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体与磁场教学与反思
磁场教学反思
磁场教学反思在本次磁场教学中,我担任教师的角色,通过教授磁场的相关知识和实验操作,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经过反思和总结,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首先,我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引入磁场概念时,我只是简单地介绍了相关的定义和公式,没有引入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导致学生对磁场的兴趣不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下一次教学中,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实例和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磁场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我发现在实验操作环节,我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和指导。
虽然我提供了实验指导书和相关的实验材料,但我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经验。
为了改进这一点,我计划在下一次实验中,提前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实验的步骤和原理,然后再让他们进行实际操作。
同时,我还会提供更详细的实验指导和解答学生的问题,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实验,并加深对磁场的理解。
此外,我还发现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我没有充分利用课堂上的讨论和提问来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为了改进这一点,我计划在下一次课堂中,采用更多的互动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最后,我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及时反馈和评估。
在本次教学中,我没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无法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
为了改进这一点,我计划在下一次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定期进行课堂测验和作业评估,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总之,通过对本次磁场教学的反思,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我将在下一次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同时,我也会不断反思和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
物理《磁场》教学反思
物理《磁场》教学反思引言教学是一项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的工作。
作为物理教师,在教授《磁场》这一重要内容时,我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学生互动,我发现了许多问题并总结了一些经验,这篇文章将对我的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建议。
分析与改进不足之处1.缺乏实例:在教授《磁场》的过程中,我没有充分利用实例来说明概念和定理。
这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也无法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下次我应该准备一些生动的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讲解速度过快:在讲解《磁场》的内容时,我有时会过于追求进度,导致讲解速度过快。
学生无法跟上我的节奏,造成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不牢固。
下次我应该适当放慢讲解速度,给学生更多时间思考和理解。
3.实验环节不够充分:在教学中,我没有充分利用实验来加深学生对磁场的理解。
实验是物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
下次我应该增加更多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体验和观察真实的磁场现象。
4.缺乏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我通常是以讲解的方式进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单向传递的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和无聊的情绪,他们对课堂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下次我打算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
改进措施1.增加实例:在讲解概念和定理时,我会准备一些有趣的实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例如,我可以使用磁铁和铁粉来展示磁力线的形状。
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际情况来理解抽象的概念。
2.放慢讲解速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我会适当放慢讲解速度,给学生更多思考和理解的时间。
我还会通过提问和课堂讨论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3.加强实验环节:在教学中,我会增加更多的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
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磁场的性质和规律。
我还会在实验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加强他们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4.增加互动: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我会增加一些互动环节。
磁体与磁场说课稿
磁体与磁场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了解磁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 掌握磁体的分类和常见材料;3. 理解磁场的概念及其特性;4. 掌握磁场的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5.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磁体和磁场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1. 磁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磁场的概念和表示方法;3. 磁场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磁场的计算方法;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磁体的图片和实物,引起学生对磁体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物体是如何产生磁力的吗?”2. 知识讲解(25分钟)(1)磁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首先,介绍磁体的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称为磁体。
然后,将磁体分为永磁体和暂时磁体两类,并分别解释其特点和应用领域。
(2)磁场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接着,引入磁场的概念:磁体周围存在磁力作用的区域称为磁场。
然后,介绍磁场的表示方法,包括磁力线和磁感线,并通过实验演示磁力线的形状和方向。
(3)磁场的计算方法在磁场的计算方法部份,首先介绍磁场强度的定义和单位,然后讲解磁场强度的计算公式。
