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才

合集下载

11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11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xx学习提示这是一篇讲话,作者时任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这是他在法学院2003届本科生毕业礼上的讲话。

这篇讲话的对象虽然是大学毕业生,但对我们同样有看深刻的启示。

从学校向社会的过程,是一个人从青涩走向成熟、从充满幻想到走向现实的过程。

作者送给即将毕业的同学们两句话。

第一句话是“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校园里,老师们以分数奖你的成功,并且不要求物质回报,而社会更多是一个市场,不能把自己习惯了的校园标准原封不动地带进社会。

第二句话是“要安分守己”,作者告诫大家要恪守自已对于生活和理想的追求,从容坦然面对平凡,勤勤恳恳地为社会和大众服务。

这篇讲话面对现实问题,抓住学生的心理共性、就业特点以及成才、成功的可能性来讲,很有针对性。

在说理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并举出大家熟悉或了解的事例,很有说服力。

课文老师们,同学们:你们好!在这个欢庆你们毕业,欢送一些同学离开校园的场合,我说两句话,作为你们大学生活的结语。

第一句更多是说给马上要走向工作岗位的同学的,一句大实话: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

在校园里,个人努力也起作用,但作用更大的其实是天分。

老师不要求你们的物质回报,只要你考试成绩好,人格上没有大毛病,基本上就会获得老师的欢心,就会获得以分数表现的奖励。

在这个意义上,大学基本是一个“贤人政治”或“精英政治”的环境,更像家庭,评价体系基本由老师来定,以一种中央集权的方式,奖励的是你的智力。

社会则很不同。

社会更多是一个利益交换的场所,是一个市场,是“平民政治”。

评价的主要不是你的智力优越与否(尽管你的聪明和智慧仍然可以帮助你),而是你能否拿出什么别人想要的东西;这个标准不再由中心——老师确定,而是分散——由众多消费者确定的。

因此,尽管定价178元,不到10天,3000册英文版《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在北京新华书店已经脱销,而许多学者的著作一辈子也卖不了这么多,甚至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也因此,才有了“傻子瓜子”年广九,才有了“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才有了IT产业中的退学生现象。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或成熟教案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或成熟教案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或成熟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成长和成熟是个人责任,而非社会的义务。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我发展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社会和个人成长的关系。

强调个人责任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1.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社会是否有义务等待个人成长。

角色扮演:模拟社会场景,让学生体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第二章:个人成长的责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个人成长的责任归咎于个人自身。

培养学生自我驱动和自我激励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讨论个人成长的责任归属。

分享成功案例,展示自我驱动的力量。

2.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个人成长的责任。

分享故事:讲述成功人士如何自我驱动和自我激励。

第三章:自我驱动的重要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自我驱动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自我驱动的习惯。

3.2 教学内容解释自我驱动的概念。

探讨自我驱动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自我驱动的重要性。

角色扮演:模拟社会场景,让学生体验自我驱动的力量。

第四章:自我激励的策略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自我激励的策略,以促进个人成长。

培养学生自我激励的习惯。

4.2 教学内容介绍自我激励的策略,如目标设定、积极思考等。

分享成功案例,展示自我激励的力量。

4.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自我激励的策略。

分享故事:讲述成功人士如何自我激励。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明确个人成长的责任和自我驱动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持续自我成长和成熟的动力。

5.2 教学内容回顾课程重点内容。

展望个人成长和成熟的未来。

5.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

分享故事:讲述成功人士如何持续自我成长和成熟。

第六章:自我认知与成长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我认知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讨论自我认知的概念和重要性。

分享自我反思的技巧和方法。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案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案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理解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个人成长和成熟。

1.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社会的期待与个人成长。

分析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强调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个人成长和成熟。

1.3 教学活动讨论:学生对于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看法。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社会是否有义务等待个人成长和成熟。

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1.4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对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个人成长和成熟的理解。

第二章:个人责任与成长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个人责任对成长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理解个人需要为自己的成长负责。

2.2 教学内容分析个人责任对成长的影响。

强调个人需要为自己的成长负责。

2.3 教学活动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个人责任对成长的影响。

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2.4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对自己成长的责任感。

第三章:自我认知与成长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自我认知对成长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理解自我认知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分析自我认知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强调个人需要通过自我认知来促进成长。

3.3 教学活动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自我认知对成长的影响。

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3.4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对自己成长中的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第四章:面对挑战与成长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面对挑战对成长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理解面对挑战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分析面对挑战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强调个人需要勇敢面对挑战来促进成长。

4.3 教学活动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面对挑战对成长的影响。

分享: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4.4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对自己成长中面对挑战的重要性。

