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下的中学历史教学创新

合集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论文10篇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论文10篇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论文10篇第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任课老师更新思想观念,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技能。

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就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实现创新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角色扮演法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还要注重提高知识应用技能,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推动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但一些任课老师没有严格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制约教学效果提升,需要采取措施改进和完善,从而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

1.合理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初中历史教学包含大量的历史史实,面对复杂的史实,重视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历史知识是不可忽视的内容。

为此,必须创新教学内容设计,改变历史知识繁、难、偏的现象,通过基本知识的讲述,剖析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让学生有效获取知识,加深印象。

例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学习时,对于这种抽象的内容,任课老师可以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的参战国和发展历程,让学生分析“一战”后的世界格局,让学生思考其成因和结果,体会“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国家的多极格局。

并拿出地图让学生圈出帝国主义,从而对当时的世界格局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提高教学设计水平。

并对历史事件重现,让学生加深印象,深刻感悟到历史的承前启后和继往开来。

2.注重角色扮演法的应用新课程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任课老师则扮演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

角色扮演法由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和事件,由任课老师提供素材或话题,或者由学生编写历史话剧,然后搬上讲台。

例如,“美国南北战争”学习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北方资产阶级和男方种植园奴隶主,从自身利益出发,就关税、劳动力、市场、原料等进行课堂表演,阐述自己的观点。

新课标下的中学历史教学与创新教育

新课标下的中学历史教学与创新教育


创新课堂
1 5
舞 赫赫 中 历 教学 创 教育 漂 学 史 与 新
■ 张晓 光
新的 《 史课 程标 准》 出 :要 使 学生 确立 求 历 指 “ 真、 求实和创 新 的科学 态 度 , 以培 养学 生 的创 新精 神、 创新 品质 和实 践 能力 。那 么 , 么是 创 新教 育 ” 什 呢?创新教育就是培养 创新 人才 的教育 , 教育者 是 通过教育 、 学等活动培养 学生 的创新精 神、 教 创新思 维和创新 品质 的教育 。中学历史教材包含着大量 的 创新 素材 , 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 又为历史创新教 育注入 了新 的活力 , 因此 , 在历史教学 中大力开展创 新教 育 , 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空间。 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 意识 和创新精神是学生 主动探究 问题 和创 新 活动的根本动力 。纵观历 史的发 展进程 , 历史进 步发展 的本质含义就是创新 , 历史发展的过程 , 就是 人类 不断创新 的过程 。 在历史长河 中 , 改革和创新的人物群星璀璨 , 创 造和发 明的故事 数不胜 数。古代 史上 , 有许 多神奇 的创造故事 , 如中国的盘古 开天辟地 、 希腊 的普罗米 修斯 的传说等 ; 近现代 史上 , 詹天 佑建设 京张 铁路 、 瓦特 制成 改良型蒸 汽机 等。特别是 1 纪以来 , 9世 创 新活动 已经成 为时代发展 的主旋 律 , 就使 得现代 这 科学技术 突飞猛进 、 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 、 社会发展 日新 月 异 。 可见 , 创新活动贯穿人类历史发展的始终 , 推 是 动历史 向前发展 、 社会 不断进 步 的不竭 动力。苏霍 姆林 斯基说 :将劳动人 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 于 “ 生活 、 理想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进儿童的心灵 , 在他 们的心灵 中 , 就会激发 出为人类的创造精神 、 思维 和 技巧而骄傲的情感 。 因此 , ” 在历史教学 中, 我们应充 分利 用相关 的历史 事实 , 再现 历史上 的一个 个创新 人物的活动和形 象 , 学生置 身于创 新 的时代潮 流 让 和氛围之中 , 去体验和感悟创新 , 使之懂得创新对人 类进 步的巨大影 响 , 新对 中华 民族 复兴 的伟大作 创 用, 从而增强其创新意识 、 培养其 创新精神 。 二、 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力 创新 思维和创新 能力是 学生 自身发展 和进 行创 新活动的必备条件 。“ 历史课程 从不 同 的角度揭示 人类 历史 发 展 的基本 过程 , 通过 重大 历史 事 件 、 人 物、 现象 展 现人 类 发展 进 程 中 丰 富 的历 史 文 化 遗 产 。中学 历史 教材 是根据课 程标 准 、 ” 教学 大纲 由编 写者按照 自己的理解 和史学家 的观点 选编 的 , 以 所 中学历史教材所述 的历 史知识 是多维 度 的, 既有 它 史实 , 又包含史论 和史法 , 史实 本身是 客观 的 , 论 史 则是主观的。因此 , 史教材兼 具 客观性 和主 观性 历 的特点 。 教材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提供 了广 阔的天地 。中外历 史上重 大的历 史事 件 、 历史人物等基本史实 的教学无 疑是必 要 的 , 它对 学 生知识的积累 、 操的培养 和智能 的训 练也是 有益 情 的, 但历史 教学更 重要 的是 培养学生对历史 的认 识 、 分析评价 的能力 , 使学 生形成 正确的历史 观 , 并激活 其创新思 维 、 强其 创新 能 力。所 以, 增 在历 史 教学 中, 教师应以学生为 中心 , 挥学生 的主体 作用 , 发 鼓 励学生对教材观点 进行大胆 质疑或 从不 同角度 、 不 同侧 面加 以补充 。在讨论和质疑的过程中训练和培 养学生的批 判 精神 、 异思 维 、 新思 维 和辨证 思 求 创 维 。例如 , 中国近代史教材 没有 提及李 鸿章 的评价 问题 , 在教学中 , 师可举 出这样 的两个 观点 : 教 有人 说李鸿章是卖 国贼 , 也有 人认 为李 鸿章 是 中国近代 化的功 臣。引导 和鼓 励学 生 结 合李 鸿 章 的洋 务活 动、 签订不平等条约等有关史实 , 对李鸿章进行客 观

