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件.pptx
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与政策(ppt 51页)
7
图3.2 三大经济圈的界定
2019/11/8
第三章 中国区域经济
8
三大经济圈的范围
2019/11/8
(1)长三角经济圈:一般是指上海和江苏、浙江 两省一市的长江下游地区,主要包括上海、杭州、 南京、南通、扬州、常州、镇江、无锡、苏州、 宁波、绍兴、温州、舟山、嘉兴、湖州和台州等 16个城市。
(2)珠三角经济圈:一般是指广东省境内的广州、 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肇庆市 区、惠州市区、惠阳县、惠东县、博罗县、高要 市、四会市等14个市县。
一步向沿海地区集中。
第三章 中国区域经济
17
表3.3 中国各区域的产业结构比较
经济 区域
1952年中国各区域三次产业结构 (%)
1998年中国各区域三次产业结构 (%)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东部
50.18
26.22
23.60
17.39
46.45
36.16
中部
61.65
第三章 中国区域经济
12
中国区域经济的差异及其原因
中国区域经济的差异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
2019/11/8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第三章 中国区域经济
13
中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的比较
由于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包括的省市不同,地域面 积有很大差异,我们采用人均指标概述各区域发展情况。
比较1978年以来三大经济地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年均增长 率,可以发现,两个指标均显示出东部发展最快,中部次之, 而西部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增长率都低于国家平均水平,这 说明中国各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具有不平衡的态势,并且东西部 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仍然在继续扩大;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ppt课件 (2)
术研究、开发状况等 ⑥产品技术状况分析
精选PPT课件
17
2.分析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
(3)企业或公司环境 ——一般只在极小地域范围编制规划时才予以研
究 ——与产业环境的差别:产业环境基本上是从同
科技条件
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劳动力、资金市场状况、交通 运输、政府、法律、政策、体制
科技水平、激素后人员状况、人口劳动文化水平状 况
精选PPT课件
3
(一)评价方法
1.绝对量评价
——从自然条件来说,经过调查、勘探与分 析而确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不同等级的实物 或价值数量,称为绝对量
——绝对量评价,也包括对各类资源条件的质 量评价。如矿产资源的品位,企业生产的技 术水平,交通运输线路的运输能力等。
1.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 2.分析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
精选PPT课件
9
1.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
(1)区域的地位 ——评估区域的地位,目的在于明确区域在地
域分工中所处的位置,在社会经济 发展中 能起的作用和适宜扮演的角色。
——评估区域地位时,明确规划区域所处的经 济发展阶段,对于确定区域未来的经济发展 方向、经济结构和近期的战略重点,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精选PPT课件
20
三、提出战略构想
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区域要在第一种可能方 面去努力,并且依第一种情况制订战略,提 出决策;在第二种可能方面,区域将面临不 少竞争和不利的因素,制订战略的重点在于 如何排除彰碍,如何应付危机;在第三种可 能方面,区域必须把握一些发展的机会,或 者其他周围其他的实力也不强,故应努力去 争取,否则会把一个大好时机给错过;在第 四种呢能方面,区域不应去发展,不应依这 种情况提出发展的努力,避之仍惟恐不及。
区域经济发展ppt课件
4
5
6
思维建模 农业发展的思路分析 区域农业的发展应主要从农业发展的条件、农业发展的特点和农业生产 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评价某地发展农业生产条件的思路:要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 地。 (2)分析农业生产特点的思路:一般从耕作制度、主要农作物类型等方面 分析。耕作制度主要看所处的温度带,热量丰富,复种指数就高。 (3)分析发展农业生产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之间关系的思路:强调农业可 持续发展观点,如农牧业生产与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退化等问 题及相应措施。
章末整合提升
1
2
浮想联篇
(1)区域工业、农业的发展以及区域城市化的发展是区域发展 的主要内容。 (2)区域农业发展要充分发挥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优势,因地制宜,推进农业产业化、地区专业化以及农产品 的深加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综合可持续发展。 (3)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相互促进的,工业化发展要充分利 用当地有利的区位条件,注重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产业升级 的持续性,城市化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加强城市规 划与管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都要注意生态环境的 保护与治理。
7
第九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pptx
