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致庸的经营管理之道
看《乔家大院》学经营管理之道
![看《乔家大院》学经营管理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48bc6d8da98271fe900ef999.png)
看《乔家大院》学经营管理之道(总8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乔家大院》里的乔致庸所展示的商业才华与经营技巧值得每一个想在商界获得成绩的商人学习。
人是企业的第一要素,再好的战略再好的战术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去执行也不会有结果。
乔致庸也正是认识到人的重要性才改变晋商沿袭多年的伙计没有身股的规则,从而留住了人才、吸引了人才,使得竞争对手非常被动迫使其也改变了规则。
马荀(乔致庸包头买卖里一个最能干的伙计)点头笑笑,磨蹭着一时没走,欲言又止。
孙茂才(乔致庸重要的助手)笑道:“马荀,想说什么就说。
”马荀犹豫了半天,鼓足勇气拿出一封辞呈:“东家,我也要辞号!”乔致庸大惊。
马荀道:“对不起了,东家。
”乔致庸忍不住问:“谁委屈你了”马荀支吾起来。
乔致庸急道:“到底为什么,竹筒里倒豆子,稀里哗啦!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痛快地说!”马荀一不做二不休道:“东家,什么也不为,就是想走!”乔致庸大为生气:“你——”见马荀仍不说话,忍不住怒道:“好,我准了,找柜上清帐,走吧!”马荀一喜:“谢东家!”他一躬到地,转身就走。
孙茂才赶忙道:“且慢!东家,马荀要辞号,你也准了。
要说我不该插言,可碰巧昨天我刚刚看了店规,上面可有一条,伙计要辞号,东家说了不算,得众掌柜一起同意!”马荀有点急:“孙先生,东家这会儿就是大掌柜,他都准了我……你这不是害我吗”乔致庸看了孙茂才一眼,猛醒:“啊,孙先生说得对,我眼下正要在复字号重立商规,怎么自己先就有章不循。
马荀,你的事我一人说了不算。
你先回去,回头再说!”马荀泄气道:“东家……”乔致庸转过身去不理他。
马荀悻悻一边往外走,一遍忍不住低声对孙茂才道:“孙先生,都是你多嘴!”孙茂才大笑起来。
见马荀走远,乔致庸回头一揖:“谢茂才兄,不是你,我差点做了件错事!”孙茂才道:“知错能改。
亦是圣贤。
这些天我可打听了,眼下复盛公钱庄,谁都可以走,就是马荀不能走。
别看他只是个跑街的,钱庄七八成的买卖,都出自他手。
乔致庸的经商之道
![乔致庸的经商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48fa4336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89.png)
乔致庸的经商之道《乔家大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它讲述了一个曾经在中国商界叱咤风云的商业巨子搏击商海的兴衰浮沉。
一代传奇晋商乔致庸弃文从商,怀抱以商救民、以商富国的梦想,经过曲折复杂的风波,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实现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夙愿。
事实上,山西祁县乔家在商界的兴盛超过了200多年,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朝,再看我国现在的企业,不要说兴盛200年,能够存活50年的我们数一数能有几家。
乔致庸虽然身为旧时代的商人,但在他身上却有着许多现代商业的经营意识和经营理念。
笔者认为,乔家的经营智慧主要有以下几条。
1.做生意先做人中国有句古训:“商道即人道”。
在乔致庸看来,任何生意都是人的生意,做生意首先要做人。
因此,他把经商之道排列为“讲义为先,守信次之,而后方为取利”。
这种经营思想在具体做法上的表现就是:宽以待人,言而有信,互帮互助,不坑客,不做假,不欺“相与”,不亏伙计。
当乔致庸见到外乡讨饭的穷人时,不惜倾其全部积蓄搭建粥棚,让数万饥饿的百姓渡过难关。
逢年过节时,乔家也不忘给左邻右舍送年货,济贫弱。
正是怀着做生意先做人的这种态度,乔家的生意才得以广泛的认可,并迅速发展壮大。
万科地产的老总王石曾经说过,要做伟人就要做到三点:第一没事找事;第二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第三拿自己的事不当事。
意思是做生意就要多为别人着想,勇于奉献。
这句话无疑也反映了他的经营思想,那就是做生意先做人。
在目前的情形下,我国许多中小企业都把追逐利润作为自己至高无上的准则。
实际上这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行为。
如果企业家的目光如此短浅,那么又怎么能期望企业做长久呢?商人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没有错,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背后还有一句话,那就是以义取利的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
乔致庸对“义信利”的态度,对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警示。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过分追求利益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塑造,亦即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社会效益,最终将会得不偿失。
乔致庸的经营管理之道
![乔致庸的经营管理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74d81c2d0722192e4536f6df.png)
乔致庸的经营理念
一信、二义、三利。即以信誉
徕客,以义待人,信义为先,利 取正途。 人弃我取,薄利广销,维护信 誉,不弄虚假。 求名求利莫求人,需求己。惜 农惜食非惜财,缘惜福。 达则兼济天下,汇通天下 雄才大略,不拘一格用人才 与员工平等互利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审时度势,精明投资
乔致庸开办票号,从不从票号中抽出红利, 而是将所有红利再一次投入到资本中,使得票号 快速增长。 乔致庸不仅在资金上投资精明,对人 脉投资更甚。 一是帮助张之洞;二是帮助左宗棠 西征;三是帮助李鸿章组建北洋舰队;四是帮助 慈禧流亡政权。
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左宗棠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 是清代著名的晋商代表乔致庸的宅第。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商业世家
乔家的从商之路从乔致庸的祖父乔贵发开始, 早早加入了“走西口”经商行列。在包头和一秦 姓同乡合作,生意越做越大,主要业务是油、酒、 米、面、粮盘、钱盘等生意,成为后面乔致庸的 事业基础。 乔贵发有三个儿子,长子全德、次子 全义,三字全美。乔全美即是乔致庸的父亲。乔 全美接管包头的生意后,其店铺又有了较大发展, 乔家此时家境比较富裕。乔全美有两个儿子,长 子致广,次子致庸。乔致庸幼年父母相继去世, 由长兄致广抚养长大。
华商经营管理之道
第九讲
——乔致乔家大院的“亮财主”
乔致庸(1818 ~ 1907年),字仲登,号晓池, 乔全美之子,乔贵发之孙,山西祁县乔家第三代 传人,晋商著名人物代表。堂名叫在中堂。乳名 叫亮儿,乡人成为亮财主。他出身商贾世家,是 乔家门中最长寿的人,活了89岁。一生娶有6妻, 6妻留下6子11孙。当国家到了国将不国的境地, 大批银子流向海外时,他一改往日不治家宅的习 惯,于同治初年耗费重金扩建祖宅,修建了著名 的乔家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 筑的一颗明珠”。
中国历史上最会做生意的人之商训!
