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认识团体辅导方案
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1.2 课程内容自我认识的重要性课程安排与预期效果第二章:认识自我2.1 活动名称:我的自画像目的: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特点和感受材料:画纸、画笔、彩色铅笔等步骤:1. 让学生自由发挥,画出自己的自画像2. 学生互相展示并介绍自己的画作3. 教师引导学生从画中认识自己的特点和优点2.2 活动名称:我的优点和不足目的: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学会接纳自己材料:卡片、笔步骤:1. 学生分组,每组轮流写下自己的一个优点和一个不足2. 学生互相交换卡片,并给予鼓励和建议3.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要学会接纳自己第三章:自我价值观3.1 活动名称:价值观排序目的: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观,并学会做出选择材料:价值观卡片、笔步骤:1. 教师提供一系列价值观卡片,如家庭、友谊、成就等2. 学生根据自己的重要性对卡片进行排序3. 学生分享自己的排序和理由,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3.2 活动名称:我的梦想和目标目的: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并制定实现计划材料:梦想和目标卡片、笔步骤:1. 学生分组,每组轮流写下自己的一个梦想和一个目标2. 学生互相交换卡片,并给予鼓励和支持3. 教师引导学生制定实现梦想和目标的计划第四章:自我情绪管理4.1 活动名称:情绪猜猜看目的:帮助学生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材料:情绪卡片、笔步骤:1. 学生分组,每组轮流抽取情绪卡片并描述自己的情绪2. 其他学生猜测是哪种情绪,并给出建议3.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4.2 活动名称:情绪调节技巧目的:让学生掌握有效的情绪调节技巧,提高情绪管理水平材料:情绪调节卡片、笔步骤:1. 教师提供一系列情绪调节技巧卡片,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2. 学生选择一种情绪调节技巧并进行实践3.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效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反思第五章:自我成长计划5.1 活动名称:我的成长目标目的: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成长目标,并制定实现计划材料:成长目标卡片、笔步骤:1. 学生分组,每组轮流写下自己的一个成长目标2. 学生互相交换卡片,并给予鼓励和支持3. 教师引导学生制定实现成长目标的计划5.2 活动名称:我的成长日记目的:让学生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并学会反思和总结材料:日记本、笔步骤:1. 学生每天写下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感受2.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成长日记,并给予鼓励和建议3.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成长过程第六章:自我认识与决策6.1 活动名称:决策大挑战目的:帮助学生理解自我认识对决策的影响,提升决策能力。
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提高自我认知水平。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自我不足的勇气,学会自我调适。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4.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潜能,促进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自我认识的概念与意义2. 自我认知的途径与方法3. 自我认识的实践与应用4.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5. 沟通技巧与能力提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活动实践,认识到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学会自我调适,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面对自我不足,勇于调整和改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团体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参与度。
2. 结合心理测试,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
3.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材、心理测试工具和活动道具。
2. 提前安排好活动场地,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3. 准备相关案例和讨论题目,以便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小游戏或故事,引出自我认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自我认识的概念与意义,让学生理解自我认识的价值。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自我认识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指定的讨论题目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5. 心理测试:让学生进行一些心理测试,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优势短板。
6. 测试结果分析:对测试结果进行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
7. 自我调适策略:教授学生一些自我调适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自我不足。
8.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9. 分享与总结:让每个小组分享活动成果,总结自我认识的提升和团队协作的经验。
10. 课程总结:强调自我认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持续进行自我探索和成长。
自我认识团体辅导方案

分享:谈一下对团体的感受或者建议..
白纸;笔
30min
主题:
自画像
目的:1.认识自己;展示“内心的我”..
2.促进团体成员彼此了解..
过程:
1.给每位成员发 1 张白纸..
2.在8-10分钟内;每人画一幅“自画像”..可以画人;可以画树;可以画植物;把最能表达自己的东西画出来;并在自画像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在下面写上一句“我是一个的人”自己认为最重要、最能代表自己的特质
3.由画主自己解说画的含义..
分享:1.成员对哪个自画像比较印象深刻为什么
2.自己的自画像和别人眼中的自己是否有差别
3.自己是否有不了解自己的“死角”呢
白纸;笔..
30min
备用活动:
滚雪球
团体成员围坐成一圈;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同时;要重复坐在右手边成员的介绍内容:
例如:我是坐在XXX左边的YYY..
一、自我认识团体辅导方案
团体人数:30人
团体时间:周三晚上
团体目标:
1、通过活动让团队成员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初步了解彼此;
2、建立团体凝聚力;
具体活动安排:
具体活动
备注
暖身:
大风吹
目的:营造出轻松舒适的环境和安全信任的氛围;从而使小组成员开始融入到团体辅导中来..
