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各个病理分期如何治疗

合集下载

肺癌的分类分型及治疗

肺癌的分类分型及治疗

肺癌的诊断及多学科治疗肺癌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目前国内外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不断上升。

肺癌在城市占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的38.08%,女性的16%,均居首位。

肺癌的临床表现复杂,一般可归纳为原发肿块、胸内蔓延、远处播散及肺癌的肺外表现等症状。

中心型和周围型肺癌的首发症状和X线征可不同,其诊断应主要争取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这涉及到最有效治疗的选择。

从治疗角度出发,目前世界上均倾向于将两类生物学行为不同的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

但影像学及临床表现亦十分重要。

肺癌的治疗效果多年来一直没有显著提高,总的治愈率仅为10%左右,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其生物学特性十分复杂、恶性程度高且多药耐药。

另一方面关键还在80%以上的肺癌在确诊时已属晚期,而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的有效途径。

国内外有关研究人员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多学科治疗及预后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下面就将最近的部分成果汇报如下:肺癌的早期诊断:定期查体:胸透、胸片仍是目前肺癌早期诊断的最有效的方法。

现在尚无准确、敏感的肿瘤标志物。

基础医学的研究成果让肿瘤的早期诊断出现了新的转机,利用检测外周血及痰中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改变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早期诊断。

ras基因家族、erb-B族癌基因;p53抑癌基因;第3、6、9条染色体上的微卫星位点。

英国的Ahrendt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检测K-ras基因、突变的p53基因以及15个敏感的微卫星位点,结果明显提高了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美国的Sozzi等则报道了血浆中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结果43%的临床Ⅰ期及45%的肿瘤最大直径小于2cm的患者血浆微卫星不稳定性阳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NSCLC早期诊断的检出率。

总之,目前的检测方法操作繁琐、技术含量高、费用昂贵,难以普及。

肺癌的多学科治疗原则:肿瘤多学科治疗的定义是: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理)和发展趋向,合理地、有计划地综合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治愈率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肺癌TNM新分期与解读

肺癌TNM新分期与解读

x
删除
横膈
• 术后病理显示累及横膈的pT3肿瘤预后更差:
• 与其它非累及横膈的 pT3肿瘤相比,p= 0.004; • 与pT4肿瘤相比,p= 0.02;
18
横膈
• 临床分期累及横膈预后与临床分期为T3(P=0.121)和T4(P=0.09)的
预后相似;
累及纵隔胸膜
• 纵隔胸膜累及的预后作用:
•不足之处
第8版分期数据库来源分布情况
• 本次分期收集了来自国际1999年-2010年期间的肺癌患者,共94,708例 患者进入初筛,77,156例患者纳入研究分析
地区 欧洲 亚洲 北美 澳大利亚 南美 所有 N 46,560 41,705 4,660 1,593 190 94,708 % 49 44 5 1.7 0.3 100
第7版和第8版T分期调整对比
第7版
新截点:1cm T1a: ≤2cm
升期
第8版
T1a: ≤1cm T1b: >1cm, 但≤2cm T1c: >2cm, 但≤3cm
T1b: >2cm, 但≤3cm
T2a: >3cm, 但≤5cm
新截点:4cm
T2a: >3cm, 但≤4cm T2b: >4cm, 但≤5cm
•M分期
•TNM分期
第8版N分期:沿用第7版 现有的临床N0-N3的描述能够很好地区分不同预后群体
• 现有的临床N0-N3的描述能够一致地区分不同预后群体 • 每两个相邻cN组间比较生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cN0 vs. cN1, p< 0.0001; cN1 vs. cN2, p < 0.0001; cN2 vs. cN3, p < 0.0001)

肺癌第9版TNM分期解读(完整版)

肺癌第9版TNM分期解读(完整版)

肺癌第9版TNM分期解读(完整版)一、TNM分期的历史沿革及数据来源1997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成立了分期及预后因素委员会,整体负责肺癌的分期工作。