接着,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计算磁场强度,并解释计算过程。
3. 实例演练(15分钟)提供几个与磁体和磁场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例如:“一根长直导线通有电流,求导线周围的磁场强度。
”通过学生的个别回答和讨论,加深对磁场计算方法的理解。
4. 拓展延伸(5分钟)展示一些与磁体和磁场相关的应用领域,如电磁铁、磁共振成像等,让学生了解磁体和磁场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导他们思量更多的实际应用场景。
5. 归纳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学生要掌握磁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磁场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磁场的计算方法。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磁体和磁场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但在实例演练环节,部份学生对磁场计算方法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巩固。
磁体与磁场教学与反思
《磁体和磁场》教学设计高邮市卸甲镇龙奔初中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活动,认识磁体和磁极,并了解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2)认识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会画磁感线;(3)知道地磁场。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计探究实验,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2)通过启发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实事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知道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探究磁场分布的过程。
难点:磁场的理解,怎样用磁感线描述磁场三、教学准备: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小磁针、硬币、大头针、铜块、铁屑、铁钉、木块四、学生预习准备:在小学自然课里,我们已学过一些简单的磁现象,请你回顾一下以前所学的容,完成下列填空:(1)磁体能吸引铁钉、大头针、小刀等物体,这类物体是由制成的;(2)指南针具有指的性质,指北的那端叫做极,指南的那端叫做极;(3)用一个磁体一端去靠近另一个磁体的一端,会出现和两种不同的情况;(4)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用磁性材料做的呢?五、教学过程:引入:当我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时,父亲给我一个罗盘,我觉得十分好奇,这只指南针不和任何物体接触,竟能始终的指向南北。
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我萌发了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印象,这事情的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道理。
——爱因斯坦提出问题:究竟,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经过今天的学习,你就会知道其中的奥秘了。
给出实物,介绍几种常见的磁铁: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小磁针。
活动一:认识磁体、磁极阅读课本,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分组完成实验探究,并汇报实验结果。
1.用磁体靠近铁钉、大头针、硬币、橡皮、铜块、木块等物体,发现磁体能吸引,物理学中把能吸引、、等物质的特性称为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磁体与磁场教案
磁体与磁场教案教案:磁体与磁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磁体的基本特征和性质;(2)能够描述磁体在不同磁场下的行为;(3)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磁体与磁场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实验探索和团队合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磁体与磁场知识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合作意识和实验探究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磁体的基本特征和性质;(2)磁体在不同磁场下的行为;(3)磁场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1)学生对磁体与磁场的具体行为的理解;(2)磁场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磁体的基本特征和性质,如能吸引铁块、指南针的特点等。
2.感知(20分钟)(1)实验引导:教师通过展示磁铁的吸引力,在黑板上标出磁铁的北极和南极,并引导学生用小磁铁模拟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
(2)实验探究:学生小组用小磁铁和铁屑实验探究磁铁的磁场形状,并在实验记录表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理解(20分钟)(1)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理解磁场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小组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总结归纳磁场的性质和特点。
4.拓展(30分钟)(1)实验设计:学生小组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磁场的性质和影响因素,并写出实验方案。
(2)实验执行:学生小组依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实验展示:学生小组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展示实验成果并给出总结。
5.总结(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磁体与磁场的关系,以及磁场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教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教学资源1.教具:磁铁、小磁铁、铁屑、指南针、实验记录表等。
磁场教学反思
磁场教学反思引言概述:磁场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磁场的概念和相关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对于磁场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们需要对磁场教学进行反思,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
正文内容:1. 磁场概念的引入1.1 清晰的定义:在磁场教学中,我们首先需要向学生清晰地定义磁场的概念。
我们可以采用图示、实验或者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入磁场的概念,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磁场的存在和作用。
1.2 基础知识的巩固:在引入磁场概念之前,我们需要确保学生对于电磁感应、电流和磁性物质等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复习和巩固这些基础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磁场的概念。
2. 磁场的特性和规律2.1 磁场的方向和强度: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详细地介绍磁场的方向和强度的概念。
通过图示、实验和计算等方式,让学生能够理解磁场的方向和强度是如何确定的。
2.2 磁场的线密度和磁感应强度:在讲解磁场特性时,我们还需要引入磁场的线密度和磁感应强度的概念。
