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关注改善民生第二课时
第12课关注改善民生教案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对困难群众进行及时有效 的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 权益。
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服务 质量,增进人民福祉。
住房制度改革成功案例
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加大住房保障力度,通过建设保障性住房、提供住房租赁补贴等方 式,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与挑战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1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
02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和质量,方便群众
就医。
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03
加强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和水平。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与创新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部分医疗机构存在乱收费、过度医疗等问题,影响患者就医体验和 健康保障。
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
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不足,预警和防控机制不完 善。
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性发展问题
社保基金收支平衡压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保险等社保基金支出压力增大, 需要寻找新的资金来源。
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不足
房地产市场调控
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稳定房价和租金水平,防止房地产泡沫和市 场风险。
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
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为职工 解决住房问题提供更多支持。
04
挑战与问题:民生改善 难点分析
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
教育资源地区差异
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区域间分 布不均,导致部分地区教育资源
《第12课 增进民生福祉》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增进民生福祉》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性,理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倾慕是党的奋斗目标,理解共享发展理念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室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培养为人民效劳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增进民生福祉的具体措施,探讨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途径。
2. 教学难点:理解共享发展理念的含义,认识到人民是发展的主体。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视频、案例和图片。
2. 制作PPT课件。
3. 安置学生课前预习,提前思考相关问题。
4. 准备教室互动工具,如讨论卡片、白板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切近学生生活的图片或视频,引出民生福祉这个话题,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民生福祉,以及在我们的生活中如何增进民生福祉。
(二)新课讲授1. 介绍“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当前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如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让学生认识到“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2. 讲解课程内容结合教材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增进民生福祉。
例如,如何正确看待收入差距、如何提高就业质量、如何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
3. 强调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社区效劳、公益活动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认识。
(三)教室互动1. 提问与回答:教师提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盘绕某一主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认识和沟通能力。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某些场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小结作业1. 小结: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第十二课关注改善民生课件
利用政策资源
根据个人需求和实际情况,合理利用 政府提供的政策资源,如就业、教育 、医疗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THANKS
关注弱势群体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和权益, 积极参与相关的公益事业,为他们 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
关注政策动态,合理利用政策资源
了解政策
参与政策制定和反馈
关注政府发布的政策法规和相关文件 ,了解政策内容和实施情况,以便更 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通过参与政策制定和反馈机制,为政 府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意见,推动政策 的完善和改进。
提升劳动者技能
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的技 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以适应经济发 展和产业升级的需求。
优化就业服务
针对困难家庭和失业人员,提供就业 援助和职业指导,帮助他们重新融入 就业市场。
优化教育资源的措施
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加大投入,优化教育资源的空间 布局,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
育差距。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第十二课关注改善民生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民生问题的定义与重要性 • 当前我国面临的民生问题 • 我国政府改善民生的措施 • 改善民生的意义与影响 • 个人如何关注和改善民生
01
民生问题的定义与重要性
民生问题的定义
01
民生问题是指与人民生活密切相 关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教育、 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 方面。
发展中医药事业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中医药在预防、 治疗、康复等方面的应用。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加大投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设施和服务 水平,方便群众就医。
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理顺管理体制,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 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
(最新整理)第12课 关注改善民生.ppt
25
00:54
连线职场
求职场面
26
00:54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总体素质偏低
1、劳动力整体受教育程度低
2、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
❖图片说明目前我国就业结构方面存在的 问题以及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27
00:54
中职生成才的事例
❖邓建军,江苏金坛人,毕业 于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现为常州黑牡丹集团的电气 技术总监。工作至今,邓建 军共解决企业重大技术难题 23个,独立完成技改项目 145个,参与400余个。当今 世界纺织行业公认的可用于 色织行业的18项最新技术, 黑牡丹公司已成功运用15项 ,远远高于国内外同行。
28
从一名中专毕业生成 为全国劳模、再到中 国工人杰出代表
00:54
知识型工人代表
❖他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 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 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江苏省 有突出贡献的高级技师”等荣誉称号,新世 纪全国首批七个“能工巧匠”之一,第十七 次全国党代会代表,国庆60周年之际入选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享 受政府特殊津贴,6次受到胡锦涛总书记亲切 接见,被称作“民族工业的脊梁建军像、建 军桥、建军路、建军林, “邓建军班”、“ 建军·三创班”牌匾, 29
7
00:54
情境一
❖2008秋季学期起,在全国范围实行城乡免费义 务教育,对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 科书。
8
00:54
情境二
❖从零开始的跨越:在 西藏和平解放前,适龄 儿童入学率不到5%,文 盲率高达95%。目前, 西藏自治区已形成比较 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
9
00:54
情境三
《第12课 增进民生福祉》作业设计方案