从委员会成立至今,分期工作共经历了3个阶段,第1阶段,该分期委员会首先收集了从1990—2000年,来自20个国家共计100869例患者的数据,并递交给癌症研究及生物分析委员会进行全面分析,形成修改TNM分期的初步意见并被国际抗癌联盟和美国癌症联合会采纳,形成第7版肺癌TNM分期。

同时,为了对淋巴结转移状态的评估进行统一,IASLC在2009年还制定了淋巴结图谱,对不同解剖位置的淋巴结进行详细定义,以方便后续数据的标准化采集。

在第2阶段,IASLC收集了1999—2010年间,来自16个国家共94708例患者的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成为第8版肺癌TNM分期修改的依据,第8版分期主要强调了肿瘤长径及转移范围对预后的影响。

第8版TNM分期于2017年开始应用至今。

第8版TNM分期公布后,IASLC开始了第3阶段准备并着手数据收集,为第9版更新做准备,此次最重要的变化是分期委员会开始收集并评估分子标志物对预后的影响,并考虑将分子标志物纳入分期的可能性。

本次数据库共纳入来自25个国家、75家中心共计124581例患者,其中,18.9%的患者通过电子数据采集系统录入。

纳入本次分析的数据中,亚裔患者占比首次超过欧洲患者,比例达到56%,远高于欧洲患者的25%,此外,中东及非洲患者首次实现零的突破,占数据来源的0.1%。

剔除病理不明确、生存数据不完善、分期不确定的患者后,最后,共计87043例患者纳入分析及验证(神经内分泌肿瘤及非小细胞肺患者分别纳入8045例和73197例);就治疗方式而言,47%的患者仅接受手术治疗,手术为最常见的治疗手段。

深剖析肺腺癌是如何分期的详解

深剖析肺腺癌是如何分期的详解

06
肺腺癌分期的挑战与未来发 展
分期评估的局限性
临床分期的准确性
目前肺腺癌的分期主要依赖于临 床和影像学表现,但这种方法具 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可能 导致分期不准确。
肿瘤异质性的影响
肺腺癌具有高度异质性,不同患 者的肿瘤生物学行为差异较大, 这使得基于传统分期方法的预后 评估存在不确定性。
缺乏有效的生物标
深剖析肺腺癌是如何分期的 详解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肺腺癌的分期系统 • 早期肺腺癌(I-II期) • 中期肺腺癌(III期) • 晚期肺腺癌(IV期) • 肺腺癌分期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引言
肺腺癌概述
肺腺癌定义
肺腺癌是一种起源于肺部支气管 黏膜上皮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属
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
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03
早期肺腺癌(I-II期)
肿瘤大小及浸润深度
T1
肿瘤最大径≤3cm,周围包绕肺组织 及脏层胸膜,支气管镜见肿瘤侵及叶 支气管,未侵及主支气管。
T2
肿瘤最大径>3cm,≤5cm;或肿瘤直 接侵犯脏层胸膜、胸壁组织或纵隔胸 膜;或肿瘤侵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 ≥2cm。
淋巴结转移情况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指导治疗方案制定
不同分期的肺腺癌患者,其治疗方案和预后也有所不同。准确的分期可以为医生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评估预后
肺腺癌的分期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分期越早,预后越好;分期越晚,预 后越差。因此,准确的分期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预后评估。
02
肺腺癌的分期系统
TNM分期系统
不同分期的预后差异

肺癌TNM新分期及解读 (1)

肺癌TNM新分期及解读 (1)

