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编号】:建筑力学【0727】
西南大学0727建筑力学2022秋作业及答案
072720222单项选择题1、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1.重心相对物体的位置是不变的2.均质物体的重心与其形心重合3.形心必在其对称轴4.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2、材料破坏或者失效的类型有( )。
1.脆性断裂和塑性屈服2.拉压破坏3.弯曲破坏4.扭转破坏3、以下属于加减平衡力系公理的推论的是()。
1.力的平移定理2.力的可传性3.二力平衡公理4.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4、关于平衡力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1.最多可以列出6个平衡方程2.力系的所有力对任一轴力矩之和为零3.力系的所有力在任一轴投影的代数和为零4.力系的主矢和主矩均为零5、一般的空间应力状态下有()个独立的应变分量。
1.62. 43. 34. 56、纯弯曲指的是梁的( )。
1.弯矩为零;剪力为常量2.剪力和弯矩都为零3.剪力和弯矩都不为零4.剪力为零;弯矩为常量7、三力平衡汇交定理是以下哪个公理的推论()。
1.力的平移定理2.二力平衡公理3.加减平衡力系公理4.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8、挠度指的是( )。
1.横截面绕轴线转过的角度2.截面形心沿y方向的位移3.截面形心沿x方向的位移4.横截面绕中性轴转过的角度9、惯性矩较大的截面形式是()。
1.空心截面2.矩形3.对称于中性轴的截面4.圆形10、关于单元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1.单元体各微面上的应力均视为均匀分布2.单元体在不同方位截面上的应力,代表构件中切割单元体的“那各点”在相应截面上的应力,故单元体应力状态代表该点的应力状态3.单元体互相平行的面上应力不相等4.单元体的尺寸足够小11、以下的约束其约束力属于法向约束力的是( )。
1.向心轴承2.ABC3.铰链约束4.固定铰支座12、弯曲变形的内力有()。
1.弯矩2.剪力和弯矩3.扭矩4.剪力13、空间一般力系的独立的平衡方程的个数是( )。
1.4个2.6个3.3个4.5个14、以下构件的变形属于拉压变形的是( )。
1.吊车梁2.连接件中的铆钉或螺丝3.二力杆4.机器传动轴15、两端固定的压杆的长度因数是()。
建筑力学课程教案
建筑力学课程教案
用字母表示力矢量时,用黑体字
两者的乘积来量度力。
(
≤
≤
1.
(3 ) 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时,弯矩的最大值为:=作图示简支梁在满跨向下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F
举
mm
图形相乘法(简称图乘法)计算位移的步骤
绘出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这个弯矩图叫做荷载弯矩图,
,此压应力称为临界应力,用
设计截面。
计算时一般先假设’’比假设的
整个平面图形上各微面积对z轴(或y轴)惯性矩的总和称为该平面图形轴(或y轴)的惯性矩,用I z(或I y)表示。
即
《建筑力学》备课笔记与教案
30。
建筑力学教学大纲-建筑学本科课件.doc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Architecture Mechanics执笔人:杜晟连编写日期:2012/6/21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编号:2. 课程性质/类别:基础课/ 必修课3. 学时/学分:96 学时/ 5 学分4. 适用专业:建筑学, 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建筑力学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性质。
它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几部分,分两个学期学完。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一般建筑结构的组成方式、受力性能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和必要的基础知识,对结构内力及位移的分析计算问题具有初步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对一般的建筑工程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为学习建筑结构方面的专业课程提供一定的力学基础。
(1)使学生较为具备系统的力学知识,为学习有关建筑结构方面的课程,为毕业后从事建筑设计和科研工作打下力学基础。
(2)提高学生结构分析和结构选型的能力。
通过学习各类建筑结构的组成方式、受力性能和内力及位移的基本分析计算方法,使学生了解结构的力学性能,培养学生在建筑设计中能够依据各类结构形式的受力特性选定适用的结构方案,并对受力做出初步的估量。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科学作风。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一)(96学时)1.主要内容:理论力学部分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一)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约束反力的画法和受力分析,为以后的内力分析和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静力学基本概念2,静力学公理3,约束与约束反力4,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三)课后练习1-1 ,1-2(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新课讲授第二章汇交力系(一)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平面汇交力系两种求解方法(几何法、解析法),建立力矩与力偶的概念,理解力偶的性质,明确力偶作为基本力素与力的异同,建立力偶系合成和平衡方程,平衡方程的应用,掌握力的平移定理。
(二)教学内容1,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2,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3,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三)课后练习2-5 ,2-9 ,2-13(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新课讲授第三章平面一般力系(一)目的与要求熟练掌握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建立及其应用,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求解未知力是静力学的重点,必须对工程实际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熟练掌握和运用。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精品.pdf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建筑类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与要求建筑力学是研究结构受力及构件承载能力的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它包含静力学、材料力学及结构力学三部分内容.根据大专建筑类专业教育标准和培养方案提出的目标及对本课程的要求,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有对一般结构作受力分析的能力;对构件作强度、刚度、稳定性核算的能力;了解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并有测试强度指标的初步能力。