过程:
1用比人数少一张椅子数目的椅子围成一圈..
通过该游戏;让成员记住彼此的名字..
5min
5min
团体规范:我们的约定Βιβλιοθήκη 目的:1.建立团体规范..
2.使团体更加紧密;有一定的良性制约..
过程:
1. 领导者说明团体的性质、内容、意义和团体次数..
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面对自我,接纳自己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提升团队合作能力1.2 课程内容自我认识的概念与意义自我认识的方法与技巧团体心理辅导的原理与过程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与方法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话题讨论,分享自己的经历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第二章:认识自我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特长培养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2.2 教学内容性格特点的认知兴趣爱好与特长的发展自我评价的方法与技巧2.3 教学方法自我探索法:让学生通过填写问卷、进行心理测试等方式了解自己分享交流法: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彼此了解第三章:接纳自我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学会接纳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挫折和挑战的心态3.2 教学内容自我接纳的意义与重要性接纳自我的方法与技巧面对挫折与挑战的策略3.3 教学方法心理疏导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接纳自我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人士的经历,让学生从中获得启示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理解他人,提升沟通能力4.2 教学内容人际关系的概念与重要性沟通技巧的掌握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4.3 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法:设置情境,让学生模拟实践沟通技巧第五章:团体心理辅导活动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体验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心理素质5.2 教学内容团体心理辅导的原理与过程团体活动设计5.3 教学方法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第六章:情绪管理6.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情绪调节技巧6.2 教学内容情绪的类型与影响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思考等如何在团体中表达情绪,并互相支持6.3 教学方法情绪分享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经历,讨论情绪的影响情绪调节练习:指导学生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情绪调节实践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情绪管理的场景,提高学生的同理心第七章:时间管理7.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制定和执行时间管理计划的能力7.2 教学内容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如何制定有效的时间管理计划克服拖延的策略7.3 教学方法时间管理讲座:讲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方法工作计划制定: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并分享执行经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应对拖延,分享各自的时间管理技巧第八章:目标设定与实现8.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设定个人目标培养学生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的能力8.2 教学内容目标设定的原则和方法制定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目标追踪与自我激励8.3 教学方法目标设定练习: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长远规划设定目标行动计划制定:帮助学生设计可行的行动计划,并鼓励执行成功案例分析:分析成功人士的目标设定与实现经验,激励学生第九章:压力管理9.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压力的存在和影响培养学生掌握压力管理的策略和方法9.2 教学内容压力的定义和影响压力管理的技巧,如时间分配、休息和放松、寻求支持等在团体中共同面对压力,互相支持9.3 教学方法压力识别练习:通过讨论和活动帮助学生识别压力源压力管理技巧实践:指导学生尝试不同的压力管理方法团体支持机制:建立团体内的支持系统,共同应对压力10.1 教学目标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为课程改进提供参考10.2 教学内容学生个人成长与变化的分享课程改进意见的收集10.3 教学方法小组反馈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程的看法和建议问卷调查与访谈:通过问卷调查或个别访谈的形式,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整体反馈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课程介绍环节重点:理解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观念奠定基础。