《增进民生福祉》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民生福祉,增进民生福祉的意义和途径,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和践行增进民生福祉的理念。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材料:学生需要阅读一篇关于如何增进民生福祉的案例分析,分析案例中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并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增进民生福祉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这一理念。
3. 撰写报告:学生根据阅读材料和小组讨论的成果,撰写一份关于增进民生福祉的个人或小组报告,报告应包括个人的理解、感悟和实践方案。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请人代写。
2. 真实有效:提交的作业内容需真实有效,不得虚构或夸大事实。
3. 认真思考:在阅读材料和讨论过程中,应认真思考,深入理解增进民生福祉的理念和实践意义。
4. 按时提交: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逾期提交将不予评价。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讨论参与度、报告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分值设定:作业总分为10分,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和撰写报告各占三分之一。
3.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小组互评相结合,重点考察学生的思考深度和实践能力。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在批改完作业后,将反馈意见通过班级群告知学生,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及时改进和提高。
同时,也会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对作业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增进民生福祉》这一课程中,作业设计是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这些作业,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提高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我为《增进民生福祉》第一课时设计的作业方案:1. 思考题:请列举出你日常生活中关心和改善民生福祉的具体行动或措施。
这些行动或措施对你和周围的人的生活有何影响?2. 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践行增进民生福祉的理念。
第12课 关注改善民
(一)共享人民满意教育的阳光
1 上述两个情境透视出国家采取了哪些优先发展 教育的重大举措? 2 想一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性。
成人 教育
成民 部教职 分育业 。体教 系育 的是 重我 要国 组国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想一想: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何在?
1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 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 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 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2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将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 源优势,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
第12课
关注改善民生
一 优先发展教育:学有所教 二 医疗和社会保障:普惠百姓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 了解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性和国 家优先发展教育的举措。 2 理解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 义。 3 提高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要性 的认识。
课题解疑:关注改善民生 什么是民生? 民生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 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 教育等生活必须面上。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 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优秀中职毕业生栾虹
2010年4月,我有幸成为全国2300 万中职毕业生的优秀代表之一来到 了北京参加“我的青春故事”全国 优秀中职生报告团活动。4月15日上 午在人民大会堂陕西厅受到了中共 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 副委员长王兆国同志的亲切接见, 并在人民大会堂作了令我终生难忘 的一次演讲报告,我们报告团7名成 员和700多名在校的中职生共同分享 自己的青春奋斗历程!这是我人生 当中难忘的一次经历,难忘的不仅 仅是作为一名中职毕业生得到了如 此高的荣誉,更难忘在20个日日夜 夜里和报告团成员结下的深厚友 情。
第12课关注改善民生第二课时
医疗最重基本的社会公共产品,人人不可或缺。 医疗公平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医疗保障权的公平是社会成员在生存权、发展权上公平的 重要体现。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保障全民健康的“社会安全网”,是保证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
2、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目标 建立医疗卫生制度的目标是,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3、建立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意义
有利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三)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民之所安(重点、难点)
1、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的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相互联系、 相辅相成的总体,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四个方面。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
教学内容与活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复习提问
讲授新课
本课小结
布置作业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性和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举措
一.医疗和社会保障:普惠百姓
(一)民生蓝图
教材P120情景导入,图片中涉及民生建设的那些方面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事实涉及了教育、住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
(二)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病有所医
小结:民生问题就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吃得安全 一点,房价下降一点,学费少收一点,不再为看病难、看病贵犯愁??这些貌似很“俗气”的问题,一旦处理得好,就能极大地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就能增强国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来国家与社会的稳定与否,都与民生有没有得到真正改善有关。
作业:
以自己缴纳社会保险的实例说明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
《第12课 增进民生福祉》作业设计方案
《增进民生福祉》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民生福祉的含义,了解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这一理念。
通过作业,希望学生能够:1. 增强对民生福祉的认知,明确其内涵和价值。
2. 意识到增进民生福祉与个人生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3. 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关注并改善民生福祉。
二、作业内容1.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身边的民生福祉问题,如社区环境、教育、医疗、就业等,并提出改善建议。
2. 制定增进民生福祉的行动计划:每个学生根据所在社区或家庭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增进民生福祉的行动计划,包括短期和长期目标、实施步骤和预期成果。
3. 调查报告:学生选取一个具体的民生问题(如食品安全、交通拥堵等),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善建议,并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三、作业要求1. 小组讨论:请确保每位同学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2. 行动计划:请学生认真思考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确保与实际生活相关,具有可操作性。
3. 调查报告:请确保调查过程客观真实,报告内容清晰明了,能够准确反映问题并提出有效改善建议。
4. 提交时间:请在规定时间内(如一周内)提交作业,以便教师及时评价。
5. 作业质量:请学生注重作业质量,积极思考,提出有建设性的改善建议。
四、作业评价1.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能够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
2. 行动计划和调查报告:评价学生是否认真思考、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和报告,是否能够准确反映问题并提出有效改善建议。
同时,关注报告中的数据和事实是否客观真实。
3. 完成情况:根据学生提交时间和质量,评价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
4. 个人反思:请学生在提交作业时附上个人反思,总结本次作业的收获和不足,以便日后改进。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在批改完作业后,将反馈意见及时反馈给学生,包括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改进的建议。