![中国历史上最会做生意的人之商训!](https://img.taocdn.com/s3/m/73b71a1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d.png)
中国历史上最会做生意的人之商训!如今这社会上班难,做生意更难,上班虽然辛苦,但旱涝保丰收,做生意不但收成难保,有的甚至赔的血本无归,倾家荡产,回头看看古代人是怎么做生意的吧,做的又是什么生意呢?第十位儒商子贡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有却不骄奢,怎么样?孔子说:已经很不错了,但比不上贫穷却能乐道,富有却能好礼.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以商养儒、博学儒雅、亦商亦文、文商互成,有子贡的经济基础孔子才能游历诸国,孔子的成就离不开子贡的帮助。
端木赐字子贡第九位巨商吕不韦吕不韦于是归家与父亲说:“耕田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十倍。
”吕不韦又问:“贩卖珠玉,或获利几倍呢?”父亲说:“百倍。
”吕不韦又问:“立一个国家的君主,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无数。
”吕不韦说:“如今努力耕田劳作,还不能做到丰衣足食;若是拥君建国则可泽被后世。
我决定去做这笔买卖。
”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异人后大喜,说:“异人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
”(成语“奇货可居”的出典,“异人”即嬴政)。
第八位商祖白圭•“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
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疆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
【译文】经商发财致富,就要像伊尹、吕尚那样筹划谋略,像孙子、吴起那样用兵打仗,像商鞅推行法令那样果断。
如果智能不能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善于取舍,强不会守业,无资格去谈论经商之术了。
•“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译文】能够吃清淡平常的实物,忍得住嗜好和欲望,穿衣节俭,和手下的仆人一同吃苦,一起享乐,这样做起事来,效率更高。
诚信经商寓言故事
![诚信经商寓言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61402f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f.png)
诚信经商寓言故事是经商之道,商业途中,很多人都会因为利益的诱惑而失去了诚信的本心,诚信经商的教你找回自己的良心。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诚信经商寓言故事,希望对你有用!诚信经商寓言故事篇1:一毛钱与“诚信”有位哲人曾说过,人的境界可以分为五种,追求真善美乃是最高的境界。
这其中的“真”,便是“诚信”。
在“健康”、“美丽”、“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这七个人生背囊中,我们可以丢弃“美丽”而粗陋,可以丢弃“金钱”而贫穷,也可以丢弃“荣誉”而平凡,但切不可丢弃“诚信”而欺诈。
诚信可以是对情感而言的。
伯牙、子期,一个抚琴,一个听音,衣袂飘飘,风清云淡,于是在高山流水中结为知音,并庄严约定;后来,故人逝去,再无知音,伯牙宁可断琴。
这“约定”与“断琴”,便是对友谊的诚信。
诚信亦可对事业而言,方志敏,一位无私的共产党员,他的遗书可谓朴实而又感人:“我经手的钱有上百万,但我知道那是普通百姓的血汗钱,是用于革命事业的。
”相信这番话会令当今的“伸手派”汗颜。
这遗书,体现了入党宣誓时定下的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诚信,千金难易!或许你会说:对知音诚信,对事业诚信,我懂;但毕竟太高尚了,难以企及!如果真的如此,那你至少还可以从“一毛钱”入手去拥抱诚信吧……曾经有这样一位老太太,一贫如洗。
她东拼西凑地开了一家零件批发商店,多年之后竟然腰缠万贯。
何以至此?因为她坚信“一毛钱”中有诚信,即每盒零件只赚一毛钱。
有一次,买方算错了钱,老太太立即转了几趟车,亲自把钱送还。
如今,这位文盲老太太依旧过着多年前的清苦日子,依旧“一毛钱”的诚信,丝毫未因富裕而“昏头”。
有人问她为何这样做,她只是说:“我觉得舒坦。
”区区“一毛钱”,何足挂齿,但其中包含了多少哲理啊!在当今,物质已越来越富足了,但更应“富足”的应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人”字的一撇一捺,是互相支撑的;人人处在社会当中,何不多给彼此一点“诚信”的支持?诚信与成功是连在一起的。
乔致庸的经商之道
![乔致庸的经商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6510b018c281e53a5802ff42.png)
乔家是如何化解财务危机的
![乔家是如何化解财务危机的](https://img.taocdn.com/s3/m/6bd0618802d276a200292ee9.png)
在 中 国古代 只是 个 日常 管 理者 并 无 实权 。乔 家陷 人 财 务 危 机 后 ,曹 掌 柜积 极 筹 资 。 由于历 史 条 件 限制 ,当 年祁 县 既 无银 行 进 行 贷款 ,也 不 可 能发 行 公 司 债券 或 股 票进 行融 资 ,只能 向关 系 良好 的上 下游 贸易伙 伴借 款 了。 剧 中 ,乔 家为做 高梁 霸 盘一 共投 入 了百万 余 两 白银 。
四、乔 家如何 化解 财务 危机
昌争 做 高梁 霸盘 ,耗 空 了乔 家家底 ,银 子都 变 成 了高粱 , 堆 积 在库 。并 且 ,包 头 的商 家 听信 达 盛 昌 的挑 拨 ,正 一 批 一 批地 到 乔 家 闹着 要 清 账 ,若 乔 家在 3 月 内不 能拿 个
出足 够 的银 子 清 账 ,就 要破 产 还 债 。这 时 ,乔 家 正 面 临
密 切 相 关 。这 些 年来 ,在 会 计 准 则 国际 趋 同化 进 程 中 , 国 际会 计 准 则对 我 国金 融 市 场 的影 响 日益 显 著 。但 趋 同 不 代 表 我 国 一 定 要 照搬 照抄 国 际会 计 准 则 的有 关 规 定 ,
新政作为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有效补充规定, 其 对 贷 款减 值 和 贷款 损 失 的确 认 与 计 量 ,同样 涉 及 各种
乔 家 高 粱 霸盘 失 败消 息 走 漏 ,甚 至在 乔 致 广停 丧 在 家 的时 间里 ,乔 四爷都 亲 自登 门要 债 ,还 怂 恿乔 致 庸 把 乔 家老 宅 抵 出去 。 乔致 庸 从 曹掌 柜 口中得 知 借不 到银 子
1经 营 活 动 产生 的现金 净 流 量 为 负 。乔 家 的危 机 表 .
