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总结1
生化知识点重点总结
![生化知识点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b5ea67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0.png)
生化知识点重点总结1. 生物大分子:生体内的大分子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质等。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大分子之一,它具有结构和功能多样性;核酸是DNA和RNA的总称,它携带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多糖是由许多单糖分子聚合而成,主要包括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等;脂质是生物体内比较复杂的一类大分子,包括脂肪、磷脂和皂质等。
2.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大分子之一。
它的结构可以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蛋白质的功能包括酶作用、结构作用、传递作用和免疫作用等。
3.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核酸是DNA和RNA的总称,它携带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DNA是双链结构,RNA是单链结构。
核酸的功能主要包括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蛋白质合成等。
4. 多糖的结构和功能:多糖是由许多单糖分子聚合而成。
它主要包括淀粉、糖原和纤维素。
多糖的功能包括能量储备和结构支持等。
5. 脂质的结构和功能:脂质是生物体内比较复杂的一类大分子,包括脂肪、磷脂和皂质等。
脂质的功能包括能量储备、结构支持和传递信号等。
6.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膜。
它主要由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细胞膜的功能包括细胞的结构支持、物质的进出和信号的传递等。
7. 酶的性质和作用:酶是生物体内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它在生物体内具有催化作用。
酶的作用包括降低反应活化能、增加反应速率和特异性催化等。
8. 代谢途径:代谢是生物体内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过程。
代谢途径主要包括糖代谢、脂质代谢、核酸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等。
9. 能量的利用和储存:能量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生物体内的能量主要通过ATP和NADH等化合物来储存和利用。
10. 酶的调控:酶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底物浓度、温度、pH值和酶的抑制剂等。
11.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生物体内的一套防御系统,它包括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部分。
12. 体内环境平衡:体内的环境平衡主要包括细胞内外离子平衡、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等。
生化检验技术个人总结
![生化检验技术个人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9254df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00.png)
生化检验技术个人总结引言生化检验技术是临床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通过对生物体体液、组织等样本进行分析,以检测人体内的生物化学指标。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生化检验技术在疾病的早期诊断、疾病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我个人在生化检验技术方面的学习与实践进行总结和分享。
基础知识学习生化检验技术涉及到许多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
在学习这些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它们对生化检验技术的重要性。
了解生物化学反应原理、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免疫学方法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实验结果。
实验操作技能在生化检验技术的学习中,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实验步骤的规范操作,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验室中,我经常进行各种常见的生化检验项目,如血液生化分析、尿液分析和肝功能检测等。
通过反复实践,我逐渐掌握了许多实验技巧,如样本采集和保存、试剂的配制和保存、仪器的校准和使用等。
这些技能的掌握对正确进行生化检验非常重要。
数据分析与解释生化检验技术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样本的检测,得出客观真实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合理解释。
在对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时,我要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相关检验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性别、季节等因素对生化指标的影响。
这种数据分析和解释的能力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在生化检验技术中,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密切关注每一步操作的规范性,并严格按照质量控制标准来进行检验。
同时,还要定期参加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外部质量评估项目,以提升自己的质量保证能力。
实践与进一步学习在生化检验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参与实际的生化检验项目,我不仅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化检验技术。
生化个人小结
![生化个人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c0f4181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e.png)
生化个人小结生化是生物化学的简称,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成分、代谢途径、遗传与进化以及各种生理现象的学科。
通过对生化的学习,我对生物体内化学变化的复杂性和生命的奥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生化实验使我了解到生物体在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时,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是非常复杂和精确的。
在实验过程中,我通过操作不同的试剂和仪器,观察和测量生物体中物质的浓度、活性和相互作用。
这些实验需要精确的操作和细致的观察,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验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实验操作的步骤不正确导致结果错误、试剂或仪器出现故障等等。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我逐渐学会了正确的实验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生化对于了解生物体的代谢途径和生理功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了解到生物体的代谢途径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网络。
通过对代谢途径的研究,我了解到生物体在进行能量转化、合成物质和维持生理平衡时所需要的反应和酶。
在实验中,我学会了通过测量酶的活性和相关物质的浓度,来评估代谢途径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这些实验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揭示生物体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进而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作用。
