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4课《灯笼》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语文第4课《灯笼》教案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着重讲解了灯笼的制作过程、文化意义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讲解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学生们的专注程度,他们对于这些知识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难点内容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为此,我尝试通过实物展示和对比分析来帮助他们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辅导,以确保他们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灯笼的基本概念。灯笼是一种古老的照明工具,它不仅是实用的,还富有深厚的文化寓意。它是民间艺术的体现,也是节日氛围的营造者。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灯笼的具体描述。这个案例展示了灯笼在民间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它如何传递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灯笼的制作过程和寓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展示和对比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灯笼的文化意义和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民间艺人,尊重传统手工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词语理解: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璀璨”、“飘摇”等,并理解其含义。这些词语在课文中具有代表性,对理解全文具有重要意义。
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层深入文本------《灯笼》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一、《灯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梳理文章中与灯笼相关的情节及其作者的生活体验.2.初步感知作者的散文语言特点.过程与方法:1.在朗读中品味这些回忆里蕴含的作者的丰富情感,理清作者情感的变化.2.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层层深入的理解散文的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体会吴伯萧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朗读中品味这些回忆里蕴含的作者的丰富情感,理清作者情感的变化.教学难点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的家国情怀。
教学方法 1.自读、品读、诵读相结合2.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朗3.圈点勾画,品评重点语句教学准备 1.印发学案,学生结合学案提前预习,扫清字词和文学常识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 1.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自读课文《灯笼》。
他的作者是吴伯萧,可能大家对他比较陌生,老师给大家介绍下:他是我们山东老乡,山东莱芜人,著名的散文家、教育家,较为著名的文章有《山屋》《菜园小记》《记一辆纺车》看一下这三个题目,你可以试着猜测一下吴伯萧的散文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1.通过吴伯箫的三个经典作品试着猜测吴伯箫散文的基本特点。
2.跟老师一起明确本文学习的主要目标出示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散文学习三任务。
1.自读课文,把握与灯笼相关的回忆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品读课文,赏析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作者的情感。
3.深入理解灯笼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把握文章深刻的主题。
自主学习:初步灯笼相关的回忆---品形象1.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2.感知文章内容教师导语:吴伯萧的散文题材既然是生活中的小事物,包含着自己对生活的真切体验,结合预习,小组内交流明确:作者回忆了哪些灯笼相关的情节?3.教师小结:(1)挑着灯笼接祖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2)接过母亲递给的纱灯上下灯学;(3)乡俗还愿时,村口红灯高照;(4)跟着龙灯跑个半夜,1.学生阅读课本,参照学案,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阅读发现。
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语文八年级下册
《灯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根据作者回忆,知晓其与灯笼所结之“缘”。
2.悟得“灯笼”这一物件所凝聚的丰富蕴意。
3.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感受作者甘为马前卒的烈火之情。
教学重难点:2、3。
二、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灯笼,一种始于西汉,美观且独特的灯具。
电灯出现之前,它是生活的必需品。
在与人们几千年的亲密相处中,它也被寄寓了各种美好的情感,承载着多样的积极意义,反映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这节课,我们来走进吴伯箫的文字,看一看他记忆中的灯笼。
本文读来有些细碎,主题虽隐晦却鲜明,很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学习这类文章,我们不仅要把握回忆对象的特点,而且要感受文字背后作者情感的变化,抓住那条隐藏的情感线索。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作者记忆中灯笼的特点。
1、忆网徜徉(一)既以灯笼为写作对象,文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作者对它的情感?从句中的哪几个字看出来的?明确:“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动词“结”、“挤”;名词“网”。
简简单单的3个字,却具比喻、有拟人、含夸张,强烈地表现了作者与灯笼结缘之多,对灯笼钟爱也溢于言表。
(二)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感知这种钟爱。
明确:重读“太”、“都”两个副词,有助于我们读出这种深情。
(三)作者与灯笼结了哪些缘呢?自由朗读课文,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明确:(1)挑着灯笼接祖父。
(2)接过母亲递过来的纱灯上下学。
(3)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以行好。