研究人群
• 亚洲地区(日本、韩国、中国)贡献了最大量的患者,占数据库的79% • 腺癌患者比例明显增多,约占总体的2/3
11
25
地理区域 总计 南北美洲 澳洲 欧洲 亚洲 总共 75 1375 cT1 31 752 M0 总计 2577 1032 M0
临床分期
64
腺癌 鳞癌 其他
cT2 36 429
第7版和第8版T分期调整对比
第7版
新截点:1cm T1a: ≤2cm
升期
第8版
T1a: ≤1cm T1b: >1cm, 但≤2cm T1c: >2cm, 但≤3cm
T1b: >2cm, 但≤3cm
T2a: >3cm, 但≤5cm
新截点:4cm
T2a: >3cm, 但≤4cm T2b: >4cm, 但≤5cm
Asamura H, et al. J Thorac Oncol 2015;10:1675-1684.
第8版肺癌N分期:小结
•推荐:
•目前保留与之前相同的描述 •提出以下用于前瞻性检验的新的描述: -pN1a:包括单个pN1结节站 -pN1b:包括多个pN1结节站 -pN2a1:包括单个pN2结节站(非pN1)(跳过pN2) -pN2a2:包括单个pN2结节站(及pN1) -pN2ab:包括多个pN2结节站
cT3 8 146
cT4 0 48
pT1 1364 454
pT2 994 460
pT3 194 112
pT4 25 6
9
1268 10294 13012
383 5934 7100
456 3318 4239
2518
2571
745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
.
四、肺癌的治疗
•(一)外科治疗 •6.肺癌外科手术概述 完全切除手术(根治性切除术) 不完全切除手术(姑息性切除术) 7.肺癌外科并发症
.
四、肺癌的治疗
7.肺癌外科并发症 (1)呼吸系统并发症 (2)肺断面漏气 (3)支气管胸膜瘘
(一)世卫组织2015年肺癌组织学分型标准 4.其他类型的肺癌 腺鳞癌 肉瘤样癌 小涎腺来源的癌
.
三、肺癌的病理分型和分期
(一)世卫组织2015年肺癌组织学分型标准 8.免疫组化和特殊染色 腺鳞癌 肉瘤样癌 小涎腺来源的癌
.
三、肺癌的病理分型和分期
(二)肺癌的分期 •T分期(原发肿瘤) •N-区域淋巴结 •M-远处转移 •临床分期
.
(三)临床表现 •缺乏特异性 •通常不表现出任何症状 •归纳为:原发肿瘤本身局部生长引起的症状,原发肿瘤侵犯邻近 器官、结构引起的症状,肿瘤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以及肺癌的肺外 表现(瘤旁综合征、副肿瘤综合征)等。
.
1.原发肿瘤本身局部生长引起的症状 •咳嗽 最常见的症状 •咯血 最具有提示性的症状 •呼吸困难 •发热 •喘鸣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2019.2.18
.
目录
一、概述 二、筛查和诊断 三、肺癌和病理分型和分期 四、肺癌的治疗 五、愈后 六、随访
.
一、概述
• 原发性肺癌(PLC):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 从病理和治疗角度,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 80-85%和小
细胞肺癌(SCLC) • 如果无特别说明,肺癌指代非小细胞肺癌
.
(六)病理组织学检查 1.诊断标准 ➢有无肿瘤及肿瘤类型。 ➢晚期不能手术的患者,病理诊断应尽可能进行亚型分类。 ➢对于形态学不典型的病例需结合免疫组化染色。

肺癌临床分期方法

肺癌临床分期方法

肺癌分期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TNM分期采用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2009年第七版分期标准(IASLC 2009)。

肺癌TNM分期中T、N、M的定义。

(1)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不能评估,或痰、支气管冲洗液找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或支气管镜没有可见的肿瘤。

T0 :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原位癌。

T1:肿瘤最大径≤3cm,周围被肺或脏层胸膜所包绕,支气管镜下肿瘤侵犯没有超出叶支气管(即没有累及主支气管)。

T1a:肿瘤最大径≤2cm。

T1b:肿瘤最大径>2cm且≤3cm。

T2:肿瘤大小或范围符合以下任何一项:肿瘤最大径>3cm; 但不超过7cm;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2cm;累及脏层胸膜;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不累及全肺。

T2a:肿瘤最大径≤5cm,且符合以下任何一点:肿瘤最大径>3cm;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2cm;累及脏层胸膜;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不累及全肺。

T2b:肿瘤最大径>5cm且≤7cm。

T3:任何大小的肿瘤已直接侵犯了下述结构之一者:胸壁(包括肺上沟瘤)、膈肌、纵隔胸膜、心包;或肿瘤位于距隆突2cm以内的主支气管,但尚未累及隆突;或全肺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

