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汇总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

1、对学生不可以采用惩罚的办法。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虽然对惩罚的教育效果有不同看法,但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的。

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言语批评或皱眉头、摇头等非言语暗示等;二是取消幼儿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或不允许幼儿做他想做的事等。

要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否则将损害幼儿的自尊,或导致更严重的不良行为,如攻击性行为、情绪障碍等。

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教师要以对幼儿的关心、尊重和热爱为前提。

2、学前教育心理学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幼儿心理学与幼儿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般幼儿心理学原理在幼儿教育中的简单应用。

幼儿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习与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

具体而言,幼儿教育心理学旨在如何理解幼儿各种活动的心理,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3、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没有本质区别。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首先,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其次,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再次,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4、心理健康是指无心理疾病。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具体说来,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无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则是从积极’的、预防的角度对人们提出要求,目的是要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使心理处于最佳的发展状态。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举例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举例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举例(2012版)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习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此判断错误。

教育心理学不仅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习过程,同时研究学校情境中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2、第一个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学家是瑞士的裴斯塔洛齐(配斯塔洛奇).此判断错误。

赫尔巴特(德国)首次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3、与动物的完全依赖本能学习不同,人类的行为学习有时候即便错过了关键期,也能经过补偿学习而可以获得,只是难度加大而已。

此判断正确。

人类的某些行为技能可以在错过关键期后经过补偿学习获得。

但是难度增大,我们要利用关键期给予恰当的教育,做到事半功倍。

4、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可逆性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此判断正确.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可以形成守恒观念标志着儿童的思维具有可逆性。

5、就儿童认知发展关系与教学的关系而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则对儿童的认知和发展不起作用。

此判断错误。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确实制约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但与此同时教学也在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教学创造着“最邻近”发展区.6、埃里克森认为,在成年早期,个体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殖感,体验关怀的需要。

此判断错误。

埃里克森认为成年早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亲密感,体验爱情,避免孤独。

而成年中期的任务才是获得繁殖感,体验关怀的需要.7、高中生自我意识中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已经能够将自我分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此判断正确。

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处于心理自我阶段已经可以在心理上将自我分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8、认知方式就是认知风格,是个体偏好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

此判断正确。

认知方式就是认知风格,是个体偏好的加工信息的方式。

9、特殊儿童不包括智力超常儿童,仅指弱智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举例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举例

(4)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可逆 性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此判断正确。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可以形成守恒观念 标志着儿童的思维具有可逆性。P3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就儿童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而 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则对儿童的认知和发展不起作用。
此判断错误。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确实制约着教学的内 容和方法,但与此同时教学也在促进儿童 的认知发展。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对儿童认 知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教学创造着“最 邻近”发展区。
(9)特殊儿童不包括智力超常儿童, 仅指弱智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此判断错误。特殊儿童指由于某些生理的、心 理的或社会的障碍,使其无法从一般的教 育环境中获得良好适应与学习效果,而需 要借助教育上的特殊协助来充分发展其潜 能的儿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智力超常 儿童也属于特殊儿童。P51
(10)按照加涅的学习分类观,张二 同学从红、黄、紫、青、绿中辨别出红 色;从圆锥、圆柱、梯形、四边形中辨 识出了圆柱体,这属于认知策略学习。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假 设,进行验证,自己发现要学习的概念、规则 等知识。P77
奥苏伯尔的发现学习:指学习的内容不是以定论的 形式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先从事某些心理 活动,发现学习内容,然后再把这些内容与已 有知识相联系。新旧知识联系之前是否有一个 发现的过程。P79
(14)李四同学一进校门就恐慌不安, 总是千方百计的逃学旷课,这是学习焦 虑症的表现。
(17)艾里斯的ABC理论中,C指事件 造成的情绪结果,而B指事件本身。
此判断错误,艾里斯的理论中 A 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 B 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 C 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心理健康的辨析真题

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心理健康的辨析真题

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心理健康的辨析真题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下学生学习的一门科学答:此论述错误,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和我国学者研究的具体情况,我们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定义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2、教育心理学中的观察法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法是一样的答:此论述错误,教育心理学中的观察有目的、有计划的。

