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第二章精神分析理论
![第二章精神分析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da6f3c8584868762caaed521.png)
第二节 人格结构和人格动力
道德性原则
现实性原则
快乐性原则
二.冲突.焦虑和防御机制**
道德性焦虑
现实性焦虑
生理性焦虑
二.冲突.焦虑和防御机制
1.人格冲突 人格结构的不协调,就会导致人格冲突. 2.焦虑的种类 道德性焦虑 、现实性焦虑 、生理性焦虑.
第三节 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
精神分析家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让病人在 一间安静的房间里,放松地躺在一张躺椅 或床上。病人背向分析家,在分析家鼓励 下,病人回忆、自由联想,并将所想的谈 出来。在运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关键是 要求病人把所想到的一切都讲出来,而不 管这些想法是无关紧要的胡思乱想,还是 可笑的使人不好意思的念头。这种方法的 目标是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引起病人变态 行为原因的东西揭示出来。
一.弗洛依德的生平
为此,他放弃催眠,用了南锡的谈话法,使病人在 觉醒状态下自由联想。这种技术是让病人放松地躺 在床上任意地自由谈话,不管联想到什么都完全说 出来,目的是使病人把压抑在意识中引起异常行为 的原因清醒地记起来,这是他独创的,也是精神分 析演进中最重要的一步。经过实践,他发现越来越 多的病人常回忆起童年时代的经验,而那些被压抑 的记忆中有许多是和性有关的事,这就使他注意性 与精神病因的关系。
第二节 人格结构和人格动力
人格的结构模型 人格是由自我、本我、超我组成的。 A、本我是一种原始的力量来源,是遗传下来 的本能。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行事、满足的 是个体生物的需求。(人有生的本能和死的 本能) B、自我是人格结构的表层,但也只是部分意 识而已。自我遵循现实性原则行事
第二节 人格结构和人格动力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af3451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9.png)
提出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这一理论对于理 解人格形成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精神分析学派主要观点
潜意识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大部分是由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动所驱动的,这些欲望 和冲动受到社会道德和规范的压抑。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概述 • 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学派 • 古典精神分析技术与方法 • 古典精神分析应用领域探讨 • 批判与反思:古典精神分析局限性及挑战 • 未来发展趋势:整合与创新
01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弗洛伊德创立 的一套心理学理论,旨在探究人类心 理深层的无意识和动机。
精神分析理论可以帮助企业领导更好 地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构建健康的 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 忠诚度。
创新方法和技术发展趋势
数字化和远程技术 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发 展,精神分析治疗可以通过远 程视频等方式进行,为患者提 供更加便捷的治疗途径。
量化和标准化评估 工具的开发
为了更好地评估治疗效果和患 者的心理状态,未来将开发出 更加量化和标准化的评估工具 ,提高治疗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
象。
03
古典精神分析技术与方 法
自由联想技术
自由联想概念
自由联想是一种让患者在放松状态下自由表达内心想法和情感的技术,通过引导患者说出脑海中浮现的任何内容,包 括回忆、幻想、感受等,以揭示潜意识的冲突和动机。
实施步骤
首先,治疗师会要求患者放松身心,然后让患者自由表达内心的想法,不加以评判或打断。治疗师会倾听并记录患者 的陈述,通过分析其中的主题、情感和象征元素,来洞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问题所在。
古典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理论异同
![古典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理论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115a5d7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0a.png)
古典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理论异同引言:精神分析理论自诞生以来,一直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在历史长河中,出现了多种精神分析理论流派。
其中,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和新精神分析理论是两个重要的分支。
本文将对古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理论进行对比和分析,探讨二者的异同之处。
一、口述治疗与自由联想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创建,其核心方法是口述治疗。
在古典精神分析中,分析师通过与患者面对面的对话,倾听患者的述说,通过分析、解释和解决患者潜意识中的冲突和问题。
而新精神分析理论强调自由联想,认为患者可以自由地表达其内心的冲突和欲望,借助梦境和自由联想的方式,揭示潜意识中的内容。
两者在方法上有所不同,但都致力于理解和解决患者内心的困扰。
二、本我、自我与超我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中,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概念。
本我代表了人的原始欲望和冲动,追求快乐和满足;自我则是对外界现实的认知和适应;超我则是道德和规范的内化。
在古典精神分析中,治疗注重于解决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
新精神分析理论则对这些概念进行了重新解读。
它强调了社会和文化对个体的影响,认为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因此,在新精神分析中,对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变化。
三、潜意识与无意识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和新精神分析理论都强调了潜意识和无意识的重要性。