一定数量的人口劳动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 的前提。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增加劳动 力在生产中的投入,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例如, 在我国农村地区开发中,增加劳动力投入,走 劳动集约的发展道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 物质投入的不足,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增长。劳 动者身体素质、思想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 质的提高,也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区域 经济增长。区域科技人才资源,可起到使知识 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作用。因此, 重视人才资源开发,通过加强研究与开发工作, 推动科技进步,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效率、公平和 生态持续性。用最小的稀缺资源成本获得最大 的社会福利(即追求最大效率),满足人的需 要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研究表明,最富裕 和最贫困的阶层造成的环境损坏比中间阶层要 大得多。富方能够将资本不断地投入新的领域, 为了最大利润,往往不顾环境的承受力,而穷 方为谋求温逸则滥用自然资源和劳务。因此, 高度两极分化必然导致环境恶化。再者贫富之 间的矛盾和冲突,也容易破坏生产力,影响社 会经济发展。因此,促进公平分配,给那些贫 困落后地区以发展机会,逐渐培植后进区域的 发展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相对均衡发展是可 持续发展模式的目标之一。
区际贸易的增长,一般能使区域社会经济成倍 地增长。外部对区域产品或服务的需求越大, 区域可输出商品的比较优势越强,区域间的贸 易障碍越小,区域经济增长就越有利。近几年 我国沿边境的某些地区经济增长较快,主要得 益于地区边境贸易的迅速发展。国家的区域政 策,往往对一个地区区域经济增长起关键性作 用。如我国沿海经济特区经济的迅速增长,主 要依靠国家特殊的政策。国家的投资重点区, 重点开发区,政策倾斜区通常也是经济增长较 快的地区。
1)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增长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优质ppt]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 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用本国产品代替进口 出口替代战略:用工业制成品代替初级产品 工业赶超战略 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变
战
略
从不平衡发展到相对协调发展
与
政
策
中部崛起
由 东 振兴东北 到 西
西部大开发
时间与次序 由中心到边缘再到外围
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划内容交叉、冲突较多 ,规划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和协调。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出口额
出口额(亿美元)
1-5月 累计
8752.0 19.5 91.8
221.1 185.2
20.7 53.6
6.6 52.9 31.6
1.9 19.7 73.3
1-5月 累计±%
-0.4 36.2 44.5 45.4 10.1
16 56.4 -59 50.3 46.2 -26.4 30.9 -6.6
几个重要的不同之处
层次 不同点
特区
全面性综合配 局部性综合配 套改革试验区 套改革试验区
区域战略阶段 沿海发展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战略
战略
体制背景 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初期
经济初步建立
重点取向
面向国外,引 示范建立社会 解决重大战略
进与学习
主义市场经济 问题 体制
• 当前我国区域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购进价格指数
地区
全国 内蒙古 广西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出厂价格指数(%)购进价格指数(%)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PPT完美版课件
均衡
非均衡
1
2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从非均衡到均衡再到非均衡的演变。
要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就要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
PANDUAN
判断
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1.提出:2013年,国家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2.范围:包括 、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 、贵州、云南等省市, 占全国的21%,人口和 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3.在我国总体发展格局中的地位(1)是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经济带。(2)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3)是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4)是我国 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内部环境
自身实力
以黄金水道长江为轴,覆盖11个省市,人口众多、经济总量高
综合实力强大;战略支撑全国的发展
内部环境
空间组成
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依托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航道
可以形成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优势互补、协作互动的格局,有利于发挥东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实现整体发展
土地面积
上海
四川
经济
内河
生态文明
1
2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没有限制性因素。
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为上海、南京、杭州。
PANDUAN
判断
3
长江经济带应发挥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比较优势,扬长补短,协调发展。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1.发展背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同属华北要地,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 、文化 ,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2.规划:三地推行“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建立行政管理 机制、生态环保 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3.发展战略:重点是疏解北京 功能,控制北京人口规模,着力推进京津冀 ,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二)PPT课件