计 准 则 质 量 高低 的标准 ,更 应看 它 是否 能 够适 应其 经 济 环境 发 展 的 需 要 。我 国作 为 发 展 中的 新 兴 市 场 经 济 体 ,
从《乔家大院》中学经营管理
![从《乔家大院》中学经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1c2b217f18583d0496459fe.png)
从《乔家大院》中学经营管理企业要想做大必须要有品牌观念,必须要对消费者负责应始终以消费者的利益为中心,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从而使品牌获益。
产品质量是品牌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产品质量有问题是根本没有资格去做品牌的,也是不可能做大的。
乔致庸明白这个道理也做到了,我们来看下面这个小片段。
孙茂才笑笑,把目光投向路边晒太阳的几位老人。
乔致庸心中一动,径直走上前去,深施一礼,与他们攀谈起来。
乔致庸只说自己是山西来的客商,想跟复字号做些生意,出来打听一下复字号的口碑如何。
这些老人闲来无事,七嘴八舌地讲起来:“这复字号可不比从前啦,这些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像当年复字号老掌柜乔贵发那样,你买一斤胡麻油他给你一两一的事,再也不会有了……”一个老人说的起劲,竟手中拐杖敲得咚咚响:“告诉你,就这一阵子,复字号卖的胡麻油都不香了,搀了假!”旁边一老人附和道:“是这样!昨晚上我媳妇儿还说呢,怎么这复字号通顺店的胡麻油一股陈年棉籽油的味儿!”乔致庸听的又惊又怒,向几位老人一躬到地。
刚要走,唯见一老人赶上几步拉住他又叮嘱道:“年轻人,我多说一句啊,你现在跟复字号做生意可要小心点了……”乔致庸连连称谢。
乔致庸怒冲冲的和孙茂才干到复字号通顺店时,偌大的店堂冷冷清清几乎没人,唯见一个无赖兮兮的伙计正和以为老人拉扯争执。
老人一见乔致庸他们进来,赶进道:“官爷瞧瞧,这里的胡麻油不香,我不愿意买,这伙计就这样扯着我。
”那伙计一点不怕,继续扯着老人蛮横道:“老东西,你胡说八道什么呢?说我麻油掺假不香,就是败坏本店的名誉,我要揪着你理论!”乔致庸气极了:“还不放手,一点规矩都不懂吗?”那伙计脸一横:“关你何事?你是哪里来的葱啊?”孙茂才喝道:“放肆,这是乔东家,叫你们掌柜出来!”乔致庸满脸通红,回身对老人拱手道:“老人家,让您受委屈了,在下是山西祁县乔家堡的乔致庸,本店的东家。
这个伙计刚才对您无礼,是乔致庸用人无方,我这里给您赔罪了。
”老人心颇善,赶紧道:“哎呦,这可当不起。
历史解密晋商世家出身的乔致庸是如何发家致富的?
![历史解密晋商世家出身的乔致庸是如何发家致富的?](https://img.taocdn.com/s3/m/c1e0b077561252d380eb6e23.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晋商世家出身的乔致庸是如何发家致富的?