在古典精神分析中,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潜意识中储存着被压抑的欲望和冲突,通过分析和解释潜意识中的内容,可以理解个体的心理问题。
而新精神分析理论更加注重无意识的角色。
它认为,无意识是一个更广阔和复杂的概念,包含了个体和集体的信息。
无意识中储存着历史、文化和社会的痕迹,对个体的发展和心理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性欲与自我实现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中,性欲被认为是个体最重要的冲动之一。
弗洛伊德强调了性的力量和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他认为,个体需要通过满足性的欲望来达到内心平衡。
与之不同的是,新精神分析理论更加关注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与新精神分析理论的异同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与新精神分析理论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a5aedf9649649b6648d74774.png)
绵阳师范学院题目: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与新精神分析理论的异同姓名:李明学号: 1 3 0 3 0 4 0 1 0 7专业:历史学班级: 2013 级 1 班指导教师:吴节义2014年12月25日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与新精神分析理论的异同要了解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与新精神分析理论的异同,首先要了解其具体含义,先简述它们的内容。
一、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一)潜意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
(二)本能论本能论构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本质。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这个词“代表了所有生于身体内部并且被传递到心理器官的力”,本能是一种决定心理过程方向的先天状态。
本能的目的是寻求满足,消除身体的欠缺状态。
本能的对象是能满足欠缺状态的事物或手段。
(四)、人格论1、人格结构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伊底、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
伊底又称本我,它是人格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
它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构成,能量直接来源于肉体。
伊底是完全非理性的,它遵循着快乐原则。
伊底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
它由遗传的本能、欲望构成,肉体是它的能量源泉。
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监督的自我。
超我遵循至善原则,即它督促自我加强控制、引导本能冲动,使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
超我形成于幼儿期,因为光靠自我的力量不能控制伊底的本能冲动,所以,超我的形成是必要的。
这些宝贵的思想对人格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影响重大。
但是,他过分强调性本能和潜意识的作用,忽视理性意识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为他的人格理论留下了明显的缺陷。
(五)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论弗洛伊德在对自我功能以及神经症和精神病根源的研究中,提出了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的系统观点。
二、新精神分析理论(一)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学说埃里克森的阶段论深受弗洛伊德的影响,但他的学说更为乐观,更认同人类积极发展能力的主动性。
他认为,如果个体能够积极的加以解决,那么将促进个体形成良好的自我品质,如果个体不能顺利的应对,则会影响个体的进一步发展或是留下问题。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ppt课件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743f1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b.png)
神经症患者常常通过自我克制、自我限制等方式来压抑性欲,导致心理上的紧张和冲突,进而引发各种心理症状。
05
自我、本我、超我的关系
自我(Ego):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本我和超我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的心理机制。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满足本我的要求,并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
精神疾病的根源
精神疾病的根源通常与潜意识有关,通过深入探索潜意识的内容,可以理解个体的心理问题和症状,并寻求治疗的方法。
03
自由联想与梦的解析
自由联想的概念
自由联想: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种技术,指在分析师的引导下,让患者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不受任何限制。自由联想的目的是揭示患者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欲望,从而帮助患者自我理解和治疗。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过度强调潜意识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过于强调潜意识的作用,忽略了意识层面的影响和作用。
忽视社会文化因素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对个体心理的关注较多,对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关注不足。
治疗过程漫长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治疗过程较长,需要耐心和毅力,对一些急性心理问题可能不适用。
梦的解析理论
梦的解析: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种技术,指通过分析梦境的内容来揭示患者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梦境是潜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解析梦境,可以了解患者内心深处的需求和情感。