通过实验和计算,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计算磁场的线密度和磁感应强度,以及它们对磁场的影响。
2.3 磁场的作用和应用:在教学中,我们还应该介绍磁场的作用和应用。
例如,磁场在电磁感应、电动机和磁共振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实例和案例,让学生能够理解磁场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3. 磁场的数学描述3.1 磁场的数学表示: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向学生介绍磁场的数学表示方法,如磁感应强度的矢量表示和磁场的磁力线表示等。
通过数学表示,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磁场的性质和规律。
3.2 磁场的数学计算:在教学中,我们还需要教授学生如何进行磁场的数学计算。
例如,计算磁感应强度、磁场的线密度和磁场的能量等。
通过练习和实例,让学生能够掌握磁场的数学计算方法。
4. 磁场的实验教学4.1 实验的设计和准备: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设计和准备一些与磁场相关的实验,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磁场的概念和特性。
磁体与磁场课后反思
《磁体与磁场》课后反思今天我上了《磁体与磁场》第一课时,感觉到有很多地方存在不足。
商校长、姚教导和师傅姚老师都来听了我的课。
我变得比较紧张,课上得有些不自然。
今天主要讲了认识磁体这部分内容以及磁化和去磁的方法。
主要要让学生知道磁体的吸铁性和指向性、条形磁体磁性的分布特点、磁极的概念以及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突破认识任何一个磁体都具有两个磁极的难点。
我上的这节课和师傅姚老师的课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
上完课,我自己有种说不出的难受,因为不知道差在哪里,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我上完第三节课,大家立即在第四节课就对我的课进行了点评和指导。
我总结一下,主要给我提出了这样几点不足之处。
一、我整个课思路还是有些乱,在总结磁体性质的时候,我自己对整个知识结构不能做到心中有数。
二、我的课前准备不足,上课有些慌,很多东西漏掉没有强调。
比如在做实验的时候,没有强调实验操作的规范,导致实验效果不明显。
三、课堂在一个环节进入另一个环节的时候,我不能很好的衔接。
四、我不够关注学生,只是自己讲给自己听。
这也是我最致命的弱点,导致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不高。
在做实验的时候,我不能够提醒学生去观察实验,导致实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这些意见让我对我的课堂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知道以后应该从哪些方面做改进。
第一,要充分地备好课,每一个实验在课前都要做一遍。
上课前在脑子里把上课内容理顺、理清楚。
其次,多想想课堂上上课的过程,注意中间怎么样自然过渡,多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多听课。
有时间多听听姚老师和汪老师的课,争取做到听一节课上一节课。
其他老师的课也要多听,学习他们上课的亮点,比如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
听课后要有所思考,把一些好的东西内化为我自己的东西,加以应用。
第三,提醒自己关注学生。
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当他们不听的时候,要把他们拉回课堂。
多提一些问题,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争取每节课叫十名不同的学生起来回答问题,不让学生觉得课堂上没事干。
磁现象磁场教学反思
磁现象磁场教学反思磁现象磁场教学反思我们作为教师,在上完一堂课的时候,都会对这堂课进行一次反思,总结经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磁现象磁场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磁现象磁场教学反思【1】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中已学过关于磁体的现象,在平时生活中也接触或观察过磁体,所以对磁现象并不陌生。
由于自己有生活经验,所以对如何获得磁性的方法也会有所了解,但这些东西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是有印象,缺乏理论系统地归纳和整理。
基于这些情况,我在教学设计中以四个探究实验为主线,把磁性、磁极、磁化、磁极间作用规律等基本概念交待清楚,希望以实验吸引学生眼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这一点在教学中达到了目的。
在讲授“磁体有两个磁极”时类比了“蚯蚓断肢再植”,形象生动,易于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在讲“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时,对比“电荷间作用规律”,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受益;在教“N”、“S”极表示法时引用了英语单词,加强了学科间联系,让学生从根源上了解字母表示法的由来。
再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如课前用“磁浮列车”引课,让学生感受科技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四大发明的简介让学生对我国古人的智慧由衷赞叹,为做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自制小磁针环节,教育学生要善于动脑思考问题,从一点一滴做起,将来立志做个发明家。
这几点是我在教学中要继续努力发扬的地方。
当然,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课件使用和教学环节不协调,时有课件提前或错后播放的情况;课件制作上图文搭配不协调;再者,教学过程中有些急躁、紧张,在教学环节的衔接上不自然。
还有一点,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成了主演,学生成了配角,为了让学生又快又准地完成实验,总是过于干涉,让学生没有自主实验的空间,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节公开课,从课前准备,教学实施,课后评课、教学反思四个环节,让我从思想到实践得到了再学习、再锻炼、再提高的机会。
九年级物理下册《磁体与磁场》优秀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
1. 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磁现象,如磁铁吸引铁钉、磁悬浮列车等,引发学生对磁现象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兴趣氛围。
2.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磁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他们学习磁体与磁场的欲望。
3. 简要回顾已学的电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知识铺垫。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归纳法等,对磁体与磁场的相关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3. 注重知识整合,将磁体与磁场知识与已学的电学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案例亮点
1. 创新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本案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实例和多媒体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磁体与磁场的魅力。这种教学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 以问题为导向,培养探究精神
本案例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敢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同时,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找到问题的答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倾听、尊重、沟通,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磁现象,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价值观。