为今后直接应用于设计、施工实践和学习结构课程打下必要的力学基础。
二、课题和课时分配表序号课题名称课时课时分配讲授实验实训、习题课参观、现场教学测验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2 22 静力平衡 2 23 支座反力 2 24 材料力学概论 1 15 轴向拉伸和压缩7 5 26 剪切 2 27 扭转 4 2 28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2 29 梁的弯曲12 10 210 应力状态 2 211 强度理论 2 212 组合变形 4 2 213 压杆稳定 4 2 214 动荷载 2 215 结构力学概论 2 216 结构的几何组成 4 2 217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8 818 结构位移计算 6 6 219 力法8 6 220 位移法8 621 力矩分配法 6 622 影响线 4 423 极限荷载 2 224 合计96 80 6 10三、课程内容第一部分建筑力学(上)课题一绪论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建筑力学的内容简介、建筑力学的学习方法。
课题二静力平衡力和平衡的概念;静力学基本公理,力的可传性原理;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力系的分类及特征。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及平衡的几何条件。
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投影与分力的区别,合力投影定理;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及平衡的解析条件。
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力对点之矩;合力矩定理。
力偶;力偶矩、力偶的性质;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
课题三支座反力支座的类型,各种支反力的求解方法。
课题四材料力学概论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杆件,性质和任务,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变形固体的概念及其基本假定;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课题五轴向拉伸和压缩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轴力和轴力图;内力、截面法;应力、正应力、剪应力。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建筑力学二、课程性质、学分、课时本课程是研究结构受力及结构承载能力的课程, 是建筑施工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撑握对一般构件及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计算能力。
了解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并有测试材料强度指标的能力,为今后应用于施工实践和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力学基础。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建筑施工高技专业。
本课程共计134课时,8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建筑力学是研究建筑结构的力学计算理论和方法的一门科学,它是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地基与基础等到学科的基础。
所以该课程须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建筑施工专业专业方向所涵盖的岗位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学习对物体受力分析与静力平衡问题的求解方法和杆件及结构内力与变形的分析方法的学习;掌握构件的强度、刚度与稳定性的计算及构件应力、应变的方法。
为该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对常见结构、构件进行受力分析,研究和分析作用在结构(或构件)上力与平衡的关系,结构(或构件)的内力、应力变形的计算方法以及强度、刚度和稳定条件:为保证结构(或构件)既安全又可靠同时又经济合理提供设计理论依据。
使学生具有一定受力分析和变形计算的能力。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如下的知识和具备以下能力:(一)应掌握如下的知识1.熟悉静力学的基本概念,熟练的进行力矩、力偶的计算;2.熟悉平面力系的合成结果及平衡条件、能熟练地运用平衡条件求解结构的反力;3. 熟悉内力、应力、应变、变形、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4.了解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5. 熟练运用截面法分析杆件内力, 并正确画出内力图;6. 能计算杆件在基本变形情况下横截面上的应力, 熟练地进行杆件强度验算及截面设计;能对复杂变形情况下的构件作强度验算;7. 能熟练地进行惯性矩的计算;8.能进行压杆稳定性的校核;9. 掌握平面杆系几何组成的基本规律, 能对一般的平面杆件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10. 掌握静定结构内力的计算方法, 能熟练绘制梁和简单刚架的内力图,了解桁架和三铰拱的力学特性;11. 掌握静定结构位移计算的基本原理, 能用图乘法计算梁和简单平面刚架的位移;12. 掌握力法、位移法的基本原理, 能用力法计算简单超静定结构的内力。
【大学课件】 建筑力学电子教案
【大学课件】建筑力学电子教案一、引言1. 课程介绍:课程名称:建筑力学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城市规划等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原理、公式及应用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2.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结合实例解析和课后练习,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内容: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原理杆件的内力、应力分析材料的力学性能建筑结构受力分析和设计方法二、平面力系1. 教学目标:掌握平面力系的合成和分解方法理解力矩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学会运用平面力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教学内容: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分解力矩的计算和力臂的确定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3. 