肿瘤最大径>7cm;与原发灶同叶的单个或多个的卫星灶。

T4:任何大小的肿瘤已直接侵犯了下述结构之一者:纵隔、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喉返神经、椎体、隆突;或与原发灶不同叶的单发或多发病灶。

(2)区域淋巴结(N)。

NX: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估。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转移至同侧支气管旁淋巴结和(或)同侧肺门淋巴结,和肺内淋巴结,包括原发肿瘤直接侵犯。

N2:转移至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

N3:转移至对侧纵隔、对侧肺门淋巴结、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

(3)远处转移(M)。

MX:远处转移不能评估。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M1a:胸膜播散(包括恶性胸膜积液、恶性心包积液、胸膜转移结节);对侧肺叶的转移性结节。

肺癌诊疗规范

肺癌诊疗规范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一、概述原发性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从病理和治疗角度,肺癌大致可以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两大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 80%~85%,其余为小细胞肺癌。

由于小细胞肺癌独特的生物学行为,治疗上除了少数早期病例外,主要采用化疗和放疗结合的综合治疗。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肺癌指代非小细胞肺癌。

二、诊断临床表现肺癌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但缺乏特异性,因此常导致肺癌诊断的延误。

周围型肺癌通常不表现出任何症状,常是在健康查体或因其他疾病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的。

肺癌的临床表现可以归纳为:原发肿瘤本身局部生长引起的症状,原发肿瘤侵犯邻近器官、结构引起的症状,肿瘤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以及肺癌的肺外表现(瘤旁综合征、副肿瘤综合征)等。

原发肿瘤本身局部生长引起的症状这类症状和体征包括:①咳嗽,咳嗽是肺癌患者就诊时最常见的症状,50%以上的肺癌患者在诊断时有咳嗽症状。

②咯血,肺癌患者大约有 25%~40%会出现咯血症状,通常表现为痰中带血丝,大咯血少见。

咯血是最具有提示性的肺癌症状。

③呼吸困难,引起呼吸困难的机制可能包括以下诸多方面,原发肿瘤扩展引起肺泡面积减少、中央型肺癌阻塞或转移淋巴结压迫大气道、肺不张与阻塞性肺炎、肺内淋巴管播散、胸腔积液与心包积液、肺炎等。

④发热,肿瘤组织坏死可以引起发热,肿瘤引起的继发性肺炎也可引起发热。

⑤喘鸣,如果肿瘤位于大气道,特别是位于主支气管时,常可引起局限性喘鸣症状。

原发肿瘤侵犯邻近器官、结构引起的症状原发肿瘤直接侵犯邻近结构如胸壁、膈肌、心包、膈神经、喉返神经、上腔静脉、食管,或转移性肿大淋巴结机械压迫上述结构,可以出现特异的症状和体征。

包括:胸腔积液,声音嘶哑,膈神经麻痹,吞咽困难,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心包积液,Pancoast 综合征等。

肺癌TNM新分期及解读

肺癌TNM新分期及解读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Rami-Porta R, et al. J Thorac Oncol 2015;10:990-1003.
第8版T分期调整
•3cm临界值明显区分了T1和T2 •最大径1cm到5cm的肿瘤,每增加1cm,患者 预后便明显不同 •>5-7cm肿瘤的预后等同于T3,>7cm肿瘤的预 后等同于T4 •支气管侵犯<2cm以及完全肺不张/肺炎,预后 相当于T2 •隔膜侵犯患者的预后相当于T4 •纵膈胸膜侵犯这一描述很少使用,予以删除
下述任何结构之一者:胸壁(包含肺上沟瘤)、膈神经、 管,也定义为T1a。
心包;原发肿瘤同一叶内出现单个或多个卫星结节 b.单发结节,肿瘤最大径<=3cm,贴壁型生长为主,病灶中任一浸润病灶
的最大径<=5mm。
T4
肿瘤最大径>7cm 或任何大小的肿瘤直接侵犯了下述 c.具有这些特点的T2肿瘤,如果≤4cm或者大小不能确定的归位T1a;如果
N=16644 (%) 75 9 10 56 29 21 33 34
手术 HR(95% CI) 2.06(1.87, 2.28) 2.24(2.01, 2.50) 2.58(2.36, 2.83) 1.70(1.57, 1.83) 1.47(1.31, 1.65) 0.98(0.87, 1.10) 1.45(1.21, 1.74) 1.82(1.52, 2.18) 2.43(2.04, 2.90)
7th edition
距离隆突
T2: ≥2cm T3: <2cm

