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统计学综合练习题资料

合集下载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一、概念题1、什么是社会统计学?请简要描述其定义和应用领域。

2、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在社会统计学中的角色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区别?3、什么是总体和样本?它们在社会统计学中的重要性是什么?4、解释下列名词:变量、数据、数据类型、定类变量、定距变量、定比变量。

5、描述下列统计方法的用途和优缺点:描述性统计、推论性统计、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二、论述题1、请阐述在社会统计学中,如何进行数据收集?并举例说明几种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

2、请描述在社会统计学中,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各自的特点及分析方法。

3、试述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

4、描述方差分析(ANOVA)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5、请阐述协方差分析的概念和用途,并说明它与相关分析的区别。

6、什么是结构方程模型(SEM)?它如何应用于社会研究?请举例说明其应用过程。

7、试述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社会预测中的应用。

8、请说明如何运用社会统计学中的统计方法解决实际社会问题,举例说明并评价其优劣。

9、在社会统计学中,如何处理缺失数据和异常值?请分别说明其处理方法和原因。

10、试述在社会统计学中,如何进行模型的拟合度和显著性检验?它们在模型构建中的重要性是什么?1、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统计学的研究范畴?A.研究对象的数量特征B.研究对象的分类特征C.研究对象的分布特征D.研究对象的因果关系2、下列哪个统计量是用来衡量数据集中趋势的?A.平均数B.标准差C.方差D.众数3、如果一组数据的分布呈现出“钟形曲线”,那么这组数据是?A.离散型随机变量B.连续型随机变量C.自变量D.因变量二、填空题1、统计学是研究____的科学。

2、数据的基本收集方法有____和____。

3、参数估计分为____和____。

4、方差分析是一种____方法,用于检验两个或多个样本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5、回归分析是研究____之间的关系。

《社会统计学》练习题考试题库与答案

《社会统计学》练习题考试题库与答案

《社会统计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日常中会话中,有这样的说法:(1)"统计得怎么样了?"(2)"你统计的可靠吗?" (3)"你统计怎么样?”关于这三种说法指涉内容正确的是:[单选题]*A.说法一是指统计资料B.说法二是指统计工作C.说法三是指统计学*D.以上指涉内容有误2 .对于社会工作而言,社会统计学的功能是:[单选题]*A.服务需要评估的出发点之一*B.难以理解服务对象生活世界的工具C.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的可有可无部分D.有助于研究者,无助于实务者3 .在了解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基本情况时,作为变量的出生年代属于:[单选题]*A.定比变量B.定距变量C.定序变量D.定类变量*4 .作为变量的社区居民满意度取值是a.满意、b.一般、C.不满意等三种类型,这一变量的特征是:[单选题*A.因为a>b , b>c ,所以,a<c0B.因为a>b , b>c ,所以,a>c*C.因为a-c>b ,所以,b+c=aD.因为a-b>c ,所以f b+c=a5 .某社工机构对社区居民参加服务次数进行统计,仅适合该类变量的统计图是:[单选题]*A.圆瓣图B.条形图C.直方图*D.扇形图6 .用最小平方法拟合直线趋势方程,若b为负数,则该现象趋势为()[单选题]*A.上升趋势B.下降趋势*C.水平趋势D不定7.某市近五年各年T恤衫销售量大体持平,年平均为1200万件,7月份的季节比率为220% , 9月份月平均销售量比7月份低45% ,那么,正常情况下9月份的销售量应该是()[单选题]*AlOO万件B.220万件C.121万件*8 .在年度时间序列中,不可能存在()[单选题]*A.趋势因素9 .季节因素*C.循环因素D.不规则因素10 判定系数R2是说明回归方程拟合度的一个统计量,它的计算公式为()[单选题]A. SSR/SST*B. SSR/SSEC. SSE/SSTD. SST/SSR11 .某种股票的价格周二上涨了10% ,周三上涨了5% ,两天累计张幅达()[单选题]*A. 15%B. 15.5%*C. 4.8%D. 5%12 .根据近几年数据计算所的,某种商品第二季度销售量季节比率为1.7 ,表明该商品第二季度销售(\[单选题]*A.处于旺季*C.增长了70%D.增长了170%13 .某百货公司今年与去年相比,所有商品的价格平均提高了10% ,销售量平均下降了10% ,则商品销售额()[单选题]*A.上升14 下降*C.保持不变D.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13、构成时间序列的统计指标数值,可以是(I *A、全面调查所搜集到的统计资料*B、非全面调杳所搜集到的统计资料*C、抽样调查资料*D、计算口径不一致的资料E、总体范围不一致的资料14.对于按季记录的时间序列资料,季节指数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各季节指数之和为1B.各季节指数之和为4*C.各季节指数之和为12D.各季节指数平均为0E.各季节指数平均为1*15指数平滑法的特点是()*A.包含最近k个时期的数据信息B.包含全部数据信息*C.对所有数据给予同样权数D.对近期数据给予较大权数*E.对远期数据给予较大权数二、是非题1 .移动平均不仅能消除季节变动,还能消除循环变动。

社会统计学综合练习题

社会统计学综合练习题

社会统计学综合练习题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为了解IT行业从业者收入水平,某研究机构从全市IT行业从业者随机抽取8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44%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30%回答他们每月用于娱乐消费在1000元以上。