课后作业:分析实际工程中的平面力系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三、杆件的内力1. 教学目标:掌握杆件拉伸、压缩、弯曲和剪切的基本内力计算方法学会运用截面法分析杆件内力能够运用弹性力学知识分析杆件的应力分布2. 教学内容:杆件拉伸和压缩的内力计算杆件弯曲和剪切的内力计算截面法的应用和弹性力学基础3. 课后作业: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杆件内力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四、材料的力学性能1. 教学目标:了解常见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掌握材料拉伸、压缩、弯曲和剪切时的应力应变关系学会运用材料力学性能知识进行结构设计2. 教学内容: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材料在拉伸、压缩、弯曲和剪切时的应力应变关系材料力学性能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3. 课后作业: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材料力学性能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五、建筑结构受力分析1. 教学目标:掌握梁、板、柱等常见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学会运用静力平衡和弹性力学知识进行结构受力分析能够运用结构受力分析知识进行结构设计2. 教学内容:梁、板、柱等常见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静力平衡和弹性力学在结构受力分析中的应用结构受力分析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3. 课后作业:分析实际工程中的结构受力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六、梁的应力与变形1. 教学目标:理解梁的应力分布及其计算方法掌握梁的变形计算及其与载荷、材料性能的关系学会运用梁的应力与变形知识进行结构设计2. 教学内容:梁的应力分布规律及其计算梁的变形计算及其与载荷、材料性能的关系梁的弯曲刚度及其影响因素3. 课后作业: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梁的应力与变形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七、板壳的力学性能1. 教学目标:熟悉板壳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理解板壳的力学性能及其计算方法学会运用板壳的力学性能进行结构设计2. 教学内容:板壳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板壳的弯曲与振动板壳的力学性能计算及其应用3. 课后作业: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板壳力学性能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八、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1. 教学目标:掌握常见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理解结构设计中的安全系数和可靠性概念学会运用结构设计方法进行结构设计2. 教学内容:常见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结构设计中的安全系数和可靠性理论结构设计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3. 课后作业:分析实际工程中的结构设计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极限状态1. 教学目标:理解建筑结构稳定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掌握结构失稳的判别方法及其预防措施学会运用极限状态理论进行结构设计2. 教学内容:建筑结构稳定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结构失稳的判别方法及其预防措施极限状态理论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3. 课后作业:分析实际工程中的结构稳定性和极限状态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十、建筑力学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1. 教学目标:了解建筑力学在工程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掌握建筑力学在结构分析、设计和施工中的作用学会运用建筑力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2. 教学内容:建筑力学在结构分析、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建筑力学在工程技术创新与发展中的作用3. 课后作业:分析实际工程中的建筑力学应用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分解方法:重点关注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建筑力学》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建筑力学二、课程性质:1.研读对象: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监理三年制中职类学生。
2.课程特点: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建筑力学》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工程建筑类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为进一步学习《钢筋混凝土与砖石结构》、《房屋建筑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等课程奠定基础,对于它的学习,要用到高等数学等课程的知识。
三、课程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掌握力与平衡的关系,能够对杆件及结构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计算,通过对《建筑力学》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简化实际结构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及解决工程结构中的一般力学问题。
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1.结合实践进行启发式、引导式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做习题是《建筑力学》很重要的一环,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完成一定量的有代表性的习题。
