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4课《灯笼》课程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借文本仿出精彩
——《灯笼》创意教学设计
设计缘由:在我素读《灯笼》一文时,对“缘”一词感受最深,读到此处,心中泛起阵阵涟漪。一方面有感于这篇散文书面语表达的精妙,多么文雅,多么有韵味,有意境的文字!另一方面,我也在思考,学生能读懂多少?怎样帮助他们走进这带有古典意味的文字中去?我认为,对文章事件的归纳并不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因为编者在阅读提示中已经给出相关归纳。那么这节课更有价值的教学点会是什么呢?
《灯笼》这篇散文的语言,极其精妙,语句参差,娓娓而谈,韵律和谐。结构上从个人延伸到社会,最后上升到国家层面,独具特色。我认为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是可以挖掘的闪光点。如大海航行时的方向标,指明我们需要抵达的终点。确立了方向后,不同的是,每一位教师抵达的路径可以是不一样的。无论如何抵达,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文本聚焦,尽力实现一课一得。可能我们想讲的内容有很多,但是我们必须学会断舍离。由于时代隔膜,学生走入文本较难,所以教师更应该创设情境,让学生细致品味后能学以致用。为此我引入任务型驱动学习法,学生学习本课变得兴趣盎然。在教学手段上,我利用了制作思维导图的最实用的软件——幕布,备课思路变得更为清晰,目标更易达成。
教学目标:
1.借提示明晰思路,学习文章语言特色。
2.用对比品读语言,体会先总写一笔,后宕开一笔概叙的写法。
3.仿例文学习写法,理解“小中见大,材料琐碎而主题集中”,“个人—社会—国家”等写作方法。
重难点:
1.借提示明晰思路,学习文章语言特色。
2.用对比品读语言,体会先总写一笔,后宕开一笔概叙的写法。
3.仿例文学习写法,理解“小中见大,材料琐碎而主题集中”,“个人—社会—国家”等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
环节一:“砸”一个“克隆”的任务
主要是借提示,理灯笼记忆。
师:我选择让学生借助课文的阅读提示,理清本文有关灯笼的记忆。在学生归纳表达时,要求尽量运用原文的词句,或者模仿作者语言风格,另选事件仿写。
生1:与常工同去,迎回祖父。心思纯洁,犹记牵牛织女,雪夜驰马,忘路之远近。村犬遥吠,静穆庭院,长久思慕。
生2:路远迢迢,万里归家。万水千山,自是心中烦躁。然而,最是那家门两旁的红灯笼,让天下游子,归思难收。
生3:多少抹木门、铁门、砖门前的红,构成了最真切的呼唤,一次次在游子心中叩击。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满身尘土,一车疲惫,却想那红,可以慰风尘。这一盏红灯笼,是一纸思念,一纸牵挂。
环节二:“炸”一个“对比”的任务
用对比品读语言,体会“灯笼”寄寓的不同情感和内涵并学会运用。
对比一:不同作家同一时代作品对比。分别列出吴伯箫和同时代作家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
屏显1:
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宏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写于1930年代)
屏显2: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端木蕻良写于1941年)
师:两篇文章在语言运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家发现了两者的共同点了吗?
讨论得出发现一:先总写一笔,后宕开一笔概叙。相关联事物铺排,淋漓尽致,中心语前加上一些词语修饰,感情表达更加强烈。
师:在你心中,有没有让你割舍不下的东西,一起来说一说。
生1:日月星辰之中,星在我心中的地位独占鳌头。提起星海,就会想起盛夏的蝉鸣,想起林荫小道的微风,想起镀着银光的花花草草,想起星海下的漫步,醇厚的热茶,以及文字里的星河灿烂……真的,星海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生2:连西方的钢琴算着,一切音色之中,我爱大婚时热闹的唢呐,优雅的琵琶,同一支在放牛娃身上揣着的竹笛。提起竹笛,就会想起流水人家的袅袅炊烟,缕缕飘出的饭香;就会想起村中老人坐在大树底下下棋的明朗笑声;想起院后那片竹林被风吹响的簌簌声;想起早晨被氤氲水汽笼罩着的田野,傍晚在田里干完活的大人们,生锈的镰刀,金黄的麦田,拨浪鼓。真的,笛子的缘结的太多了,故乡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对比二:同一作家不同作品对比。分别列出吴伯箫《灯笼》和《马》。
屏显1:梳理本文的结构。
屏显2:《马》分别写他年轻时在家乡时关于马的乐事,送姑姑,迎姐姐,大年初三四、上原、孟春、端阳时骑马,上学了回家骑马,还跟随老祖父骑马出游。年纪大了,家乡变得苍老了,人事又总是坎坷,骑马的事就廖落了,可是历史上关于马的故事又令他神往。刘备的跃马植溪,康王的泥马渡江,徐庶的走马荐贤,金陵年少的骑马倚长桥,旅人的敞车赢马……一直到那龙城飞将的“不教胡马度阴山”。
发现二:以小见大,材料琐碎而主题集中。两篇文章同时收录在《羽书》中,在写法上有共同的特征。从个人延伸到社会,最后升华到国家层面。
环节三:“生”一个“创造”的任务。
让学生模仿本文的结构或语言,设计自己的写作思路。
教师发现:几个学生在周末所写的习作,给我莫大的惊喜。同一个学生,上周作文和本周作文,在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上,都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展示如下:
洪一州同学片段一《征途》和片段二《那一抹红》对“灯笼”的描写。
片段一:夫妻俩的眼前出现了那座红瓦低房,火红的灯笼高高地挂在木门两旁,窗户中透出了喜庆的红光,它们年幼的孩子正戴着红棉帽,坐在门槛上踢拉着小腿,水灵灵的眼睛不时地朝村口张望着。
车继续驶前,驶向那魂牵梦萦的故乡。像一只归途的鸟扶摇直上,又像一片有归根的叶簌簌的摇。不寻常的是,高速上的车辆却寥寥无几,只有远处那摇晃着的、若隐若现的灯光预示了它们的存在。
片段二:中华文明与外国文明的首次接触,大抵也是从灯笼开始的吧。那一抹红,依然成为中国人的象征。古老的东方古国,叱咤着历史,为多少人所望眼欲穿。
乙亥年初,病毒肆虐,苍茫大地,众生戚然。病毒的恐惧紧紧摄住了每一个人的心,死亡的阴霾笼罩着每一座城市。但是,独那盏红灯不灭,守一方平安无忧。雷神火神,筑中国之铁壁铜墙;医者仁心,救生灵与水火涂炭。这一片黄土地,已然是众矢之的桃花源。现如今,东方巨龙,诸邪莫侵。一车车的物资,一船船的援助,架起了第三座亚欧大陆桥。多少个异域他乡上,挂起了红灯笼,竖起了感谢旗。这一盏红灯笼,是一种能力,一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