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展望自己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5.2 教学内容鼓励学生为自己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制定目标。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原文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原文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在北京大学法学院200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苏力老师们,同学们:①你们好!在这次欢庆你们毕业,欢送一些同学离开校园的场合,我说两句话,作为你们大学生活的结语。

②第一句更多是说给马上要走向工作岗位的同学的,一句大实话: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

③在校园里,个人努力也起作用,但作用更大的其实是天分。

老师不要求你们的物质回报,只要你考试成绩好,人格上没有大毛病,基本上就会获得老师的欢心,就会获得以分数表现的奖励。

在这个意义上,大学基本是一个“贤人政治”或“精英政治”的环境,更像家庭,评价体系基本由老师来定,以一种中央集权的方式,奖励的是你的智力。

社会则很不同。

④社会更多是一个世俗利益交换的场所,是一个市场,是“平民政治”;评价的主要不是你的智力优越(尽管你的聪明和智慧仍然可以帮助你),而是你能否拿出什么别人想要的东西;这个标准不再由中心——老师——确定,而是分散——由众多消费者——确定的。

因此,尽管定价178元,不到10天,3000册英文版《哈利波特与凤凰令》在北京新华书店已经脱销,而许多学者的著作一辈子也卖不了这么多,甚至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也因此,才有了“傻子瓜子”年广九,才有了“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才有了IT产业中的退学生现象(大家还记得甲骨文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森2000年在耶鲁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吗?)。

这种“脑体倒挂”,不完美,但也恰恰表明了市场的标准,人类的局限——你甭指望通过教育或其他,把消费者都变成钱锺书或纳什。

因此,我们的同学千万不要把自己16年来习惯了的校园标准原封不动地带进社会,否则你就会发现“楚材晋不用”,只能像李白那样用“天生我材必有用”来安慰自己,更极端地,甚至成为一个与社会、与市场格格不入的人。

⑤尽管社会和市场的手是看不见的,但它讲的却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不讲期货,讲也都是将之转为现货。

你可以批评它短视,但它通常还是不会,而且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案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案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成长和成熟是个人责任,需要自己努力和付出。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反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社会中适应和发展。

二、教学内容1.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的事实。

2. 个人责任和自我驱动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3. 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的事实,以及个人责任和自我驱动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反省。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讲解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的事实,引发学生思考。

2. 讲解个人责任和自我驱动的重要性:强调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责任,讲解自我驱动的作用。

3. 分析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制约和影响。

4. 讨论应对策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社会环境中适应和发展,提出应对策略。

5. 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悟和行动计划,进行总结和反思。

五、作业与评价2. 评价:根据学生的文章内容,评价其对成长和责任的理解程度,以及行动计划的可行性。

六、教学拓展1. 邀请成功人士分享经验:邀请一位在社会中取得成功的人士来校分享其成长和成熟的过程,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

2. 观看相关纪录片:推荐学生观看一部关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的纪录片,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七、教学实践1.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社会环境中个人成长的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八、教学评估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在课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估,反思自己在成长和责任方面的进步。

2. 同伴评价: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共同成长。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案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案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的残酷性和个人成长的责任。

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不会等待个人成长和成熟。

1.2 教学内容:介绍社会的发展和个人成长的联系。

强调个人责任感和自我驱动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社会的残酷性和个人成长的责任。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社会的认识和个人的成长经历。

第二章:社会的残酷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的竞争性和挑战性。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适应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社会中的竞争压力和挑战。

讨论如何在竞争中保持积极态度和应对挑战。

2.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社会中的竞争和挑战。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适应能力。

第三章:个人成长的责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个人成长的责任在于自己。

培养学生自我驱动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讲解个人成长的责任和自我驱动的重要性。

分享成功个人成长的经验和方法。

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个人成长的理解和经验。

讲座式教学,讲解个人成长的责任和自我驱动的重要性。

第四章:自我驱动和自我管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自我驱动和自我管理的方法。

培养学生制定目标和计划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自我驱动和自我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分析制定目标和计划的重要性。

4.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自我驱动和自我管理的理解。

实践练习,培养学生制定目标和计划的能力。

第五章:案例分析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深入理解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培养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自己的成长和成熟负责。

5.2 教学内容:提供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问题和挑战。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5.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和教训的能力。

第六章:社会发展的速度与个人成长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速度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或成熟教案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或成熟教案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或成熟教案社会不会等待我们成长和成熟。

在XXX200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中,教学要求包括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客观评价社会和学校,并从专业技能和文化基础两方面为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此外,还要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来掌握本篇演讲词的写作特色,品味其平实而富有内涵的语言风格,并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