2.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掌握不同结构的内力计算问题,根据重点和难点安排一定的习题课,首先要求学生掌握主要的力学原理和定理,再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五、课程总学时:本课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和第二学年第一学期,总教学时数152学时,其中第一学年第二学期为56学时,第二学年第一学期为96学时。
六、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1.课程教学内容第一学期:第一章—第八章第一章静力学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第一节力和平衡的概念第二节静力学基本公理第三节约束与约束反力第四节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第五节结构的计算简图及分析[教学要求]理解力、约束与约束反力的定义,及静力学基本公理;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的绘制;了解结构的计算简图的简化。
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教学内容]第一节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第二节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教学要求]理解力的多边形法则,及力的合成及平衡结果;掌握力在轴上投影及建立平衡方程求解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问题。
第三章力矩[教学内容]第一节力对点之矩第二节合力矩定理第三节力偶及其基本性质第四节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教学要求]理解力对点之矩、力偶及其基本性质,合力矩定理的内容及应用;掌握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问题的求解。
建筑力学大纲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建筑工程开课部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学时:64编写: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
还应考虑到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培养他们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力争将建筑工程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及时引入课程教学。
因此《建筑力学》课程的构建应注重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注重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工程实际的能力的培养,注重本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和衔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1.1课程的性质与作用建筑力学是建筑装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性质。
它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几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一般建筑结构的组成方式,对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和必要的基础知识,对结构内力、应力及位移的分析计算问题具有初步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对一般的建筑工程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为学习后续的专业如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钢结构等专业课程提供一定的力学基础。
学习本课程要求有较好的数学基础知识。
《建筑力学》课程在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本课程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确立课程目标是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现代建筑行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所需要的技术基础理论和技术技能。
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必备的基础。
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观念。
2. 本课程是建筑装饰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诸多学科密切相关,是结构设计、结构工程施工等的理论基础,因此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
本课程是在学习了高等数学课程后开设的,为后续专业课程打基础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建筑力学》课程教案
《建筑力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背景《建筑力学》是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力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程目标(1)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能够运用力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绪论介绍建筑力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2. 力学基础(1)力学的基本概念:力、变形、应力、应变、弹性模量、泊松比等;(2)静力学基本定律:牛顿三定律、受力分析、平衡条件等;(3)流动力学基本定律: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等。
3. 材料力学(1)拉伸与压缩:应力、应变、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极限强度等;(2)弯曲:弯曲应力、弯曲应变、抗弯强度、挠度、剪力、弯矩等;(3)扭转:扭转应力、扭转应变、抗扭强度等。
4. 结构力学(1)梁式结构:梁的弯曲、剪力、弯矩、挠度等;(2)拱式结构:拱的受力分析、压力分布、拱的稳定性等;(3)刚架结构:刚架的受力分析、内力、位移、稳定性等。
5. 弹性力学(1)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平衡方程、本构关系;(2)平面应力问题:应力、应变、应力分量、应变分量等;(3)空间应力问题:应力、应变、应力分量、应变分量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系统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理论;(2)案例分析:分析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上机实习:运用软件进行力学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力学现象和问题;(2)板书:清晰地表达力学原理和公式;(3)软件:运用ANSYS、SAP2000等软件进行力学分析。