(完整版)自我意识训练案例——团体辅导方案

自我意识训练案例一一团体辅导方案总体目标1、增加学生对自我的觉察;2、提供机会使学生重新认识自己、悦纳自我、发展自我;3、帮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关心他人、信任他人,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6~ 8人为一小组。
评估方法:1、填写团体效果评估;2、参与者感受总结。
团体活动实施如下第一阶段:初始阶段目标:(1)增进彼此认识;(2)促进相互信任。
活动内容:1. 滚雪球学生开始在教室里自由走动,遇到同学就停下来,微笑握手,然后继续走动,尽可能与每位同学握手。
自由走动约4分钟后,每位同学对面的人就成为他今天的朋友,两人互相介绍。
互相介绍。
接着四人为一组,最后合并成八人小组,连环介绍,每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
话中必须包括姓名、个人特征、家乡。
如第一位说“我是来自甘肃平凉的性格内向的王涛”,下位则说“我是来自北京海淀的性格内向的王涛旁边的来自北京丰台的活泼的刘静”。
以此类推,每个人都必须从第一位说起。
介绍完毕,各小组推荐一个代表,把全组成员向全班一一介绍。
同学们一方面看到了自己的潜力;另一方面团体向心力开始出现并不断增强。
2. 信任之旅。
介绍完毕后,让全体同学站成一圈,按“1、2”依次报数。
报“ 1 ” (或报“ 2 ”)的同学向前一步,同时,要求全体同学从此刻起保持绝对安静。
内圈的同学扮盲人,用布条、眼罩或其它物品蒙住眼睛,然后原地转三圈。
“盲人”体会此时感受,然后由剩下的扮演“向导”的同学每人任选一位“盲人”,带领他走出教室去“旅行”,但二人不能有任何言语交流。
约十分钟后回到教室,摘下眼罩,二人充分交流各自感受约3 分钟。
然后,互换角色,而且也要换同伴,重复之前的活动。
活动完毕,班主任或者辅导员带领大家讨论以下几个方面:(1)蒙上眼睛后有什么感受?你想到了什么?(2)你对你的“向导”满意吗?为什么?你对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新发现?(3)作为“向导”,你是怎样理解你的伙伴的?你是怎样设法帮助他的?这使你想起什么?班主任或者辅导员总结: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促进同学间的信任,只有自己先做出使对方信任的行为才能相互信任。
自我了解团体辅导方案

自我了解团体辅导方案一、团体名称“探索自我,遇见更好的自己”二、团体性质结构化、发展性团体三、团体目标1、协助成员增强自我认识,包括自己的兴趣、价值观、性格特点、能力等方面。
2、促进成员对自己的情绪、行为模式有更深入的理解。
3、引导成员接纳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升自我接纳程度。
4、帮助成员明确个人的发展方向,制定可行的个人成长计划。
四、团体对象对自我探索有兴趣、希望更深入了解自己的人群,年龄在 18 35 岁之间,人数为 8 12 人。
五、团体时间和地点1、时间:每周六下午 2 点至 5 点,共 6 次,每次 3 小时。
2、地点:安静、舒适、有足够活动空间的室内场地,如心理咨询室或活动室。
六、领导者介绍领导者:_____ ,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接受过系统的团体辅导培训,有丰富的团体辅导经验。
七、团体方案第一次团体:认识你我1、开场介绍(30 分钟)领导者自我介绍,介绍团体的目标、规则和流程。
成员轮流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年龄、职业和参加团体的期望。
2、热身活动:“大风吹”(20 分钟)成员围成一圈,其中一人站在圆圈中间。
中间的人说出一个成员的特征,如“穿红色衣服的人”,具有该特征的成员要迅速起身换位,中间的人也要抢位置,没抢到位置的人成为新的中间者。
活动目的是活跃气氛,打破陌生感。
3、主题活动:“自画像”(50 分钟)给成员发放纸和笔,让他们在纸上画出自己,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画完后,成员轮流展示自己的自画像,并分享自己为什么这样画,通过自画像对自己的理解。
4、结束活动:“我的期望”(20 分钟)领导者引导成员思考在本次团体中对自己的期望,并写在纸条上。
成员将纸条放进心愿盒,领导者总结本次团体活动,预告下次活动。
第二次团体:我的兴趣爱好1、回顾与分享(20 分钟)回顾上一次团体的内容和感受。
邀请成员分享一周内对自己新的发现。
2、热身活动:“兴趣接龙”(20 分钟)成员围成一圈,从第一个人开始说自己的一个兴趣爱好,第二个人接着说并重复第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依次类推。
自我认识团辅方案

自我认识团体辅导活动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一项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看不到自我的不足,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就会产生自卑,丧失信心,做事畏缩不前……相反,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导致工作的失误。
因此,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
个体对自我的觉察,或者说意识的形成来源于个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经由记忆和思想的反应。
因此,在形成记忆之前的个体是不会有自我意识的。
记忆是一切思想的基础,自我认识是个人在思想之上的对于环境的反应。
当一个人的记忆和思想达到一定程度过后,比如出现了完全来自大脑的思维和想象力,个体的自我意识会更加强烈。