(4)元宵节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
(5)族姊远嫁,宅第红灯高挂。
(6)在纱灯上描红。
2、悟灯笼蕰(一)原来有如此多的缘分,确如作者所说,与灯笼之缘,在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在这些缘分中,你悟到了灯笼蕴聚着什么呢?明确:(1)挑灯迎接祖父——祖孙情笃(2)接过母亲的纱灯上下学——母子情深(3)村口红灯高照——温暖乡情(4)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童年回忆(5)官衔灯仍在,朱门已褪色——岁月的流逝(6)在纱灯上描红——传统文化的传承小小灯笼,凝聚着笃笃温情、映照着挚挚童真、记录着时光流逝、传承着传统文化,这都是我们从3—9小节读出的。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4、灯笼》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4、灯笼》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灯笼》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童年时的一次元宵夜游和点燃灯笼的情景,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怀念。
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本节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朗读和感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具体到本文所涉及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部分学生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补充相关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怀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尊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感悟传统文化在课文中的体现,理解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元宵节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述的氛围。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情感线索入手,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合作探讨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等。
2.背景资料:收集有关元宵节和传统文化的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3.课文录音:准备课文朗读的录音,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听力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元宵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元宵节的认识和印象。
同时,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课文背景。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结束后,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四课灯笼学习目标1.通读全文,梳理与灯笼相关的人、事、物的记忆脉络。
2.反复阅读,理解“灯笼”的文化内涵,体会作者寄寓的情思。
前置学习通读课文,梳理字词,查阅文中第10段和第11段引用的戏曲、诗歌、典故和历史人物。
导入(出示灯笼图片)同学们,看到灯笼,你会想到什么?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亲情,抒写着繁华,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不同的人看到灯笼会产生不一样的联想。
灯笼又会牵引起吴伯箫怎样的思绪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散文《灯笼》。
学生活动一寻灯一、题目是《灯笼》,全文仅仅说的是灯笼吗?明确:不仅是灯笼,写的是回忆早年与“灯笼”相关的一些生活景象,与“灯笼”结的缘。
二、文中说“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在作者关于灯笼记忆的网里挤着的是哪些回忆?请朗读课文,仿照示例密织这张灯笼的记忆的网。
示例:在第3自然段,那是接祖父的灯笼,让我感受到了挑灯接祖父,一路听掌故的温情。
明确:第5段,那是慈母关心的灯笼,让我感受到了灯笼伴灯学,慈母在心间的温情。
第6段,那是挂在村头的灯笼,让我感受到了村头挂红灯,慰藉孤行客的温情。
第7段,那是元宵节的灯笼,让我感受到了龙灯入梦乡,太平说丰年的温情。
第8段,那是送姊远嫁的灯笼,让我感受到了灯高红宅第,族姊哭远嫁的温情。
第9段,那是描朱红的灯笼,让我感受到了描红纱灯上,爱煞大朱红的温情。
第10段,那是皇宫里的灯笼,让我感受到了宫灯翠流苏,蜡泪悯献帝的温情。
第11段那是沙场将军的灯笼,让我感受到了挑灯夜看剑,塞外秋点兵的温情。
小结:作者顺着自己的思绪,写了夜晚挑灯接祖父、母亲嘱咐“我”上下学打灯笼、元宵节看灯猜谜、族姊远嫁看灯火、在纱灯上描宋体字,以及由宫灯引发的联想和塞外战场上的灯笼。
三、一盏盏小小的灯笼,承载了作者许多难忘的回忆,还寄寓了对未来的情思。
想一想,“灯笼”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明确:一是结构上,是线索,串联各个材料。
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下册语文《灯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概括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和联想,把握灯笼蕴含的意义。
2. 体会以小见大和形散神聚的写法。
3. 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形散神聚”的特点。
品味丰富有味的语言。
2. 难点:体会作者思乡爱国的情怀。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灯笼,又称灯彩,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而在作家吴伯箫的笔下,灯笼似乎又多了几分内涵,今天,让我们走进吴伯箫的散文名篇《灯笼》,去感受一下那个特殊时期的作者情怀。
2. 作者简介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
从小因受家庭熏陶,又加之天资聪慧,十四岁便考入曲阜师范。
1931年师大毕业,当老师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勤奋笔耕。
作品主要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洞风景》,散文集《北极星》。
其散文常常以小见大、构思精巧,富有真切的生活实感,语言质朴清新。
3. 背景链接本文写于20世纪三十年代,那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时代,作者以“灯笼”为题,从文化及情感两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最后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对家国情怀的表达,呈现了一个知识分子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内心世界。