教学方法包括阅读法和愉快教学法,共计2课时。

举例来说,XXX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但他在社交方面极其不合群。

他几乎是无师自通,但仍被学校取消了XXX、博士连读,被迫回家。

他的研究成绩总是遥遥领先,但他几乎不会与人交往,只会说一句“你好”,然后握手。

他甚至不知道基本的生活礼仪和自理能力,例如洗衣服和烹饪。

他在天冷时不知道加衣服,下雪天也穿着单衣和拖鞋到处跑。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社会不会等待我们成长和成熟,我们必须在进入社会之前做好准备。

XXX的经历告诉我们,在找工作时不要放弃任何可能的机会,即使是临时性的工作也可以帮助我们赚取生活费和积累经验。

而XXX教授的忠告则提醒我们,毕业后进入社会要做好心理准备,学校和社会是有很大不同的,需要适应和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同时,安分守己也是很重要的,不要过于急功近利或者自以为是,要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这些忠告都是基于作者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是非常实用和有价值的建议。

在毕业典礼这样的场合,听到这样的话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1.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小幅度改写每段话,使文章更加清晰易懂。

2.使用表格的形式,对比学校和社会的不同,使比较更加直观。

3.在分析作者提出的要安分守己的含义时,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突出作者的观点和建议。

首先,作为XXX学生毕业前夕的讲话,其实质就是一次“临别赠言”。

作为院长兼师长,应该讲些什么?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如果只是应酬或投其所好,那么讲话要么是官样文章,要么是隔靴搔痒,这样的讲话将没有任何实际效果。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1课《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案电子教案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1课《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案电子教案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1课《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案《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与成熟》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联系实际,理解并阐释作者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语言,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性地认识社会,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和职场观。

【教学重点】1.通过对重要句子的阐释,理解作者的观点。

2.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作者观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对职场和职业正确的认识。

【教学方法】启发法、归纳法、讲练法;【学习方法】诵读法、质疑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电脑、投影仪;布置预习(记录疑问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话题导入,引起学生兴趣。

作为准职场人,你设计过自己的职场之路吗,那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相信很多同学对自己的职场之路都有过一定的设想,有些同学甚至迫不及待地想离开学校投入职场为自己心中的未来打拼一番。

但是,还请大家不要太过着急,且让我们看看,北大的苏力教授对他即将进入社会走进职场的学生们是怎么说的吧。

二、检查预习,解决重点字词(一)《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案1【教学目标】1、体味演讲的语言特色。

2、掌握演讲的基本要求。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位叫严永明的人:(幻灯显示)他1983年生,2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1991年10月,他8岁,跳级到重点中学;1996年9月,他13岁,以高分考进湖南湘潭大学物理系;2000年4月,他17岁,考取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士、博士连读;但是,2003年,他20岁时被学校取消硕、博士连读,被迫回家!他为什么被取消硕士、博士连读?我们来看看他生活中的一些片段:1、大学时到老师家里去玩,也不管人家是否已休息,就“砰、砰”地敲门。

门开了,他一句话不说就朝老师的电脑房奔去。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学设计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学设计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四单元,主要内容围绕社会对个人成长和成熟的要求展开。

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期待和要求,并从中获得启示和反思。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关键词汇和短语的掌握,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但可能对于抽象思维和较长篇幅的文章理解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并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思考,例如:“你认为社会对个人成长和成熟有什么要求?”让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例子:教师可以请一位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并邀请其他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可以提醒学生关注社会对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要求。

2. 预习课文:教师指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结构,让学生预测一下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例子:教师可以提供课文的标题和几个关键词,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猜测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向全班汇报自己的猜测。

3. 阅读理解:教师带领学生逐段阅读课文,并进行适当的解释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细节信息。

可以使用一些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作者在文章中用了哪些例子来说明社会对个人成长的要求?”“你认为社会对个人成熟的要求合理吗?为什么?”等。

例子:教师可以选择一段课文,读给学生听,并提问学生相关问题。

第10课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答案版)教案资料

第10课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答案版)教案资料

第10课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答案版)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答案【预习案】一、基础梳理(字、词):1.单音易误读字迥(jiǒng )然不同闪烁( shuò ) 深闺( guī )膨( péng )胀蜕( tuì )变2.多音易误读字①识认识( shí ) 博闻强识( zhì )②差差( chā )别出差( chāi ) 参差( cī )二、整体感受文本:1.本文是一篇演讲稿。

作者在毕业典礼上对即将离校的学生提出了两点忠告:一是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二是要“安分守己”。