肺癌分期

肺癌分期

肺癌体征
肺上沟癌(Pancoast 瘤,肺尖癌)
压迫颈交感神经: 同侧瞳孔缩小,上睑下垂,眼球内陷, 额部少汗------霍纳综合症。 压迫臂丛神经: 同侧肩关节,上肢内侧剧痛和感觉异常

肺癌体征
副瘤综合征: 小细胞癌—水盐代谢失衡 鳞癌—糖代谢紊乱 腺癌—皮肤、肌肉改变

杵状指
杵状指和肥大性骨关节病: 乏氧—双下肢及踝部关节肿胀、疼痛,X片骨膜改变。 黑棘皮症: 皮肤角质增生和色素沉着,上皮肥厚, 皮纹明显,常伴皮肤瘙痒。好发于四肢屈面、腋窝、 腹股沟、会阴、颈部、肚脐等处。
主要内容
1.
2. 3. 4. 5. 6.
肺的解剖与淋巴引流
肺癌病理分型与临床表现 肺癌的临床分期 NSCLC的治疗原则 NSCLC的放射治疗 肺癌放疗不良反应
肺泡



小肺泡细胞:又称I型肺泡细胞,厚约 0.1微米,基底部是基底膜,无增殖能力 。 大肺泡细胞:又称II型肺泡细胞,分泌 表面活性物质(二棕榈酰卵磷酯),以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巨噬细胞:吞噬较多尘粒的称为尘细胞 。 肺泡隔:是相邻肺泡壁之间的结蹄组织 和毛细血管。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Pulmonary Carcinoma Lung Cancer
肺癌
病例数(万人)



我国乃至世界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 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7%,发病 率和死亡率仍在迅速上升。 2000-2005年,我国男性肺癌患者从 26万增至33万,女性从12万增至17万。 目前发病率每年增长26.9%。 预计到2025年,我国肺癌病人将达 100万。
耐药,易复发。
•约占肺癌的8.5%-11.1%。
肺癌病理

肺癌的病理学分类和诊断标准

肺癌的病理学分类和诊断标准

肺癌的病理学分类和诊断标准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理学分类和诊断标准对于治疗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肺癌的病理学分类和诊断标准进行探讨。

一、病理学分类肺癌可分为两大类: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通常发生在中枢型肺癌中,细胞体积小,细胞核深染,核浆比大,核仁明显,核内可见核峰。

非小细胞肺癌包括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其中腺癌最常见。

腺癌的特点是腺体形成,细胞内有粘液鳞状细胞,可见核内包涵体。

鳞癌的特点是角化鳞状上皮细胞,细胞内角蛋白水肿变性,核大而扁平。

大细胞癌细胞体积大,细胞核较大,核仁明显,细胞间桥常见。

二、诊断标准肺癌的诊断主要通过组织学检查和临床表现的综合分析,下面将就具体的诊断标准作出解释。

1. 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是诊断肺癌最可靠的方法。

一般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活检可采用支气管镜检查、纤维支气管镜下活检或经皮肺穿刺活检。

组织学检查的标本应保持完整,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浸润范围等信息。

2. 临床表现肺癌的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咯血、气促、乏力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并不特异。

肺癌的确诊需要综合各项检查结果来确认。

3. 影像学检查肺癌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线胸片、CT扫描、MRI等。

其中CT 扫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能够提供肿瘤的大小、形态、浸润范围等详细信息。