此处800人是()A.样本B. 总体C. 统计量D. 变量2.在频数分布表中,将各个有序类别或组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称为()A.频率B. 累积频数C. 累积频率D. 比率3.离散系数的主要目的是()A.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B.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C.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D.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4.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正态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1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 )A. 50%的数据B. 68%的数据C. 95%的数据D. 99%的数据5.在某市随机抽取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为72.0、63.1、20.0、23.0、54.7、54.3、23.9、25.0、26.9、29.0,那么这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均值为()A. 39.19B. 28.90 C .19.54 D .27.956.用样本统计量的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这种方法称为()A .点估计B .区间估计C .有效估计D .无偏估计7.某单位对该厂第一加工车间残品率的估计高达10%,而该车间主任认为该比例()偏高。

如果要检验该说法是否正确,则假设形式应该为()A .0H :≥0.1;1H :<0.1B .0H :≤0.1;1H :>0.1C .0H :=0.1;1H :≠0.1D .0H :>0.1;1H :≤0.18.下面哪一项不是方差分析中的假定()A .每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B .观察值是相互独立的C .各总体的方差相等D .各总体的方差等于09.判断下列哪一个不可能是相关系数()A .-0.9B .0D .1.210.用于说明回归方程中拟合优度的统计量主要是()A. 相关系数C. 回归系数D. 判定系数11.某地区政府想了解全市332.1万户家庭年均收入水平,从中抽取3000户家庭进行调查,以推断所有家庭的年均收入水平。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统计学中,用来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是()。

A. 众数B. 中位数C. 均值D. 方差答案:C2.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描述统计学的内容?()A. 数据收集B. 数据整理C. 数据分析D. 数据预测答案:D3. 在统计学中,用来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是()。

A. 标准差B. 均值C. 众数D. 中位数答案:A4. 以下哪个概念不是社会统计学的研究对象?()A. 人口数量B. 收入水平C. 股票价格D. 家庭结构答案:C5. 社会统计学中,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强度的指标是()。

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C. 标准差D. 方差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社会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问卷调查B. 观察法C. 实验法D. 文献分析答案:C7. 在统计学中,用来衡量数据集中程度的指标是()。

A. 标准差B. 均值C. 众数D. 中位数答案:B8. 以下哪个选项是社会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整理方法?()A. 频数分布表B. 回归分析C. 假设检验D. 相关分析答案:A9. 社会统计学中,用来描述一组数据分布形态的指标是()。

A. 偏度B. 峰度C. 均值D. 方差答案:A10. 以下哪个概念是社会统计学中用来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的?()A. 标准差B. 均值C. 众数D. 中位数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统计学中,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指标包括()。

A. 均值B. 众数C. 方差D. 标准差E. 中位数答案:ABDE2. 以下哪些是社会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A. 描述性分析B. 推断性分析C. 回归分析D. 假设检验E. 相关分析答案:ABCDE3. 社会统计学中,用来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包括()。

A. 标准差B. 方差C. 偏度D. 峰度E. 极差答案:ABE4. 以下哪些是社会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问卷调查B. 观察法C. 实验法D. 文献分析E. 访谈法答案:ABDE5. 社会统计学中,用来描述一组数据分布形态的指标包括()。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 社会统计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社会现象B. 自然现象C. 经济现象D. 政治现象2.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统计学的基本要素?A. 总体B. 个体C. 样本D. 假设3. 社会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是: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变异系数4. 在社会统计学中,以下哪个概念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C. 标准差D. 均值5. 社会统计学中,对数据进行分组的目的是为了:A. 便于分析B. 便于计算C. 便于展示D. 便于理解二、填空题1. 社会统计学的目的是通过对数据的________,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性。

2. 统计调查中,________是指被研究对象的全体。

3. 统计分析中,________是指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过程。

4. 社会统计学中,________图是一种用于展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图形工具。

5. 在社会统计学中,________是指数据的分布形态,如正态分布、偏态分布等。

三、简答题1. 简述社会统计学中数据收集的主要方法。

2.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在社会统计学中的区别。

3. 举例说明社会统计学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

四、计算题1. 给定一组数据:5, 7, 9, 11, 13,计算其均值和标准差。

2. 假设某社会调查的样本容量为100,样本均值为50,样本标准差为10,试估计总体均值的95%置信区间。

五、论述题1. 论述社会统计学在现代社会研究中的重要性。

2. 分析社会统计学方法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六、案例分析题1. 给出一个社会统计学的实际案例,分析其研究方法和得出的结论。

2. 讨论如何利用社会统计学方法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有效研究。

请根据以上题目进行复习,确保对每个知识点都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社会统计学是研究和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科学方法。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统计学的研究对象?A. 人口B. 社会经济C. 政治D. 音乐答案:D2. 下列哪项是进行社会统计学研究时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实地调研B. 实验研究C. 文献研究D. 理论推导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统计学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A. 描述统计B. 回归分析C. 实证研究D. 主观评价答案:D二、简答题1. 什么是抽样调查?请简要描述抽样调查的步骤。

抽样调查是根据一定的抽样原则和抽样方法,从总体中选出少部分元素进行调查的方法。

抽样调查的步骤包括:定义研究目标和调查问题、确定研究对象和总体范围、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制定抽样方案、实施调查、数据收集和分析、得出结论并进行推断。

2. 什么是社会统计指标?请举例说明一个社会统计指标。

社会统计指标是用于衡量和描述社会现象、问题或变量的量化指标。

例如,人口增长率是一个常用的社会统计指标,用于表示某一地区或国家人口数量在某一时期内的增长速度。

三、论述题社会统计学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社会统计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中。

它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社会数据,提供了量化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对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客观的测量和评估。

首先,社会统计学在人口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揭示出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人口变化趋势和特点。

人口统计数据还为制定人口政策、规划资源分配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其次,社会统计学在社会经济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收入分布、贫富差距、就业率等指标的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社会经济现象和问题,并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