最后,生化实验还使我对细胞和遗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命的许多特性和功能都与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和物质交换有关。
通过对细胞的研究,我了解到细胞内的许多酶和分子通道是如何参与到代谢过程和信号传导中的。
此外,通过遗传实验,我了解到生物体的所有特征和性状都是由基因决定的。
在实验中,我通过操作不同的基因和观察实验结果,进一步了解到基因是如何决定生物体的性状和遗传规律的。
总结起来,通过对生化的学习和实验,我对生物体内化学变化的复杂性和生命的奥妙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生化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实验,我们可以揭示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规律和调控机制,进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生化总结-1
![生化总结-1](https://img.taocdn.com/s3/m/e3d88c300c22590103029dce.png)
生化总结-1生化总结-1生物氧化要求:(1)生物氧化还原的概念,列举与体外燃烧的异同。
(2)理解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解偶联机理。
(3)解释呼吸链、呼吸链组成及各个成分的作用。
写出两条主要呼吸链传递的顺序。
以及相应电子流经各个复合体可以产生多少个ATP。
(4)熟记作用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的概念。
熟记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及电子传递抑制剂的作用的部位。
解释氧化磷酸化P/O的比值。
(5)熟记两种穿梭机制,解释其对线粒体NADH氧化磷酸化的意义。
(6)记住体内生理,生化活动用能和储能形式。
(7)列举体内CO2生成的主要方式。
了解ATP的重要性及机体合成ATP的方式和部位。
(8)氧化-还原电势E的理解,清楚E0”、ΔG0”的含义,以及放(吸)能反应时E0”,ΔG0”是负值还是正直。
(9)要理解不需传递体的生物氧化体系和需递体的生物氧化体系。
(10)了解化学渗透假说的内容。
(11)理解呼吸控制率的概念。
糖代谢(1)掌握糖酵解的定义、过程发生的位置。
了解过程中的三个不可逆的反应步骤,以及在此过程中的ATP的变化,糖酵解的调节。
磷酸的类似物氧化和磷酸化解偶联。
了解在有氧和无氧情况下的产物。
(2)掌握在三羧酸循环之前的氧化脱羧的过程、位置、参加反应的物质和酶,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的能量代谢。
(3)掌握三羧酸循环的路径和位置。
羧酸循环的起始物、中间产物和终产物。
掌握在此循环中的能量代谢和参加的酶。
清楚脱去的CO2的碳的来源和柠檬酸具有前手性。
(4)了解戊糖磷酸途径的作用和有关作用的酶存在细胞中的位置。
了解NADPH和核糖-6-磷酸及其衍生物的作用。
戊糖磷酸途径的起始物和该途径的生物学意义。
(5)了解糖异生的概念和作用。
清楚糖异生的过程和它是如何绕过三个不可逆的反应步骤。
知道糖异生的起始物、终产物、参加该反应的酶和伴随这个过程的能量代谢。
知道糖异生的发生场所。
了解糖异生和糖酵解的作用是相互协调的,以及对糖异生调节和控制。
课程生化心得体会总结(2篇)
![课程生化心得体会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b8159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3.png)
第1篇一、前言生化课程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涵盖了生物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于培养我们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学期的生化课程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生化知识的丰富性和实用性,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生化知识的系统性1. 概念的关联性生化课程中的概念众多,看似独立,实则相互关联。
通过学习,我逐渐明白了各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如酶与底物、反应途径、代谢过程等。
这种关联性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生化现象,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知识的层次性生化知识体系具有层次性,从分子水平到细胞水平,再到组织、器官和个体水平。
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掌握了这种层次性,从而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生化实验的重要性1. 提高动手能力生化实验是验证理论知识的实践过程,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我学会了使用各种实验仪器,掌握了实验技巧,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2. 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在实验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严谨的科研态度的重要性。
只有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才能获得可靠的实验数据,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3. 增强团队协作精神生化实验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完成,通过实验,我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培养了团队精神。
四、生化知识的实用性1. 促进跨学科学习生化知识与其他学科领域密切相关,如医学、农业、环境科学等。
通过学习生化知识,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内容,促进跨学科学习。
2. 服务社会生产实践生化知识在医药、食品、环保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生化知识,我能够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学习生化课程的体会1.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化课程内容繁多,需要我们在学习中注重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复习、做好笔记等。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化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实践操作。
通过实验,我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生化组期末总结
![生化组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d3a6a9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36.png)
生化组期末总结一、学习内容回顾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学习了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组成、生理功能及其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生命体的基本组成,以及生物大分子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 酶与酶促反应:我们学习了酶的结构、分类、催化原理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通过学习,我们深入理解了酶对生物体代谢过程的调控作用,以及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中的应用。
3. 基因与遗传:我们学习了DNA的结构和复制、转录、翻译等过程,以及基因突变和基因表达调控等遗传学基本概念。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基因与遗传对生态系统中个体及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适应性的重要作用,以及基因工程在生态系统保护和资源利用中的应用。
4. 能量与物质代谢:我们学习了生物体内能量和物质的转化和代谢过程,包括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的降解和合成。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生物体内能量和物质的流动与循环,以及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流动格局和效率。
5. 免疫与免疫调控:我们学习了免疫系统的基本原理、机制和免疫调控的分子基础。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免疫系统在生态适应、疾病防御和抗生物污染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生物技术在免疫调控中的应用。
