
艾滋病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使患者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且难以治愈。
生命威胁
艾滋病晚期可能出现各种 严重感染和恶性肿瘤,威 胁患者生命。
社会歧视
由于艾滋病传染性强的特 点,患者常常遭受社会歧 视和排斥,影响其正常生 活和工作。
VS
详细描述
脂肪代谢异常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等并发 症,需要密切监测。对于轻度的脂肪代谢 异常,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增加运动来缓 解。对于严重的脂肪代谢异常,可能需要 暂停治疗或调整治疗方案。
肝肾功能损伤
总结词
肝肾功能损伤是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常见的 副作用之一,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肾功能不 全等症状。
详细描述
蛋白酶抑制剂
总结词
抑制病毒蛋白酶
详细描述
蛋白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病毒蛋白酶的活性,阻止病毒成熟和释放。常见的蛋白酶抑制剂包括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等。
融合酶抑制剂
总结词
阻止病毒与宿主细胞融合
详细描述
融合酶抑制剂通过阻止病毒与宿主细胞膜融合,从而阻止病毒进入细胞内。常见的融合酶抑制剂包括 恩夫韦地、埃替格韦等。
以及针对并发症的相关检查。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进 行复查,如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基础课件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基础课件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基础课件一、艾滋病的基本概述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

HIV 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 CD4+T 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逐渐受损,使人体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并发生恶性肿瘤,最终危及生命。

HIV 病毒可以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三种主要途径传播。

性传播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包括同性和异性之间的性接触。

共用注射器、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接受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等都可能导致血液传播。

感染 HIV 的母亲在怀孕、分娩和哺乳过程中可能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造成母婴传播。

二、艾滋病的病程进展HIV 感染人体后,通常会经历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潜伏期和艾滋病期三个阶段。

在急性感染期,患者可能在感染后的 2 4 周内出现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会在 1 3 周内自行缓解。

无症状潜伏期,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逐渐破坏免疫系统。

这个阶段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平均为 810 年。

当免疫系统被严重破坏,进入艾滋病期时,患者会出现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如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带状疱疹、卡波西肉瘤等,身体多个器官和系统功能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三、艾滋病的诊断艾滋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 HIV 抗体检测、HIV 核酸检测和 CD4+T 淋巴细胞计数等。

HIV 抗体检测是最常用的筛查方法,一般在感染后的 3 周左右可以检测到抗体。

如果筛查结果为阳性,需要进一步进行确证试验。

HIV核酸检测可以更早地检测到病毒,但费用相对较高。

CD4+T 淋巴细胞计数可以反映免疫系统的受损程度,对于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四、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目标和意义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复制,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降低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AIDS抗病毒治疗课件

AIDS抗病毒治疗课件

高昂的治疗费用
Aids抗病毒治疗药物价格 较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 带来经济负担。
医保政策
国家应完善医保政策,提 高抗病毒治疗药物的报销 比例,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药物可及性
鼓励国内制药企业研发生 产抗病毒治疗药物,提高 药物的可及性。
新药研发与治疗前景
创新药物研发
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新药研发进程, 开发更高效、低毒的抗病毒药物。
降低传染风险
减少病毒载量
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从而减少传 染给他人的风险。
预防母婴传播
对于怀孕的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预防病毒的母婴 传播,保护婴儿的健康。
03 Aids抗病毒治疗方法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
总结词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针对HIV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联合使用多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抑制 病毒复制,降低病毒载量,提高免疫功能。
Aids抗病毒治疗课件
contents
目录
• Aids概述 • Aids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 • Aids抗病毒治疗方法 • Aids抗病毒治疗药物与副作用 • Aids抗病毒治疗的监测与评估 • Aids抗病毒治疗的挑战与前景
01 Aids概述
Aids定义与特点
定义
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 起的严重传染病。
详细描述
HAART治疗需要联合使用至少三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通过抑制病毒复制,降低病毒载量,从而减缓疾病进展, 提高感染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常见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包括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 剂、蛋白酶抑制剂等。
鸡尾酒疗法
总结词

AIDS抗病毒治疗教学课件ppt

AIDS抗病毒治疗教学课件ppt
减少并发症
通过治疗可以降低患者体内病毒的载量,从而减少传染给他人的风险。
降低传染性
aids抗病毒治疗的意义
一旦确诊为HIV感染,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
aids抗病毒治疗的原则
早期治疗
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进行,一般至少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
长期治疗
治疗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还需要注意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支持。
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
01
AIDS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主要流行于非洲、东南亚和加勒比海地区。
02
传播途径以性接触和注射毒品为主,近年来同性恋和异性恋间传播也呈上升趋势。
02
aids抗病毒治疗的目的和原则
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病毒载量,减轻疾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有效抗病毒治疗可以减少免疫系统受损后引起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案例一:抗病毒治疗的成功案例
治疗过程
采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选用拉米夫定、司他夫定和克力芝三种药物联合治疗。
治疗结果
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HIV病毒载量降为检测不到水平,CD4细胞计数逐渐上升,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CD4细胞计数为520个/μl,病毒载量为检测不到水平。
不良反应
患者为45岁女性,采用HAART方案治疗2个月后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
综合治疗
推荐的治疗方案
由三种或以上的药物组成,包括两种或以上的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以及一种蛋白酶抑制剂(PI)或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
aids抗病毒治疗的标准方案
治疗方案调整
根据患者的病情、药物不良反应等,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和最小的不良反应。