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探析

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探析

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探析篇一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新理念探析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新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新理念,以期为历史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和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通过历史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传承,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通过历史事件的分析、历史人物的评述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历史知识。

三、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新理念人文关怀理念人文关怀理念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和关爱他人。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命运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历史问题和人物,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和亲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

多元文化理念多元文化理念是指在历史教学中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不同观点的存在。

历史是多姿多彩的,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历史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不同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不同解读和评价,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创新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创新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创新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历史学科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 使学生了解历史的演变和变革,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整合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学科的创新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历史故事叙述能力。

2. 通过历史文献的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历史文献研究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历史文物和遗址,增强学生的历史形象感受能力。

三、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讨历史问题,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2. 问题导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手工制作:组织学生制作历史模型或其他手工制品,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实际感受能力。

四、教学活动:1. 历史故事分享:学生们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历史故事,并在班级中分享给其他同学。

分享过程中,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和补充故事内容。

2. 历史文献研究:老师提供一份历史文献,要求学生阅读并分析文献内容。

学生们可以就文献内容提出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3. 参观历史博物馆: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观看展览和遗址,了解历史文物的价值和背后的历史故事。

五、教学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2. 作业评价:布置历史研究作业,要求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并完成作业,评价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写作水平。

3. 项目评价: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历史项目活动,对学生的项目表现进行评价。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可以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共同研究历史问题,拓展视野,提高历史学科的学习主动性。

通过问题导向和手工制作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方法的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方法的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方法的探究一、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挑战新课程的提出意味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同时也给传统的历史教学带来了挑战。

传统的历史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述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主要内容,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理念已经发生了转变,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新课程对历史教学内容和形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历史教学需要更注重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传承的培养,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创新历史教学方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创新方法之一:问题导向的教学问题导向的教学是新课程下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其核心是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在历史教学中,问题导向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历史教学中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和文献,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讨论和研究,从而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和见解。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历史问题,比如“为什么中国在19世纪落后于西方国家?”,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讨论,不断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影响,从而形成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通过问题导向的教学,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将学习情境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并将历史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