生活中的可能是无目的的、无计划的。

3、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因素(1)成熟:在没有特别明显教育的影响下能力的增长(遗传和日常经验的增长)(2)学习:学校条件的学习两个条件相互依赖,不可偏废4、后天学习比成熟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准备,所以应该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答:此陈述错误,成熟和学习是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因素,不可偏废5、题干:与动物完全依赖本能学习不同,人类的行为学习有时候即便错过了关键期,也能经过补偿学习而可以获得,只是难度加大而已。

(题干为教材原文)答:对,有的时候,有的技能,利用关键期做到事半功倍6、题干:一个人如果错过了语言关键期,就怎么也学习不好外语了。

答:错,与动物完全依赖本能学习不同,人类的行为学习有时候即便错过了关键期,也能经过补偿学习而可以获得,只是难度加大而已。

6、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儿童认知结构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是:多向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借助工具)。

思维的可逆性,其标志是守恒挂念的形成。

本阶段的儿童已经能够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能刻板的遵守,不能改变规则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又称命题运算阶段,这一阶段思维已经拜托了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开始相信形式推理的必然效力。

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是:认识命题关系,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即不仅在逻辑上考虑现实的情境,而且能够根据可能的情境进行思考;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即能运用符号进行思维;思维此时已具有了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等。

教师资格证必背心理学辨析题_1808

教师资格证必背心理学辨析题_1808

教师资格证必背心理学辨析题(中学)1.注意的分配就是注意的分散。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

注意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集中不同活动的现象。

注意分配是同时性将注意力指向不同的对象,每个对象都是任务的需求。

注意的分散则是把注意力放在了与任务要求无关的事物上,因此它们是不同的。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2.注意的转移就是注意的分散。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

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散是不同的,虽然都是注意对象的变换。

注意的转移是在实际需要时,有目的地把注意转向新的对象,使一种活动合理地被另一种活动所代替。

注意的分散是在需要注意稳定时,受无关刺激干扰,或由单调刺激所引起,使注意离开需要注意的对象。

3.机械记忆是一种无用记忆。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机械识记是根据材料的外在联系,采取多次重复的方式所进行的识记,即平时所说的死记硬背。

机械识记时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识记者面对的就是本身没有意义或者没有内在联系的材料。

比如对无意义音节、地名、人名、历史年代等的识记。

这种识记具有被动性,但对学生而言也是必要的,因为它能够防止对记忆材料的歪曲。

另一种情况是面对的材料虽然有可能有意义,而识记者对其缺乏应有的理解。

只能先机械识记,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再逐步加以理解。

有些内容,限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可能真正理解其意义,但这些知识对以后的学习是重要的,也应该进行机械识记,如幼儿学习古诗,一、二年级的学生背诵乘法口诀。

4. 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就会持久保存。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短时记忆就其心理功能而言是操作性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把短时记忆称作工作记忆。

短时记忆的保存时间很短,不超过 1 分钟。

信息进入长时记忆才会长久保存。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举例版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举例版
此判断正确。上述行为为替代性强化。所 谓替代性强化指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 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25)学完直角后再学锐角、平角、周 角,这些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水平顺 向迁移。
此判断错误,先学习的知识对后学习知识的影 响叫顺向迁移,后学习的知识对先学习知 识的影响叫逆向迁移。既然是相互影响则 既存在顺向迁移也存在逆向迁移。
(21)按马斯洛的观点,一个学生在生 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是不可 能努力学习的。
此判断正确,按照马斯洛的观点人类必须 先得到基本需要的满足,然后才会追求高 层次需要的满足。二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是 较低层次的需要,要先得到满足。
(22)韦纳认为,天资、能力、心境、努力 等属于内部因素,同时也是不可控因素。
此判断正确,反社会型人格缺陷的一个显著表 现是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关心。
(16)赵六同学怕猫,于是班主任老师 先让他看猫的照片,再和他讲猫的故事, 接着让他看关在笼子中的猫,靠近笼子 中的猫,抚摸笼子中的猫,最后把猫搂 在怀里。这是心理治疗中的行为塑造法。
此判断错误,班主任的上述行为是系统脱敏法 而不是行为塑造法。
此判断错误,两种学习情境中原有相关因素或 共同 要素越多,越容易产生迁移是相同要 素说的观点,经验类化说就是概括说,认 为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 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概括。
(29)由于英语和法语在字形、读音、 语法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所以学习完 英语再去学习法语,便容易产生正迁移, 这是两种学习材料之间相似性因素导致 了这一迁移的发生。
(33)容老师每次上课之前都让学生复 述一下上次讲授的内容,是企图使用精 细加工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判断正确,精细加工策略是把新信息与头脑 中的旧信息建立联系,以此增加新信息的 意义的学习策略。