艾滋病的治疗PPT课件

艾滋病的治疗PPT课件

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HIV的感染与 人类在行为密切相关。 高危人群: 男性同性恋者 静脉药物依赖者 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 经常输血者如血友病人 医务工作者及及警察
病原学特征

结构
核心旦白(gag)、被膜旦白(env )、多聚酶旦白 (pol)是HIV三种结构旦白。这些结构旦白与HIV的确认试 验(免疫印迹试验)及抗病毒治疗机制有密切关系 。
概述

发展简史:
– 1981年6月5日美国报告首例艾滋病;
– 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Luc Monlagnier 首先分离该
病毒,命名为淋巴腺病相关病毒; – 1984年5月美国国立癌肿研究所分离到病毒,命名嗜人 T淋巴细胞III型病毒; – 同年美国加洲大学Levy等分离出艾滋病相关病毒,并 首次提示艾滋病病毒的携带状态。 – 不久从生物学特征、交叉免疫反免疫印迹法、病毒限 定图谱证明这些先后分离的病毒基本相同,1986年国 际微生物学会及病毒学会将这些病毒统一命名为HIV。
WHO提出的HIV感染的临床分为三类: . A类 包括原发临床HIV感染(即急性HIV感染)、无症状HIV
感染和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
B类
为HIV相关细胞免疫缺陷所引起的临床表现,包括体质 性疾病(艾滋病相关综合征);继发性细菌、病毒、分支杆菌、 真菌感染;颈部肿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包括神经系统症状、各种机会性病原体感染、因免疫缺 陷而继发肿瘤及并发的其他疾病。 分级 (1) (2) (3) CD4+T淋巴细胞 >0.5×109/L 0.2-0.9×109/L <0.2×109/L 总淋巴细胞数 >0.2×109/L 1.0-1.9×109/L <1.0×109/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
6
6
早期治疗的益处和危险
早期治疗的益处 较早控制并维持病毒的低复制 延缓或防止免疫系统的破坏 降低病毒完全耐药的危险性
可能会减少HIV传播的危险
编辑版ppt
7
7
早期治疗的危险 因药物治疗导致的生存质量
早期治疗的下益处降和危险 药物副反应的累积
如果抑制病毒不满意,会较 早产生耐药
未来抗病毒治疗的选择余地 有限
好的依从性
基线实验室编辑评版ppt估
2
成人医学入选标准
临床标准
实验室标准 处理意见
急性感染期
任何CD4+T淋巴细胞 水平
建议治疗
WHO临床分期 任何CD4+T淋巴细胞
Ⅲ、Ⅳ期
水平
治疗
WHO任何分期
CD4+T淋巴细胞 <350/mm3
治疗
当患者符合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时:
1、高病毒载量(>100000拷贝/ml) ;
编辑版ppt
8
8
实验室诊断和基线评估
必要检测项目(所有治疗方案)
体重 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包含血细胞、血红蛋白、
血小板) 肝功能 肾功能 CD4+T淋巴细胞计数 胸部X线检查
编辑版ppt
9
抗病毒治疗的适宜性的评估
在服用特定药物时必须检测项目
如果准备使用含有d4T或者ddI方案时:血淀粉酶 如果准备使用含有蛋白酶抑制剂或者d4T方案时:胆固 醇、三酰甘油(空腹) 如果准备使用含有EFV方案时:妊娠检测
编辑版ppt
10
抗病毒治疗的适宜性的评估
在有条件地区建议检测下列项目 痰涂片(有咳嗽、咳痰时) HbSAg、Anti-HCV 血糖(空腹)
除了上述提到方案外其他方案:胆固醇、三酰甘 油(空腹) 除了上述提到方案外其他方案:血淀粉酶 梅毒检测:患者症状/体征提示时检测 HIV血浆病毒载量
编辑版ppt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 临床观察
编辑版ppt
1
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条件
1.成人和青少年(14岁以上)
参照《艾滋病诊断指南》的要求确诊HIV感染。
2.符合《国家免费抗病治疗手册(第三版)》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标准
3.抗病毒治疗的适宜性的评估
是否存在需要先处理的临床疾病或状况
患者是否已经为抗病毒治疗做好准备,是 否能具良
4
4
延迟治疗的益处 避免影延迟响治生疗活的质危量险(和如益,处不方便) 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延缓耐药的 产生 当HIV疾病的危险性最高 时,保存最大限度的药物选择
余地
编辑版ppt
5
5
延迟延治疗迟的治危疗险的和危益险处 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损害不可
逆转 抑制病毒的复制可能更困难 可能增加HIV传播的危险性
11
推迟治疗的几种情况
• 有严重慢性病者(如严重的心功能不全、肝功 能衰竭等)或并发严重的机会性感染等,需要 先处理并发的疾病。
• 有酗酒史、药物依赖史,或患有严重的神经及 精神疾病,这些疾病状态可影响患者治疗的依 从性和辨别药物副作用的能力。
• 此外,如果患者未能完成预约门诊随访,并且
在各种改善其依从性的努力均未能奏效的情况
d4T: 淀粉酶、神经障碍 CHO, TG(空腹) 21
21 21
随访时间 体重
内容
注:当出现副作用相关临床症状时应随时监测相关检查项目
基线