4. 通过对磁体与磁场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美,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3. 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一、磁体与磁场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磁体与磁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六章《磁体与磁场》。
该章节主要内容包括磁体的性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的概念、磁感线的绘制以及磁体的应用等。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 磁体的性质:磁体的定义、磁体的两个极(N极和S极)、磁体的磁性。
2.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 磁场的概念:磁场的定义、磁场的表示方法(磁感线)。
4. 磁感线的绘制:磁感线的形状、磁感线的方向。
5. 磁体的应用:磁铁的吸附作用、磁体的指向性、磁场的分布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磁体的性质,能够描述磁体的两个极以及磁性。
2. 掌握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能够解释同名磁极和异名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
3. 了解磁场的概念,学会用磁感线表示磁场。
4. 能够绘制简单的磁感线,理解磁感线的形状和方向。
5. 掌握磁体的应用,能够运用磁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体的性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的概念、磁感线的绘制。
难点:磁感线的形状和方向的确定,磁场的分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铁屑、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磁铁、铁屑、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地球表面的磁现象,如指南针的指向等。
2. 讲解磁体的性质:介绍磁体的定义、磁体的两个极以及磁性。
3. 演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用磁铁和铁屑展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现象。
4. 讲解磁场的概念:介绍磁场的定义、磁场的表示方法(磁感线)。
5. 演示磁感线的绘制:用磁铁和铁屑展示磁感线的形状和方向。
6. 讲解磁体的应用:介绍磁铁的吸附作用、磁体的指向性、磁场的分布等。
7.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一个磁体的磁感线,并解释磁场的分布。
六、板书设计1. 磁体的性质:定义、两个极、磁性。
2.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磁场教学反思
磁场教学反思引言概述磁场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磁场教学在学生的物理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磁场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和教师角色等五个方面对磁场教学进行反思。
一、教学目标1.1 确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在磁场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清晰知道本次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1.2 强调学生能力培养除了传授知识,磁场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3 结合学生实际需求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磁场知识的同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二、教学方法2.1 多样化教学方法磁场教学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2.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参预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3 创新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尝试创新的教学模式,如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互动教学,提高学生对磁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资源3.1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为磁场教学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条件,如实验室设备、教学资料等。
3.2 更新教学资源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学资源,选择符合时代潮流和学生需求的教学材料,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和吸引力。
3.3 提高教学资源利用效率教师在利用教学资源时要注重效率,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确保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4.1 多元化评价方式磁场教学的评价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如考试、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4.2 及时反馈评价结果教师应该及时反馈学生的评价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4.3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主动总结学习经验和教训,提高学习效果。
一、磁体与磁场的学案
第十六章电磁转换一、磁体与磁场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活动,了解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2、通过观察磁化现象,知道不具有磁性的物体也能成为磁体。
3、通过活动,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4、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知道地磁场的N、S极所处的位置。
5、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磁的研究和所取得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习过程】活动1说出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磁体:。
用磁体靠近大头针时,发现磁体对大头针有作用,磁体的这种性质叫。
活动2用磁体的不同部位吸引大头针,发现磁体两端对大头针的作用最(强/弱),这两个部位叫。
把磁体悬挂起来,当它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指北的那个磁极叫。
当两个磁极靠近时,同名磁极相,异名磁极相。
活动3我们用一枚大头针去靠近另一枚大头针,这枚大头针(能/不能)吸引另一枚大头针。
说明这枚大头针(有/没有)磁性。
请观察图16-1,被磁体吸引的大头针(能/不能)吸引其它的大头针,这时它(能/不能)表现出磁性。
原来没有表现出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
活动4当用薄木板隔开磁体和大头针时,观察到磁体对大头针(有/无)作用,进一步的科学研究表明,磁体的周围存在,磁体就是通过对大头针产生力的作用的。