学生将认真对待反馈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方式,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新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第12课关注改善民生
课后反思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优先发展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天让我们一起先来学习作为民生之基的教育。
【讲授新课】
第12课 关注改善民生
一、优先发展教育:学有所教
(一)教育是兴邦之本
1、 情景一:2008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国家助学金达到308亿元,其中,中职学校的国家助学金超过一半。资助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后,受资助的学生达1600万人,占当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的90%。
2、社会保险
(1)含义: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在劳动者因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及死亡等原因,暂时或永久失去生活来源的时候,依法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保证公民和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2)范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事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3)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
3、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性(重点)
第一、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的重要基础。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
教育是重要的公共产品,涉及千家万户,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体现教育公平。
3、以我校部分学生的就业实例让学生在此领悟中职生也有很好的就业前景。
4、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中职生遇到了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好时期,更应该珍惜学习机会。
总之:从现代化建设对不同层次人才需求的结构、数量上看,从中职生的继续升学途径上看,从中职生的就业渠道上看,中职生大有前途。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主要途径,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上职业学校大有发展前途。
第12课关注改善民生教案
关注改善民生教案
教学过程
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三)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民之所安(重点、难点)
1、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的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四个方面。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
2、社会保险
(1)含义: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在劳动者因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及死亡等原因,暂时或永久失去生活来源的时候,依法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保证公民和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2)范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事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3)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
个人不需要缴纳。
“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3)特点
A强制性B互济性C储蓄性D补偿性
(4)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3、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
4、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因各种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成员给予无偿救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救助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层次。
5、社会优抚: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军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各种优待、抚恤、养老、就业安置等待遇和服务的保障制度。
以自己缴纳社会保险的实例说明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
出示图表,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总结,教师讲解,以加深对教学重点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
第12课-关注改善民生
主备人:杨美佳第12教案第五单元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教学过程
1、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的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四个方面。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
2、社会保险
(1)含义: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在劳动者因
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及死亡等原因,暂时或永久失去生活来源的时候,依法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保证公民和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2)范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事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3)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
个人不需要缴纳。
“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3)特点
A强制性B互济性C储蓄性D补偿性
(4)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3、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
4、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因各种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成员给予无偿救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救助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层次。
5、社会优抚: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军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各种优待、抚恤、养老、就业安置等待遇和服务的保障制度。
以自己缴纳社会保险的实例说明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
出示图表,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总结,教师讲解,以加深对教学重点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
第12课 关注改善民生优先发展教育
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人才,谱写了
新泰教育的新篇章。新泰教育的发展是新
中国教育60年辉煌成就的一个缩 影,它承
载了人才的培养,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 展。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事关民族 出示“中职学生资助
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优先发展教 卡” 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今天让我们一起先来学习作为民生之
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建 设人力资源强国。 第三、教育在构 教师重点讲解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
的作用。 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
高全民族素质,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和
科学文化基础;只 有切实促进教育公
平,才能保障社会公平,落实以人为
本。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1、以两幅图片为例,说明中国急需大
量的技术工人,中职教育培养一线技
术工人,有很好的就业前景,中职生