导语:乔致庸简介说道乔致庸简介,人们的第一反应应该就是乔家大院里面的人物了吧。
乔致庸是乔家第四代的当家人,是山西人,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商
乔致庸简介
说道乔致庸简介,人们的第一反应应该就是乔家大院里面的人物了吧。
乔致庸是乔家第四代的当家人,是山西人,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商的家族里。
《乔家大院》乔致庸剧照
在乔致庸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和母亲就早早的离开了他,就剩下他与他的哥哥相依为命。
乔致庸的哥哥便担起了又当爹又当妈的责任,挑起了家里的生意,抚养幼年的乔致庸。
乔致庸从小聪慧,且特别爱看书,尤其是儒家思想的书籍,他本想走上做官之路,奈何他刚刚考中秀才,他的哥哥却离开了人世,丢下乔家的生意无人接。
乔致庸没办法,只能放弃自己想要的走得仕途,走上了从商之路。
可能与从小看得书籍,学的知识有一定的关系,乔致庸对待人都非常的随和,更是特别讲究诚信,用“德”来经营生意,他的一生之中更是做尽了善事。
在乔致庸秉承的诚信与“以德为商”的信念下,他的不断努力终究换来了乔家的生意慢慢的缓和,甚至一日比一日兴隆。
到了清代末期,乔家的资产更是以千万两白银估算的,在那样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乔致庸代表晋商能够走向全国,这若不是有一定的能力和韧性是不一定能够做到的。
到同治皇帝后,清政府衰亡的裂痕愈来愈明显,乔致庸开始大兴土木,修建家宅,遂有了后来山西民居的代表建筑“乔家大院”。
乔致庸一生娶过六个妻子,因为乔家祖训不许纳妾,乔致庸的六个妻子都是先后续弦娶的。
乔致庸有六个儿子,乔致庸晚年的时候,
生活常识分享。
晋商首富乔致庸:反败为胜——揭秘致富的秘诀……
![晋商首富乔致庸:反败为胜——揭秘致富的秘诀……](https://img.taocdn.com/s3/m/9ce7603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d.png)
晋商首富乔致庸:反败为胜——揭秘致富的秘诀……乔家的第一代乔贵发大约是乾隆年间人。
乾隆初年,乔贵发为做生意走西口,在包头一个当铺当店员。
十余年后乔贵发和秦姓同乡开了一个小字号广盛公。
后来生意不景气,广盛公面临破产。
但广盛公的许多生意伙伴认为广盛公东家为人处世不错,不忍看他们破产,相约三年后再来收欠账。
三年后,乔贵发不但还清欠款,生意还重新复兴,把广盛公改名为复盛公。
这已经是嘉庆年间的事了。
这个故事似乎已经奠定了乔家经商重诚信的基础。
而将家族生意乃至票号生意发扬光大的,正是乔贵发的孙子乔致庸。
历经两代人经营,到乔致庸出生时,乔家家境已经比较富裕。
乔致庸青年时代已经考中了秀才,他的生活本来应该与商道无关的。
“当时乔家有三门。
一门人丁不旺,二门已经出了5个举人,家里竖了5个石旗杆,生意则是乔致庸所在的三门主要在做,但三门却没出过一个举人。
乔致庸的大哥有个愿望,就是希望乔致庸能给三门挣个举人,竖个旗杆。
如果将来能再中个进士,这辈子的任务就提前完成了。
然而没想到咸丰初年,北方捻军和南方太平军起义,南北茶路断绝,乔家当时在祁县的大德兴丝茶庄主营生意就是丝茶。
乔家虽然主营丝茶,但在当时山西商人中也并非最大。
乔致庸的大哥因战乱对生意的重大打击而一病不起,本来将以一介儒生终了的乔致庸于是不得不接手家族生意。
从咸丰初年到光绪末年,乔致庸的人生经历了整个清朝晚期。
接手家族生意后,他却在社会动荡、兵荒马乱的清朝晚期把乔家的生意推到了顶峰,尤其是乔家的票号生意。
乔致庸当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疏通南方的茶路、丝路。
当时乔家还没有涉及票号生意。
那时已经有了平遥的日升昌票号,现在找到的最早证据是日升昌在1823年分账的记录,当时是5年一次。
不过公认在日昌升之前,平遥就已经有了商号经营汇兑。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票号是平遥人而不是祁县人开创的。
当时票号很少,全国也只有5家,其中最大的日升昌也只有7个分号,且不和中小商人打交道,影响非常有限,一般小商人还必须带着银子做生意。
乔致庸的经营管理之道
![乔致庸的经营管理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d9e856d70c22590102029df8.png)
乔致庸的经营之道及启示黄思明摘要:因乔家大院而喜欢了乔致庸这个人,他的经营管理之道给我的许多启示,在看了一些文章和关于乔致庸的书籍后,研究了他的经商的方法,他的一些好的精神品质,他的用人之道,他的为人处世的方法,经营管理的法门。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他的许多经商之道管理手段都是可以让现代许多企业去借鉴的。
他的成功之路处处都有着他个人所受文化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诚信儒商用人规章制度第一次知道乔致庸这个人是在当年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里面,《乔家大院》讲述的是一个山西晋商乔家如何在危难之中一步步成长起来,最终成为整个大清国的首富,并奠定了山西晋商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的故事,故事中虽然有些夸张虚幻的事,但是里面体现的许多包括经营管理之道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都是真人真事改编而成,那么历史上的乔致庸又是什么样的人呢?首先我先来简单介绍下乔致庸这个人,乔致庸字仲登,号晓池,山西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乔家史上第四位当家人。
嘉庆二十三年,乔致庸出生于山西祁县的一个商贾世家,父亲乔全美,幼年父母双亡,由兄长乔致广抚育长大。
少年时期因兄长病故,乔致庸弃学从商,开始掌管乔氏家族生意。
在他执掌家务时期,乔氏家族事业日益兴盛,成为山西富甲一方的商户。
其下属复字号称雄包头,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
另有大德通、大德恒两大票号遍布中国各地商埠、码头。
乔致庸本人也被称为“亮财主”。
19世纪末,由于连年战乱,清王朝逐渐走向衰落,大量白银外流。
晚年的乔致庸一改以往不治家宅的传统,于同治初年(1862年)开始在家院附近购置地皮,大兴土木,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宅院,即著名的“乔家大院”,至今保存完好,是山西民居的代表建筑。