另外,PET-CT扫描可以提供更精确的肿瘤代谢信息,并能够评估病变的恶性程度。

4. 分期标准肺癌的分期是评估肿瘤发展程度和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依据。

国际上常用的肺癌分期系统是TNM系统。

T代表原发肿瘤的大小和浸润程度,N代表淋巴结转移情况,M代表远处转移情况。

5. 免疫组化检查免疫组化检查是一种通过检测特定抗原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来辅助肿瘤诊断的方法。

常用的标记物有细胞角蛋白、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

免疫组化检查可以帮助区分肺癌和其他肺部疾病。

综上所述,肺癌的病理学分类和诊断标准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

肺癌各个病理分期如何治疗

肺癌各个病理分期如何治疗

众所周知,肺癌是临床高发的肿瘤疾病之一,高发年龄在50-65左右,会产生咳嗽、痰中带血、胸闷、气急等症状,不仅会给病人身心带去诸多痛苦,甚至危及生命;还会给整个家庭带来挥之不去的阴影。

临床上,肺癌的治疗比较重视辩证施治,那么肺癌各个病理分期该如何治疗呢?近年来,随着肺癌已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

研究表明,肺癌的病发与吸烟密切相关。

临床上,肺癌和其它癌症一样,早发现、早治疗,治疗效果越理想。

临床上,很多肺癌病人会问,在早、中、晚不同的病理分期,病人如何治疗,效果最为理想?肺癌早期:肺癌早期是癌症的初期,此时患者的病情还不是太严重,患者可以选择手术切除治疗,通过手术对癌灶的切除,达到快速控制病情恶化的疗效,可以实现患者的临床治愈。

但手术易造成病人元气大伤,产生诸多术后并发症;及会有残留的癌细胞和毫克病灶。

因此,在术后患者还需要进行放化疗或中医药进行辅助治疗,以降低术后的复发率,提高术后患者五年存活期。

肺癌中期:这时候癌灶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在不断的恶化,还会出现扩散转移的现象,此阶段的治疗目标应为缩小癌肿,以便达到可以手术切除的程度。

临床上,在术前经常使用放化疗进行缩小瘤体治疗,且治疗效果显著。

但放化疗具有“敌我不分”弊端,通常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毒副作用,使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反应,患者一定要谨慎控制放化疗的剂量和次数,以免出现适得其反的作用,临床上,放化疗后通过运用中药进行辅助,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还可以起到增效减毒的效果。

肺癌晚期:病情发展到晚期的肺癌患者,这时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多已出现扩散转移,患者治愈的希望很渺茫。

此时患者的身体已不再适宜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患者应选择姑息性治疗,采用中医药或放化疗,来抑杀扩散转移的癌细胞,控制病情的进一步恶化,起到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效果。

中医在治疗癌症“肿”、“痛”、“水”这些“标”症的同时,更注重辨病因、病机,重点治疗肿瘤“虚”、“瘀”、“毒”三大本质,并且调整全身的免疫和阴阳平衡,所以能够实现治愈后不易复发,疗效持久稳定效果。

肺癌怎么分期

肺癌怎么分期

肺癌怎么分期文章目录*一、肺癌怎么分期*二、肺癌的疗法*三、肺癌的预防肺癌怎么分期 1.1、肺癌怎么分期0期:称为原位癌,意思就是肿瘤局限在原发局部位置,未侵及周围组织,也无肺外转移。

I期:肿瘤比较小,且无淋巴结转移,手术可以完全切除,根据肿瘤的大小,又可分为IA期和IB期,肿瘤较小的为IA期,较大的为IB期。

II期:也可以分为IIA期和IIB期两个类型。

IIA期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肿瘤稍大但无邻近淋巴结转移,二是较小的肿瘤,有周围淋巴结转移。