此外,社会统计学在社会学、教育学、卫生学等学科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帮助研究者揭示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变迁等方面的规律,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社会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数量特征和规律性的科学,它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一套社会统计学的模拟试题及答案,供学生参考和练习。

社会统计学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统计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个体行为B. 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C. 社会现象的质的属性D. 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答案:B2. 下列哪一项不是统计数据的类型?A. 定类数据B. 定序数据C. 定距数据D. 定性数据答案:D3. 在统计分析中,中位数是:A. 数据集中的最小值B. 数据集中的中间值C. 数据集中的平均值D. 数据集中的最大值答案:B4.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A. 中心趋势的指标B. 离散程度的指标C. 相关程度的指标D. 偏态的指标答案:B5.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的步骤?A. 收集数据B. 计算样本统计量C. 确定置信区间D. 所有以上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区别。

答案: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对象和应用领域。

数理统计学主要研究的是概率论在统计推断中的应用,它更侧重于数学理论和方法。

而社会统计学则侧重于社会现象的量化分析,它将数理统计的方法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中,以揭示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和规律。

7. 解释什么是抽样误差,并举例说明。

答案:抽样误差是指由于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进行研究,而导致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存在差异的情况。

例如,在一项关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研究中,如果只抽取了高收入区域的居民作为样本,那么得到的样本均值可能会高于整个城市居民的实际平均收入,这就是抽样误差的一个例子。

8. 描述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及其意义。

答案:相关系数是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和方向的统计量。

最常用的相关系数是皮尔逊相关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r =\frac{\sum (X_i - \overline{X})(Y_i -\overline{Y})}{\sqrt{\sum (X_i - \overline{X})^2 \sum (Y_i - \overline{Y})^2}} \] 其中,\( X_i \) 和 \( Y_i \) 分别是变量X 和Y的观测值,\( \overline{X} \) 和 \( \overline{Y} \) 是它们的平均值。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答案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答案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答案社会统计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它涉及到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

以下是一些社会统计学的复习题及其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1. 社会统计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个体行为B. 社会现象C. 经济活动D. 政治事件答案:B2. 以下哪个是描述性统计的主要内容?A. 推断总体参数B. 描述数据分布C. 预测未来趋势D. 建立因果关系答案:B3. 抽样调查与普查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抽样调查成本高B. 普查不具有代表性C. 抽样调查结果不可靠D. 普查可以得到全面数据答案:D二、填空题4. 社会统计学中,________是用来衡量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

答案:均值5.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________的指标。

答案:离散程度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________之间。

答案:-1到1三、简答题7. 简述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的区别。

答案:抽样误差是指由于样本不能完美代表总体而产生的误差,它可以通过增大样本量来减少。

非抽样误差则包括测量误差、非响应误差等,这些误差与抽样方法无关,通常与数据收集和处理过程中的偏差有关。

8.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

答案:描述统计主要关注对数据集的描述,如计算均值、中位数、方差等,它不涉及对总体的推断。

推断统计则是基于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如估计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等。

四、计算题9. 给定一组数据:10, 12, 14, 16, 18, 20,计算其均值和标准差。

答案:均值 = (10+12+14+16+18+20)/6 = 15;标准差 =√[(Σ(xi - 均值)^2) / (n-1)] = √[(10+4+0+4+0+5)/5] ≈ 3.0310. 如果一个总体的均值为50,标准差为10,样本均值为55,样本量为100,进行单样本t检验,假设总体方差未知,计算t值。

答案:首先计算样本标准差,然后使用t检验公式:t = (样本均值 - 总体均值) / (样本标准差/ √样本量)。

___《社会统计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___《社会统计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___《社会统计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___《社会统计学》练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抽样调查是指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研究,从而推算总体的非全面调查。

2、对于定类变量,变量取值只有类别属性之分,而无等级次序之分和可测距离之分。

3、定距/定比变量:变量取值除了有类别属性、等级次序之分外,还有具体的可测的距离。

其中定比变量还有一个具有真实意义的确定的零点。

4、偏态图形左边尾巴拖得较长叫做左偏态。

5、用某个典型的变量值或者特征值来代表全体变量,则这个典型的变量值或特征值就叫做代表值。

6、众值适用于定类、定距和定比变量。

7、均值仅适用于定距变量。

8、定比变量即可进行加减运算,也可进行乘除运算。

9、统计调查表可以分为问卷和表格。

10、变量是指在研究中所关心的、用来描述和度量对象的任何属性或特征。

11、总体是统计的前提条件,没有总体就用不着统计。

12、统计总体的特征是数量特征、质量特征和分布特征。

13、具体的说,统计描述法包含集中趋势、离中趋势和分布形态。

14、统计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其数学依据是概率论。

15、在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反比。

16、通过样本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称为假设检验。

17、参数估计可以分为两类: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18、所谓区间估计就是用样本统计量的区间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

19、统计调查收集的资料有两类,一类是定量资料,另一类是定性资料。

20、统计资料按照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具有连续性分为截面资料和时间序列资料。

21、统计调查时间有两个含义,即资料所属的时间叫做横断面时间,调查时间叫做纵向时间。

22、抽样调查是按照一定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并对其加以研究,从而推算总体的非全面调查。

23、单纯随机抽样即每次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单位,登记后不放回原总体,不参加下一轮抽样。