18.74 21.18 15.67 16.69 13.96
710.24 717.03 747.88 488.6 724.6
13152.86
4656.38
13821.2
4512.5
13119.05
4097.24
12866
4697
12990.4
4202.5
2008年中部地区GDP总额对比
2008年中部地区人均GDP对比
元
2008年中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对比
2008年中部地区地方财政收入对比
亿元
2008年中部地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2008年中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
2、主要战略解读
(1)功能定位 (2)发展重点 (3)发展目标 (4)地方主要举措 (5)国家政策支持
3、重要区域
(1)武汉城市群 (2)中原城市群 (3)长株潭一体化 (4)环鄱阳湖城市群 (5)皖江城市带 (6)合芜蚌实验区
(7)合肥城市群 (8)太原城市群
(9)昌九工业走廊
(1)武汉城市群
(2)中原城市群
(3)长株潭一体化
(4)环鄱阳湖城市群
(5)皖江城市带
(6)太原都市圈
(7)合芜蚌实验区
(8)合肥城市群
(9)昌九工业走廊
中部城市群主要经济指标占中部地区的比例
%
中部城市群与国内三大城市群经济总量对比图
(F)辽宁中部城市群
(三)中部崛起
1、中部六省主要经济数据
地区
GDP
(2008年 (亿元)
人均 GDP
中 河南
部 湖北 六 湖南
山西
省
江西
安徽省
18407.78 11330.38 11156.64 6938.73 6480.3 8874.2
区域经济政策与发展战略课件
2.区域经济要素分布的空间上不平等性,导致区
域间贫富差距加大。
区域经济政策与发展战略课件
5
四、区域经济政策工具和手段
1、区域政策工具:一般有微观政策工具、宏观政 策工具、协调政策工具。
微观政策工具:包括劳动力再布局政策,如迁移 政策、劳动力流动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效率政 策。还包括资本再布局政策。可通过税收与补贴 对投入、产出、技术进行引导,还可通过资本市 场效率政策、管理控制等实现政策目标。
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要; 二是运用财政手段支持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对社
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带动效应的产业; 三是利用财政手段限制污染环境、掠夺性资源
开采等外部负效应和外部不经济状况。
区域经济政策与发展战略课件
11
2 调节收入分配
一是政府通过税收、补贴等财政手段, 调节居民、产业、地区之间的收入水平 和收入差距;
29
区域发展战略包括以下几种:
经济总体发展战略
经济总体发展战略通常把发展指导思想、 远景目标和分阶段的目标、产业结构、主导产 业、人口控制目标、各产业的比例和发展方向 作为谋划重点。
区域经济政策与发展战略课件
30
总体目标
战略目标的设置
经济目标
经济总量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 经济结构指标
社会目标
人口构成指标 人口总量指标 物质生活水平指标 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指标
建设目标
空间结构指标 空间规模指标
环境质量指标
区域经济政策与发展战略课件
31
经济部门发展战略
经济部门发展战略主要是明确各部 门的发展方向、远景目标、重点建设项 目和实施政策。
区域经济政策与发展战略课件
32
[经济学]区域经济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ppt
[经济学]区域经济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ppt区域经济学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主要内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与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8.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与特征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地区(或国家)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以及实现总目标、总任务的关键性对策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方向性的谋划。
其核心内容是根据不同区域生产要素条件的分布情况和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在一定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制定的战略指导思想、方针、重点、步骤及对策等。
如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就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国际经济发展趋势,把握我国加人WTO的机遇,围绕强省富民的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主要依靠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进城市化和城镇现代化;推进城市化和城镇规划要注重集约经营和规模发展,要同建设长江产业带、徐连经济带和开发海上苏东互为支撑,要切实考虑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压力大的状况,呼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充分利用西部广阔的发展空间、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市场,促进江苏省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
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发展战略的共性:1、全局性2、长远性3、预见性4、综合性5、层次性6、实用性区域发展战略的特性:1、区域性:强调地区特点,强调地区针对性。
2、综合性:3、层次性:4、可操作性:8.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原则(一)全局性原则:从全局出发、通盘考虑、统筹规划(二)预定性原则:能够激发人们奋力拼搏,必须是高标准、严要求。
(三)可行性原则:否则就可能是脱离实际的空想。
(四)衔接性原则:一是前后期的发展战略要相互衔接;二是不同层次和相关战略主体的战略制定要相互衔接。