心理学辨析题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汇总

心理学辨析题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汇总

心理学辨析题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汇总四、判断说明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1、有人认为:学了心理学未必能当一个好教师,不学心理学也照样可以当好老师。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

心理学的学习不是做一个好教师的唯一条件,但却是必要的条件。

在教育领域,心理学的知识显然十分重要。

对人的教育和培养,不论是内容的确定、任务的分配、顺序的安排、方法的选择,还是效果的巩固和检验等,都要以学习者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特点作为重要依据,违背学习者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的做法,势必导致教育和学习的失败。

2、人与动物心理的区别是看其能否形成条件反射。

答:错。

人和动物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形成条件反射。

因此,能否形成条件反射不是区别人与动物心理差异的标准。

3、心理是脑的机能,只要有健全的脑,人就能产生心理活动。

答:错。

我们说心理是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脑本身能单独自发地产生心理活动。

人脑只是反映外界事物的物质器官,它提供了人的心理产生的可能性,而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必须依靠外界客观现实。

没有客观现实的作用,即使有健全的大脑,也不可能产生心理。

4、第二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条件反射。

答:错。

动物只有第一信号系统,没有第二信号系统,只有人类才能形成第二信号系统。

5、在生理机制正常的情况下,只要有刺激的存在,人们就能产生感觉。

答:错误。

并不是所有的刺激物对感官的刺激都能引起感觉,刺激物的刺激至少要达到一定的量或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

6、由于记忆表象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因此也使记忆成为由感知过渡到思维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答:正确。

7、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容量有限,长时记忆容量无限。

答:错。

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容量很大,而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只有7+2个组块。

8、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

答:错。

短时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只有7+2个组块。

9.从瞬时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关键是复述。

答:错。

只有当被登记了的信息受到特别注意,才能从瞬时记忆进入短时记忆,否则就会很快消失。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辨析题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辨析题

安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辨析题1.学习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所以,经常开展学习竞赛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参考答案】错误。

竞争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

因为竞争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求成需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所以多数人在竞争情况下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

而且,通过竞争还可获得对自己能力比较实际的估计,较好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尚未显示出来的潜力,这也可以起到促进动机、提高成绩的作用。

然而,竞争也有消极作用。

过多的竞争不仅会失去激励作用,还会造成紧张气氛,加重学生负担,有损学生身心健康。

有些人在竞争情况下反而学得更差,这或是因为他们被刺激过分而超出承受力,或是因为失败而丧失信心和兴趣。

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2.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参考答案】错误。

随着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严重,心理健康教育越发显得迫切而重要,学校心理辅导也日益成为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拓宽和加深了学校、班级的活动领域,提高了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因此,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3.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成的。

【参考答案】错误。

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是由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

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4.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当学生尚未表现出对学习有适当的兴趣或动机时,教师必须推迟教学活动。

【参考答案】错误。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可以在教学过程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5.程序教学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参考答案】错误。

程序教学不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两者处于平等地位。

公共教育心理学辨析题集

公共教育心理学辨析题集

公共教育心理学辨析题集【闭卷部分】辨析题[一]1.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可逆性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答:此判断正确。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可以形成守恒观念标志着儿童的思维具有可逆性。

2.就儿童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而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则对儿童的认知和发展不起作用。

答:此判断是错误。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确实制约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但与此同时教学也在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教学创造着“最邻近”发展区。

3.埃里克森认为,在成年早起,个体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殖感,体验关怀的需要。

答:此判断错误。

埃里克森认为成年早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亲密感、体验爱情,避免孤独。

二成年中期的任务才是获得繁殖感,体验关怀的需要。

4.高中生自我意识中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

已经能够将自我分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答:此判断正确。

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处于心理自我阶段已经可以再心理上将自我分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将很多心智用于自行,自我意识高涨。