IIB期的是指较大的肿瘤且有淋巴结转移,或大肿瘤,有或无肺周围结构受累,但无淋巴结转移。

III期:分为IIIA和IIIB期,许多IIIA期和几乎所有IIIB期的肿瘤很难或是根本无法手术切除。

由于各种因素,肿瘤无法一次完整切除,只能分多次取出,这种情况很难彻底清除肿瘤。

IV期:癌细胞转移至对侧肺的多个部位,或肺周围或心脏周围积液,或经血流转移至身体其他部位。

癌细胞一旦进入血流,就像在水里漫无目的游荡的小船,可以转移至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更多见的转移部位是脑、骨、肝和肾上腺。

1.2、肺癌早期症状咳嗽。

再说得具体一些,如果是患了肺癌,在初期很多人都会出现毫无征兆的长时间咳嗽,一般来说,咳嗽以即无痰、干咳为主。

咳血,遇到这种症状大家都会比较重视,特别是如果一段时间晨起都咳出血,就一定要到医院内进行进一步检查。

胸痛,相对于前两者的症状表现而言,肺癌患者在早期出现胸痛的占比是比较少的,因为少见所以非常容易被忽视。

1.3、肺癌的病因吸烟:已经公认吸烟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吸烟量越多、吸烟年限越长、开始吸烟年龄越早、肺癌死亡率越高。

戒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随戒烟年份的延长而逐渐降低,戒烟持续15年才与不吸烟者相近。

被动吸烟也容易引起肺癌。

职业致癌因子:已被确认的致人类肺癌的职业因素包括石棉、无机砷化合物、二氯甲醚、铬及某些化合物、镍冶炼、氡及氡子体、芥子体、氯乙烯、煤烟、焦油和石油中的多环芳烃、烟草的加热产物等。

肺癌第8版TNM分期

肺癌第8版TNM分期

Mx:无法判断;M0:无; M1:有。当有远处转移,即 M1 时,无论 T、N 如何均为 IV 期。
M分期调整---将寡转移引入肺癌
分期
新版们M分期对第七版的M1b进行了较大调整,使之更加细化 ,与第七版分期最大区别在于引入了远处寡转移病例,其研究 结果主要来自西德癌症医学中心Eberhardt等的研究[4]。他们 对225例单一远处器官出现的单一转移病灶、229例单一远处 器官出现的多发转移病灶以及247例远处多个器官出现的多发 转移三组患者进行预后分析,发现远处单个器官的单发转移组 中位生存时间为11.4月,明显好于其余两组的6.3月,显示转 移灶数目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而且转移灶数目比转移器官数 更有预后价值。因此新版分期将转移器官及转移灶数目纳入分 期系统,七版的M1b重新调整为M1b(单个远处器官的单发 转移,即寡转移)和M1c(单个器官多发转移或多个器官多发 转移)。对于M1a,由于研究发现胸腔内单发转移与多发转移 预后无统计学差异,因此仍然沿用原来的M1a分期。新的 TNM分期中M1b的预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第七版肺癌TNM分期标准是2009年颁 布的
背景
新版分期包含了1999-2010年间94708 例肺癌患者,来自16个国家的35个数据 库,其中NSCLC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亚 洲病例数明显增加。
T-原发肿瘤
改变
(1)将T1分为T1a(≤1cm),T1b(> 1 至≤2cm),T1c(> 2至≤3cm);(2) T2分为T2a(> 3≤4cm)和T2b(> 4至 ≤5cm);(3)重新分类大于5cm且小于或 等于7cm的肿瘤分为T3;(4)重新分类超 过7cm或更大的肿瘤为T4;(5)支气管受 累距隆突小于2cm,但不侵犯隆突,和伴有 肺不张/肺炎则归为T2;(6)侵犯膈肌分为 T4;(7)删除纵隔胸膜浸润这一T分期术语。