24、分层抽样就是先从总体中抽出较大范围的单位,再从中选的较大单位中抽取较小范围的单位,依此类推,最后从更小的范围抽出样本基本单位。

社会统计学试卷

社会统计学试卷

社会统计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社会统计学是一门()学科。

A. 理论性B. 应用性C. 纯数学D. 文学性。

2. 以下哪种数据类型属于定序数据()。

A. 性别(男、女)B. 教育程度(小学、初中、高中等)C. 温度(摄氏度)D. 身高(厘米)3.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是对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特征进行观测记录。

A. 抽样B. 测量C. 普查D. 统计分组。

4. 一组数据为:12,15,18,20,22,25,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 18B. 19C. 20D. 22.5. 对于定类数据,计算众数是为了()。

A. 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B. 反映数据的离散趋势。

C. 进行数据排序D. 计算数据的平均值。

6. 若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为5,则其方差为()。

A. 25B. 5C. 10D. 15.7.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 -1 < r < 1B. -1 ≤ r ≤ 1C. 0 < r < 1D. 0 ≤ r ≤ 1.8. 在简单线性回归方程y = a + bx中,b表示()。

A. 截距B. 自变量C. 因变量D. 回归系数。

9. 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

A. 样本不是随机抽取的B. 测量不准确。

C. 总体中的个体存在差异D. 计算错误。

10. 概率抽样中最基本的抽样方法是()。

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系统抽样D. 整群抽样。

11. 当样本容量n足够大时,样本均值的分布近似服从()。

A. 均匀分布B. 二项分布C. 正态分布D. 泊松分布。

12. 假设检验中的第一类错误是指()。

A. 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B. 原假设为假时接受原假设。

C. 备择假设为真时拒绝备择假设D. 备择假设为假时接受备择假设。

13. 卡方检验主要用于()。

A. 检验两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B. 检验两个总体方差是否相等。

C. 检验分类数据的关联性D. 检验数据的正态性。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 比较 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 比例 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 结构 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 强度 相对指标。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 零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 最小值 。

3、在回归分析中,各实际观测值y 与估计值y ˆ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剩余 变差。

4、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或100%)。

5、 正J 形 反J 形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多;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减少。

6、调查宝钢、鞍钢等几家主要钢铁企业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重点 调查。

7、要了解某市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情况,则总体是 该市大学中的全部多媒体教学设备 ;总体单位是 该市大学中的每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

8、若某厂计划规定A 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降低6%,实际降低了7%,则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100%7%A 100%1.06%100%6%-=-=-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若某厂计划规定B产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100%10%100%4.76%100%5%+=-=+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

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 品质 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 数量 标志。

10、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 主词 和 宾词 两个部分组成;从格式上看,统计表由总标题 、 横行标题 、 纵栏标题 和 指标数值(或统计数值);四个部分组成。

11、从变量间的变化方向来看,企业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属于 正 相关;而市场价格与消费者需求数量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关系属于 负 相关。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社会统计学是研究人口、劳动力、收入、社会流动等社会现象的科学方法与技术的学科,其特点是()A. 程序化B. 分析性C. 统计性D. 全面性2. 社会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 人口B. 社会流动C. 劳动力D. 政治制度3. 社会统计学的基本任务是()A. 描述B. 分析C. 测度D. 预测4. 以下哪个属于社会统计学的主要研究方法()A. 实地调查B. 记录观察C. 数量分析D. 实验研究5. 通过抽样调查得出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其原因是()A. 抽样调查的科学性B. 抽样调查的随机性C. 抽样调查的综合性D. 抽样调查的简便性6.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在过去30年中一直呈现()A. 增长趋势B. 下降趋势C. 波动趋势D. 停滞趋势7. 以下哪项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A. 出生率-死亡率B. 出生率/死亡率C. 死亡率-出生率D. 死亡率/出生率8. 劳动力的组成可以分为()A. 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B. 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C. 男性和女性D. 青年和老年9. 以下哪个指标用于衡量人口流动的规模()A. 出生率B. 死亡率C. 迁入率D. 婚姻率10. 社会现象的分布状况可以通过以下哪种图表来展示()A. 折线图B. 柱状图C. 饼图D. 散点图11. 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可以通过以下哪种图表来展示()A. 人口金字塔图B. 折线图C. 散点图D. 聚类图12. 确定样本的个数和方法属于统计调查的()A. 问题设计B. 抽样设计C. 数据处理D. 结果分析13. 使用频率分布表可以直观地了解数据的()A. 聚集趋势B. 分布形态C. 关联程度D. 变化趋势14. 社会统计学可以对社会现象进行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A. 描述统计方法B. 推断统计方法C. 直观统计方法D. 数量统计方法15. 制约社会统计学研究的条件主要包括()A. 人力资源B. 数据资源C. 手段资源D. 空间资源16. 在社会统计学中,相关分析用来研究()A. 双变量间的关系B. 多变量间的关系C. 分组间的关系D. 数值间的关系17. 决定统计调查质量的最根本要素是()A. 问卷设计B. 抽样方法C. 数据处理D. 有效样本数18. 使用抽样调查方法可以有效地()A. 节约调查成本B. 提高调查效率C. 提高数据精度D. 具有总体可比性19. 社会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经常具有()A. 多样性B. 随机性C. 普遍性D. 特殊性20. 社会统计学可以用来指导()A. 社会政策制定B. 学术研究C. 教学实践D. 创新创业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什么是人口负增长?可能导致人口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人口负增长指的是人口数量在一定时期内净减少的现象。