4. 整体感知•【读音释义】斡旋(wòxuán):调解周旋。
末始:未必。
幽悄(qiǎo):幽深寂静。
争讼(sòng):因争论而诉颂。
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
熙熙然:温和欢乐的样子。
静穆:安静庄严。
不甚了然:不太了解,不怎么清楚。
马前卒: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数一数,文中提到了哪些灯笼?用于照明的灯笼,村头挂的红灯笼,元宵节龙灯、跑马灯、字谜灯,族姊远嫁时轿前轿后灯、官衔灯,朱红纱灯,宫灯,塞外帐营灯笼等。
5. 合作探究•第1段作者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引出下文:为后文详细描写灯笼以及围绕灯笼展开的各种记忆和联想做铺垫。
2023年《灯笼》教学设计14篇
2023年《灯笼》教学设计14篇《灯笼》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灯笼》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本单元的单元目标是品味课文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分析写作方法,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其中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灯笼》写于20世纪30年代,是一篇抒情散文。
它以“灯笼”为话题,串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同时还以小见大,借“灯笼”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愿为保卫国家充当“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
因此,在教学时还应开放视野,尽力还原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意蕴,而不局限于民俗文化的探究。
【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并理解重点字词。
2.了解作者自由的散文笔法,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3.学习作者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训练语感,积累词语。
4、体会“灯笼”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1.准确认读并理解重点字词。
2.学习作者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训练语感,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1、了解作者自由的散文笔法,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2、体会“灯笼”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内涵。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2)课前利用各种途径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了解作者及作品写作背景。
2、教师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品味分析及合作探究法。
以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学理念,通过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力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会“灯笼”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内涵及作者的爱国情怀。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1、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谜语,猜猜谜底是什么?A、一个南瓜两头儿空,肚里开花放光明,有瓜没叶儿高高挂,照得面前一片红。
(打一物)B、奇怪事情多,纸里包着火。
部编语文八下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灯笼》教学设计一、教材解析《灯笼》是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
本单元课文内容体现的是民间习俗和风尚,展现的是一幅幅民俗风情画,是民间文化的个体再现。
《灯笼》是著名散文作家吴伯箫先生的作品,他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对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文章既有文化上的具体再现,也有历史的况味,更融入了家国情怀,体现了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灯笼》是作者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作品,尽管字里行间渗透着岁月的沧桑和时代的烙印,但在对往昔经历的回顾中处处荡溢着孩童的心性。
所以要还给学生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带着一颗空白的心”去读文本,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文本生活和文化的内涵。
二、学情分析村中呵狗的老头、社戏台下闹嚷嚷的观众、摇着尾巴的大狗,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掌故的祖父,接过灯笼递来消夜食品的慈母……这些美景、情事会让学生觉得特别亲切,所以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带着兴趣入文入情,进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和内在情感。
但作者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在时代洪流下的担当精神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因此,要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加以启发,可以据此触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三、教学目标1.把握主要内容,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作者的故园情思和勇于担当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品味文章传神的细节描写。
五、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蕴含在“灯笼”中的家国情怀。
六、教学准备让学生充分预习,搜集有关文章的写作背景,加深对作者吴伯箫的了解。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出示灯笼图片)同学们,看到灯笼,你会想到什么?不同的人看到灯笼都会产生不一样的联想。
《灯笼》教案(优秀4篇)
《灯笼》教案(优秀4篇)《灯笼》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良、受、赞”等14个生字。
会写“良、使”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泥人、使劲。
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固结合作的好处。