活动背景:当前,全国各大高校在教育部的号召下高度重视构建心理健康咨询体系,切实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心理疏导对学生“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
近年来,重庆各高校逐步建立了医校结合的心理咨询模式,构建起心理辅导进班级、进宿舍、进社团、进网络、进家庭的“五进”体系和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的“三级心理之家建设”教学运行机制,全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乘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高速发展契机,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委员的设置都是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体现。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获得开展。
活动主题:自我认知活动目的:帮助新生了解自我,正确觉知自我,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活动时间:待定活动地点:待定活动对象:生物信息学院10级本科生活动计划:一块五盲人与拐杖学会欣赏失落的世界活动流程:一块和五毛步骤:1、设定男生五毛,女生为一块。
大家分站在主持人周围,听主持人口令。
2、主持人任意说一个钱数,如“三块五”,则大家各自按照钱数站成一堆,按照男女生各自代表的钱数,每一堆(组)同学们加起来刚好符合主持人报的钱数,超过的和未满的组均为失败,则要接受惩罚。
自我认识团体辅导方案

自我认识团体辅导方案一、团体名称“探索自我,遇见更好的自己”二、团体性质结构化、发展性团体三、团体目标1、协助成员增进自我了解,包括自己的兴趣、价值观、性格特点、优点和不足等。
2、促进成员对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情绪反应有更清晰的认识。
3、提高成员的自我接纳程度,增强自信心和自尊。
4、帮助成员探索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
四、团体对象具体年龄范围的青少年五、团体规模具体人数六、团体时间和地点1、时间:每周具体时间,每次时长,共次数次。
2、地点:详细地址七、领导者介绍领导者:姓名领导者资质:相关专业背景和培训经历八、团体活动计划(一)第一次团体活动:破冰与相识1、欢迎与介绍(10 分钟)领导者自我介绍,欢迎成员参加团体,介绍团体的目标和规则。
2、名字串串烧(20 分钟)成员们依次介绍自己的名字和一个爱好,下一位成员要先重复上一位成员的名字和爱好,再介绍自己。
3、大风吹(30 分钟)成员们围成一圈,中间站一个人。
中间的人说出一种特征,比如“喜欢运动的人”,具有这种特征的成员要迅速起身换位,中间的人也要抢一个位置坐下,没抢到位置的人成为中间的人继续游戏。
通过这个游戏活跃气氛,增进成员之间的了解。
4、制定团体契约(20 分钟)领导者引导成员共同讨论并制定团体契约,如尊重他人、保密、准时参加等,成员们签字承诺遵守。
(二)第二次团体活动:我的自画像1、热身活动:猜谜语(10 分钟)领导者准备一些与自我相关的谜语,让成员们猜,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
2、绘制自画像(30 分钟)成员们用画笔在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自己,可以是具体的形象,也可以是抽象的表达。
3、分享自画像(40 分钟)成员们依次展示并解释自己的自画像,分享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领导者引导成员们互相倾听和提问。
(三)第三次团体活动:我的兴趣和价值观1、兴趣大转盘(20 分钟)成员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内成员依次说出自己的一个兴趣爱好,不能重复。
然后小组讨论这些兴趣爱好对个人的意义。
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

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第一篇: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自我认识团体心理辅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自我认识心理学含义和真正内涵。
2、情感目标:帮助学生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
3、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活动,知道从别人的反馈中调整言行,使自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
二、教材分析《我是谁——自我认识团体辅导》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客观全面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并充分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通过学习活动,知道从别人的反馈中调整言行,使自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心理游戏法授课中主要通过讲故事、心理游戏、小组讨论分享、等方法,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促使学生主动敞开心扉直面自己存在的实质问题,接纳他人的观点,客观全面的认识自我。
四、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激发兴趣(分组做游戏)(5分钟)学生起立,开始活动时,喊口令:“大风刮,大风刮,刮呀刮,刮具有特点的人。