社会统计学本科试题及答案

社会统计学本科试题及答案

社会统计学本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统计学的研究内容?A. 人口统计分析B. 社会经济发展指标C. 个人心理分析D. 社会问题调查研究2. 在进行一项社会调查时,以下哪项不是必要的步骤?A. 明确调查目的B. 设计调查问卷C. 收集数据D. 直接发布调查结果3. 以下哪个指标通常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A. 国内生产总值(GDP)B. 人均水资源C. 森林覆盖率D. 人口密度4. 社会统计学中的样本容量应该足够大,其主要原因是什么?A. 减少调查成本B. 提高统计推断的可靠性C. 增加数据的趣味性D. 使数据更加复杂5. 下列哪项不是统计图表的基本构成元素?A. 标题B. 数据来源C. 图例D. 颜色6. 在统计分析中,中位数与众数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中位数不受极端值影响,众数可能受极端值影响B. 中位数是数据集中的数值,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C. 中位数是平均数的另一种说法,众数是数据集中的数值D. 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没有区别7.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方差B. 标准差C. 均值D. 极差8. 在社会统计学中,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B. 0到1C. 1到无穷大D. -∞到+∞9. 下列哪项是社会统计学中常用的非概率抽样方法?A. 系统抽样B. 分层抽样C. 滚雪球抽样D. 整群抽样10. 在统计分析中,以下哪项不是假设检验的步骤?A. 建立假设B. 选择显著性水平C. 计算检验统计量D. 直接得出结论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1. 简述社会统计学的定义及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12. 解释什么是标准差,并说明它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

13. 描述一下在进行社会调查时,如何确定样本容量。

14. 阐述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在社会统计学中的应用及其区别。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假设有一个班级的学生考试成绩数据如下:60, 70, 80, 90, 100。

《社会统计学》练习题

《社会统计学》练习题

《社会统计学》(112)练习题某工厂妇女从事家务劳动时间服从正态分布N (μ,266.0)。

根据36人的随机抽样调查,每天平均从事家务劳动时间X 为:X =2.65小时。

求μ的95%双侧置信区间。

某工厂根据200名青年职工的抽样调查,得知其中有60%参加各种形式的业余学习。

求青年职工参加业余学习成数的区间估计。

(α=0.05)电视台要调查电视观众收看某电视剧的收视率,我们认为全部观众中有70%的人是观看该电视剧的。

问在95%的置信度下,允许误差1%+,问样本容量需要多大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调查要求?某城市成年男人的平均身高为u=168cm 。

问能否认为目前该城市成年男人的身高与以往不同?为了验证这种看法,某研究机构从该城市中随机抽选了30名成年男人,其平均身高为171cm ,标准差为3cm ,α=0.05,要求以此来检验所做假设的正确性。

一种新型小汽车的制造商称这种汽车在平坦高速公路上驶时平均每加仑的行驶里程至少为35公里。

在40次运行测试中,每加仑平均行驶里程为34.5公里,标准差为2.3公里每加仑。

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该制造商的论断么?(α=0.05)某种消费品去年在20家零售店的平均销售额是3425元,标准差是200元。

另一种产品在24家零售店的平均销售额为3250元,标准差为175元。

两种产品的销售额都满足正态分布。

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否能认为两种产品平均销售额没有差别。

(α=0.05)为了了解居民对银行加息的看法。

对200名城市居民的抽样调查,有90人赞成;对200名农村居民年的抽样调查,有126人反对。

问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对加息赞成的比例是否存在显著差异?(α=0.01)为了研究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选择了10对智商、年龄、阅读能力、家庭条件都相同的儿童进行了实验。

结果见下表,问:能否认为新教学法优求(1)投票人态度和所属政党是否独立?(α=0.05)(2)如果显著相关,求 系数,并解释此系数。

第一章社会学研究与统计分析练习题

第一章社会学研究与统计分析练习题

第一章社会学研究与统计分析练习题第一章一、填空1.社会统计学是运用统计的一般原理,对社会各种静态结构与动态趋势进行___或__的一种专门方法与技术.2.统计按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___和统计推断。

3.推论统计有两个基本内容:参数估计和()。

4.统计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当时的两大统计学派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这一学派产生于德国,其创始人为康令(1606~1681)和阿享瓦尔(1719~1772)。

6.创造“统计学”一词,并被冠以“有名无实”的统计学派是________学派。

7.通过抽样得到的用以推断总体特征的那个“部分”,在统计学上称为()。

样本中所含的单位数,在统计学上称为样本大小,也叫做()。

8.凡是相邻的两个变量值之间可以连续不断分割的变量,称为()。

凡是各变量值之间是以整数断开的变量,称为()。

9.统计调查从调查范围上分,可分为()和()。

10.在社会调查和社会统计中,测量被分为四个水平。

即定类尺度、定序尺度、_______和_______。

二、单项选择1.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康令B威廉·配第C恩格尔D凯特勒2.在统计史上被认为有统计学之名而无统计学之实的学派是() A.数理统计学派B.政治算术学派C.社会统计学派D.国势学派3.西方统计学认为近代统计学之父的是()。

A威廉·配弟B阿道夫·凯特勒C海尔曼·康令D约翰·格朗特4.被马克思称为“政治经济学之父”的是(C)。

A.阿亨瓦尔B.凯特勒C.威廉·配第D.皮尔逊5.以下关于统计调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抽样调查无法最终推算得到总体的特征B典型调查是非全面调查C重点调查是非全面调查D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E普查是实际应用最广泛的调查方式6.下述调查属于全面调查的是()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7.要了解杭州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8.有意识地选择若干企业的产值,来估算该地区的产值,这是()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9.在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选取其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2024年电大《社会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4年电大《社会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4年电大《社会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很抱歉,但我不能提供实际的考试试题和答案,尤其是在它们涉及到版权受保护的教育材料时。