四、教学评价1. 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实验报告等;(2)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力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3)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建筑力学课程电子教案
建筑力学课程电子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建筑力学2. 授课对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3. 课时安排:32课时4.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1. 绪论(2课时)建筑力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任务建筑力学的发展简史2. 力学基础(4课时)力学的基本概念矢量及其运算坐标系和空间几何关系3. 静力平衡(6课时)概述力的合成与分解受力分析静力平衡方程的建立与求解4. 杆件拉伸与压缩(8课时)概述轴向拉伸和压缩的基本概念拉伸和压缩时的应力、应变与变形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强度计算与塑性分析5. 弯曲(4课时)概述弯曲时的应力、应变与变形纯弯曲时的强度计算弯曲正应力的分布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力学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多媒体教学:利用电子教案、动画、图片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30%。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建筑力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占总成绩的30%。
3. 课程设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占总成绩的4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建筑力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学习资料。
2. 电子教案:提供详细的课堂讲解内容,方便学生复习和预习。
3. 网络资源:推荐相关网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案例分析。
4. 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力学现象。
六、扭转与剪切1. 扭转(4课时)概述扭转时的应力、应变与变形扭转时的强度计算扭转正应力的分布2. 剪切(2课时)概述剪切时的应力、应变与变形剪切强度计算七、平面力系1. 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分解(2课时)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力矩的计算与合成2. 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2课时)平衡方程的建立平衡方程的求解方法力矩方程的求解八、空间力系1. 空间力系的合成与分解(4课时)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空间力系的平衡条件力矩的计算与合成2. 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2课时)平衡方程的建立平衡方程的求解方法力矩方程的求解九、弹性与塑性力学1. 弹性力学(4课时)弹性与塑性的基本概念弹性模量与泊松比弹性方程及其求解方法弹性位移与应力应变关系2. 塑性力学(2课时)塑性的基本概念塑性方程及其求解方法塑性变形与屈服条件十、建筑结构力学1. 概述(2课时)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结构力学的任务与研究方法2. 杆件结构的内力分析(4课时)剪力、弯矩与轴力的计算静力平衡方程的求解影响线及其应用3. 杆件结构的稳定性分析(2课时)稳定性的基本概念临界力与临界应力稳定性的判定方法4. 杆件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2课时)极限状态的基本概念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安全系数与荷载组合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30%。
【大学课件】 建筑力学电子教案
【大学课件】建筑力学电子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1 课程名称:建筑力学1.2 适用课程: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1.3 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会运用建筑力学知识分析和解构问题。
能够应用力学原理进行简单的建筑结构设计和计算。
1.4 教学时间:2学时1.5 教学方式:课堂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二、教学内容2.1 课题名称:建筑力学概述2.2 教学目标:理解建筑力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掌握力学的基本量和常见力学符号。
2.3 教学内容:建筑力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力学的基本量:力、压力、应力、应变等。
常见力学符号和单位。
2.4 教学方法:通过PPT展示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结合实例讲解力学在建筑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巩固知识点。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建筑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建筑中的力学原理。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3.2 课堂讲解:讲解建筑力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介绍力学的基本量和常见力学符号。
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力学在建筑中的应用。
3.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进行小组讨论。
选取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全班讨论和解答。
3.4 案例分析:选取实际建筑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力学原理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3.5 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强调力学在建筑中的重要性。
四、作业与评估4.1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建筑力学应用的短文。