”具有这种特点的人听到后就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场地中间再重新找一把椅坐下,刮到了“戴眼镜的人”、“喜欢跳绳的人”“写作业快的人”“爱运动的人””刮到喜欢帮助别人的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在活动中,大家一起思考,怎样尽快找到位置,需要注意听口令、动作快,更重要的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特点。
活动进行到这里,教师问学生:“你了解自己吗?”大家有的摇头,有的点头,认为不完全了解自己,在自我认识上存在盲区。
通过活动和提问,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思考“我是谁”这个有趣话题,激发大家的参与乐趣,从而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卸下心理戒备,达到师生心理互融。
(二)自己眼中的“我”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填充句子的游戏,看看你对自己的认识与别人对你的认识是不是一样的?1、师用五个句子给出自我评价。
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白纸。
请学生写出5个我是一个XX样的人。
(1+5分钟)例:我是谁?我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
自我认识团体辅导方案

自我认识团体辅导方案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中,常常需要与他人互动和合作。
无论是在学校、工作场所还是社交活动中,加强团队合作和团队精神都非常重要。
因此,自我认识团体辅导方案是一种有效的培养个体自我认识和加强团队合作能力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自我认识团体辅导方案来达到这一目标。
首先,自我认识是一个人发展和成长的基础。
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对于个人的自我认识非常重要。
自我认识团体辅导方案可以通过不同的活动和讨论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和职业倾向等。
例如,可以进行个人性格测试、兴趣问卷调查和价值观讨论等活动,以便个体更好地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个人发展方向。
其次,团队合作能力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
团队合作需要个体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意识。
自我认识团体辅导方案可以通过团队活动和项目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一次团队建设活动,让团队成员通过分工合作来完成一个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可以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学会与他人合作,以及学会解决团队中出现的问题和冲突。
另外,自我认识团体辅导方案还可以通过互动性的讨论和分享来加强团队关系和团队精神。
例如,可以组织团队成员之间的小组讨论,让个体有机会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同时也可以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这种互动性的讨论,团队成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建立起更紧密的团队关系,并形成共同的团队目标和团队精神。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自我认识团体辅导方案还可以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来帮助个体成长和发展。
通过定期的个体辅导和团队反馈会议,个体可以得到指导和支持,将个人认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应用到实践中。
辅导员可以根据个体的需要和发展方向,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个体更好地掌握自己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综上所述,自我认识团体辅导方案是一种有效的培养个体自我认识和加强团队合作能力的方法。
通过个性化的活动、讨论、互动和反馈,个体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同时也可以加强团队合作能力,建立紧密的团队关系和团队精神。
(完整版)自我意识团体辅导方案

自我意识团体辅导方案一、相识与信任【活动构想】人需要交往,但只有互动与合作才会充实提高;人渴望交往,但只会向具有安全感的人打开心扉。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借助小组活动,营造安全氛围,使交往对象逐步由少到多,通过渐进的自我袒露,帮助学生在小组团体里感到自在与自然,彼此间形成融洽气氛,彼此的认识逐渐深入,彼此的相似点被发现,信任感渐渐建立,凝聚力不断增强。
【活动目标】(1)可以在两人小组较仔细地描述自己的特点与期待;(2)每个人可以说出每个成员的名字和每个人至少两项特点;(3)发现自己和其他成员共有的担心或问题;(4)增加自己和小组成员相处时的自在感;(5)组建心理活动小组;(6)了解活动的目的、内容、要求及方式。
【活动准备】指定或自愿担任小组长,召开小组长会议,建议跨寝室、性别成立合作小组,每组6~8人,并公布于众。
指导者事先要选择好盲行路线,最好道路不是坦途,要有阻碍,如上楼、下坡、拐弯,室内室外结合。
每人准备蒙眼睛用的毛巾或头巾。
足够的空间,可以挪动的椅子。
音乐背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实施程序】活动一:喜相逢(一)热身活动(进化论)全体活动,在空地或草地上,每人以“石头一剪子一布”定胜负,按“鸡蛋一小鸡一凤凰”进化。