[1]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知道乔致庸本来是个想要考取功名的书生,因为兄长的病故才弃学从商,这对他后来的商业经营有着重大的影响。
“人弃我取,薄利广销,维护信誉,不弄虚伪”,这正是深受儒学思想的乔致庸的经营理念。
乔家大院中体现的管理学思维
![乔家大院中体现的管理学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cad74c4abe23482fb4da4c1a.png)
乔家大院中体现的管理学思维《乔家大院》是一部成功的电视剧,更是一部催人泪下的商业童话。
本剧讲述了一代传奇晋商乔致庸弃文从商,怀抱以商救民、以商富国的梦想,经历千难万险终于实现了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故事。
对电视剧的剧情不再是重点,而是对电视剧纵观前后的乔家的管理营销思维模式做了思考与总结,突然最重要的感受,乔致庸作为董事长兼总经理的角色,能够从几间小铺子做到’货通天下,钱通天下”,分号遍布全国各大城市。
乔家发展的商业之路也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雏形,而乔家管理团队先进的管理理念对于我们目前的企业管理,也有很多借鉴的意义。
首先对于电视剧的管理团队给与合理的定位,乔致庸,当值无愧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从其祖辈和大哥手中接过几间铺子,然后在其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正确领导下,取得企业快速发展;孙茂才,定位为人力资源总监,能够唯才是用,为乔家管理团队选拔并培养的大批中高端人才,辅佐总经理治理乔家的管理团队,并为以后南下扩展。
北方扩展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曹掌柜,相当于财务总监,为乔家的大业提供坚实的财务后盾支持,在做好财务本质工作“算盘算账“的同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不同的”融资方式“,包括和同行竞争对手的合作共赢策略,和政府的合作,争取政府资源的支持,为乔家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投资保障;乔家二奶奶,做为董事长的夫人,定位于乔家企业的党委书记兼营运后勤部长,积极支持并鼓励乔总经理勇敢走出去拓展市场,并做好企业宣传和后勤保障工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利用她父亲的财力和影响力,最后在北京,生死存亡关键时候挽救乔家企业,使企业度过危机,顺利发展;无论出现任何异常变动,都坚信企业的发展一定会成功,为前方营销团队的市场开拓提供坚实的后方支持;马旬,定位为乔家企业的营销总监,后起之秀,从企业的基层干起,成绩优异,在孙总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下,不论资排辈,唯才是用,百乐善事千里马的精神,力排众议,年纪轻轻就提拔为部门总经理,并分配股份,实现年终分红,让其心肝情愿和企业共同发展,同生死,共存亡,也可以说是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献身精神,并根据营销业绩很快提升为西北营销事业部的副总经理,因为其独特的营销理念,把生意深入做到了蒙古大草原,取得了独特的市场份额和销售业绩;直到后来提拔全国营销事业部的总经理,为乔家企业事业集团的全国拓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从《乔家大院》谈经营系列-法人治理篇
![从《乔家大院》谈经营系列-法人治理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ce5964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c.png)
从《乔家大院》谈经营系列-法人治理篇(按:《乔家大院》中央一套播完了,虽然说片子的后面一半比较粗糙,但也基本表现出了晋商在清朝兴起的轨迹。
因此结合自己对企业管理的感情,针对乔家大院里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方面问题,从各个角度进行一些探讨。
)一百五十多年前的乔家兴办的商号,就如今天我们的企业集团一样,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民营企业的昨天的历史,今天的影子和未来的希望。
乔家是从盛而衰而以二爷手里又兴的。
我们可以从其兴衰的轨迹来看一下乔家的发展。
乔家是从其祖贵发公的上开始发家的,老一辈人的致富的原则--诚信、务实、刻苦一直延迟下来,指导着一辈又一辈人的发展。
到乔致广手里,之所以衰退,表面看来,是争做霸盘,恶性竞争的结果。
但其实,底子里的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
一方面,铺子由掌柜(现代说是职业经理人)打理,但另一方面东家(现在就应该是大股东或是老板)却在里面出主意。
最后造成的损失当然是大股东的,但是职业经理人也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
这一点,我们从剧情后来二爷处理掌柜的时候就可知道,他任用私人、包戏子、挪用公款等等,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带来了经营上的混乱和经理人的责权利不对等,最终导致了乔家的败落。
但是有人就会问,同样是这种治理结构,为什么到乔致庸手里就兴盛了呢?其实,在乔致庸手里,虽然还是同样的治理结构,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掌柜的都非常听从他的管理,而且具体的经营行为,他都直接参与,因此实际上他成了集所有权与经营权于一身的老板。
这一点与我们现在很多民营企业的老板是一样的。
企业在创业时期,在他们的手里,由于他们的智慧、胆魄,不断开拓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这个阶段,企业高度集权,上下一心,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创业上面,都是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因此企业发展是非常快速的。
就象我们现在浙江的许多民营企业一样,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创业,短短十年左右,就成长为上亿甚至十几亿的大企业,他们的创业者都跟乔致庸一样,有着传奇色彩,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商业神话。