重难点:1、认读14个生字。
会书写7个生字。
2、通过本文的学习要让孩子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懂得要和别人合作,愿意学习与别人合作。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28课《做灯笼》,齐读课题,读好灯笼的轻声音节。
生字“灯”→←可以用想象法记忆。
2、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附板书:谁做?为什么做?怎么做?结果?)二、学习课文1、第一次读课文:带着问题自由读,标出自然段,圈划不懂的词。
2、出示课件读词,你还有哪个词不懂?3、第二次读课文:新字新词学会了,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再读读课文:讨论解决一下黑板上的几个问题。
4、汇报:①、做灯笼讲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呢?(板书:王京李良)生字“良”可以用熟字去偏旁记忆。
他们为什么要做灯笼?②、你能介绍一下王京和李良的情况吗?(板书:小画家手很巧)生字“巧”可以用谜语法记忆。
③、齐读1至3自然段。
5、出示课件:你们看,这就是王京同学画的画。
这是李良同学做的手工。
怎么样,谁来夸夸他俩?6、转眼新年就快到了,他们都有一件心事。
王京的心事是什么呢?李良的心事又是什么呢?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7、后来他们是怎么做的。
?(板书:加色彩扎灯笼)过渡:由于他们都各展所长,所以做出的灯笼怎样?——读第6自然段。
王京还在灯笼上写了一句话,是什么话?大家齐声答。
(板书:合作真快乐)8、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我们要学会发挥自己的长处,真诚地与他人合作,就能收到比自己独立努力更好的效果。
如果你是他们的同学,你会说些什么呢?三、活动中体验合作的好处:1、合作读文,同桌互相纠错。
2、合作钩词,速度真快。
四、总结: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愿意与别人合作,才能站得更高,进步更快!五、齐读全文。
2025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4 灯笼
4 灯笼◎文化自信:了解“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体会作者怀念往昔生活时引发的激越的爱国热情。
◎语言运用:理解课后“读读写写”词语,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
◎思维能力:分析文中描写、叙述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学习本文从小处写起、小中见大的写作手法。
(难点)◎审美创造:品味文章清新典雅而含蓄蕴藉的语言。
(重点)一、导入新课梅花映雪挂灯笼,福字生金万户红。
灯笼如今在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年代,灯笼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还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阅读吴伯箫的《灯笼》,去感受“灯笼”的魅力。
二、教学开展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
◎字词积累。
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斡旋”“怅惘”“人情世故”等重点字词。
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字词部分。
◎作者简介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1938年4月辗转抵达延安参加革命。
抗战时期创作了许多散文,《灯笼》是其中之一;著有《吴伯箫散文选》。
◎背景链接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
“九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祖国壮丽的河山,也击破了无数文人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
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
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写下了散文《灯笼》,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保家卫国的情怀和时代担当。
2.目标任务二:自读感知,梳理情节。
◎作者在文中说“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通读全文,概括作者与灯笼结的缘有哪些。
学习任务单[参考答案] ①村头挂灯慰路人 ②元宵灯笼看不够 ③挑灯名将表宏愿◎这些对灯笼的描写集中在哪些段落?据此给文章分段,概括每部分内容。
对灯笼的描写集中在第2—11段。
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说“火”,为后文写“灯笼”做铺垫。
第二部分(第2—11段):主体说“灯笼”,写“我”对灯笼的回忆及联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灯笼》教案.doc
4《灯笼》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品味文章线索的贯穿,语言精当的作用。
体会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品味本文文白相间、善用诗词典故的语言教学难点体会文中灯笼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内涵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逢年过节的时候,大街小巷都挂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那么它还有着什么样的象征和意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吴伯箫的《灯笼》,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韵味。
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散文的特点2以“灯笼”为线索,理清文章叙事脉络.3把握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三、文化常识中国灯笼又统称为灯彩,中国的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
起源于1800对年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灯笼不仅有照明的作用,灯笼也用来祈求生子。
到了日据时代,爱国志士们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