活动5 用小磁针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1)想一想如图16—3所示(P33),使小磁针靠近条形磁体,将会看到什么现象?(2)做一做将小磁针先后放在条形磁体周围不同的地方,记录小磁针在各处静止时N极的指向并在图16—4中标出。
(3)方法:虽然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根据来认识它。
(4)通过实验可知,磁场具有,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
确定磁场方向的方法是。
活动6(1)在用铁屑和玻璃板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的实验中,每一个细小铁屑在这个实验中相当于__________。
敲击玻璃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将条形磁体放在玻璃板的下方,在玻璃板上撒上细小铁屑,轻敲玻璃板,细小的铁屑将会按照一定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成若干曲线,这些曲线称为。
磁体与磁场说课稿
磁体与磁场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通过引入磁体与磁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磁体的特性以及磁场的形成和作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磁场相关的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 知识目标:了解磁体的特性,理解磁场的形成和作用;2. 能力目标:能够描述磁体的性质,分析磁场的特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磁场相关的问题;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磁体的特性,磁场的形成和作用;2. 教学难点:学生对磁体和磁场的概念理解,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磁体样品、磁铁、铁磁材料、磁感应线示意图、磁力计等;2. 实验准备:安全实验室,准备好相应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磁体与磁场的概念,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他们对磁体和磁场的认识,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首先,给学生展示几种不同的磁体样品,如磁铁、铁磁材料等,并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外观和特性。
然后,讲解磁体的特性,包括磁性、磁极、磁力等概念,并通过实际示范和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磁体的特性。
接着,引入磁场的概念,通过磁感应线示意图的展示,让学生了解磁场的形成和作用。
讲解磁场的特点,如磁场的方向、大小等,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探索磁场的形成和作用。
3. 实验探索(3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探索,每组学生使用磁力计和磁体样品,测量磁体在不同位置的磁力,并记录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磁体的特性和磁场的形成。
4. 知识总结(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磁体的特性和磁场的形成过程,并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澄清学生的疑惑,加深他们对磁体与磁场的理解。
5. 拓展应用(15分钟)通过提供一些与磁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思量和分析,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磁体与磁场》教学反思
《磁体与磁场》教学反思《磁体与磁场》这一节有两个重要的概念,一是认识磁场,二是认识磁感线,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活动了解磁化现象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磁化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学生学习稍微容易些,我采取学生分组演示实验,通过观察体会让学生了解这两个知识。
磁场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不易接受和理解,教材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从爱因斯坦小时候发现指南针总是指向南北,引发了他对物理知识的探究欲望,同时也希望通过一个故事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所以我采取教师演示实验处理这个概念教学,准备三个小磁针,首先用手让小磁针发生偏转,其次用嘴吹风使小磁针发生偏转,最后用一个条形磁体靠近小磁针使小磁针发生偏转。
学生结合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的学习,引导思考,当条形磁体靠近小磁针时,并没有接触,结果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这说明小磁针受到了力的作用,是谁给小磁针施加了力呢?同学们会想到是这根条形磁体,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证明在条形磁体周围存在一种凭人眼看不见的物质,顺利成章给学生建立磁场的概念。
渗透物理方法,通过形象化教学使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
本节课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动脑去学,动手去做、去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来自生活,并是有用的。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集中学生注意力,利用形象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比较难以理解的抽象物理知识,达到教学目标,特别是磁场的教学,使学生还明白,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也是可以被认识和探测的,达到渗透科学思维方法,让学生认识到磁场是真实存在。
本节课不足之处是,学生分组个别学生观察不集中,导致理解有困难。
还有个别学生对力的知识认识有些迷糊,理解抽象的磁场有一定困难,我计划通过课后练习和让学生观课网上微课进行加强。
再次让我们在物理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探究活动的看展和学生实验,严格遵循物理学科的特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并获得并理解他们应掌握的知识,从而体验学习的乐趣。
高中物理磁场教案及反思
一、高中物理磁场教案及反思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磁场的概念,知道磁场的方向和大小。
2. 让学生掌握磁感线的绘制方法,了解磁感线在磁场中的分布特点。
3. 让学生学会运用磁场的基本定律分析磁场问题。
4.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磁场的基本概念2. 磁感线的绘制3. 磁场的基本定律4. 磁场实验5. 磁场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磁场的性质。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磁场的分布和特点。
3.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磁场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引入磁场概念,让学生回顾磁体的性质。
2. 讲解磁场的方向和大小,引导学生理解磁场的本质。
3. 教授磁感线的绘制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观察磁感线的分布特点。
4. 讲解磁场的基本定律,如安培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引导学生运用定律分析磁场问题。
5. 开展磁场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6. 结合实际例子,如磁悬浮列车、电磁铁等,让学生了解磁场在生活中的应用。