梦的象征意义
梦的象征意义:指在梦境中出现的各种元素所代表的含义。在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中,梦境中的元素通常被视为象征性的符号,代表着患者潜意识中的欲望、情感和冲突。
理论核心观点
02
潜意识理论
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那些被压抑的、无法被意识觉察的心理活动和经验。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19489b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3.png)
1969年一个下午 ,8岁苏珊·奈森前往加 利福尼亚福斯特市探望一位邻居。途中 ,他 失踪了。两个月后在附近水库发觉了他尸体。 验尸官断定苏珊死于头盖骨骨折。接着警方 做了调查 ,但因为缺乏证据 ,无法继续深入, 所以再也没有找到杀人犯。20 年后 ,被害者 儿时搭档弗兰克林·利普斯科和女儿坐在洛杉 矶家里。突然弗兰克林·利普斯科回想起苏珊 死。
令人费解生理障碍背后存在无意识原因;
心理疾病治疗能够经过一个复杂、耗时 程序进行---病人躺在沙发上,医生听他 诉说看似无关话题。
2024/4/21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5
第5页
弗洛伊德给人类第三次打击--自我并非 他本身主宰。
第一次打击:哥白尼论证了人类并不 生活在宇宙中心;
第二次打击:达尔文证实了人类像任 何其它动物一样,是自然一个别;
2024/4/21
古典精神分析本 责问题 , 不过 , 直到 19 世纪末,才 出现了第一个被认可人格理论家。
这位神经学家就是西格蒙特·弗洛伊 德。
这位奥地利神经学家提出了惊人观 点。
2024/4/21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4
第4页
惊人观点:
年幼儿童存在性欲;
经过幽默来表示攻击性或性欲望,能够 无须担心自我或超我抵制。
性爱、攻击等话题是最受人欢迎。
2024/4/21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32
第32页
(10)退行
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对时,即放弃已经 学会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 幼稚方式来满足自己欲望。
一些性变态病人就是如此。暴露癖。
2024/4/21
将自我不能接收冲动、欲望和观念加诸 他人,以降低自己所以(缺点)而生焦 虑。
多疑、自卑人 被害妄想
《古典精神分析》课件
![《古典精神分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928fe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5.png)
领导力发展
通过精神分析视角,培养 企业领导者的洞察力和情 感智慧,提高领导效能。
组织文化构建
借鉴精神分析理论,塑造 积极健康的组织文化,增 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
THANK YOU
感谢观看
荣格的心理治疗技术
总结词
荣格的心理治疗技术以其独特的分析心 理学方法而著称,这种方法强调对梦境 和象征的解析。
VS
详细描述
荣格的心理治疗技术主要包括对梦境的解 析、自由联想、积极想象和绘画等艺术形 式的分析。这些方法帮助患者深入了解自 己的无意识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心理成长 和治疗。荣格的心理治疗技术以其独特和 创新的方法而受到广泛认可。
05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的现代 应用
古典精神分析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01
02
03
精神分析疗法
通过深入探索来访者的潜 意识,解决心理问题和促 进人格成长。
心理动力学
基于精神分析理论,解释 人类行为背后的内在动力 和动机。
自我认知
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内心 世界,提高自我意识和自 我理解。
古典精神分析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
总结词
集体无意识是荣格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解释了个体如何通过共享的无意识经 验与他人和世界相连。
详细描述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心灵中一种深层次的、普遍存在的心理结构。它由 遗传的、普遍的原型构成,这些原型在个体的梦中、想象和象征中表现出来。集 体无意识理论解释了个体如何通过共享的经验和象征与他人和世界相连。
同和归属感。
社会利益理论强调个体在追求个 人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他人的
利益。
通过合作和互助,个体可以克服 自卑感,实现自我价值。
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及其主要内容_
![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及其主要内容_](https://img.taocdn.com/s3/m/6b6dc6e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c.png)
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及其主要内容_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及其主要内容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精神分析是二十世纪初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独特创见。
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包括: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释梦理论、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一、精神层次理论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
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象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种能够被自己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
而一些本能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
下意识乃界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层次中间,一些不愉快或痛苦的感觉、觉、意念、回忆常被压存在下意识这个层次、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但当个体的控制能力松懈时比如醉酒、催眠状态或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