现在,灯笼又逐渐在家居装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划分层次1-2总写作者与灯笼有关的回忆3-6具体写对灯笼的一些回忆7-11从文化的角度写作者由灯笼生发的联想12抒发作者现实中的感慨(二)疑新探究1、第一段叙写了小孩子喜欢火、亮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1)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2、第四段单独成段,在文中有何作用?(1)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提示读者有一叙事,另有调整文章节奏的作用,是读者从上文打断的文字叙述中跳出来(2)在内容上,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起下文对母亲的回忆3、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1)灯笼寄托着作者对祖父、母亲等亲人的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2)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3)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4)记录、传承家族历史(5)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4、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最后一段话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作者热烈的歌颂了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自己能够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盼,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又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击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灯笼教案
(3)写作手法:分析文章中运用的对比、排比等写作手法,如文中“灯笼的明暗对比”和“不同灯笼的排列比较”,了解这些手法对表达文章主题的作用。
2.教学难点
(1)词语深层含义: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词语背后的深层含义,如“灯笼”在文中象征着温暖、希望等。教师需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词语的内涵。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灯笼的基本概念、文化内涵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灯笼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灯笼的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灯笼》这篇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灯笼的寓意、写作手法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这让我深感欣慰。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
(3)运用比较法,分析不同灯笼的特点及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发现生活中的美。
4.课文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理解作者对灯笼的寓意。
5.课后作业: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本次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较好。但在课后,我收到了一些学生的提问,这让我意识到他们在课堂上可能还存在一些疑惑。因此,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确保他们能够真正消化吸收所学知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灯笼》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灯笼的存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灯笼的魅力。
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男生)
唉,壮,
于今灯笼又不够了。
(老师)
应该数火把,(女生)数探海灯,(男生)
数燎原的一把烈火!(齐读)
活动任务:1.我们现在已经把明信片的正面图片名及配文部分完成。
现在请同学们结合配图和配文在明信片的反面,写一段寄语送给你想送给的人。
示例:母亲,一盏灯笼,映照着您的青春,荡漾着您的慈爱。
感恩您,给了我前行的动力,让我在前行的道路上无惧风雨,无惧黑暗。
2.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明信片的制作。
现在请你在我们这一组明信片的封皮上模仿作家吴伯箫的口吻,写一段寄语。
寄语要深刻反映灯笼之情,意蕴深刻。
【预设】这一盏灯笼韵味悠长,绵延不绝;
这一盏灯笼光明热烈,薪火相传。
我们华夏儿女,愿做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保我祖国,卫我河山,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盏灯笼,温暖了小家,传承了爱和担当;一盏灯笼,抚慰了孤人,联接了美好乡情;一盏灯笼,点亮了家国,光照了报国壮志。
愿我们每人都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课外阅读吴伯箫的《菜园小记》《记一辆纺车》《我还没有见过长城》等散文,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4课《灯笼》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灯笼》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文化背景和修辞手法。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灯笼象征意义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传承传统文化。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如“灯笼的红,是火焰,是热血,是生命的象征”。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灯笼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灯笼在节日庆典中的作用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描绘一个物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突破教学难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灯笼》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过灯笼的存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灯笼背后的文化意义和文学价值。
二、核心素养目标
《灯笼》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化意识及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本,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感受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与敬畏;认识并理解灯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增强文化自信与传承意识;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创造;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升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4《灯笼》优质课教案【精编】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4《灯笼》优质课教案【精编】一. 教材分析《灯笼》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选自民间故事。