没必要自卑。 2、以泰安一职专学生 就业顶岗实习及优秀旅游专业毕业生 为例,激励学生好好学习。 3、以我 校部分学生的就业实例让学生在此领 悟中职生也有 很好的就业前景。 4、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 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中职 生遇到了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好时期, 更应该珍惜学习机会。 总之:从现代 化建设对不同层次人才需求的结构、 数量上看,从中职生的继续升学途径 上看,从中职生的就业渠道上看,中 职生大有前 途。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职业 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主要途 径,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发展职 业教育,上职业学校大有发展前途。 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重点) (1)、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 径,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 求。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 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 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 多的高级技工。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 特别是农民多,就业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 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只有大力发展 职业教育,才能切实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 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其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人力资 源强国的必然要 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对我国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类 资源 优势,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 进步和提高劳动 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都具 有重大意义。
《第12课增进民生福祉》作业设计方案-中职思想政治高教版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增进民生福祉》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增进民生福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民生福祉的重要性和基本内涵;2. 掌握增进民生福祉的基本方法和途径;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民生、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的意识。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围绕《增进民生福祉》课程的核心内容展开,具体包括:1. 预习任务:学生需提前预习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民生福祉的定义、内涵及重要性等。
2. 课堂讨论:在课堂中,学生需就如何增进民生福祉进行小组讨论,并形成小组观点报告。
3. 实践作业:学生需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针对增进当地民生福祉的可行性方案,包括目标设定、具体措施、预期效果等内容。
4. 作业报告:学生需将设计的方案以书面形式提交,并附上小组讨论的记录和心得体会。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质量,特提出以下要求:1. 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并做好笔记,以便课堂讨论时使用。
2. 课堂讨论要求小组内成员积极参与,互相协作,形成统一观点。
3. 实践作业要求小组充分调研当地民生情况,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4. 作业报告要求内容完整、条理清晰、观点明确,字迹工整,格式规范。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和笔记质量;2. 课堂讨论的活跃度和小组观点的合理性;3. 实践作业的调研深度和方案的创新性;4. 作业报告的完成度和质量。
评价标准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需改进四个等级,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不断提高。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教师将对每份作业进行详细评阅,指出优点和不足;2. 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励学生互相学习;3. 对需改进的作业提出具体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4. 将作业反馈及时告知学生,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进行调整。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旨在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掌握《增进民生福祉》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关注社会民生、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的意识。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2课增进民生福祉课件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2课增进民生福祉课件一、内容概要民生福祉的概念及其重要性:阐述民生福祉的定义,包括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强调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角色。
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的关系:探讨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改善之间的联系,通过数据和案例分析,展现经济增长对提升民众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
政府责任与措施:强调政府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的责任和策略,包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等。
社会参与与共建共享:讨论社会各界如何参与增进民生福祉的进程,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在提升社会福利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社会共建共享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民生福祉的未来发展:分析当前民生福祉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更好地通过政策调整和社会合作增进民生福祉。
本课的目标是使学习者深刻认识到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相关政策和措施,认识到每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和责任,从而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做出贡献。
1. 介绍民生福祉的重要性和意义。
社会稳定基石:民生福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只有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如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才能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其基础就是良好的民生福祉。
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民生的改善与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需求增加,会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市场的活力。
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与民生福祉的提升密切相关。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民生福祉的提升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
只有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增进民生福祉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的重要方面。
通过改善民生,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实现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12课关注改善民生之第二框题医疗和社会保障
2、社会福利—“最高层次”
国家或社会为所有公民普遍 提供的,旨在保证一定生活 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 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 度。一般社会福利主要指社 会服务事业及设施,如教育、 科学、环境保护、文化、体 育、卫生等。
3、社会救助——“最低层次”
社会救助是指通过国家财政拨款,保 障生活确有困难的贫困者最低限度的 生活需要。
2、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脱贫三五年,一病回 从前” “得了阑尾炎,白种一 年田,救护车一响,一 头猪白养。” “小病拖,大病扛,重 病等着见阎王。”
3、中国公共卫生的巨大危机
2003年,SARS疫情爆发, 暴露出中国公共卫生的巨大 危机,当年4月26日的报告 显示,疫情已经扩散到全国 26个省份,此时国际、国内 普遍担心疫情在农村大面积 爆发。因为中国流动人口多, 而且农村没有基本的医疗保 障,农民缺乏基本的防疫常 识和手段。
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2005年底,全国参加失 业保险人数达10648万人, 全年共为362万失业人员提 供了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 待遇。 职工的工伤预防、工伤补 偿和工伤康复相结合的工 伤保险制度。 截至2005年底,参加工 伤保险的职工人数达8390 万人。
2005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医 疗保险人数达13709万人, 其中,参保职工与参保离 退休人员之比为2.66∶1。 生育保险制度主要覆盖城镇 企业及其职工,职工生育依 法享受不少于90天的生育 津贴。女职工生育或流产后, 其工资、劳动关系保留不变, 按规定报销医疗费用。
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
济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村基本医疗
保障制度。
《第12课 增进民生福祉》作业设计方案-中职思想政治高教版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增进民生福祉》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理解民生福祉的含义,了解当前社会民生福祉的现状,并掌握增进民生福祉的方法和途径。
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小组讨论: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当前社会民生福祉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要求小组内成员积极参与讨论,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2. 撰写报告:每个小组需提交一份关于如何增进民生福祉的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小组讨论的结果、提出的解决方案以及实施该方案的具体步骤。