胜者进一级,负者倒退一级(最低级不用退一级)。
开始时全部都是“鸡蛋”,但活动中找人决胜负只能找同级的猜拳,如“小鸡”只能找“小鸡”。
活动中要模仿充当的角色的动作:当“鸡蛋”要双脚下蹲,双手下垂贴住身体;当“小鸡”要半蹲,手背放在身后行走;做“凤凰”就要双手展开,直立行走,就算是完成,取得胜利。
(二)相逢与互识1.最佳搭档。
先准备彩色纸剪成三角形或正方形,并一分为二。
把裁好的彩色纸由学生自由抽取。
每人找到与自己同色且形状相匹配的另一半,组建成两人一组。
2.两人一组自我介绍,时间约8分钟。
介绍内容包括姓名、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特点、家庭情况,以及个人愿意让对方了解的有关自我的资料,如最引以为自豪的成就,曾遇过的最恐怖事件等。
自我认识团体辅导方案

自我认识团体辅导方案引言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了解程度。
在团体辅导中,自我认识是个体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个体的社交和情感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自我认识团体辅导方案,旨在帮助个体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增强个体的情感和社交能力。
背景自我认识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对自己有清晰认知的个体更容易理解自己的情绪、需求和价值观,有助于个体与他人建立健康的关系。
团体辅导是一种有效的帮助个体提高自我认识的方法,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交流、反思和反馈,个体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自己。
自我认识团体辅导方案目标自我认识团体辅导方案的目标是帮助个体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加强个体的情感和社交能力。
通过团体交流和互动,个体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增加对自己的理解和接纳。
方案步骤1.团体组建:选择适当的参与者组成团体,可以根据年龄、性别、兴趣、目标等方面进行分类,确保团体成员之间的互补和相互支持。
2.团体建立:在团体开始之前,进行团体规则的制定和沟通,确保每个成员了解并遵守团体的行为准则。
这些规则可以包括尊重他人、保持机密、诚实沟通等。
3.个体分享:在团体中,给予每个成员足够的机会和空间,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思想、感受和经历。
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个体的个人表达。
4.互相交流:鼓励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支持。
通过倾听、提问、反馈等方式,帮助成员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并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得不同角度的观点。
5.自我反思:在团体过程中,引导成员进行自我反思。
通过个人反思,帮助个体认识自己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模式,并探索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潜力。
6.目标设定:在团体中,帮助成员设定个人发展的目标和计划。
通过集体讨论和个人指导,确定可行的目标,并帮助成员制定实施计划。
7.团体合作:促进团体成员之间的合作和支持。
通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锻炼个体的合作能力,并培养团队精神和互助意识。
8.总结评估:在团体结束之前,进行总结和评估。
自我意识团体辅导方案

自我意识团体辅导方案一、描述自我【辅导目标】促使同学们做到了解自己、关心别人;建立自信,探求自身的潜能。
【辅导过程】活动一:我是谁?(一)轻柔体操请学生排成两排,后排的同学为前排同学揉肩、敲背。
然后互换位置,相互问好。
(二)领导者指导语我现在问你们20个你是谁,请你将头脑中浮现出来的答案写下来(如我是某学校的学生、我是一个爱好足球的人、我是一个非常热情的人等)。
不要有什么顾虑,回答每次提问的时间为20秒。
若写不出来可略去,继续往下写。
(三)结果分析1.答案的数量和质量。
一共写出了几个答案,答案中哪些方面的内容为多。
如果能写出9~10个答案,则大体上可以认为没有特别的障碍。
如果只能写出7个或更少的答案.则可以认为是过分压抑自己。
2.回答内容的表现方式。
有三种情况:符合客观情况的,如“我是大女儿”、“我是小学生”等。
主观解释的情况,如“我是老实人”、“我胆小”等中性的情况.即谁都不能作出判断的情况。
如果主观评价都有,可以认为取得平衡了。
如果倾向于主观或客观,则不能取得平衡。
3.回答的内容是否涉及自己的未来。
哪怕只有一个答案涉及未来(如“我是未来的大学生”),也说明自己有理想和抱负,在现实生活中充满生机。
如果没有一个答案涉及未来,则可能说明自己对未来考虑不多。
4.回答的内容涉及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才智、情绪等)、社会关系状况各有几项?5.评估一下你对自己的陈述是积极、肯定的还是消极否定的。
其中,表示积极和消极的句子各有几句。
如果表示积极的句子多于表示消极的句子,说明你的自我接纳状况良好。
相反,你的消极陈述的句子将近一半甚至超过一半,这显示你不能很好地接纳自己,你的自尊程度较低,这时你需要内省一番,寻找问题的根源。
如哪一方面过低评价了自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没有改善的可能?(四)小组分析1.组长随意抽一份组员的答案,注意不要写出名字,大家对该生的答案进行分析,试着猜出该生是谁;2.得到确认后,大家对该生再次进行评价,如他的优点、缺点等,如此直至每一份答案都经过分析,每一组员都经过评价;3.每个学生总结自己的评价和同学的评价,课后写一篇“这就是我”的小文章,文章不讲究形式、措辞,只要求对“我”的各个方面都写全,以达到正确的自我认识。