7. 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8.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磁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合适,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是否有遗漏或讲解不清楚的地方。
4.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顺畅,学生是否存在困惑或质疑。
5.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磁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应用能力。
6.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磁场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作业和练习,评估学生对磁感线绘制和磁场定律应用的能力。
3. 通过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磁场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
4.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6.1磁体与磁场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16.1磁体与磁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教材,具体为第16章第1节:磁体与磁场。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磁体的概念、磁性的有无及其影响因素、磁极和磁场的性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体的概念,掌握磁性的有无及其影响因素。
2. 让学生认识磁极,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 让学生理解磁场的概念,能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体的概念、磁性的有无及其影响因素、磁极和磁场的性质。
难点:磁场及其描述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体、铁屑、小铁钉、PPT等。
学具:笔记本、笔、铁屑、小铁钉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触摸磁铁,引导学生发现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从而引出磁体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磁体的定义,阐述磁性的有无及其影响因素,如温度、湿度等。
3. 演示实验:用磁铁吸引铁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磁体的吸引力。
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磁铁去吸引小铁钉,观察并记录磁铁吸引小铁钉的情况,从而让学生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5. 知识拓展:介绍磁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磁场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可以用磁感线描述其性质。
6. 板书设计:板书磁体的概念、磁性的有无及其影响因素、磁极和磁场的性质。
7. 作业设计:(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磁体的概念。
(2)列举影响磁性的因素,并简要说明。
(3)画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并标明各极的名称。
(4)请用磁感线描述一个磁场的性质。
六、板书设计磁体与磁场1.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2. 磁性: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3. 磁性的影响因素:温度、湿度等4. 磁极:磁体的两个极,南极和北极5.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6. 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无形物质7. 磁感线:描述磁场性质的线条七、作业设计(1)磁体是具有()的物体。
A. 磁性B. 引力C. 斥力D. 摩擦力答案:A(2)磁性的有无及其影响因素包括()。
《磁场》教案
《磁场》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工作报告、活动总结、实习报告、演讲稿、规章制度、心得体会、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activity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self-evaluation,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磁场》教案《磁场》教案篇1下面是2篇关于高二物理《磁场》教学反思的范文,内容条理清晰,是篇不错的范文,大家不妨多加参考。
第16章 第1节 磁体与磁场
第16章第1节磁体与磁场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磁体具有磁性、磁极、磁化以及磁场的概念。
2.通过实验知道磁体具有哪些性质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磁场和地磁场的南北极,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学会归纳磁体的性质,感知磁场的存在,能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磁体有哪些应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研究成果及磁现象的研究方法,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二、重点难点:重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难点:对磁场与磁感线的认识三、新课教学1.了解学生整体学习情况教师收取部分学生的预习案,检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投影部分学生预习案,并给与简单评价。
2.学生展示:(1)什么叫磁性?磁体中磁性强弱如何分布?通过看书和与家人交流,说说你的认识。
(学生个体展示,以抢答的方式,谈自己的看法,比看谁的回答规范。
)教师做好组织工作,防止出现混乱,掌控时间在1-2分钟(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有规律吗,你觉得该如何寻找规律?说说你的方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要求学生要提出猜想,能够说出较明确的验证方案。
)教师对语言表述不完善的方案梳理词句,使学生尽快表述准确。
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做好准备。
(3)铁钉在靠近而没接触磁铁时就能被磁铁吸引,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仔细阅读P33活动16.2,你能从中获取哪些相关知识?(学生要从阅读中尽可能知道如下信息:a: 铁钉能被磁铁吸引,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b:铁钉没有接触说明在磁铁和铁钉之间存在某种物质c:磁场是看不见吗,摸不着,但确实存在的物质(如空气)d:磁场是有方向的e:磁体周围的磁场方向可以通过小磁针展现出来,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f:磁场方向总是从N出来,进入到S极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表扬回答好的、发言积极的同学。
(4)你知道什么是磁感线吗,你会画磁感线吗?画画看,会有收获的呦。
教师通过学生举手示意,了解学生本题完成情况,抽取个别学生的予以展示,并给予适当的评价。
磁场教学反思
磁场教学反思一、引言磁场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磁场的概念和相关知识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对我在磁场教学中的反思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掌握磁场的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磁场的知识解决与磁场相关的问题,能够进行磁场的实验观测和数据处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磁场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磁场的起源和性质,介绍磁场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磁场的表示方法:通过示意图和磁力线的绘制,匡助学生理解磁场的空间分布和方向。