在新课程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可以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一种创新方法。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和体验。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历史情境,让学生扮演古代的一位政治家,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

新课标下中学历史创新教学研究论文

新课标下中学历史创新教学研究论文

新课标下中学历史创新教学研究【摘要】随着新课标的进一步推广,中学历史课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因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创新教学,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了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些不足,并对创新教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历史创新教学一、新课标下中学历史创新教学存在的问题1、过分追求教学形式的创新,脱离历史教学实际。

目前来说,虽然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了,但是缺忽视中学历史学习的交互性原则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

事实上,创新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学生创立了多少新观点或者为历史做出了多少新的发现,而是重在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新事物、掌握新方法那种探索精神和思想。

2、侧重能力,轻知识技能的传授。

创新是一种能力,但能力的培养不是凭空而起的,它必须要有坚实的根基。

要创新,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教学生学会理解、记忆掌握以及整理归纳基础知识的能力。

历史要理解是建立在丰富的材料基础上的,对材料精确全面地了解是历史学习最起码的要求。

因此,我们在提倡创新的同时,要花精力处理好两者的关系,绝不可顾此失彼。

3、创新要有原则和规范。

虽然说创新教育要求我们开拓学生的求异思维,敢于推陈出新,敢于对前人的学术成就与结论提出质疑,不惟书、不惟上、不惟权威。

但这有时会很容易导致另一种倾向,走向另一种极端:一切思维、推理都可以随心所欲,甚至因为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思维空间而歪曲历史事实的本来面目,打破固有的学科理论体系,或者因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宠坏了学生,对于他们的一些轻率随意、自以为是,甚至哗众取宠、荒诞不经的推论加以表扬、鼓励,导致宽容失度,这都是极不负责的。

4、错把电化教学等同于创新教学。

一提到创新教学大家马上会想到各式各样的多媒体、投影、录相、幻灯、计算机等。

只要有公开课、观摩课,这些电化教学纷纷上场,做好课件后到多媒体教室去演习几遍,美其名日“创新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方法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方法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方法分析1. 引言1.1 背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学生对历史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这就要求历史教学要更加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历史教育中得到全面发展,继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方法,并探讨如何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和学生的需求。

通过对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旨在为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促进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思维,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本文也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历史学习体验,激发学生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1.3 意义初中历史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创新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通过创新方法进行历史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深入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方法,对于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教育体制也在不断进行改革。

作为学科之一的历史教育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历史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一、强化学生的历史观念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

历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由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所形成的。

学生应该具备正确的历史观念,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历史事件,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料、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多种解释和观点,培养他们对历史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注重历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在新课程改革下,历史教学方法需要更加多元化和灵活化。

传统的历史教学以教师讲述和学生记忆为主,这种教学方法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需要创新历史教学方法,例如:情境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通过多种方式的历史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三、重视历史教学的跨学科性新课程改革提倡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历史教学也不例外。

历史与地理、政治、文学等学科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历史教学应该注重跨学科的融合。

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将历史与其他学科进行联系,深化对历史的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历史事件的地理位置、政治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对当时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四、推动历史教学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在新课程改革下,推动历史教学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是非常重要的。

现代科技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历史教学也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历史教学的效果和趣味性。

利用互联网资源、数字化教材、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重视历史素养的培养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

新课程状态下中学历史创新教育论文

新课程状态下中学历史创新教育论文

浅谈新课程状态下的中学历史创新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而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灵魂是创新。

实践表明,高素质人才除了要具有较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格结构,必须融合相应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

中学历史属于人文学科,在培养人的人文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在新课程状态下,历史学科应该如何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教师如何通过教育、教学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呢?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创新的过程,因而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和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

纵观历史的发展进程,历史进步发展的本质含义就是创新(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思想文化创新等),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诸方面都是在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和完善的。

可以说,人类社会的每一点进步和发展,都是创新活动的结果。

创新活动贯穿人类历史发展的始终,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

历史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创造因素和创新教育素材。

苏霍姆林斯基说:“将劳动人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于生活、理想不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进儿童的心灵和智慧,在他们的心灵中,就会激发出为人类的创造精神、思维和技巧而骄傲的情感。