二、所学知识总结与思考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生物化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也认识到生化与生态研究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所学知识的总结与思考:1. 生物大分子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而生物大分子是生物体与环境之间信息传递和物质转化的基础。
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质等生物大分子在生命体内具有多样的结构和功能,对能量和物质的流动与转化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例如,蛋白质通过催化酶反应调控代谢过程;核酸通过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调控遗传变异和适应性;多糖和脂质通过构成细胞膜和存储能量等方式调控生物体对外界环境的响应。
生物大分子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生化检验个人总结
![生化检验个人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1567d6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a.png)
生化检验个人总结1. 简介生化检验是一种通过对体液、组织及细胞等样本的化学分析来评估机体生物化学状态的方法。
它是临床医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评价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状况,并提供重要的辅助诊断信息。
本文将对我在生化检验方面的个人经验和总结进行分享。
2. 生化检验的重要性生化检验是临床医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通过检测血液、尿液、体液等样本中的生化指标,可以了解机体内环境的平衡状况,从而评估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状况。
通过生化检验,医生可以对某些疾病进行早期诊断、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以及评估治疗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病人的治疗和康复。
3. 常见的生化指标生化检验中常见的指标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化指标及其临床意义:•血液指标:–血红蛋白(Hb):反映贫血的程度。
–血糖(Glu):评估糖代谢状况,辅助诊断糖尿病。
–血脂(TG、CHO、HDL-C、LDL-C):评估血脂异常的情况。
•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评估肝细胞损伤的程度。
–谷草转氨酶(AST):评估肝细胞损伤的程度以及心肌损伤。
–总胆红素(TBil):评估胆红素代谢紊乱的程度。
•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评估肾脏排泄功能。
–肌酐(Cr):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
•电解质指标:–钠(Na+):评估水盐平衡的状况。
–钾(K+):评估细胞内外离子平衡的状况。
•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评估炎症反应的程度。
4. 生化检验的操作流程生化检验一般需要收集病人的血液、尿液等样本,并在临床化验室进行处理和检测。
以下是生化检验的一般操作流程:1.样本获取:采集病人的静脉血、动脉血、毛细血管血或尿液等样本。
2.样本处理:对采集的样本进行预处理,如离心分离血清、尿液离心沉淀等。
3.检测项目选择:根据临床需要,在化验设备上选择相应的检测项目。
4.仪器检测:将样本加入到仪器中进行检测,记录检测结果。
5.数据分析与解读:根据仪器输出的数据,进行结果分析和解读,绘制相应的图形和曲线。
生化知识点总结大全
![生化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985f6b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e.png)
生化知识点总结大全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分子、细胞和组织等生物学基本单位在化学层面上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生物化学知识的掌握对于理解生物体内各种生理过程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生化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生物大分子、酶和代谢、细胞信号传导、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等内容。
一、生物大分子1. 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大分子之一。
蛋白质的结构包括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分别代表了氨基酸序列、局部结构、全局结构和蛋白质的组装形式。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担任着结构、酶、携氧等多种重要功能。
2. 核酸核酸是构成生物体遗传信息的重要大分子。
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类,其中DNA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主要携带者,而RNA则参与了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核酸的结构包括磷酸、核糖和碱基,它们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而形成长链状结构。
3. 脂类脂类是一类绝缘性物质,其分子结构包含甘油酯和磷脂,具有水、油双亲性,是细胞膜的主要构成成分。
脂类还包括胆固醇和脂蛋白,它们在人体内参与了能量储存、细胞膜形成、传递体内信息等多种生理活动。
二、酶和代谢1. 酶的分类和特性酶是一类生物催化剂,可以加速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酶根据其作用的基质可以分为氧化还原酶、水解酶、转移酶等多种类型;根据作用反应的特点还可以分为氧化酶、脱氢酶、水合酶等。
酶的活性受到PH值、温度、离子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2. 代谢途径代谢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化学反应过程,包括物质的合成、降解和转化等步骤。
常见的代谢途径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等。
这些代谢途径通过调控酶的活性来维持生物体内各种代谢物质的平衡。
三、细胞信号传导1. 受体的结构和功能受体是细胞膜上的一类蛋白质,可以感知外界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细胞内信号传导的起始物质。
受体的结构包括外部配体结合区、跨膜区和细胞内信号传递区,它可以通过配体结合激活下游信号分子,从而引发细胞内的生理反应。
生化教学工作总结6篇
![生化教学工作总结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2a2aa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12.png)
生化教学工作总结6篇第1篇示例:一、教学内容的精心准备生化教学是一门理论性强、实验性强的课程,内容繁杂而抽象。
在教学前,我会认真研读教材,了解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在备课过程中,我会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筛选和归纳,梳理逻辑关系,设计清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我还会搜集相关的案例和实例,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深度。
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我会通过讲解、授课、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原理;对于实验操作和操作技术类的内容,我会通过实验实例演示、案例分析、训练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生化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我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我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实验器材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我还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定期检查和评估学生学习效果为了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困难,我会定期进行考核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除了常规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外,我还会通过平时作业、实验报告、课堂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学习状况,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