0
0.5
1
2
3
6
9
12
×
×
×
×
×
×
×
×
所有治疗方案检测项目
×
×××ຫໍສະໝຸດ ×××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 尿常规
×
×
×
×
×
×
×
×
×
×
×
×
肝功能
×
×
×
×
×
×
×
肾功能
8
10 years
16
一线治疗方案
抗病毒治疗方案与避孕
编辑版ppt
怀 孕 前
3 个 月 使 用 EFV
17
17 17
抗病毒治疗监测
编辑版ppt
18
18
抗病毒治疗监 测
一线治疗方案
编辑版ppt
19
19 19
抗病毒治疗疗效评估
CD4 治









/mm3 开始
治疗
不成功
增加了 150
增加了 25-50 基线 1年
下,临床医生也可做出推迟抗病毒治疗的决定。
但需通过更多次的门诊随访对患者及其同伴进
行教育,稳定其生活状态,以便今后有可能向
其提供抗病毒治疗
编辑版ppt
12
抗病毒药物种类
CCR5抑制剂 Maraviroc
抗病毒治疗概述
13
编辑版ppt
13
• 一线治疗方案
• 成人和青少年艾滋病患者(特殊人群抗病毒 治疗除外)抗病毒治疗的标准一线方案(表 3-10)
×
CD4+T淋巴细胞计数
×
病毒载量
胸部X线检查
×
临床:神经障碍
×
服用特定药物时
×
×
每半年1次
×
×
×
×
d4T/ddI
淀粉酶
出现严重上腹痛、恶心、呕吐、怀疑胰腺炎时检测
妊娠检测
×
EFV 皮疹
×
×
×
d4T, LPV/r
CHO、TG (空腹) ×
×
×
TDF
肾功能
×
ABC
HLA- B 5701
×
编辑版ppt
×
之后200mg, 每天两次(男性CD>400,女性
>250慎用)。编辑版ppt
14
影响治疗方案选择的因素
编辑版ppt
15
15 15
免疫功能与机会性感染的相关性
CD4 counts HIV load
艾滋病期
白念菌
Zona 卡波济肉瘤 淋巴瘤
卡氏肺孢子虫 弓型体
200
CMV
非典型分枝杆菌
2
4
编辑版ppt
×


15
18
×
×
×
×
×
×
×
×
×
×
×
22
×
22
一线治疗方案
抗病毒药物常见不 良反应
所有ARV:胃肠道反应 皮疹和肝损害:NNRTIs, ABC, 部分 PIs
肾小管功能障碍(TDF) 12个月
• 表3-10 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患者的一线抗病 毒治疗方案[WHO 2010]
• TDF或AZT+ 3TC + EFV或NVP
• 剂量:
• TDF:300mg,每天一次
• AZT:300mg,每天两次
• 3TC:300mg,每天一次
• EFV:600mg,每晚一次
• NVP:初治2周为诱导期,200mg,每天一次,
2、CD4+T淋巴细胞数下降较快(每
WHO任何分期
CD4+T淋巴细胞计数 在
年降低>100个/ mm3) 3、合并活动性HBV;
350~500/mm之间 4、HIV相关肾脏疾病;
5、年龄>65岁
编辑版ppt
建议治疗,但患者必须具有治疗意愿,
可保证
3
延迟治疗的危险和益处
延迟治疗的益处
延迟治疗的危险
编辑版ppt
Copy/ml


载 基线

下降了
检测
0.5-1.0 log10
不到
(<50或
成功
<400)
开始 30天
6个月
治疗
减轻 (正常饮食摄入)
基线体重
编辑版ppt
增加
成 20功
20 20
抗病毒药物毒性 监测
特定药物毒性监测
所有治疗 方案
全血细胞 计数和分类
肝功能
编辑版ppt
PIs:血脂血糖
TDF:肌酐
EFV: 孕检、皮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