观《乔家大院》品经营理念
![观《乔家大院》品经营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c512080c6c85ec3a87c2c520.png)
观《乔家大院》品经营理念乔家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约十六亩)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
综观全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俯视成“喜喜”字形,精工细做,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石木雕,被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电视剧《乔家大院》展现的是一代著名晋商乔致庸的经商经历。
虽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其中所蕴含的经营理念、商业之道让人深思。
21世纪的商战,虽已经改变了传统的经营模式,但传统的经营之精华却始终贯穿于现今商战之中,是现代商战有效制胜的法宝。
乔致庸是商人之中成功的典型,从他的身上所反映出来的商人风度,至今仍值得我们探求。
那么,究竟是什么成就晋商的传奇呢?一下是我们小组的见解:第一:乔致庸将信、义、利作为经营之行为准则。
他主张,经商首要重信,其次重义,最后才重利!无可非议,商人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但是,对于“以义取利”为核心管理思想的晋商乔致庸而言,计谋和策略是企业成功的利箭,但诚信的品质更为至关重要!乔家复字号名下通顺店卖的胡麻油掺假,乔致庸得知此事后非常愤怒,当即命令通顺店掌柜伙计去柜上算账辞号。
为挽回商誉,又命令顾天顺和通顺店李掌柜连夜写出告示,贴遍包头城,说明通顺号掺假事宜,并将掺假的胡麻油以每斤一文的价钱卖作灯油!同时,凡是近期到通顺店买过胡麻油的顾客,都可以去店里全额退银子,并可以低价购买不掺假的胡麻油,以示赔罪之意。
乔致庸宁可忍受眼前的巨大利益损失,也要大力挽回商誉,无偿退货换货,毁销假货,虽然损失不少银两,可是却保证了品牌信誉。
商人重利,无利不足以从商,不足以扩张,但是优秀的商人懂得舍小利而谋大利,守着诚信和信誉,赢得顾客的忠诚,才能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商业神话。
《乔》剧中曾有一段如此感人的场景:乔致庸对刚来工作的雇员们说了这样的话:“你们心中要装有天下”,当时就有人笑了,乔致庸却认真地说:“天下苍生啊,你们要想到天下老百姓的需要,而不是想方设法卖自己的商品赚钱。
(商人智慧)—从电视剧《乔家大院》看企业管理经营与企业如何用人经典智慧。
![(商人智慧)—从电视剧《乔家大院》看企业管理经营与企业如何用人经典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3e7fe66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56.png)
(商⼈智慧)—从电视剧《乔家⼤院》看企业管理经营与企业如何⽤⼈经典智慧。
(商⼈智慧)—从电视剧《乔家⼤院》看企业管理经营与企业如何⽤⼈经典智慧。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乔家⼤院》主⼈公乔致庸是乔家经商第三代⼈,⽣于嘉庆⼆⼗三年(1818),卒于光绪三⼗三年(1907),享年89岁。
乔家商业从第⼀代乔贵发起家,到第三代由乔致庸⼤⼿笔经营,使乔家成为商业巨族,故致庸可谓乔家殷实家财的奠基⼈,⼈称他为“亮财主”。
乔致庸是乔贵发第三⼦全美的次⼦,幼年读书很⽤功,中秀才后,曾雄⼼勃勃要⾛举⼈、进⼠的仕途。
可是天命难违,不久长兄致⼴夭亡,⽗亲也相继去世,他便成了乔⽒家族中三门的⼤梁。
于是弃儒从商,⾛上了经商之路。
乔致庸经商既有雄才⼤略,⼜多谋善断,是位商场⾼⼿。
乔家在包头开办的复盛公商号,在他的策划下发展为复盛公、复盛西、复盛全、复盛协、复盛锦、复盛兴、复盛和等庞⼤的复字号商业⽹络,基本上垄断着包头商业市场,故包头有“先有复字号,后有包头城”之说。
光绪⼗年(1884),致庸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创⽴了汇通天下的⼤德通、⼤德恒票号。
在乔致庸的经营下,乔⽒商业遍及全国各⼤商埠及⽔陆码头,业务繁荣,财多势旺,成为商场巨贾。
《乔家⼤院》让学管理的或是做管理的⼈精神为之⼀振,许多今天被视为企业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明清年代数百年间,在我们中国⼭西这块⼤地上,曾经得到⼴泛的实践和应⽤。
从《乔家⼤院》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化的精髓和荣耀被淋漓尽致地融⼊到管理当中去。
其实,博⼤精深的管理⽂化的源头就在我们中国⼈⼿⾥。
我们不应只是⼀味吹捧西⽅的教科书,⽽是应该把我们宝贵的传统管理⽂化的精髓发扬光⼤。
在《乔家⼤院》中,我们看到权责明确的两权分离的管理结构,看到对⼈⼒资本的认可和实践(⼈⼒股),尽管这些还远谈不上完善,但在基本⽅法和思路上,与我们今天从西⽅引进的⼈⼒资源管理思想颇多契合。
《乔家⼤院》中乔致庸“如何⽤⼈,如何经营”为例,探讨乔家的管理战略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
乔家大院的治理模式及运作机制分析
![乔家大院的治理模式及运作机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1525c1ce2f0066f5332235.png)
2.乔家大院的治理模式及运作机制分析在《乔家大院》中,乔致广当家时,乔家在包头因和对手邱家争做霸盘生意导致银两亏缺、货物滞销。
股东、商家纷纷上门讨要股银和货款。
危难之际,不但没有商家愿意借银子帮助乔家度过难关,反而都窥视着乔家的产业伺机瓜分。
乔致广去世后,大太太立即命人召回在太原参加科举考试的乔家二少爷乔致庸,并强迫他放弃青梅竹马的恋人江雪瑛,迎娶绰号"山西第一抠"的陆大可之女陆玉菡,并接管家事成为乔家新任大东家。
乔致庸借助岳父的现金流重新经营,针对包头各分号欺蒙客商等行为大刀阔斧进行人事变更并制订了新店规,保证了乔家生意稳定的同时也逐步建立了以“诚信”为首的商业秩序。
乔致庸以“义、信、利”赢得了包头众商家、股东的支持和信任,乔家的生意又重现生机,在他的治理下,乔家企业逐步壮大。
他的成功不仅仅来源于他的智谋和胆识,更多的是他的领导能力和企业治理能力。