”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相关的历史事实,再现历史上的一个个创新人物的活动和形象,让学生置身于创新的时代潮流和氛围之中去体验和感悟创新,使之懂得创新对人类进步的巨大影响,创新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作用,从而增强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历史教材本身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对立统一,因而历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材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中外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基本史实的教无疑是必要的,它对学生的知识积累、情操培养和智能训练也是有利的,但历史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分析和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并激活其创新思维、增强其创新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探讨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探讨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探讨摘要:新课程理念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传统教学必须进行创新,以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发展要求。

本研究从教学原则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创新、创新性师生关系、创新型教师队伍等方面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关键词:课程改革;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新课程改革要求现代教学通过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实现教学的不断创新。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为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教学创新,创新教学原则、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建立创新型师生关系,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

一、创新初中历史教学原则历史是一门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综合学科,因此,历史教学原则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方联系性的特点。

具体包括:历史发展中政治、经济、文化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之间的联系;历史演替与时代发展的联系,等等。

这些联系将地理知识、政治知识、语文知识融入历史教学之中,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分析历史。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创新,初中历史教学原则也要进行创新,实现多层次、多方位的历史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要采用多维教学法和串联教学法,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创新思维。

二、创新初中历史教学理念理念行动的先导,是创新的灵魂源泉。

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的指引和统帅。

目前,我国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试教育意识浓厚,尚未完全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但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强调初中历史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和历史素养,因此,初中历史教学理念必须进行一定的创新,以适应新课改要求。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点把握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绪及情感,提倡“自由、协作、研究”的教学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中只注重教而忽视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创新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创新
长 记 录袋 ” 。 等
在 发挥 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 下 ,通过教师 的启发提
问, 充分 调动 学 生 的 积极 性 , 学生 层 层 深 入思 考 。 如讲 让 例
() 1全面、 多元地评价课堂教学 , 评价每一 位学生 。在 教学中, 将评价贯穿于全过程 , 课堂上学生 回答问题 、 参与
讨论 时,笔者经常抓住学生反馈 中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
及时采用鼓励性的语言 , 有针对性地评 价 , 学生增强 了 使
学习的 自信心 , 课堂上始终感受着成功 的喜悦感。
( ) 科 学 的评 价方 式 — — “ 生 成 长记 录袋 ” “ 2 构建 学 。 学
不 能? 通过一题多解 , 引导学生多方思考问题 , 使学生牢固
3 发 式 启
新课 程 强 调 以人 为本 , 为此 , 者 在 历 史 课 堂 评 价 上 , 笔
改变过去 以考试分数统率一切的做法 , 采用新 的课程评价 观, 努力把学生 的积极性 、 创造性最大 限度地 引导到课程 改革 中来 , 主要采用新 的课 堂教学评价标准 以及 “ 学生成
4多媒体技术与历史教 学的有机结合 .
历史学科 的一大特 点是其内容大都有 与之有关的文
囡 园下 新校 旬
2 0 率 第 7 置 09 月
字、 图片 、 影视作品及 实物资料 , 大量的图文素材使得历史
识 。 在 学 习 “ 绸 之路 ” 目时 , 让学 生 与 现 在 的 “ 欧 如 丝 一 可 亚
学生终身教育发展 负责 的精神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
2 确 认识 教 育的 质 量观 . 正
大陆桥 ” 进行对 比讨论 , 出古今地 理位置 的差异 、 自的 找 各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转变与创新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转变与创新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转变与创新【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推进,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也正在发生转变与创新。

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体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倡导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使历史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引入现代技术手段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使历史内容更生动有趣。

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则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化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底蕴和创新的魅力。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转变与创新是必然趋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新课程,转变,创新,多元化教学内容,探究性学习,实践性教学,现代技术手段,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历史文化传承,创新意识。

1. 引言1.1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转变与创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转变与创新,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高中历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如何转变和创新历史教学模式成为了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历史教学的目标和方法,探索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体系。