5.桑代克的效果律认为,反应重复的次数越多,刺激—反应之间的连结就越牢固。

(P166)答:此判断错误。

上述陈述属于练习律中的实用律。

效果律:即情境与反应之间连结的加成(或减弱)受反应之后的效果支配。

使用律是指一个已经形成的刺激与反应连结,若加以练习应用,则连结就会增强;失用律则是指若不予以使用,联结就会减弱。

准备律:个体是否会对刺激做出反应,与个体事先是否处于准备状态有关。

6.学生张莉莉在马路上看到一个发型、步姿、服饰与她妈妈很像的人,于是他很远就叫“妈妈”了,这证明了巴浦洛夫的刺激分化原则。

答:此判断是错误的,上述属于巴浦洛夫的刺激泛华原则。

刺激的泛华指在条件反应建立初期,与条件相似的其他刺激也能够诱发条件反应。

刺激的分化是指只对条件刺激做出反应,面对与条件相似的其他刺激则不予反应。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汇总说课讲解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汇总说课讲解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汇总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汇总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下学生学习的一门科学答:此论述错误,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和我国学者研究的具体情况,我们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定义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2、教育心理学中的观察法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法是一样的答,此论述错误,教育心理学中的观察有目的、有计划的。

生活中的可能是无目的的、无计划的。

3、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因素(1)成熟:在没有特别明显教育的影响下能力的增长(遗传和日常经验的增长)(2)学习:学校条件的学习两个条件相互依赖,不可偏废4、后天学习比成熟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准备,所以应该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答:此陈述错误,成熟和学习是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因素,不可偏废5、题干:与动物完全依赖本能学习不同,人类的行为学习有时候即便错过了关键期,也能经过补偿学习而可以获得,只是难度加大而已。

(题干为教材原文)答:对,有的时候,有的技能,利用关键期做到事半功倍6、题干:一个人如果错过了语言关键期,就怎么也学习不好外语了。

答:错,与动物完全依赖本能学习不同,人类的行为学习有时候即便错过了关键期,也能经过补偿学习而可以获得,只是难度加大而已。

6、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儿童认知结构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是:多向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借助工具)。

思维的可逆性,其标志是守恒挂念的形成。

本阶段的儿童已经能够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能刻板的遵守,不能改变规则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又称命题运算阶段,这一阶段思维已经拜托了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开始相信形式推理的必然效力。

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是:认识命题关系,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即不仅在逻辑上考虑现实的情境,而且能够根据可能的情境进行思考;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即能运用符号进行思维;思维此时已具有了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等。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汇总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下学生学习的一门科学答:此论述错误,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和我国学者研究的具体情况,我们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定义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2、教育心理学中的观察法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法是一样的答,此论述错误,教育心理学中的观察有目的、有计划的。

生活中的可能是无目的的、无计划的。

3、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因素(1)成熟:在没有特别明显教育的影响下能力的增长(遗传和日常经验的增长)(2)学习:学校条件的学习两个条件相互依赖,不可偏废4、后天学习比成熟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准备,所以应该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答:此陈述错误,成熟和学习是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因素,不可偏废5、题干:与动物完全依赖本能学习不同,人类的行为学习有时候即便错过了关键期,也能经过补偿学习而可以获得,只是难度加大而已。

(题干为教材原文)答:对,有的时候,有的技能,利用关键期做到事半功倍6、题干:一个人如果错过了语言关键期,就怎么也学习不好外语了。

答:错,与动物完全依赖本能学习不同,人类的行为学习有时候即便错过了关键期,也能经过补偿学习而可以获得,只是难度加大而已。

6、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儿童认知结构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是:多向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借助工具)。

思维的可逆性,其标志是守恒挂念的形成。

本阶段的儿童已经能够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能刻板的遵守,不能改变规则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又称命题运算阶段,这一阶段思维已经拜托了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开始相信形式推理的必然效力。

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是:认识命题关系,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即不仅在逻辑上考虑现实的情境,而且能够根据可能的情境进行思考;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即能运用符号进行思维;思维此时已具有了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等。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辨析题(4分)1、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分为逻辑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2、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在教学中必须避免无意注意。