认识自我心理团辅

帮助中学生认识自我并悦纳自我团体辅导1、团体名称:天生我材必有用2、团体目标总目标:在本次活动的指导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悦纳自我,肯定自己的独特性,提升自己的自信,促进学生逐步确立自我认同感,让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好。
阶段目标:(1)唤起团体成员对认识自我的重要性的认识。
(2)协助成员提高自信,通过了解别人眼中的自己,发现自己身上更多的优点,全面、发展和客观地评价自己。
(3)帮助成员学会暗示自己,建立自信心,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迎接挑战。
(4)帮助成员在自我突破方面有更多的了解,学会勇敢地在一些方面做到自我突破。
(5)有明确的自我追寻方向,怀抱一颗积极之心快乐去生活,相信明天会更好。
3.团体性质同质性、封闭式、结构化的心理教育团体。
4.领导者及训练背景某某学院某某专业学生某某,有一定经验。
5.团体对象某某班全体学生。
6.活动时间、次数45分钟,一次。
7、活动地点封闭、安静的教室。
8、理论依据(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
与自尊有关的,如自尊心、自信心,对独立、知识、成就、能力的需要等。
尊重的需要也可以如此划分:①渴望实力、成就、适应性和面向世界的自信心、以及渴望独立与自由;②渴望名誉与声望。
声望为来自别人的尊重、受人赏识、注意或欣赏。
满足自我尊重的需要导致自信、价值与能力体验、力量及适应性增强等多方面的感觉,而阻挠这些需要将产生自卑感、虚弱感和无能感。
基于这种需要,愿意把工作做得更好,希望受到别人重视,借以自我炫耀,指望有成长的机会、有出头的可能。
显然,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这种需要一旦成为推动力,就将会令人具有持久的干劲。
(2)阿德勒的理论阿德勒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自卑感, 这种自卑感促使个人不断地追求优越。
他认为自卑情结的发现是个体心理学的重大贡献。
对抗自卑感的主要方法就是“补偿”,即力图补偿自己的不足,克服缺陷以求达到优越的目标。
(完整版)认识自我的团辅方案设计

(完整版)认识自我的团辅方案设计认识自己,明天会更好一、团体名称“认识自己,明天会更好”二、团体性质结构式发展性团体三、团体活动目标1 、总目标: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接纳他人,促进学生逐步确立自我认同感(同一性),让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好。
2、具体目标:(1)全面认识自己,剖析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不足。
(2)能正确认识自己,同时善于接纳自己,培养信心投入到学习以及生活中。
(3)了解合作的作用、理解团结的意义。
(4)能进行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与人”(5)有明确的自我追寻方向,怀抱一颗积极之心快乐去生活,相信明天会更好。
四、团体对象川师文理学院心理学大三学生五、团体地点川师文理学院东校区六、团体规模抽取文理学院心理系大三学生40名七、理论基础:格式塔疗法强调:1. 人都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心理咨询的中心任务是帮助来询者充分认识到自我在现实中的存在和感受。
2. 人应该将精神集中在现实的生活与感受当中,而不要对过去的事情念念不忘。
人的许多焦虑都产生于不能正确对待以往生活向当前生活的过渡,以逃避现实的做法来处理个人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压力。
这严重阻碍了一个人的健康成长3. 使人积极面对现实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帮助他完成内心中的那些未完成情结方案实施活动一:窜名字游戏(一)活动目的:使团体成员初步了解彼此,属于热身阶段(二)活动时间:不定(三)活动场地:室内外均可(如室内则不能在椅)(四)活动程序:1、领导者讲解游戏规则。
2、随机抽取一名成员或从领导者开始先进行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张三。
3、由上一名成员或领导者顺时针或逆时针,第二个成员开始作滚雪球式自我介绍:大家好,张三你好,我是李四;接着第三个成员:大家好,张三你好,李四你好,我是王二,以此类推。
(五)注意:如果后面成员一时记不起前面成员姓名可向其询问(礼貌地),不可直接跳过。
活动二:制作小卡片(一)活动目的:认识自己,第一次真正描述自己,同时让他人了解自己。
认识自我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通用6篇)

认识自我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认识自我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通用6篇)为了确保活动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活动方案准备工作,活动方案其实就是针对活动相关的因素所制定计划类文书。
你知道什么样的活动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自我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自我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1辅导目的:通过本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相信自己,相信老师,相信同学,为了自己的进步,乐意接受老师、同学给予的帮助。
辅导对象:学习自觉性差的、不负责任的学生,特别是作业不完成的学生。