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灯笼的故事,展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善良品质,寓教于乐,富有教育意义。
本文语言朴实,情节生动,易于学生理解。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对民间故事的兴趣,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同时,也能从故事中领悟到一些人生哲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民间故事,对民间故事的基本特点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故事、理解寓意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间故事的趣味性,培养对民间文化的热爱,从故事中领悟到人生哲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体会故事寓意。
2.难点:分析故事情节,理解故事所传达的民间文化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3.合作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案:提前准备详细的教学方案,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3.课文音频:准备课文对应的音频文件,方便学生跟读和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民间故事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的民间故事,激发学生对民间文化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本文的作者和背景,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灯笼在民间故事中有什么寓意呢?”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音频,让学生跟随音频朗读课文。
朗读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和语调。
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灯笼》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2.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3.体会作者思乡爱国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习紧扣线索组织材料的写法。
2.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
难点: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有关灯笼的视频。
岁月如水,在不经意间流淌;当我们回首过去,往事如过眼云烟,随风而散:但总有一些物件,如串起珍珠的丝线,勾起我们对旧日难忘时光的怀恋,记忆起那些岁月中的美好。
今天,我们就通过“灯笼”,来了解著名作家吴伯箫难忘的旧日时光。
二、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情况学生展示,师生互评。
(1)作者作品吴伯箫(1906—1982),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人。
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
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吴伯箫散文集》中。
散文《南泥湾》《一坛血》《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作为范文曾收入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其数量之多在同代作家中首屈一指。
这些作品以其真挚深厚的情感,朴实动人的描绘,严谨缜密的结构,清丽洗练的语言,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2)灯笼简介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
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
灯笼最早的功能仅仅是照明,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
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
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没到节日,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3)重点字词①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争讼.(sòng)斡.旋(wò)静穆.(mù)怅惘..(chàng wǎng)锵.然(qiāng)褪.色(tuì)燎.原(liáo)熙.熙然(xī)②解释下面词语。
焚身:焚烧身体。
争讼:因争论而诉讼。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017部编版)第4课《灯笼》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灯笼在节日文化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通过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灯笼的象征意义和作者情感表达。但我也发现,对于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仍然感到困惑。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多地运用实例和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修辞手法。
实践活动方面,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积极参与,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导致讨论效果不佳。为此,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小组讨论的引导,确保讨论内容紧扣主题。
-分析课文结构:探讨文章的起承转合,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对灯笼的描绘来抒发情感。
-朗读与感悟: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情感:让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课文学习,启发学生关注传统节日文化,培养家国情怀。
-举例说明:以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例子,如远离家乡求学的经历,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