4.2 评估:通过课堂讲解和互动讨论,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作业和短文,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建筑力学》教科书。
相关的辅助教材和参考书。
5.2 教学工具:PPT演示文稿。
建筑模型或图片。
计算器和其他辅助教学工具。
六、教学内容6.1 课题名称:静力学基本定律6.2 教学目标:掌握静力学的基本定律,包括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衡条件。
能够运用静力学原理分析简单建筑结构的受力情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1212课程考试安排表
0004
秋实楼104
西方文学与文化0780
会计学基础0061
企业管理学9053
政策科学0698
工程测量0754
心理健康教育0793
12月8日
14:00—15:20
动物微生物及免疫技术0878
0004
秋实楼104
全民健身导论0915
房地产开发0311
0005
秋实楼201
律师与公证0235
0006
成教楼502
土林工程材料0732
0007
成教楼503
土林工程材料0732
0008
成教楼504
管理心理学9095
0009
成教楼601
语文教学方法论9115
自动化制造系统0925
12月9日
16:10—17:30
马克思主义哲学0163
0001
成教楼201
国际商务谈判0578
土木工程概论0730
证券法0205
0014
秋实楼303
商业银行经营学0947
0015
秋实楼304
兽医毒理学0887
企业管理学9053
音乐教育方法论0842
机械制造工艺学0940
音乐与文化0839
12月8日
16:10—17:30
体育科研方法0914
0015
秋实楼304
计算机教育教学方法论
中级英语听力0827
0016
秋实楼305
计算机图像处理基础9124
大学英语二0047
0004
秋实楼104
鲁迅研究0360
0005
秋实楼201
财务会计学0052
景观生态学0603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建筑力学》【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一、前言(一)课程的性质《建筑力学》课程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力学基础知识,并为今后学习专业课程及考取技能证书打下基础。
它包括建筑力学基础和建筑结构基础两大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静力学基础知识,力系的平衡及工程杆件的简章内力计算,了解一般建筑结构的组成方式,对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和必要的基础知识,对结构内力有基本的了解等知识内容。
从而使学生能对一般的建筑工程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为学习后续的专业如《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平法识图与钢筋翻样》等专业课程提供一定的力学基础。
学习本课程要求有较好的数学基础知识。
(二)设计思路(1)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确定课程目标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体系,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紧密结合行业发展,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培养学生正确分析结构受力的核心能力,使其能深刻理解提高构件承载能力所采取的工程措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以课程为依据,选取课程内容本课程以宽基础、重实践、会实际的专业岗位技能要求,以够用、实用为原则,简化了三大力学的理论内容,重新划分了办学部分的知识结构,加强了力学与结构的关联性,使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得更具体。
以教学主题模块为基本单元,将结构受力分析作为组织学生课程学习的主要线索,适当使学生了解后续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使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通过案例教学等手段,使学生逐步认识到本课程的学习对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
(3)以案例分析、任务驱动为导向,组织课程教学为了充分体现任务驱动,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变本书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教学手段,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通过具体工程案例和施工图纸,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训练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建筑力学》课程教案
《建筑力学》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1.1 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建筑结构力学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包括:力学基础、平面力系、空间力系、弹性理论、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
1.3 适用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建筑学、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学生。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掌握力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了解建筑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3)熟悉常见建筑结构的受力分析。
2.2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建筑力学知识分析简单结构;(2)具备一定的解决建筑结构力学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3.1 授课方式采用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
3.2 教学手段(1)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开展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3)安排实验课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安排4.1 课时分配本课程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课时24课时,实验课时8课时。
4.2 教学进度(1)第1-8课时:力学基础;(2)第9-16课时:平面力系;(3)第17-24课时:空间力系;(4)第25-32课时:弹性理论、材料力学、结构力学。
五、考核方式5.1 平时成绩(1)课堂表现:30%;(2)作业完成情况:40%;(3)实验报告:30%。