第九讲_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pptx
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进行规划。
8
(二)部 门(产业) 发展战略
根据总体 战略,对 区域经济 发展的重 点部门或 重点产业 所制定的 发展战略
从产业在区域 发展中的条件、 现状及国家发展
的情况出发
(2)战略模式——大推进战略
22
2、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 (1)内涵 ( 2)中国的实践: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的的战略模式选择
23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一、区域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区域定位 (一)指导思想
——是区域谋求发展的最高概括和总纲,对发展 战略的影响是长期性和全局性。
(1)指导思想一般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能随 意更改。
(2)指导思想一般要有区域的针对性,并与区 域的发展阶段相一致。
24
(二)区域定位 属于战略指导思想的范畴。 所谓定位,就是规定本区域在所归属的更大一级
范围内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明确自身所处的地位。 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一个环节。
从宏观的 角度对区 域经济发 展进行全 局性的战 略谋划
区域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 区域经济在未来战略规划期的发展目标
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 区域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选择
区域产业布局
区域城乡规划 区域形象塑造
区域发展政策设计
7
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从区域经济发展 的客观规律出发,预测区域经济未来的发展历程 和发展态势,寻找出一条适合区域实际的,较为 平坦的经济发展的道路来。
13
(三)综合性
区域经济发展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区域内的城镇、乡村、产业。部门、 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政府行为等 方方面面的情况,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和综 合性。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ppt课件
2021精选ppt
3
(二)按战略内容侧重导向组合的类 型
1.资源导向战略 侧重于指定以开发区域内部资源为主要目的的发展
战略。 2.市场导向型
侧重于制定以充分利用区域外部广阔巨大市场为特 征的发展战略。 3.资源和市场双导战略
有机结合,资源开发以市场需求为前提,市场容量 决定资源开发规模和产品及产业组织规模
2021精选ppt
4
4.技术导向战略 主要依靠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科学技
术,提高产品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科技进 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发展战略。
5.知识导向战略
2021精选ppt
5
(三)按区域发展空间组合的类型
1.点域发展战略 理论基础为增长极理论
2.点轴发展战略 在点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空间组织模式,有
2021精选ppt
14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选择
二、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模式选择
战略布局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意图或战略模式 的空间体现或地域依托,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 而对未来区域经济活动的地域配置、组合和空 间部署。
核心问题是区域生产力的布局。
2021精选ppt
8
1.首要原则:由点到面的逐步推广 2.落实战略重点的地域布局 3.着眼于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 4.生态平衡原则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选择
2021精选ppt
1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一)含义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式。
(二)特点 一般意义上来说:概括性、综合性、可行
中国区域经济专题 54页PPT文档
1979-1983 第1阶段(创办特区)
1984-191991 第2阶段(沿海开放)
1992-2019 第4阶段(全方位开放) (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
中国对外开放经济:从封闭经济不断走向开放经济
▲局部开放 ▲低度开放 ▲有限开放 ▲单一开放
▲全面开放 ▲深度开放 ▲全方位开放 ▲多层次开放
经过多年的对外开放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政策,我国的对 外开放由南到北、由东到西层层推进,基本上形成了“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 沿边开放城市”这样一个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 全方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至此,我国的对外开放城市已布全国所有
中国经济区划----八区框架
●三大地区框架 西部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重庆内蒙古广西12省区 东部地区:北京天津上海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
广东海南11省区市 中部地区: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六省
第Ⅱ节 中国主要经济区域
◆直辖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
★ ★ ★
★
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哈尔滨市、长春市、沈阳市、 大连市、济南市、青岛市、南京市、杭州市、宁波市、 武汉市、厦门市、西安市、广州市、深圳市、成都市。
中国区域经济专题
第Ⅰ节 中国区域经济概况 一、中国经济区划
◆经济区划
