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1课时作业:9短新闻两篇 Word版解析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9

一、基础巩固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________在南海的夜幕中。

②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________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③还有一些参观者________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A.消失竟然注视B.消逝竟然凝视

C.消逝居然凝视D.消失居然注视

【答案】D

【解析】消失: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强调过程。消逝:(声音、时间等)慢慢逝去,不复存在。居然:表示出乎意料。语气比“竟然”重。凝视:聚精会神地看。注视:注意地看。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海关总署将在自贸试验区开展通关一体化改革,优先推进“互联网+海关”特色,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B.本届论坛围绕“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为主题,就怎样打造网络文学的高原与高峰等问题展开讨论。

C.孙志新说:“我们挑选每一件文物不单纯是要讲述中国历史与现状的渊源,更是要让西方观众知道,中国人创造了精致的物质文化。”

D.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包含美学在内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越来越快,中西互鉴的空间更为广阔。

【答案】D

【解析】A.搭配不当,“推进”与“特色”不搭配。B.句式杂糅,“围绕……为主题”杂糅。C.语序不当,“讲述中国历史与现状的渊源”与“让西方观众知道,中国人创造了精致的物质文化”互换位置,且“中国历史与现状的渊源”应为“中国现状与历史的渊源”。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百年深重的民族忧患、激烈残酷的政治斗争使文学艺术逐渐__①___现实主义到功利主义,__②___堕落为政治的附庸。当中国艺术沿着愈来愈实用主义的路子走去时,西方__③___兴起了夸张、抽象、隐喻的潮头,汹涌而为现代派。到80年代后半叶,中国画家蓦然回首,发现汉代画像石、敦煌壁画__④___早具西方现代派绘画的精意,__⑤___把《羿射九日》原原本本拿出来加些色彩,__⑥___可看作现代派作品。

【答案】D

【解析】第①处与“到”搭配,填“由”。第②处是针对前一处而言,故使用“最终”来呼应表示起点的“由”,表明文学变化的脉络。第③处前后句之间是转折关系,用“却”。而第④处画家的发现和日常人们忽略的事实形成反差,故用“竟然”。第⑤处顺承上文内容,无须填写。第⑥处表达在前面条件下会产生的结果,用“即”。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象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来说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

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4.选文开头说:“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出于一种来源于不安的心情产生的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而写,他觉得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5.“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里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