在经历一次“亚历山大”的经济危机后,乔致庸在吃年夜饭前与新员工见面,说:“做生意把生意做好了,光会吃苦不行,得会做生意,你给店里挣回银子,我不一定会夸你,但如果给店里挣回一个好名声,让人家认死了咱们店里的这个声誉,我重重的赏你,给你加薪金,给你加身股,还有,希望咱们做生意的人,不要心里只想着生意,得心里装着天下,天下苍生,碰到每一个人,你要想的就是他一年四季最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你老想着把什么东西卖给他,最赚他的钱,做一个胸怀天下的大商人”首先,在人才遴选方面,乔致庸不拘一格降人才,他看中了赶着毛驴卖花生的落魄秀才孙茂才,高薪聘请,以上宾待之。
考场落魄的孙茂才果然在商业领域展现出了他天才般的经营智慧,如:设计抓住崔鸣九、包头逼死达盛昌、巧妙换掉顾天顺、南方大胆去贩茶等等。
不仅如此,乔致庸作为大当家,爱才惜才,能冷静听取来自基层员工的最真实的心声,留下来极为普通的基层“跑街”业务员马荀。
乔致庸不仅懂得选人,还懂得用人,员工委以重任,实行财东和掌柜权责分离。
乔致庸的管理方式
![乔致庸的管理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8b19ca6eb84ae45c3b358c0a.png)
一、乔致庸对复字号变革的原因以及变革的方式1.变革的原因:管理混乱,人事动荡A.管理人员违反制度,出现了严重问题:(1)任用私人(2)私自借贷(3)私生活不检点:喝花酒、进戏院(4)中饱私囊(5)其他问题B.高官人员辞职“逼宫”联手创业的董事兼总经理顾天顺大掌柜开始担心“鸟尽弓藏”自身利益不保,于是他联合二掌柜和三掌柜一起向老板请辞,以达到威逼利用董事长乔致庸的目的。
C.基层员工集体辞职以马荀为代表的员工集体辞职,反映出基层员工对工作满意普遍低下的严峻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到复字号业务开展。
D.乔致庸心存志远,欲将复盛公做大做强复盛公在董事长乔致庸的精心运营下日渐红火,但他逐渐发现复盛公的管理体制已经老化,高管人员好大喜功,滥用职权使得公司信誉受损,人员严重流失阻碍企业发展。
在内忧外患的关键时刻,乔致庸开始策划复字号一场前所未有的管理变革风暴2.变革的方式、技巧(1)遇到危机,冷静分析,稳住大局、从长计议对于总经理顾天顺大掌柜联合二掌柜和三掌柜辞职逼宫一事,乔致庸先稳住大局。
他先让顾大掌柜暂时休养,由自己代理大掌柜,然后亲自处理大批伙计辞号一事,于是有很多跟风要挟的员工便不再闹了。
让自己由博弈的劣势转为优势。
(2)认真听取基层员工意见,查找原因,对症下药。
A.复字号最能干的伙计马荀来向乔致庸要求辞号。
马荀解释说这是惯例,徒弟满师后都要离开,因为别家给的薪金更高。
乔致庸纳闷掌柜的为什么没人辞号,得到回答是掌柜的在生意里顶着一份身股,不但平日里拿薪金,到了四年账期还可以领一份红利。
普通员工收入很低,又没有身股,因此在复字号留上三年的员工很少,留下的人却留不住员工的心。
B. 乔致庸虚心听取了马荀对复字号的意见,也十分重视马荀反映管理层个别人员违反店规,利用职权谋私利的事情。
不仅如此,乔致庸还根据马荀反映的问题,深究细问,找到问题的关键,并制定对策。
(3)实施股权计划与组织变革为了维护员工利益,留住人才,激励员工,乔致庸大刀阔斧进行管理变革,破天荒决定给所有伙计也顶一份身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乔致庸的经营之道及启示
黄思明
摘要:因乔家大院而喜欢了乔致庸这个人,他的经营管理之道给我的许多启示,在看了一些文章和关于乔致庸的书籍后,研究了他的经商的方法,他的一些好的精神品质,他的用人之道,他的为人处世的方法,经营管理的法门。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他的许多经商之道管理手段都是可以让现代许多企业去借鉴的。
他的成功之路处处都有着他个人所受文化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诚信儒商用人规章制度
第一次知道乔致庸这个人是在当年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里面,《乔家大院》讲述的是一个山西晋商乔家如何在危难之中一步步成长起来,最终成为整个大清国的首富,并奠定了山西晋商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的故事,故事中虽然有些夸张虚幻的事,但是里面体现的许多包括经营管理之道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都是真人真事改编而成,那么历史上的乔致庸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首先我先来简单介绍下乔致庸这个人,乔致庸字仲登,号晓池,山西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乔家史上第四位当家人。
嘉庆二十三年,乔致庸出生于山西祁县的一个商贾世家,父亲乔全美,幼年父母双亡,由兄长乔致广抚育长大。
少年时期因兄长病故,乔致庸弃学从商,开始掌管乔氏家族生意。
在他执掌家务时期,乔氏家族事业日益兴盛,成为山西富甲一方的商户。
其下属复字号称雄包头,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
另有大德通、大德恒两大票号遍布中国各地商埠、码头。
乔致庸本人也被称为“亮财主”。
19世纪末,由于连年战乱,清王朝逐渐走向衰落,大量白银外流。
晚年的乔致庸一改以往不治家宅的传统,于同治初年(1862年)开始在家院附近购置地皮,大兴土木,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宅院,即著名的“乔家大院”,至今保存完好,是山西民居的代表建筑。
[1]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知道乔致庸本来是个想要考取功名的书生,因为兄长的病故才弃学从商,这对他后来的商业经营有着重大的影响。
“人弃我取,薄利广销,维护信誉,不弄虚伪”,这正是深受儒学思想的乔致庸的经营理念。
乔致庸一生最重信义,据后人考证他开设的两家票号,大德通和大德丰至今一例有据可查的误兑都没有。
乔家的这种经商的诚信基础事实上是从乔致庸祖父辈那里传承下来的,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乔致庸的祖父乔贵发了。
乔家的第一代乔贵发大约是乾隆年间人。
乾隆初年,乔贵发为做生意走西口,在包头一个当铺当店员。
十余年后乔贵发和秦姓同乡开了一个小字号广盛公。
后来生意不景气,广盛公面临破产。
但广盛公的许多生意伙伴认为广盛公东家为人处世不错,不忍看他们破产,相约三年后再来收欠账。
三年后,乔贵发不但还清欠款,生意还重新复兴,把广盛公改名为复盛公。