(参考课件)肺癌的分期

(参考课件)肺癌的分期
2B级:基于低水平证据,NCCN统一的共织。 3级:存在较大的争议。
如非标明,所有共织级别为2A。
12
11
(七)手术适应症
(1)Ⅰ、Ⅱ、ⅢA期NSCLC (2)Ⅰ、Ⅱ期SCLC (3)无病理的肺内阴影 (4)T4、N3、M1时的姑息手术。 (八)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肮癌(LLNSCLC) 指已有纵隔淋巴结转移(N2)、或侵犯重要结构T4, 或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N3)之肺癌(ⅢA、ⅢB) (九)美国NCCN(国家综合癌症中心联盟)共织级别 Ⅰ级:基于高水平证据,NCCN有统一的共织。 2A级:基于低水平证据(包括临床经验),NCCN有 统一共织。
Tis:原位癌
3
T1:肿瘤最大径≤3cm,周围包以肺组织或脏 层胸膜,镜下未累及主支气管(特殊情况: 表浅肿瘤,无论大小,只局限于支气管壁, 包括主支气管,亦定义为T1)
T2:大小或范围符合以下任何之一。 肿瘤最大径>3cm 累及脏层胸膜 伴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未累及全肺 累及主支气管、距隆突≥2cm
N1淋巴结:10-14区 根据淋巴距离原发癌的远近,将淋巴结判成1-4线: 1线包括12-14区 2线包括10-11区 3线包括4及7区 4线包括1、2、5、6、8、9区 凡彻底切除原发癌,同时清除1线淋巴结者称为根1
(R1)术,类推R2、R3、R4术。 8
(三)远处转移(M)
Mx:远处转移不能评价 Mo: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需明部位),包括同时有其
10
(六)肿瘤分级(G)
G1
分化良好
G2
分化中等
G3—G4 分化差到极差
(七)宿主的体质状态(H)-
ECOG
宿主
Zubro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众所周知,肺癌是临床高发的肿瘤疾病之一,高发年龄在50-65左右,会产生咳嗽、痰中带血、胸闷、气急等症状,不仅会给病人身心带去诸多痛苦,甚至危及生命;还会给整个家庭带来挥之不去的阴影。

临床上,肺癌的治疗比较重视辩证施治,那么肺癌各个病理分期该如何治疗呢?
近年来,随着肺癌已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

研究表明,肺癌的病发与吸烟密切相关。

临床上,肺癌和其它癌症一样,早发现、早治疗,治疗效果越理想。

临床上,很多肺癌病人会问,在早、中、晚不同的病理分期,病人如何治疗,效果最为理想?
肺癌早期:肺癌早期是癌症的初期,此时患者的病情还不是太严重,患者可以选择手术切除治疗,通过手术对癌灶的切除,达到快速控制病情恶化的疗效,可以实现患者的临床治愈。

但手术易造成病人元气大伤,产生诸多术后并发症;及会有残留的癌细胞和毫克病灶。

因此,在术后患者还需要进行放化疗或中医药进行辅助治疗,以降低术后的复发率,提高术后患者五年存活期。

肺癌中期:这时候癌灶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在不断的恶化,还会出现扩散转移的现象,此阶段的治疗目标应为缩小癌肿,以便达到可以手术切除的程度。

临床上,在术前经常使用放化疗进行缩小瘤体治疗,且治疗效果显著。

但放化疗具有“敌我不分”弊端,通常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毒副作用,使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反应,患者一定要谨慎控制放化疗的剂量和次数,以免出现适得其反的作用,临床上,放化疗后通过运用中药进行辅助,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还可以起到增效减毒的效果。

肺癌晚期:病情发展到晚期的胆管癌患者,这时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多已出现扩散转移,患者治愈的希望很渺茫。

此时患者的身体已不再适宜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患者应选择姑息性治疗,采用中医药或放化疗,来抑杀扩散转移的癌细胞,控制病情的进一步恶化,起到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效果。

中医在治疗癌症“肿”、“痛”、“水”这些“标”症的同时,更注重辨病因、病机,重点治疗肿瘤“虚”、“瘀”、“毒”三大本质,并且调整全身的免疫和阴阳平衡,所以能够实现治愈后不易复发,疗效持久稳定效果。

肺癌各个病理分期如何治疗?希望通过上文的详细介绍,对肺癌病人有所帮助。

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肺癌早中晚不同的病理分期,所产生的症状也不尽相同,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从自身实际病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疗法,才能更好的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