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会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我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学习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生化教学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
通过准备充分、方法灵活、激发兴趣、定期评估和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我相信我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生化教学服务,帮助他们在生命科学领域发展自己的潜力,成为未来的生命科学家和科研人才。
生化总结
![生化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2cb194fbe1e650e52ea99dd.png)
1 谷丙转氨酶 ALT 0-40IU/L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2谷草转氨酶 AST 0-40I/L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3.转肽酶GGT 0-40IU/L 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4、碱性磷酸酶 ALP30-115IU/L 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5、乳酸脱氢酶LDH 90-245U/L高: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12-48小时开始升高,2-4天可达高峰,8-9天恢复正常。
另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可引起LDH增高6、总胆红素TBI 4.00-17.39umol/L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7.直接胆红素DBIL值0.00-6.00umol/L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8、游离胆红素英文缩写IBIL正常参考值0.00-17.39umol/L 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9、总蛋白 TP 55.00-85.00g/L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泄、沤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化,肾病综合症,烧伤,失血。
10、白蛋白 ALB 35.00-55.00g/L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
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
如白蛋白30g/L,则预后较差。
11、球蛋白 GLO 15-35g/L增高:常见于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肾炎等),网状内皮系统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感染,如化脓性感染、梅毒、麻风、结缔组织病。
12、白/球 A/G 1.00-2.50。
生化技术笔记期末总结
![生化技术笔记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09681a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a.png)
生化技术笔记期末总结第一,我学习了生物体内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方法。
生物体内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和脂质等。
为了研究和应用这些分子,我们需要先将其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方法进行鉴定。
在本学期的实验课程中,我学习了几种常用的生物分离和鉴定方法,包括电泳、色谱和质谱等。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分离和纯化特定的分子,还能确定其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第二,我学习了生物体内化学反应和酶催化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生物体内有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如代谢途径、信号传导和基因表达等。
这些反应通常是由酶催化的。
酶是一类高效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蛋白质分子。
在生物化学技术中,我们可以利用酶来加速化学反应的速度,提高反应产物的产率。
例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技术,它利用酶催化的反应来检测特定分子的存在。
第三,我学习了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基因工程技术是利用重组DNA技术来修改生物体的基因组成。
在本学期的课程中,我学习了基本的基因工程技术,如DNA克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基因转染等。
这些技术可以用于生产重组蛋白质、制作转基因植物和动物,以及开发新药和疫苗等。
基因工程技术在医疗和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第四,我学习了生物信息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生物信息学是将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交叉学科。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了解了常见的生物信息学工具和数据库,如BLAST、基因组浏览器和生物数据库等。
这些工具和数据库可以帮助生物学家研究和分析生物体的基因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等。
生物信息学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系统生物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总之,本学期我学到了许多关于生化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验和理论课程的学习,我掌握了生物分离和鉴定方法、酶催化反应原理、基因工程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等。
这些知识和技能不仅为我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基础,也为我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生化检验出科小结
![生化检验出科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4064aca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e.png)
生化检验出科小结生化检验报告是指将样本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分析后得出的结果,从而给出对患者身体健康状态的评估和诊断。
以下是一个生化检验的科小结。
根据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分析显示,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基本在正常范围内,没有明显异常。
以下是对各项指标的具体分析和解读。
首先,患者的血糖水平正常。
血糖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正常范围为 3.9-6.1 mmol/L。
如果血糖过高可能提示糖尿病风险,而过低则可能是胰岛素过多或饮食不合理的结果。
患者的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在血糖代谢方面暂时没有问题。
其次,患者的肝功指标也在正常范围内。
肝功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白蛋白(ALB)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量可以评估患者肝脏功能是否正常。
ALT和AST是评估肝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正常范围为ALT:5-40 U/L,AST:5-34 U/L。