二、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古典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理论异同
![古典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理论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8a516c8dec3a87c24028c461.png)
古典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指的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他的早期的理论是以无意识为核心的人格结构论。
认为人格中有两大系统,一是无意识系统;另一是前意识系统(它包括意识)。
前意识的主要作用是检查作用,即不许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创伤性经验、不良情感,以及为社会道德所不容的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进入意识领域,而把它们压制在无意识之中,使意识和无意识完全隔离。
人格结构的深层部分是无意识,弗洛伊德把它定义为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
这个部分的主要成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等。
弗洛伊德非常强调无意识在人格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认为无意识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意识和前意识。
后期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三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与二部人格说中的无意识概念接近,但不完全等同。
弗洛伊德强调本我的作用。
他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以性心理为主线。
以性心理发展来划分人格发展的阶段。
他所用的研究方法有自由联想法、梦的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幽默。
他的研究资料来源于对病态人格的心理分析。
新精神分析是在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的基础上演化出来的一个新的理论流派。
代表人物有阿德勒、埃里克森、霍尼、弗洛姆等人。
新精神分析不再一味强调性本能的作用,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从弗洛伊德的本我转向自我。
研究对象从非常态转向正常人。
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所突破,该学派开创了儿童精神分析方法和心理历史学分析法,发菜了投射等心理测量的方法,并引进了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跨文化研究方法等。
新精神分析在作了一些不同的解释的情况下,仍保留了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如潜意识动机作用,压抑和抵抗,精神决定论,移情作用,以及自由联想法等。
新精神分析学家在各自理论中提出的如基本焦虑,原始恐惧,逃出自由等概念,尽管名称有所不同,但归根结底,仍然是潜意识的驱力和先天潜能在起主要作用,不过表现于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中而已。
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PPT课件
![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7cb66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4.png)
过度使用或不适当使用心理防御机制可能导致个体忽视现实问题,抑制自我成长 和发展,甚至引发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
05 人格结构与人格发展
人格结构的划分与特点
本我
遵循快乐原则,寻求即时的满足和快感。
自我
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实现现实世界的适 应。
超我
遵循道德原则,代表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对自我进行监控和评价。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潜意识的形成通常与个体的童年经历、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等因素有关。潜意 识中的欲望和冲动是驱使个体行为的重要动力,同时,潜意识也通过压抑机制 来控制这些欲望和冲动,以保持心理平衡。
梦境与潜意识的关系
总结词
梦境是潜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梦境可以揭示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
详细描述
梦境是潜意识的象征性表达,它反映了潜意识中的欲望、冲动和心理冲突。通过对梦境的解析,可以了解个体内 心深处的需求和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同时,梦境也可以作为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了解 患者内心世界的途径。
卡尔·荣格
提出集体无意识的概念,认为个体心理发展受到集体无意识的影响。
理论贡献与影响
01
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对心理 学和人格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为后来的心理治疗提供了 重要的理论基础。
02
该理论揭示了无意识在人类行 为和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为理解人类行为提供了新的视 角。
03
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对文学 、艺术和社会科学等领域也产 生了广泛的影响,促进了跨学 科的研究和交流。
VS
企业管理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可以帮助理解员工的工 作动机、职业发展和组织行为等方面。企 业可以运用这些理论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 意度和绩效。
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及其主要内容
![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及其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12244f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f.png)