3. 磁场的计算方法:教授磁场的计算公式和相关的数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磁场强度和磁场力的计算。
4. 磁场的实验观测:设计适当的实验项目,让学生亲自进行磁场的观测和测量,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
5. 磁场的应用:介绍磁场在电磁感应、电动机、磁共振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磁场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摹拟法: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或者实验现象,引起学生对磁场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 探索式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主动发现磁场的规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磁场的示意图、实验视频等,增强学生对磁场的理解和记忆。
4.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预度、注意力集中情况、问题回答的准确性等,评价学生对磁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价: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和结论等,评价学生对磁场实验的理解和实验技能。
3. 作业评价:布置课后作业,包括选择题、计算题和应用题等,评价学生对磁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磁体与磁场说课稿
磁体与磁场说课稿一、说课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磁体与磁场的基本概念,掌握磁体的特性和磁场的形成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索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磁体的特性和磁场的形成规律,教学难点是匡助学生理解磁场的概念和磁场的形成原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磁铁、铁屑、磁力线示意图、实验器材(如磁力计、铁砂盘等)。
2. 教学素材:与磁体和磁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实验准备: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所需的磁体和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一个问题或者一个引人入胜的实例,激发学生对磁体与磁场的兴趣。
例如,可以问学生:“你们知道磁铁是如何吸引铁物体的吗?”2. 概念讲解(10分钟)在黑板上绘制磁力线示意图,解释磁力线的概念和特点。
引导学生理解磁力线是磁场的一种表示方法,磁力线的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磁力线的密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3. 磁体特性介绍(1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磁体,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磁体的两极性,即北极和南极,以及不同极性之间的相互吸引和相同极性之间的相互排斥。
4. 磁场形成规律(15分钟)通过展示实验器材和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磁场的形成过程。
例如,可以使用铁砂盘和磁力计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磁力线的形成和磁场的强弱变化。
引导学生总结出磁场的形成规律:磁场由磁体的南极指向北极,磁场的强弱与距离磁体的远近有关。
5. 拓展应用(10分钟)通过展示磁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磁体的实际用途。
例如,可以展示磁铁吸附物体、电磁铁工作原理等内容,引导学生思量磁体的应用领域。
6. 小结归纳(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匡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磁体与磁场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问题、概念讲解、实验演示和应用拓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观察、实验和思量中逐步理解磁体与磁场的相关概念和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体和磁场》教学设计
高邮市卸甲镇龙奔初中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活动,认识磁体和磁极,并了解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2)认识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会画磁感线;
(3)知道地磁场。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探究实验,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2)通过启发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
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实事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知道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探究磁场分布的过程。
难点:磁场的理解,怎样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三、教学准备:
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小磁针、硬币、大头针、铜块、铁屑、铁钉、木块
四、学生预习准备:
在小学自然课里,我们已学过一些简单的磁现象,请你回顾一下以前所学的容,完成下列填空:
(1)磁体能吸引铁钉、大头针、小刀等物体,这类物体是由制成的;
(2)指南针具有指的性质,指北的那端叫做极,指南的那端叫做极;
(3)用一个磁体一端去靠近另一个磁体的一端,会出现和两种不同的情况;
(4)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用磁性材料做的呢?
五、教学过程:
引入:当我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时,父亲给我一个罗盘,我觉得十分好奇,这只指南针不和任何物体接触,竟能始终的指向南北。
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我萌发了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印象,这事情的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道理。
——爱因斯坦提出问题:究竟,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经过今天的学习,你就会知道其中的奥秘了。
给出实物,介绍几种常见的磁铁: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小磁针。
活动一:认识磁体、磁极
阅读课本,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分组完成实验探究,并汇报实验结果。
1.用磁体靠近铁钉、大头针、硬币、橡皮、铜块、木块等物体,发现磁体能吸引,物理学中把能吸引、、等物质的特性称为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2.在桌面上均匀地撒一些大头针,把磁体放在大头针上,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磁体上不同部位磁性强弱一样吗?
3.把一个磁体悬挂或支起来,当它静止时,两端分别指向什么位置?