指出眼高手低,不切实际,是部分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很容易犯的错误。

2.主体内容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3—8段):提出第一句忠告:“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

”第二部分(第9—13段):提出第二句忠告:“要安分守己。

”三、我的疑问:我们应该怎样界定自己的成功?【探究案】一、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探究一:成语“安分守己”的原意是什么?作者赋予它什么新含义?成语“安分守己”的原意是规矩老实,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作者要求学生“安分守已”,其用意是说在将来的事业中如果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实现时,要坦然面对平凡;如果取得的成就得不到世人的肯定时,要正确地看待。

既不要被世俗的错误观念所左右,也不要经不起诱惑而改变自己正确的信念。

他实际上是要求学生保持正常的心态,正确看待事业上的困难和挫折,人生旅途上的误解、失意等。

探究二:成语“楚材晋用”出自何处?如何解释?作者将“楚材晋用”改为“楚材晋不用”意在说明什么道理?“楚材晋用”出自《左传》“虽楚有才.晋实用之”.可解释为:楚国的人才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被晋国使用。

比喻本国的人才被别国使用。

作者将“楚材晋用”改为“楚材晋不用”意在说明如果学生将习惯了的校园标准原封不动地带进社会,就会与社会格格不入,就不会被社会所接受并使用,从而达到作者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目的。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或成熟教案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或成熟教案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或成熟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个人成长或成熟。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我成长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讨论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自我成长的意义。

1.3 教学活动:开场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社会和个人成长的看法。

教师讲解:通过案例分析,解释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个人成长或成熟的概念。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自我成长的重要性。

第二章:自我责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自我责任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学会承担自我责任。

2.2 教学内容:讨论自我责任的定义和重要性。

分析自我责任在个人成长和成熟中的作用。

2.3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个人责任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自我责任。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承担自我责任的情景。

第三章:自我成长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我成长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制定自我成长计划。

3.2 教学内容:讨论自我成长的定义和意义。

分析自我成长的方法和途径。

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我成长的方法和途径。

个人作业:让学生制定个人自我成长计划。

分享与反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自我成长计划,并互相给予反馈。

第四章:社会适应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适应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学会适应社会环境。

4.2 教学内容:讨论社会适应的定义和意义。

分析社会适应的方法和技巧。

4.3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社会适应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社会适应的方法和技巧。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适应社会环境的情景。

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展望未来的自我成长和社会适应。

5.2 教学内容:展望未来的自我成长和社会适应的方向。

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分享与反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反思文章,并互相给予反馈。

社会没有义务等你成长和成熟

社会没有义务等你成长和成熟

进一步比较市场与学校对个人的不同要求(第7段) 比较 内容 社会 对个人的要求 不讲“期货”,讲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货”, 它把每个进入社会的人都当做平等的不考虑你刚毕 业,没有经验。
学校 会让你补考,或者到老师那里求个情,改个分数。 如果你有什么素质,有什么潜力,有 比较 什么后劲,你就得给我拿出来,你就 结果 得给我变成实打实的东西。
பைடு நூலகம்
你甭指望通过教育或其他,把消费者都变成钱钟书或纳什。 比较 如果将校园标准原封不动地带进社会 ,就会“楚材晋不 结果 用”,甚至与社会、与市场格格不入。
对社会上曾存在的“脑体倒挂”现象, 元芳,你怎么看?
• 这是市场经济的产物,由社会对事物的评 价标准所决定的,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 打击大多数脑力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诱 使一部分人为钱不惜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 与责任,另一方面给人们更深的反思
社会没有义务等 待你成长和成熟
苏 力
苏 力
苏力(朱苏力),祖籍江苏 东台,1955年4月1日出生于安徽 合肥。1970年12月入伍,1976年6 月退伍后当测绘工人。1978年考 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5年考入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学习中国法 律思想史。一年后,赴美自费公 派留学。1992年归国,任教北京 大学法律系,先后聘讲师 (1992)、副教授(1994)、教 授(1996)和博士生导师 (1997)。1998年任法学院学术 委员会主席、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1999年任法学院副院长;2001年 任法学院院长。
学 校
个人表现 个人努力也起 作用,但作用 更大的其实是 天分。 你能否拿 出别人想 要的东西。
社会
基本是一个“贤 基本由 人政治”或“精 英政治”的环境, 老师来 定 更像家庭 是一个利益交换 由众多 的场所,是一个 消费者 市场,是一个 来确定。 “平民政治”。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社会经济地位
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可能影响其接受教育的机会、职业选 择、生活方式等,从而对其成长和发展产生影响。
社会关系
个体所处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学校、社区等,对其心理 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支持与帮助的作用
1 2
情感支持
来自家庭、朋友和社会的情感支持可以帮助个体 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更好地应 对挑战。
面对挑战的态度与策略
01
02
03
积极应对
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调动自身资源,积极应对 挑战。
寻求支持
在遇到困难时,向他人寻 求帮助和支持,共同解决 问题。
持续学习
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 的能力,以更好地应对未 来的挑战。
成长中的困难与挫折
适应不良
在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和角 色转变时,个体可能出现 适应不良的情况,需要时 间和努力进行调整。
个人的成长和成熟不仅关系到自身的 发展,也影响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竞争激烈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才竞争日 益激烈,只有不断成长和成熟,才能 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目的与意义
提醒人们关注自我成长
01
本文旨在提醒人们关注自我成长和成熟的重要性,不断学习和
提升自己的能力。
呼吁人们积极适应社会
02
通过阐述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个人成长和成熟的观点,呼吁人们
个体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注弱势群体,传递正能量,促 进社会和谐进步。
承担职业责任
在工作中,个体需要承担相应的职业责任,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任 务,为组织和社会创造价值。
成长与成熟的定义
成长
指个体在知识、技能、经验等方 面的不断积累和提升,以及心理 、情感等层面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