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及其主要内容第一篇: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及其主要内容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及其主要内容(一)潜意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
所谓前意识,是指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潜意识则是指根本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
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是:意识只是前意识的一部分;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扮演着“稽查者”的角色,严密防守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闯入意识中;潜意识始终在积极活动着,当“稽查者”放松警惕时,就通过伪装伺机渗入到意识中。
而且,他认为,潜意识的心理虽然不为人们所觉察,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
无论是正常人的言行举止还是心理疾病患者的怪异症状,以及人类的科学、艺术、宗教和文化活动,都受潜意识的影响和支配。
精神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无意识现象,特别是潜意识现象,而不是意识现象。
这与传统心理学强调意识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适成对照。
(二)精神分析的方法精神分析要研究潜意识现象,但是潜意识本身不能被直接认识,因此,必须通过一些独特的方法才能对它进行研究。
这些方法是:自由联想法、梦的解析法和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
1、自由联想法自由联想法就是让患者处于身心放松状态,鼓励其说出脑海里涌现的任何思想观点或感情经验。
然后,精神分析者根据患者所报告的材料加以分析和解释,直到分析者和患者都认为找到了病根为止。
①心理学实验技术。
萌发于英国哲学家霍布斯,1879年由高尔顿首创。
有两种形式,不连续的自由联想和连续的自由联想。
②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治疗方法。
让患者无拘无束地如实说出由刺激引起的、进入意识中的所有内容,诊疗者根据患者联想到的内容对其症状做出分析、解释、使患者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冲动和痛苦完全释放出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2、梦的解析法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潜意识现象,是潜意识愿望经过伪装后的象征性的满足。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共64页文档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共64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bbf026dd1f34693dbef3e1d.png)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பைடு நூலகம்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古典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的比较
![古典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44d6e104f46527d3240ce0a9.png)
古典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的比较古典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指的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他的早期的理论是以无意识为核心的人格结构论。
认为人格中有两大系统,一是无意识系统;另一是前意识系统(它包括意识)。
前意识的主要作用是检查作用,即不许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创伤性经验、不良情感,以及为社会道德所不容的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进入意识领域,而把它们压制在无意识之中,使意识和无意识完全隔离。
人格结构的深层部分是无意识,弗洛伊德把它定义为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
这个部分的主要成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等。
弗洛伊德非常强调无意识在人格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认为无意识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意识和前意识。
后期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三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与二部人格说中的无意识概念接近,但不完全等同。
弗洛伊德强调本我的作用。
他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以性心理为主线。
以性心理发展来划分人格发展的阶段。
他所用的研究方法有自由联想法、梦的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幽默。
他的研究资料来源于对病态人格的心理分析。
新精神分析是在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的基础上演化出来的一个新的理论流派。
代表人物有阿德勒、埃里克森、霍尼、弗洛姆等人。
新精神分析不再一味强调性本能的作用,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从弗洛伊德的本我转向自我。
研究对象从非常态转向正常人。
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所突破,该学派开创了儿童精神分析方法和心理历史学分析法,发菜了投射等心理测量的方法,并引进了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跨文化研究方法等。
新精神分析不再一味强调性本能的作用,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从弗洛伊德的本我转向自我。
研究对象从非常态转向正常人。
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所突破,该学派开创了儿童精神分析方法和心理历史学分析法,发现了投射等心理测量的方法,并引进了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跨文化研究方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一、精神分析的起源