不过,我可以帮您创建一份关于社会统计学概念的模拟试题和答案的文档示例。

请注意,以下内容仅用于教育和信息目的,并且不应被视为真实的考试内容或用于任何非法或未经授权的活动。

---2024年电大《社会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 以下哪项是描述统计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A. 概率论B. 推断统计学C. 调查方法论D. 社会心理学答案:(A) 概率论2. 当研究者想要确定某个群体中某个特定特征的普遍性时,他们通常会使用哪种统计技术?A. 频数分布B. 标准差C. t检验D. 方差分析答案:(A) 频数分布3. 以下哪项不是解释方差分析(ANOVA)的基本假设之一?A. 数据应该满足正态性分布B. 各组之间的方差必须相等C. 观测值之间应该是独立的D. 数据应该满足同方差性答案:(D) 数据应该满足同方差性第二部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4. 请解释什么是标准差,以及它在社会统计学中的应用。

答案:(标准差是衡量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

它是方差的平方根,用来描述数据点围绕平均值的分散程度。

在社会统计学中,标准差可以用来评估调查数据或实验数据的离散程度,帮助研究者理解变量变动的范围。

例如,在比较不同国家的平均收入时,标准差可以显示这些国家收入差异的大小。

)5. 请描述如何使用卡方检验来评估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联。

答案:(卡方检验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用来检验两个分类变量是否独立。

基本步骤包括:构建一个列联表来展示两个变量的交叉频数;计算卡方统计量,它基于观察频数和期望频数之间的差异;根据自由度和卡方分布表,确定卡方统计量的显著性水平。

如果卡方统计量的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通常是0.05),则拒绝原假设,认为两个变量不独立。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40分)6. 某研究者正在比较两个不同城市的犯罪率。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统计学是研究社会现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其主要研究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定性分析D. 指数分析2. 以下哪一项不是社会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类型?A. 计数数据B. 顺序数据C. 比率数据D. 定性数据3. 在社会统计学中,中位数是衡量数据集中趋势的一种方法,以下关于中位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中位数是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B. 中位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C. 中位数是数据的平均值D. 中位数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数据4.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以下关于标准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标准差越大,数据越集中B.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C. 标准差可以为负数D. 标准差反映了数据的波动大小5. 以下哪个统计量可以用来衡量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A. 相关系数B. 方差C. 标准差D. 均值...(此处省略剩余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的区别。

2. 解释什么是正态分布,并说明其在社会统计学中的应用。

3. 什么是抽样误差?它是如何影响统计推断的?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给定一组数据:10, 12, 14, 16, 18, 20。

计算这组数据的均值、中位数和标准差。

2. 如果一个样本的均值为50,标准差为10,样本量为100,求95%置信区间。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某社会调查机构对1000名居民进行了收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收入为5000元,标准差为1500元。

请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可能存在的收入分布情况,并讨论如果样本量减少到500,对统计推断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C4. A, C, D5. A二、简答题1. 描述性统计主要关注数据的收集、组织、描述和呈现,目的是对数据进行总结和解释,而推断性统计则是基于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目的是做出关于总体的结论。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doc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doc

《社会统计学》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从历史上看,在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形成过程中,首先使用“统计学”这一术语的是()0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C,数理统计学派 D.社会经济统计学派2、社会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现象的数理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3、对某城市社区居民收入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总体是()。

A,每个社区B,该城市全部社区C,每个社区的全部居民D,该城市全部社区的全部居民4、社会统计调查分为一次性调查和经常性调查,是根据()oA.是否定期进行B,组织方式不同C.是否调查全部单位D,时间是否连续5、对学校的教师进行身体普查,调查单位是()。

A.学校全部教师B.学校每一位教师C.每所学校的教师D.学校6、某地区的社会扶贫投入2009年比2004年增长了58.6%,则该地区2004—2009年间扶贫投入的平均发展速度为(A. ^58.6%B.边58.6%C. 058.6%D. §158.6%7、如果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那么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

A.一项数值B.二项数值C,三项数值 D.四项数值8、在社会统计指数的计算中,可变权数是指在一个指数数列中,各个指数的()o A,同度量因素是变动的 B.基期是变动的C,指数化因数是变动的 D.时期是变动的9、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A.10%B. 7. 1%C. 7%D. 11%10、2009年某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 7万人,安置率达80. 6%,安置率是()。

B.变异指标 D,相对指标A. 总量指标 C.平均指标13、 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 )。

A. 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总体单位总量的比重很大B. 标志值很大C. 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比重很大D. 在社会中的重点单位或部门14、 某村企业职工最高工资为852元,最低工资为540元,据此分为六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 )oA. 142B. 52C. 312D. 26415、某领导小组成员的年龄分别为29, 45, 35, 43, 45, 58,他们年龄的中位数为()A. 45B. 40C. 44D. 43 16、 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 )oA, 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 B, 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 C, 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 D, 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17、 某商品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销售额增长10%,商品销售量增长10%,则商品价格( )oA 、 增长20%B 、 增长10%C 、 增长1%D 、 不增不减 18、 社会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A,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指标性质不同 C.采用的基期不同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19、 对某市1999-2009年教育投资支出(万元)的时间数列配合方程为y = 500 + 52?,这意味着该市教育投资支出每年平均( )。