4.把一个磁体悬挂或支起来,用另一个的一端分别靠近该磁体的两端,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5.被磁体吸引的铁钉(能/不能)吸引大头针,说明铁钉(具有/不具有)磁性。
像铁钉一样,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
6.当用薄木板(或纸)隔开磁体和大头针时,观察到磁体对大头针(有/无)作用。
学生完成实验,回答上面的问题,出示板书:1.磁性、磁体;2.磁极;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4.磁化。
教师引导过渡:为什么不接触,磁体还能够对大头针有力的作用?
活动二:认识磁场
磁场是一种存在于磁体周围,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那么,我们如何认识磁场?(引导学生想到用转换法来认识磁场。
)
教师演示:当我们把小磁针放在磁体的周围时,小磁针就会受到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根据磁体的这一性质来认识磁场的。
教师实物投影指导:在一白上放一条形磁体,在磁体周围不同位置放几个小磁针,记下条形磁体以及小磁针的磁极。
学生分组实验,完成画图,并在白板上将实
验结果公布。
教师引导分析:物理学中,规定小磁针静止时N 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根据我们的实验,条形磁体周围各小磁针N 极所指的方向相同吗?条形磁体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相同吗?
学生回答:小磁针N 极所指的方向不同,说明条形磁体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不相同。
教师引导:小磁针个数太少,我们还想知道磁体周围更多处的磁场方向,可以怎么做呢?(这时学生会想到用更多的小磁针)在玻璃板上均匀撒上一些细铁屑,把玻璃板平放在磁体上,轻轻敲击玻璃板,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教师提出问题:细铁屑可以代替小磁针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联系这节课活动一的知识,得出细铁屑被磁化,就好像一个个的小磁针一样)
细铁屑形成的曲线就好像操场上的跑道,小磁针N 极所指的方向就好像运动员们跑步时面朝的方向。
然后按照细铁屑的分布磁体外部画一些曲线,按照小磁针的N 极指向,在该处表上箭头,这样就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了,这种表示磁场分布情况的曲线就叫做磁感线。
活动三:请同学们分组实验,并画出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的磁感线。
教师运用白板拉幕功能先将已经画好的磁感线遮挡,待学生交流合作完成以后再示并纠正。
根据所画磁感线,总结磁感线的特征:
信息快递:磁感线是用来描述磁场的一些假想曲线,实际上并不存在。
(1)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极出发,回到 极。
S
N N S
(2)磁场越强的地方,磁感线分布越,磁场越弱的地方,磁感线分布越。
(3)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选择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记住重点。
活动四:认识地磁场
过渡:为什么指南针能指方向呢?活动一自由悬挂的磁体静止时为什么一定指向南北方向?
请同学们阅读书本,认识地磁场,并用笔画出地理北极与南极的连线,画出地磁场的N极与S极的连线。
然后让学生讨论两条线所成的夹角,从而认识磁偏角,进而使学生了解指南针为什么不是真正指向地理南北的道理,同时,教师介绍——括及磁偏角的发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总结提升
学生回忆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当堂训练。
教学反思
《磁体和磁场》是科版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一节的学习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这部分容已经获得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在小学自然课里,也已经学过一些简单的磁现象,所以对于这节课的容并不陌生。
可是,与小学的自然课相比,这节课将学习更多、更深、更广的知识,并能使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提高,才是这节课的关键。
活动一认识磁体和磁极,传统的教学过程往往是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领下一一完成,限制了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认识磁体这个环节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教师不是更清闲,而是担负起更大的职责,问题设计的恰当与否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以上六个小活动引领学生探究并讨论,课堂轻松有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从实验中认识磁体和磁极。
讨论完毕,由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教师应该给于适当的点拨,归纳总结,出示板书,并由活动6提出问题:为什么磁体没有接触大头针也能对大头针有作用呢?从而引出磁场的教学。
活动二和活动三是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磁场、磁感线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利用小磁针进行转换,认识磁场,通过比喻成运动员在操场跑步,来认识磁感线,从而转变成直观的感性的认识,便于学生接受。
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难度是教师的引导也要考虑学生的思维的顺序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注意技巧。
认识地磁场的容让学生自己阅读,培养他们阅读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们大多采用演示、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容简单,知识点却多而杂,学习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学生学习的效率低。
本节课,我主要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认识磁体、磁场、磁感线、地磁场。
有难度的地方,让学生思考的同时给于点拨,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有趣,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