只有通过不断的转变和创新,才能使历史教学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文将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转变与创新,希望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

2. 正文2.1 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体系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转变与创新中的重要一环。

在过去,传统的历史教学内容较为单一,重点放在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记忆上,忽视了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而在新课程下,教师们应该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体系,让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历史的本质和内涵。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创新教学探微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创新教学探微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创新教学探微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处在以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重点的第八次基础课程改革的浪潮中。

新历史课程标准的颁布,使许多历史教师不得不在这场变革中去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出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

下面仅就笔者所想到的,发表一些个人对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几点看法。

一、教学理念创新历史学科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笔者认为教学理念的创新是基础和关键。

理念是行为的灵魂,是创新的先导,教学理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

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尚未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应试教育没有真正转化为素质教育。

然而,新的课程标准的人文性强调历史教学要致力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我们应尽快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及情感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新理念。

传统的教学理念过分强调教师“教”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学”的手段,这已不能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

初中历史教师要尽快树立并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教学理念,树立起“学生中心”的新理念。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课习惯于“一言堂”。

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硬背,这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

因此,教师应该树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念。

教学创新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和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

中学历史教师在授课前必须十分注意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知识的分析。

不仅要告诉学生在历史上发生了一些什么事件,更重要的是要和学生一起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件以及我们应该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就是我们在教授中国古代史三国史部分的时候,我们首先肯定要向学生介绍东汉末年的政治割据局面以及三国鼎立的形成。

但是如果我们忽视了对东汉末年政治形势的分析以及曹操、孙权和刘备三大势力的形成和他们各自的有利条件的分析和讲解,学生就不易理解为什么说东汉的灭亡和三国的鼎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创新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创新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创新摘要:学习历史是要通过历史教学的活动,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智慧,进而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历史教学应该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将一些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能够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创新是什么原因导致现今的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呢?笔者仔细推敲了下,大致有以下三点:1、体系繁杂的教材:现在江苏的历史教科书主要有人教版、人民版两个版本。

总体来看两个版本的体系内容大体相似,但是两本教材也都有内容繁杂、结构松散的缺陷。

再加上教材形式是以专题史的形式出现,时间跨度大,所以对于具体事件的描述过于简单枯燥,难以调动学生兴趣,更不要说拓展学生思维了。

很多学生如果初中历史的基础不好的话,很难一下子进入高中历史的学习。

2、滞后的课堂教学: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注重结论性知识的掌握。

大多数教师都是充分地去挖掘历史事件的背景、尽量淡化事件的经过,尔后又深刻分析其历史影响。

这种重两头、轻中间、重结论、轻史实的做法势必会让学生觉得索然寡味。

再加上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又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和结论,就会使得学生加倍地厌恶历史,产生厌学情绪。

如果没有了学习的乐趣那也就谈不上能力的提高了。

3、竞争下的功利主义:现在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高校里面热门的专业往往都是就业形势最好的。

在这样的功利主义下,学科之间也有了高低上下之分了。

甚至在中学阶段很多学生和家长之间都存在着贬低历史、轻视历史的现象。

他们认为学习历史对以后的工作没有用处、它只是通向大学的一块敲门砖而已。

于是,在课堂上学生提出了”江青是男是女”的荒唐疑问;在试卷上出现了”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八国联军”这样荒谬的答案。

历史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那些自己能意识到的对实际生活起作用的知识最感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顺利地实现”链接”,让学生学到一种方法、思想或一种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步入社会、走向世界所必备历史眼光、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

基于新课程改革导向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的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导向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的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导向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的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学历史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思维和综合能力,历史教学也需要根据这一导向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本文将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导向,探讨基于新课程改革导向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历史是一门富有魅力的学科,但也是一门需要一定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的学科。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是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

历史教学要注重挖掘历史故事、人物和事件的内在价值,让学生在历史中感受到情感共鸣和精神震撼。

可以通过展示历史文物、讲述历史故事、组织历史游学等形式,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还可以设计历史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参与增强对历史的认识与理解。