5.2 期末考试(1)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70%;(2)考试内容涵盖课程全部知识点。
六、教学资源6.1 教材推荐使用《建筑力学》教材,以及其他相关辅助教材。
6.2 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以便于生动展示课程内容。
6.3 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如力学实验台、测力计、弹簧等。
七、教学评价7.1 过程评价定期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进行评价,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7.2 期末考试期末进行闭卷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建筑力学二、对象:中等专业学校建筑专业学生三、课时:68四、学分:4五、课程目标职业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从中职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基本理论的讲授以应用为目的,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重点讲授建筑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常用杆件及结构的受力分析方法、结构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方法、结构位移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具有对一般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内力分析和绘制内力图的能力;具有对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勤奋向上、严谨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工作态度;具有创新与创业的基本能力;具有爱岗敬业与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具有自学的能力;具有拓展知识、接受终生教育的基本能力。
六、教学设计思路(项目教学型、任务引领型、工作过程型、学习领域型)本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基本力学原理和理论的讲授以实际应用和后续专业课程的要求为目的,教学內容以必需够用为度,讲授结构的计算简图、结构的几何组成、静力学基础等基本知识,重点讲授常用杆件的內力分析和计算、內力图的绘制方法、应力分析和强度计算,讲授杆件的稳定性计算、內力图的绘制方法。
在教学时,有关定义、定理、性质等概念的內容按“基本了解、了解、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计算、公式运用等方法和內容按“基本掌握、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要求;有关实验按“观察、学会”两个层次要求。
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般结构受力分析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静力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杆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通过观察,了解力学实验的基本过程。
七、内容要求(参考格式)八、教学评价建议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课堂教学要注意启发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反对注入式教学方法。
学习时要注意理解它的基本原理,掌握它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特别是要学会从这些具体方法中学习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
《建筑力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建筑力学课程性质:《建筑力学》包括静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部分内容。
本课程是工程监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它以高等数学、物理学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建筑工程问题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力学分析与计算能力,是学习有关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
课程类型:专业学习领域总学时:76 理论授课学时:72 课内实践学时:4学分:4适用专业:工程监理专业1.前言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工程监理等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
是研究建筑构件和常见结构受力和承载能力的课程,是建筑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将来从事工程监理、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工程预决算、房地产开发等工作打下必要的力学基础,并能为学生将来继续学习、拓展专业领域提供一定的支持。
本课程应在学生在校学习的第二学期开设,学生应在学习之前应具备《建筑材料》、《建筑制图》等专业知识,同时并为后续学习的《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等专业课打下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强、难度较大的课程,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1.2设计思路秉承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先进行综合职业行动领域和情境分析,然后深入企业调研和行业专业研讨、确定行动领域(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高度概括、典型表述)、构建学习情境(归纳典型工作过程)、分解和确定学习任务。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1.掌握力学有关术语、分析原理、假设;2.掌握一般建筑构件和结构的静力分析方法和计算原理;3.掌握一般建筑构件和结构的内力、应力、变形计算方法和计算原理;4.熟悉实际工程中常见构件出现的承载力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方法。
2.2能力目标1.能建立和做出构件和简单结构的计算简图和受力图;2.能用静力平衡方程求出构件和简单结构的计算简图和受力图中的未知力。
3.能进行砖柱(墙)、框架中柱、脚手架立杆等轴心受力构件的内力计算和确定其承载力。
建筑力学教学大纲设计-建筑学本科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Architecture Mechanics执笔人:杜晟连编写日期:2012/6/21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编号:2. 课程性质/类别:基础课 / 必修课3. 学时/学分: 96学时 / 5 学分4. 适用专业:建筑学,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专业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建筑力学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性质。