所谓经济区划是根据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规律、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 和区域经济特征的相似性、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或者依据国家经济 社会的发展目标与任务分工,对国土进行的战略性区划。
◆经济区划原则
●国民经济全面发展与充分发挥地区经济优势相结合。划分经济区时要 从总体利益出发,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全国的和地区的综 合平衡,合理地确定地区经济专业化发展的规模和综合发展的程度。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PPT教学课件
发展条件
长江黄金水道;沿岸纵横交 错的铁路线
立足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 比较优势,发挥长江三角洲 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 东部沿海,与海上丝绸之路 衔接;西部沿边,与丝绸之路 经济带相连
发展目标
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 系,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 级,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培 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 业转移,推动我国东、中、西 部区域协调发展
成为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 方的开放合作走廊
战略
发展条件
生态文明建设的 山、水、河、湖生态要素
先行示范带
丰富多样
发展目标
构建以长江干支流为经脉、 以山水林田湖为有机整体,江 湖关系和谐、流域水质优良、 生态流量充足、水土保持有 效、生物种类多样的生态安 全格局,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水 清地绿天蓝的生态廊道
2.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1)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_内__河__经济带。 (2)我国_东__、__中__、__西__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3)我国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4)我国_生__态__文__明__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1.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1)同属华北要地,战略地位十分突出。 (2)总人口已超过1亿,生态环境恶化。 (3)_城__市__发__展__失衡。 (4)区域与城乡发展差距不断_扩__大__。
湖泊萎缩、河床抬高
区;④修建水利工程,发挥水利工程的拦洪治
沙功能
下游 大气和水体污染严重
①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淘汰或改造传统产 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②加强环 境保护,通过推广各种环保技术、加大执法 力度等途径,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
【情境探究】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目标,以长江
地理《我国区域发展战略》PPT精品课件
(3)议一议,我国四大地区各有哪些优势和哪些限制性因素?这四大区域应当如何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统筹谋划科学发展。
地 带
优势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中 部
山西煤炭外运不足,
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农林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
牧产品重要产区,有色金属 重,黄河下游的地上
和重工业发达,交通运输以 河危害,长江中游的
其他地区亚热带、温带 季风气候为主。
中西部地区能源、有色金属矿产
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东北地区能源丰富;
自然资源
东部地区矿产资源较少。
(2)对照我国人口分布图和交通分布图,说出四大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
(2)对照我国人口分布图和交通分布图,说出四大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
地区
东北地区
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构筑世界创新高地
构筑世界影响力创新高地,引领新 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率先建 设高水平现代经济体系。
加大开放开发,加强内外通道和交 通枢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培育 优势产业、新型产业和特色产业, 加强生态保护。
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
重大 战略
中部地区:中部崛起
加强东中西互动、协调南北发展, 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中心 城市和城市群,构建产业创新、现 代服务、综合交通和现代物流体系。
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 技创新中心。强化首都功能,注重“瘦身健 体”,传统市场向河北转移,科技企业抢滩天 津和河北。
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 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侧重 发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新型产业。
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 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 生态环境支撑区。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重点疏解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着力 改善京津冀空气质量,重点建设好雄安新区。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与主要内容PPT(28张)
• 正确的指导方针,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出 发点。要立足区情特点,找到制约的症结,看清 面临的形势,抓准推动经济的关键环节和契机。
• 上海:振兴上海,开发浦东,服务全国,面向世 界---把上海建设成外向型、多功能、产业结构 合理、科技先进、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际城市。