TBIL是评估肝胆系统功能的指标,正常范围为3.4-17.1 umol/L。
ALB是评估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正常范围为35-55 g/L。
患者的肝功指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肝脏功能正常。
再次,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也正常。
肾功能指标包括尿素氮(BUN)和肌酐(Cr)。
BUN是一个衡量肾脏排除尿素能力的指标,正常范围为1.7-8.3 mmol/L。
Cr是一个衡量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正常范围为53-110 umol/L。
患者的肾功能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说明肾脏功能正常。
最后,患者的血脂水平也在正常范围内。
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正常范围为TC:3.1-5.7 mmol/L,TG:0.45-2.26 mmol/L,HDL-C:0.78-1.94 mmol/L,LDL-C:1.42-3.37 mmol/L。
患者的血脂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说明血液脂质代谢正常。
总的来说,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正常,说明在生化代谢方面没有明显异常。
生化常识知识点总结
![生化常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f2c894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b.png)
生化常识知识点总结1. 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在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功能和生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细胞包含许多重要的结构组成,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围结构,它通过选择性透性调节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部分,含有细胞器和细胞骨架。
细胞核含有DNA和RNA等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长、分裂和代谢等生理功能。
2. 生物分子生物分子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等。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大分子,它们在细胞器和细胞膜上发挥着关键作用。
核酸是DNA 和RNA的组成部分,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碳水化合物是细胞内的主要能量来源,也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脂类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还参与了许多代谢和信号传导过程。
3. 酶和代谢酶是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它们在调节细胞内化学反应速率、能量转化和物质代谢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酶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pH值、底物浓度和抑制剂等。
代谢是细胞内所有化学反应的总称,包括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两种方式,通过代谢可以产生能量和合成细胞需要的物质。
4. 遗传学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现象和遗传变异的科学,包括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基因的表达和调控等方面。
遗传物质主要由DNA和RNA组成,它们携带了生物体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发育、生长和性状。
遗传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包括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它们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性状。
5. 免疫学免疫系统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防御系统,它能够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保护生物体免受感染和疾病。
免疫系统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免疫两种方式,通过免疫细胞和抗体等进行免疫应答。
免疫系统的异常会导致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疾病等疾病的发生。
6. 能量和物质代谢生物体需要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和光合作用。
物质代谢是生物体内分子的合成和降解过程,包括有氧代谢、无氧代谢和光合作用等各种代谢途径。
生化知识点总结归纳
![生化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eec1e6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1.png)
生化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1. 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丰富的大分子,具有多种功能。
蛋白质的结构包括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通过氨基酸的序列和侧链相互作用构成。
蛋白质的功能涉及到酶的催化作用、携氧作用、运输作用、膜通道作用等多个方面。
2.核酸核酸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包括DNA和RNA两种。
DNA通过碱基配对形成双螺旋结构,携带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RNA参与到蛋白质的合成、修复和调控等多个生物学过程中。
3.多糖多糖是由许多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在生物界中,多糖的重要功能包括能量储存(如糖原)、结构支持(如纤维素)、细胞间质物质(如透明质酸)、免疫相关(如多糖抗原)等。
4.脂质脂质是多种异质的大分子化合物,包括脂肪酸、甘油和其他非蛋白质成分。
脂质在生物体内具有能量储存、结构支持、细胞膜结构和调节等多种重要功能。
5.酶酶是生物体内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的特殊蛋白质,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和高效的催化作用。
酶在生物体内参与到代谢、合成、降解、信号传导等多个生物过程中。
6.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部大分子结构,具有选择性通透、信号传递和细胞识别等重要功能。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双层和膜蛋白构成,参与到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和信息传导。
二、生物代谢1. 糖代谢糖是生物体内最主要的来源能,糖代谢涉及到醣和糖原的合成、分解、糖酵解、糖异生、葡萄糖酸环等多个反应途径。
2. 脂肪代谢脂肪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量储存分子,脂肪代谢包括脂质的合成、降解和调控等多个反应。
β-氧化、脂肪酸合成、胆固醇合成等是脂肪代谢中的重要反应过程。
3. 蛋白质代谢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丰富的大分子结构,蛋白质代谢包括蛋白质的合成、修复、降解、调控等多个反应过程。
翻译、蛋白质合成、蛋白质降解和泛素化等是蛋白质代谢中的重要反应过程。
4. 核酸代谢核酸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大分子,核酸代谢包括核苷酸的合成、分解、修复和调控等多个反应过程。
检验科生化个人总结
![检验科生化个人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bbd5b4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9.png)
检验科生化个人总结
在检验科生化方面,我认为个人总结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 实验操作技能:总结自己在实验室中进行生化实验的操作技能,包括准确使用实验仪器、熟悉操作步骤、规范的实验记录等。
可以列举自己掌握的具体操作技能和实验项目。
2. 数据分析能力:总结自己对生化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的能力。