(完整)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导学案及答案

(完整)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导学案及答案

第三课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学习目标】1.赏析本文切合听众需要,形象地阐明哲理,以真情感人的演讲特点。

2.能够自主理解体会作者的演讲内容及其良苦用心。

3.能够客观地认识社会,正确地看待成功,做好迎接各种考验的心理准备.【学习重点难点】1.赏析本文切合听众需要,形象地阐明哲理,以真情感人的演讲特点。

2.深刻理解文中两句大实话,为走进职场奠定基础.把握现在,规划未来。

【学习方法】阅读指导法合作探究法一、自主学习案(一)走近作者苏力(朱苏力),1955年出生于安徽合肥.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著有《法治及其本土资源》《阅读秩序》《送法下乡》等。

(二)文体知识本文是一篇演讲词。

演讲词的基本要求有四点:(1)演讲要内容正确、观点鲜明、平易近人、亲切感人(2)演讲要材料充实、论据确凿、论证严密、逻辑性强(3)演讲语言要通俗明白、生动流畅,声音要清晰明亮(4)演讲感情要真挚朴实,体态要自然得体(三)预习课文1。

字音迥.然( ) 潜.力( ) 诉讼.( )膨胀.( ) 琐.细()禁.止( )宪.章( ) 琐.细()谦逊.( )2。

词语解释楚材晋用:。

格格不入: 。

安分.守己(fèn):。

(四)文学常识《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

“养在深闺人未识”一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

诗中有“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句。

二、自主学习案(一)阅读课文,理清思路本文是在北京大学法学院2003级毕业典礼上的一篇演讲词.在这篇演讲词里,作者面向学生的未来,提出了两点忠告,实际上也是师长对于学生的担心:一是担心即将就业的学生能否尽快地适应社会,二是担心学子们能否去坦然面对平凡的生活。

为此,作者详尽地分析了社会现实和学校生活的迥然差别,精辟地阐述了成功与幸福的关系,目的是使他们做好迎接未来各种挑战的心理准备。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案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案
陈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地方政府的秘书科当公务员。照道理,能够担任公职应该是很多人羡慕的事情,然而陈生却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下海了。
“怎么说呢,和我的性格有关吧,我思维比较活跃,常做不合常理的事情,这在党政机关有点不合时宜。”多年后谈到这件事,陈生最先给出的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理由。
陈生做出了在当时看来有点离经叛道的决定,但是却没有受到来自家庭的阻力。倒不是说家里人就完全没有意见,而是对于陈生来说,自己下决心去做的事情,不会被外界的因素干扰而改变,这也是他所谓的霸道。可以说,他决定下海的时候脑子里就不再考虑成败、得失或者旁人的看法了,他认为在一件事开始时不能想太多,因为考虑太多,到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做不了。
二、“傻子”的第一桶金。
年广九第一次卖瓜子是在电影院,只用了1.2元的成本,当天就卖了5块钱,赚了3块多。因为瓜子质量好,分量足,生意越做越好,几年时间他就赚了100多万。
三、“傻子”爪子的经营现状。
目前“傻子瓜子”专卖店在全国有上千家。再出狂言,做到20亿就退休。
陈生卖过菜,卖过白酒,卖过房子,卖过饮料。走到今天,他已经成为拥有数千名员工的集团的董事长。在商海浮浮沉沉这些年,最后能够成功存活,陈生靠的是永远领先别人的想法。
1937年出生,安徽人,“傻子瓜子”品牌创始人。
一、“傻子”称号的由来。
“我卖瓜子的时候,别人买一包,我就会另抓一把给他,他要是不要,我就硬塞,所以别人都叫我‘傻子’。后来我想给自己卖的瓜子取个名字,想来想去,干脆就叫‘傻子瓜子’得了!”
5、阅读文章,找出你感触较深(能引起你感情共鸣或语言表达有特色)的句子,读读,并用你的理解或所见所闻试着来阐释这句话。
通过品味语言,你能说说演讲稿的主要特点吗?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自行选择将要探究的一个问题。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案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案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成长和成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个人不断努力和学习。