《社会经济统计学》 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经济统计学》 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社会经济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A、经济领土2、报告期商品价格降低5% ,销售量增加10% ,则销售额( )B、增加4.5%3、沿海某各乡镇总共有3万人口,有5家医院,平均每个医院需要服务6000人,这个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 )D、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5、合理施肥量与农作物亩产量之间的关系C、单项因果关系6、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B、同质性7、狭义指数反映的是()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D、复杂总体.8、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废品率的检查,要求每隔一个小时抽出10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是属于()C、整群抽样9、定基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是()C、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加后的连乘积再减110、在评比东部省份之间社会经济状况时, 将这些省份每人分摊的绿化面积按年排列的动态数列属于()C、相对指标动态数11、两个相关变量呈正方向变化,则其相关系数r ()A、大于012、次数密度是()B、各组单位组距内分布的次数13、相关关系指的是变量之间()D、有内在关系的但不严格的数量4对购物广场工作人员进行营查调查对象星()B.各购物广场的全体工作人员15、某县规定2020年I业企业年报的呈报时间为2021年1月31日前,则调查时间和调查()B、一年、一个月16、统计有三种含义,其基础含义是()B、统计活17、某县级市有100万人口,共有20家医院,平均每个医院需要服务50000人,这个指标是()A、强度相对指18、确定回归方程时,对相关的两个变量B、只需因变量是随机变量19、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D、产值20、在计算相关系数之前,首先应对两个变量进行(A、定性分析.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2.0分,共20.0分)21、社会经济统计是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 比较 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 比例 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 结构 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 强度 相对指标。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 零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 最小值 。

3、在回归分析中,各实际观测值y 与估计值y ˆ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剩余 变差。

4、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或100%)。

5、 正J 形 反J 形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多;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减少。

6、调查宝钢、鞍钢等几家主要钢铁企业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重点 调查。

7、要了解某市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情况,则总体是 该市大学中的全部多媒体教学设备 ;总体单位是 该市大学中的每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

8、若某厂计划规定A 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降低6%,实际降低了7%,则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100%7%A 100%1.06%100%6%-=-=-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若某厂计划规定B产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100%10%100%4.76%100%5%+=-=+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

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 品质 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 数量 标志。

10、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 主词 和 宾词 两个部分组成;从格式上看,统计表由总标题 、 横行标题 、 纵栏标题 和 指标数值(或统计数值);四个部分组成。

11、从变量间的变化方向来看,企业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属于 正 相关;而市场价格与消费者需求数量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关系属于 负 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为了解IT行业从业者收入水平,某研究机构从全市IT行业从业者随机抽取8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44%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30%回答他们每月用于娱乐消费在1000元以上。

此处800人是()A.样本B. 总体C. 统计量D. 变量2.在频数分布表中,将各个有序类别或组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称为()A.频率B. 累积频数C. 累积频率D. 比率3.离散系数的主要目的是()A.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B.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C.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D.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4.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正态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1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 )A. 50%的数据B. 68%的数据C. 95%的数据D. 99%的数据5.在某市随机抽取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为72.0、63.1、20.0、23.0、54.7、54.3、23.9、25.0、26.9、29.0,那么这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A. 39.19B. 28.90 C .19.54 D .27.956.用样本统计量的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这种方法称为( ) A .点估计 B .区间估计 C .有效估计 D .无偏估计7.某单位对该厂第一加工车间残品率的估计高达10%,而该车间主任认为该比例(π)偏高。

如果要检验该说法是否正确,则假设形式应该为( )A .0H :π≥0.1;1H :π<0.1B .0H :π≤0.1;1H :π>0.1C .0H :π=0.1;1H :π≠0.1D .0H :π>0.1;1H :π≤0.18.下面哪一项不是方差分析中的假定( ) A .每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 B .观察值是相互独立的 C .各总体的方差相等 D .各总体的方差等于09.判断下列哪一个不可能是相关系数( ) A .-0.9 B .0 C .0.5 D .1.210.用于说明回归方程中拟合优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 A. 相关系数B. 离散系数C. 回归系数D. 判定系数11.某地区政府想了解全市332.1万户家庭年均收入水平,从中抽取3000户家庭进行调查,以推断所有家庭的年均收入水平。

这项研究的总体是()A.332.1万户家庭B. 3000户家庭C. 332.1户家庭的年均收入D. 3000户家庭的年均收入12.下列变量属于数值型变量的是()A.工资收入B. 产品等级C. 学生对考试改革的态度D. 企业的类型13.如果用一个图形描述比较两个或多个样本或总体的结构性问题时,适合选用哪种图形()A.环形图B.饼图C.直方图D.条形图14.在频数分布表中,频率是指 ( )A. 各组频数与上一组频数之比B. 各组频数与下一组频数之比C. 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D. 各组频数与最大一组频数之比15.两个定类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可以使用()A. λ系数B. ρ系数C. r系数D. Gamma系数16.根据一个样本均值求出的90%的置信区间表明()A.总体均值一定落入该区间内B.总体均值有90%的概率不会落入该区间内C.总体均值有90%的概率会落入该区间内D.总体均值有10%的概率会落入该区间内17.已知某单位职工平均每月工资为3000元,标准差为500元。

如果职工的月收入是正态分布,可以判断月收入在2500元—3500元之间的职工人数大约占总体的()A.95%B.68%C.89%D.90%18.方差分析的目的是()A.比较不同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B.判断总体是否存在方差C.分析各样本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D.研究各分类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19.对于线性回归,在因变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中,如果回归平方和所占比例越大,那么两个变量之间()A.相关程度越大B.相关程度越小C.完全相关D.完全不相关20.正态分布中, 值越小,则()A. 离散趋势越小B. 离散趋势越大C. 曲线越低平D. 变量值越分散21.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同时保证总体中每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入选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A.简单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整群抽样D. 分层抽样22.某地区2001-2010年人口总量(单位:万人)分别为98,102,103,106,108,109,110,111,114,115,下列哪种图形最适合描述这些数据()A.茎叶图B. 环形图C. 饼图D. 线图23.如果一组数据中某一个数值的标准分值为-1.5,这表明该数值()A.是平均数的-1.5倍B.比平均数少1.5C.等于-1.5倍标准差D.比平均数低1.5个标准差24.某班级10名同学期末统计课考试分数分别为76、93、95、80、92、83、88、90、92、72,那么该班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 ( )A. 89B. 72C. 88D. 9525.某班级学生期末英语考试平均成绩为75分,标准差为10分。