3、一般情况下,曾被强化过的行为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问题越难,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表扬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批评最不利于激发动机。

因此在教学中应只表扬,不批评。

6、惩罚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能培养新的良好行为,因此两者结合使用更有效。

7、对于抑郁质的学生,教师在教育时应注意培养其当机立断的性格。

8、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能力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以控制的因素。

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知觉具有选择性。

10、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有消极作用。

11、多血质是一种最好的气质类型。

13、遗忘就是所记的信息全部丧失。

14、问题难度很大时,解决问题的动机水平越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越好。

15、过度学习不利于提高记忆效果。

16、学生的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17、粗心大意属于性格的理智特征。

18、学习策略的实质是关于学习过程的程序性知识。

20、“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反映了思维的概括性。

21、接受学习不可能是有意义学习。

22、机械学习就是对所学内容采取机械重复地记忆,所以应尽可能避免。

2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传统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扬弃和革新。

24、学习动机的强度对学习效率产生的影响与任务难度没有关系。

25、学生把学习成败归因于能力和努力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是相同的。

26、个体心理发展的速度是有差异的,但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逾越的。

27、马斯洛所划分的缺失性需要与成长性需要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生理需要后者是心理需要。

28、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查,这是运用了精细加工策略。

29、用画线的方式在书上做标记,是运用了复述策略。

30、教师的知识水平与智力水平与教学成效有高相关。

一、简答题(每题5分)1、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教育意义。

2020江西高教版教育心理学辨析题

2020江西高教版教育心理学辨析题

第一章:绪论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与动物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1.错误2.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包括人的心理现象,动物的心理现象;个体的心理现象和群体的心理现象。

3.动物界虽然也有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并不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范围。

因此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研究任务是描述心里事实和揭示心理规律。

1.错误。

2.描述心理事实和接受心理规律是心理学研究的两个任务。

描述心理事实是心理现象进行科学研究的第1步,揭示心理规律是对心理现象进行科学研究的更深一步,也是最主要一步。

3.心理学的研究任务还包括预测和控制心理,描述心理事实和揭示心理规律,都属于认识世界的范畴,那我们不仅要认识世界还要改造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因此心理学的研究任务还包括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如何了解、预测和调控人的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

1.错误2.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他决定人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倾向,决定人追求什么。

个性心理特征比较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和个别性.3.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兴趣、爱好、态度、理想、信仰和价值观;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及研究任务,其研究的任务既有教育学性质的任务。

也有心理学性质的任务。

1.正确2.教育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相交叉的产物。

他既是一门心理学课,又是一门教育学科,它的产生是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

(怎么产生的)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因此教育心理学就双重任务,他只有教学的性质任务,又带有心理学的性质任务。

(任务是什么)1879年冯特在德国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他因此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1.错误2.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桑代克而非冯特,1879年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3.桑代克之所以赢得教育心理学之父的美誉,是因为他在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举例(2011版)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举例(2011版)
此判断错误。上述行为属于巴甫洛夫的刺激泛 化原则。
◦ 刺激的泛化指在条件反应建立初期,与条 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也能够诱发条件反 应。
◦ 刺激的分化是指只对条件刺激做出反应, 而对与条件相似的其他刺激不予反应。
(13)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而奥苏 伯尔提倡探究式学习。
此判断错误,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而奥苏伯尔提 倡有意义接受学习。
此判断正确。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处于心理自我阶段已经可以在心理上将自 我分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将很多心智用于自省,自 我意识高涨。
(8)认知方式就是认知风格,是个体 偏好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
此判断正确,认知方式就是认知风格,是个体 偏好的加工信息的方式。
(9)特殊儿童不包括智力超常儿童, 仅指弱智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4)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可逆 性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此判断正确。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可以形成守恒观念 标志着儿童的思维具有可逆性。
(5)就儿童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而 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则对儿童的认知和发展不起作用。
此判断错误。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确实制约着教学的内 容和方法,但与此同时教学也在促进儿童 的认知发展。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对儿童认 知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教学创造着“最 邻近”发展区。
此判断错误,上述行为属于代币奖励法。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当学生表现出 我们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我们发给他数 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强化法用来培 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 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 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19)在认知风格中,沉思型比冲动 型好,场独立型比场依存型好。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举例(2014版)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举例(2014版)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举例2014年最新版本1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习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答:此判断错误。