2. 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角色。

3.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挑战,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个人的成长和成熟需要持续努力和学习。

2. 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角色。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成长和成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2. 如何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 如何培养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角色。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积极面对挑战,主动适应社会。

五、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多媒体设备。

2. 相关案例材料。

3. 分组讨论所需的小组标识。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2. 讲解成长和成熟的重要性:阐述个人成长和成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努力和学习。

3. 分析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介绍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4. 讲解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角色:阐述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以及如何扮演好各个角色。

5.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6.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积极面对挑战,主动适应社会。

7.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责任和角色。

七、课堂练习1.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结合个人经历,思考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如何面对挑战,主动适应社会。

八、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复习本节课的内容。

2. 搜索一个相关案例,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说课

《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说课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引言:评委老师好!我今天所要说的课题是《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这是06年版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主题是:面对职业的思考,即探讨就业前的准备,尤其是思想准备。

本文是作者苏力在北大法学院本科毕业生毕业典礼上的一篇致辞,对于今天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中职生也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下面我从以下六个方面阐述一下对这堂课的教学构思。

一、设计理念:以语文学科新课改精神为指导,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宰课堂,不但重知识,更要重过程,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在体验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同时还要让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并能灵活使用,养成终身学习的人生习惯。

二、学情分析本套教材共三册,这篇文章位于第三册第五单元,在讲述本文时已是学生在校学习的第四个学期了。

通过前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较基础的文化知识,掌握了较扎实的专业技能,对即将走上的工作岗位充满了期待。

同时因为中职生自身的特点,他们对社会比高中生多一分理解,在他们心里已或多或少的有了对工作的设想,当然这些又都是较肤浅和幼稚的。

所以学习这篇文章既容易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给他们以较为明确的就业指导,形成准确的就业观,进而形成准确的价值观、幸福观。

三、学习目标知识:赏析本文切合听众需要、形象阐明哲性、以情感人的演讲特点能力:提升学生准确、流畅表达个人思想的口头表达水平价值观:引导学生客观理解社会,准确看待成功,做好迎接各种考验的心理准备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赏析本文切合听众需要、形象地阐明哲性、以真情感人的演讲特点教学难点:提升学生准确、流畅地阐述个人思想的口头表达水平五、教学流程:(一)、导课:假如你明天就要走上工作岗位,你有哪些心理准备?(学生发言,各抒己见,教师总结)那么我们看看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苏力是怎样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说的,会不会对你有所协助。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案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教案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第一章:理解成长与成熟的责任1.1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成长和成熟是个人的责任,不是社会的义务。

1.2 教学内容:解释成长和成熟的意义,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

1.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话题:讨论社会对个人成长和成熟的期望。

1.4.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

1.4.3 案例分析:分析案例,让学生理解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个人成长和成熟。

1.4.4 总结观点:总结讨论和案例分析的结果,强调个人责任。

第二章:自我认知与个人成长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自我认知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解释自我认知的概念,探讨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自我反思。

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话题:讨论自我认知的定义和重要性。

2.4.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分享自己的自我认知经历。

2.4.3 自我反思: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写出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4.4 总结观点:总结讨论和自我反思的结果,强调自我认知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第三章:自我驱动与个人成长3.1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到自我驱动对个人成长的关键作用。

3.2 教学内容:解释自我驱动的概念,探讨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目标设定。

3.4 教学步骤:3.4.1 引入话题:讨论自我驱动的定义和重要性。

3.4.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分享自己的自我驱动经历。

3.4.3 目标设定:让学生设定自己的个人成长目标。

3.4.4 总结观点:总结讨论和目标设定的结果,强调自我驱动对个人成长的关键作用。

第四章:自我管理与发展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促进个人发展。

4.2 教学内容:解释自我管理的概念,探讨其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4.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自我管理计划制定。