辅导者:1、心理辅导员(要求灵活性、随机应变、组织能力等方面都比较强的教师承担)。
2、要有一位助手配合。
辅导场地:1、活动室要相对大一点。
2、师生座站图:“☆”代表教师,“○”代表学生。
器材准备:1、无线遥控扩音设备,如领夹话筒配语言座即可。
2、奖品(练习本、笔若干)抽奖纸条若干张。
3、蒙眼睛用的毛巾之类物品。
辅导过程:一、跟我一起做(约2分钟)师:同学们,我做一个动作,要求大家不评价。
不思考,也学着跟我一起做,连续模仿做3遍。
(师可选择做做3~4动作。
目的是消除学生紧张心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二、结识新友(约5~6分钟)(自我介绍内容可突出个人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学习生活习惯等为主,让同学进—步了解自己)。
师:同学们,我们大家虽在—个班级多时,但相互之间不一定都十分了解。
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可以增进大家的了解,好不好?师:这个游戏的名称叫“结识新朋友”,游戏的方法是:大家在这个圆圈里自由走动,边走边与同学握握手、问声好;然后再与别的同学握手问好。
当老师说:“停”时,每个人都必须要与人握住手、面对面。
这时握住手的两个人,就是你的新朋友。
然后对面而座,双方作自我介绍。
(我是鬃学校啄昙蹲班的喜欢鬃(唱歌、打篮球、画画或爱笑)的鬃祝ㄐ彰),我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爱好等等)。
认识你自己 心理团体辅导

认识你自己——自我探索一、活动名称挖掘我的特点二、团体目标1.增进团员间的凝聚力2.协助团员了解自己所具有的特质及对自己的影响3.协助团员接纳和欣赏自己三、团体性质成长性、同质性四、领导者要求初步掌握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等主要理论,了解团体辅导的基本流程及注意事项,接受过团体辅导,有相关经验。
五、团体对象高一(五)班,共62人六、招募方式班级活动七、时间、频率及次数共两次,每次45分钟,本次为第一次,团体辅导时间:2015年05月八、地点体育馆九、主要理论及应用自我概念是关于自己的特长、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构成的自我知觉。
受到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在长期生活经验中形成的社会统一性、比较、成败经验、他人评价及周围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个体的自我概念影响自己如何感知、回忆和评价他人及自己,并影响个体如何回忆过去、评估现在、计划未来。
而事实上,人们对自我的认识一般存在一定的缺陷和盲点,对自我的认识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在积极的团体情境中,让学生体验接纳与欣赏自己,了解个体差异性与独特性,并了解个人的特质与发展潜能。
有助于学生调整自己,以积极的态度重新评估自,实现个人成长成才。
十、单元设计认识你自己——自我探索团体辅导活动方案名称:挖掘我的特点活动地点:体育馆时长:45分钟目标:1.增进团员间的凝聚力2.协助团员了解自己所具有的特质及对自己的影响3.协助团员接纳和欣赏自己活动名称活动流程注意事项所需时间一、导入游戏:诺亚方舟1.领导者询问成员是否听过诺亚的故事,然后简述诺亚方舟的故事。
2.领导者说明诺亚方舟的游戏规则:先让每位成员选出一只代表自己的动物,然后由领导者先充当诺亚。
当诺亚的人要一边绕圈子一边说:我是诺亚,我要带(动物名称)。
被叫到的代表动物的人要跟在诺亚后面,等诺亚觉得不再带动物时,就喊:船沉了!然后站着的所有人开始抢位置。
没有抢到的人当下一回合的诺亚。
需要每位成员带上自己的凳子15分钟二、这就是我1.领导者以每人所选择的代表自己的动物引入主题:你为什么选它?想想看,你们之间有什么相似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团让团队成员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初步了解彼此;
2、建立团体凝聚力;
具体活动安排:
具体活动
备注
暖身:
大风吹
目的:营造出轻松舒适的环境和安全信任的氛围,从而使小组成员开始融入到团体辅导中来。
过程:
(1)用比人数少一张椅子数目的椅子围成一圈。
3.由画主自己解说画的含义。
分享:1.成员对哪个自画像比较印象深刻?为什么?
2.自己的自画像和别人眼中的自己是否有差别?
3.自己是否有不了解自己的“死角”呢?
白纸,笔。
30min
备用活动:
滚雪球
团体成员围坐成一圈,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同时,要重复坐在右手边成员的介绍内容:
例如:我是坐在XXX左边的YYY。
5min
团体规范:
我们的约定
目的:1.建立团体规范。
2.使团体更加紧密,有一定的良性制约。
过程:
1. 领导者说明团体的性质、内容、意义和团体次数。
2.领导者发放纸片让成员写下自己认为团体成员应遵守的规范。领导者将成员的规范收上来之后不记名的把该规范读出来,举手表决之后将全部成员都认可的规范约定为团体契约,并写在一张白纸上。
(2)除了当鬼的人以外,其余的人分别坐在不同的椅子上。每张椅子限坐一人。
(3)做鬼的人站在中央,他可以随意说大风吹。如果他说大风吹,吹有X的人则有x的人必须起来换位置。换位置时不能持续两人互换或坐回原位。没抢到位置的人则是新鬼。
(4)坐鬼三次的人则算输,需接受处罚。
初定题目如大风吹戴眼镜的人,大风吹女同学,大风吹穿运动鞋的人等等。
通过该游戏,让成员记住彼此的名字。
5min
3.所有成员(包括领导者)在团体契约上签字。
分享:谈一下对团体的感受或者建议。
白纸,笔
30min
主题:
自画像
目的:1.认识自己,展示“内心的我”。
2.促进团体成员彼此了解。
过程:
1.给每位成员发 1 张白纸。
2.在8-10分钟内,每人画一幅“自画像”。可以画人,可以画树,可以画植物,把最能表达自己的东西画出来;并在自画像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在下面写上一句“我是一个的人”(自己认为最重要、最能代表自己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