二、拓展历史教学内容在新课程改革的导向下,历史教学应该拓展教学内容,涵盖更广泛的历史领域。

传统历史教育注重的是政治史、战争史等狭隘领域,而在新的导向下,历史教学应该涵盖文化史、社会史、经济史等更广泛的历史领域。

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让学生对历史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强化历史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的导向下,历史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多以讲授和记忆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陷入被动局面,缺乏对历史知识的积极体验和思考。

历史教学需要引入更多的探究性和合作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思考历史。

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历史中进行思考和实践,增强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历史教学评价在新课程改革的导向下,历史教学的评价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主要以试卷考核为主,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忽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实际理解和应用能力。

历史教学需要引入更多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如综合实践评价、课堂表现评价等,全面评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验 到 创 新 的喜 悦 。
除了阅读教材 , 那些 生动逼真 的历史 图片 , 展示 了 历史场景 , 渲染 了气氛 , 让学生有了充分的感 性认识 , 的
确为历史课堂增色不少 。但这还远远不够 , 我们应充分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 如运用 电视 、 录像 、 多媒体播放历 史 影片 , 带领学生跨越时空 , 由现实进 人历史 , 让他们成 为历史 的见证人 ,让他 们与历史人物 同呼吸 、共命运 。 这样 , 枯燥 无味的历史知识将 会生动起来 , 死气沉 沉 的 历史事件 将鲜活起来 ,遥远模 糊 的历史 人物将清 晰起 来, 学生的兴趣 和热情也将会高涨起来 。 这种情况下 , 学 生们又怎么能不爱创新 呢?课堂质量怎么能不提高呢? 三、 改变教 学观念 , 培养创新精神 传统 的教学是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 、知识传授 , 仅


改 进教 学 方 法 。 透 创 新 教 育 渗
传统的历史教法是重知识传授 、 重智育 内容 。教师 是注射者 、 生是接受器 , 学 结果 往往是教师讲 得头头 是 道, 学生却是雾里看花 , 久而久之 , 就会 失去学 习的主动 性, 并形成一个 概念“ 历史就是死记 硬背 ”认 为历史 不 , 需要思考与理解 , 更谈不上创新 。 因此 , 改进教 学势在必 行。 要考虑① 怎样才 能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 兴趣对求 知创 新的重要性是不 言而喻 的。② 如何才能 培养学生 良好 的学习 习惯。 良好 习惯 的养成 , 有助于学生主动掌 握知识 , 而掌握一定知识 又是创新 的先决条件 。③培养 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有 了兴趣和 习惯还不够 , 还要有 “ 咬定青 山不放松” 不达到 目的不罢休 的精 神 , 能激 , 才

教情绪 。教师要对 教学充满 激情 , 对学生充 满关爱 , 对 自己充满信 心。上课时要调控好学生 , 使学生上课情绪 高涨 , 回答 问题充满激情 。 总之 , 思想 品德 教师只要转变教 学观念 , 关注不 同 学生 , 在课堂 上指导 学生 实施 “ 自主 、 作 、 合 探究 ” 为特

基于新课程改革导向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的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导向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的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导向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的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中学历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学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基于新课程改革导向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中学历史教学策略。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学历史教学不仅仅是灌输一些历史知识给学生,更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善于分析、概括、比较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开放性问题或者问题性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推理能力,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拓展历史知识面,不仅了解历史事件的表象,更要深入挖掘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考能力。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中学历史教学也要面向未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不仅要了解历史,更要学会对历史进行评价和创新。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历史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历史事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历史文化创意活动,让学生通过解读历史,创作历史文化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教学将历史知识与道德修养、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审美情感等各方面的素质进行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综合素质拓展活动,让学生通过历史教学进行思维拓展,情感拓展,审美拓展,身体拓展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使学生全面发展。

中学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不仅仅获取历史知识,更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全面发展,全面提高。

创新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创新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创新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学科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创新。

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制定了一份全新的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致力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兴趣和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热爱和探究兴趣。