4.4 教学步骤:4.4.1 引入话题:讨论自我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材分析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是人教版中职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人生之旅的第7课。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口语化特征明显,这篇演讲词是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苏力在北京大学法学院2003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它融个人经验、社会实际于其中,实话实说,针对性强,与听众实现心灵上的沟通,语言朴实无华,道理中肯实在。

学习这篇文章要抓住演讲词的特点,理清文章思路,领会作者的演讲内容和良苦用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顺利完成由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走好人生之路。

(一)教学目标根据《中职语文教学新大纲》的要求,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及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根据课文内容确定以下目标:1.知识与技能:把握演讲的要点。

2.过程与方法:自主理解体会作者的演讲内容及其良苦用心。

探究与活动,联系社会,结合课文内容,自由的阐述体会、认识和启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

本文的内容虽然比较平实易懂,但是好多句子却蕴涵哲理,只有理解好这些句子才能真正的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中两句大实话,为走进职场奠定基础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中两句大实话,把握现在,规划未来。

由于学生对社会存在种种幻想,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未来之梦,所以就难以理解作者反映的严酷事实,为此把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中两句大实话,把握现在,规划未来作为本课教学难点。

二、教法学法(一)教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多媒体教学本文是演讲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与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我主要采用诵读法与讨论法。

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潜移默化地积累语言知识,体会作者文句中蕴含的哲理,领会演讲的魅力。

对重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讨论法,通过设计问题,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自己去分析,去感悟,最后由教师补充点拨归纳。

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扩充课堂容量,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

(二)学法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主要进行下列学法指导:1.诵读感悟:在诵读中把握文章内容,品味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2.合作探究: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从无疑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三、教学程序教学根据“感受──理解──应用”的阅读规律,从学生的感受入手,抓住主要内容,按照“归类”的思维路径,组织教学活动。

整个程序分六步,具体是:(一)导语设计材料:王超毕业于湖南大学信息安全专业,他专业过关、英语过关,熟练掌握C/C++语言以及IDS、PKI、漏洞扫描等安全知识技术与软件,还拿到了华为3COM 认证网络工程师证书。

王超梦想着自己创业,他想过开网吧,但投资最少30万;想过开复印店,但最起码的几万元他也没有;最终他受聘于川妹子家政服务公司,成为全国第一个名校大学生男保姆……【扬子晚报】讨论:王超的经历对你有什么启示?(学生自由言论)师:一个人,无论你读多少年的书,最终还是要步入社会。

可是往往,我们很多同学在踏入社会之前对前途总是充满憧憬,殊不知学校和社会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不妨来听听苏力教授的肺腑之言。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这样的情境导入法有利于学生领会作者情意以及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王超的际遇可以让学生明白社会和学校是不一样的,要学会从容的适应社会。

(二)探究文本1.请一生(已准备)假拟作者的身份来演讲2.归纳演讲的基本要求:(1)演讲要内容正确、观点鲜明、平易近人、亲切感人(2)演讲要材料充实、论据确凿、论证严密、逻辑性强(3)演讲语言要通俗明白、生动流畅,声音要清晰明亮(4)演讲感情要真挚朴实,体态要自然得体学生模拟演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充分体会演讲的要求。

同时也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为深入研究课文打下基础。

3.听了这篇演讲辞,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内容?生: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引导学生对“很”的理解)。

生:要安分守己。

4.读第3—8段,探究:社会和学校有哪些不一样?(完成下列表格)(要求:以组为单位合作讨论,各组完成一栏)教师小结: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发现,原来学校和社会真的是很不一样,这里的“很”字除了刚才同学们讲的起到强调的作用,你还能读出作者的什么情感吗?明确:这里的“很”字不仅仅起到强调的作用,更包含着作者深深的担忧之情,一个“很”字使这句话沉甸甸。

这一部分主要以学生诵读和小组讨论为主,以组为单位的讨论更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同时这一问题的设计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筛选信息能力。

5.作者说的第二句话是“要安分守己”,是否让大家不思进取、放弃追求呢?你是如何理解的?(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派代表发言)明确:作者道一句要安分守己,并非让人不思进取,放弃追求,而是要提醒学生在为理想而奋斗时,不仅要有对成功的渴望,更要有失败的心理准备,并且要克服年轻人特有的浮躁和自傲,正确地界定自己的成功和幸福。

只有这样,才能从容坦然面对平凡琐细的生活,始终保持对生活的幸福感受,充分地享受生活,不为名缰利锁套住。

这一问题的设计,通过学生的讨论,老师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安分进取”不等于是不思进取、放弃追求,而是要从容坦然的面对生活,这是一个师长对学子的苦心告诫,也是社会的客观要求。