例如,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绘制曲线图等。
可以说明自己在实验数据处理方面的熟练程度和经验。
3. 知识储备:总结自己在生化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
例如,熟悉常用的生化学实验原理、反应机制等;了解生物样本的处理方法和生化指标的意义等。
可以列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学习经验。
4. 质量控制能力:总结自己在质量控制方面的能力。
例如,熟悉各种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能够准确判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可以说明自己在实验室中重视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的态度和行动。
5. 问题解决能力:总结自己在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例如,遇到样本异常时如何排除干扰;发现结果不符合预期时如何进行补救等。
可以展示自己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成果。
以上是我认为个人总结中应该包括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生化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生化重点知识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2de23a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04.png)
生化重点知识归纳总结生化学(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成分、化学反应和化学转化的一门科学。
在这篇文章中,将对生化学中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1. 分子生物学1.1 DNA与RNADNA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的分子,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
RNA则参与了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DNA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鸟嘌呤)组成,而RNA中胸腺嘧啶是由腺嘌呤与尿嘧啶二聚而成。
1.2 蛋白质合成蛋白质合成是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实现的。
转录将DNA的信息转录成mRNA,然后mRNA与核糖体进行翻译,合成蛋白质。
2. 代谢途径2.1 糖酵解糖酵解是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或乙醇等产物,同时释放能量。
它分为糖原酵解和无氧酵解两种类型。
2.2 糖异生糖异生是指从非糖类物质合成葡萄糖的过程。
这在饥饿或低碳水化合物摄入的情况下起关键作用。
2.3 脂肪酸合成与分解脂肪酸合成是指在胞质内,将乙酰辅酶A逐步合成长链脂肪酸的过程。
脂肪酸分解则是将脂肪酸分解为乙酰辅酶A,释放能量。
2.4 氨基酸代谢氨基酸代谢包括氨基酸降解和合成两个方面。
氨基酸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被降解为尿素,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3. 酶与酶动力学3.1 酶的性质酶是在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
它们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
3.2 酶的分类酶根据催化反应的方式,可分为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等不同类型。
3.3 酶动力学酶动力学研究酶催化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温度和pH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其中,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是使酶活性最大的温度和pH 值。
4. 代谢调节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受到许多调节机制的控制。
4.1 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是通过逆向调节酶的活性来调节代谢途径。
当代谢物浓度增加时,酶活性会被抑制,从而减少代谢途径产物的合成。
4.2 激酶与磷酸酶激酶和磷酸酶是参与调节代谢途径的重要酶。
激酶能够增加酶的活性,而磷酸酶则能够降低酶的活性。
生化个人工作总结
![生化个人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d6ab5d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e.png)
生化个人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主要负责生化研究相关的实验和数据分析。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学到了许多技能和知识,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首先,我负责对不同生化实验的设计和执行。
我学会了根据研究目的合理选择实验方法和技术,并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我熟练掌握了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Western blot等,并能根据需要进行相关实验操作。
此外,我还参与了
细胞培养实验,学会了维护和处理不同类型细胞的技巧。
其次,我深入了解和运用了生化数据分析的方法。
我掌握了统计学和生物学数据分析软件的使用,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差异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处理和解读,我得以发现实验结果中的趋势和规律,并与团队共同分享和讨论研究发现。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我注重实验室管理和团队合作。
我时刻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并及时记录实验操作和结果,确保实验数据的完整性和追溯性。
与团队成员的紧密合作使我们能够共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不断提高实验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我不仅提高了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也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深刻理解到科研工作需要耐心和毅力,在困难面前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并与同事合作共同攻克难题。
总的来说,通过生化个人工作的实践经验,我不仅充实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也锻炼了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做出突破。
生化所有知识点总结
![生化所有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0ae5a5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7.png)
生化所有知识点总结一、生物大分子1. 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有机分子之一,它们是构成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参与生物体的生理生化过程。
蛋白质的标准结构由氨基酸线性排列组成,其氨基酸残基之间通过肽键相连。
蛋白质的功能包括酶、激素、抗体等。
2. 核酸核酸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化学物质之一,包括DNA和RNA。
DNA携带生物体的遗传信息,RNA在蛋白质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多糖多糖是由许多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包括淀粉、糖原、纤维素等。
4. 生物膜生物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薄膜,它存在于细胞表面,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起着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二、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1. 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的结构包括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是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是由氢键形成的α-螺旋和β-折叠,三级结构是由蛋白质的各个区域所形成的空间结构,四级结构是由多个蛋白质相互组合形成的功能性结构。