2.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3.促进学生的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和价值观。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1.引入历史故事和名人事迹,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通过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名人事迹,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增强学习兴趣。

2.注重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讨论。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2.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探究发现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展示作品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4.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历史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知识,增强学习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四、教学手段1.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图片、视频等,使历史内容更加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置互动板书,让学生参与课堂板书的书写和完善,增强课堂互动性和学生参与感。

4.设置历史主题展览、作品展示等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展示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历史观点,增强学生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新课程下的中学历史教学创新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与创造正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又靠教育。

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

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决定了历史教学中应该注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那么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一)利用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知识的创新是通过人来实现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活动是人们从事的主要活动。

创新就预示着风险,当创新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知识创新的难度只能是越来越高,失败的风险越来越大。

一次创新的成功也许是千百次创新活动受挫的结果;一个人创新活动的成功,也许是成千上万人创新失败的结果。

面对创新路上的困难,人们只有具备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始终如一地坚持创新,才可能最终获得创新的硕果。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应该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及优势。

人类历史上学科技术的重大发明很多都是经过科学家的艰苦劳动和无数次地失败才创造出来的。

另外,通过讲述无数革命先烈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经过无数次探索失败后,中国革命才取得成功等史实都能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震撼,使他们的心灵得到升华,
逐步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
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营造创新氛围,在时间上保证学生有思考余地,给他们更多的独立于自由的机会,是他们动脑思考,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尝试验证,并归纳,总结,应用。

让学生积极参与,敢于尝试主动获取知识。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

要不断创新,就要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

中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对此,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许会很幼稚和无意义,教师都不能简单的禁止和否定。

若学生的每次探索,得到的是“不可能”,“无聊”的断语,他们创新的欲望会慢慢萎缩,很难具有创新精神。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至关重要。

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努力营造民主,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也可借助实物,图片等教具,创设相关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励他们去思考,探索,提高其创造欲望。

(三)拓展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指出:“想象力是发现,文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

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为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引导他们多角度看问题,思考解决问题。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过程。

现行的历史教材,总的来讲比较重视科学性,逻辑性,而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

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来弥补,通过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创作”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一个学生在历史小论文中通过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诗句,展开多方面的联想。

首先“纵向联想”,指出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力量源泉来自“民族的浩然正气和炽热的爱国之心”。

接着“逆向联想”,痛斥当今社会上极少数只顾个人利益,而忘了国家利益的社会渣滓。

另外还展开“横向联想”,联想到今天的青年学生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不能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把建设祖国的历史重担肩负起来。

由一位历史人物就展开了如此丰富的联想,充分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发散性的特点。

如果经常开展这类活动,就会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创造性思维有三种特性,即多端性,独特性,变通性,思维的独创性包括学习过程方法掌握与选择的独
特性,思考问题角度与质疑内容的独特性,解决问题方式的独特性,学习结果表达的独特性。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对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提出质疑是创造新颖,超常成果的途径,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

如一个学生在《从隋亡唐兴看人才》一文中指出:隋炀帝心胸狭窄,不容贤才是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加速器,而唐初出现“贞观之治”与唐太宗爱护人才,善于用人密不可分。

以往很少从人才的角度分析隋灭唐兴的原因,而该生的这种探索精神是很大胆可贵的。

因而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义,进而解决,方能进步。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表现是求异。

求异思维常常表现为打破框框的别出心裁,超乎寻常,因而易产生标新立异的结果。

历史教学中就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有些学生在历史课上就提过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既肯定元朝统一中国的积极意义,又赞扬文天祥的抗元斗争精神?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既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为什么又说它是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是不是正义的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就有很高层次的开拓求异性,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既要给学生知识方面的答疑,更要把知识灌入学生的大脑就行了,其弱点是片面地把知识当成目的,讲求“积累”知识。

在知识急剧增长的今天,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论,强调有效地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追求思维的积极性。

正如列宁所言:“我们要用基本的事实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


总而言之,历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既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日益深化的智力不断发展更新,培养出智能型全方位人才,也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