[2]这个故事似乎已经奠定了乔家经商重诚信的基础。
而将家族生意乃至票号生意发扬光大的,正是乔贵发的孙子乔致庸。
由此可看出很多东西传承是很重要的,现代的许多企业他们的企业文化也有些类似这种家族的传承,许多好的品质,不单单是优秀的管理品质还有做人做事的一些优秀品质,通过一个好的环境慢慢培养并一代代传下去。
我认为对现代的企业而言,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是一笔昂贵的精神财富。
企业若想长久的做大做强,是一定要有一个好的企业文化的。
例如诚信这种精神品质应该是每
一个企业都必须有的。
而像我们中国的企业,许多中华传统的文化,包括一些儒家的思想,都是可以拿来借鉴和传承的,而事实也证明了乔致庸的成功离不开一些儒家的思想和一些家族文化的影响。
乔致庸的另一个为人称道的地方就是他的用人,乔致庸的商业发展的如此迅速地最大原因就是他“不拘一格降人才”。
下面几个事例把乔致庸的用人能力体现的淋漓尽致。
马荀,本是复盛西字号下属粮店里的小掌柜,不识字,但经营有方,盈利不小。
乔致庸便给他一副资本,让粮店独立经营,他成为大掌柜后也给乔家赚回不少银子。
阎维藩,本是平遥蔚字号福州分庄的经理,给一个下级官吏支垫白银十万两帮其升迁,结果此人升为汉口将军,其胆识为同行所称道。
后因与总号有左,辞职还乡,消息传至乔家,乔致庸慧眼识人,派儿子从半路接到乔家,待以上宾之礼,聘任阎维藩为大德恒票号总经理。
他为报知遇之恩,殚精竭虑,使大德恒票号后来居上,成为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票号之一。
[3] 不仅如此,后来中国的第一任银行行长就是从乔致庸的大德恒票号出去的贾继英,由此可见乔致庸不光会用人才更会培养人才。
[4]
其实从以上几个事例可以看出一些乔致庸的用人原则,一般用人之前,首先要选人——找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
按现在的录用标准,第一关自然是硬件关。
所谓的硬件,指的是员工的学历、工作经验等等。
但乔致庸并非局限于这些硬件的束缚,而是不拘一格用人才。
给一些的确有真才实学的人以一展抱负的机会,不论他的出身地位,只要确定是人才,只要把人留下来,就一定重用。
西方人力资源管理提倡的“以人为本”就是关心、尊重每一个人。
乔致庸用人管人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善于挖掘人才,培养他的员工具备优秀的素质。
他让人才各尽其能,不问出处,真正激发了员工的潜能。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乔致庸就是一个出色的伯乐,每个企业都需要一位好的伯乐来帮他们挑选千里马
那么对现代企业而言,乔致庸这种方式就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我个人认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或者说整个的管理团队要对公司的每个员工都有一定的了解,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怠,要清楚手下的员工会做什么,能做什么,真正做到人尽其材,物尽其用,更重要的是作为高层,要能听取下面的人的意见和建议,知道员工的诉求,西方的企业在这点上做的往往比中国的企业要好。
同时乔致庸敢于大胆的提拔优秀员工这种行为也是可以给现代企业一些提示的,就是建立一个好的晋升提拔低阶员工的机制,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员工的潜能,尤其是让一些新的员工有动力,更好的发挥出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因此,一个优秀的企业不光是会选人用人更要会培养人。
最后要提到的关于乔致庸经营之道的一点就是“治家之道”。
乔致庸治家很严。
其家规有:一不准吸毒,二不准纳妾,三不准虐仆,四不准赌博,五不准冶游,六不准酗酒。
这些家规既杜绝了祸起萧墙的根由,又成为家庭持盈保泰的保证。
乔致庸先后娶过六位妻子,但都是续弦。
乔致庸将《朱子格言》作为其儿孙启蒙必读之书。
他常告诫儿孙戒“骄、贪、懒”三字。
并教育儿孙“唯无私才可大公,唯大公才可大器”;“气忌躁、言忌浮、才忌露、学忌满、知欲圆、行欲方”;“待人要丰,自奉要约”。
若儿孙有过错,则责令跪地背诵《朱子格言》。
如浪费粮食,则命跪诵若干次“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直到承认错误,磕头谢罪。
致庸还把亲拟的对联挂在内宅门上,以教育其儿孙,其对联称:求名求利莫求人,须求己惜衣惜福非惜财,缘惜福为抬高身价[5]
对现代企业的启发就是,一个企业的管理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要能做
到上行下效。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制度化管理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企业管理中,制度化管理是最靠得住的,它具有稳定性、连续性。
它不会因企业领到的变更而变更,也不会因领导的看法和注意力的变化而变化。
好的企业制度不但可以激励员工,更可以为公司树立良好的典范,建立起一种好的环境,培养属于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并传承下去。
好的规章制度就像一个能随时纠正错误的老师,可以随时规范一个人甚至一个企业,邓小平曾说过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无所遁形,不好的制度会让好人寸步难行甚至走向反面。
乔致庸订下的制度,正是延续乔家商业辉煌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这些制度,也许乔家也难逃“富不过三代”的厄运。
我们也看不到富丽堂皇的乔家大院了。
总结:乔致庸的一些经营之道,儒学思想,诚信的品质,不拘一格降人才。
严格的规章制度都是我们现代中国企业需要学习的地方。
乔致庸做为华商里面比较有名气的人,也是深受我个人的喜爱的。
在本学期通过曹老师的课了解了这么多的中国的商人,学习他们的思想,理念真的影响了我很多。
尤其是讲胡雪岩的时候,我听得很投入,也因此写了和他时代接近的乔致庸的经营之道。
以后有机会还是愿意选修曹光求老师的课的。
在此谢谢老师一个学期的指导。
[1]李尚鸿历史上真实的乔致庸 2006
[2]郭梓琳乔致庸的经济学 2006 8(1)
[3]胡枚乔家大院 2006
[4]中国产经新闻乔致庸培养中国第一任银行行长 2010
[5]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