2. 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的功能包括酶、激素、抗体、结构蛋白等。
酶是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参与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调节剂,参与生物体内的内分泌系统;抗体是生物体内的免疫物质,参与生物体内的免疫反应;结构蛋白主要构成生物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
3. 核酸的结构DNA是由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组成,是生物体内传递遗传信息的重要分子;RNA是由核糖核酸分子组成,是生物体内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分子。
4. 核酸的功能DNA的功能是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参与生物体内的遗传过程;RNA的功能是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按照一定规律转录成RNA,再依据RNA的信息合成蛋白质。
5. 多糖的结构和功能多糖是由许多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包括淀粉、糖原、纤维素等。
它们是生物体内的能量来源和结构组分。
6. 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生物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薄膜,其构成了细胞膜和细胞器膜。
生物膜的功能包括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参与细胞信号传导等。
生化医学知识点总结
![生化医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1eb41c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c.png)
生化医学知识点总结一、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1. 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大分子化合物之一,是细胞的主要构成成分,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生物过程。
蛋白质的结构包括原生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蛋白质的功能包括酶、激素、肌动蛋白等。
2. 核酸核酸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通过DNA和RNA两种形式存在。
DNA是遗传信息的储存者,而RNA则在蛋白质的合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酶与酶学1. 酶的定义和特性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可以加快或促进化学反应的速率,而不参与反应本身。
酶有特异性、选择性以及酶促反应速率受温度、pH、底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2. 酶促反应酶促反应是酶催化下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缩合反应等。
酶促反应速率受酶的浓度、底物的浓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三、能量代谢1. ATPATP是细胞内能量的重要储存分子,能为细胞内的活动提供动力,包括合成反应、运动、分泌等生物过程。
ATP的合成和降解是细胞内能量代谢的重要环节。
2. 糖酵解糖酵解是细胞内糖的分解过程,产生ATP。
糖酵解可以分为糖醛酮酶途径和三羧酸循环两种途径。
四、脂质代谢1. 脂肪酸代谢脂肪酸是脂质代谢的主要组成部分,参与能量代谢和生物膜的构成。
脂肪酸代谢主要包括脂肪酸合成、脂肪酸氧化等过程。
2. 胆固醇代谢胆固醇在人体内主要由肝脏合成,参与细胞膜和激素的合成。
胆固醇在体内的代谢受胆固醇合成酶、胆固醇接受体等多种因素的调控。
五、蛋白质代谢1. 蛋白质合成蛋白质合成是细胞内的重要生物化学过程,用来合成新的蛋白质以满足细胞生长和代谢需求。
蛋白质合成主要受mRNA、tRNA、核糖体等多种因素的调控。
2. 蛋白质降解蛋白质降解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分解过程,可以清除老化、异常蛋白质,维持细胞内蛋白质的稳态。
蛋白质降解主要受蛋白酶等多种因素的调控。
六、酶学诊断1. 酶学指标酶学指标是临床生化检查中的重要参数,可以反映细胞内生化反应的状态,包括肝功能酶、心肌酶、胰腺酶等多种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学重点总结记不清的,难点&重点蛋白质化学重点特征元素(N)和含量及蛋白质含量的计算:N平均为16%每克样品含N克数*6.25*100=100g样品中蛋白质含量g%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数量和分类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均属L-α-氨基酸(除甘氨酸)分类:非极性疏水氨基酸,极性中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Asn、Glu碱性氨基酸:Lys、Arg、His带羟基:Ser、Tyr、Thr带巯基:Cys蛋白质一级结构概念、化学键在蛋白质分子中,从N端至C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化学键:肽键、二硫键二级结构概念、化学键、种类指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即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结构,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化学键:氢键种类: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模体三级结构概念、主要维系键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整条肽链所有原子的三维空间排布位置。
维系键:次级键——疏水作用、离子键、氢键、范德华力分类:结构域、分子伴侣四级结构概念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
蛋白质的两性游离和等电点两性电解质,解离程度取决于溶液pH值等电点: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和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的溶液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pI。
pH>pI,蛋白质带负电; pH<pI,蛋白质带正电蛋白质的变性:概念、特征、影响因素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即有序的空间构象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称为蛋白质变性。
特征:发生于二硫键和非共价键,不涉及一级结构。
影响因素:加热、乙醇等有机溶剂、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生物碱试剂等蛋白质的沉淀:维持稳定性的因素、沉淀概念、方法维持稳定因素:颗粒表面电荷、水化膜沉淀:在一定条件下,蛋白疏水侧链暴露在外,肽链融会相互缠绕继而聚集,因而从溶液析出。
方法:丙酮沉淀、盐析法(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免疫沉淀法核酸化学重点核酸的分子组成(碱基、戊糖、核苷酸)碱基+ 戊糖糖苷键核苷+ 磷酸酯键核苷酸DNA的功能及碱基组成功能:以基因的形式载荷遗传信息,并作为基因复制和转录的模板。
是生命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个体生命活动的信息基础。
碱基组成:A、T、C、GDNA一级结构概念及连接键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键:磷酸二酯键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特点1、DNA分子是由两条相互平行,方向相反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右手螺旋结构。
2、R - P骨架位于分子外侧,碱基在双螺旋内侧,碱基互补,以氢键相连。
3、每个碱基对的两个碱基处于同一平面,并垂直于双螺旋的中心轴。
4、一周包含10个碱基对,相邻碱基对间旋转36°。
螺距3.4nm,直径2nm。