报告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语言流畅。
3. 搜集资料:学生需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民生福祉的资料,了解国内外成功的民生改善案例,并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和经验。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本次作业需学生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 注重实践:学生需结合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非空泛的理论建议。
3. 鼓励创新: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方案,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4. 按时提交:请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逾期不予评价。
四、作业评价1. 小组讨论参与度: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是否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2. 报告质量:评价报告内容是否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语言流畅,是否能体现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资料搜集:评价学生是否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到有关民生福祉的准确、全面的资料,是否能从中提炼出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4. 创新性:评价学生是否从不同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方案,是否具有创新思维和批判精神。
五、作业反馈在评价完学生的作业后,我会将反馈信息以书面或线上形式进行反馈,指出学生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民生福祉的相关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为今后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2课 增进民生福祉》作业设计方案-中职思想政治高教版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增进民生福祉》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1. 理解和认识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性;2. 了解并分析当前社会中影响民生福祉的问题;3. 提出增进民生福祉的可行建议。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相关文献:学生需要阅读一篇关于增进民生福祉的文献,了解相关理论和政策。
作业要求学生在阅读后,总结出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和政策措施。
2. 社会调查:学生需要完成一项社会调查,了解所在社区或周边地区民生福祉的现状,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
调查报告需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3.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调查报告进行讨论,分析影响民生福祉的主要问题,并探讨如何通过集体智慧和力量来增进民生福祉。
每个小组需要提交一份讨论报告。
4. 制定增进民生福祉的行动计划:根据前述调查和分析,学生需要制定一份增进民生福祉的行动计划,包括个人、小组、班级和社区等多个层面的行动方案。
该方案需要详细阐述具体措施、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等。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需要学生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依赖他人完成。
2. 报告质量:报告应清晰、有条理,能够准确反映调查和分析结果,并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3. 时间安排: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以确保作业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4. 小组合作:小组讨论和制定行动计划需要小组成员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确保作业的高质量完成。
四、作业评价:1.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是否按照要求完成了作业,包括阅读文献、社会调查、讨论和制定行动计划等环节。
2. 报告质量:评价学生报告的准确性和清晰度,以及是否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
3. 团队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个人反思: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本次作业的收获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
五、作业反馈:1. 反馈形式:作业反馈可以通过教师点评、小组互评或学生自评等多种形式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复习提问讲授新课
`
"
<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性和国家优先发展
教育的举措
一.医疗和社会保障:普惠百姓
(一)民生蓝图
教材P120情景导入,图片中涉及民生建设的那些方
面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
医等事实涉及了教育、住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
(二)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病有所医
1、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必要性(重点)
[
医疗最重基本的社会公共产品,人人不可或缺。
医
疗公平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医疗保障权
的公平是社会成员在生存权、发展权上公平的重要体现。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保障全民健康的“社会安全网”,
是保证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
2、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目标建立医疗卫生制度
的目标是,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3、建立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意义
有利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三)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民之所安(重点、难点)
1、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的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相互联
系、相辅相成的总体,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
救助、社会优抚四个方面。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
局。
2、社会保险
】
(1)含义: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在劳动者因
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及死亡等原因,暂时或永
久失去生活来源的时候,依法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保证
公民和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2)范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事业保险、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等。
(3)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
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
个人不需要缴纳。
“五险”是法
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4)特点
A强制性B互济性C储蓄性D补偿性
(5)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3、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
;
学生回答
以案例说明我国
已基本实现全民
医保及部分医疗
救助。
*
以自己缴纳社会
保险的实例说明社
会保险是社会保
障的核心。
出示
图表,提出问题让
学生分组总结,教
师讲解,以加深对
教学重点的掌握和
难点的突破。
?
本课小结
@
布置作业
4、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因各种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成员给予无偿救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救助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层次。
5、社会优抚: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军人及其家属所提供的各种优待、抚恤、养老、就业安置等待遇和服务的保障制度。
小结:民生问题就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吃得安全一点,房价下降一点,学费少收一点,不再为看病难、看病贵犯愁??这些貌似很“俗气”的问题,一旦处理得好,就能极大地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就能增强国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从来国家与社会的稳定与否,都与民生有没有得到真正改善有关。
—
作业:
以自己缴纳社会保险的实例说明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
出示图表,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总结,教师讲解,以加深对教学重点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