如果已知这个班学生的考试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可以判断成绩在65-85之间的学生大约占全班学生的()A. 68%B. 89%C.90%D.95%26.已知某单位平均月收入为3500元,离散系数为0.2,那么他们月收入的标准差为()A.700B.0.2C.3500D.17500027.在假设检验中,不拒绝虚无假设意味着()A.虚无假设是肯定正确的B.虚无假设肯定是错误的C.没有证据证明虚无假设是正确的D.没有证据证明虚无假设是错误的28.在因变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中,如果回归平方和所占的比例越大,则两变量之间()A.相关程度越高B.相关程度越低C.完全相关D.没有任何关系29.从两个总体中各选取了6个观察值,得到组间平方和为234,组内平方和为484,则组间方差和组内方差分别为()A.234,121B.117,121C.234,48.4D.117,8130.在回归方程中,若回归系数等于0,这表明()A. 因变量y对自变量x的影响是不显著的B. 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是不显著的C. 因变量y对自变量x的影响是显著的D. 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是显著的31.某班级有60名男生,40名女生,为了了解学生购书支出,从男生中抽取12名学生,从女生中抽取8名学生进行调查。

这种调查方法属于()A.简单随机抽样B. 整群抽样C. 分层抽样D. 系统抽样32.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水平分为以下五组:1)1500元及以下;2)1500-2000元;3)2000-2500元;4)2500-3000元;5)3000元及以上,则3000元及以上这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A.3000元B. 3500元C. 2500元D. 3250元33.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中位数>平均数>众数C.众数>中位数>平均数D.众数>平均数>中位数34.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不相等,但是标准差相等。

那么 ( )A. 平均数小的,离散程度小B. 平均数大的,离散程度大C. 平均数大的,离散程度小D. 两组数据离散程度相同35.在假设检验中,如果所计算出的P值越小,那么检验的结果()A. 越显著B. 越不显著C.越真实D.越不真实36.如果物价与销售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87,而且二者之间具有统计显著性,那么二者之间存在着()A.高度相关B.中度相关C.低度相关D.极弱相关37.回归平方和(SSR)反映了y的总变差中()A.由于x与y之间的线性关系引起的y的变化部分B.除了x对y的现有影响之外的其他因素对y变差的影响C.由于x与y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引起的y的变化部分D.由于x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引起的y的变化部分38.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求出的总体均值90%的置信区间()A.以90%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B.绝对包含总体均值C.10%的可能性包含总体均值D.绝对不包含总体均值39.在假设检验中,虚无假设和备择假设()A.都有可能成立B.都不可能成立C.有且只有一个成立D.备择假设一定成立,虚无假设不一定成立40.在方差分析中,某一水平下样本数据之间的误差称为()A. 组内误差B. 组间误差C. 组内平方D. 组间平方二、名词解释1.抽样单位与抽样框2.普查与抽样调查3.参数与统计量4.方差与标准差5.独立样本与配对样本6.总体与样本7.抽样分布8.二维表9.相关系数10. 组内均方11.普查12.误差减少比例13.散点图14.正态分布15.最小二乘法16.概率抽样17.中位数18.相关系数19.区间估计20. 中心极限定理21. 假设检验三、简答题1.判断以下随机变量是定性变量还是定量变量,如果是定量变量,确定是离散变量还是连续变量。

(1)网络供应商的姓名(2)每月的网络服务费(3)每月上网时间(4)上网的主要目的(5)上周收到的电子邮件数量(6)每月用于网上购物的金额(7)上月网上购物的次数(8)使用的电脑的品牌(9)上网是否玩游戏(10)电脑是否带有光盘刻录机2.调查方法主要包括哪几种?简要说明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3. 什么是简单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其作用是什么?4.简要说明社会研究过程。

5.按测度水平,变量可分为哪几类?并举例说明。

6.简要举例说明在分析双变量的关系时,T检验和卡方检验的主要区别。

7.等距分组和不等距分组有什么区别?请举例说明。

8.举例说明什么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9. 简要说明卡方的拟合优度检验和独立性检验的含义。

10.条形图和直方图有什么区别?11. 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作为测量中心趋势的指标所适用的数据类型。

13.简要举例说明在分析双变量的关系时,T检验和卡方检验的主要区别。

14.举例说明什么是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

15.SPSS主要有哪些功能?16.在SPSS中如何定义变量属性?17.统计表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18.简述相关系数的取值与意义。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某校社会学专业同学统计课成绩如下表所示。

社会学专业同学统计课成绩表要求:(1)对考试成绩按由低到高进行排序,求出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2)对考试成绩进行适当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

2.为研究某种商品的价格(x)对其销售量(y)的影响,收集了12个地区的有关数据。

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果:方差分析表要求:(1)计算上面方差分析表中A、B、C、D、E、F处的值。

(2)商品销售量的变差中有多少是由价格的差异引起的?(3)销售量与价格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多少?3.某公司招聘职员时,要求对职员进行两项基本能力测试。

已知,A项测试中平均分数为90分,标准差是12分;B考试中平均分数为200分,标准差为2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