6.细读课文,将自己感悟最深刻句子划出来,在旁边写好评点并作发言。

(学生自由言论)教师准备下列句子进行引导提问:(1)社会更多是一个利益交换的场所,是一个市场,是“平民政治”。

评价的主要不是你的智力优越与否(尽管你的聪明和智慧仍然可以帮助你),而是你能否拿出什么别人想要的东西。

问题:是这样的吗?试举例说明。

明确:是这样的。

比如,有两个学生,其中有一个是毕业于国内某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一个是毕业于不见经传的某省立大学的本科生,两人同时应聘到某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也许,前者的高学历乃至于所毕业学校的声誉可以使他初始新酬优于后者,但是,当公司下达一个开发某软件的紧急任务后,前者虽满腹经纶,却思维定向、循规蹈矩、多有顾忌,不能较快地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而后者轻松上阵,实际动手能力强,思路开阔,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任务,为公司赢得声誉、信誉和利润。

于是,公司为后者记功加薪,继而委以重任。

为什么?就是因为后者拿出了别人想要的东西,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因此说,社会重能力,凭实力,是一个利益交换的场所,它需要才子,更重能人。

(2)我从来也不担心北大的毕业生会没有理想以及理想是否远大,而更多担心你们能否从容坦然面对平凡的生活,特别是当年轻时的理想变得日益遥远、模糊和暗淡起来的时候……问题:作者的担心是多余的吗?为什么?明确:作者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因为,凡进入所谓名牌大学的学生,本身的智力素质就比较高,再加之在大学里接触到的多是一些高素质的、在各个学术领域都颇有名气的专家、教授、平时耳濡目染,使他们自然形成了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这是无庸质疑的。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对“学院中想象的生活”情有独衷,从骨子里更喜欢激动人心,轰轰烈烈,心想事成,扬名天下,对社会抱有很大的期望乃至幻想。

因此,离开学校走进社会后,一旦理想与现实碰撞,失败与成功相伴,平凡、琐细的现实生活与“学院中想象的生活”大相径庭的时候,由于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他们会表现出茫然、无助、无奈、失望、消沉,甚至绝望。

所以说作者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恰是建立在对学生的透彻了解和深切关怀之基础上的。

(3)我要说,几乎──如果还不是全部的话──每一个雄心勃勃的人都注定不可能完全实现他的理想。

无论在世俗的眼光还是在自我评价中,绝大多数人都必定是不那么成功的。

问题:作者如是说,你又是怎样想呢?明确:应该说,作者的话不无道理。

这是因为,理想毕竟是人们的主观愿望,与现实有着一定的距离,很难完全吻合一致。

尤其在单纯、不谙世事、易冲动的年轻时期的理想更是如此。

更何况,在世俗的眼光或者是在自我评价中,人们对成功的界定是异常苛刻和没有客观标准的,人们对成功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4)成功并不必定同幸福相联系,所谓的不成功也未必等于不幸福。

因此,在你们离开校园之际,你们不仅要树立自己的雄心,更必须界定自己的成功。

问题: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谈谈你的想法明确:作者的观点是对的。

首先,作者在这里用了几个限定词:“不必定”、“未必”,这说明作者并不是绝然忽略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而知识力图说明成功与幸福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这符合客观现实(可由学生举例说明)。

其次,作者的前句话是为后句话作铺垫的,作者在这里是告戒广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实现理想、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对成功的定位不要盲目,不要期望过高,要淡泊名利,始终保持对生活的幸福感受。

惟其如此,才能从容坦然面对平凡而琐细的生活。

(在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学生朗读、合作探究、教师引导等方法来解决,鼓励学生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培养学生相互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拓展延伸聆听了苏教授的谆告,你收获最大的是哪一点?作为职高生的我们又该如何去努力呢?(这样的设计比较适合我们中职学生的实际,能让学生在校期间更好的做好适应社会的准备。

)(四)课堂小结学了这篇文章,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我想在坐的所有同学也终将踏入社会的,希望我们的同学能早点做好准备。

最后送给同学们两句话:坦然面对琐细而繁重的学习生活,把握现在;在走进职场之前做好初步的规划,准确定位。

(五)作业写一篇《我的理想与奋斗》的演讲稿(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演讲稿的写作方法,同时更是课堂的延伸,让学生做好为理想而奋斗的努力)四、板书设计五、教学反思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授课时应该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在教学中,我重视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材料,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精神和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教学中,设计问题时注重问题的难易结合,由简单到复杂,符合教学的规律和认识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