(2)修辞手法运用:学生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可能难以理解和运用。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案例分析:挑选课文中的典型例子,详细讲解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实践操作: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提高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教学重点:
-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情感。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4课《灯笼》教案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学生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有些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为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我计划在下次课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灯笼的历史与文化背景。灯笼起源于古代的灯具,经过长期的发展,成为了节日庆典中不可或缺的装饰品,象征着团圆和喜庆。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民间工艺的智慧与美学。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灯笼在不同节日和地区的应用,以及它如何传递人们的美好祝愿。
2.教学难点
(1)灯笼制作工艺的细节处理:如何将纸张粘贴在灯笼骨架上,使之平整、美观。
突破方法:教师演示,学生跟随操作,逐步掌握粘贴技巧。
(2)创新设计灯笼:在遵循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发挥创意,设计具有个人特色的灯笼。
突破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分享创意,互相借鉴,逐步完善设计。
(3)课文《灯笼》的深层理解:理解作者通过灯笼所表达的情感,体会文学作品中的意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灯笼制作工艺和灯笼的文化寓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展示实物、演示制作过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灯笼制作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灯笼制作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灯笼的基本制作原理和技巧。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4《灯笼》优质课教学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4《灯笼》优质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灯笼》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喜欢灯笼,并对灯笼产生深厚情感的经历。
通过讲述灯笼在民间习俗中的意义,以及作者对灯笼的喜爱,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适合学生朗读和体会。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但对于文章中的一些民间习俗和文化内涵可能不够了解,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同时,学生对于情感抒发和感悟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在老师的启发下,更好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灯笼在民间习俗中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灯笼的喜爱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2.难点:理解文章中的一些民间习俗和文化内涵,以及如何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文所描述的环境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图片:准备一些与灯笼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灯笼的样式和寓意。
3.资料:收集一些关于灯笼的民间习俗和文化内涵的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灯笼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灯笼的样式和寓意。
然后提问:“你们对灯笼有什么了解?”,让学生自由发言,从而引出本文的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借文本仿出精彩——《灯笼》创意教学设计设计缘由:在我素读《灯笼》一文时,对“缘”一词感受最深,读到此处,心中泛起阵阵涟漪。
一方面有感于这篇散文书面语表达的精妙,多么文雅,多么有韵味,有意境的文字!另一方面,我也在思考,学生能读懂多少?怎样帮助他们走进这带有古典意味的文字中去?我认为,对文章事件的归纳并不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因为编者在阅读提示中已经给出相关归纳。
那么这节课更有价值的教学点会是什么呢?《灯笼》这篇散文的语言,极其精妙,语句参差,娓娓而谈,韵律和谐。
结构上从个人延伸到社会,最后上升到国家层面,独具特色。
我认为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是可以挖掘的闪光点。
如大海航行时的方向标,指明我们需要抵达的终点。
确立了方向后,不同的是,每一位教师抵达的路径可以是不一样的。
无论如何抵达,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文本聚焦,尽力实现一课一得。
可能我们想讲的内容有很多,但是我们必须学会断舍离。
由于时代隔膜,学生走入文本较难,所以教师更应该创设情境,让学生细致品味后能学以致用。
为此我引入任务型驱动学习法,学生学习本课变得兴趣盎然。
在教学手段上,我利用了制作思维导图的最实用的软件——幕布,备课思路变得更为清晰,目标更易达成。
教学目标:1.借提示明晰思路,学习文章语言特色。
2.用对比品读语言,体会先总写一笔,后宕开一笔概叙的写法。
3.仿例文学习写法,理解“小中见大,材料琐碎而主题集中”,“个人—社会—国家”等写作方法。
重难点:1.借提示明晰思路,学习文章语言特色。
2.用对比品读语言,体会先总写一笔,后宕开一笔概叙的写法。
3.仿例文学习写法,理解“小中见大,材料琐碎而主题集中”,“个人—社会—国家”等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环节一:“砸”一个“克隆”的任务主要是借提示,理灯笼记忆。
师:我选择让学生借助课文的阅读提示,理清本文有关灯笼的记忆。
在学生归纳表达时,要求尽量运用原文的词句,或者模仿作者语言风格,另选事件仿写。
生1:与常工同去,迎回祖父。
心思纯洁,犹记牵牛织女,雪夜驰马,忘路之远近。
村犬遥吠,静穆庭院,长久思慕。
生2:路远迢迢,万里归家。
万水千山,自是心中烦躁。
然而,最是那家门两旁的红灯笼,让天下游子,归思难收。
生3:多少抹木门、铁门、砖门前的红,构成了最真切的呼唤,一次次在游子心中叩击。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满身尘土,一车疲惫,却想那红,可以慰风尘。
这一盏红灯笼,是一纸思念,一纸牵挂。
环节二:“炸”一个“对比”的任务用对比品读语言,体会“灯笼”寄寓的不同情感和内涵并学会运用。