它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几部分,分两个学期学完。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一般建筑结构的组成方式、受力性能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和必要的基础知识,对结构内力及位移的分析计算问题具有初步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对一般的建筑工程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为学习建筑结构方面的专业课程提供一定的力学基础。
(1)使学生较为具备系统的力学知识,为学习有关建筑结构方面的课程,为毕业后从事建筑设计和科研工作打下力学基础。
(2)提高学生结构分析和结构选型的能力。
通过学习各类建筑结构的组成方式、受力性能和内力及位移的基本分析计算方法,使学生了解结构的力学性能,培养学生在建筑设计中能够依据各类结构形式的受力特性选定适用的结构方案,并对受力做出初步的估量。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科学作风。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一)(96学时)1.主要内容:理论力学部分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一)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约束反力的画法和受力分析,为以后的内力分析和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静力学基本概念2,静力学公理3,约束与约束反力4,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三)课后练习1-1,1-2(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新课讲授第二章汇交力系(一)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平面汇交力系两种求解方法(几何法、解析法),建立力矩与力偶的概念,理解力偶的性质,明确力偶作为基本力素与力的异同,建立力偶系合成和平衡方程,平衡方程的应用,掌握力的平移定理。
(二)教学内容1,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2,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3,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三)课后练习2-5,2-9,2-13(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新课讲授第三章平面一般力系(一)目的与要求熟练掌握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建立及其应用,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求解未知力是静力学的重点,必须对工程实际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熟练掌握和运用。
建筑力学(静力学)课程教案
建筑力学(静力学)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建筑力学(静力学)1.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1.3 学时与学分:共计64学时,4学分1.4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学等相关建筑类专业1.5 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静力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静力学基本概念2.1.1 力的概念2.1.2 作用点和反作用点2.1.3 力的分解与合成2.1.4 力的矩与力臂2.2 静力学基本原理2.2.1 二力平衡条件2.2.2 力的合成与分解2.2.3 力矩平衡条件2.2.4 平面汇交力系和平行力系的平衡条件2.3 静力学基本方法2.3.1 受力分析2.3.2 截面力矩计算2.3.3 固定端弯矩和剪力计算2.3.4 支座反力和支座反力矩计算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讲授法:讲解静力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3.1.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培养学生运用静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1.3 实验法:进行力学实验,巩固理论知识。
3.2 教学手段3.2.1 投影仪:展示PPT课件,辅助讲解。
3.2.2 模型教具:直观展示力学模型,帮助学生理解。
3.2.3 计算机软件:利用力学分析软件进行受力分析,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4.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占比30%。
4.2 期中考试:闭卷考试,占比40%。
4.3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占比30%。
五、教学计划5.1 授课时间:共计16周,每周4学时。
5.2 授课安排:具体授课内容安排如下:第1-4周:静力学基本概念第5-8周:静力学基本原理第9-12周:静力学基本方法第13-16周:案例分析与实验实践六、教学资源6.1 教材:《建筑力学》(静力学部分),作者:X,出版社:X。
6.2 辅助教材:《建筑力学学习指导》,作者:X,出版社:X。
6.3 网络资源:相关在线课程、学术文章、论坛讨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学期:2020年春季
课程名称【编号】:建筑力学【0727】 A卷
考试类别:大作业满分:100分
说明:学生可以任选两题作答
一、已知外伸梁的荷载和尺寸如图,试确定支座A和B的支座约束反力。
(50分)
二、组合梁由AC,CD组成。
已知a,q。
不计梁自重。
试求A,B,D处的约束力。
(50分)
三、如图所示,正方形截面简支梁,长l=4m,中点作用集中力F=3kN。
若材料的许用应力[ ]=10MPa,试确定截面尺寸a。
(50分)
四、图示直径为d的圆截面杆,受到一对偏心距为e的偏心压力F的作用,试求当杆横截面上不存在拉应力时,偏心距e的取值范围。
(50分)
五、图示结构由梁AB和杆CD组成,材料均为Q235钢,其E=200GPa,[σ]=160MPa;杆CD为细长杆,两端为铰支,截面为直径d=80mm的圆形。
已知载荷F=40kN,规定稳定安全因数[n st]=5,试校核杆CD的稳定性。
(50分)
A B
三、如图所示,正方形截面简支梁,长l=4m,中点作用集中力F=3kN。
若材料的许用应力[ ]=10MPa,试确定截面尺寸a。
(50分)
五、图示结构由梁AB和杆CD组成,材料均为Q235钢,其E=200GPa,[σ]=160MPa;杆CD为细长杆,两端为铰支,截面为直径d=80mm的圆形。
已知载荷F=40kN,规定稳定安全因数[n st]=5,试校核杆CD的稳定性。
(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