RNA的种类rRNA, mRNA, tRNA, hnRNA, snRNA, snoRNA, scRNA/7SL-RNARNA的碱基组成、一级结构及连接键碱基组成:A、U、C、G、稀有碱基一级结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连接键:磷酸二酯键mRNA结构特点:5’末端m7GpppN,3’末端多聚A尾tRNA二级结构:三叶草型,3‘端均为CCA-OH氨基酸接纳茎DHU环、反密码子环、TΨC环、额外环、RNA与DNA区别: 碱基组成、核糖、功能等等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具有较强酸性,线形高分子,紫外吸收核酸的紫外吸收、变性、复性和杂交的概念紫外吸收:260nm处最大吸收峰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双链的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使DNA双螺旋结构松散,成为单链的现象。
(增色效应,紫外吸收增加)Tm:溶解温度,指DNA加热变形过程中,使DNA分子内50%的双链结构打开时的温度。
Tm=69.3+0.41(%G+C)=4(G+C)+2(A+T)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两条互补链可以重新配对,恢复天然的双螺旋结构,这一现象,称为复性。
杂交:两条来源不同具有互补碱基顺序的单链多核苷酸片段形成双螺旋结构的现象称为核酸分子杂交。
酶重点酶的概念、特点是由活细胞合成的、对其特异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单纯与结合酶的概念、常见的含维生素的辅酶及功能单纯酶:仅由肽链构成的酶结合酶:由蛋白质部分和非蛋白质部分组成。
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的关系二者结合形成全酶才具有催化作用,辅助因子分为辅酶(结合疏松)和辅基(结合紧密)。
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的概念活性中心:酶分子中某一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特异的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
必须基团:与酶活性密切相关的化学基团,包括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
酶原和酶原激活的概念、机理和意义酶原: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或在发挥催化功能前只是酶的无活性的前体酶原激活:酶原向酶转化的过程,实质是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
机理:酶原特定条件一个或几个肽链断裂,水解下一个或几个肽链分子构象改变形成或暴露酶的活性中心意义:避免自身消化,保证酶在特定的部位与环境发挥其催化作用,可以作为酶的贮存形式。
同工酶:指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变构酶:某些小分子物质能与酶分子活性中心以外的某一特殊部位结合,引起酶构象的改变,从而改变酶活性,受此种变构调节的酶即变构酶。
底物浓度的影响(曲线特征、米氏方程及Km)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单位mol/L酶浓度、PH、温度的影响(特征)酶浓度:当底物浓度大大超过酶的浓度,反应速度与酶浓度呈正比关系。
pH:最适pH值,多数酶接近中性。
温度:最适温度,高温失活,低温灭活。
竞争性抑制剂的影响(Km、Vm改变的情况)糖代谢重点血糖的来源、去路及调节血糖:3.89---6.11 mmol/L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糖酵解概念、场所、关键酶和生理意义概念:在缺氧条件下,葡萄糖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
场所:细胞质产能:底物水平磷酸化,净生成2个ATP生理意义:缺氧条件下,迅速供能;某些细胞在氧供正常情况下,重要的获能途径。
糖的有氧氧化概念和生理意义概念: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过程。
1分子葡萄糖,净生成36/38个ATP意义:是机体产能的最主要方式,产能效率高,利用率也高。
三羧酸循环概念、场所、关键酶和生理意义概念:又称柠檬酸循环,指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含3个羧基的柠檬酸,反复进行脱氢脱羧,又生成草酰乙酸,再重复循环反应的过程。
场所:线粒体小结:4次脱氢,2次脱羧,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1个FADH2,3个NADH,2个CO2,1个GTP,一次循环共产能12个ATP意义: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最终通路,联系的枢纽,,为其它物质提供小分子前体,为呼吸链提供氢和电子。
磷酸戊糖途径的特点、关键酶及生理意义特点:胞浆中进行,氧化反应生成磷酸戊糖、NADPH和CO2,再进行一系列基团转移。
关键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意义:为核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核糖提供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反应(合成脂类、羟化反应、维持GSH还原态)糖原合成和分解的场所、关键酶活性葡萄糖:UDGP,体内作葡萄糖供体场所:肝脏肌肉的胞浆关键酶:糖原合酶糖原分解代谢:糖原磷酸化酶生成1-磷酸葡萄糖,转化为6-磷酸葡萄糖,在葡萄糖-6-磷酸酶作用下,生成葡萄糖入血。
肌无此酶。
糖异生的原料、场所、关键酶及生理意义原料: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场所:肝、肾细胞胞浆及线粒体意义:维持血糖浓度恒定补充肝糖元调节酸碱平衡(乳酸异生为糖)脂代谢重点必需脂肪酸(概念)不饱和脂肪酸:含有双键的脂酸,如软油酸、花生四烯酸、DHA、DPA软脂酸——16C饱和酸;硬脂酸——18C饱和酸必须脂肪酸:亚麻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称为必须脂肪酸。
TG甘油三酯合成场所:肝内质网;脂肪组织;小肠粘膜过程:产物VLDL;以VLDL或CM为原料合成TG;以脂肪消化产物为原料合成TG甘油一酯途径:小肠粘膜甘油二酯途径:肝和脂肪组织脂肪动员(概念、限速酶)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它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
限速酶: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SL脂肪酸 -氧化(场所、限速酶与步骤)场所:除脑以外大多数组织(肝、肌最活跃)的胞浆和线粒体限速酶:肉碱脂酰转移酶Ⅰ步骤:脂酸活化——生成脂酰CoA脂酰CoA进入线粒体β-氧化:脱氢——FADH2加水再脱氢——NADH + H+硫解——生成1分子CoA + 少了2个C的脂酰CoA酮体的合成与氧化(概念、场所、原料、限速酶与意义)酮体: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场所:肝细胞线粒体,肝外器官利用原料:脂酸在线粒体β-氧化生成的大量的乙酰CoA限速酶:HMG CoA合成酶意义:肝脏输出能量的重要形式,酮体可过血脑屏障,是脑组织的重要能源。
减少血糖利用,维持血糖水平,减少蛋白质消耗。
脂肪酸合成(场所、原料、限速酶)场所:肝、肾、脑、脂肪组织等的胞浆、线粒体和内质网(碳链延长)原料:乙酰CoA(主要来自葡萄糖)、ATP、NADPH、HCO3-(CO2)、Mn2+限速酶:乙酰CoA羧化酶(生物素为辅基)乙酰CoA乙酰CoA羧化酶丙二酰CoA 缩合、加氢、脱水、加氢重复7次加成脂酸卵磷脂脑磷脂合成(原料、CDP-胆碱及CDP-乙醇氨)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原料:脂酸、甘油、磷酸盐、胆碱、丝氨酸、肌醇、ATP、CTP甘油二酯合成途径:卵磷脂、脑磷脂,甘油二酯为合成中间产物CDP-甘油二酯合成途径:肌醇磷脂、丝氨酸磷脂、心磷脂,生成活化中间产物(CDP-胆碱、CDP-乙醇胺)磷脂酶A及溶血磷脂的作用磷脂酶A:使甘油磷脂水解,作用于1,2位酯键的为磷脂酶A1、A2生成溶血磷脂和多不饱和脂酸(多为花生四烯酸)溶血磷脂:作用于1位的磷脂酶B1,3位的磷脂酶C,作用于磷酸取代基间的磷脂酶D 是一类较强表面活性物质,使细胞膜破坏引起溶血或细胞坏死。
胆固醇代谢(原料、限速酶、调节、转化产物及生理意义)原料:18分子乙酰CoA、36分子ATP、16分子NADPH + H+场所:肝、小肠的胞浆及滑面内质网限速酶:HMG CoA还原酶调节:HMG CoA还原酶活性有昼夜节律,中午最低,午夜最高;磷酸化失活饥饿与饱食、胆固醇反馈抑制、激素转化产物:胆汁酸(肝中转化,是胆固醇代谢主要去路,随胆汁排入肠道)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7-脱氢胆固醇(在皮肤转化、紫外照射转变为维生素D3)血浆脂蛋白(分类、组成、来源与功能)血脂:血浆所含脂类的总称,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及游离脂酸等血脂蛋白:超速离心法:离心管上方CM、VLDL、LDL、HDL 离心管下方CM:小肠粘膜细胞产生,转运外源性TG及胆固醇,含TG最多,蛋白最少VLDL:肝细胞产生,转运内源性TG及胆固醇,含TG(IDL):VLDL的TG被LPL作用逐步水解,生成IDL,胆固醇与TG含量大致相等, IDL可直接被肝摄取代谢,未摄取部分被转变为LDLLDL:血浆产生,转运内源性TG,含胆固醇及其酯最多HDL:肝、肠、血浆产生,逆向转运胆固醇,含蛋白最多,apoCⅡ的贮存库生物氧化重点:生物氧化概念及意义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称为生物氧化,主要是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