教育心理学不仅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习过程,同时研究学校情境中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2 根据现代学习理论,学习是学生主动进行的,教师的作用正在削弱。

答:此观点错误,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并不否定教师的指导地位。

教师是“教”的主体,是“学”与“教”互动过程的指导者。

3 教育心理学中的观察法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是一样的。

答:此观点错误;观察法作为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不同。

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一般是随机的、无目的、无计划的,而科学的心理观察却是有目的、有意识的。

4 学习比成熟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准备,所以应该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答:此观点错误,成熟与学习是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主要因素。

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一方面要保证儿童的正常生理需要,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5 与动物的完全依赖本能学习不同,人类的行为学习有时候即便错过了关键期,也能经过补偿学习而可以获得,只是难度加大而已。

答:此判断正确。

人类的某些行为技能可以再错过关键期后经过补偿学习获得。

但是难度增大,我们要利用关键期给予恰当的教育,做到事半功倍。

P326 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可逆性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

此判断正确。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可逆性,表明守恒观念已经形成。

P367 就儿童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而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则对儿童的认知和发展不起作用。

答:此判断错误。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确实制约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但与此同时教学也在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教学创造着“最邻近”发展区。

8埃里克森认为,在学龄期的任务是获得繁殖感,体验关怀的需要。

答:此判断错误。

埃里克森认为学龄期的任务是培养勤奋感,避免自卑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辨析题汇总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下学生学习的一门科学答:此论述错误,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和我国学者研究的具体情况,我们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定义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2、教育心理学中的观察法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法是一样的答,此论述错误,教育心理学中的观察有目的、有计划的。

生活中的可能是无目的的、无计划的。

3、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因素(1)成熟:在没有特别明显教育的影响下能力的增长(遗传和日常经验的增长)(2)学习:学校条件的学习两个条件相互依赖,不可偏废4、后天学习比成熟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准备,所以应该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答:此陈述错误,成熟和学习是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因素,不可偏废5、题干:与动物完全依赖本能学习不同,人类的行为学习有时候即便错过了关键期,也能经过补偿学习而可以获得,只是难度加大而已。

(题干为教材原文)答:对,有的时候,有的技能,利用关键期做到事半功倍6、题干:一个人如果错过了语言关键期,就怎么也学习不好外语了。

答:错,与动物完全依赖本能学习不同,人类的行为学习有时候即便错过了关键期,也能经过补偿学习而可以获得,只是难度加大而已。

6、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儿童认知结构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是:多向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借助工具)。

思维的可逆性,其标志是守恒挂念的形成。

本阶段的儿童已经能够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能刻板的遵守,不能改变规则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又称命题运算阶段,这一阶段思维已经拜托了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开始相信形式推理的必然效力。

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是:认识命题关系,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即不仅在逻辑上考虑现实的情境,而且能够根据可能的情境进行思考;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即能运用符号进行思维;思维此时已具有了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等。

思维水平已接近成人水平。

以上特点要熟悉,容易就各阶段特点出辨析题7、就儿童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而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则对儿童的认知和发展不起作用答:此论述错误,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但教学则对儿童的认知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8、高中生自我意识中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已经能够将自我分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答:此论述正确,将题干再抄一遍。

9、新!(学习风格差异)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映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

学习风格与认知风格差异:认知风格:指个体信息加工的方式学习风格:信息加工方式+个体情感因素10、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教师应该将全班同学的学习风格进行统一。

答:此陈述错误,学习风格是学习者个体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偏爱。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而不是试图消灭这种差异11、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数理逻辑智能比音乐智能更重要(每个人都拥有至少8种智能)答:此陈述错误,加德纳认为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而且具有同等重要性,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8中以上智能。

12、特殊儿童不包括智力超常儿童,仅指弱智和学习困难学生。

答:此陈述错误,特殊儿童包括智力超常儿童、智力低常儿童和学习困难的学生3类13、认知风格中沉思型比冲动型好/场独立型学生比场依存型学生解决问题水平高答:此陈述错误,认知风格没有好坏之分14、学习是指人和动物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地变化的一种过程。