• 广东:以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国际市场 为导向,以国内市场为依托,依靠深化改革和科 技进步,建立基础设施配套协调和优质、高效、 外向、轻型的经济。
•
2、身材不好就去锻炼,没钱就努力去赚。别把窘境迁怒于别人,唯一可以抱怨的,只是不够努力的自己。
•
3、大概是没有了当初那种毫无顾虑的勇气,才变成现在所谓成熟稳重的样子。
•
4、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将帅的坚强意志,就像城市主要街道汇集点上的方尖碑一样,在军事艺术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
•
16、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幸福不会遗漏任何人,迟早有一天它会找到你。
•
17、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
18、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与过多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不要因为关系亲密便掏心掏肺,切莫交浅言深,应适可而止。
战略步骤---两步走
• 第一步到2015年,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建成 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 的比重达到6.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000 元,城镇化率达到52%,万元GDP能耗降低18%,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目前的3.3∶1缩小到2.8∶1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 平明显提高。 。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PPT课件
(三)战略重点、战略布局、战略步骤 1、战略重点 2、战略布局
3、战略步骤
(四)战略措施
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类型
(一)跨国发展战略 20世纪下半叶,世界上出现了许多跨 国的区域经济组织,并提出和实施许 多经济发展战略。欧盟提出:“建立 一个以知识为基础,最具经济活力和 竞争力的欧洲”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 1、全局性 2、系统性 3、客观性 4、区域性 5、长远性和阶段性 6、层次性
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素
(一)战略方针 战略方针又称战略思想、指导思想、指导方针, 是区域谋求发展的最高理论概括和规范区域发展 行动的指南。 (二)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某一区域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试图达 到的全局性的奋斗目标和未来预期达到的总的要 求,也是一定时期的总任务和未来区域为之奋斗 的远景蓝图。
近代,战略的涵义逐渐扩展,并被广泛应 用于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的 各个领域。战略一词的涵义,是指重大的、关 系到长远的、带有全局性的谋划。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赫尔希曼发表专著 《经济发展战略》,最早将军事概念的战略移 植到了经济学,提出了发展战略的概念。 发展战略,就是指从总体上决定人类社会 各个领域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的指导原则和 谋划。 发展战略具有三个主要特征:全局性、 决定性、长远性。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王金汉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涉及到区域资源 的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区域资金的筹 措与投放、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以及区域间的经济关系等许多问题。解 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从整体上进行协调, 要求有一个综合性的、长远的、有关区 域经济发展全局的考虑。这些问题就是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评价及实践意义:圈层理论总结了城市扩张和发展的一 般规律,对发展城市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指导 意义。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小城镇,提高城市化水平,这对我 们合理规划和发展城市经济、合理规划小城镇的发展更具有 现实意义。
(1)梯度推进理论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利于提高 经济发展效率。
(2)梯度推进理论有较强的适应性。 (3)在实践中梯度推进理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局限性:难以科学划分梯度,实践中容易扩大地区间的发 展差距。
(三)增长极模式
主要观点:主张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 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 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 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理论评价及实践意义:增长极理论有着广泛的适应性;有 利于发挥政府的作用,弥补市场的不足;增长极理论在实 践中的成功事例很多(如各类开发区)。 局限性:在培育增长极的过程中可能加大增长极与周边地 区的贫富差距。
(二)梯度推进模式
主要观点:梯度推进理论重视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的 差距,认为较为发达地区属于高梯度地区、不发达地区属 于低梯度地区。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应在高梯度地区优 先发展,而传统产业应在低梯度地区发展。产业结构的升 级逐步有次序地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理论评价及实践意义:该模式把经济效率放在区域发展和生 产力布局的首位,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该理论在制定 地区发展战略时具有重要意义,应用范围较广。