(一)Freud生平 (二)Freud理论的思想渊源
2019/2/234ຫໍສະໝຸດ (一)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1856-1939)
2019/2/23
5
Freud的人生大事记
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的弗莱堡。很早表现出远大志 向,希望将来有所作为。擅长语言学习。 1873年冬季开始在维也纳大学学医,在布吕克(Brucke)指 导下从事神经生理学研究。 1881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随即私人开业治疗精神疾病。与 布鲁尔(Josef Breuer)交往深厚。 1885年前往法国跟沙可(Jean Charcot)学习催眠术 1895与Breuer合作《歇斯底里的研究》 1896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观点 1900年《梦的解析》出版 1909年应邀到美国克拉克大学做精神分析系列讲座 1938年为逃避纳粹迫害,举家前往英国伦敦 1939年死于喉癌
第三章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classical psychoanalysis)
Only you…
first personality theory basis for other theories most famous the one who everyone loves to hate sexual and aggressive drives
10
2019/2/23
无意识的真实性
催眠 梦 日常生活中错误的行为 灵感和直觉 某些心身疾病 精神分析治疗效果
2019/2/23
11
意识、前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
三者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 前意识与意识之间有界限却可逾越,因而前 意识之中的内容与意识之中的内容的相互转 换非常容易。但是,无意识部分的东西要进 入意识中来则非常困难。 无意识心理是不能轻易就回忆起来并到达意 识领域的,但可以影响人的行为。例如强迫 性洗手的患者。
2019/2/23
19
2、焦虑和自我防御机制
(1)焦虑 anxiety
定义:一种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惊 恐等感受交织在一起的情绪体验。 来源:本我和超我之间以及本我和现实之间 的矛盾和冲突。 分类:现实焦虑、神经质焦虑和道德焦虑
2019/2/23
20
(2)自我防御机制 (Ego Defense mechanisms )
2019/2/23
2
第一节 Freud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的起源 二、人格结构和人格动力 三、人格发展和人格适应
资料:/%7Ecgboeree/freud.html /readingroom/flydz
2019/2/23
14
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关系
三者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自我在超我的监督下,按现 实可能的情况,允许来自本我的冲动有限地表现出来。 在一个健康的人格当中,这三种结构的作用必然是均 衡、协调的。 自我(ego)得应付并协调来自三方面的要求,“一仆 三主”。
精神分析的宗旨就是要确保哪里有本我,哪里就有自我
2019/2/23
15
人格结构内部的动力过程导致外显行为
本我欲求 自我的决定和行动 超我的限制
食欲 憎恨父亲 求生欲望 性欲
去食品市场 离家出走 神经症 结婚
偷吃别人的东西是犯罪 仇恨父亲是罪过 逃避战场是胆小鬼 非婚性行为不道德
2019/2/23
16
意识结构与人格结构的关系
2019/2/23
17
2019/2/23 6
二、人格结构和人格动力
(一)人格结构 (二)人格动力
2019/2/23
7
(一)人格结构
1、意识、前意识与无意识 2、本我、自我与超我
2019/2/23
8
1、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无意识理论)
意识
consciousness
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的心理部分。由个人当前觉 知到的心理内容组成。具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 现实性
超我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 遵循“道德原则”。
2019/2/23 13
三我结构的比较
性质 来源 取向 层次 原则 理性 实质
2019/2/23
本我 生物 遗传 过去 无意识 快乐 非理性 主观
自我 心理 经验 现在 意识和无意识 现实 理性 客观
超我 社会 文化 过去 意识和无意识 道德 不合逻辑 主观
2019/2/23
12
2、本我、自我和超我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 id
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 它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的。 遵循“快 乐原则”。 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 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遵循“现实原则”。
自我 ego
超我 superego
前意识
preconsciousness
介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存储近期经历的内容,处 于注意范围之外的意识成分。很容易进入注意,所 包含的内容可以回到意识中去,是我们加以注意就 能觉察到的心理内容。主要作用是检查。
2019/2/23 9
无意识或潜意识
unconsciousness 指个人不可能觉察的心理现象,但对个人的思 想和行为影 响极大。其特点为无矛盾性、无时 间性、无是非性、非现实性和最具活力和能量 1、人们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 不能意识到。包含早期被压抑的愿望,其中一 些是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或者个人生活准则的; 并非所有的无意识都是童年事件经验的压抑, 也有些无意识源自种族天赋遗传经验。 2、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潜在的心理活 动在进行着 。 3、会在检查功能弱的情况,如梦中浮现并获 得满足;也会通过口误、笔误、一些神经症症 状等表现。
(二)人格动力
1、本能 2、焦虑和自我防御机制
2019/2/23
18
1、本能 instinct
机械论观点,受赫尔姆霍兹的影响 对人的一个基本看法:人是一个能量系统,且 能量有限。 人受本能驱动
1、生的本能(life instinct):一切与保存生命有关的本能。 ——里比多或欲力(libido) 2、死的本能(death instinct):驱使人回到有生命之前的 无机物状态。——攻击(aggre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