答:此陈述错误,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凭借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的一种过程(与本能区分)15、负强化和惩罚是一样的答:此论述错误,负强化使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或频率增加,但是惩罚使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或频率减少,两者本质不同。

16、强化是学习所必须的答:此陈述错误,根据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强化不是学习所必须的。

没有强化也会发生学习,被称为潜伏学习。

16、强化不是学习所必须的答:此陈述错误,根据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强化是学习所必须的。

17、成败归因理论:韦纳提出个体对成功和失败原因的解释影响着与成就有关的行为,主要包括几方面因素,这些归因因素分为3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详见P68图)18、在动机方表现方面,幼年的孩子对于社会的影响、家长的过高要求常常是不予理睬的。

抱负水准是学生依据对自身能力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的评估而为自己确定的发展目标,因此,确定适合自己在学习上的抱负水准对学习动机的形成尤为重要焦虑是指学生在担心不能成功的完成任务时产生的不舒适、紧张、担忧的感觉。

心理学研究表明,叫驴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任务的完成有不良影响,中等程度的焦虑对学习是有益的。

19、耶克斯多德森定率(倒U形曲线)的结论:(1)不是学习动机越高,学习效果越好(2)动机的最佳水平因任务难度改变20、知识、技能可以迁移,方法和态度不能迁移答:此陈述错误,知识、技能、态度和方法都能迁移21、学完直角以后再学锐角、平角、周角。

这些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水平顺向迁移。

答:此陈述错误,既然是相互影响,就既存在顺向,也存在逆向。

23、技能的特征:(1)技能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知识(程序性知识)。

真正掌握技能,不仅掌握某些程序性知识,而且需要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动觉经验实现。

(3)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运动。

随意运动主要强调的是人的意识对运动的主观控制调节作用(4)技能是通过有意识地反复练习形成的,区别于习惯。

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

24、操作技能特点:对象具有物质性,进行具有外显性,结构具有展开行心智技能特点:对象具有观念性,进行具有内隐性,结构具有紧缩性25、有意义学习一定使用了精加工策略此陈述正确,25、使用了精加工策略不一定是有意义学习此陈述正确26、组织策略和精加工策略一样,都是对知识的尝试记忆中的深加工,都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但侧重点不同,组织策略重在新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练习27、创造性不是少数人的天赋,而是不同程度地存在与每个人身上的一种潜能28、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1)智商低的人不可能有高创造性,(2)高智商的人未必有高创造性(3)创造性低的人智商水平可能低,也可能高(4)高创造性的人必须具有中等以上(120)的智商水平29、人们的知识经验越多,其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可能性越大,相反,知识经验越少,创造性思维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30、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趋势从“他律”到“自律”从“结果”到“动机”从“对人”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材料题案例1: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答: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

(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案例2: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

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这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

”继母好奇地走近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

”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等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答:所谓差等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

学生都是可教育的,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是不想学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决没有不可教育的孩子。

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1)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

(2)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找出教育的切入点。

(3)给差等生以高尚的教育爱,转变差等生并不难,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案例3: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

答: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

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

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

案例4:昆特女士教八年级的英语课。

一天,刚上课时她就很兴奋地宣布:“我想告诉你们,咱们班出了一位诗人,弗兰克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给大家听听。

”昆特女士朗读了那首诗,它的确很美。

然而,昆特女士注意到弗兰克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

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

后来,昆特女士问弗兰克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的诗歌比赛,他说他再也不想写了,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

弗兰克为什么有如此表现?如果你是老师,该如何鼓励他?答:弗兰克的表现与他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关,按照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说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妒忌心比较强,对出众的学生他们表现出排挤的态度。

这种环境(同学之间关系)给孩子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以至于他不愿承认他有擅长。

如果我是老师,我会私下鼓励,或是有能力帮他发表,因为嫉妒发生在只存在小差距的人与人之间,大的或是悬殊的就会变成羡慕。

在对孩子们的认识加以引导,因为孩子是具有可塑性的。

案例5:小刚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枝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等到被教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

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

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小刚改掉这个坏毛病?答:(1)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