对比一:不同作家同一时代作品对比。
分别列出吴伯箫和同时代作家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
屏显1: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宏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
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写于1930年代)屏显2: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
(端木蕻良写于1941年)师:两篇文章在语言运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家发现了两者的共同点了吗?讨论得出发现一:先总写一笔,后宕开一笔概叙。
相关联事物铺排,淋漓尽致,中心语前加上一些词语修饰,感情表达更加强烈。
师:在你心中,有没有让你割舍不下的东西,一起来说一说。
生1:日月星辰之中,星在我心中的地位独占鳌头。
提起星海,就会想起盛夏的蝉鸣,想起林荫小道的微风,想起镀着银光的花花草草,想起星海下的漫步,醇厚的热茶,以及文字里的星河灿烂……真的,星海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生2:连西方的钢琴算着,一切音色之中,我爱大婚时热闹的唢呐,优雅的琵琶,同一支在放牛娃身上揣着的竹笛。
提起竹笛,就会想起流水人家的袅袅炊烟,缕缕飘出的饭香;就会想起村中老人坐在大树底下下棋的明朗笑声;想起院后那片竹林被风吹响的簌簌声;想起早晨被氤氲水汽笼罩着的田野,傍晚在田里干完活的大人们,生锈的镰刀,金黄的麦田,拨浪鼓。
真的,笛子的缘结的太多了,故乡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对比二:同一作家不同作品对比。
分别列出吴伯箫《灯笼》和《马》。
屏显1:梳理本文的结构。
屏显2:《马》分别写他年轻时在家乡时关于马的乐事,送姑姑,迎姐姐,大年初三四、上原、孟春、端阳时骑马,上学了回家骑马,还跟随老祖父骑马出游。
年纪大了,家乡变得苍老了,人事又总是坎坷,骑马的事就廖落了,可是历史上关于马的故事又令他神往。
刘备的跃马植溪,康王的泥马渡江,徐庶的走马荐贤,金陵年少的骑马倚长桥,旅人的敞车赢马……一直到那龙城飞将的“不教胡马度阴山”。
发现二:以小见大,材料琐碎而主题集中。
两篇文章同时收录在《羽书》中,在写法上有共同的特征。
从个人延伸到社会,最后升华到国家层面。
环节三:“生”一个“创造”的任务。
让学生模仿本文的结构或语言,设计自己的写作思路。
教师发现:几个学生在周末所写的习作,给我莫大的惊喜。
同一个学生,上周作文和本周作文,在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上,都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展示如下:洪一州同学片段一《征途》和片段二《那一抹红》对“灯笼”的描写。
片段一:夫妻俩的眼前出现了那座红瓦低房,火红的灯笼高高地挂在木门两旁,窗户中透出了喜庆的红光,它们年幼的孩子正戴着红棉帽,坐在门槛上踢拉着小腿,水灵灵的眼睛不时地朝村口张望着。
车继续驶前,驶向那魂牵梦萦的故乡。
像一只归途的鸟扶摇直上,又像一片有归根的叶簌簌的摇。
不寻常的是,高速上的车辆却寥寥无几,只有远处那摇晃着的、若隐若现的灯光预示了它们的存在。
片段二:中华文明与外国文明的首次接触,大抵也是从灯笼开始的吧。
那一抹红,依然成为中国人的象征。
古老的东方古国,叱咤着历史,为多少人所望眼欲穿。
乙亥年初,病毒肆虐,苍茫大地,众生戚然。
病毒的恐惧紧紧摄住了每一个人的心,死亡的阴霾笼罩着每一座城市。
但是,独那盏红灯不灭,守一方平安无忧。
雷神火神,筑中国之铁壁铜墙;医者仁心,救生灵与水火涂炭。
这一片黄土地,已然是众矢之的桃花源。
现如今,东方巨龙,诸邪莫侵。
一车车的物资,一船船的援助,架起了第三座亚欧大陆桥。
多少个异域他乡上,挂起了红灯笼,竖起了感谢旗。
这一盏红灯笼,是一种能力,一份责任。
后附优秀学生习作和思维导图星海,星海林铂涵虽不像星象学家,爱星海而至尽一生去眺望,少年迷于星空,却似天性。
害怕黑暗的孩子,在星海之下也会瞪圆了小眼。
在晴朗的夏夜时分,仰望星海,是少有例外的事。
尽管走夜路危险,还要磕磕绊绊地走到旷野观星。
日月星辰之中,星在我心中的地位独占鳌头。
提起星海,就会想起盛夏的蝉鸣,想起林荫小道的微风,想起镀着银光的花花草草,想起星海下的漫步,醇厚的热茶,以及文字里的星河灿烂……真的,星海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记得,与星海的初识便是在盛夏。
家住城市,难以看到什么星星,我也从来只在书本上看过什么群星如沸,只能兀自期待,“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一次回到老家探亲,才见识到真正的“星海”。
乡村的夜,恰似一块墨玉,全是墨黑,只透发出丝丝青绿。
没有光污染的乡村,繁星格外灿烂。
我们一家几张板凳,几把蒲扇,便赏起了星海。
父亲手指漫天星斗,讲着那久远的神活故事,和着蝉鸣,令人心驰神住;每每忘记时间流逝。
等到就寝时分,那是星海仍是照着我们脚下的路走回家里。
后来在新疆禾木村所见更壮美的星海,感触却是没有那么深了。
那烁烁然家乡的星海,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你眼中的一颗星星,在别人的世界里,可能是那太阳。
”与星海的相知却是在书里。
随着知识的增加,看星海的眼光也日渐深了。
每每见到那星海之底的未解之谜,便深深地感到怅惘。
对知识的渴求也总是在探索星之后的。
见了星海奥秘后的兴奋,感受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现在那份热情已不再了。
除读书与沉思外,文人墨客、先哲大儒们亦时常仰望星海,可能亦会有一壶好酒助兴。
饮酒,自是他们洗去烦恼的方法,而仰望星空,则有着敬崇的意味。
康德说:“世界上最奇妙的是我头上灿烂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准则。
”真是,若有烦恼疑惑,上下求索,四面碰壁的时候,忽然仰望星海辉煌,总会以大自然的瑰丽而看轻烦恼的吧。
牛郎织女在星夜结下姻缘,以此不负彼此的情思太古远了,已无法品味。
那与三两好友在星海下漫步欢愉,却曾于晚修放学时品味过。
晚间的街道上,课业初毕,清风徐来,又有友人在侧,城市的夜晚难见繁星,但那几点星火却是我见过最璀璨的星海。
家来睡,不是还望着星海闭眼吗?梦都随着星海荡漾。
想起来,FAST射电望远镜建成时,我还有幸在电视上一睹风采。
FAST为国家立下了不朽功绩,“天眼之父“南仁东院士却斯人已逝了。
坐在窗台仰望星海,曾很引起过自己的喜悦;现在想,当时并不是什么附庸风雅,而是看了《小王子》中那句“我会住在其中的一颗星星上面,在某一颗星上微笑着,每当夜晚你仰望星空时,就会看到所有星星都在微笑一般。
”便迷上了星空,觉得群星在对我微笑着。
当年的童真童趣已不再,但每每忆及此处,便似看到微笑的星辰一般,大抵是有思念的人,世界都会对你微笑吧。
外星球,还没见过,总该有磅薄大气的姿态吧。
假定是无涯的太空,宇航员在太空中漂浮,背景是一轮巨大的红日,四周皆是星光闪闪,意境该是深长的。
但那时宇航员该是忙于研究,只怕无心欣赏。
最壮的是航天器升空,征战星海,飞向太空时,飞行器划过苍天,那飞行器上写的,你不愿是“阿波罗”“长征”吗?成功登月,在月球留下永恒的脚印,是如星辰一样闪耀在历史长河中的。
看,漫漫星海也,我愿就是那征战星海的急先锋。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星海,星海,你将是我一生的梦。
火焰邹昕航虽不像扑火的飞蛾,爱光而欲焚身;我对火焰的情感,却早已出现。
岁梢寒夜,玩起火来,看夜中那耀眼的光,那火焰由柴堆中燃起,渐渐升腾,直至蔓延四周,便开始晃动,周围的空气似乎开始融化,它们和火焰一样在游走,随后一股暖流便随着融化而流动。
尽管城里不准燃火,大人也说——玩火人也一同熟。
但只要可以到乡下去,我就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提起火,就会想起邻居家堆起的木柴,就会想起高大乌黑的影子,就会想起温暖的阳光,就会想起热情洪亮的呼麦,想起升腾的雾气,白色的云,淅淅沥沥的雨,想起村口火红的灯笼,聚会时闹嚷嚷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