理论评价及实践意义:该理论对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十分注 重,强调交通条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增长极理论不同 的是,点轴开发是一种地带开发,它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 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增长极开发。 沿边开发战略 长江开发战略 亚欧大陆桥
(五)网络开发模式
主要观点: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个地区形成了增长极即各类
理论评价及实践意义:注重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地区间差距 和维护社会稳定,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有利于区域和 产业协调发展。
局限性:不发达地区通常不具备平衡发展条件;注重地区公 平和产业平衡,忽视了效率;实践效果不佳,计划经济时 代采取平衡发展战略,虽缩小了区域差距,但投资分散, 重点不突出,导致全国经济发展迟缓。
(四)以156项重大项目为标志,战略布 局开始向内地倾斜
1953-1957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沿 海与内地关系。苏联援建的156项重大工业项目 主要安排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内陆地区,同时积 极利用沿海的工业,推进中国的工业化。中国生 产力布局开始向内地倾斜。
(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可概括为三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以重点投资和建设内陆 地区的均衡发展阶段;
--“六五”和“七五”时期加快发展沿海地区的非均 衡发展阶段;
--“八五”时期以来的区域协调发展阶段。
(二)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重点的四次大规模调整
--以“一五”156个重点项目布点为标志的内陆 地区倾斜政策 --以大小“三线建设”为标志的进一步向中西部 倾斜政策 --以“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为标志优先发展 东南沿海地区的政策 --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标志的区域协调发展
(四)点轴开发理论
主要观点: 重视“点”即增长极和“轴”即交通干线的作用,
认为随着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 的建立,连接地区的人流和物流迅速增加,生产 和运输成本降低,形成了有利的区位条件和投资 环境。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使交通干线 连接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点,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 增长点和增长轴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带 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领头羊。
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城乡一体化。
(六)圈层结构模式
主要观点: 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城市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
用与空间距离成反比,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 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
内圈层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心城区,人口和建筑密度都较高,地价较贵,以第 三产业为主;
中间圈层即中心城区向乡村的过渡地带,居民点密度低,建筑 密度小,以二产为主,可发展城郊农业;
(三)历史上中国就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 极不平衡的大国
旧中国留下极不平衡的区域格局:现代工业主 要布局在沈阳、大连等东北地区、上海和长江三 角洲地区、武汉地区。中国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 中所占比重仍不足10%,而且主要布局在东部地 区,西部地区除四川盆地外,基本上都是未开发 的不毛之地,没有现代工业和工业文明。
中心城镇和增长轴即交通沿线,增长极和增长轴的影响范 围不断扩大,在较大的区域内已经形成了商品、资金、技 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 强调加强增长极与整个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 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
理论评价及实践意义:
增长极开发、点轴开发都是以强调重点发展为特征, 在一定时期内会扩大地区发展差距,而网络开发是以 均衡分散为特征,将增长极、增长轴的扩散向外推移。 该理论一方面要求对已有的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更新、 扩散、转移;另一方面又要求全面开发新区,以达到 经济布局的平衡。
大城市功能定位与城市改造
中心城市的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它对制定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大作用。
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理模式论适用的条件和范 围不一样,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也不一样。在选择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时,应结合当地实际,充分考 虑区域内外的发展环境,做出合理的选择。
二、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重点 变化的回顾
我国区域经济 发展战略研究
主讲人 白超英
主要内容
◆ 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式及简要评价 ◆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重点转变的回顾 ◆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目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 ◆ 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式 及简要评价
(一)平衡发展模式
主要观点:主张各地区、各产业基本保持同步发展,通过平 衡部署生产力,特别是加大对落后地区、不发达产业投资, 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